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古典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广告创作;古诗词;产品气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43-2
广告学是一门融合了众多领域学科的应用型科目,广告人要实现其广告设想,需要的不仅是广告学自身的知识体系,还需要新闻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任何一位广告人所做出来的广告都与其自身的知识底蕴、个人经验及人生阅历有关。
中国古典文学与广告的关系。中国古典文学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指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照历史上的时间顺序,可以划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最瑰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广告作为商业市场中的一部分,是通过对受众及潜在受众进行“劝导”——通过分析受众的心理因素、挖掘产品的潜在价值以及潜在价值与受众间的共鸣点,达到说服消费者,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一个过程。广告就是通过各种途经,如平面媒体、电视、户外招贴、网络、广播等各种形式,让产品曝露在公众的眼前,塑造并提高产品的整体形象、让消费者认识接受它,记住这个产品并产生兴趣,想办法让品牌唤起一种情感的共鸣或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广告学把产品的一切及它所附带的潜在信息传达给受众。
故此,通过语言的形式传达出来的广告会受到广告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知识底蕴会的影响,而中国广告人所创作出来的广告中,中国古典文学的身影就屡见不鲜。
中国古代广告中的文学。“社会广告”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早于“商品广告”产生,在原始社会主要以文化广告的形式出现。早在商朝,一部分会做买卖的人民专门从事商品交换,于是形成了商业市场,那时候的广告如叫卖、实物广告以及挂酒旗等就已经出现了。历史上,“文君当垆”的故事,讲的就是卓文君抛弃自身富贵和司马相如当街叫卖,到了盛唐,由于开通了与周边各国的交往,贸易往来密切,广告逐渐融入到诗词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杜牧的诗就生动的描写出了当时的景象。于明清时代(至1840年之前),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讲究形式美,还出现了文化名人书写招牌和对联广告的美谈,店铺的名目和招牌的书写都很讲究。出现了“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等老字号的店铺,也出现了许多名人写的广告对联,如朱元璋为阉猪人家写的“双周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的广告,祝枝山为酒馆写的“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吧喝吧”等著名对联。所以中国广告的发展最初是由中国古代的文化广告发展,在工业革命之后融入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近代广告,之后演变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广告的形式。
二、房地产广告概念与房地长广告中使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优势
房地产与广告创意。广告并不是要凭空捏造一件事物,而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包装。房地产与广告之间可谓鱼和水之间的关系,当生产建设者把房产建造出来的时候,它只是在那里,而当房地产有了广告的加入,就变得如鱼得水。用独特的广告创意手法,找寻楼盘与消费者之间的共通之处,运用广告的程序、技巧、传播媒介、消费者心理与市场环境,提高楼盘的知名度和口碑。就房地产广告的概念而言,房地产广告并不是建筑实体的简单的推销,其策划和推广实际上是继建筑师之后对建筑内涵的再创造过程。房地产广告是在对社会文化环境、目标消费群体深层文化心理把握,是对楼盘本身特性和市场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全方位的准确定文,是策略性形象推广合理的沟通方式。
房地产广告的营销目的及方式。房地产广告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顺水推舟。营销手段要通过研究开发商的品牌,荣誉,楼盘的所在周边环境,包括教育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等,巧妙运用楼盘本身的软硬两方面环境,创造出受公众关注的话题,通过一些列的活动、名人代言等为楼盘营造知名度。一个好的楼盘,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产品自身价值的认可,而这个认可不仅仅是楼盘整体的建筑风格、自然环境和配套设施着类硬件设施的认可,而是对消费者一种软性的引导,即概念嫁接。概念嫁接构成有教育体系、音乐概念、艺术氛围、运动主题、旅游概念。提倡一种生活,即品位一种文化,在楼盘销售过程中,可紧紧抓住消费者对现代生活的向往,提出一种文化理念,直击消费者心灵深处。而中国古典文学的渗入正是追随了这阵软实力的春风。
在广告中运用古诗词的优势。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代表性文化,它具有音韵美、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的特征,易于朗诵和记忆,其中的名篇佳作更是经久流传。古典文学以其独特魅力与境界,赢得了世人的赞誉,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认知。而广告文案,作为广告作品的语言文字部分,怎样更好的进行广告诉求一直是广告文案写作探求的重点。而人们总是较易接受自己了解的东西,如果在广告文案创作中能较好的运用古诗词,就容易拉近产品与顾客的距离,使产品获得成功。利用古典意境可以描绘出一种基于现实而又不拘泥于现实的诗情画意,使广告文案更具感染力。中国的古典诗词具备了广告文案写作的诸多特点,古诗词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某件事物,文人骚客更是喜好借诗咏物。唐代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中》这样写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形容兰陵的美酒“浓郁”、“色泽金黄”、“气味香浓”,盛装在玉石制作而成的酒碗里像是盛装着一碗发光的琥珀,让人不禁在脑海中构造出这样美好的意象,这与广告文案创作中语言的精炼、韵律、朗朗上口不谋而合。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是成家立业。故此,国人骨子里就带有对房子的热爱,这是一种安全感的体现,有了房子,就好似在人世间给自己找了安身立命之所。房地产广告作为楼盘营销一种最广泛使用的手段已经随处可见,以下就以两个具体的房地产广告实例来说明中国古典文学在房产广告中的运用。
