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消费调查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性 别: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1985年11月
户 口: 兰州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兰州大学
毕业时间: 2008年07月
所学专业: 社会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批发、零售(商场、专卖店、百货、超市)、纺织品业(服饰鞋帽、家纺用品、皮具)、市场、广告、公关
期望职位: 业务拓展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市场专员/助理、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跟单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00-4000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 兰州大学社会政治类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等。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 培训经历 2008/7--2008/8: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接受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 工作经验 2008/7---2008/11: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先后担任项目部专员职务,熟悉相关业务流程,能独立操作相关业务。 2007/6--2007/9: 毕业实习 |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
2007/5--2007/6: 市场调研 | 策划并组织了《兰州大学学生收入与消费状况调查》项目
2006/6--2006/8: 暑期实践 |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专业技能 熟悉spss社会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
能熟练操作word.wps.ppt等专业办公文件
熟练掌握了office.excel等专业办公软件 工作业绩 2006/6--2006/10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独立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学校2000元的资助奖励金,而后撰写的调查论文被收入学院的优秀学术论文集
2007/6--2007/9: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实习计划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独立撰写了实习报告,被评为本学院优秀实习报告毕业论文 自我评价 1、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能及时完成组织规定的目标任务;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尤其在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应得到广泛而积极的应用。运用时要注意:适时而用,切勿随意;注重人机交互,重视师生沟通;善于选择,宁缺毋滥。
1.引言
教育产生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先进技术和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它不仅能打破时空限制、多渠道、多形式地向学生传授政治学科知识,加大课堂信息容量,而且能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2.应用的意义
(1)视听结合,形声统一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职业高中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直观易懂,更全面深刻,更利于记忆和保持。
职业高中生由于本身的文化知识基础较薄弱,认识能力、理解力较差,多媒体技术就可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再只是以往的教师口授,而是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各种材料: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例如:在“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课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案例”教学,这时只要制作好每章每节教学内容的powerpoint加上“案例”:录像片或动画制作短片,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轻松、明了,不会象以前只是“听”,不但学不到,而且还十分痛苦。wwW.133229.cOM
(2)多媒体技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将大量的信息呈现于课堂上,这将使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容量和水平得到尽可能的延伸和发展。
多媒体技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许多职业高中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而不了解或者无法知晓的知识、现象和规律用相关材料呈现于课堂上,例如:在“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的教学中,可以播放录像:密密麻麻的村庄,人头攒动的交易市场,拥挤不堪的公共交通等。又如:关于纸币发行的教学中,可播放1994年我国消费抢购商品和1997年市场上商品堆积的画面,这种抽象的教学内容在师生教学中将不再困难,显而易见起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尽可能地延伸。
(3)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形界面和反馈信息,师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控制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实现理想的人机交互作用。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控制视听信息的强度,呈现时间的长短,反复的次数,并可以调节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分开或同时传输,学生也能在接受与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政治教学,可以让学生就某一主题例如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这一规范共同上网,得到信息之后,在网上发出自己的讨论提纲,老师可以在网上直接给出反馈信息。
3.如何运用
(1)直接播放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料
现在有许多专业厂商,出版社专门出版了许多一般消费大众或特定市场的多媒体cd-rom节目,以及许多知识的光碟,录像带等。例如,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尸教学中,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院士讲坛的节目内容。
(2)选择或剪辑优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cai)
优秀的cai可将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教学过程各个环节都有设计,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将之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而且现在cai课堂的制作开发越来越多,可以得到资源重复地使用,达到资源共享。
(3)教师自己制作所需的课件
由于政治课有时事性的特点,职中政治教师应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和自己学校的特点,如“校本课程”,再根据职中学生的实际自己制作思想政治课的课件,教学软件制作工具有我国“方正”或美国的authorware。
4.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1)适实而用,切勿随意
多媒体技术的确有用,但不必神化,因为它也只是教学的工具之一,不可滥用。
