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研收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研经费;审计问题;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050-02
一、引言
从“十二五”国家加大研发投入以来,高校R&D支出占全社会R&D支出的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2013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到11846.6亿元,其中高校R&D经费支出达到856.7亿元,占到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2.08%。在科研经费存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科研经费审计也就成为了审计的重点,这就要求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精细化。
二、科研经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1.预算内容与实际支出相差比较大。高校在编制科研经费预算时,没有根据课题特征和实际需要精细编制预算,其中包括:劳务性费用的预算没有考虑有关人员与该科研课题的时间和目标的相关性,对劳务性费用的预算没有合理性的标准,在实际支出过程中,发放劳务费的人员与预算内容的人员往往不符,间接套取了科研经费;外协费的预算不合理,未严格论证外协的必要性及外协单位的经济性,在实际支出中往往花不掉;设备费的预算不精确,存在利用科研经费购买其他用途的设备,包括购买计算机、打印机等通用设备,间接套取了科研经费。
2.经费配置不合理,存在套取科研经费的现象。高校科研经费的50%左右用来支付材料费、设备费、外协费;40%左右用来支付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及管理费等,而只有10%左右用于劳务费和专家咨询费,劳务成本太低,这势必导致科研人员使用非本项目支出通过其他科目套取科研经费,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3.科研经费划拨不及时,结余资金过多。一方面,国家科技计划承担项目立项和财政资金划拨的管理主体分别由科技主管部门和财政部来担任,科技主管部门要求项目正常开展,而有些甚至到了中期检查的时候,科研经费都还没有划拨下来。接近年底,科研经费刚拨付,就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使用完毕等。这一现象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科研单位在经费使用中的难度,导致在项目开始需要投入科研资金的时候没有经费,到年底又要突击使用的现象。另一方面,缺乏校内科研、财务等部门和院系、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科研经费到账后不能及时入账。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急剧增长,在高校机关管理人员规模基本不变的现状下,各高校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建立先进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办事效率。
4.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纵向科研经费虽然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但对于具体的执行,学校部门没有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标准。比如:多数高校存在计提水电费的问题,没有建立相关的成本补偿机制和合理的分摊方法,审计过程中不认可计提水电费,导致学校正常的日常运行成本不能足额补偿;间接经费里可以发放绩效,学校部门没有建立科学的绩效审核和发放程序;存在结题未结账问题,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脱钩,多数已结题的项目未及时结账,影响结余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对于横向科研经费没有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加之多数横向科研经费没有预算,导致支出与项目无关的支出无法核定。
三、科研经费管理策略
1.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发挥预算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全面性指导作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包括经费预算编制、经费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监督和预算考评。在编制预算时,要发挥财务人员在预算管理中的作用,指导项目负责人制定科研经费预算,使其既能适应科研工作的开展,又能符合高校财务制度管理规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建立预算跟踪反馈机制,制定反馈流程和办法,形成反馈报告;发挥预算的预警作用,提醒项目负责人注意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分析科研活动信息,对预算中没有预计而实际将发生某项业务做出预警提示。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对预算调整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制约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以及科研管理机构共同完善预算执行制度,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相应的激励机制。科研经费预算批复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监督。另外,应把各项目负责人每年的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作为其绩效考核的要素,适当给予奖励。
