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草原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原发自发性气胸;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7.081
原发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肺部疾病, 患者通常没有潜在肺部疾病而产生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现象[1], 患者过往通常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2]。而随着医学技术和器械的不断发展,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其可有效避免传统手术方式的缺点。在本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给予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 取得显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3例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 其中男47例, 女26例;年龄18~52岁, 平均年龄(24.5±4.3)岁;其中有吸烟史者53例、无吸烟史者20例;左侧原发自发性气胸32例、右侧原发自发性气胸41例;初次发作原发自发性气胸40例、复发性原发自发性气胸33例;肺压缩程度:60%者15例。
1. 2 方法 患者取健侧卧位, 在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作腔镜观察孔, 观察孔长度为1.0 cm左右。在第4或第5肋间作操作孔, 操作孔长度在1.5~2.0 cm。在作切口时需使用电凝刀切开肋间肌和壁层胸膜, 并且需注意尽可能避免肋间组织发生出血。对于入院时未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管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者,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通常不给予闭式引流管。手术中在操作孔内使用电凝钩分离粘连, 如果粘连部位与操作孔距离短, 则可使用手指分离。通过观察孔观察患者肺部情况, 寻找肺大疱, 需重点观察肺尖。在找出后使用卵圆钳提起肺大疱, 并且置入直角钳钳夹其基底部, 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疱, 然后使用缝线缝扎、结扎。对于处于肺底部的肺大疱, 需将观察孔和操作孔的手术操作交换, 操作方法一致。如果未发现肺大疱则需向患者胸腔内加水, 麻醉师膨肺后仔细观察患者各肺叶是否出现表面漏气现象。如果肺表面存在裂口, 需使用带线无创伤针缝合裂口;对于肺表面裂口较大者可采用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进行切除。然后用卵圆钳钳夹砂纸轻轻摩擦胸膜使其充血, 使其产生胸膜炎性粘连进而降低气胸的复发率。在手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 最后缝合各切口。在手术后需嘱咐患者进行主动咳嗽和吹气球, 进而促进气液引流, 帮助自身肺组织复张。对于患侧肺组织复张效果较差者需在引流管外接低负压吸引, 压力在5~1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患者胸腔引流液需
2 结果
2. 1 手术效果 7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1~83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8.9±7.6)min;术中出血量为12~55 ml、平均出血量为(32.5±11.05)ml;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6 d、平均时间为(3.30±0.65)d;术后住院时间为4~10 d、平均住院时间为(7.76±0.82)d。7例患者在术后48 h出现轻度疼痛, 占9.59%(7/73), 5例患者出现中度疼痛, 占6.85%(5/73)。所有患者术后4周经胸部X线片检查可见患侧肺复张良好, 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2 术后随访 经术后5~19个月随访, 2例患者气胸复发, 术后复发率为2.74%, 未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气胸自行吸收。
3 讨论
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通常并无潜在肺部疾病, 体型高瘦的青少年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刺激性咳嗽以及心悸等[3]。过往对此类患者通常采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 此方法可将腔镜器械由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进出, 相互之间干扰较少, 并且手术操作简单, 术野清晰, 手术效果较好。但因为此方法需作三个切口, 因而对患者肋间神经和肌肉损伤较多, 造成创伤更大, 患者术后疼痛较大, 并且会对运动功能造成影响。此外, 副操作孔通常处于胸后壁, 此部位肌肉层次多, 血管丰富, 因此术中出血量较大。而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在洪t纯[4]等研究中, 采用单操作孔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肢体、关节恢复正常时间和手术费用均优于行传统三孔组患者。说明相比三孔手术治疗, 单操作孔更具显著优势, 可有效降低出血量, 加快术后肢体功能恢复[5]。
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以及直线切割吻合器的不断改进, 胸腔镜技术由原先临床中最为常用的三孔转变为两孔或单孔技术[6]。这一技术的改进经临床实践后表明单孔操作更具优势, 首先, 患者行手术时, 手术的切口选择在腋间4、5肋之间。此部位的肌肉群主要为肋间肌, 比其他部位肌肉群薄且宽, 手术操作较为方便。并且对该部位进行手术患者手术后疼痛感轻, 对患者的感觉及运动行为影响较小;并且在单孔进行同一操作面进行, 较传统开胸手术更为贴近, 更加有利于日常的学习与操作[7]。本次研究中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中考虑患者的肺切割残缘漏气及胸膜固定不够充分, 需经过持续负压胸腔吸引等较为保守的治疗后出院。
在本研究中,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8.9±7.6)min, 术中出血量(32.5±11.05)ml, 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30±
0.65)d, 住院时间为(7.76±0.82)d。且术后经胸部X线片检查患侧肺复张良好, 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说明单操作孔手术避免手术对机体造成的过多损伤, 加快机体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其原因与单操作孔所选切口部位胸壁肌肉较薄, 对神经和组织的损伤较小相关。此外, 患者术后48 h出现轻度疼痛者占9.59%(7/73), 中度疼痛者占6.85%(5/73)。可见单操作孔手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 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74%, 可见手术效果好, 复发率低。
综上所述, 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 术中出血量少, 住院时间较短, 且术后并发症少, 安全可靠, 有助于促进早日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恒, 赵松. 单孔胸腔镜下应用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比较.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32(2):411-413.
