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其一:
“这种肥料很好,洒在土里不会招虫子啊!”“是呀,要么我们拿点回去?放在向日葵里。”“好!”她们这样说着于是便弯下腰做着什么。
偷是什么?是没经过别人的同意便拿走别人的东西,借是什么?是与对方商量后有借有还的得到别人的东西。
放学了,学生像水一样“洒”了出去。我啃着烤肠,走在way to home。突然,两位妇女在做着什么,我好奇,于是便走上前去。不忍一问:“请问,两位‘小姐’,你们在干嘛?”那位高个子的妇女说“我们借小区的化肥种花。”那个“借”说的是多么的轻飘飘。我忍不住说:“阿姨啊,我想问你个问题,我犯了个错误,希望阿姨你帮我揭开。”阿姨很热心地问我:“好啊,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尽管问。”阿姨,我最近犯了个错误我很郁闷呐,我拿了同学的橡皮没跟他说,我怎么办呐?这算什么行为呢?”那个阿姨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其二:
长期以来,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中华大地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直播观后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直播观后感(一)通过道德模范事迹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以他们为榜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实践社会注意荣辱观,努力营造知荣辱、讲义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我要学习他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是与自己工作的实际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不注意读书学习,不注意知识的积累,不注意研究新问题,思想就会封闭,思路就会狭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办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于一般化,难以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像他们那样,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抓紧学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并且要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现实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反过来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先进人物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这说明他们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是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更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得养成一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缺乏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要修炼他们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
三、要学习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工作中很多细节不容忽视,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业务精湛,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老同志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我也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才能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学习先进,就是要学习其精神,并发扬光大。我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进取精神,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直播观后感(二)星期_下午,我们去多媒体教室看了几段关于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人,每天为人义务指路,结果有一天那位老人晕倒了,送到医院。作文老人躺在床上,想的却是他不在的日子,有没有人为别人指路。他站起来,一步一步的走出病房。当老人一步一步的走到医院门口时,许多的小朋友跑过来,举着牌子,牌子上写着“为人民指路”。并且大声地对老人说道:“我们都是为人民指路的人,我们要向您学习。”老人听到后欣慰的笑了!
看完这则故事短片,我非常的感动、我想以后一定要向谢亮爷爷好好学习,帮助他人。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记得又一次,我做作业,到很晚,忘记把把文具盒收到书包里。第二天上英语课时,找来找去,很久都没找到。我的同桌李福临问:“你是不是没带文具盒?”我急切的说:“是的。”他立刻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笔,递给我。我感激的说道:“谢谢你!”李福临笑笑的摆手道:“不用谢,我们都是同桌嘛,帮忙是应该的。”
