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与创新

管理与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与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与创新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管理创新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关创新的论述古已有之。如“日新之谓盛德”《易.系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等。讲的是人们应该经常保持蓬勃旺盛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天天更新,以新的姿态去追求、创造新的生活。今天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总书记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就是在新时期对创新精神的最好的诠释和发展。

一、管理创新有着丰富的内容

1.目标创新是前提。任何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调整了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经营目标三者的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取得的。如果在内部条件确定的基础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就需要对经营目标做出调整,而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创新。在现阶段,企业组织目标应调整为“通过满足社会需要来获取利润”;学校组织应把“培养合格人材、满足社会需要、服务祖国建设”定为目标,目标创新关键是对市场、人民群众的需要的满足。只有选准目标,创新才能获得成功、才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国家有限的资财就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制度创新是保证。有关制度创新,它涉及到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等方面,这几个方面关系交错、相互影响。作为制度,它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也不是“祖宗之法不可违”,也要随着社会的变革、改革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时这种调整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就像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企业再造工程》一书中所主张的那样:彻底变革,注重核心竞争力,打破旧框框、建立新制度。事实上,也只有把管理制度调整到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上才能保证其他创新目标的实现,创新措施才能落实。

二、管理创新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要求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总书记代表中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核心是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是对同志“与时俱进”的思想、对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落实和发展。

遵循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管理,实施创新战略,共建和谐社会

1.在实施创新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克服“伪创新”的观点和“创新难”的情绪。实施创新战略,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态去做,不要有虚假成分,不要假借创新之名去做损人利己之事。如当今社会上那些天价医疗、天价月饼、天价房产、天价演出…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大肆宣扬、推销自己,无一不是借创新之名,去干着利己之实。我们称其为“伪创新”,这是和创新的观念格格不入的,是应当受到批判的。

实施创新战略,还应克服那些认为“创新难”的观点。目前社会上有人认为创新是“纯技术性”的观点,是科研人员的任务、是专家学者的工作,专业性强、一般人干不了。这是把创新工作简单化了的观点,这和当年曾经批评过的中的单纯军事观点差不多。其实,创新工作涉及到所有人的工作,技术人员要搞技术创新、服务人员要搞服务创新、管理人员要搞管理创新。显然,这是关系到一个组织所有人员的共同工作,是人人有份的事情,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干出一番成绩的,只要在你的岗位上有新的工作业绩,就是对创新做出了贡献。。也有人认为创新需要的投资高、周期长、风险大,只有那些技术实力强、资金雄厚、规模大的企业、科研院所才能进行,一般小企业、小单位是没有力量进行创新工作的。这种观点,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创新的根本含义。既然每个人都是创新的力量,那么不论单位大小,都是创新的主力军。社会的分工不同、各单位承担的任务不同、责任大小也不同,但都是为社会的进步而做出的努力,都是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进行的奋斗!只要把本单位的事情搞好了,就是为创新型国家做出了贡献。

2.实施创新战略,关键在于有效的组织管理。对企业来说,不管是构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还是从事企业文化建设,都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实现。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要有开拓精神、新思路、新办法,在已有业绩的基础上扩大发展,是资产增值、是管理上水平、是质量上台阶。

要有效的实施创新战略,搞好本单位的创新活动,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作为基层组织的创新活动,首要的工作是选准目标。工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始,目标选择宜近不宜远、项目选择宜小不宜大。这样目标容易实现、项目容易成功,其结果必然是减少了项目承担者的挫折感、增强了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创新者进一步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2)组建精干的创新团队,以自由组合为主,宜精不宜滥。组织应以必要的指导为主,不干涉具体事务;也可以与外单位专家相结合组成联合团队,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共同攻关。要注意发挥创新团队中骨干、领军人物的作用,通过检查、询问等经常性的关心、鼓励,激励创新者以更大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创新事业。

参考文献:

[1]: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北京,[J].2006.1.9

[2]:《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的按语[M].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创新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紧迫性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创新

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等必然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法变革和企业管理变革所代表的“管理革命”为标志;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也掀起了生产组织方法和企业管理的变革。这些管理的新变化表明,管理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定义