2.建立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效率。建立校内科研、财务等部门和院系、项目负责人、设备招标部门、国资部门等相关部门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科研项目从申报、评审、立项、执行、项目预算、设备购置的申报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预算执行进度、项目结题验收等的全过程管理。另外,在现有财务核算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共享的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将财务处、科研处、内控机构、院系等多个部门联结起来,对科研经费有关的各项业务实行网络化管理,首先由项目负责人将课题名称、性质,经费下拨给单位,课题负责人及研究组成员,项目研究期限以及预算批复、预算调整等信息录入到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平台,并由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定形成一个动态监督管理体系。财务处应严格按预算范围开支,并将经费收支、外拨经费、资产购置等情况录入上述信息平台,倘若超出某项费用开支范围,系统则自动予以提示,以便及时阻止不恰当的开支;项目负责人也可实时查询本项目经费支出明细和结余情况,根据项目进展情况比较预算开支范围,及时调整各项实际支出,以达到实际开支与预算开支的平衡。项目完成后,内控机构就可根据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平台导出的真实数据,分析、审查费用开支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无超范围、超标准支出和挤占、挪用科研经费等情况,从而避免决算不实、结题不结账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各职能部门通过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掌握经费使用情况,准确查询、实时统计和分析,以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由单纯的事后控制管理到事前、事中控制管理的转变,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推进科研经费非项目财务信息公开,促进实行科研经费的动态管理。
3.报账支出控制,完善科研经费的财务核算与监督。高校应完善科研经费财务支出审核制度,严格经费票据审核。一是财务部门应将识别票据的基本知识以培训或财务网站宣传的形式传授给各单位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熟悉相关票据法规并掌握好票据的识别方法,杜绝报销那些填写不齐全、缺少发票专用章,或者是自行印刷的非财政监制或税局监制的票据,甚至虚假票据等。二是财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发放给科研人员个人的劳务性费用,要严格审核发放人员的资格、标准,一律通过个人银行卡发放,以零现金方式支付;科研人员的日常公务支出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如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零星购买支出等费用,科研人员持卡在发卡银行授信额度内刷卡支付,并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然后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审核无误后将报销款项直接划入该科研人员公务卡账户中;银行将公务卡的划款信息和公务卡向商户付款的明细支付信息,通过银联网络系统实时向科研单位财务部门反馈,这样不仅减少了现金环节,提高了财务透明度,而且起到了预防科研腐败的作用。三是严格执行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的规定,利用科研经费购买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支出,必须通过法定的采购方式、采购方法和采购程序来进行。
4.绩效考评控制,优化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高校应建立健全科研项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包括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评价指标。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应当考虑经费投入大小、时间耗费长短、任务完成优劣、获得成果水平高低等因素对科研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实时追踪考核科研成果的转化及投资回报情况,如可采取项目收益法和项目比较法,对项目产生的效益准确核算或与同类项目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科研项目的实际价值。同时,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对绩效考评中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研人员可以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也可以将科研业绩折算为教学工作量核发津贴予以奖励等;而对那些弄虚作假,只要经费不搞科研,造成学校经济损失或损害学校声誉的,坚决予以处罚,甚至取消其以后若干年度申请科研项目的资格。高校应建立和完善适合本校发展的科研绩效考评机制,改变当前高校科研项目“重管理、轻效益”的局面,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蒋磊宏,陈成.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2]汤小琴.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高校财务,2015,(4).
[3]姜方兴.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4,(9).
----------------------------------------
一般工程项目 建安工程总造价 2
大型复杂项目 建安工程总造价 1.5
一、涉农收费现状
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各种收费经过多年治理(特别是涉农收费),已基本符合要求,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单位仍在利用手中职权强行收费、搭车收费、巧立名目收费等,这些行为虽然很个别,也很轻微,但它的负面影响很坏,破坏了党和国家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的关系。在检查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我局都给予了严肃的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教育收费
义务教育收费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我局近几年来的规范整顿,各学校的乱收费行为基本规范,但也存在顶风作案的学校,群众举报连连。在检查中,考虑到有些学校可能会特意将所收费用推迟入帐,或以其他方式蒙混过关,我们采取查帐、调查、走访等相结合方法,从快、从严、从重进行处理。通过我们的检查和调研,教育收费中存在以下问题:
1、超标准收费。国家已明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有个别学校要求学生到指定地点订购计划外教辅材料,为自己创收。
2、超范围收费。有部分学校仍存在超范围收取学生补课费、考试费、寒假作业费、扩大范围收取网络教育费等。
3、只收费不开票或开票不及时。有部分学校收费后不开票据,不入帐或做假帐,部分学校即使开出票据,也要求学生在领取课本时以票据为证交还学校,给调查取证带来困难等。
