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记金华的双龙洞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了解内洞、外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A、请大家打开书55页,读读课文4--8自然段,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B、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并征求全体同学意见。
D、板书:外洞孔隙内洞
2、再读课文,归纳特点:
A、同学们再读读这几段,看看外洞、孔隙和内洞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B、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巡视了解。
C、指名学生回答,征求其余同学意见。
D、板画并板书:(画出外洞、孔隙、内洞)
3、小结过渡,布置下一步学习任务:
其实呀,你们刚才谈的这些就是这几个地方的特点。通过刚才两次读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游览了这几个地方,也知道了这几个分别有着这样的特点。那么,你对哪个地方最感兴趣呢?(了解学生大概情况)同学们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你们想让大家都来喜欢这里吗?那就要你们去细细地读文章,喜欢哪个地放就读哪个部分,看看你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这些特点,然后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通过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表达,把别人都吸引过来,好吗?
我们这样去读: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找到后就按平时读书的方法做上记号。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学生阅读,做批注,教师巡视辅导,并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2、课堂讨论:
A、组织:有一些同学已经想好了。下面,我们先按课堂小组开展讨论,跟同学们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这些个特点让你喜欢的?
B、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初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交流评议:
A、分别指几名同学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开展讨论:
1)船小
2)行船方式
3)乘船姿势
4)乘船感觉
(找出相关词句,说出思维过程,弄明白作者通过写什么来表现孔隙窄小的特点,读出乘船的姿势和感受。)
B、同学们体会得不错。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同学也对孔隙产生了兴趣?正因为作者抓住孔隙的特点写,使我们如临其境。所以孔隙也就深深地吸引了你们,是这样的吗?
4、读写结合,突破难点:
A、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呢?请看黑板,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呢?然后呢?最后呢?
B、谁能联系课文中的内容把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难问题?
5、分层朗读,体会写法:
这样小的小船,这样独特的进洞方式和乘船姿势,这样奇特的乘船感觉,是多么有趣啊!下面,我们分组来读这一段,再来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层层说清楚的……请大家拿好书。
6、学法小结:
我们在刚才的学习中,首先了解了空隙的特点是窄小的;接着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到了空隙的特点;最后弄清楚了作者是怎样把由外洞进入内洞这个意思一步步说清楚的。
7、指名介绍内洞特点:
A、除了窄小的孔隙外,奇特的内洞也很有趣,喜欢内洞的同学,你们有信心把同学们都吸引过来吗?好,一个个来,你先说。
B、你从这儿看出内洞很奇特,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C、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D、那吸引你,使你们对内洞感兴趣的是什么呢?现在有哪些同学也对内洞产生了兴趣?
E、小结:同学们谈得不错,听的也很认真。作者抓住奇特这个特点来写内洞同样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来把这几句读一读。那些同学想读?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F、再看看,内洞除了奇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外,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理解"进"
8、总结学法:
A、学完了孔隙和内洞,你准备怎样来学外洞这一段呢?
B、洞内宽大,洞外呢?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C、学生答,教师版画。(画出后山)
四、读写指导:
1、设疑质疑:
A、游完了双龙洞,回过头来看,作者介绍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刚才,我们也有很多同学对这儿感兴趣,那作者为什么不先写这儿呢?这样重点不是更突出吗?
B、那你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路线图)
C、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写参观游记呢?除了写作顺序之外,要想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还应该抓住什么去写?
