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优秀作文摘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写作;小学生;作文教学;阅读
俗话说:巧妇无米难成炊,小学生的习作同样,没有“米”哪成文?事因小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说到的“只看见高墙下四角的天空”,更不要说领会悲欢离合的生活情景。在这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创造写作素材?该如何在阅读中指导写作,在写作中发展阅读呢?
一、课内注重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其实,读与写是语文整体能力在不同方面的体现,而读写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方法。阅读是基础,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一个不是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那么,该如何落实读写结合呢?如何在读中促写呢?
我认为,在阅读课中,特别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要杜绝繁锁的讲解、分析,取而代之的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学会揣摩,学会感悟,从积累语言过渡到运用语言。在教学课文时,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感受文章的意境;通过品读课文中优美的片段,感悟其中的情感;找出各种修辞手法,体会句子奥妙。领悟了这些以后,再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从课文中优美的片断中学会如何描述,在阅读中促进了写作。
教材中有很多值得仿写的课文,只要你精心引导学生,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让学生把自己读完后的收获、感悟、启发写下来时,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但这却是孩子的真实感受。
二、课外加大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比如,每天我都会安排时间来让学生阅读各种课外读物。阅读完后,我会让学生把在阅读中所遇到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然后,我们师生一起讨论,一起把问题解决,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与情感表达出来,从而真正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道理。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吸取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对人对事的道理。
三、引导学生挖掘、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的素材靠的是生活中的体验,生活中的积累。要善于采掘作文之“米”就要求我们要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1.用多读的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多读优秀作文摘抄积累,学习别人写作的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2.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看千遍不如手做一遍。”“不动笔墨不读书”。可见,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做读书笔记虽然耗费时间长,可他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积累语言,为今后的写作铺垫,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深入领会文中内容,进一步与文本对话,与作家对话;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把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温故而知新”。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呢?本学年,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来记录书中的点点滴滴,可以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可以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后的心得以“读后感”的形式写下来;可以把文章的写作顺序,表达方法等描述出来,以便为日后写作提供参考。要是所读的书是自己所拥有的话,可以在书中做上旁注,哪怕只是字、词的读音、意思都行,贵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关键词:诗文 诵读 评价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62-02
作者简介:王桂霞(1965―),女,宁夏中卫人,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宁夏中卫市第四小学副校长。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精彩浓缩,句句箴言,凝结精魂,哺育华夏,福及人类。吟诵古诗文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联想力、创造力、感受力、记忆力等,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生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时期是诗文诵读的黄金时期,提高小学生阅读诗文的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诗文诵读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在实施《中华经典诗文》校本课程过程中,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诵读目的,评有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评的基本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有关“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培养儿童的记忆力,使儿童识记和掌握终身受益的知识精华,通过朗读、背诵、感悟、理解国学经典,促使儿童多方面的潜能得以开发,如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智力、判断力、创造力、写作能力,陶冶学生的高雅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通过对这些标准进一步归纳、分析,我们将诵读评价的具体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
1.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借助注释、工具书初步理解诗句所表达的内容。
2.思考、判断和想象力: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经验和学法联系起来,如将同类内容、同类风格和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
3.评价和感悟能力:能否对诗文中的精妙词语、经典名句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做出评价,并产生一种与文章有关的、新颖独特的、有意义的联想和领悟。
4.诵读和积累能力:诵读主要指富有感情的背诵和朗读,积累则是看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不少于160篇。
这一教学目标,就是我们检验诵读效果的方向。
二、实施形成性评价,重视过程
对学生古诗文诵读教学,《课标》要求“诵读为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为此,我们在评价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和努力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因为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能深入反映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只有关注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一)遵循原则,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读古诗文的一般方法,注重欣赏和引导,不提倡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朗读,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语言以正面肯定、鼓励质疑、熟读成诵、启发点化为主,使学生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独特感悟,萌发出富有创造性的独辟蹊径的观点和理解。鼓励学生在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中多元互动、现场生成,不断提高认知水平,有效地促进学生诗文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实施宽容性评价
在过程性评价中,我们本着“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的思想进行宽容性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其思维,提升其认识水平,发展其能力。比如,老师在阅读指导课上经常说的话是,“谈谈你的想法和感受”“谁还有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见解”…… 这种从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的角度出发实施的宽容性评价,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实施延迟性评价
为尊重学生的阅读差异,有时可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施延迟性评价。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思维定势,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学生的表现或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那势必扼杀这个学生或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而倘若延迟评价,则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和感悟,在开放的阅读时空中获得灵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更客观地反映他们的认识实际,有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学生背诵的兴趣也会越来越高。通过实行延迟性评价,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虽然笔试时错误很多,成绩较差,但是背诵的成绩却明显高于笔试成绩,有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记忆力也有较大的改善。
三、校内外有机结合,实施多元评价
《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为此,我们在评价中改进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的多元评价方式。学生通过多元参与的评价,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家长主动、全面的参与,发挥了家庭的督导激励作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多元互动评价,将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过程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四、在专项主题活动中提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