政治教师还是要根据政治课以及职业高中的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组织,实施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讨论、演讲等。
(2)注重人机交互,但更应重视师生沟通
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更应该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为多媒体技术使用时,学生更多地关注多媒体技术呈现的材料,或人机交互的界面,尽管教学的方式在形式上有了新的变化,但这并不是师生传递情感的主要方式,因为人的交流才是更主要的,教师更应从学生个性的实际传达出自己的情感,例如在语言上、目光上、甚至肢体上的交流。
(3)善于选择,宁缺毋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
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认识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实现学生从能生活向会生活转化。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新的教学理念,它以课堂为载体,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生活,懂得生活。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教师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处于对知识的抽象记忆,使得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的世界之中。新课改强调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注重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可见,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而且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发现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记录下来。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生活,通过课前时事演讲、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同时要借助重大节假日和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与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展示其生机与活力。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教学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难以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学习不再完全是静听、静思的学习,而是倡导在活动亲历中体验式的学习,政治教师要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活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这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在这样的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学生的认识才能得以提升,情感才能得以激发。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生命过程的体验性,就必须充分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结合起来,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就必须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观点,掌握基本价值标准。此外,活动的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安排和灵活驾驭,都是教师必须面对并充分考虑的问题。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课题; 研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02-001
在小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研究性学习呢?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我发现让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不失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认识平年、闰年”②
在教学中,学生发现了“四年一闰”的规律,当练习到“判断21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为什么?”时,有的学生说2100年是闰年,有的说是平年。正当争论不休的时候下课了。
于是我随口说道:21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找有关的资料,明天进行交流。
课后,平行班的老师告诉我,说我们班的学生围着他们问:21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第二天,有一部分学生一看到我,就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结果。一些学生认为2100年是闰年,理由是(1)用2100除以4没有余数,(2)用2000一直加4,正好能加到2100,所以认为2100年是闰年。一些学生认为2100年是平年,他们有的是在电脑上查的;有的是父母亲说的;有的说是书上看到的;还有七个学生把查到的资料写在纸上给我看,说2100年是平年,它跟地球绕太阳公转有关。
没想到,我随口说的一句话引起学生这么强烈的反应,同时我也被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好学的品质深深震憾着。那么,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实践者,应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服务”这一教学理念,要能够充分整合学生的信息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乐趣,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那么,学生研究的课题从何而来?又如何开展研究?
一、引出“研”题,让学生可“研”
1.从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中引出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运用,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与生活有关的研究性课题,并有针对性地通过“问题引路”,引导学生展开小课题研究。比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后,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商品的包装设计问题,从包装设计与商品的销售、运输、美观、实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学习了百分数后,可以研究同款商品哪家超市最便宜、便宜了百分之几,商品价格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货比三家”的消费观和质量观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是非现象,让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的后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从各科课程的交叉联系与整合中引出
研究性学习可以贯穿和渗透在所有的学习活动中。在学校所有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拓展性的研究性学习。比如可以结合学科内容的某一知识点、某一概念,通过设计实验、查找资料,了解它的实质。如学习了“圆周率”后,可以对“圆周率”的来历发展与祖冲之在科学上的贡献进行研究;三年级学生学习了“观察物体”后,可以让学生研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诗句的含义,调查或观察生活中或其他课程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自然科学现象。
3.从学生的兴趣中引出
