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第1篇

一、背景介绍

伴随着互联网商业化的进程,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巨大需求。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了13所高校正式设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此后众多高校都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意义在于帮助初学者迅速建立起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构建电子商务的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深入细致的学习。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电子商务核心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会涉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由于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尚未形成一个权威、完善的体系,也导致了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在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特点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是展开进一步分析的依据。时效性强、实践性强、综合性强是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最显著的三个基本特点。

(一)时效性强

时效性强,变化快是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区别于一些成熟稳定的学科,电子商务的理论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和新应用都在不断丰富电子商务的内涵。在商业实践方面,各种创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层出不穷,迭代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传统商务模式。以互联网支付为例,当支付宝刚刚确定在桌面互联网领域的统治地位之后,微信支付就裹挟着移动电商的浪潮扑面而来。这也导致了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过程需要不断增补新的知识点。

(二)实践性强

商业实践推动理论研究,是电子商务领域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各种电子商务的应用引导了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这个特点决定了任何电子商务课程都必须以实践作为支撑基础,缺乏实践仅以理论支撑的电子商务是空中楼阁。因此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必须要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否则整个课程会显得空洞且浮泛。

(三)综合性强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跨度大、综合性、交叉性强,课程融合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等多门学科,是新兴的一门文理兼顾的交叉性课程,也是后续一系列相关专业核心课程的前置导论课程。

三、电子商务概论教学问题分析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教学的问题。通过对以往教学活动的总结,可以归纳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滞后

教学内容滞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材陈旧。电子商务自身动态变化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教材都不可避免具有滞后性。由于较长的更新周期,任何电子商务概论教材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最新的商业实践产生脱节。甚至不少教材所持理论和观点都已被淘汰,这与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背离。以服装电子商务为例,早期的电子商务教材普遍认为服装是非常不适合互联网销售的产品。但是,商业实践却表明互联网零售已经占据我国服装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

2.教师教学落伍。教材的滞后也可能会导致教师教学内容的落伍。当教师根据教材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时,如果不能补充新的教学资源,很可能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甚至有可能把错误和过时的理念传达给学生。

(二)实践教学匮乏

实践教学向来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重点领域,但实际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因为实践教学的开展经常受到外部资源的限制,所以大部分高校选择模拟性实践教学方式。模拟性教学模式处于实践教学的最底层。该方式强调利用电子商务教学模拟软件,在虚拟的场景中,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商品、订单提交、网上支付、订单履行和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业务流程。但是电子商务实践教育并不等同于模拟软件的操作。电子商务教学软件多强调流程操作,软件设计僵化教条,与实际情景严重脱节。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很难体验到真实的电子商务交易,实际运作能力并不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授课为主,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为辅,课后通过布置习题作业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原本生动有趣的电子商务课程变得平淡乏味。“老实讲,学生听”这种强调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变化快,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活动。这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改进措施建议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滥觞于西方,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远超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Co.)在2013年5月的《中国的电商革命》(China'sE-tailRevolution)的报告中指出,“在2011年中国的互联网零售总额就已经超越英国、德国和日本三国互联网零售总额之和;到2020年,中国的在线零售市场有望至少增长至4200亿美元,届时将超过美、日、英、德、法五国电商市场的总和。”

中国电子商务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发展速度快,交易额度大,在用户行为、市场环境、政策法律和商业模式上均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不少国际知名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失败的案例,都印证了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鉴于此,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一定要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盲目复制发达国家的内容,无异于东施效颦。

(二)课堂教学以案例教学模式为主

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把真实情景浓缩成教学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参与性。在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利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真实案例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最近几年,各类媒体充斥着大量有关电子商务的新闻报道。把学生能够听到的,看到的,体验到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建立兴趣的基础上,利用案例引发学生展开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可以顺其自然的把真实世界和理论知识糅合在一起。

