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新生

大学新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新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新生

大学新生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调适方法

在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熬过了“黑色六月”的炼狱之后,你就要升入理想的大学深造,成为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了。大学生活将是人生辉煌灿烂的一个阶段!然而,当大学生活初步安顿下来,大学新生要面临的是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一、生活环境变迁导致抑郁苦闷

大学校园环境对新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从相对单纯、熟悉、优越的环境进入到复杂、陌生、艰苦的环境里,周围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生活方式来看,新生原来大多住在家里,不少人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大学则是集体生活,住宿舍吃食堂,凡事都要靠自己安排、处理。这种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是个挑战。从生活习惯看,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气候与语言环境的变化,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好坏等,都可能造成适应不良。高校是一个较为统一的整体,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竞争加剧。这使每一个离开父母的新生都面临着从依赖到独立,从相对自由到统一要求,从个体到集体,从相互摩擦到逐渐磨合这样一个适应过程。面对这些变化,个体必须在身心各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个体自身与环境变化相脱节,不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就会感到孤独苦闷,带来情绪上的抑郁,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理想现实差异导致失望迷惘

新生对大学充满了新鲜感、神秘感,把大学想象得十分美好,带着执着的追求,浪漫的想象,理想化的设计来到高校。但当他们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他们一旦离开了慈爱的父母、温馨的家庭和优越的生活环境,陡然面对高手如云的激烈竞争时,“人间天堂”的理想破灭了;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鹤立鸡群”的优越感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失落感,当然多数新生因为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的,但也有少数新生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刚入学的新生就会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感,情绪消极低落。

三、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紧张焦虑

大学生活节奏较快,一切活动都要踩着钟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环扣一环,紧张有序。新生往往不能马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适应这种快节奏的集体生活,心理上感到紧张。紧张是一种不适应的表现,不但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还会伴有害怕、担忧、焦急等焦虑心理产生,并进一步引起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疲劳乏力,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同时伴有头昏失眠,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等身体反应。

四、军事训练严酷导致疲劳倦怠

大学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军事训练的考验。刚入校的新生,对于军事训练,多数人开始时往往感觉很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延,新鲜感逐渐消失,队列动作单调枯燥,教官要求严格,训练场上烈日当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持续的体力消耗,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对军事训练失去兴趣,不愿意继续坚持下去。新生如果意志力不坚强,经常处于一种刺激状态中,再加上军事训练又有学分,想逃避又怕拿不到学分,思想负担加重,机体能量和心理能量消耗巨大,很容易产生疲劳而出现疲劳综合症,从而使之反应迟缓,全身有酸痛之感,最终导致疲劳倦怠。

五、严格管理不适导致压抑烦躁

各个院校对刚刚入学的新生的管理一般较严格。管理就是约束,就是限制,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又必须去做。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意识愈来愈强,自我约束力愈来愈弱。对于来自五湖四海而同居一室的大学集体生活感到不自由,内心受到压抑,甚至非常烦躁,对大学学习生活产生抵触情绪,感到非常郁闷烦躁。

六、人际交往不适导致孤独寂寞

刚刚跨入大学的新生,年龄小,阅历浅,思想单纯,心理不成熟,对自己、他人、社会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另外,由于生理原因,情绪不稳定,顺时高涨,甚至狂妄;逆时低落,往往迁怒与他人,很容易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另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亲的呵护和生活上的娇生惯养,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心理上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当在学习、生活中和他人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感情损伤时,便不知所措,难有主张,更不知找人谈心宣泄,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产生失落感,内心感到孤独寂寞。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出现暂时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自责、自恼。为防微杜渐,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适时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调适,帮助他们顺利渡过这一心理困惑期,那么学生工作者如何针对新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疏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帮助新生调整角色,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

新生进入大学后,学生工作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向他们介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本学校本专业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重新确立新的人生坐标,为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目标是人们活动追求的预期结果,也是激发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部分新生入学后之所以出现空虚、无聊和松懈的心理,主要是与目标丧失和理想间歇有关。而那些进入高校后及时确立人生目标的同学,则学习热情不减,生活充实,朝气蓬勃。大学新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确立合理科学的奋斗目标。