我们的生活中,正式应为有了这样乐于助人的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这样的美好。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股股清风。我夏新,一定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汇报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道德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在我们心灵的上空!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直播观后感(三)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少年”的经典名句,其中分为五个篇章,分别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通过对经典的诵读、道德模范的学习,教育我们做个有道德的人。
这些典型的道德模范故事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义务为人指路的谢亮爷爷。
短片讲述的这位老人义务为人们之路十年的故事。直到有一天,他生病躺在病床上,可他还在为没认为人们指路而担忧。于是,他毫不犹豫的从病床上站起来,走出医院。当他打开大门的时候,看到上百个学生举着一个”义务指路”几个大字的牌子……谢爷爷的眼眶湿润了,他感动不已。看到这么懂事的孩子们,他很欣慰。
后来,“义务指路”的名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义务指路”的行列中来……
这就是谢亮爷爷助人为乐的故事。它让人们明白“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内涵,也让人们懂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的道理。
这样的事,这样的人,我们现实中还有很多。只有乐于助人,我们就会收获快乐;只有乐于助人,我们一生就会平安、吉祥。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直播观后感(四)在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些名字,萦绕耳畔,久久不曾离去。
试问当今社会,敢以“道德”二字活在现在的人能有几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也许向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德耀中华,心系群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雷锋的那句话:“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价值”。是啊,他们创造了太多太多,他们获得的微不足道,但他们的事迹照耀了中华,全中人民都为之一振。不知是他们太过平凡,还是我过于感动,我只想用“肃然起敬”一词来概括了。
“我们拒绝袖手旁观。”这句话出自一位母亲——吴菊萍。当所有人眼睁睁望着五楼上那个即将跌落的女银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大胆地念想在吴妈妈的心头萌芽——一定要救那个孩子!随着人们一声惊叫,她不用大脑思考一箭步冲上去,一团黑影安然的落在手中,随之一同倒了下去,总算舒了一口气。在给吴妈妈治疗的那位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如果再偏一点,婴儿会落到她的头部,当场死亡,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举动!”听到那个被救的孩子妞妞逐渐苏醒过来,手缠绷带的吴菊萍欣慰的笑了,脸上的憔悴也散去了,给镜头一个大大的微笑。这是一个让母亲的勇敢,一种伟大的精神,她是最美妈妈—吴菊萍。
不要问我们还能活多久,要问我们还能点什么。那些在生命长河中贡献鲜血的人,有谁是百万富翁,他们是平凡人,是普通人啊!我们虽然没有太多的勇气要把自己的生命装饰的有多精彩,说什么“舍生取义”已离我们太遥远,太遥远。我们只要在平常生活中,做一些乐于助人的小事就够了。不要奢求如何的绚烂烟火,拾起身边的一缕阳光,送给别人,莫过于我们最大的喜悦。
还有“索道医生”邓前堆数十年如一日的爬索道,不惜牺牲一切也要把病人治好,“把幸福给你”的郭明义这样感触:“我们留下的眼泪,不是一种悲伤,是一种高兴。”“最美女儿”孟佩杰“带着妈妈上大学”的感人至深的事迹同样让我们热泪盈眶。
其实,年少之际的我们,也理应在未来的跑道上奔流不息的同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直播观后感(五)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
道德是每个人应有的高尚品质与品格,他是评价一个人的根本,做人的基础。从古至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无德者不立。的确,社会也是如此,犹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强调以德治民,以人为本,民本思想。由此可见,多少年以前道德就是根本,治国也有道德的参与。因此,高举道德旗帜,道德品质,人人皆有。
当今的时展中,大多数人的作为都逐渐偏离‘德’这个做人的道理,有的人败落在金钱和利益的裙摆之下,如‘人贩绑架人质索要钱财’这样的失去‘德’作为的事,这样的见利忘义,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不免让人寒心。即使当今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急需经济的迫切,但也不应丢失‘德’,不盗用道德,应向那些以德做人的人学习,学习他们一直不屈于外界干扰高举道德旗帜,向他们深深的表示感谢。
一、故事之于儿童
道德生命成长的深刻意蕴
故事之于道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深刻的意蕴,表现出特有的魅力,因为从价值判断上来看,故事可以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