2.围绕案例开展互动研讨。案例教学不同于“老师讲,学生听”,还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分析与总结。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设定研究方向,同时组织学生利用已有资源,进行资料查找,案例分析和结论总结。任务完成后,案例分析人应在课堂上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进行互动研讨。学生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动画等工具组织讨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教师则成了引导者。

(三)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

电子商务概论教材的滞后性,导致无法单纯依靠教材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和最新的教学材料。资料信息的传输需要利用各种网络工具。

教学网站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网络教学工具。除了提供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习题等资料下载以外,还可以根据课程特点设置开放式的课程讨论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都可以通过讨论区进行交流。

新型网络社交工具也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触网的主要工具已经由桌面台式电脑转变为了智能手机。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社交应用可以完成信息交互,资料推送的任务。例如可以利用微博转发业界动态、专家观点和成功案例,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同时可以利用微信设立公共账号,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信息推送和沟通。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把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网站视为主干,微博和微信平台作为信息传递的路径,拓展教学的空间与时间。

(四)开展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

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围绕具体项目组成团队,协同工作以完成项目目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目标明确,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有效释放。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运营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创新意识。

项目驱动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情景模拟把学生引入到具体的项目中。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组建团队,学生团队自行设计项目和制定执行计划。教师需要与团队进行具体的可行性分析与讨论,推选出一批有创意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需要有组织地协同合作,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创业研讨、产品设计开发、网络推广,后台运营和预算制定等活动。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需要保持对项目的监督与控制,随时了解项目进展状况,提供相关的指导建议。

针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校方应该激励学生完善项目方案,持续开展项目实施。一旦条件成熟,虚拟项目可以转化为真实的商业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还有助于学生尽早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真正成为适应时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五)加强教材建设

《电子商务概论》领域内的教材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这些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专业定位各异。电子商务概论教材中,有的以营销知识为主,有的专注于系统开发,还有的定位在管理角度。第二,内容庞大,面面俱到。不少教材涵盖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网站开发、网络营销、经济学、管理学等板块,几乎囊括了所有专业课的内容。

优秀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应该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结构体系完整。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任何教材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是,电子商务仍然有其内在规律。优秀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应该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和内容框架。这样的教材具有较强的柔性。教材为课程内容设置提供大纲,围绕这个大纲,教师可以根据电子商务的最新趋势,增补、更新、调整不同模块的具体知识点。

2.案例资源丰富。案例资源是电子商务概论教材成功的基石。优秀的电子商务概论教材应该通过最新现实世界案例来阐述电子商务的观点和技术,同时也应提供大量关于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课题供学生讨论研究,为下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数字化配套资源支持。数字化教学资源一般包括配书光盘、试题库及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及资源库,资源库中有电子教案、演示文稿、动画、图片、视频、试题等多种媒体格式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教师教学及辅导学生自学。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围绕《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内容滞后、实践教学匮乏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立足于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以案例教学模式为主;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开展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加强教材建设。

对于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的研究,仍有一些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特别是如下一些内容需要继续进一步开展研究。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第2篇

摘 要 郑州大学体育系研究生院越发壮大,而陈旧的课程似乎拖了院系发展的后腿,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体育系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试图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研究生自身素质,从而带动体育系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系 研究生 课程改革 发展

郑州大学体育系从2005年一次招3个研究生到2013年招生69人,可谓是火箭般的增长速度,可是招生这么多人我们的课程更新却不能同日而语,陈旧的课程设置严重影响了郑州大学体育系研究生的培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但是我们学到的东西却越来越少,我们在这个社会立足的能力也越来越缺失。课程改革刻不容缓,优化课程改革是推动体育系研究生自身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推动院系发展的根基。

一、体育系研究生开设课程现状

郑州大学体育系研究生12级共开设了体育教育训练、运动训练、体育人文、民族传统体育四个大的专业,这四个专业中又包括各种各样小的方向,同时还包括专业硕士和学位硕士,但是我们所开的课程却大同小异,不同的仅仅是一些对我们大的方向无关痛痒的选修课。最令人不解的是没有实践课,运动技能的提高就全靠自觉,但是郑州大学稀缺的运动场地在某些方面极大的限制了研究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研究生接收这样的课程就像工厂生产线上的商品一样,被注入了同样的东西。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存在弊端的,正确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因人而异、具体谨慎、对研究生的培养是全面的。