[2] 李强, 李晓斌.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首次发作原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微创医学, 2015, 10(5):574-576.
[3] 杨世疆, 平伟, 付向宁. 两孔与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13, 21(5):366-368.
[4] 洪t纯, 张志锋, 吴伟彬, 等. 单操作孔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比较. 当代医学, 2013, 19(16):38-39.
[5] 王军岐, 仝瑞锋, 张保平.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自发性气胸62例. 中国综合临床, 2016, 32(1):80-82.
[6] 陈焕文, 杜铭, 吴庆琛, 等. 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 2010, 15:2047-2048。
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一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
(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预测: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
(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
(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
(1)读生字和词语。
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
蒙的读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씓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
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
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结构和线索,使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脉络,以便于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物可寻,有章可遵。]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
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
G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
四、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
2、谈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
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
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借助感性的画面内容直观场境把学生带入情景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升华情感,滞留问题。
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进入美丽的草原。
1、复习有关词语:教师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学生正确朗读。
2、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过回顾,重温辽阔草原美丽风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们已经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实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草原的景美,这里的人们还非常的热情,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学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汇报:这两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人民热情迎接: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很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这句话感受草原的宽广和草原行车的洒脱。)
2像一阵风吹来似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服,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身着盛装是蒙古人民的一种热情的待客方式,他们策马疾驰而来,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
3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的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手与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板书襟飘带舞策马疾驰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给予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学交流能力】
4同学们这种热情,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你体会到了吗?那么你能够带着蒙古人民的热情来读一读吗?
5指导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读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
1、多么美丽的草原之景!多热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他们把酒话别的激动场面。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
(1)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引导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说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宾客。客人会怎样感谢?
(3)干部和老翁这些有身份的人给客人敬酒。说说你的祝酒辞。
(4)鄂温克姑娘给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摔跤等。用自己的话去赞美他们。
(5)投影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又读出了什么?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要求读出自己的体验和个性的理解。师生评议朗读。
四品味全篇总结写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细写:
3写实质朴不加雕琢:
五回顾情境置留作业
如果你就是随从老舍先生一同进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当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笔,尽情释放,写出你的感受,好吗?请课后认真完成。
语文草原教师备课案例三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教学难点: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
教师准备
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草原的美丽让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我们将近一步了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们。
二、自主读书
1、今天的草原,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得民族风情吸引这越来越多的游客。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们作介绍呢?