故事的深刻意蕴之一:让儿童获得一种身份,确立起道德成长的责任意识。爱尔兰的哲学教授理查德•卡尼在他的著作《故事离真实有多远》中,一开头就这么认为,讲故事对人来说就像吃东西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饮食可使我们维生,而故事可使我们不枉此生,因为,“众多的故事使我们具备了人的身份”[1]12。故事是在人类社会中才会发生的文化现象,讲故事是人特有的文化行为,是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人类,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己。这种认识是一种价值判断。20世纪的思想家汉娜•阿伦特认为:“特定的人类生命,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充满着最终可以当做故事来讲的事件……”故事关乎着人类生命,人类特定生命就是精彩的故事。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故事往往把孩子带到一个遥远却又近在咫尺的世界,从故事中他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也许故事中他所喜欢的“那个人”就是“我自己”。这种自然的比照,让儿童逐步认识到自己该是谁,自己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对身份的寻找和认同,使儿童逐步形成了对道德追求的责任感以及光荣感。显然,这种身份的确认具有丰富的道德意义,无形中形成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力量。同时,我们不妨这么去认识:儿童的道德生活具有生动的故事性,抑或说,他们的道德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叙事生活。就是在故事的阅读、讲述、倾听中,儿童提升了自己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对身份、对道德责任的认识。
故事的深刻意蕴之二:将儿童的时间人格化,让儿童在快乐的道德生活中塑造自己的人格。故事总发生在过去。老外婆总是这么起头去讲她那古老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下子,孩子跟着老外婆的讲述来到了悠远的历史上的某一天。所以,虽然时间已过去很久,但一旦回想它,它就会带着故事中诸多人物历史的体温,悄悄地来到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中,来到孩子们的身旁。故事在“时间”中将人凝练,人格在故事的进行中清晰起来、丰富起来。是故事赋予“时间”以人格意义:“叙事故事就是将时间从零碎的时刻与一个个无关的消逝向一种模式、情节、神话转变,从而将时间人格化。”[1]13不难理解,儿童在阅读、讲述、倾听故事中,将过去的时间拉近,将自己融入在故事之中,和故事中的人感同身受,同喜同悲,一起经历与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儿童也在“时间”中创造着自己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用时间书写着自己的道德经历与感受,用时间表达着自己的道德诉求与期盼,用时间演绎着生命中的遭遇与解决问题的智慧。可以说,儿童怎么对待时间,就是怎么对待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故事;有什么样的故事,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格养成。今天,我们让儿童去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倾听故事,正是引导他们用故事中所提供的模式,为自己铺设快乐、幸福的生活之路。时间就是这样,让故事、生活、人格形成链条;故事就是这样,让时间具有了人格意义――时间与故事就是这样,引领着儿童的道德生活。
故事的深刻意蕴之三:故事是一个可以分享的世界,儿童在分享的世界中获得了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故事具有“公共性”,意即故事是让大家阅读和评说的,而且类似事件的积累,会转变成社会的共性,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所以,故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个世界面向所有人,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这个世界。因而,故事是一个可以分享的世界,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倾听故事就是分享这个世界所提供的知识和经验。儿童总是不自觉地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联系起来;即使儿童从未经历过、体验过,故事也总会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想象,于是无形中又与故事中的人走到一起来,在想象和现实的联系中,故事似乎成为自己的故事。其实,这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意大利瑞吉欧小镇幼儿园创始人马拉古齐创作了一首诗《其实有一百》,第一部分就说:“儿童/是由一百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个世界,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2]当儿童打开一本故事书的时候,当儿童托起腮帮儿、睁大眼睛准备倾听故事的时候,他是在准备进入这个由一百组成的世界,他期盼在这个丰富的世界里发现真、善、美,创造人类快乐、幸福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而且去梦想五彩绚烂的未来的可能的生活。正是在这个可以分享的世界里,儿童把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意义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丰富着自己的道德情感,影响着自己的道德实践。而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都是无痕、无音、无形的。阅读、讲述、倾听故事,对儿童来说,充满着诗意和魅力,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道德生命成长过程啊!