二、影响研究生课程开设不合理的因素

郑州大学体育系研究生课程的开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合理的因素诸多,下面就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体育系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体育系研究生13年的招生已经完成,除去12年4个大的专业之外又增加了人体科学专业,收取了两个学生还是通过调剂录取的,本科并不是人体科学专业的,众所周知北京体育大学人体科学本科的招生可是按照一本的成绩招生的,要求相当严格,若这样的招生是为了扩大体育系的规模,应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逐年增加的生源进入,面对的却是几乎一成不变的课程设置,这样的培养方式我想并不是研究生培养的初衷。

(二)课程陈旧,缺少变化

郑州大学体育系已经毕业了很多届研究生了,但是我们的课程相比几年前几乎是一成不变的,课程选择单一,各个专业、各个方向的研究生几乎是上同样的课,几乎和本科的课程是一样的,多的几乎只有在课程的前面“高级”两个字,不可否认的是大班授课的效果远远逊于小班授课,但是我们几乎是不存在这样的小班授课,有的是有体育哲学和生理生化这两个大多研究生敬而远之的选修课。

(三)研究生培养定性不明确

四个大专业、几十个纷杂的方向,除了专业名字不一样之外几乎看不出我们课程的区别,这种一锅端的培养的方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四)研究生导师资源缺口较大

研究生导师的不足同样是影响课程开设的主要因素,郑州大学体育系的研究生导师资源相当匮乏,许多导师一个人一届需要带八九名研究生,三个年级下来几乎赶上一个小班的人数了,同时还在体育系担任着许多重要的职务,工作相当繁重,这样对研究生的培养肯定是大打折扣的,一个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带两三名研究生是比较合理的。

三、体育系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措施

郑州大学体育系研究生的课程改革应该是刻不容缓的,下面就列举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一)控制招生、提高生源质量

我们的招生应该根据体育系自身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研究生导师的数量而制定,而不是一味的扩招,一定要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同时严格的把好研究生质量关,增加复试所占的分值,重点观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合理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改进我们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方案,针对我们各个方向的研究生,增加适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减少不必要的课程教学,增开实践课,加强我们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保证我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同时给予充裕的课外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保证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材、教学内容选用一定要符合时展

教材和教学内容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教材、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符合时代的发展,符合研究生自身的需要,对研究生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有所帮助。

四、小结

郑州大学体育系属于一个朝阳院系,正在朝着目标飞速发展,研究生可以说是中坚力量,为体育系的长足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但是研究生的培养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课程设置陈旧是一个硬伤,课程设置的改革不可避免,而且越快越好,作为体育系12级的成员之一,可以说是感同身受,因此我就此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想出一些具体解决方法,当然作为一名学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总有可以参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人民出版社.2006.

[2] 李正荣.武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概预算;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1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特征与学情分析

园林工程概预算是高职高专类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涉及学科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植物学,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造价学。预算工作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而预算的工程内容又与实际工程项目息息相关,工程的任一变更都会涉及预算的变动,然而,学生因为缺少实践经验,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工程施工图的认知不够,笔者在历年教学中发现,学生注重设计,但对工程知识掌握不够,对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工序、工艺认识不足,导致在应用定额时,对分项工程所含的工作内容不能正确判断,分项工程之间不能无缝衔接,或漏项或重项,即口径不一致。甚至对一些项目名称从来没有听说过,以至于判断不了套用哪个定额子目。如在对垫层-基础-墙的辨别中,有学生将垫层划分为基础,也有学生将基础划分为垫层或划分到墙体项目,二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掌握知识更少,没有真正参与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只是从课本上了解工程管理的表面理论知识,对工程现场的复杂性缺乏认知,施工过程过于简单化,遗漏项目。三是,对工程价格的确定缺少市场调研。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难度强三个特点。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感受来看,印证了以上观点,学生感觉和实际脱节,遇到真正的工程无从下手。

