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力测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师把瓶子放到投影仪下,又把纸巾揉成皱皱的纸团,塞到瓶口说:“同学们,你们能把纸团吹到瓶子里吗?”这么小儿科的任务,谁不能?于是有些人自信满满地喊着“能,能”,但我深知陈老师的话语里一定有悬机,可能没那么简单,于是坐着静观其变。
我们首先派女将林恩希出场,她自信满满地走上台,弯下腰,鼓起腮帮子,猛地一吹,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纸团不仅没有吹进去,反而从瓶口处弹了出来。那些有先见之明的同学们十分淡定,可那些之前说能吹进去的同学们,个个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
接下来,我们请人高马大的石煜上去尝试,因为他是班级里个头最高的同学,力气一定最大,所以,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只见他先扎了个稳稳的马步,双眼瞪得大大的,盯着纸团,屏息凝神,用嘴对准纸团,使出平生气力吹去。什么?竟然发生了与林恩希同样的状况,我们大跌眼镜。哇,这纸团真的有魔力吗,连石煜也无能为力?
现在,陈老师要大展神功了,只听他说:“同学们,我一定会吹进去的!”看,陈老师又在吹牛皮了,台下一片安静,好像都在等待着陈老师出丑。陈老师拿出一只空笔管,我们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吹就吹,拿什么笔管呀?老师用嘴对着空笔管,空笔管对准纸团轻轻一吹,奇迹出现了,纸团竟然――竟然――被吹进去了!“老师你真的是魔术师?”我们一个个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不相信是吧?那我让你们相信。虽然你们吹出的气流很大,但同时,瓶口的气压也很大,所以纸团就不听你们的话了。而用上空笔管,让气流凝聚,气压变小,逼出瓶里的空气,自然,小纸团就往里钻啦。”
摘要:情绪智力的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思维特质,主要表现为在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中产生压力和尴尬时的化解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其整体水平能够侧面反映出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进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针对用人单位而言,选择合适的情绪测量试题,对即将入职或招聘人员进行测试,有利于对员工未来人际关系和工作满意度进行有效预测,进而体现员工未来的工作效能情况。根据以往研究的基础,笔者总结测试设计将在五个因素,十五个子维度上总结设计情绪智力的参考方案,帮助企业对将入职员工进行效能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心理测试
一、情绪智力研究成果
情绪智力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初叶,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将人们用于人际关系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定义为社会智力,随后亚历山大又在1935年对提出了非智力因素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影响作用。发展到80年代,加德纳关于智力的多元理解和划分明确了情绪智力的维度,及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这两者从自我调节和外部环境影响和处理能力的角度分别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表述,同时具备两种智力的人能够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意图和诉求,通过调节自己和影响他人的方式,实现人际关系良好发展和自身生活环境优化。由此可见,心理学界对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和划分并无统一的说法和共识,各个学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发了不同的测量工具。皮特艾兹等研究者为了解决研究理论和测量方法各异带来的情绪智力定义混乱问题,总结归纳了各类理论研究观点,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特质情绪智力和能力情绪智力两个方面,并重点研究了特质情绪智力,明确其概念和结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可用于实用性研究的测量工具。由于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未入职员工的特质情绪智力进行测试,因此主要借鉴皮特艾兹的理论和成果,根据我国求职特点进行本土化设计,帮助用人单位进行情绪智力测试。这样不仅可以借助较为成熟的测试体系和数据来源,也可以针对我国本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
二、情绪智力心理测试设计原则
1、私密性原则。在心理学测试中,考虑到其测试问题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以及测试结果外泄可能对个人心理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在测试之前必须告知被测试者测试的情况和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这一事实,让被测试者了解本测试的内容及结果仅在他允许的范围内知晓,测试人员应具有绝对专业性,对测试内容和结果严格保密。
2、预先准备原则。情绪智力测设中选择的不同测试点、测试的实施过程、得分统计和结果分析应严格按照心理学测试要求进行,需要对相关测试人员进行预先培训,并充分了解测试的目的、内容,以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客观性原则。确保被测试者完成测试的条件尽量相同,减少外界因素对被测试者心态和情绪的影响。对于测试结果的评价也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确定测评的一致性。
4、参考性原则。情绪智力测试结果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被测试这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基本情况,但必然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测试结果应尽量作为参考量,配合其他测试,全面了解被测试者的实际情况。
三、设计测试的目的意义、设计思路及双向细目表
(一)测试的目的意义
企业在选择用人之时进行情绪智力测试,重点想要了解的是将入职员工的人际情绪智力情况,特别是在自我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互动中的情绪信息,员工拥有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能的基础,因此在入职前通过相应测试选择这方面能力较强的员工,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测试设计思路
1、测试题目设计可以依据特质情绪智力成人问卷包括简版(Petrides & Furnham,2006; Cooper & Petrides,2010),问卷的内容涉及到整体特质情绪智力的四大类影响因素和15个分因子,以自陈式的方式展开,测试问题均以陈述句形式进行,被测试者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测试。