二、故事之于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特质
故事于儿童道德成长之所以有这么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是与故事所具有的道德教育特质分不开的。笔者认为,这许多优势和资源凝练成并呈现出一种特质,那就是:故事是对儿童道德成长的一种积极的暗示。
所谓暗示,是采取某些隐含的手段和措施,对人的心理状态施加影响的过程。故事,正是巧妙地把教育意图隐藏起来,很艺术地把教育要求暗含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言行中。故事的这种暗示具有积极的意义,成为一种唤醒力量,使儿童的心理状态发生积极变化,使儿童的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开发。
一者,故事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故事的文学性,不仅让儿童喜欢故事,更让儿童得到解放。《哈利•波特》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世界儿童的眼球,是因为作者具有儿童文学解放儿童的理念。J•K•罗琳女士说:儿童文学不是一本教科书,不是叫孩子把脸转过来,在他脸上打一记耳光,让他牢牢记住教训,而是让孩子摆脱成人世界对他的束缚,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去。儿童文学应是解放儿童的文学,作为儿童文学样式的故事,当然也应是解开捆在孩子身上绳索的一种力量。解开绳索,解放儿童,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暗示,而是对儿童心灵的唤醒。正是在心灵被唤醒、被解放的过程中,儿童敞开自己的胸怀,认同并接纳故事的暗示,建立起道德的审美意义。
二者,与文学性联系在一起的,是故事的亲和力。不可回避的是,故事总有教育性的,故事的教育意义不显山不露水,相反,显现的是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让儿童产生亲切感,从而去亲近它,进而信任它。因此,读故事、听故事,就是和同龄的小伙伴谈心、交流,即使是故事中的成人,在儿童心目中,也会把他们当做可以交谈的大朋友。当代儿童需要的是成人对他们的尊重、信任,需要的是倾心的交谈、平等的讨论,而非一本正经的教育,更非严厉的训诫。故事的亲和力营造了和谐、宽松的环境,让儿童快乐地走进故事世界,去经历人生初始的一次又一次美丽的相遇,去逐步感受社会的要求、教育的期盼以及自己的道德成长。
三者,故事的趣味性。故事应当是“好玩的”,是有意思的。对于儿童来说,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阅读能让我们快乐平静地生活。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说: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牢牢抓住这把钥匙,就能开启儿童一生幸福的大门。儿童有许多美好的心愿,据调查,上海儿童的第一心愿是快乐学习。何止是上海儿童呢?我们反对娱乐化的低俗和娱乐的唯一存在,我们也警惕“娱乐至死”的可能,但从不反对故事的趣味性,生动、活泼、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而教育的意义、道德的要求就在趣味之中。我们常常欣喜地发现,就是在儿童的笑声中,道德的绿芽开始萌发。这样,故事的教育暗示插上了快乐的翅膀,飞进了儿童的生活世界。
故事的这一积极暗示是一种轻轻的点击,是一种悄悄的点化,是真诚的建议,是一种没有任何承受之重的启发。这种暗示可以转化为儿童成长的力量,这种力量温和而又强大,不需言明而又十分清晰。正是这样的力量,往往使儿童的心灵在刹那间震撼,在刹那间醒悟,在这种激情或是冲动的推动下,开始了道德想象和道德实践。
故事道德教育的特性和魅力有两大重要支撑,即两个“基于”:一是基于故事与儿童生活的契合。故事植根于生活,儿童故事更是植根于儿童生活,故事中的人仿佛是他们的伙伴或是他们所熟悉的、所喜欢的人,故事中的事仿佛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甚或就是他们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故事是“他人”的,但儿童认为是自己的,是现实的。故事不仅关照着儿童的现实生活,而且引领着儿童未来的生活。故事往往是对儿童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世界发出的一种信号,充满着未来对他们的期盼,因而他们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和追求。显而易见,故事的暗示性对儿童道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因为,价值就是理想中的事实。二是基于儿童的可能性。儿童就是一种可能性,“面对着儿童,就是面对着可能性”[3]。所谓可能性,既是“还没有”,还没有成熟,还没有确定,还没有完成,又是“将会是” “将要是”。正是这种未确定性、未完成性,才使儿童充满着无限的创造的潜能。儿童的希望,更在未来,在于未来他们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将会有一种什么样的道德水准。故事之所以发生暗示,是故事中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道德追问,与儿童的道德生成的巨大可能性相契合,激发他们道德成长的愿望,激起他们对美德的追求,激开他们道德的困惑,进而转化为道德情境中的选择。如果儿童的心灵世界中没有这种发展的可能性,故事的暗示特质将会失去根基。
