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直销发言稿

直销发言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销发言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直销发言稿

直销发言稿范文第1篇

我身体强健、思路开阔,不同的教育工作岗位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着宏观和微观上的深刻认识。薪火相传,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我,我有责任为的教育发展贡献我的青春和力量。假如我有幸走上了校长的岗位,我将努力做到:

1、顺应时代的发展、人才成长的需要,推动教育逐步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粗放型”教育阶段转轨为“精耕细作式”的小班化、个性化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办出学校特色,避免千校一面和人才培养雷同化。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将以教育教学为工作中心,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专注于此。打造有效课堂,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注重师生的情感呼应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愉快、专注、高效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灵活、生动地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直销发言稿范文第2篇

×班做出了选择。对于同学们的信任,我很感激。这种信任意味着我将承担为全班同学服务的义务。作为你们的班长,我每天都将竭尽全力。

我需要感谢许多人,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对我的信任,我会成为你的左右手。

我感谢我的支持者,正是你们付出人的努力,我今天才能庆祝胜利,我感谢上界班委,他们给我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想说个问题,我们班委定会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不过有时我们会按章办事,不变之处也请同学们多多包涵,希望你们不要让我们班委难当,谢谢!

选举已经结束,×班将充满自信地前进。我看到我们的班级正迎来伟大的日子,我期待着开始今后的工作,愿上帝保佑你们,保佑×班!

直销发言稿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实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1-0033-02

一、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校本教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统编教材缺乏

根据调查,全国仅化学工业出版社发行了关于石油化工类高职高专教材,但是着重于石油产品的炼制加工工艺。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方向较多,如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油气储运与城市输配系统工程、油气储存与液化天然气技术、油气储运安全工程等。笔者所在学校以培养面向江苏省或周边沿江沿海化学品码头、油库、燃气输配气站、加油站、加气站等从事油气、大宗化学品的输送、储存与装卸、计量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因此专业课教师只能选用或参考本科类教材内容组织教学。

(二)校本教材开发能力不足

校本教材的开发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目前,我国开设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高等学校只有20多所,笔者所在学校是江苏省内唯一的一所,专业教师缺乏,导致校本教材开发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在编写教材时,可能不清晰岗位群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岗位能力、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材内容无法体现校本特点等。

二、开展高职院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校本教材实效性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选择高职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效性作为研究方向,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我国以往的教育强调同一、集中的课程管理体制,采用统编教材,不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企业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时代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需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职业化的理念融入到课程中去。对高职校本教材开发实效性的调查与研究,是对校本教材开发理论的重新认识,是对提高校本教材开发实效性途径的探索,是开发理念的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

(二)实践意义

选择以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效性为研究方向,是油气储运技术专业自身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客观要求。介于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笔者所在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江苏省特色专业,其中精品课程群建设必不可少,而专业课程群的建设离不开教材的建设。对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校本教材实效性的调查与研究,有助于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助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三、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校本实效性教材开发思路

(一)研究岗位能力和知识体系,提高教材内容本身的实效性

开发校本教材时要注重产教结合、体现标准,这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申报工作方案中提出的原则之一。通过企业调研,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的相关能力要求、《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及《油品储运调和操作工技能鉴定标准》,确立高职油气储运专业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能力要求,架构校本教材的岗位能力和知识体系。这样,教材内容才能体现行业发展要求,才能满足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需要,形成具有鲜明行业特点的职业教育教材。

(二)研究专业教师“三师”型的职业能力标准,提高教师队伍教材开发能力

教师是校本教材开发最重要的参与者,涉及教材编写和课程传授两个环节。“三师型”教师不但要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比较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很强的职业指导能力,这正是本专业教师所缺失的。通过社会调研,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与要求,确定专业教师“三师”型的职业能力标准,才能促进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融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去,并且以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其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三)研究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提高教材管理机构管理的实效性

校本教材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在后期的维护上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这就需要实行完整的P―D―A―C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管理模式。应研究校本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将质量管理指标量化,设置权限比重。这样,一方面使校本教材开发团队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使教材管理机构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材审查、验收、评价工作,提高教材管理的实效性。

无论从现有国家政策的倾斜,还是从高职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发展、教材的开发、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考虑,提升高职油储类校本教材开发实效性研究很有必要。实效性教材建设任务既紧迫又艰巨,而凸显高职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更是如此。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确保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校本教材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贾会军.高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效性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直销发言稿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经济法;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既有经济头脑又有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需要的。因此,各高职院校的改革都在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 经济法课程已成为涉及面宽、实用性强、受益面广课程。改革法学院校及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法,探求实用的教学方法,提升高职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成为此门课程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

一、高职经济法教学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普遍粗糙,教学内容的编排跟不上当代经济的发展。由于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前提,科学的教材才有助于提高高职经济法教学质量。当前,高职院校所用经济法教材版本很多,但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材内容过于繁杂深奥;有的教材内容跟不上时展。并且有部分教师全部照本宣科;忽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使用相同的教案,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职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

(一)抓好课件的制作,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笔者认为,课件的制作不能只求精彩漂亮,必须实用。《经济法》课程源于社会生活和相关法律,而社会在不断发展,法律也逐渐的顺时而修改,但经济法教材往往滞后于这种改变,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不便。如果采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就能够做到电子教案与现行法律的同步。由于多媒集多种媒体于一身,如集文本、静态、动态的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体,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的演示,通过超级链接各种相关资料和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大量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这就大大的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种教学也非常节省时间,使老师便于集中精力给学生讲解重难知识点,并且它可以随现行法律的改变而及时更新。

