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双一流大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双一流大学名单包括两部分。
2、世界一流大学,42所,是在原有39所985院校基础上增加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原211院校。
3、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除了原有的211院校(不含上述三所),还增加了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大学。
(来源:文章屋网 )
一、高校办公室工作精准化的内涵
高校办公室工作的主要职能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360度全覆盖,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通内外,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良性运转,服务学校大局。高校办公室工作能否做到精准化,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决策部署能否落实到位精干高效、优质服务。
那么,何为高校办公室工作的“精准化”?我们从精准化的定义与内涵来理解。“精”可以理解为完成工作的过程精简、质量精优、品质精到,要求上精益求精;“准”则可以理解为将办公室的工作任务摸得准确,领导决策意图判断拿捏的到位,工作完成的时效性、重要性理解执行的偏差小。
总而言之,要实现“精准化”,既要做到准确到位,又要保证优质高效,而且要将精准理念、精准过程、精准结果固化下来,进而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实现“精准化”。这种精准化的要求不仅要求体现在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时间观念、空间位置上,也要求深入到对办公室工作的认知感受与实践行为上。
二、如何推进高校办公室工作精准化
由于办公室工作类型多、事务杂、要求高,每天处理的都是十分具体的服务性事务,无论办文办会办事,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道防线,要求都十分具体,不能有一个岗位出错,也不允许有一个环节走偏。一个环节“掉链子”,整个链条就运转不起来。很多琐碎工作看似是小事,但稍有差错都会影响整体甚至全局工作,影响到优质高效优质的精准化服务。其出发点、重心、核心在于服务,落脚点在于高效优质的精准化服务。因此,要推进高校办公室工作的精准化,必须扭住精准服务的牛鼻子,可以从以下四个“精准化”着眼。
(一)定位精准化。定位对标精准,才能找准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失为。办公室工作的主体涵盖了办公室工作人员、高校领导、教师、学生及软硬件设施。给自己的角色、工作性质、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定位。准确定好高校办公室工作在学校全盘大局的横纵坐标,定好服务对象的横纵坐标。明?_办公室工作服务于教学、科研,上至整体规划、小至工作安排,让服务领导、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成为高校办公室工作的风向标,以此为过程到位与结果精准打好思想基础。
(二)信息精准化。信息掌握精准,才能实现时效快人一步,决策高人一筹。当前是信息高度融合与发达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权力与未来。作为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动内外的办公室工作,面对的事务信息量大、多、杂,对信息作出准确判断所需的知识和业务储备信息要求高,因此高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扎实持续不断学习高等教育政策、业务及管理知识,提炼总结工作经验,洞悉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熟悉高等教育变化规律,提高对信息的识别度、敏感度与警觉性,善于捕捉信息、筛选信息、甄别信息、传达信息、把握信息。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办学校之所需。通过信息获知早、信息判断准、信息利用佳等做到观大局、识大局,更好地服务大局。让千里眼看得更远,顺风耳听得更灵,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服务决策把好信息关,打好信息前战。
(三)配置精准化。配置科学精准,才能实现发力精准、全方位有机联动。要从人才配置、财力配置、物力配置、制度配套等多方面着眼,打好办公室工作重点内容与常规性工作的组合拳。使得办公室人才队伍精干精明,作风严谨细致、精益求精、雷厉风行、紧抓快办。即形成对工作细之又细、慎之又慎、毫不拖延的作风,对工作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各项资金使用精准合规,物力设施安排精准到位,既无闲置、不浪费,又能通力配合、不打折扣;制度规范齐全,从制度层面完善顶层设计、谋划资源投入、做好目标考核和统筹协调,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扎牢,为办公室工作立规矩、树规范,用原则与办法管好办公室工作。通过上述各项软硬件资源配置的全方位精准化,回应“双一流”建设对资源配置的硬要求。
(四)业务手段精准化。业务手段选取精准,才能事半功倍,确保高效。好方法胜过好老师,好工具省力又省时。办公室工作繁多,不能光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积极主动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与方式,切实保证各项工作适应的上、跟进的快、落实的好。具体体现为办公室业务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创新化。业务手段是完成工作的基础、支撑、依靠,只有依托新的精准化技术和手段,摸清穴位、找出要害。因此,寻找、尝试、试行、总结、固化富有创新性、先进性、简捷性的业务手段,应当成为办公室工作迈上台阶的定海针。业务手段精准了,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和要求精准推进办公室工作。
2019四川普通高等院校共计126所,其中本科学校52所,专科学校74所。比较知名的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拥有2所985高校,5所211高校。四川大学,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985,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西南交通大学,211,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南财经大学,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联合制定和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战略得到全面部署并开始实施。“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学术期刊的重要主办单位之一,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2019年入选中国科协等组织的“卓越行动计划”领军和重点项目的50种期刊中,高校主办的期刊有14种,占比28%,且所在的高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关于高校学术期刊与“双一流”建设之间的共存发展也已有相关的研究,如丁佐奇等对高校一流期刊培育和“双一流”建设互融共生、科技期刊多维度助力科技创新与“双一流”建设等进行了研究[2,3]。尚利娜等研究分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期刊与一流学科建设关系[4]。周志红研究了“双一流”建设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5]。目前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研究相对较少。集约化、数字化是科技期刊转型优化升级的两翼[6]。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单打独斗”“小作坊式”的办刊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今学术期刊集约化、数字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7]。在此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正在积极探索集约化发展道路[8]。高校方面如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等通过集约化管理提升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期刊集约化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多维度解析其发展现状,提出若干促进期刊集约化发展的举措,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期刊的集约化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1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通知》确定了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36所,B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笔者以这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样本,访问其学术期刊官方网站,统计其在学校机构菜单中的定位归口属性、期刊集约化管理单位的名称、直接负责管理和仅业务指导(加盟)的期刊数量等(统计日期截至2021年2月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三所学校在北京和其他地区两地是独立办学,故分开统计,实际统计分析的是140所大学。具体结果见表1。