三、故事之于儿童
道德生命成长的实现方式
故事充溢着对真善美的赞美和歌颂,饱含着人类对儿童的期待,可以说,美德就在故事中。但是故事中的美德不可能直接进入儿童的心灵,这需要过程,即在一定方式的推动下,经历转化的过程,逐步内化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方式就如渡船,让儿童完成一次具有道德意义的摆渡。智慧的方式,就有可能使儿童拥有一个故事,好比是获取了一道“美德护身符”。
其实,智慧需要与道德同行,或曰,没有道德的机智、聪明,是不能称之为智慧的;道德是智慧的题中应有之义,甚或是智慧的内核。所以,作为一种实现道德意义转化的智慧的方式本身就应是道德的方式。当然,智慧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征。运用故事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无非是阅读、讲述、倾听、讨论以及表演、实践等。问题是,在运用这些方式时是需要智慧的,因此,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方式寻找智慧的因子。智慧的方式,说到底,就是让故事里的生活与儿童现实的生活相联系、相融通,让故事里表达的情感与儿童的心灵发生共鸣,让故事里的儿童与现实中的儿童走到一起来,让现实中的儿童与故事里的儿童有一次次美丽的相遇、一次次倾心的交谈。这种基于儿童生活和儿童心灵理解的方式,才是智慧的,因而是有魅力的。
比如,无论是讲述、倾听,还是阅读、思考,都是将故事文本里人与事,“移植”到儿童自己生活的时空之中。首先,这种“移植”是一种比照,是生活情景的比照。因为比照,儿童就会自然地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道德差距,而去追求故事中所表现和阐释的美德。其次,这种“移植”是一种想象。生动的故事在生动地讲述与静心地倾听中,儿童会就故事中的生活展开联想,想象自己的未来,构筑理想生活的图景,开始酝酿一种新的生活。最后,在发生“移植”前,儿童要作一番道德价值的判断与选择。这一判断、选择的过程,是儿童情感与理性相交融的过程,是心理、心灵的一种“移植”。
比如,让儿童阅读、讲述、倾听,还有表演。儿童表演,是饰演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这种角色的互换,让儿童亲身去体验和感悟,真切地理解和领会。故事表演,将儿童与故事中的人与事融为一体,是一种深度的对话,已超越了故事文本的移植;是一种道德践行,但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行动。当然,我们并不赞成所有的故事都让儿童表演,也不赞成故事表演的匆忙与仓促。儿童道德生命的成长,关键是儿童整体人格的形成,而整体人格的形成来自儿童内心的价值积累。正如日本金井肇博士所坚持的那样:坚决反对每开展一个道德项目(德目)教育之后就匆忙谋求道德价值的实践化。显然,在没有很好理解和丰富积淀的情况下的故事表演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比如,讨论。我们不能满足于故事的阅读、讲述和倾听,讨论是促进故事中道德意义内化的很重要的方式和环节。好的讨论具有以下一些功能:一是分享。通过讨论,使故事成为一个可供分享的世界,而且使讨论过程也成为一个分享、交流的过程。二是启发。每个人对故事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视点,而这些视点无不具有个人领悟的独特之处。正是在讨论中,某个人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让大家看到了故事中不同的美丽侧面。三是矫正。讨论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出现不正确的想法和看法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让不正确的意见影响儿童的道德价值却是不行的。正是讨论,可以互相补充和修正,可以在价值意义澄清中提高儿童的道德认识。
故事是人类对儿童的一种馈赠,寄托着社会和时代对儿童无限的期待。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人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一份故事;再往深处看,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生活创造一个故事。儿童更是这样。儿童是缪斯性存在,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具有在生活中创造故事的可能性。故事之于儿童道德生命成长的深刻意义,在于用故事引领儿童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于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开启自己道德生活的新世界,用自己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具有道德生命的最好故事。因此,故事对儿童,具有特殊的魅力――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
参考文献:
[1] 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M].王广洲,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2] 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52―153.