(二)增设专门的仿真案例讨论课

仿真案例讨论课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建立一个仿真环境,并由学生扮演独立的当事人。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是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讨论过程是教师引导并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就告诉学生结论或答案,讨论结束时老师还要及时作总结和点评。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这些能更好的找到有代表性、说服力要强的教学内容。案例是载体,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可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以及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

和法律服务

所有这些目的都是希望将学生真正纳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让学生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感受,从中得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训练。

(四)汉语、英语同步教学在课堂上的使用

这主要针对经济贸易类专业,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之所以运用双语教学,主要是要拓宽学生在经济法学方面的国际视野,同时培养这种能力。教育部认可双语教学意在通过外语的形式更好地研习英美法的相关法律制度,掌握准确的知识背景。经济法很多法律制度内容与英美法有相关性,通过双语教学使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体会。同时,双语教学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需求,高职教学要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转变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通过使用上述教学方法,学生能较为轻松迅捷的掌握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经济法律的常识,掌握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技能,较好的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实现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直销发言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研究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飞速发展。前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职业学校在全国迅速兴起并在数量上急速高涨。目前高职在校生人数己占本、专科在校生人数 50%以上,吸纳了大部分高校扩招的学生。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高等职业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将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根本特征。通过分析高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进而结合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对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平教授将“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我国职业教育界的石伟平教授也提出了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基本理念:(1)主动而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变革;(2)不断优化课程权利与资源配置;(3)学校是课程决策的中心;(4)校长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通过这两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可以总结出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1)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2)高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很广,可以涉及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创编等多种活动。(3)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企业的参与可以保证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适切,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二、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1.“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原则之一,这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根据就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作出反映,调整课程的内容。此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还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技能要求的变动反应灵敏,以培养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与企业的关系及时调整自己的课程设置;当需要进行课程调整的时候,也可以避免在国家课程实施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2.有助于教育决策民主化的实现。“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提出的。我国的教育决策逐渐走向民主化,这需要将放到学校,让学校成为教育决策的主体。这一民主化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校本课程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种实现形式,使得高等职业院校成为课程开发的真正主体。

3.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的需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能否健康地开展下去取决于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和特色。目前正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争取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打造出具有特色的高职毕业生。

4.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2003年9月2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以“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基础教育论坛就提出了一个议题:学校如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和行动研究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高等职业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职业学校的教师,高等职业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依赖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进行高等职业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将有助于促进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职校教师关注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实践中的新进展,通过不断的学习,完成专业的提升。

5.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一直是教育面对的永恒话题,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因材施教”的先进的教育思想。重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同样成为现代先进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展学生的个性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教育的目的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校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在生源上尤其如此。如何照顾到学校的生源多样性?如何根据学校的学生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开发有助于保证课程的实施与质量,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一)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和理论课程开发流程的比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理论层面的高职课程开发与实际操作中的高职课程开发的几个主要区别:上沿用本科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而在课程开发的理论程序中,需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进而进行高职课程开发。

转贴于 2.在实际的课程开发中,课程的开设受制于有无教材、学校教师主观“拍脑袋”想出来的经验性的“课程计划表”;而在课程开发的理论,程序中,课程的开设主要由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系列的课程调查决定的。

3.在实际的课程开发中,教材的选择决定了高职的课程结构;而在课程开发的理论程序中,先确定课程结构,再根据课程结构来编制或选择教材。

(二)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对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现状的再现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地认识和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即是高职课程是本科教育的压缩。但是如果真的按照课程开发的理论程序来操作,实施过程中又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1.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问题。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其对所教授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教学实践的游刃有余的把握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具备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但是,来自实践的调查却显示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素质现状堪忧:大部分专业缺乏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教师缺乏职业教育理念;教师胜任本专业教学仍有困难,更勿论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额外的”校本课程开发。

2.课程标准。在高职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没有课程标准可循,因此会导致高职课程实施时质量得不到保证,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单凭学校就能解决的。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由国家或地区政府来完成。在美国和英国,类似的职业标准由各个行会制定,学校根据这个标准选择课程内容和教材。在我国,行会的力量还很薄弱,所以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政府来完成。

3.经费。要进行比较正规的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进行大规模的课程调查,进行 DACUM表的开发,进行教材的开发等等。所有这些花费对于办学经费先天不足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大部分高职院校无力或无心承担。

4.教材。教材本应该是为课程服务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却受制于教材的开发。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做法是看是否有相关的教材,然后决定是否开设这一门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缺乏专门的教材也是制约高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没有适合的教材可以挑选的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不得已选择了相关的本科教材。

四、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分析

从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高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来解决的,但有些问题是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解决的。

1.主动而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变革。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主动而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变革。一方面,这是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高等职业院校只有主动出击,改革自身的的课程,根据企业界需要培养学生,才能获得生存。另一方面,这种改革中必须是有计划进行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受当前高职师资、资源等各方面的条件所限制。课程改革的计划性还体现在要规范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上。

2.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企业界的参与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界可以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用人信息,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高职校本课程开发中积极吸引企业的参与,可以适时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课程方案。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界的合作,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是:学校组建“专业课程开发委员会”,邀请企业界的相关专家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过程。

3.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职校教师在专业上的进步。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师资力量存在严重不足,而已有师资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态度,其准备也并不充分,所以进行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循序渐进,让教师有一个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调整和准备过程。学校可以主动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使之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只有在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在专业上的长进,促进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同时,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对其所教专业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4.开发和推广校本教材。如前文所述,教材也是制约高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重要的客观制约因素。高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比较落后,因而高职院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即可以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和推广。一方面可以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校本教材的推广可以为学校带来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