(二)是帮助新生掌握大学生活规律,学会有序地生活

大学生活虽然紧张,丰富多彩,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新生由于还没有掌握集体生活的规律,总是感觉手忙脚乱,力不从心,效率低下。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内容和方式显著不同。中学是基础教育,学生对老师依赖性强,教师管理非常直接和严格。而高校是专业教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索性特点突出,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品质。因此,新生要逐渐掌握大学学习生活规律,熟悉学习、生活程序。增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和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挖掘个人潜力,进行科学创造,是每个新生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养成尽可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习惯。

(三)是让新生正视现实,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技能

大学新生不管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感受走进高校,不管学校的现实与他的理想有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应该正视挫折,勇于接纳现实的自我,自强自立,迎接命运对自己的挑战,任何沮丧、自卑、懊悔都是有害无益的。新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不仅是适应环境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进入高校后,要自己学会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过好生活关。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反复实践,干中成长。此外,同学们之间相互帮助,向高年级同学求询,辅导员、班主任加强指导,也是非常必要的。要加强新生技能技巧的培养,熟练的技能技巧不仅能节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减轻心理压力。

(四)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核心作用

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尽力改善物质文化生活,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让新生消除陌生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人际交往使学生获得支持、友谊、理解,以减轻内心的郁闷、痛苦和不解。同时院系党团组织应该多组织一些新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对校园的热爱。通过参加党团组织开展的有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利用党课,团课等途径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情感的升华中构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框架。

(五)是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病还得心药医”。有了心理问题,学生可能会找心理咨询师宣泄、倾诉。但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人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高校要充分利用讲座、录像、板报、知识竞赛、校园网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新生进行心理保健教育,普及新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增强心理耐受力,学会自我调节和释放心理压力。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而我们要引导新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样他们就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新生最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助。

通过对大学新生入学后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的分析,能及时掌握新生的心理动态,使新生在智力上、情感上得到全面发展,为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最大帮助,使每个莘莘学子都成为21世纪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大学新生范文第2篇

从零开始

一个运动员取得了金牌之后,一切从零开始,一个科学家取得科研成果之后,一切从零开始,一个高中生考上大学之后,一切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并不代表忘记过去,而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向下一个目标迸发,回望过去的高中生涯,一路上的坎坷、波折都已经历过,作为一个大一新生的我,站在大学生活的起点上,一切从零开始,考上了大学说明我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现在我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那一路上的坎坷与波折的经历将是我在大学生活中宝贵的经验,这经验将伴随我走向大学生活。<莲山课 件>

我认为大学生活就像创业一样,过去的基础就是创业的资本,有的人创业资本丰厚,有的人白手起家,不论如何,现在大家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心中有梦想,脚踏实地的去做,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让我们将梦想都付诸于行动吧!

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是轻松的,但有的同学因此却失去了危机感,整天无所事事,最终迷失了自我,这还是有很多前车之鉴的,我们要引以为鉴,我认为大学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单纯注重成绩,而不注意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而我们在高中阶段恰恰只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现在,大学为我们提供了这种优越的平台,供我们挖掘自己的潜能,现在我们有了从零开始培养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这是我们不断走向完善自我,融入社会的有利条件。

人生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航程,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青年时代是我们生命的萌发、人生的起步、生命的开始、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把握现在的时光,当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时间从饭碗里流过,当我们洗脸的时候,时间从脸盆里流过,我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想用双手去挽留它,这时时光从我的手指间流过,时间就是这样的,总是一分一秒的流走,不论你是奋斗了还是荒废了,它总是安静的看着你,它是我们所有人的证明人,是每个人的历史见证者。

大学新生范文第3篇

1 重视英语学习的起步,抢占制高点

现在大学一般都很重视英语(或其他某种外语)的教学,在正式上课前的最后日子里,同学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英语(主要是高考英语)上。新生进校,许多学校都会组织新生英语的分级考试,把英语教学分成快班、慢班(一般英语水平相差一级)。经验表明,进入英语快班,实际上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主动权,英语学习的氛围和效果较好。

许多学校仍坚持把国家英语三级(专科)、四级(本科)、六级(考研)、八级(英语专业本科)考试作为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主要标准,甚至是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大学英语也是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必修课程,英语成绩不合格是不能获得大学毕业证书(即文凭)的。另一方面,英语学习成绩也是衡量大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质的重要依据,是就业时用人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些学生高考时没有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很多都是因为高考时英语成绩拖了后退。在大学里,英语学习最怕丧失信心。一些学生连年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但考试成绩却一年比一年差,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这种消极的学习情绪和状况也会严重地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