2、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纲,或摘记一些词语。
三、小组交流
小组内一人扮演导游,其他人扮演游客,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导游要主动热情的向游客作介绍,回答游客感兴趣的问题。
四、集体交流
1、那位同学愿当小导游,带领大家到陈巴尔虎旗去游览?老师希望你在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还可以结合你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当游客的同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一定要请教导游啊。
2、在导游的带领下去感受草原独特到的民族风情和草原人民热情和好客。
五、体会情感
1、在这位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结识了新朋友,蒙古族老乡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畅谈:热情好客、淳朴、亲切大方等。)
2、蒙汉两族人民尽管语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达着亲热;用音乐、舞蹈传递着真情。请同学们找出最能体现蒙汉两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2——5自然段。
4、教师小结:老舍先生和我们一样,留恋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动情的写下了“是呀!盟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试说一下这两句话得意思。(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能够舍得马上分别呢?虽然已夕阳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别。)
5、全班有感情的其读课文。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随文练笔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阿旗境内生态建设、保护和管理。在阿旗境内进行林业和草原建设的单位、个人或其它组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旗林业、畜牧和草原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于年底前编制出全旗生态建设、保护、利用规划,报旗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经批准的生态建设、保护、利用规划确需调整或者修改时,须经旗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条生态建设、保护、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天山办事处是辖区内生态建设、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
乡镇人民政府、天山办事处的生态监察中队、林业工作站在业务上实行乡镇人民政府和旗业务主管部门双重管理。
旗林业、畜牧、草原监督、水务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按照各自法定权限和职责分别履行监督检查以及相关审批和行政处罚权。
第五条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按草牧场“双权一制”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对按政策承包到户的草原,要及时将《草原经营权证》发放到户。《草原经营权证》内容要填写详实,并绘制GPS控制图,注明是否属于基本草场。对于未能划分到户的草场,要在年底前落实到户,发放《草原所有权证》和《草原经营权证》。
第六条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治理事项,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会同旗相关业务部门制定规划设计,报请旗人民政府审批后旗人民政府统一进行安排。未经批准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任何建设、开发和利用。对保护区核心区采取重点管护措施。
第七条草原及“五荒”的利用要依法、科学、合理。
新建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区一律禁止间种农作物。以前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区自起一律禁止间种农作物。
有保灌条件、林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面积保存率达到100%的,并且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造林地,所有权人可以向旗林业主管部门提出间种农作物申请,间种时间从植树同年计算不得超过三年;经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的,禁止间种农作物,同时按要求进行整改至合格,批准间种的林地,不得间种玉米、高粱等高杆农作物。亚乔木(如:文冠果等)树种,经旗林业、水务主管部门共同检查验收,达到要求的,可以采取以耕代抚措施。林地间种农作物档案资料由旗林业局存档备查。
未经批准的林地间种农作物以及未按照作业设计要求对树木进行抚育管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八条严格禁止在各类草原开荒种植农作物。
第九条旗人民政府对草原和沙化、盐碱化地需要建设的实行统一审批制度。进行草原建设,建设单位或个人向所在地嘎查委员会提出申请后报辖区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旗草原监督管理局,旗草原监督管理局依法审查后会同旗林业、畜牧、水务、农业等相关部门统一进行实地勘查,勘查后认为可以进行草原建设的,由相关部门提出《设计规划》,《设计规划》内容要包括水源条件、防风林建设、农作物选择等。《设计规划》报旗人民政府立会统一研究,旗人民政府每年年初或年末立会研究一次,旗草原监督管理局根据旗人民政府会议意见统一办理审批手续,审批结果要在项目所在嘎查和绿原网、《阿旗通讯》、阿旗电视台上予以公示。
旗草原监督管理局要会同旗水务局、林业局和草原建设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对建设项目统一检查验收,验收后要出具验收报告,验收不合格的,要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至合格。草原建设有关档案资料由旗草原监督管理局存档备案,档案资料应包括申请书、《设计规划》、勘查表、验收表等。
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条禁止在基本草原上造林。在其它草原上造林的,由草原承包经营权人向所在地嘎查委员会提出申请后报辖区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旗草原监督管理局,草原监督管理局依法审查后会同旗林业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统一进行实地勘查,勘查后认为可以造林的,由林业局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旗林业局要会同旗草原监督管理局和草原建设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对建设项目统一检查验收,验收后要出具验收报告。草原造林有关档案资料由旗林业局和旗草原监督管理局分别存档备案。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确需在基本草原上造林的,按相关政策办理。
第十一条坚持草畜平衡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天山办事处要严格执行《旗草畜平衡实施办法》。严禁旗外牲畜进入阿旗草场放牧。