小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业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结合他们的业余特长,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题,研究的课题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学生的研究由“任务”变为“兴趣”,由“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从而提高研究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二、指导“研”技,让学生会“研”
1.指导研究方法
在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往往不得要领,不知如何进行研究。其中重要原因是小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与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指点,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研究知识、训练学生研究技能与技巧,教给学生必要的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小课题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方法有: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因题而异。教师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研究方法,还要让他们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比如实验研究法就是设计具体的实验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研究可能性问题就是进行具体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现象,发现可能性规律;研究商品的包装问题要运用调查研究法;了解“圆周率和祖冲之”主要用文献研究法等,而观察研究法是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研究方法,不管用哪种研究方法,都离不开观察研究法。当确定研究课题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该课题打算如何研究,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研究方法指导。
2.指导制定研究步骤
确定了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步骤。比如何时研究、到何地研究、研究的对象是谁、用什么方法研究等。可运用研究表来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步骤。
3.指导成果汇报
学生的成果汇报,这是教师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形式。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著书立说,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对于不同年段的小学生,成果汇报的形式与要求要有区分。对低年段的学生只要能把研究的过程、方法与结论说出来,对中年段的学生除了能说出研究的过程、方法与结论以外,可以有选择地要求把研究成果写出来。对高年段学生可以要求写出详细的研究报告。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明确书写的格式及要求,知道结题报告一般由题目、作者、摘要、报告内容、参考资料等部分组成。其中报告的内容一般按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及建议几部分组成,也可给学生提供几种样式的报告、论文,让学生参考学习。同时对于成果演示的多媒体技术,小学生也是不如高中生熟练。教师要从内容构架、实用性、技术性、艺术性等各方面给予详细的帮助。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他们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同时,要充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微学习;移动学习;手机终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13-03
2000年初,国际远程教育学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第一次将“移动学习”的概念引入中国,立刻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十多年来,在移动学习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研究、应用模式研究、学习设计研究以及移动学习系统开发技术研究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研究为移动学习的实践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移动微学习的概念与内涵
1.微学习(Micro-Learning)
2004年,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Lindner)首先提出了“微学习”的概念,并将其表述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生活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因此,微学习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也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和时间相对较短的学习活动。微学习的主要特征有:学习时间相对短小,而且分散在学习者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内容相对独立,都是由微小的板块组成;学习形式相对灵活,学习内容和地点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随时改变。
实际上,微学习的方式早已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例如,旅游者在旅行途中利用休息时间阅读有关景点的相关信息;上班族在公交车上利用PSP阅读新闻或电子书;学生在E-mail中浏览英语学习网站定期发来的电子邮件等等。从微学习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来看,微学习受终端设备和学习内容的影响,终端设备的平台功能决定着微学习的过程能否顺利完成,而学习内容的交互性和精准度决定着微学习的效果能否达到。
2.移动微学习(Mobile Micro-Learning)
移动微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的微学习活动,也是移动学习的一种类型。Alexzander Dye等人认为,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教授则认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随着智能手机、PDA、平板电脑、电子词典等微型移动媒体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它们进行移动学习。
当人们希望更快地获取答案,希望更好地解决问题时,他们都可以利用移动设备有针对性地查找信息,这便是移动微学习。因此,移动微学习是微学习与移动学习相互融合的产物,是运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微型学习,它把学习场所拓展到了更广泛的地域,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移动微学习系统的空间结构(如图2所示)中,由于学习者常在户外,环境吵闹且时间零碎,所以学习者需要具备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较好的自控能力;学习内容是微内容,是小的信息单元、狭窄的主题、相对简单的问题及呈现;媒体终端要求小型、移动方便、高速和高效,信息文件内容和容量必须是微型的,且适合网络传输;学习资源可以是由服务器提供的信息资源,也可以是专家提供的在线辅导。
二、基于手机终端微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手机作为一种普及性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终端设备,在教育和学习上蕴含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如果能够和手机终端结合在一起,则必将大大促进移动微型学习的发展,并有利于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终身教育系统的构建。
1.技术环境可行性分析
基于手机的微学习是一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的学习形态,技术环境对其成败而言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因此能够创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环境,是基于手机的微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物质技术保证。