龙胤当归:2011年某花园山水园林别墅,由于有邕江和蓉茉江环绕流过,处在城市与自然带的交界处,其楼盘的主要卖点是:270度豪华江景。这似乎是个很常见的广告诉求,不一样的景致,无法在如此众多的楼盘中脱颖而出。所以开发商赋予这个楼盘一个富有韵味的名字——"当归"。当归,是一种药材的名字,但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应当归家",在赋予楼盘整体的中国韵味的同时,也给居住者一个美好的期待,中国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所以,当“当归”这个名字已出现,似乎就带着浓重的家的气息,不只是生硬地在销售房屋,也是在销售一种家的感觉。
除了名字,该楼盘的平面广告文案也带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息,文案运用"墅为谁伴,山为谁依,云为谁低,江为谁留"四个短句构成山峦、云雾、河川都是为了这个花园,为了以后入住进来的你而存在的感觉,其平仄、结构和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意。
骨子里的中国:在2007年,宣传某地产的一个系列平面广告《骨子里的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式地产广告的完美形态。这一系列广告的表现性是极为简单的,与水墨绘画相结合的摄影风格把楼盘景致以诗意的方式展现出来,好似楼台烟雨中,深邃、素雅。其中用阴影家中的部分,正好是中式建筑的局部与汉字兼备之间形似的部分,在此,设计师巧妙的用汉字的笔画替代这些部分,加上精炼的文案“心有中国一点通”“开门见中国”与之相呼应,表现出来中国文化的底蕴。中国的文化深藏在每一个汉字中,而这样一种纯中式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一系列的平面广告,把“骨子里的中国”的建筑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画面构图简练、明了、大气,显得新颖别致,又意味深长,增强了文化感观。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
郭英德教授的思辨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史的总结,二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行为的思考,三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论的探索。这三个层面的思辨,体现出郭英德教授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和学术品格的关注。他精辟地指出:“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有三个层次:客观认知、审美阐释、评价思辨。”“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以时间而言,具有历史性、当代性和永恒性。以空间而言,具有社会性、学术性和个人性。”文学史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以文学文本结构的演变为载体的人类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演变。古典文学研究当更多地做意义阐释,提供意义,惟有如此,才能介入当代文化。
郭英德教授论析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和文学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是对研究主体的思考和质疑。他提出明清小说史的写作当“悬置名著”,是对学人因袭旧有的研究模式的反思和批评。种种令人不能满意的研究现象、研究行为,究其源,无不与意义的缺失、模糊有关。因此,《建构与反思》一书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解说与倡导,便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
郭英德教授对诸多人们习用的研究惯例进行了深层的追问。如关于作家的仕宦经历,郭英德教授指出:“问题不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能否研究,而是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如何进入文学研究的领域,我们必须从政治与文学的双向互动关系中,深入考察作家的仕宦经历,不仅仅考察作家做了什么,还要考察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类似的精警追问在书中俯拾即是。在这一步步的追问与解答中,郭英德教授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宏阔的学术世界。
郭英德教授对学术品格的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理论品格、现代品格和主体性品格。郭英德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是内蕴于具体研究对象的认知、阐释和评价之中的,理论的出发点应是历史上存在的具体文学现象。研究者当沉潜于文学史料,将其思考上升到理论高度。他提倡“走向具体”、“小题大做”和“实事求是”。这一提法,针对20年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种种非理论、准理论和伪理论等不良现象而发,对提高学术理论品位无疑是一剂良药。
[关键词]高职动漫教学;中国古典文学;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18-02
1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经典的文学作品精彩纷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辞令、雄辩的智慧,汉赋恢弘的气势、华美的铺排,唐诗宋词瑰丽的辞藻、华丽的语言,明清小说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刻画等等,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均是经历时光淘洗的优秀作品,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生命活力,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丰富的人生意蕴。古典文学作品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即是推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所强调的忠、信、节、义、孝、悌、勤、谨、仁、礼、廉、爱,从治国安邦之官品到兴家宜室之人品,其优秀的文化精神浸透在古典文学诗词歌赋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丰富内蕴的根底所在。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各种来自古典文学的经典故事经典人物都深入人心,耳熟能详。以《三国演义》为例,这部作品无疑获得了历史的检验以及广大读者的充分认可。它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赵子龙,还是曹操、孙策父子、吕布、周瑜、黄忠、黄盖、姜维等人,都早为妇孺皆知、脍炙人口。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步伐的加快,中国正在逐步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风也随之席卷全球,特别是中国文化元素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动漫行业的关注,许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动漫影视作品也在创下一个又一个票房奇迹。例如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系列等,日本的以中国美食烹饪为题材的《中华小当家》,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三国志》,以西游记为题材的《七龙珠》,以及最近一直热播的动画《火影忍者》中出自《易经》的“八卦六十四”掌、阴阳五行。这些例子无疑都表明中国古典文学具有丰富的可以攫取的创作源泉。