2、小结写作方法:
学到这里,我们得到两点启示:第一、写参观游记要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写;第二、要把看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
五、赏读课文,体会感情:
1、过渡谈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喜欢哪里就读哪里,看看怎样才能读出文章的感情来。
2、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
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AAAAA: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武义旅游的核心景区,(位于武义县中部,距县城18公里,44省道上松线西侧。)有近10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称为“十里丹霞十里画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卷。景区内生态植被保存完好,竹海、松林郁绿,赤壁、峡谷、洞穴星罗密布,有号称世界丹霞最大赤壁的大红岩;有丹霞地貌共有的沟、谷、洞、柱、壁;象形的狮、象、鲸、猴、龟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还有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山顶洞穴寺院――双岩禅寺,更有观光、考古价值,寺院内藏存有禅师的归骨塔基、明代石佛、大学士宋濂篆写碑额的石碑等珍贵历史文物。
金华山双龙风景名胜区 AAAA: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位于金华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是我国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称赤松山,相传为晋时黄初平(号赤松子)-得道成仙处。至宋元佑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从此名声大振,游人不绝,誉满东南。宋朝名相王安石赞为横贯东南一道泉。现山、石、水、洞等胜景风貌依然,险、奇、秀、幽的景观气派犹存。双龙风景区位于海拔500-1312米之间,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等为主要旅游活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大盘山景区:大盘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地广人稀,森林茂密,大小山峰5200余座,大气质量和99%的河道水质都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古代是名士隐居的世外桃源。磐安的山大都边缘陡峭,而山顶开阔平缓似高台,山间溪流纵横,峡谷连绵,瀑潭成群,鱼虾众多,景区大都以溪为名。
冲着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我们去了一趟金华。
进入景区,便嗅到一股大自然的芳香,清新扑鼻,令人清爽。往高处望,只见连绵起伏的高山,苍翠欲滴,却不见双龙洞洞口。
正值酷暑,天气炎热异常,我和斯文便下溪玩水。溪水不深,刚好能没过脚背。突然想起叶圣陶文中的句子:“一路迎着溪流”。便料想双龙洞应该离此地不远了。
迎着溪流走,突然感到一阵清凉,全身的热气顿时一扫而光,仿佛从夏天走到了秋天。抬头一看,双龙洞犹如从天而降,出现在眼前。好一个避暑胜地!洞的主人很有良心,赶走了炎热,赐给游客们一身清凉。
叶圣陶写的实在太对了,外洞大得不可估计。如果再亮堂点,就可以作为学校的操场了。
双龙洞的最大特点,就是游客要躺在船里才能进溶洞。船可以容下四个大人。洞里的工作人员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作人员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们躺在船里,把脚放平了,船就钻进了孔隙。我好奇的抬了抬头,伸了伸手臂。过了一会儿,船就靠岸了。
洞里很黑,虽然装了几盏灯,但还是要靠得很近,才能看清东西。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为了躲避猛兽,就是生活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中的。但是,他们不甘心,不甘心就此沦为这个世界上的弱者。他们走出了洞穴,走出了黑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文明的世界。从黑暗的洞穴到文明的世界,一想到这儿,我就禁不住大大的感慨一番。
一、整体把握教材,确定单元“语用”核心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要把一组的教学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在整体“语用”目标的指引下,对单元各种学习资源通盘把握和统筹规划。在单元“语用”核心目标的统领下,引导学生通过同一类别但又各不相同的语言材料学习,形成语文经验,提高语文能力。所以,首先要整体把握单元课文的“语用”表达特征,确定单元教学的“语用”核心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编排了《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精读课文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本组课文都是描写山水景物的文章,实际上包含着“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主题。通过对三篇游记类课文进行梳理、揣摩和比较,可以看出这几篇文章“语用”表达方面的特点:作者都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景物,精心构段谋篇,并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使句子更优美,增强表情达意的效果。基于此,我们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与作者一起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二是初步领会布局谋篇的基本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写;学习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表达真情实感。三是能运用习得的方法学习课外的写景类文章,进一步感悟写景类文章的特征与“语用”奥秘;迁移运用单元表达技法,完成单元习作。
二、彼此承接贯通,凸显课文“语用”教学
1. 关注行文结构,学习言之有序。四年级下册是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时期,可让学生初步领会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三篇游记类散文,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但是因各自写作特色不同,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也不一样,表达的顺序也各异。要凭借文中的语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感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做到言之有序。《桂林山水》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侧重介绍富有特色的景物。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总领全文,再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最后又把山水融合在一起,与开头互相呼应。《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按照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层层推进。透过文中表示作者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的句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行走路径。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游程图,理清文序;再启发学生有顺序地连缀每一处景点,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最后整合段落内容,说说作者带着我们移步换景观赏了哪些景点。这样,学生便能感悟这类文章的写作顺序,进一步把握游记文体行文结构的一般特点。还可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构篇方式,用“重点渲染”的方法来改写《记金华的双龙洞》,写出外洞高大、孔隙狭小、内洞美丽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