(二)、民政收费
从调查情况看,民政系统收费主要存在着搭车收费,强行收费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
1、办理结婚证时,除正常9元/证的正常收费外,其余则有强制收费之嫌,收结婚证工本费不开票据,这些问题经我们检查后,现在正在整改。
(三)、计生收费、农产品检验检疫费等部门收费均低于规定标准。
(四)医疗收费
在对乡镇卫生院的检查中,各项收费基本符合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药品价格偏高,有少数药品超过了一倍,甚至数倍。
(五)其他站所收费
在调研、检查中,乡镇其他站所收费基本符合要求,群众反映的问题较少,但土地、城建部门也存乱收费之嫌,经核实,我局对乱收费单位给予了严肃处理。
二、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加大价格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大力宣传有关涉农收费价格政策,让群众都能够详细了解有关涉农收费价格政策的作用和重要意义,让社会各界都来共同监督涉农收费单位的乱收费行为。
(二)严格实行收费公示制度
各涉农收费部门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将收费标准、收费项目、收费依据、费用减负规定和投诉电话等按照规定形式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强收费的透明度。
(三)强化监管意识,加强调查研究,规范涉农收费。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从上到下,每年春季都将涉农收费专项检查放在很高的高度予以重视,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而真正落到实处的更少,既花了精力,又不能切实从源头上规范涉农收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研究,注重调研,强化物价部门职能,让物价部门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79―03
1研究目的及方法
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概念,最初由Gartner Group提出,最先在美国应用及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商业策略,即按照客户细分情况,有效组织企业的各类资源,实施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推动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进而提高企业销售额、盈利能力及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在信息技术手段飞速进步、客户接触产品渠道不断丰富、消费者行为习惯不断革新的现代社会,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和把握,对于企业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精准营销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某寿险公司现有的个人客户数量(约3000万人)为基础,以不同维度考察不同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由此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数据维度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客户性别、客户年龄、保费支出额度、投保险种、投保渠道、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关系。其中:客户年龄划分为30岁以下、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等五个年龄段。保费支出额度划分为1000元以下、1000-5000元、5000-1万元、1万-5万元、5万-10万、10万-50万、50万元以上等七个档级。投保险种划分为分红险、万能险、普通寿险、健康险、意外险五类。投保渠道划分为个险、银保、电销、网销、其他五类。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分为本人、配偶、父母、孩子和其他五类。基于上述维度,分别对客户年龄和性别与投保的相关性、与保费支出的相关性、与投保险种的相关性、与投保渠道的相关性、与选择被保险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而试图对其中的现象进行探析,并针对规律性现象就寿险销售策略提出自己的建议。
2统计分析的具体情况
2.1客户性别、年龄与投保的相关性
客户性别及年龄的相互关联情况见图1和图2。
图1表明,在所有客户中,30-39岁的占比最高超过三成;40-49岁的占比次之,超过25%;30岁以下的占近两成;49岁以下人员合计占比接近80%,尤以30-49岁年龄段人员的保险意识和投保能力更强。与男性客户相比,女性客户中30岁以下客户占比23.19%,高于男性近6个百分点;30-39岁年龄段客户占比30.72%,低于男性3个百分点以上;40-49岁年龄段客户占比24.72%,低于男性近3个百分点。
图2可以看出,在所有年龄段客户中,男性占比达到63.96%,高于女性客户占比27.92个百分点;在各个年龄段,男性客户占比都远远高于女性,尤以30-49岁、60岁以上客户群中男性占比更高,均达到近三分之二;在50-59岁客户群中,男性占比则略低于总体水平;与其他年龄段客户相比,30岁以下客户群男性占比最低,为57.40%,但仍高于女性占比近15个百分点。
上述现象表明,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男性都是主要的保险消费群体;与其他年龄段的同性相比,30岁以下女性的保险意识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30岁以上年龄段男性的保险意识强于30岁以下男性。可能的原因是,30岁以下人群单身男女占比较高,而单身女性对自身保障的关注度较高,因而投保比例较高;而30岁以上客户群体中,已婚人员占比更高,这一年龄段的已婚男性出于家庭责任感和所承担的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寻求保险保障的意识变强,而已婚女性由于婚后对家庭的依赖感增强,对保险保障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2.2客户性别、年龄与保费支出的相关性
客户性别与保费支出额度的相关性见图3,其分别考察了在男性和女性客户中,各档次保费支出额度所占的比重。
显而易见,在男性客户中,保费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占比达到72%,比女性客户中的这一比例高25个百分点以上;而在女性客户中,保费支出在1万-5万的占比达到了31.23%,比男性客户中这一比例高15个百分点;女性客户保费支出在1000元以上各个档次的占比,均高于男性客户的占比情况。这一现象可能与现代社会更多女性掌控家庭财务权力有关。在所有客户中,保费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占比达到62%,保费支出1万-5万元的位列其次,上述两个保费档次合计占比达到85%。这一现象与寿险业务结构相吻合,其中保费1000元以下的产品大多为意外险、短期健康险产品,而保费支出1-5万元的产品大多为分红型、万能型等理财产品,上述几个险种在寿险整体业务中占比较高;保费支出在几千元左右的传统型寿险产品占比较低;由于寿险产品收益率并不高,因此客户倾向于把购买保险作为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之一,而不是投资的主要渠道,因此保费支出超过5万元的客户占比不足5%。