中国动画初创时期,当时的动画创作大部分来源于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早期的《金猴降妖》取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原文中对于白骨精幻化的女子的描述“在那山坳里,摇身一变,变作个月容花貌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再比如蔡志忠先生的漫画《老子说》、《孔子说》、《孟子说》、《庄子说》就是将中国古典文学中诸子百家的要义用通俗易懂的漫画手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2 动漫教学中引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育意义深远
笔者作为一个工科院校的教师,对于现在大学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实用性、技术性的专业教育,忽视文学修养培养的通识教育的教育现状有很多感触。特别是对于动漫专业的学生来说,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无疑是他们日后创作的源泉。所以笔者认为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的教学实践中来具有深远意义。
2.1 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加深对于中华文明的深刻理解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学生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会得到升华。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韵律、修辞等方法,如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屈原骚体,唐诗宋词的格律。学生们可以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和意境,体会古典文学作者对事、情、景的把握。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逐步体会和把握文化精髓,进而提升文学修养,汲取创作灵感。
2.2 有助于培养学生由文字到形象的想象力,并为日后的独立创作积淀文化底蕴
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找可以创作的素材。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精髓用学生的视角加以诠释。这本身也是动画作为一个载体所应当承载的文化传承的责任。
当学生们真正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海洋中,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动漫设计的巨大的资源宝库。跟“米老鼠”“阿童木”“白雪公主”一样,水浒梁山好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中的红娘等,都是可以直接转化为优秀动漫作品的形象,关于他们的古典文学就是动漫剧本的创作来源。
2.3 有助于培养动漫设计专业学生的意象思维能力
意象思维是动漫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我国古典传统艺术创作强调“立象以尽意”,意象是艺术家将某一想法关注到某一物象之后,使其具有一定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形象。动漫设计是通过典型意象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的视觉艺术创作活动,意象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育质量有积极作用。
中国古典文学中囊括了本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艺术行为、价值观念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学生可以从中吸取到最宝贵和精华的部分,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同时得到发展。
2.4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作为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从教的这些年中,发现这一代学生在快餐文化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长大,能够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学生已经是凤毛麟角。许多高职艺术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经常词不达意。特别是动漫专业对于学生的叙述描述能力要求较高,比如如果在创作动画剧本的时候,连自己的意图和想法都没有办法描述清楚,让观众或者合作者弄明白的话,后面的制作过程必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所以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高职动漫教育中,这种文学精髓对于学生内涵素质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相信通过饱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长足进步。
3 结 论
将中国古典文学引入到动漫实践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在掌握动漫创作技法和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艺术修养、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和原创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掌握并能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资源以服务于自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蔡艳艳.日本动漫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及其启示[J].电影文学,2012(21).