虽然目前手机具备广泛的3G无线连接能力,其处理性能也已达到媲美电脑处理性能的GHz时代,但是目前很多厂商为了在性能和待机时间中取得平衡,大多采用了限定处理器最高运行频率的措施。尽管如此,相比以前200—220MHZ处理器而言,目前手机处理器的运行环境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足够满足用户用智能手机作为微学习终端的学习需求。
一款较好性能的手机除了需要具备高速的处理芯片、标准化的显示屏以外,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功能,例如:大存储芯片和存储扩展能力、支持播放式的手机电视、支持GPS导航、操作系统必须支持新的应用安装、配备大容量的电池和良好的人际交互界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需要具备的这些功能正在日趋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能为用户提供的学习支持也越来越多。手机由于具备体积小、携带方便、处理文件高速高效等特点,符合移动微型学习对移动媒体终端的要求,将其作为微学习的学习终端是可行的。
2.学习资源可行性分析
手机作为微学习的终端,除了需要较高的硬件配置外,我们还需要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果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手机作为微学习的终端将更容易为学习者所接受;反之,学习者在使用时会产生疑虑,学习效果将会受到影响。目前,随着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不断发展,能在智能手机上使用的软件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系统工具、聊天工具、病毒防治、编程应用、模拟器类、PC端软件等(如图3所示)。
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可以利用阅读软件、学习工具(如字典、翻译软件、题库、词典等)(如图4所示)和多媒体软件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使用办公软件对相关知识进行编辑,还可以通过网络应用(如浏览器、文件共享、远程控制、电子邮件、蓝牙等)(如图5所示)和聊天工具(如手机QQ、MSN、飞信等)随时在线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能随时随地与具有相同爱好的学习者进行交流。此外,学习者通过手机上网浏览信息时,难免会遇到病毒的威胁或系统垃圾文件过多等问题,但日益完善的系统管理工具和病毒防御工具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快捷安全的学习环境。总之,智能手机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让学习者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因此手机作为微学习的终端是可行的。
3.学习者分析
手机终端的用户都可能是潜在的学习者。据ICInsight的2011年ICMarketDrivers最新版本(11月公布)中显示,2010年全球估计有36.3亿的手机用户,相当于全球53%的人都拥有手机,还不包括SIM卡的贡献或一个手机用户有多张卡。基于手机这种被广泛使用的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会利用手机进行正式学习或者非正式学习。
(1) 正式学习中的学习者分析
正式学习指在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以课程、任务、研讨会等形式展开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在教室进行,也可以是在线进行。因此,正式学习中的学习者主要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在校学生。
专门从事手机产业咨询的深圳山脊咨询公司对深圳、长沙、西安、九江等地2678名大学生、中学生及学生家长、部分都市白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4%的大学生、42%的高中生、42%的初中生表示对学习型手机持喜欢态度,超过调查总人数的1/3;而选择一般的人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3%以上。持不喜欢态度的人不到总人数的1/5。由此可见,将手机作为一种微学习的终端得到大多数潜在用户的认可。
不同群体的用户,对学习型手机的期望也不同。调查发现,92%的大学生、90%的高中生、88%的初中生希望学习软件能集理科公式、英语学习、古诗辞、百科知识等功能于一体;对于手机,他们希望能拥有MP3、MP4、摄像、游戏等娱乐功能。而对于学习型手机的功能,消费者除了希望它具有学习机及手机的全部功能外,更有91%的大学生、88%的高中生、87%的初中生期待它能有更完备的外语功能,如日语、英语、韩语等。目前基于手机的学习资源已经有很多,建议在以后的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完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服务。
(2)非正式学习中的学习者分析
非正式学习指发生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所的学习活动,它通过非教学性质的社会交往来传递和渗透知识。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交谈、讨论、咨询、短时阅读、浏览网站等。
近年来,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视非正式学习的重要作用。根据二八理论,人们80%的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在学校的正式学习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知识需要通过非正式学习方式来融会贯通。研究表明,非正式学习占个体所学知识的75%以上,而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投入却不到20%(如图7所示)。
移动微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泛在性和交互性。泛在性表现在这种学习活动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交互性表现在学习者和专家或网络服务器之间存在不断的信息交流过程。移动微学习在运用结构化的小信息片断去更新和补充现存知识时最为成功。例如,一个工作繁忙的商业人士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自己的手机进行微型移动学习,他除了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最新的商业信息外,还可以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达到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目的。
因此,无论是从正式学习的角度还是非正式学习的角度来看,手机作为微学习的学习终端都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人们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手机作为微型学习的学习终端,无论是媒介环境,还是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媒介或学习资源,都具备足够的可行性。但这仅仅是一小步,要真正实现基于手机终端的微学习的广泛普及与使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有关微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及其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都将是移动微学习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浩.微型学习:理念、环境与资源[J].现代教育技术,2009(4):50-52.
[2]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7-21.
[3]陈华曦.基于Linux智能手机多媒体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1-85.
[4]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陈维维,李艺.移动微型学习的内涵和结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9):16-19.
[6]智能手机芯片市场2010年增长42%[EB/OL].http:///2010/11/101116361712.shtml.
[7]学习型手机可行性分析报告[EB/OL].http:///bk1/z/100006/rv/sd/yb/.
[8]李娟,刘彪,王鑫鹏,卢宪美.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