2、测试量表以Likert五点记分法为主,及从根本不符合、多数情况不符合、不能确定、多数情况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层级,分别计1、2、3、4、5分,共30题,每个因子两个题目,根据总分情况分为优秀(130分以上)、良好(130-100分)、合格(99-75)和较差(75分以下)。测试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每个因素进行平均得分统计,分为单项优秀(4分以上)、良好(4-3.5分)、合格(3.5以下-3分)、较差(3分以下)。
(三)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思路
构成因素为:情感因素、自控因素、交际因素、幸福因素、整体情况。
其中各个构成因素的因子、特征及所占问题数量为:
情感因素――情绪感知,(是否对自己的感受有明确的认知能力,是否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表达和情绪变化),2问;
情绪转移(是否具有换位思考能力和意见采纳能力,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2问;情绪表述(是否能够有效组织语言,保证交流畅通)2问;
关联技能(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倾听者和交流者,是否能够通过建立友好关系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否了解如何在沟通中做出正确回应)2问
自控因素――情绪调控(是否能够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能否及时发现并消除消极情绪情绪影响,延长积极情绪作用时间,能否保持心理状态稳定)2问;
低冲动性(是否在全面掌握信息和深思熟虑后才做出决定或付诸行动,但又不会仅为过于谨慎而畏首畏尾)2问;
压力调节(是否能通过情绪调节和情绪激励减少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冷静面对压力)2问。
交际因素――情绪调节(是否能够在感知他人情绪的基础上,帮助他人进行有效情绪调节,是否乐于出席社交活动)2问;
决断力(是否能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是否能够真心对他人给予肯定和赞美,是否希望获得团队领导位置)2问;
社会观念(是否对人际交往和沟通合作具有相当的自信,是够对外界信息和周围人情绪变化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是否善于协商和沟通)2问。
幸福因素――特质幸福(能否在多数时候保持幸福和快乐的感觉)2问;
特质乐观(是否具有乐观的心态和处事态度,是否具有迎接风险和挑战的能力)2问;
自信心(是否对自我价值实现具有较高的期望,是否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否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2问;
整体情况――适应性(是否能够较快适应新的事物或环境,是否具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2问;
自我实现(是否对成功具有强烈的企图心和行动力,是否能够处于自我实现需求而努力工作)2问。(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Petrides K. V. , Frederickson N. , & Furnham A. The role of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vi-ant behavior at school[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4, 36, 277 -293.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创新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有效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也是中职教师必备的素质。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环节具体计划的过程。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预先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等的创造性本领。
目前部分中职教师教学设计理念滞后,设计能力较低。怎样才能使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打造高效课堂,让教与学变得轻松愉悦呢?本文以德育教师为例就该问题进行阐述。
一、中职德育教师教学设计现状
1.注重知识传授,忽略培养职业能力等非智力-性因素的设计
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忽略了中职教育突出职业性的特点,仍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传授知识上,尽可能详尽地描述教学过程,很少依据专业特点挖掘、创造教材中提升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教学点,忽略根据教材内容去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层面的教育目标的实施和完成。
2.注重教学内容设计,忽略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体现在完成“教学内容”上,而没有提升到设定并完成“教学目标”的高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内涵和层次上有很大差。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仅让学生获得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为学生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仅仅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才是教学内容的升华,也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和精华。
3.注重课内知识设计,忽略课外知识设计
教师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研究,缺少对学生未来规划的思考,不了解社会发展、未来岗位需求,教学设计脱离学生生活;缺少知识整合和拓展教学,使课程单调乏味、容量不够。这一点最终表现为缺乏与本课有关的学科知识联系的设计,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内容等相关实践知识联系的设计等。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教师讲合理消费观时,只需让学生把自己一周的实际消费情况做记录,进行课堂分析,就可顺利引申到社会消费结构。很多教师接受过职业教育新教学理念、技巧和技能的培训,却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4.注重现有教案的使用,忽略主动研究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仅仅体现在课前的准备教材,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如一份德育课教案用来应对不同专业各个教学班,缺乏对教学对象、教学环节、教学环境等影响因素的针对性关注。这种教案只能算是教学准备,将伴随课堂教学过程结束而终结,甚至会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
二、影响教学设计水平和实施效果的教师因素
笔者在学校134名教师中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听课和教学资料实物查看的方式,从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多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60.12%的教师对学习者特征、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能够经常进行熟练分析,37.88%的教师只是基本能够进行分析;59.58%的教师能够根据学情选择适当的教法、组织教学,40.91%的教师只是基本能够选择教法进行教学,只有少数教师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对于多媒体的选择,92.42%的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分析和教学策略选择多媒体;对于教学评价,25%熟练掌握、50%基本掌握、25%未掌握。