2 检讨学习态度,调整学习状况

要认真反省和检讨自己过去的学习状况。不少家长会把自己孩子的高考失利解释为偶然原因,而多年的招生工作和新生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即将开始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们要把被紧张高考掩盖了的学习方法、学习认识等方面的问题好好梳理一下。存在着什么问题?应该怎么纠正这些问题?发现问题是推动进步的主要步骤,要努力完善自己,追求突破。

大学生活首先需要的是学习自觉性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后,迟到和旷课常态化了,作业不交成绩不好家长不知道了。最后,大多数面临淘汰的学生基本丧失了学习斗志,“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渺茫。同学们要从一开始就端正好自己的学习态度,有理想,有抱负,并且准备好为实现它们作出最大的努力。

3 确立新的努力目标,为实现目标制定简单规划

入学初期,同学们就应该进行一次认真的思考,明确自己上大学的奋斗目标。理想不能实现,目标没有达到,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断断不能没有目标,断断不能没有理想。大学生的潇洒人生其实是在大学毕业踏上社会之后,而对于有志者来说,可能会通过一辈子的努力奋斗和积极工作,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大学阶段不能松劲。在这个方面,反面的例子一直存在。旁观者很纳闷,大学都考上了,却连大学也读不完,其实这和丧失目标,自甘堕落有很大关系。上大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第一是学习,重要的是学习,根本的还是学习。新生入学时是社团纳新时节,许多新生如鸟儿满校园飞,到处寻找“发达”的良机,到处寻找追求的对象,不少人过分热衷于社会活动,过分热衷于所谓“创业”,过分热衷于当这个“主席”那个“部长”,却独独忽略了学习这个主业,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大学里能干什么?理论上合法的都能做。可以谈恋爱,可以当“部长”,可以当“主席”,可以创业,可以陶醉于社会活动。可问题是,你到大学来是干什么的。请多问问自己这个问题,这甚至对将来的就业从业也有着指导意义。

大学学习生活和以往基础教育的最大不同,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高三,眼睛还没有睁开,课程表就起作用了――早自习;眼睛已经睁不开,课程表却还在起作用――晚自习还没有结束。到了大学,这一切不存在了,因为,毕竟你在大学毕业之后,将进入完全的自觉学习状态,大学不能再包办一切。为了从中学生顺利地转型为合格的大学生,建议你为自己的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按照一比一配套的原则(一节课程配套一节相应的自修课程)设计一个新的个人课程表并严格执行,在下个学期,你就能感受这个方法的好处了。

4 了解自己就读的专业,明确宽基础、重素质将有利于自己的就业和发展

即使已经完成入学注册,自己被具体落实到了某个专业上,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专业。一项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表明,相当多的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仍然不能正确描述自己学了三、四年的专业,很多人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毕业后就将改行。

新生进学校后,无论你是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还是最后由于分数原因服从学校调配到了某个专业,都应该花时间了解和熟悉自己所在的专业。理论上讲,每个专业都是好专业,但事实上,人的天赋也决定了你可能更适合某个专业、行业的工作。许多学校按大类招生,在基础课程一年之后由学生再选择确定具体学习的专业。也有许多学校在学习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时候,允许学生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调整专业。这样,大一新生应该在自己了解的基础之上,合理地把握机会利用规则,按自己的意愿,重新为自己的学习做好新的调整。

大学新生范文第4篇

一、大学生新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新生的生理特征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新生入学年龄一般在18~20岁左右,按心理学观点,属于青年中期。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身体发育在经过第二次生长快速期后,身体形态发育趋于成熟,显现出成年人的许多特征,体内机能健全,神经系统发达,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得以发展,新陈代谢旺盛,生殖机能开始成熟,促使性意识觉醒。