2“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期刊集约化现状
统计显示,140所高校中有75所实施了期刊的集约化管理。在集约化管理方式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所有期刊统一集约化管理;另一种是对部分期刊统一管理,还有一部分期刊是加盟期刊,仅负责实施业务指导。对于全部期刊集约化管理的期刊,在上游阶段仍处于单刊运转模式,期刊的学术质量均由各刊主编和编委会负责。集约化管理大都主要体现在期刊生产流程的下游,如期刊印刷、出版、发行、行业服务等环节;此外,对人、财、物等实施统一管理,通过优化人员配置,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1名称和定位
75所高校打破了“小”“散”“弱”的管理模式,成立了期刊社、期刊中心、学报(期刊)编辑部等,对期刊实施集约化统一管理,对期刊建设日益重视。期刊集约化管理单位名称中,使用最多的是期刊社,虽然名称各不相同,但职能相近。对这75所高校官网上“机构设置”菜单的调查显示,这些高校对学术期刊单位的定位属性存在不同,有11种分类:将其作为直附属单位的有40所高校,作为教辅机构有7所,作为业务部门有5所,作为党(行)政部门、教辅及直属单位各有4所,作为管理服务机构、高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各2所,作为科研产业教学服务机构、学术支持机构、资源保障部各1所,还有3所高校在其官网上没有查到相关的分类定位。另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以及中南大学出版社期刊部等归属在出版社,不是学校的直属二级部门。此外,还有65所高校没有专门成立期刊集约化部门,期刊散落在相关部门或者学院中。
2.2期刊规模
在75所成立集约化管理部门的高校中,期刊管理方式有所不同。有的高校是对所有期刊进行了集约化统一管理,而有的高校只是对部分期刊实施了集约化直接管理,另外的一些期刊仅是业务指导(加盟)。其中,对期刊进行统一管理的高校有59所,部分期刊实施统一管理、部分期刊仅业务指导的高校有13所。实施统一管理期刊数量前五位的单位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30种)、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22种)、上海大学期刊社(15种)、中南大学出版社期刊部(10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中心(9种)。期刊总数前五位的单位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61种)、四川大学期刊社(32种)、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均为30)种、武汉大学科技期刊中心(29种)、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期刊管理中心)(28种)。郑州大学期刊中心主页上列出了15种期刊,但是否统一管理没有说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没有找到相关的期刊网站信息,故期刊数量等信息不详。
2.3专业化发展
高校学报作为特色的历史产物,在高校学术期刊中占有很大比重。75所高校虽主办的期刊数量种类各部相同,但均有相应的高校学报,且很多高校的学报还有很多不同版本,如自科版、社科版、英文版等。随着期刊的专业化发展趋势日趋成熟,高校学报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实施专业化改版。学报英文版的专业化改版最为突出,如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上海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学报英文版均进行了专业化改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虽没有改期刊名,但从2011年开始只刊登信息类领域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已经通知,从2021年开始重点出版医工交叉领域的论文。在高校学报中文版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也有一些学报进行了专业化改版或改名,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改版为《工程科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改版为《现代中小学教育》,《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改版为《现代中医临床》等。高校学报英文版改版的数量大于学报理工中文版,其次是学报社科版。
2.4编制体系
在期刊集约化方面,由于办刊主体形式多样,因此期刊管理体系也有所不同。根据已有的期刊集约化管理单位来看,共有三种编制形式,包括事业编制、企业编制、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共存。(1)事业编制的单位有70所。对于事业编制体系的单位,编辑人员定编定岗,其薪酬由学校根据岗位、职称等予以发放。一些来自期刊发行(包括纸质版和合作数据库电子版)、版面费等收入则用以补充办刊经费等。除此之外,由于每本期刊的学术质量等各不相同,因此期刊管理上根据期刊自身特色,设置期刊不同的差异化发展目标,实施纵向考核,调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考虑学术期刊本身的特殊属性,目前高校里单独企业编制的期刊管理单位数量很少。(3)对于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共存的期刊管理单位来说,一种是和学校的出版社紧密相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等,另一种是通过第三方人才公司招聘非事业编制的编辑人员,如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郑州大学期刊中心等,两种模式都有灵活的用人自主权和薪酬激励机制。
3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期刊集约化发展的思考
3.1明确期刊集约化单位在高校部门体系中的定位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科学人才培养和科研梯队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众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网站主页上,将学术期刊归属为“科学研究”范畴。但学术期刊集约化管理单位在高校中并没有被定位为科学研究机构,很多高校将其作为附属单位。学术期刊集约化管理单位并非直接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而是作为出版机构服务于科学研究,是学术支持机构。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其作为学校独立的二级部门进行管理,但在学校部门体系中的定位尚未有统一的认识。
3.2加强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水平