客户年龄与保费支出的相关性见图4,其分别考察了在各年龄段客户群体中,各档保费支出额度所占的比重。在40岁以下客户群中,保费支出1000元以下的占比超过70%,其次为1万-5万元的客户,占比超过了10%。随着客户年龄段的增加,保费支出1000元以下的客户占比大幅减少,保费支出1万-5万元的客户占比大幅增加,在50岁以上客户群体中,两个档次保费支出的占比已经基本持平;同时,保费支出在5万元以上各个档次的客户占比都在逐步增加。这一现象充分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客户的保险产品购买力也在显著提升。同时,这一现象,也与不同年龄段客户对不同类型产品的需求差异密切相关,比如年纪较轻的客户由于保障型产品费率较低,因此多偏好购买保费较低的普通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产品;而年龄较大的客户保障型产品费率高,因此偏好保费较高的分红型、万能型产品。
2.3客户性别、年龄与投保险种的相关性
客户性别与投保险种的相关性见图5,其分别考察了在男性和女性客户中,各个险种所占的比重。在男性客户中,购买普通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的比例,要普遍高于女性同一比例5-10个百分点;女性客户更倾向于购买分红险和万能险,其中购买分红险的比例高于男性15个百分点以上。这似乎再次印证了男性客户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更注重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保障;而女性在家庭中更多扮演着“管家”和“理财师”的角色,更关注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客户年龄与投保险种的相关性见图6,其分别考察了在各年龄段客户群体中,投保的各类险种所占的比重。由图可见,在50岁以下客户群体中,投保意外险、健康险和普通寿险的比例最高;而在50岁以上客户群中,投保分红险的比例最高,对意外保障和健康保障也有较大需求;随着客户年龄段的增加,客户购买分红险和万能险的比例逐步提高,对普通寿险和健康险的关注和需求有所下降。此外,意外险产品在所有年龄段客户的保险消费选择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上述现象一方面与客户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提高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年龄越大,普通寿险和健康险的价格越高,使客户感觉购买分红险和万能险相对来说“更划算”。
2.4客户年龄与选择投保渠道的相关性
由于个别渠道数据重复统计等原因,为使分析更加客观,对客户年龄与选择投保渠道相关性的考察分两个维度进行。一是从客户年龄段的维度,考察各年龄段客户中除网销以外的四个投保渠道各自所占的比重(图7);二是从包括网销在内的五个渠道的维度,考察每个渠道中各年龄段客户所占的比重(图8)。
图7可以看出,在所有客户群体中,银保渠道都是客户了解保险公司、购买产品的第一渠道,个险渠道是第二渠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客户越来越依赖银保渠道购买保险产品,通过个险营销人员购买产品的客户比例则越来越低,在30岁以下客户群体中,通过银保渠道投保的客户比例仅比个险渠道投保的客户比例高不到10个百分点,而在50岁以上客户群体中,从银保渠道购买保险产品的比例超过70%,比个险渠道高50个百分点左右。原因是年龄越大的客户,通过银行渠道办理存款、理财等业务的比例越多,因而通过银行购买保险产品的比例也越多。而随着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年轻人到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的比例越来越少,通过银行渠道接触保险的机率越小。另外,在所有客户群体中,通过电销渠道购买保险产品的比例都非常低,60岁以上客户群中,仅有万分之一的客户通过电销渠道购买保险产品,说明社会公众对电话销售的接受程度比较低。
图8表明,在电销渠道,年龄段越大的客户占比越低,30岁以下客户占比超过一半,30-39岁客户群占比也达到20%,而60岁以上客户占比仅为0.26%,说明客户对电销的接受程度与年龄大小成反比;30岁以下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客户在网销渠道的占比明显高于个、银等渠道,说明青年人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接受程度和网上购物的比例普遍高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年龄段客户在银保渠道的占比最高;30-49岁两个年龄段客户在各个渠道的占比都比较高,再次印证了这一群体是保险消费的主力。
2.5客户性别、年龄与选择被保险人的相关性
客户性别与选择被保险人的相关性见图9,其反映了在全部客户以及男性、女性客户群体中,选择不同对象作为被保险人的比例。在所有客户中,为自己投保的比例最高,超过60%,其次是为父母、孩子投保的比例基本持平,再次是为其他人投保,而为配偶投保的比例最低。尤其是在女性客户中,为自己投保的比例接近四分之三,比男性客户中的这一比例高15个百分点左右;男性客户为自己投保的比例不到60%,为他人投保的占比更高,无论是为配偶、父母、孩子还是其他人投保的比例,都高于女性客户为他人投保的比例。
客户年龄与选择被保险人的相关性见图10,其分别反映了各个年龄段客户中,选择不同对象作为被保险人的比例。
与其他年龄段客户相比,50-59岁客户为自己投保的比例最高,高达85%,为父母和孩子投保的比例最低;30岁以下客户为自己投保的比例接近75%,仅次于50-59岁年龄段客户,为父母和孩子投保的比例则仅高于50-59岁年龄段客户;上述现象可能与两个年龄段客户或尚未婚育、或父母已故有直接关系。30-39岁客户为自己投保的比例最低,仅有不到一半客户选择为自己投保,超过20%的客户选择为父母和孩子投保,这现象也验证了这一年龄段客户“上有老、下有小”,更多地承担着家庭责任的客观现实。所有年龄段客户为配偶投保的比例都比较低,其中40-59岁客户为配偶投保的比例最高。
3主要发现及建议
在寿险经营管理实践中,寿险公司应结合对个人客户数据的分析,加强对细分客户群体的客户消费行为习惯和特征的研究,根据客户消费偏好和保险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销售策略,提高保险产品服务与客户需求的契合度。本文主要发现及建议归纳如下:
(1)30-49岁年龄段客户是主要客户群,占比接近总客户数量的60%,保险意识和购买力强于其他年龄段客户。而青壮年时期购买保险的行为,恰恰符合保险业“防患于未然”、“现在为将来打算”的功能与作用。寿险产品的开发应着重研究该年龄段客户的消费习惯和保险需求,同时亦应关注其他年龄段客户群的风险特点和保障需求,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起差异化竞争优势。