2. 感悟表达技巧,学习形象表达。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排比句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最具特色的当数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描写了。作者描写漓江的水,运用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的句式,从“静、清、绿”三个方面写出漓江水的静态美。而对桂林山的描写更是令人称绝,作者运用“桂林的山真奇啊,……像……像……像……”的句式,排比中套用比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千姿百态、色彩明丽的山景,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教学时,要抓住精彩句段,在品出丰富意蕴的基础上,悟出表达之妙。之后,再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两处景物的描述中。如,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大榕树,发现其高大、粗壮、美丽的特点,仿照《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的描摹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随文练笔,把大榕树写生动、写形象。
3. 领悟作者的感情,学习生动表_。文章的字里行间,往往暗藏着作者的种种感受。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们也参与其中。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做细细的品读。例如,针对《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对“孔隙”的描写,细细品读“从……到……到……到……”这句话,关注文中和身体有关联的几个词语,凡是和船底有接触的部位,作者都做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可见孔隙之窄小。再通过理解“要是、准会、稍微、一点儿”,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让学生在随作者一同“历险”中,领悟作者借助感觉写孔隙窄小的写法。而《七月的天山》使用了第二人称的句式,如,“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野花”,拉近了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仿佛此景就在眼前,作者就在身边。这也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品味,了解其表达特点。
三、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读写迁移运用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那里的农业社兼种花,种的是茉莉、白兰、珠兰之类,跟我们苏州虎丘带相类。据说佛手要那里的土培植,要双龙泉水灌溉,才长得好,如果移到别处,结成的佛手就像拳头那么一个,没有长长的指头,不成其为“手”。
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工人正在填石培土,为巩固路面加工。山上几乎开满映山红,比较盆栽的杜鹃,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显得特别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我起初以为是梨花,后来认叶子,才知道不是。丛山之中有几脉,山上砂土作粉红色,在他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积压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深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里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地作穹形,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如果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在那里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因为那边还有个洞口,洞中光线明亮。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友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友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嘱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实在也说不准确),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要不是工友提着汽油灯,内洞真是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即使有了汽油灯,还只能照见小小的一搭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友以导游者的身份,提高了汽油灯,逐一指点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是各处岩洞的通例,凡是央洞都有相类的名目。我不感兴趣,虽然听了,一个也没有记住。
有岩洞的山水多量石灰岩。石灰岩经地下水长时期的侵蚀,形成岩洞。地下水含有碳酸,石灰岩是碳酸钙,碳酸钙遇着水里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钙,石灰岩是碳酸钙碳酸钙遇着水里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钙。酸性碳酸钙是溶解于水的,这是岩洞形成和逐渐扩大的缘故。水渐渐干的时候,其中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气跑走,剩下的又是固体的碳酸钙。从洞顶下垂,凝成固体的,就是石钟乳,点滴积累,凝结在洞底的,就是石笋,道理是一样的。惟其如此,凝的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什么,也就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右边缓缓地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查《徐霞客游记》,霞客在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十月初十日游三洞。郁达夫也到过,查他的游记,是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二日。达夫游记说内洞石壁上“唐宋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庆历四年的刻石为最古。……清人题壁,则自乾隆以后绝对没有了,盖因这里洞,自那时候起,为泥沙淤塞了的缘故。”达夫去的时候,北山才经整理,旧洞新辟。到现在又是二十多年了,最近北山再经整理,公路修起来了,休憩茶饭的所在布置起来了,外洞内洞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去的那一天是星期日,游人很不少,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有,外洞内洞闹哄哄的,要上小船得排队等侯好一会儿。这种景象,莫说徐霞客,假如过夫还在人世,也一定会说二十年前决想不到。
我排队等侯,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在外洞前休息了一会儿,就往冰壶洞。根据刚才的经验,知道洞里潮湿,穿布鞋非但容易湿透,而且把不稳脚。我就买一双草鞋,套在布鞋上。
从双龙洞到冰壶洞有石级。平时没有锻练,爬了三五十级就气呼呼的,两条腿一步重一步了,两旁的树木山石也无心看了。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也没有数一共多少级,大概有三四百级吧。洞口不过小县城的城门那么大,进了洞就得往下走。沿着石壁凿成石级,一边架设木栏杆以防跌下去,跌下去可真不是玩儿的。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觉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象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现在把徐霞客记冰壶洞的文句抄在这里,以供参证。“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忽闻水声轰轰,秉炬而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水穴石中,莫稔所去。乃依炬四穷,其深陷逾朝真,而屈曲少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