第十二条征用、使用或改变林地、草原用途的,必须事先依法履行审批手续;临时占用林地、草原的必须经旗林业或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十三条在草原采集麻黄草等野生植物,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农业部《甘草和麻黄草采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违反规定采集的,依法予以处罚。
在草原和林地非法捕猎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依法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严格执行《旗人民政府关于全旗实行山羊全年禁牧的通告》。
第十五条依法实行生态建设取水许可制度,生态建设用水要依法办理许可手续。
第十六条旗人民政府每年对各地区、各部门履行生态建设、保护、管理职责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列入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
一、基本情况
我盟天然草原面积4551万亩,草原不仅是兴安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兴安盟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天然生态保护屏障。加强草原保护对维护我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盟的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存在着鼠虫害常发区分布不均匀、受自然条件影响严重、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差距大、监测任务重、从事预测预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少、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为了切实做好草原鼠虫害的早期预警和中长期预测预报工作,根据国家总站及自治区草原站的要求,结合我盟实际,盟草原工作站2007年开展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建设,成立了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中心,建立了农牧民测报网络。测报网络覆盖全盟六个旗县市,设立145个观测区,确定农牧民测报员145人,旗县市级测报联络员30人,重点控制面积1630万亩,包括草原蝗虫常发区、草地螟发生区、草原鼢鼠重点防治区、黄鼠重点防治区和长爪沙鼠发生区。
二、预警体系特点
1、在草原鼠虫害农牧民测报网络建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分布区域地形复杂等因素,在确立观测区时,每个测报点都经过外业实地勘察,尽量避免围栏、山沟、分水岭等地形因素对测报员观测的影响。观测区面积没有固定10万亩,而是在7-17万亩之间,主要取决于草场类型、植被特征和地形等因素。
2、在测报员的选择上采取了以农牧民为主,嘎查领导和乡镇畜牧工作人员相结合的原则;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了旗县联络员和苏木负责人,苏木负责人主要负责所在苏木测报点的建设管理和测报员的调整;旗县联络员负责与农牧民测报员的沟通和联系, 及时、准确的把测报员上报的信息整理、核实、实地调查并上报给盟预警中心。
3、145个测报点统一编号,制作发放农牧民测报点牌匾、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和观测记录本等测报工具。苏木负责人负责发放测报点建设的相关物品,测报点上牌,观测区示意图、工作职责等在测报点内的统一摆放工作,以确保测报点的规范建设。
4、为了进一步确保预报网络的正常有效运转,把农牧民预测预报网络中每个环节进一步细化,做到责任明确,工作规范。明确了旗县联络员、农牧民测报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技术规程,制定了测报员奖评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做到盟、旗、苏木、农牧民测报员的规范化管理。
5、监测的内容在草原鼠虫害监测的基础上增加草原有毒有害植物的测报。通过对有毒有害植物的监测,为畜牧业生产、草原建设和草原生态治理等工作提供信息。
三、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网络运行流程图
沟通
协调
农牧民测报员的日常测报工作主要是了解观测区域的基本情况,负责采集、记录鼠虫情原始信息,并上报于旗县联络员,当发现突况时,及时与旗县联络员取得联系。
旗县负责人负责对农牧民测报员上报的原始信息进行核实、分析,在进行实地调查后整理上报于盟预警中心。每个测报点的信息资料登记备案,盟预警中心随时可以通过电话对测报地区进行监测。
四、加强农牧民测报员培训
从预警体系建立以来已开展了三期农牧民测报员培训班,培训班分别邀请自治区、兄弟盟市及盟内植保方面专家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农牧民鼠虫害测报网络运行方法、在草原鼠虫害预警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草原鼠虫基础知识、外业实地调查的方法以及农牧民测报员观测记录本的填写等等。
培训班邀请了当地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和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草原工作,争取全社会对草原植保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对进一步推进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实现草原鼠虫害的全方位监测控制和进行有效防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2009年草原站与扎兰屯农牧学校签订了一份联合办学的协议,定期组织农牧民测报员集中培训,专家指导实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牧民测报员的综合素质和测报水平。
五、积极发挥预警体系作用
通过测报网络的建立,能够及时、准确的完成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工作,对于缩短测报时间、减少迟报漏报、实现对草原虫害的全方位监控以及做好鼠虫情趋势分析及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测报网络2008年4月启动到现在,农牧民测报员已经在草原鼠虫害的测报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如“千里眼”、“顺风耳”一样能够在第一时间把观测区的鼠虫发生情况上报,使全盟各级草原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确定灾情发生区域、面积并制定应急防治方案,避免了因发生区域大造成迟报漏报、实现了对全盟草原鼠虫害发生趋势全方位的监控。
兴安盟草原工作站
2009年5月15日
[关键词] 玛曲草原 生态保护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45-01
1 玛曲草原环境概况
1.1 自然环境概况