[2]刘瑞.中国古典文学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J].剑南文学,2011(12).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 幼儿化 改编 运用
中国经典著作是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的载体,是民族生存的根基,使孩子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行。但古典文学古奥深涩,其神韵往往是几层相互交织叠加的,对于四五岁的幼儿读者群来说,远远超出其能力。生硬诵读,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可能适得其反。如何将古典著作带入幼儿的生活阅读教育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题材选择
首要原则是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出发点。题材上的选择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幼儿熟悉的事物或者是他们能理解的事物,这些用以构成艺术形象的生活材料较能唤起幼儿有限的经验,对于幼儿的接受能力也相对比较适合,可以激发他们阅读和诵读的兴趣。古典文学主要有以下类型的素材可供选择改编。
(一)选择古代诗歌及简单的题画诗,尤以咏物和叙事诗为佳。它们描述的对象、情节都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形象突出鲜明,甚至在教师的某些提示下能做到可观可感。例如贺知章的《咏柳》对于柳树的形象给予惟妙惟肖的比喻描写,有十分浓厚的趣味。
(二)选择一些充满趣味性的谜语。例如《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诸如此类的谜语,题目就是谜题的答案,浅显形象的语言描述,教师可使用挂画等辅助手段,让幼儿结合游戏的形式积极参与。
(三)成语故事或古典文学中的典型片断。成语故事几乎取材于生活,而且一些简单的成语常常在生活中提及,幼儿对此有相当的表征经验。参考儿童文学三大主题内容(培养幼儿优良品质方面的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都广泛涉及,是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素材最丰富的宝库。例如狐假虎威、井底之蛙、三心二意等,富有情节性、趣味性,而且故事中的道理比较浅显,即使幼儿不能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也可以让幼儿享受阅读故事。与此类似,长篇古典文学中,并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幼儿阅读,但是可以截取其中某一细微情节加以概括或扩展,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
(四)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相类似,而神话传说故事,典型的成功例子是《西游记》长篇故事,因为形象上的典型夸张、内容上的天马行空符合幼儿喜爱幻想的心理特点,这类题材很受幼儿欢迎,易于幼儿接受。
二、改编创作过程
选择了题材,就可以对已有的素材做幼儿化的艺术处理。如对题目的制定,结构的处理,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突出,以及艺术表达的处理等。
(一)题目的制定。郑板桥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但是诗,其他文体也是这样。适合幼儿文学的题目应该是直接单纯并且富有趣味性的,可以作比较夸张的修饰,也可以是对故事概括化的总结,例如李绅的《悯农》,一般出现在儿童读物中,常见题目为《锄禾》。
(二)结构安排。一般是针对有情节的故事扩展而言的。诗歌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就同样可以故事化,例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可以写成一个农民辛苦耕作的故事,并且在改编的结构重设上可以更随意。文学作品的结构上一般分为开头、展开及结尾。开头做到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展开一般采取顺叙,但也有倒叙,还可以设一个简单的“包袱”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结尾处要巧妙,有意境,令人回味。
(三)艺术形象典型化处理。有些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是很突出,或者缺乏趣味性,要对内容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形象加以修饰夸张,使人物性格更鲜活,植物动物形象拟人化等。例如,可以把贺知章《咏柳》中的柳树或风儿拟人化,给《狐假虎威》中的老虎和狐狸起名字等。