管理创新的概念应源于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组织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利用,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过程。从经济学的观点看,人类始终面临着稀缺资源与无限需要之间的尖锐矛盾,需要做出抉择来恰当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组织在动态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生存,必须不断调整系统活动的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这就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包括以下5种情况:(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或者开发一种产品的新属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方法既可以是出现在制造环节的新工艺,也可以是出现在其他商务环节的新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4)控制原材料或配件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不管这种来源以前是否存在。(5)实现任何一种产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者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追求新事物,乐于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管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难以用价值衡量的。而这一局面的创造,其最根本的在于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观念创新。

2.战略管理创新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人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其次,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

3.组织机构创新

几乎每位研究管理创新的学者都将组织创新作为管理创新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组织创新意味着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的目标加以变革,对组织内成员的责、权、利关系加以重新构置,使组织的功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其实质是资源的重新配置。

4.人力资源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应当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逐步走向对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管理。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

能本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5.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存在。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6.企业员工。企业员工也可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他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基础。企业员工在企业中属于操作层,其工作仅属于管理创新领域的边缘,形成的管理创意属于单一、细小和微观的范畴,所以单个企业员工很难成为创新主体。而企业员工作为一个群体成为管理创新主体却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作为群体的员工可以包含大量的创意,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企业家的认可并决定试行时,这些员工们就成了真正的管理创新主体。

三、企业管理创新意义

企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其对企业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为它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可简要归纳为: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种效率最终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目前的效益,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未来的效益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都增加了企业实力和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二)降低交易成本。“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

四、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的关系。制度创新是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制度创新能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推动力。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3篇

创新,通俗地讲就是创造与更新,过去没有的东西被创造出来,过去已有的东西被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广义的金融创新就是为了提高和改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将金融领域内部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所创造和引进的新事物,主要是指新的金融制度金融体制金融产品金融技术金融管理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创新和变革狭义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等业务创新,包括:表外业务,主要是金融衍生交易;技术风险性较强的业务,主要是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以及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业务活动

当前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金融业加大了金融创新的力度,创新业务发展迅速,金融创新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

第一,金融监管的自由化与国际化由于金融创新,使当前的全球金融监管出现自由化倾向,同样由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在不断加大,各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更注重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外资金融机构广泛介入我国金融市场,将直接带来创新业务,由此带来竞争的加剧也将迫使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同时,受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影响,我国金融管制必将趋于放松,宽松的外部环境也将推进金融创新的发展毋庸置疑,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金融创新将进入一个发展期,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二,金融业务多元化随着2006年金融产品创新的开展以及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主要表现为银证银保等业务领域的交叉销售,混业经营的潮流已经显现出来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普遍呈现出业务多元化的趋势据统计,全球有50多个国家允许银行经营证券业务,30多个国家允许银行经营保险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组建金融集团设立基金公司以及探索设立保险公司,尝试着银行资金的跨业流动从2006年以来,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相继提出了设立保险公司的意向2005年,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开展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工作,开发银行已经发行了100亿元以公司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建行发行了30.16亿元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资产的证券化债券银行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稳健探索跨业经营,拓展了业务领域,增强了资金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探索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综合经营已成为许多银行的发展需求

第三,金融活动国际化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也高达16.66万亿元由于国内投资渠道相对狭窄,同时面临流动性过剩且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如何为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存款寻求投资机会以分散风险,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难点在这种情况下,中资银行开展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引导国内资金投向国外安全稳定的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已有8家中资商业银行5家外资银行内地分行获准开办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这使我国资本进入了国际市场,优化了中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同时,还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境外投资经验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融入国际金融体系,资本的跨境流动必将更加活跃