学术期刊可以支撑学校学科的建设,反之,学科建设会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丁佐奇等曾对高校主办的SCI期刊对ESI学科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高校主办的SCI期刊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两个方面对其高校ESI学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9]。14种入选2019年中国科协等组织的“卓越行动计划”的领军和重点项目中高校主办的期刊中,有13种期刊为集约化管理模式,而非单刊作战。近几年,很多高校纷纷以其“双一流”学科为基础,申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在2019年度和2020年度入选的60种期刊中,有30种期刊属于高校系统,涉及“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有17所,其中实施期刊集约化管理的高校有13所。除了创办新刊,在期刊刊号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期刊集约化管理单位也在内部优化期刊资源,如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和《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分别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休刊,将进行期刊领域和内容的重新定位,以便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期刊集约化管理部门应积极融入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中,实现与学校的“双赢”。从2019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开始启动“上海交通大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旨在提高其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山东大学从2019开始实施《山东大学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培育计划》,将科技期刊建设作为学术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和事业发展规划中。
3.3丰富学术期刊集约化管理建设的内涵
期刊集约化发展并非简单的将编辑人员聚集到一起办公,而是集约化的管理体系。集约化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资源共享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全面提升期刊的竞争力。集约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建立期刊管理机制、编辑人才培养机制、出版运行机制等诸多保障制度,丰富期刊的集约化管理建设内涵。条件成熟的单位可以在组织架构上尝试改变以单刊编辑部为主的模式,采用面向集群的集约化发展,如设立中文科技期刊编辑中心、英文科技期刊编辑部中心、人文社科期刊编辑中心等。
3.4稳步推进高校期刊集约化管理规模
在统计的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还有65所高校没有实施期刊集约化管理。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高校尚未有相关规划,或因为期刊办刊主体形式多样,有学校、学院、科研团队等,编辑人员包括全职和来自学院等部门的兼职人员,实施期刊集约化管理的条件不成熟。高校学术期刊集约化建设,应立足实际情况,稳妥推进,不宜为了集约而集约,搞“一刀切”。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
“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推进势必会突破历史的局限,为地方高校进行良好转型发展提供契机。
不管是从宏观的政策层面还是从院校的主体层面,都会促使当地高校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和争创一流,从而以创造出优秀成绩作为杠杆,充分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以提高当地高校教育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同时也能防止课程和知识的重复交叉。“双一流”建设方案对当地高校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和分类发展进行改革创新,为当地高校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进行大胆的探索,让各个领域、类别和层次创新出高水平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百花齐放、争创一流的良好竞争局面。
“双一流”的政策给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多样性的发展机遇,而且主导着未来五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向,让地方高校得以抓住良好机遇,并乘势而起,追求卓越、跨越式发展。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设
1.树立起创新意识和创业型理念
随着经济时代的高度发展,“双一流”将地方高校推向全新的时代。在区域性创新总体系中,地方高校是主体,已不再是简单地向社会提供人才资源。创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下高校拓展的新使命,为国家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创新作用。创业型大学具有浓烈的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全新式的教育模范,不仅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且有着强大的商业和成果转化能力,是推进区域经济更好发展的发动机,是当下“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转化是创业型高校典型的特征,只有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才能体现出市场的价值,才能转换成资本的形态。同时,创业型高校要树立起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与应用知识等过程中,让知识资源得以资本化,形成创新创业的精神。
2.创新地方高校科技与能力建设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对原始知识的创造和基础的研究等应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教育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造成原始知识的创造并不活跃。为解决这一矛盾,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应有所提高,并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安排。而地方高校则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增强横向的科研合作,这不仅将筹集科研经费的渠道丰富化,而且有利于走出科研经费短缺的困境。同时,地方高校应对奖励的体制和评价机构进行改革研究,以改变以往只注重数量和形式却忽略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并加强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跨国际的科技合作,以寻得国际科研合作的机遇,从而提高高校原始知识的创造能力。
3.地方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开拓素质的人才作为最终教育目标,不应再局限于以往只为求得安稳工作的狭隘思想。所以,地方高校要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出来,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地方高校应把学生的批判思维、观察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培养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下创业的优势和风险,并能把握住创业的机会。
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层次的人才是高校高水平教学质量的保障,最近这几年,为了改变缺乏高层次人才的局面,各所高校加大了培养人才的力度,制定出引进人才的新机制,为地方高校实现“双一流”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对比海外一流大学,我国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仍需提高。
1.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度不完善