(四)艺术表达。文言文语言的改编,对教师的文字功底要求相对比较高。对语言浅显化、拓展化、形象化等处理是整个古典文学幼儿化改编的关键。具体语言要求正如儿童文学家朱庆坪所说的:“形象而有趣,浅显而美听。”例如《猪八戒吃西瓜》:“西瓜一块不够吃,我把孙悟空的一块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西瓜真解渴,再吃一块不算多,我把沙和尚的一块也吃了吧。”他又吃了一块,这下只留下唐僧的一块了。他捧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捧起来,最后还是憋不住,把这块西瓜也吃了。”虽然对话中猪八戒的话只是简单句式的重复,但是有音乐美的排列效果,而且充满趣味性,是相当适合幼儿的。
三、运用
改编好的作品可以直接运用到教学或生活的阅读活动中。当然也可以加上一些辅助手段,例如挂画、相片、玩偶等。其次,形式上也可以丰富。可以是表演游戏、角色游戏,也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例如《成语大观》。幼儿教师对经典文学的运用不必执著于文学价值的挖掘。经典文学的作用除了教育性以外,就是为幼儿提供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能够恰如其分地将其与幼儿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及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3]杨实诚.儿童文学美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一、“静气按节,密咏恬吟”
从文艺作品的价值功能来说,创造的作品不过是一些抽象死板的指示性符号而已,语言文本自身的完美,只给艺术欣赏提供一个契机,一部作品的艺术生命的完成,其价值的实现,还有待于具体的文学接受过程,通过接受主体的参与、创造,从字词句到语段篇章信息的译解、总合,不断建构新的意义图式,传送新的艺术信息。我国古典诗学,十分注重鉴赏者的主动性,善于根据审美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鉴赏方式。首先,它强调吟咏。宋人魏庆之说:“诗全在讽诵之功。看诗不须着意去里面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诗人玉屑》卷十三)读诗的技诀不是环环相扣的条分缕析,它是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阅读过程是接受者跨越语言的栅栏,设身处地经受诗人所经历过的感情,重新获得感发的过程。审美情感的到来,非外在强力所能至,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贵在不着意地吟咏意会。这是步入审美之境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因为诗由语词符号构成,属于时间艺术,而且古代诗歌特别讲究音律的效果,注重音乐的美感效应,结构整齐,字字铿锵,诵之如行云流水,听之抑扬顿挫,通过谐美的声音传达意义,震荡心灵,陶情冶性,讽咏时,读者心里的尘俗之门被关闭,更容易进入诗的情境,感受诗人的一致之思。元稹记述自己读陈子昂诗说:“适有以陈子昂《感遇》诗相示,吟玩激烈,即日为《寄思玄子诗》二十首。”1“吟玩激烈”,更突出地表现了诗歌欣赏时有着强烈的感情冲动,说明了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的不平衡态势。“吟玩”使得言语文字进入文学流通,接受者感入神思,彷徨八极,充分地化语词为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思,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体验状态,并引发出元氏个人内心深处潜伏的情绪流,形诸笔墨,赋而为诗。正如前面所讲的“不须着意”一样,这种“吟玩激烈”的情形,是接受者(元稹)感情被激活、鼓荡的产物,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暂时包容、取代了个人的精神世界,占据着自我的整个心灵,忘形忘物,“反复讽咏,便移寒暑”,它既是不同的文艺欣赏主体审美时的共同感触,又是鉴识、玄赏古典诗歌作品的特殊之处。
但是,读者在艺术接受过程中,并非总是轻易地就能浸入艺术世界,领会诗的意蕴。诗歌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到读者知觉活动时意象整体组合,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复杂多样的。一部作品,或许因为诗语的含蓄隐晦,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或许还因读者自身生活经验的缺乏,与诗人情思上存有隔膜,无法与作品对等交流,产生共鸣。所以,文艺接受又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古人说:“须是将来吟诵四五十遍,方可看注,看了又吟咏三四十遍,使意思自然融液浃洽,方有见处。”(《诗人玉屑》卷十三)一首诗,特别象我国古典诗歌,字数一般不多,浓缩度却特别大,隐含的意义十分丰赡,只有反复吟诵,多番讽咏,才能使诗意渐次突现出来。换句话说,要理解诗歌作品,光靠看前人的注疏不可能达到深入的程度,只有往复多次吟咏,以自己亲身经历或设身处地去体认,才会自然领悟到诗人所表达的情绪意趣。言语在理解中绵延,传统的注疏只代表前人的解读结果,不同时代的不同个人都会有渗透着现实生活的新的阐释,赋予旧作以崭新的话语。