2 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指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学生练习习题,再有联系习题演进到实践锻炼,三阶段不断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接近,理论阶段主要任务是学省对预算基础知识、预算术语等知识的学习,通过此阶段学习,学生要掌握预算方法。练习阶段,分为两个过程,习题讲解过程和学生练习过程,学生从习题练习中应用理论,发现理论与实际项目的契合过程。实践阶段是给出学生实际的工程现场,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工程现场的一些课本上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得以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咨询,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再从问题中总结,补充理论知识。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能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采用以章节知识点为一个单位进行,及在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三个章节,分别设计。

在工程量计算一章中,第一阶段对建筑面积、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等进行部分计算规则进行讲解。第二阶段给出单项工程进行练习,在筛选练习题时,注意单项工程的规模,工程量过大或辨别难度大,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筛选练习题时,将工程量控制在15条子目之内,另外在习题组合上,由易渐难。主要采取课堂练习、课下作业两种形式。在第三个阶段,选择真实的现场作业,第一个作业是对学校教学楼进行建筑面积的测算,在这个作业中,学生先进行建筑轮廓外边线的测量,再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分析判断一些附属结构如挑檐,檐廊、室外楼梯等是否属于建筑面积,要求学生对建筑附属结构认知对计算规则熟悉。第二个作业是根据学校正在施工的管道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去现场前,要求学生课下将工程量计算一遍,然而到了现场,学生发现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到,例如,管道挖沟槽工程,施工场地条件非常杂乱的,包括混凝土路面需要开凿,绿篱需要起挖在管道埋好后还要重新栽植等,挖土深度是不等的,种种情况,在考虑上这些情况后,工程量多了很多。学生反映,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踏勘,确实和书本上看到的和想象的差很远,学生因此也意识到了现场踏勘的重要性。

在施工图预算一章,教学设计以贴近现实,知识运用为原则。第一阶段讲授施工图预算的步骤和施工图预算的文本格式,重点讲解的取价中价格要注意的问题,以河北省取费标准为例,对取费基数、费率标准、计价程序进行讲解。第二阶段以课本例题为例,讲解定额计价的过程。第三阶段,工程概预算章节特点是前后连锁,所以在本章,根据前一章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询价、套用定额、依据河北省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这样同一个项目做不同阶段的练习,学生对知识的联系性和完整性有更好的认识,同时也能从后续的工作中反思前期工作是否完善。

清单计价一章理论部分重点是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清单计价相关术语,及综合单价的计算。在练习环节,主要对清单工程量进行计算,在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对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计算的对比。并对综合单价计算进行了讲解。在对清单计价进行实践练习时,仍用管道铺设的例题,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进行对比。

4 学时分配与考核方式

各章学时依内容而定,在每章的三个阶段学时分配为40%,20%,40%,因为该课程的实践性强,所以在考核评价方面,不单纯的唯结果化,更注重学生的操作过程,所以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和现场踏勘时,注意观察学生整体掌握情况。对积极思考、多提问的学生在评分时有所侧重,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具体考核内容以各章节作业为依据,重点在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三张,具体理论、练习、实践三部分作业分别给分,各占总评成绩的20%、35%、45%。

5 结论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于本专业课程,应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尤其如此,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面临的学情困境与学习目标相差甚远,所以对这门课要增加实践练习的学习手段。理论-练习-实践的三阶段学习法,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又从实践中补充理论知识;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又注重了学习难度的递增性和渐进性。最终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缩短课本知识与现实工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姜玲.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山东建筑大学学报[J].2010(25),4:466.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SIOP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123-01

近年来,我国将近80%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并将英语语言学课程纳入其中。但是,英语语言学作为一门抽象、理论性强的课程,多数学生对其具有排斥感,会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成绩。这种情况下,外语专家提出建设英语专业学科,明确英语语言学的核心地位。因此,进行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设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英语语言学概论与SIOP概述