在“双一流”背景和时展的影响下,市场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高校对高层次教学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嗉哟螅传统等待式的招聘模式已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注意力。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所制定出的相关政策并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需要。如一些地方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盲目效仿海外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这与我国的时展不能很好地契合,毫无自身特色。近年来,我国高校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并不全面,从而导致高层次人才严重流失。如一些教师通过高校提供海外培养的机会出国留学,但待自身专业知识提升后便另寻出路,这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对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不重视
要在高校中建立具有高文化素养和专业资质的人才队伍,就必须要求高校的管理层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有足够的重视,并有鼓励创新、超越自我的观念。但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高校的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性,所以导致在实际引进人才的时候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也没有为高层次的人才创造出优良的工作条件,使得我国引进人才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高校的需求。
3. 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培养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战略并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引进人才的过程十分被动。在当下,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高校因自身原因难以通过招聘的形式获得高层次的人才,即使能成功引进少量人才,但在进一步培养方面仍会存在困难。虽然高校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有所提升,但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些高校仍未很好地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而且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这对高校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极不利于我国高校“双一流”的建设。
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的有效对策
1.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通过交流合作才能保证高校人才的持续发展,尤其“双一流”政策推出后,地方高校要进行转型以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扩大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提高其专业素质。在地方高校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建立互联网平台是当下最便捷的方式。地方高校可以充分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快速、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招聘高层次人才。同时地方高校应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微博、官方网站和公众号等先进的新媒体平台,对自身的办校优势和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宣传,并开设交流的平台,使高校与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进行交流。同时,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把高校发展的状况和教师的特点相结合,以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模式与先进的网络技术相结合,不仅能使高校的教学资源得以丰富化,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高校的影响力,为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只有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奖励制度来提升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我国高校人才可持续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2. 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
政府部门应根据地方高校的发展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并充分发挥出政策的导向作用,使高校的管理者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在国际化环境影响下,世界各地高校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再加上相关的政策出台,使得高校传统的招聘人才模式被打破,而且基于转型发展的需求,高校的管理者会主动与具有高素质、高科研成就的人才进行联系。成功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后,高校应从满足人才的相关利益作为出发点,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相关条件,并打造出优良的工作环境。同时,在成功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后,不能忽略对他们的进一步的培养,高校应鼓励教师到海外进修,并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3.建设多种引进培养人才的渠道
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丰富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渠道。高校对所引进人才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高校教师的培养。高校应利用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教师的培养,比如可通过校企合作和当地企业共同开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实践平台,让高校教师得以向企业优秀的管理者进行学习,与他们多交流,以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使高校教师的视野得以开阔,这对提升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建立校企合作学习的实践平台,对丰富高校培养人才渠道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使高校不再局限于单一理论式的培养模式。同时,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外语水平,让高校与国际进行对接,在“双一流”背景下实现高校的国际化转型发展,也能为建设“双一流”高校提供更多的人才。
五、总结
地方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培养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领头人和人力资源的培养基地。 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应吸收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让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度来保证高校人才的可持续化发展,并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让高校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6(1):24-32.
[2]王X永,任丽清.“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8-42.
[3]瞿祥华,蔡楚元,江 琼.适应“双一流”建设需要 优化高校后勤队伍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16(17):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