读诗之法,以涵咏为尚。从容讽诵,不着意地习诵其辞句,悠游浸润,涵咏默会,以寻绎其旨趣,在往复低徊、抑扬曲折中,按索其谐美的节奏,洞明诗的真正旨归、真实性情。古人常把“吟咏合离”作为评判诗歌的圭桌,以诗语音乐的美感效果,与抒情达意之功能是否契合为准绳,合则为上,离而为下,分辨诗的工拙优劣。因为不同体制的诗篇,其声韵、音节等语言形式因素迥异,形成的风格特征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诗的意蕴是文本各个环节综合的信息反馈,意在言先,亦在言后,在涵咏讽诵中,诗歌的格调气象自然生成,诗意由含而不露,转而心领神会。所以,吟诵能使人更好地深入到诗情的深层,体会诗的底蕴。清人沈德潜言:“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2沈氏认为:诗歌以声为用,通过声音传达诗人不同的情思,那么诗歌的意味就浓缩在诗歌语言的字词音律之间,一首诗的微妙之处即在抑扬抗坠、高低起伏中,营构诗的境象。这是选择适当的鉴赏方式的客观性前提。因此,读者在接受作品过程中,要拥有审美的心境,“静气按节,密咏恬吟”,即澄怀虚胸,日常意识被垂直切断,依寻音节,细细吟咏,慢慢涵濡,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对象之上,全身心投入到创造性的知觉活动中去,调动诸种心理机制,从语义的认知渐入审美的体验,领略诗的整体风貌,直探“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这才真正得读诗趣味。
文艺接受是一种心理接受的过程,自始至终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灵上的共鸣,有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大雅·棫朴》有章:“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大意是说:银河浩大灿烂,天空光彩闪闪。周王长寿不老,怎不造就人才。朱熹评论道:“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却诗人活底意思也。”3虚怀定力,“涵泳久之”,自然而然“条畅浃洽”,神爽心开,见着活泼泼的意象,把握住诗语之间的血脉流通;否则,引用繁复的言语说教,反而会破坏诗歌形象的整体性和情感的连贯性。无法用语言表述出当时的心理感受,恰恰是艺术欣赏的极境。可见,涵诵吟咏,作为古代诗学的解诗方式,是符合我国古典诗歌实际的,它能更好地穿过语言的雾障,直指诗人心灵,是理解诗美的必由之路。
二、“玩味义理,咀嚼滋味”
唐代司空图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言韵外之致耳。”4味指韵味,司空图把辨明诗歌语言内含的韵味作为评论诗的前提,进而透过诗的语言意象,洞悉其言外之意。以味言诗,在中国古典诗学中并非司空图所独创,早在六朝时代,刘勰就提出合乎法度、言辞简练的作品应该“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物色》),味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情趣盎然而又格外清新。其后钟嵘以“滋味说”作为诗鉴赏的中心,在《诗品序》里,他从诗体的演进入手,以味之有无多寡考察四言之衰、五言之盛的原由,指明语言文字诸形式带给人的审美感受。后来,把“味”引入诗歌批评理论的更多。白居易评论元九诗:“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白居易集》卷十五)韵高体律,意古词新,只是一种物态形式,一旦接受者“甚觉有味”,才意味着作品的价值得到真正的肯定,说明它翻新组合新的结构形式,超过了前人的语言领域,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清人刘熙载谈到词的语言时如是说:“澹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5体现了诗语的一种相摩相荡、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管诗人采取何种表达手段,编织什么样语言结构系统,但要能体会出韵味则是共同的,否则,迫新逐奇,枯燥乏味,就会失去感动人的力量。