在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和多媒体选择三个元素上,教师掌握的程度比较乐观,但对教学评价掌握不够好,对教学模式和方法掌握不熟练,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水平。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有差异,公众软件和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比较高,但对于课件制作类常用软件的掌握情况不够好,对PPT的设计和使用仅处于较低层次,影响了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
三、依据课标,全方位提升教学设计能力,进行教学创新
1.提高学情分析能力
(1)分析学生的智力因素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从我国人才结构、教育结构和智力结构的对应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教育结构分为:义务教育,高中中职,高职高专,本科,研、博。对应的人才结构分为:普通劳动者,技能型、技术型、下层管理人员,工程师、经济师,研究型、管理型,具体见下图。
教育和人才结构都分为五个层次,中职教育对应的学生是最下面的两个层次,即中职教育对应技能型劳动者。
从教育结构和智力结构上看,职业教育智力结构在60%的人群范围内,人的智力结构是有差异的,且具有不可逆性。
通过人才结构、教育结构、智力结构的相互关系,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中职学生大部分智力在100分以下,适合从事技术、技能型工作,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智力结构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2)分析学生思维模式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笔者对学校2013级、2014级2000名学生进行了16PF人格测试,结果显示:学生个体水平差异性很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理想信念追求实用、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气氛较浓,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行为规范性差、组织纪律观念较弱等问题。
从思维模式上看,中职学生属于形象思维模式,动手能力较强,对理论性的知识接受困难。老师们属于抽象思维,读书能力强。两者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很大,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特点,换位思考,尝试在教学设计上进行创新,使课堂教学由知识导向型向行为导向型转化,从而提升中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提高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W内容,认真确立、整合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确立多元目标,并体现层次性。
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兼顾“个性化”目标和在教学活动中生成的非预期目标。如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一定要兼顾各组学生差异化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既确保教学目标实现,使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又避免对部分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3.提高创境激趣、营造学习氛围的能力
创境激趣,是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工作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工作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情境,并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于情境中。教师要设定情境,营造未来工作情境,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学习与对话,陶冶学生的人格。如在法律教学中的模拟法庭上,一枚国徽体现了法律的威严与肃穆,一个小小的法槌就可以让枯燥的法条变得真实、灵动。
4.提高安排教学程序的能力
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组合,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根据专业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定整体的教学思路,制定、完善教学设计。
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导入环节,在汽修实训车间,要从学生检修一辆汽车开始;而在会计专业,则从一个违规案例导入;在物流专业,则会由一段野蛮快递视频引入新课,从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引出职业道德标准。
5.提高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因此,选择对本次教学内容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学生的自主活动,把握合作学习的策略,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综合运用项目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切实做到双边互动、“教”“学”融合,提升课堂实效。
每节课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和展示,如模拟法庭既是案例教学法,又是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还包含了探究合作,只有整体运用得当才能塑造完美的德育课堂。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试结果的调查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完善高校学风的建设,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了测试卷,针对吉林大学南岭校区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经行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积极向上,对当前的状况满意,并且为未来努力着。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