(2)男性是主要客户群体,占比接近三分之二,且所有年龄段的男性客户占比都高于女性。尤其30岁以上男性普遍承担着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按照商业保险应优先为家庭经济支柱购买的原则,寿险公司应针对30岁以上男性的健康保障、意外保障、收入保障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购买力。
(3)所有客户中,保费支出低于1000元以下最多。女性客户购买力更强,更倾向于购买分红险、万能险;而男性客户购买普通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的比例更高。在保险销售环节,应根据不同性别客户的需求,重点推介相应的保险产品。比如对掌握家庭财产的女性推介分红型、万能型等偏重理财功能的产品;对注重保障、消费更理性的男性,推介以保障功能为主的产品,以提高销售效率。
(4)客户购买力随年龄段增加而不断增强。客户年龄段越大,对分红险和万能险的关注度越高,对普通寿险和健康险的需求则相对下降。对不同年龄段的客户,销售的产品类型亦应有所区别。同时,寿险公司还应研究开发针对中老年群体的、费率相对较低的保障型产品,以满足他们的保障需求。
关键词:相对收入;人均消费;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引言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中国经济面临下滑风险,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形势不容乐观,为了让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与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宏观调控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在今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政府将增加4万亿元的投资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幅大幅下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消费不足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国外理论界有很多对消费理论的研究:Duesenberry的相对收入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人们的当前消费水平不仅受当期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前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消费惯性。Keynes的绝对收入理论认为:现期消费与现期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riedman持久收入理论认为:人们在计划消费时不是依据短期的实际收入,而是依据长期的持久收入。Modigliani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同时也受过去各期的收入以及将来预期收入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不仅受到当期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上期消费和上期收入的影响,具有消费惯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与预期收入模糊,使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回归系数呈下降趋势。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计量工具对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进行检验与分析,这对重庆地区经济的健康与平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模型、数据与工具
(一)计量模型
基于相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推出如下结果:当期的消费水平(Ct)不仅与当期的可支配收入(Y t)有关,而且还与前期的可支配收入(Yt-1)、前期的消费水平(Ct-1)有关,为了消除或减小时间数列的异方差,对模型两边取对数:
log(C)t=a0+a1log(C)t-1+a2log(Y)t+ a3log(Y)t-1+bt①
其中a0为自发消费;a1为前期人均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a2为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a3为前期人均消费水平边际消费倾向;bt为白噪声。
如果当期人均消费与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前期人均消费均为一阶单整序列,且它们的线性组合为平稳序列,那么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消除或减小误差修正模型的异方差性,对模型两边数据取对数:
log(C)t=a0+a1log(C)t-1+a2log(Y)t+a3log(Y)t-1+a4ecmt-1+bt
(t=1,2…n) ②
其中,为变量的差分;ecmt-1为误差修正项;a4为误差修正项系数,一般情况下a4
(二)计量数据
本研究涉及的变量和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当期人均消费、当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前期的消费与前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方面。由于重庆市在1997年才成为直辖市,其统计资料不全,重庆市和四川省的资料合并处理。根据资料的可得性,我们将时间跨度定为1978-2007年,其中1998-200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1978-1997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四川省统计年鉴》。
(三)计量工具
Granger Casuality Test是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开创性方法。但此检验方法要求各变量均具有平稳性,否则就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发生,需要对变量的单整性进行检验,如果各变量是单整且阶数相同,便可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思想:若残差项存在单位根,则各变量不存在协整性;若残差项不存在单位根,则各变量存在协整性。在存在长期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建立时间序列的误差纠正模型。相关变量均采用Eviews6.0进行处理。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若ADF检验值小于临界值,则认为检验的序列是平稳序列,否则为非平稳序列。首先对log(C)和log(Y)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均大于临界值,二者都不是平稳序列。其次对二者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均小于临界值,二者都是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其中为变量的一阶差分。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二)协整检验