也许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它,因为它的名字复杂多变,稀奇古怪。也许有别人给他起的外号,也许是因为每个人都给他有了不一样的称呼。
可是在那样的故事里,他从来都没有把这其他人的称呼当成一回事,因为在他眼中他就是他自己独一无二的。
这个故事里你经常能看到她坚毅的眼神。也许很多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发生变化,可是唯独他没有,他总是将自己的内心那个标准当成了唯一,他所有的做的事情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严格执行的。
好像在看《阿甘正传》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评判啊,干到底是不是傻,可实际上事实证明他并不是真正的傻,就如同阿甘在电影里面所说的那样,他妈妈说真正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瓜。
也许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是这样,很多人看起来很聪明,但是他们经常会做傻事,这是因为他们的聪明,所以才驱使他们做成了傻事的结果。
[关键词]文化冲突;文化融合;道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98-01
引言
谭恩美作为美籍华裔作家的代表,凭借着作品《喜福会》《接骨师的女儿》《灶神之妻》,而受到了海内外学者读者的大力关注。《接骨师的女儿》继承了《喜福会》母女关系的主题,但是在此基础上又大力提升,母女冲突更加集中与深化。在母女从冲突到和解这条主线下,隐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从碰撞到融合这条暗线。在撞击的过程中,谭恩美把中国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五行说、命理观巧妙的呈现在了读者的眼中。故事从冲突开始,以融合收场,这正好印证了中国道家学说中事物和其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一思想。
一、文本分析
《接骨师的女儿》讲述了三代母女之间的感隋纠葛。故事共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环环相扣。犹如电影的蒙太奇,主人公不断在女儿、母亲之间切换。空间也游弋于美国、香港、北京。故事的第一部分以露丝为视角,讲述了居住在旧金山的女作家露丝的生活。在这部分里,讲述了露丝与母亲的冲突,以及与男友亚特的不和。第二部分围绕茹灵的手稿展开,视角转到了茹灵,空间转换到了北京。这部分是茹灵失忆前写的一本回忆录,记载了茹灵的身世。这部分围绕着北京郊区一个制墨世家的兴衰,北京人骨的发现,以及一位接骨师的女儿宝姨(茹灵的亲生母亲)的悲惨遭遇。第三部分视角又回到了露丝。在露丝通过手稿了解了母亲茹灵的过去,以及母亲的母亲宝姨的经历以后,她突然明白了母亲性格中的种种孤僻与奇怪的根源,同时她也开始反省自己当时的年少叛逆与对母亲的误解。小说的最后,她与母亲、母亲记忆中的外婆一起写作,中国三代女子走到了一起,中国人的历史与美国人的现实也走到了一起,中国与美国文化最终实现了融合。
二、道家思想
谭恩美作为华裔二代,虽然是在美国土生土长,但是由于受华人妈妈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仍然渗透在她的生活以及写作中。她的很多作品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故事背景。在《接骨师的女儿》中,她更是把道家的许多思想渗透到了故事的字里行间。首先,尽管这是部英文小说,在其中的一章里,谭恩美仍旧用汉字“道”作为次篇章的标题。同时,阴(yin)阳(yang)这两个词也出现在作品的正文里面。最重要的是,故事的对话以及主题都体现了道家的阴阳观。
道家的“阴阳”理论就是现代哲学里讲的矛盾的对立统一。道家思想认为万事有阴阳,万物有阴阳。阴阳乃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互相融合作用构成万事万物。就好比有了美才有丑,有了善才有恶。引用《道德经》:人皆以美为美,斯恶矣;人皆以若为善,斯不善矣。小说中处处体现了这种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例如,在小说序的开篇,茹灵说到:我的女儿叫杨如意,英文名字叫露丝。我们母女都是龙年所生,但她属水龙,我属火龙,属相相同,性格却截然相反。
在这里,“水”“火”即是“阴”“阳”的延伸,属于道家阴阳五行说的范畴。道家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茹灵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与在美国成长起来的露丝的交流极其困难。不同的思想方式,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世界观,这些统统构成了母女交流的障碍。这正好解释了茹灵所说的虽然母女属相相同,但性格截然相反。血脉亲情却无法让两个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母女在心理上走到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