1.1英语语言学概论

英语语言学概论是高校英语专业中的重要板块,是必要的考试内容,也是区分一般英语学生和专业学生的标准[1]。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对语言、个人修养等方面的认知度,培养学生思维。但是,由于该课程处于边缘地带,并未引起教师、学生重视,主要表现为:学生未接触过和该课程相关的议题,缺乏学习兴趣;内容繁琐,涉及领域多。因此,需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效率。

1.2SIOP内涵

SIOP为庇护式教学,将英语作为媒介,向学生传授各专业课程,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方便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学学习兴趣。分析该教学方法的特点,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强调对知识的整合,关注学习期间的语言能力。国外研究结果显示,SIOP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英语水平上完成学业,提高学习成绩。

2.基于SIOP的英语语言学概論课程教学设计

2.1SIOP特色

SIOP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是在英语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专业技能;二是教学中合理运用庇护教学策略。学生专业技能、英语知识的培养,是SIOP教学目标,而相关教学策略的运用,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消除不良情绪,使其积极参与学习中。美国教育家将SIOP分成课前准备、背景建设、输入语言、学习指导、教学互动、应用、实践、复习等步骤。同时,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建设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其中,能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提高教学质量[2]。

2.2SIOP教学过程

2.2.1课前自行学习

学生课前自行学习时,教师要为其进行充足的准备,帮助建立背景知识,并明确各专题的语言、学科目标。从语言目标上看,教师要用词表形式告知学生该课题涉及到的词语、句型;从学科目标上看,用条目的形式告知学生该课题涉及到的重点、术语;从学习背景的建立上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教材上并未涉及到的知识,且学生在自行学习时,教师为其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比如,英语形式、语言讲解时,应先和之前的语法连接;英语语言、意义讲解时,也要和之前的知识连接。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也为日后的课堂讨论提供了条件[3]。

2.2.2课堂专题讨论

课堂专题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可理解的语言开展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度。根据专题中的重点、难点,教师要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知识。从可理解的语言上看,教师可从这样几点开展庇护式教学:首先明确教学指令,帮助学生更好了解教学任务;其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复讲解,增强学生理解,加深记忆力;最后,通过对学生错误表达的纠正,引导其正确使用英语语言。通过对课堂专题的讨论,学生能全面、深入的了解知识点,为日后的复习、应用奠定基础。

2.2.3课后巩固

在课后巩固上,教师要提前将习题上传到平台的资料库中,以便学生掌握该专题知识。一般来讲,习题多分为这样几个模块:第一,课程知识点,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第二,考试题,帮助学生了解以往的考试要点;第三,能力迁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语言应用能力。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常采用相互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由于该阶段是对学生掌握内容的评估、复习,故教师并不会提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但对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习题,多通过提示法完成学习任务。该阶段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培养合作意识,为日后的知识提炼、实践提供保障。

2.2.4课后应用与评判

课后的应用和评判是对学生内容的拓展,该活动中,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完成以下两个任务:第一,讲解迁移性的习题。根据习题量,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并带领其他学生共同讨论。第二,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针对英语课题,挑选难度适中的论文,引导学生阅读。该阶段,教师所提供的教学策略包括:首先调整教授内容,指导学生多表达自身观点。当然,为了节省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荷,可在互动中提供多个答案。其次鼓励学生用母语阐述观点,从专业角出发,对学生无法表达的观点,适当引入汉语,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基于SIOP的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

为评估英语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效果,从英语专业学生中挑选多名学生进行测试,以填空题、分析题为主,便于分析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度、专业素养。结果显示,和未SIOP专业课程的学生相比,SIOP课堂下的学生素养、专业知识相对较高。分析其原因在于:教学初始明确目的,创建规范性的教学情境,强化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学习、运用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通过对学生访谈得知,多数学生都认可该教学模式,观点包括:第一,能拓展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记笔记,学生极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学习产生枯燥感。SIOP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补充性的材料和图表,从而适应学生的学习现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活泼,提高学习积极性。第二,对毕业论文写作也有重要作用。SIOP通过和线下、线上的结合,能节省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概念,提高科学研究素养,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帮助。

4.小结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构建SIOP教学模式,是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由于学生、教师不够了解该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需为学生营造协作学习环境,明确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英语输出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褚美玲

参考文献: 

[1]蔡晨.基于SIOP的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4):92-97. 