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县,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的物产而得名。而处于玛曲县上的玛曲草原因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属于典型的高寒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极端恶劣气候本该使玛曲草原环境恶劣,但因为千百年来地少人稀导致了该地形成了大面积的完整的湿地,使得玛曲草原成为黄河上游有力的生态保护屏障,为黄河上游水质的净化,以及改变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情况提供有力支撑。玛曲草原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无数物种,草原内物种丰富,因为湿地供给充足的水源,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和繁盛的草场。草原内拥有众多稀缺动植物,例如雪豹、野盘羊、黑颈鹤、冬虫夏草、红景天、甘青乌头等。
1.2 人文社会概况
玛曲草原处于甘南少数名族自治区内,下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在这里,牧民群众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无处不在的自然崇拜,使得藏族的传统宗教活动也由此得以蓬勃发展。玛曲草原也是甘南地区少数名族一个重要的聚集区,发达的游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牧民在草原内能获得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的悠久使得玛曲草原的旅游业近年来空前发达,旅游业带动草原内人们的经济增长,每年举行的藏族风情的特色旅游项目,导致近年来玛曲草原内人口急剧增加,这也是玛曲草原近年来生态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玛曲草原生态问题概况
2.1 草地鼠虫害问题
玛曲草原近年来急剧增加的鼠虫害问题,对玛曲草原的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个难题。自1983年至2001的调查资料显示,玛曲县遭受鼠虫害影响的地区就上升到全县的19.40%,玛曲草原的虫鼠害问题影响面积广,遭受灾害的人民群众人数多,造成的影响危害大,并且还有逐渐满眼的风险。因此要十分重视玛曲草原的虫鼠害问题,从源头抓起,为玛曲草原的生态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过度放牧导致近年来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虫鼠害问题只是表象之一,要认识到玛曲草原对黄河的重要影响,从源头开始防控虫鼠害,减少生态破环对当地牧民带来的经济损失。
2.2 草场退化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玛曲县90%的天然草场都出现了土地沙化严重、牧草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草场退化现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中度以上的草场退化,其次是重度草场退化,沙化面积逐年增加,并且沙化扩张速度也是明显加快。这直接改变了玛曲草原的植被结构,使得优良牧草的数量大大减少,加剧当地的荒漠化,破坏了完整全面的天然湿地,使得草场的水资源供应短缺,使得玛曲草原的草场退化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草场退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口密集也在加剧着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破坏,草场退化因此使得玛曲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当地牧民陷入生态失衡的怪圈。
2.3 草畜矛盾突出问题
近30年来,占玛曲县89.50%的天然草场面积急剧退化,使得玛曲草原近年来的草畜矛盾激化,优质牧草的减少导致草原载畜量也随之减少,游牧业是玛曲草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间接影响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玛曲草原生态问题频发,导致该地区内部的生态调节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牲畜与草场关系不协调,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型游牧业模式,对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阻碍。优良牧草的减少,土地再生能力的减弱,使得草原的自我生态调节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 玛曲草原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要改变玛曲草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明确认识到加强草原保护的紧迫性。面对每年依旧在上升的草场沙化现象,要从源头上改变玛曲草原内过度放牧的局面,使牧民认识到转变畜牧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的可持续利用方针,更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玛曲县享有生态保护补助的福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玛曲草场生态失衡的局面,也对转变牧民粗放型放牧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3.2 完善健全的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场监管制度,要因地制宜的划分草场区域,起到指导示范的先例作用,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推动玛曲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建设。县级部门应切实落实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玛曲草原每年的载畜量的检查核定,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的制度,推动玛曲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建设。
3.3 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按时对玛曲草原进行生态环境的测评检查,从源头抓起,从身边预防,为玛曲草原的生态安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监督体系,为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保护。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建立完善的玛曲草原生态分布图,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提供一个科学的保障。
4 小结
近年来,玛曲草原的生态失衡,不仅对玛曲县内的自然社会环境产生了影响,更是导致了黄河水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端正治理玛曲草原生态问题的态度,明确治理玛曲草原生态问题的严峻性。本文从玛曲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数据分析,对玛曲草原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探讨,就预防和建立监管制度进行了条理化分析,得出了只有推动玛曲草原内粗放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场监督制度,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玛曲草原生态失衡的问题,促进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辉. 高寒牧区草原保护制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