第四,金融交易电子化现代金融具有时效性和迅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开发高效安全稳定的电子金融服务平台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迅猛发展,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开办了电子银行业务,2005年交易额达到了100万亿元,已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电话和手机为渠道,包含信息查询支付结算和投资交易等多种功能,覆盖企业个人用户的电子银行网络银行卡作为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工具,受到金融消费者的青睐银行卡的发卡量成倍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卡量已经超过10亿张,信用卡在这几年也快速增加,已达5000万张金融服务电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便利信息交流与资金融通,更将为金融领域的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金融产品复杂化为了规避自身风险以及满足客户投资与避险需求,商业银行开展了自营和代客的衍生品交易业务目前,已有62家中外资银行获得了衍生品交易资格,2005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交易额达到了14万亿元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衍生产品,不仅包括期权期货和掉期等衍生品工具,还推出了与利率汇率商品价格和股票指数挂钩的结构性票据,以及其他复合型金融工具这些产品的推出,提升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但是,由于产品结构日益复杂,潜在风险也不断增大,这就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价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六,金融服务个性化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GDP高达20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个人财富积累,为商业银行开展财富管理提供了广阔空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提供针对特定客户“量身定做”的财务规划投资分析和私人银行等个性化服务可见,金融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

第七,金融机构同质化由于金融机构在业务形式和组织机构上的不断创新,使得银行与保险信托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能分工界限逐渐变得越来越不清楚,各国的金融机构正由分业经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2金融创新活动中金融风险的表现

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例如,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以及当前正在实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撑的证券化就是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的需要,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但是,金融创新却无法消除整体风险,而只是分散和转移了个别风险,所以,金融创新只是在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在宏观上却是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给风险偏好者,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金融体系的总体风险并未因此而减少而且在当前的金融创新活动中还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以前的金融风险还是初级的幼稚的,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未来的风险会是集成的相互作用的更加复杂的风险具体表现为:

第一,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金融创新之后,各机构间交往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以资金联系为基础的伙伴关系,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这样,任何一个部门出现问题都将迅速波及其伙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1997年,从泰国开始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东南亚国家,连日本韩国也未能幸免于难,这充分显示了“伙伴风险”巨大的危害同时,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创新,在提高金融活动效率的同时,也伴生出新型的电子风险,如计算机病毒电子犯罪网络安全问题等电子风险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随着金融电子化的推进不断增加,这种新型的风险具有巨大的破坏力最后,在当代金融创新中,一大批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应运而生,如股票指数交易期权期货交易等衍生工具的虚拟性特性使金融市场成为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市场根据现资理论,衍生市场其价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当一种金融产品价格发生波动时,价格越是上涨,越是有人由于价格上涨的预期而入市投机,从而产生所谓的“羊群”效应,出现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数倍数十倍于原生资本市场价格而膨胀的现象这种泡沫膨胀和过度投机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失真,一旦消肿必然导致价格狂跌,引起金融动荡,增大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也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

第二,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表外风险即没有在资金平衡表中得到反映而又可能转化为银行真实负债的业务或交易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表外业务的开展及规模的增大,金融企业的表外风险随时都可能转化成真实风险金融创新中涌现出诸多新型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借款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这些经营项目都不表现在资产负债表内,业务发生时银行并无资金外借,但银行承担了潜在风险,这些潜在风险一旦转变为现实风险,将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所以,表外业务的风险也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的主要来源

第三,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脆弱性金融市场国际化和自由化进程加深后,外资可能大量流入该国银行体系,促使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快速扩张,尤其是银行的对外负债增长更为显著在一些国家,以银行对外负债形式流入的资金绝大多数投资于国内市场,导致银行体系外币净负债上升特别是当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时,大规模资本流入使银行的流动性出现大幅度摆动,银行贷款膨胀和收缩时期交替出现,引起影响全局的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大幅度上升

第四,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经营风险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同质化,加剧了金融机构间的竞争,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缩小激烈的竞争迫使各金融机构不得不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这又导致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加,信用等级下降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大银行倒闭事件无不与金融创新有关

第五,金融创新为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金融创新是一柄“双刃剑”,既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供了新的金融产品,由此也为更大的投机创造了可能性比如,我国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虽然为股市良性发展有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机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也有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3加强金融风险管理,促进当前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在给金融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使金融业面临一些新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提升风险识别与管理能力,特别要注重防范创新过程中新的风险,保证金融稳定,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措施为:

第一,加强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一国政府为保证宏观经济平稳有序进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一定程序,对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检查组织协调的过程按照国际惯例,从市场准入市场运营市场退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性监管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要尽快提升市场竞争力,那么就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创新,有效地规范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提高风险监管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规和部门规章,创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法制环境对于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金融创新活动,应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简化准入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基本原则应该是“区分风险,允许探索,加强协调,逐步理顺”要区分不同新产品的风险状况,鼓励商业银行探索新业务,开发新领域,给予他们试验的机会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要体现到新业务开展的具体流程中去,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协调,揭示业务风险,及时纠偏和纠错,促进新业务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如果创新业务尚未出现就将其扼杀,就永远不会有创新的存在;没有创新的出现也就无法发展和探索新的监管思路和方法,无法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也就没有更高的目标引导我们去学习和提高

第二,加强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控制能力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市场风险正日益成为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现阶段,我国银行业衍生产品风险定价能力还不高,风险转移和对冲手段还较少,大部分银行缺乏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模型,具有现代金融工程知识的专门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面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意识及经验更是缺乏因此,如何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是摆在监管部门和银行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加强信息技术风险管理随着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科技手段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目前,许多创新业务和产品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如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应该说,目前在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上,信息技术风险防范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信息技术风险的防范绝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业务部门,而是涉及到科技服务部门科技风险管理部门科技风险审计部门以及任何信息数据使用部门所以,银行要像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那样重视信息技术风险

第四,加强金融业的国际间合作在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一国控制金融风险已经显得势单力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金融衍生业务的开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比如,我国可以与国外金融衍生交易自律组织签订关于金融衍生市场信息互享的谅解备忘录,或者与国外政府签订相关合作监管的协议,还可以参与国际监管组织并且参照其标准制定我国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的相关规则,从而达到全面有效监管的目的

第五,加强银行业的内部治理首先,建立由董事会高层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组成的风险管理系统包括要有健全的组织结构恰当的职责分离,明确划分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对业务经营活动计划执行和控制的适当机构,在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间设定明确的辖属和报告关系,建立严格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对越权行为予以严厉处罚;通过机构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内部控制,督促稳健的经营方针的贯彻实施其次,要加强内部信息的透明度,强化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外界的监督通过建立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系,对所有的业务活动进行及时完整准确的记录,会计报表一经生成,不得更改;杜绝信息独占,任何会计统计信息都应做到分层共有,并在不损害商业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公开

第六,加强银行业资产的管理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中国金融风险的代名词这几年通过清收剥离盘活核呆等各种办法,不良贷款率由以前的50%已降至今天的不足10%,为中资银行和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为金融创新的更好进行创造了条件2007年,随着农行股改上市即将完成,四大商业银行即将全部完成股改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又上一个台阶,将为推动金融业务创新提供体制制度保障

总之,金融创新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它的成长需要商业银行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共同推动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主体,对创新活动及其风险承担第一责任,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包括建立争议处理的解决机制;投资者在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要遵循“买者自负”的原则,承担决策风险;监管机构要履行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职责,督促商业银行向金融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风险,保护金融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公平的市场交易规则,完善法律法规;另外,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还共同承担对投资者教育的责任,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增进投资者对金融产品,尤其是对创新产品收益和风险状况的了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小锋,黄嵩.投资银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邓长春.关于金融创新内容的新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1).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4篇

烟草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一方面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烟草专卖制度,烟草专卖局(公司)具有政企合一的性质;另一方面,统一组织生产和调配是烟草行业的特性,行业内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商业企业的销售都要受到计划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但卷烟和其他商品一样,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控生产,也需要通过完善的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控制市场和客户。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和整合,及时为“三层(决策层、管理层、基础层)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加强烟草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烟草行业的必然选择。

图一 烟草专卖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结构

图二 烟草专卖行业信息化知识库技术平台

就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集成的数字化阶段。为了统一、有序地开展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建设技术规范(试行)》及《金叶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等一系列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规范文件和应用规划。2005年10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正式签发了《数字烟草发展纲要》,明确了今后3-5年烟草行业信息化总体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按照发展目标,建设数字烟草,一是要用信息化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实施行业整个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目标;二是要把信息化融入到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全面落实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运用信息化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全面、准确、量化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从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由事后向实时的转变,提升行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能力。这就对国内需要依赖大量来自基层真实数据,服务于烟草行业信息化的软件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积累并广泛应用行业知识资源,提出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管理模式。