语言学概论试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上形成性考核 学习系统 组织 实践

一、项目课题研究的背景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是学习社会化和网络化。这种教育模式要求为广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利用各种形式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实现远程教育的实时与非实时授课系统、课后辅导、答疑、作业、自测系统等的相互配合。

直属学院(原开放教育学院)是中央电大和甘肃电大首批参与试点的具体实施单位之一。基层试点工作的教学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落实直接影响着试点工作的成效。要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试点单位的教学人员、教务管理人员、网络技术人员和导学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学校各方面支持,包括对试点参与人员工作量的考虑、对试点学生使用计算机及上网方面的支持,以及对试点所需设备、资料等给予支持等等。通过基层实践来不断完善网上形考管理模式及其运行机制非常重要。

二、网上形考的组织与实施情况

(一)确定试点课程,周密安排组织

1.学院制定试点课程的实施方案,明确参与人员的职能分工,如课程辅导教师、批阅教师、教学人员、教务人员、技术人员,使他们熟悉掌握学习系统和测试平台的运行程序。

2.确定试点工作流程。如九月和十月初,确定参加试点课程和人员、上报试点工作信息、对参加试点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底,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服务,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十二月份督促学生提交作业,对试点工作进行初步的总结,并进行意见反馈。

(二)强化培训指导,及时检查、监督

形考试点工作对参与的师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他们必须熟练掌握学习系统和测试平台的运作程序和计算机操作。在制定试点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人员职能分工以后,对参与试点工作各环节的相关人员进行数次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和掌握相关要求。对学生,通过学院集中组织、课程辅导教师、技术人员个别培训等方式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光盘学习系统和形成性测评系统,并重点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出现问题及时总结和汇报,加强对各方面人员协调,通报试点工作进度,尤其是学生上传作业情况。

(三)合理安排课程,重点强化辅导

根据试点课程要求和学生学习需要,试点课程每周安排2~3小时的集中面授辅导,其中一半辅导时间安排在机房进行。在课程辅导别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用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学习;2.一定要先保存学习记录;3.《语言学概论》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上传。

三、试点课程考核成绩对比

从表1的试点课程成绩来看,最终的合成成绩要低于形考和终考成绩,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形成性考核作业,导致综合成绩低。从三门课程的试点成绩来看,语言学概论成绩和开放英语I(1)的成绩较高一些,原因在于开放英语I(1)相对简单,学习难度小,而语言学概论课程则由于试点人数有限,学习过程相对容易控制。

从表2三门课程的试点和非试点成绩来看,试点成绩终考及格率除英语I(1)高出非试点之外,语言学概论和英语I(2)均低于非试点成绩。其余试点的三门课程终考平均成绩、形考及格率、形考平均成绩、合格率和合成平均成绩都低于非试点课程成绩,成绩曲线分布较为合理。

四、试点工作的成绩及影响因素

(一)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

1.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学”变为“导学”和“助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环境的支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信息交流,不必拘泥于课堂上有限的时空,教师成为一个服务者、引导者和帮助者。课堂教学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教师通过BBS讨论、网上答疑、电子邮件的交流和电话、QQ等解答学生的疑问。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网上形考改革试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任务提交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提高,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形成性考核任务完成时间既有一定的灵活性又有一定的限制,改变了以往期末突击完成作业或者形考作业与网络教学脱节的状况,期末考试成绩比书面考试有了较大的提高。