前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读古人的诗章也是有门径的,清人黄子云说:“学古人诗,不在乎字句,而在乎臭味。字句魄也,可记诵而得。臭味魂也,不可以言宜。当于吟咏时,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或得或丧,若存若亡,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见而获之,后虽纵笔挥洒,却语语有古人面目。”6读古人诗不在于会不会理解诗句表面直观的意思,而在于感受出语言蕴含的滋味,对味的感悟并不在字句注释、解析,而在内心与诗意的冥合无闻,以我之心深入作者当时处境,化物化的文字为活泼泼的意象,通过把握古诗之味,唤醒自己心灵底情绪,陶冶着深层的人性结构。这才是欣赏诗艺、破译诗语的真谛。对后辈诗人而言,学古不是拟古,而是为了掌握古人诗章韵味,融入我之作品,使得“语语有古人面目”,同时又表达出鲜活的内容,体现异种情调,昭示新的风格。特别是在博览群书之后,若果能转益多师,采众人之长,融汇贯通,“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树立一家之格,而又能出于咸酸之外,不局限于某一种单调的味道,把诗的水准提到更高度。这类诗歌真中有幻,寂处有音,篇圆句紧,简约玄澹,其语境常常处在迷离惚恍之间,意蕴具有丰富性、多面性及韵外之致。转贴于
诗味在不同诗人的作品中,甚至在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中,并不相同,存在着味之浅深、多寡的区分。清人张萧亭说:“唐司空图教人学诗,须识味外味。坡公常举以为名言。若学陶、王、韦、柳等诗,则于平淡中求味。初看未见,愈久不忘。……水味则淡,非果淡,乃天下至诗,又非饮食之味之可比也。但知饮食之味者已鲜,知泉味者又极鲜矣。”7这就是所谓“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的语言艺术境界,寓澹泊之至味,也是多而深之味,在古代诗学别受到推祟,象陶、王、韦、柳等人诗便如此。读他们的诗就要于“平淡中求真味”,如同品饮泉水,表面味淡,其实“乃天下至味”,使人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吟诗的目的不在观赏其华丽的外表形式,而在其深藏的意蕴,表面惹人喜爱的辞章,若无内在的质素,其味索然,这是浅薄的表现;另一些诗,其表平淡,没有招徕欣赏者的外部装饰,淡而有味,真气灌注其中,趣味暗寓其里,这是高质量的诗。如果火候未到,徒拟平淡,读者费尽咀嚼,终无意味,就不能算是好诗。陶渊明诗的语言风格平淡,世所公认,但仔细品尝,“字字有味”,每个语词负载着最大意义负荷,透过“淡”,又能体验到“甜如丹山蜜”的味道。
魏庆之云:“晦庵论读诗看诗之法:诗须是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诗人玉屑》卷十三)读诗时,须让欣赏主体精神沉潜到诗歌的艺术境界中去,反复讽诵诗句,品析其中包含的义理,咀嚼出味道,向心灵深度拓展,才符合艺术鉴赏的法则,有所收益。诗歌语言是虚拟性的,只是创作者以一种特殊的表达技巧,将日常惯用语“陌生化”,具有意义的多重意向性,接受者要凭借个人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综合、发现,在具体语境中去体验。讽诵、玩味,就是通过对语言表层意义的细致探求,追寻其引申义、文外文,以及多层意义组合而获得的新生义。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讲,语言符号的具象性、语义的不确定性,恰好能引起深层无意识的反应,它会调动或激发大量前逻辑的、原生态的多种感受,它们相互渗融,使视听觉同味触觉串联起来。这类感觉的移位、转换,既是审美情感紧张力的一种能量释放,也是审美愉快的导航灯和前奏曲。所以说,读诗品味,既是鉴赏古代诗歌的经验总结,又是品析诗歌文本优劣成败的准则。
三、“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诗歌是诗人的情绪流动的凝固化的物质形式,它传达诗人的情感,通过欣赏主体的接受,感发志意。因此,读诗就不仅是欣赏文本的结构规则、语言形式,获得感官的快适,而且要领会诗人抒发的情志、意念。孟子早已说过:“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谓得之。”(《孟子·万章上》)诠释诗的人,不能因为只注重文辞的品味而损害对诗人情意的理解和把握,尽管“以意逆志”有其缺陷,但这种反对割裂章句或拘泥字面意思,要求从整体的语言结构中体会诗的本来意义,是有进步意义的。本来,诗歌语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惟有传达所由表达的语义,才能洞明诗人的情志。但是,古典诗学讲究言不尽意,味在咸酸之外,语言只是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符号系统,具有多重潜伏性的召唤结构,真正的诗情还需要通过对语词呈示的象外之意的体认,由接受主体去领会。宋人魏泰曾言:“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则感人也浅,乌能使其不知手舞足蹈;又况厚人伦,美教化,动天地,感鬼神乎?”他还举“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瞻乌爱止,于谁之屋”诗,评为:“其言止于乌与桑尔,及缘事以审情,则不知涕之无从也。”8诗虽云表达情性,但“情贵隐”,诗人用语词述事以便寄情,这比直接陈述要感人得多,更容易达到诗的教化作用,所以,读者接受时采取的正确办法乃是“缘事以审情”,根据诗语描述的事物,探求其深藏的蕴涵,所引《诗经》里诗表面上是在说乌桑,实质上是玲珑巧妙的心灵装置,寄托着人的悲伤情思。这种情思在语言所提供的意象之外。