面对行业需求,北京市科委提出了“重点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及服务体系构造”(简称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的先进行业知识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并将“烟草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建设与示范工程”列为行业信息化知识库项目的重点子课题之一,确定由华迪计算机有限公司(简称华迪)承担知识库的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华迪以烟草专卖行业信息化为重点,在项目建设上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华迪目前正在承担太原烟草专卖局“按订单组织货源”先进试点单位的信息化工作。基于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模式,并融合先进的技术模型,华迪不断地从业务模式、经营管理上创新,用独特的建模手段实现了业务模型的数字化,按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标准的要求做到了业务模型标准化。

两大建设并进

在烟草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的开发上,华迪采用知识体系建设和技术体系建设两大建设并进策略。知识体系建设方面,对烟草行业进行全业务梳理,按照元数据的标准进行编目和归类,生成可以管理和操作的知识元素库。技术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以SOA架构为基础的知识库技术平台,参照业务梳理的成果,按照知识库的知识组织思路,在新架构下支撑对老系统的升级改造和新业务的构件开发。图一描述了烟草专卖行业信息化知识库的知识架构。

一、知识体系建设业务建模和数据建模

从2006年8月起,华迪对烟草行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了精细模型建设。通过业务建模和数据建模,梳理了烟草专卖行业业务流程1100多个,业务项8000多个,业务数据项1000多项,全面掌握了烟草专卖行业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操作流程、分工协作流程、数据元素。在进行业务建模的同时,华迪按照业务流程的发起、状态变换和终结的各个业务点进行业务评价和监控,做到了“流程可视、绩效可评”。

整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和组织机构的确定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依据。华迪以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为一级目录,分类成4个等级,建立了烟草行业标准化体系和分类规则,并使用元数据进行描述和定义,形成与业务模型的关联和标引,产生了知识元素之间的参照关系。

二、技术体系建设

知识库应用支撑平台由SOA开发平台、知识管理平台、应用集成平台组成。SOA开发平台基于J2EE框架,按照服务定位和服务工厂模式,提供方便的Web Service的封装框架,支撑WSDL的SOA接口定义和管理,并可通过知识管理平台对SOA接口进行元数据描述和注册管理。应用集成平台起到ESB的作用,通过BPM将SOA服务进行流程化操作和展现。知识管理平台基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分类管理和展现知识要素。SOA构件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通过元数据进行注册和描述。如图二所示。

咨询服务成核心

华迪通过烟草行业信息化知识库核心内容――业务模型的建设,构造了高附加价值的创新模式,在烟草行业和其它相关行业信息化领域形成了创新优势,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巩固,并基于知识库总体架构形成了完整的合作伙伴体系。

华迪整体结构上以行业信息化知识库为核心,构建和确立了以“总体设计部”为基础的行业咨询服务体系,形成了面向华迪重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IT规划、标准体系、业务模型建设等三方面支撑,并且通过了市场验证。为了充分体现行业信息化知识库核心价值,华迪还基于GB/T19487《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标准研发了专项的业务模型建设工具(HD-BMW),并广泛开展相关的咨询服务,真正具有了知识库体系中的“专项工具”。

在合作伙伴建设方面,华迪将自身的产业定位提升到了咨询规划服务,2005―2006年针对行业内中小企业形成了本地化服务商联盟,目前已经发展和建立了两个地市4家本地化服务商,分别服务于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在专业服务提供商集成方面,华迪基于烟草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形成了针对性IT规划,构建整体应用解决方案,已经培养了6家基于华迪平台的专业服务提供商。

关于华迪

管理与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管理创新;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进

一、企业管理创新特点分析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系统化的流程,只有持之以恒, 加强组织和管理, 才能提高管理创新的有效性。系统的、持续的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应具备以下特点。

(1) 高层管理支持和参与企业管理创新活动。(2) 管理创新靠团队合作来完成。(3) 管理创新活动需要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4) 管理创新活动需要科学的方法。(5) 管理创新活动要有专门的推进机构和推进机制。