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log(C)和log(Y)是一阶单整变量,为了判断二者是否真的存在协整关系,利用OLS对方程进行估计。检验结果为:D-W=1.6706,基本不存在自相关的问题;判定系数R2=0.99873,拟合度很高;回归标准差SE=0.04165,估计值很优良。但是前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t检验不显著,说明前期人均收入对当期人均消费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原模型中舍去此解释变量。重新进行估计结果为:
log(C)t=0.1809+0.3679log(C)t-1+ 0.6064log(Y)t
各项指标都通过了检验,初步认定log(C)t-1、log(Y)t与log(C)t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的结果为-4.163404,小于显著水平1%下的t临界值(-3.689194),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因此,3者之间的协整关系成立。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log(C)和log(Y)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log(Y)是引起log(C)变化的Granger原因,F检验结果非常显著,因而拒绝原假设。log(C)不是引起log(Y)变化的Granger原因,F检验结果不显著,因而接受备择假设。检验如表2所示。
(四)误差修正检验
利用Eviews6.0对误差修正方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a0与log(Y)t-1的t检验不显著,舍去这两个解释变量,重新估计的结果为:
log(C)t=0.4472log(C)t-1+0.5477log(Y)t-0.9069ecmt-1
其中D-W=1.950441,基本不存在自相关的问题;判定系数R2 =0.6848,拟合度比较高;回归标准差SE=0.0408,估计值很优良;各个解释变量的t检验值都很显著。因此上述方程反映了log(Y)t、log(C)t-1与log(C)t之间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调节力度。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90692,这说明长期均衡对短期波动的影响很明显。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实证结果清楚地显示:1978-2007年,重庆市的当期人均消费、前期的人均消费与当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从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重庆市城镇居民的前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当期人均消费的影响很小;前期人均消费对当期人均消费的影响比较大,说明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具有惯性;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当期人均消费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贡献率近61%。从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来看:误差修正系数为-0.9069,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表明上一年的非均衡误差项以0.90692%的比率对本年度的被解释变量进行反方向修正,使得重庆市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镇居民消费关系不会过多地偏离长期的均衡状态。因此,任何降息或抑制居民储蓄的临时性措施都不可能破坏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而只能在短期内引起一些变动,这种变动在后期总会得到修正。
(二)政策建议
1、重庆市政府应积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消费之本。一是要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发展经济的核心目标,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会提高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二是拓展消费领域与培育消费热点,适应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从主要满足市场需求,逐步转变到既要满足市场现实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上来,以不断拓宽消费领域。
2、重庆市政府应积极引导城镇居民的消费预期。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消费信心,进而为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保障。总之,只有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并举,使居民减少后顾之忧,大胆放心地去消费,才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重庆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旦.中国城镇住宅价格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2).
2、Franco Modigliani. The Life Cycle Hypothesis of Saving: Aggregate Implication and Test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1).
3、罗刚平.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和谐发展论坛,2008(7).
4、谭志雄,尹希国.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扩张线性模型分析[J].统计观察,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