3.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形考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发帖,参加网上实时答疑教学活动,或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或进入相关网站搜集资料完成任务等,培养学生网上学习技巧、学会协作学习、掌握利用网络学习的途径等,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4.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网上形考任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评价功能的形成性,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作业提交时间要求更加刚性,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起到了督促学生学习、监控教学过程的目的。考核课程都采用双合格制,形考占总成绩比例的40-50%,无疑对学习过程监控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充分重视学习任务,不是敷衍了事。

5.有助于推动网上资源应用和网上学习。在资源运用方面,如《语言学概论网络课件》、网上资源的点击量就比较大。在网上教学方面,教学论坛发帖数量多,回帖及时。而《英语I(1)》和《英语I(2)》本身就是要通过多媒体学习系统的学习来完成形成性考核作业,只不过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即可以线下也可以线上学习。

(二)试点工作影响因素

1.生源条件:试点对象即开放教育学生成分复杂,情况各异。尤其专科学生主要是高考落榜生和普通中专、高职学校毕业生,还有就是希望获得学历以实现就业或晋升目标的待业或从业人员,客观上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

2.试点对象:参加试点的学生都是新生。学生的学号下发时已到开学的一个月后,致使第一次,甚至第二次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由于最后系统关闭时间相对固定,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另外,虽然经过入学教育,新生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方式还有一个过程,这也影响到作业的及时提交和作业质量。

3.学习态度和认可程度:部分学生已习惯“一个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教学,对“开放英语1学习系统”、形考测试平台心存疑虑,怕麻烦,影响学习积极性。另外,学生工学矛盾突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在《英语I(1)》中,普通单元中练习部分所用学习时间明显偏短,甚至只有几分钟,精力都放在“TestYourself”这一提交环节上。

4.系统和网络:我们是首批试点单位,系统和网络在实验阶段,不是十分完善,具体操作过程中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访问速度不高、作业批阅后系统显示“未批阅”、个别时候无法登陆、系统不够稳定突然退出、部分作业附件无法打开、部分学生或部分单元作业上传不上或需多次提交才能成功等。

5.教师工作量:试点工作初期,学生对学习系统不够熟悉或者系统不稳定,常造成无法上传或上传不成功。教师常在晚上深夜或双休日手把手解决学生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教师工作量。2005年秋季,《语言学概论》形考的次数为6次,《英语I(1)》和《英语I(2)》的作业为每单元一次,各18次。由于学生完成时间不一,评阅教师还必须随时随地监督学生完成进度,做出相应反馈,试点课程教师工作量急剧增加。

五、对试点工作的建议

(一)关注细节,加强教师交流与培训

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不仅应具备深厚的课程知识功底,还要掌握新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这一点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交流来实现。如:批阅作业后系统还显示“未批阅”为教师批阅后未提交批阅结果等,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交流培训得到解决,使教师尽快掌握使用考试系统的一些细节和技巧。

(二)重视培训,加强学生入学教育和网上学习引导

参与试点的学生很多是新生,对学生新生入学教育中网上学习能力的培训至关重要。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或周围环境原因,计算机基础知识缺乏,不具备上网条件等直接影响到完成网上形考任务。因此,从在线注册到提交一次作业,要对参与试点的学生进行手把手培训,教学生尽快熟悉各环节。培训工作贯穿于课程考核改革工作的始终。

(三)借鉴英语学习系统,进一步完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我们发现在试点中,参与试点的课程多在教学计划的第一学期

新生参与试点有诸多客观困难,如学号下发与网上提交作业的刚性时间是个无法回避的矛盾。建议一是借鉴英语学习系统的优势,完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将首次提交作业时间放在开学一个月以后,避免学生由于没有学号而无法提交作业的情况;二是设置形考试题时参照课程内容重视实践性和对基本问题的把握,注意可操作性、趣味性,以便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改善网络,完善考试系统

网络化考试是远程教育课程考核的组成部分,网上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因此,网络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热情和试点工作正常开展。希望要针对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完善形成性考核测评系统,使测评系统更稳定,技术操作更简洁方便,同时提高访问速度。

(五)精心选择,逐步推开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