因此, 企业应从以上特点出发, 寻求管理创新理念和方法的支持, 并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 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管理创新模式。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和源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六西格玛管理, 作为 20 世纪两个重要的管理创新成果, 是被业界证明为非常有效的企业业务流程改进模式, 两者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精益六西格玛是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整合, 已被许多企业实践证明为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方法。

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

(1)精益生产简介。精益方法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的优点, 是一种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和降低库存以及缩短生产周期、力求实现低成本准时生产的技术。

(2)六西格玛简介。六西格玛基于统计学的正态分布, 六西格玛质量水平要求百万缺陷机会中的缺陷数不超过 3.4, 但现在六西格玛的概念已完全超出其统计含义, 它不仅是一个质量目标, 更重要的是, 它已成为一种理念、文化和方法体系的集成。

(3)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对于六西格玛与精益生产的比较和整合问题, 已有大量的研究和企业实证。从根本上讲, 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都是旨在实现持续改进和管理创新的活动, 都强调顾客满意与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系统集成, 因此其目的是一致的。在工具层面上, 六西格玛强调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精益生产强调暴露问题, 通过价值流图分析消除浪费和非增值性活动, 实现过程改进, 因此二者在方法上有互补性。从理念和文化层面上讲,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的实施均需要建立挑战现状、持续创新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文化氛围, 因此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是趋同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不仅能通过六西格玛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加顾客价值, 同时能利用精益方法减少资本投入、提高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

从技术层面上, 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的整合方式, 虽然学术界和企业实践层面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但是本质上是基本一致的, 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精益的工具融入到六西格玛成熟的技术路线中去。

(4)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流程。

成功地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须从企业战略和经营创新层面进行, 高层领导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参与是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成功的关键。首先, 企业要成立高层领导团队作为精益六西格玛推进的倡导机构并由高层领导担任倡导人, 高层领导团队和倡导人须接受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培训, 进而从公司战略和顾客需求出发, 综合利用水平比较和平衡计分卡确定企业的主要改进机会, 并基于改进机会进行利益相关方分析, 以便确认改进机会所涉及的范围。其次, 根据改进机会, 选定精益六西格玛项目团队, 并采用学以致用的方式对其进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和技术培训, 即培训和项目交叉进行, 并通过定期评审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进而取得预期收益。最后, 要对成功完成项目的团队进行表彰, 如授予项目团队队长 “黑带”资格等。当然, 要使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的机制绝非易事, 其涉及因素很多, 有高层管理方面、文化方面、组织方面、激励制度方面等。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持续改进的模式与方法体系, 有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一是从管理模式上, 精益六西格玛将战略管理和战略执行力有效结合, 通过高层领导的参与和一套精益六西格玛的推进基础架构实现战略实施、流程优化、持续改进、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的效果; 二是从方法本身来讲, 将已有的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有效集成并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技术路线, 本身就属于集成创新。

三、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创新实施案例

宝钢“六西格玛精益运营”。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在热轧精益生产试点的基础上于 2003 年提出了“六西格玛精益运营”, 将解决“缺陷”和“波动”问题的“六西格玛管理”与解决“浪费”和“速度”问题的“精益运营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六西格玛精益运营”改进体系, 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追求卓越和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六西格玛精益运营”体系从四个层面支持了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① 宝钢战略目标发展层面; ② 宝钢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层面; ③ 具体达到公司战略目标及各部门业绩指标的行动层面; ④ 建立宝钢“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层面。

宝钢“六西格玛精益运营”从试点到全面实施, 达到了充分挖掘运营系统的各种潜力、加速培养支撑公司持续改善的各类人才、营造全公司追求卓越、科学管理的创新氛围的目的。尤其在变革文化、绩效收益和公司价值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作为企业管理创新的成果应运而生, 为各大公司带来显著成效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和完善。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补性, 企业只有取长补短, 进行有机整合, 最终实现企业的全局整体最优, 才能准时提供令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管理创新的关键在于适用、实用和有效。企业只有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 在学习精益六西格玛的基础上, 以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法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管理创新, 发展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模式,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并为下一个企业管理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延虎,何桢,高雪峰.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管理的对比与整合[J].工业工程,2006,9(6):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