可见,在诗歌接受过程中,有赖于读者的积极介入,“老夫非是爱吟诗,诗到忘言是尽时”,要想理解诗的真实含义,必须超越语言给定意义。司马光指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读者只有通过思考,才可能得言外之意,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9假如没有接受过程欣赏者虚神静态的思考、体味,杜诗的意思就不会被清鉴、明察,更不能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从创作来说,诗之生成是性情所至;从接受角度讲,欣赏者阅读诗歌作品要想正确地理解原意,必须披文入情,探本求源,把着促成诗人创作动机的真实性情。诗由于其特殊的艺术性,情若深渊,含蓄蕴藉,见于语言之外。读者既利用现成诗语的意向性、启发性,又要超越语义束缚,去心神冥契。皎然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10所谓“但见情性,不睹文字”,并非不看表达的文字,而是说明诗之味旨超出于语言的文字形质、音节格调的表层面。审美水平高的人如康乐辈,往往能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意而忘其言,使其成为通向宇宙、人生慧境的崎岖甬道。这似乎有些玄虚、神秘的色彩,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符合艺术欣赏的本质特征的。《诗筏》上云:“盛唐人诗,有血痕无墨痕,今学盛唐者,有墨痕无血痕。”11学习盛唐诗贵在学它的精、气、神,即血痕,若单由片言只字求工,虽守诗家之律,却失去了诗人真至的情性,徒有其表而无其里,有其形而无其神,一经细咀慢嚼,便兴味索然。因此,诗歌欣赏时,训字释句,决不可少,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感受诗的整体境界,读者应由注重字调句读入手,先必须得诗人之心,然后突破感官,参破时空,逼向具有历史意识、人类意识的情性,达到对意蕴的把握,得意忘言。刘熙载评论杜诗时,概括地指出:“杜诗只‘有’、‘无’二字足以评之:‘有’者,但见性情气骨也;‘无’者,不见语言文字也。”12杜诗吐弃高远,涵如阔大,曲折深邃,非常人所能及。他自言“直取性情真”,气象与取意相兼,谓之“有”,但其使用的语言文字却并不见新异,无刻意雕凿之痕,故谓之“无”。“有”“无”之辩证统一,使得杜诗登峰造极,后人无可追攀。所以,鉴赏不同诗人的作品,即是对不同诗作情性的区分:“羌村三首,惊心动魄,真至极矣。陶公真至,寓于平澹;少陵真至,治为沉痛。此境遇之分,亦情性之分。”13陶诗与杜诗同为真至,皆发自肺腑之言,但前者写得平澹,后者写得沉痛,风格不同,是他们二人各自生活境况而引发迥异性情所决定的。
欣赏古典诗歌,力求获得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这就要求接受者以个体的生命直觉去感悟、冥会,甚至遭遇类似禅宗的神秘体验。清代的王土禛云:“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观王、斐《辋川集》及祖咏《终南山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14读唐人五言绝句就象参禅打坐一样,有得意忘言的妙趣,一经笔舌,不触则背。王维的诗,字字入禅,有口皆碑。
由此可见,古典诗学在讨论诗歌语言的接受时,既重视语言系统,又要求超越语言。它是汉语诗歌独特构词方式的体现,也是诗学理论上民族特色的表征。
注 释:
1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1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丁福保辑:《清诗话》,5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67页,中华书局,1980。
4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1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 徐中玉等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116页,成都,巴蜀书社,1990。
6 丁福保辑:《清诗话》,84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 丁福保辑:《清诗话》,1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32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9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26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一),1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 徐中玉等校点:《刘熙载论艺六种》,60页,成都,巴蜀书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