(二)大学生新生的心理特征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新生是生理上的成人,心理上的准成人。一方面,他们的智力逐渐成熟起来,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独立意识增强,情感丰富,富有理想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走向成熟而又未达到真正的成熟,处于心理上的“疾风怒涛期”。成熟与幼稚、积极与消极、合理与不合理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特殊的心理发展定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完全模式化,缺乏较为稳固的动力结构,自控能力较差,不善于按照外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心理功能,不能灵活地应变大学里错综复杂的生活环境。因此,一旦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强烈刺激,部分同学就会产生非理性化行为,情绪波动特别大,容易感情用事。

二、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一)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学校管理方面的重中之重。新生入校后,首先要带他们熟悉校园环境,介绍相邻单位及往返的安全路线,介绍学校内部主要各处室的位置和相关负责人,指导他们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自觉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增强他们的安全、环保意识,有效地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纪律观念教育

新生一入校,高校就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学生从进入校门起就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让新生感受到学校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和有关校纪校规,让每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使个别纪律观念差、自律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强纪律观念。

(三)专业学习及能力培养教育

新生入校后,高校应进行一次专业学习教育,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包括所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及专业特点、该专业的考研就业情况、学院师资情况以及学院的学风教风等。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教育新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不断改善学习方法,端正学风学纪。此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新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所在,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关键。

(四)集体观念教育

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开始逐步编织起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每个大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每个学生也都有这方面的潜能,确立健康的群体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把自己真正融于集体之中。帮助某些适应能力差和依赖性强的新生迅速融入到新的集体生活中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宝贵品德。

(五)生活与人格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应倡导自信、自强、友善、诚信的生活理念和健全人格。要特别重视贫困生问题,一方面,要告知其国家和本校在解决贫困生学习生活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做法。另一方面,鼓励贫困生自立自强、乐观向上、艰苦奋斗、逆境成材,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生活困难和各种社会现象,化困难为学习动力,靠自己的努力创造辉煌的明天。

(六)心理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被重视,高校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和全面认识大学生活,在入学一周内对新生做一次心理辅导,入学—个月内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普查,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师生和谐相处。每班选举心理健康委员,帮助了解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及时疏导沟通,及时与辅导员或心理辅导老师沟通。

(七)职业生涯教育

大学新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入学教育;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17-01

新生进入大学,要面临一段艰难的心理适应期。对于缺乏心理准备的大学新生来说,在这个心理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承担起对大学新生的入校教育工作,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其度过心理失衡期。

1 针对大学新生中心地位的失落,进行角色重新定位的思想教育。

学生进入大学后,常常产生一种失落感。导致这样种心理失衡的因素首先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发生冲突,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从而产生困惑,导致心理失调。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此,辅导员可以采取做报告、个别谈心式的教育方式,适时解答新生的诸多角色定位问题,明确大学生的求学目标,有利于他们快速地适应新环境。

2 针对大学新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的状况,进行启发式教育。

所谓启发式教育,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也就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学生在学习时,对某些问题弄不懂,经教师点拨后,豁然贯通。

从自我意识发展上看,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只是通过对他人的认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这种认识仅仅停留于表层。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自我认识越客观越好,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均是不合适、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的。作为辅导员,对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要以启发和引导他们通过多角度全面认识自我为切入点,使他们明确差距,树立理想,进而鼓励他们朝着目标去努力、去实现。

3 针对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导致的交际困难,进行合适的思想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新生,有着强烈的自尊、认同和归属的需要,非常渴望从朋友中获得感情的共鸣,但往往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当他们与大学新同学接触时,总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对其进行比较。相对于中学的人际关系,大学人际关系显得比较复杂。于是,新生中常常会有大部分人由于人际关系复杂,交往受挫而引发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为此,辅导员应定期组织一些新生的主题班会、报告会、讨论会或者大型聚会,增加他们的交往,增进他们的了解,使他们建立起新的友谊。采用因材施教原则,适时引导交往不顺畅的学生,告诉他们与人相处应本着诚实的原则,以自己的诚心换取他人的诚心;要他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点,交往起来就较容易;与人交往时,既要自尊,又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别人;在与同学交往时,应讲信用,学会谦让,积极关心别人;对一些不拘小节的人,要学会容忍,不要过于敏感;与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关心、热爱集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

4 针对大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导致的大学新生厌学现象,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

进入大学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在大学里,师生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对此,辅导员可以请来学习成绩比较好的老生,以座谈会的形式,向新生介绍学习方法和专业研究经验。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暗示,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