(一)学风概述。学风,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的风气。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优良的学风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意义重大。学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校园氛围。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元向上的校园文化,写有振奋精神话语的展板,都对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形成有所帮助。二是学生管理。完备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奖罚条例,对于学生行为的规范至关重要。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系统的准则的建立对于学生的管理有很大的影响。三是教育载体。学风总是通过一定形式的教育载体逐步形成的。这些教育载体涵盖了学校活动、社团活动等学校生活的多个方面。学生通过这些教育载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整个校园逐渐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学习风气。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是绝对独立的个体。我们需要融入集体,进行一系列的社会生活。所以,我们常常害怕被孤立,由此引发的从众心理对我们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一个寝室如果其余人都在打游戏,那么剩下的那个人即使不玩游戏,也会因为从众心理而加入打游戏的行列;而一个寝室,如果其余人都去上自习,都拿奖学金,那么剩余的那个人就会因为害怕被孤立而去自习,奋发向上,从而形成一个寝室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比如如果以一个四人寝室为单位,对于一个活动,其他三个人都不打算参加,那么第四个人即使已经填好了报名表,也会抱着随大流的心理而放弃参加该活动。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如果善加利用,便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中间形成一种向上、严谨、刻苦的风气,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学风。
(三)模仿心理和替代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模仿心理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或语言,记住一个大概,然后自己组织语言及行为的过程。大学生还未能达到完全的成熟,很多时候他们都会产生一个模仿心理。如果一个学校学生作弊成风,老师监考不严,放任学生作弊。那么在模仿心理的驱使下,越来越多内心正直的学生渐渐会走上考试作弊的不归路。而如果一个学校学生都能自我约束,老师监考认真负责,那么即使有作弊心思的同学也会渐渐放弃作弊。由此可见,高校学风建设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离不开学生的自我约束,只有两者都做到了,才能让积极的风气占领上风,从而使整个学校的风气越来越好。而替代心理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或态度后进行的自我批评,并由此进行一些自我的改变。如果看到别人因为违纪而受到处罚,那么在学生心里便很容易进行自我反省,并记住违纪造成的后果,从此更加谨言慎行;如果看到别人因为成绩优异而受到奖励,那么在替代心理的驱使下,很容易使大学生为了获得荣誉而不懈努力,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高校对优秀同学的褒奖,对违纪同学的处罚,很好地运用了大学生的替代心理,对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四)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对高校建设的影响。每一个大学的大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家庭条件及成长环境的不同,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呈现多样性。
1.优越性与自卑性。有一些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花钱大手大脚,这一行为易在学校引起攀比的不正之风。也有一些大学生成绩优异,对知识的理解较其他的同学快,付出的精力却不一定比其他同学多。以上两类同学往往易形成优越心理,从而在很多事情上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另一些同学或是家境不好,或是成绩不好,往往易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丧失信心,形成自卑心理而低估自己。这两种心理对于优良学风的建设都是有害的,他们很容易使大学生找不到方向,走到错误的道路上。
2.情绪起伏较大。大学生还在成长阶段,只能说在不断接近成熟,而并不能真正达到成熟。所以,大学生很容易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产生较大的情绪起伏。有些同学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便大受打击,质疑自己的能力,从而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怎么做都学不好,从此一蹶不振。这类同学由于这一个情绪波动,有可能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有些同学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得到学校的奖励和同学们的关注,产生骄傲的心理,并从此沉浸在这一次的胜利中,不思进取。这类同学很容易在面对考试失利时转变成第一类同学。
3.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活是我们首次离开父母外出生活的经历。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普遍较强,而离开了父母之后,自我意识得到了增强。很多同学很少为别人着想,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这就引发了同学间的一系列矛盾,长此以往,同学之间的嫌隙渐渐加深,校内易形成一种不和谐的氛围。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一所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对于这所学校至关重要,可以产生很多种不同的效果。良好的奖励及处罚制度可以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产生奋发向上的斗志;而完备的管理制度也给教师以约束,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种种效果的叠加,使高校的学风趋于严谨、求实、创新、向上。
(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由以上分析可知,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学风。由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非常重要。学校可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举行定期的讲座,并开设心理咨询室,给每一个内心感到困惑却无处倾诉的学生一个可以随意倾吐心声,困惑得到解答的地方。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迷失的心找到方向,走回到正轨上。同时,学校也可定期进行心理测试,掌握学生心理的最新动态。
(三)利用模仿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应该联系优秀的校友,给在校大学生进行一些成功经历讲座,让同学们对未来充满希冀,拥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辅导员也可以不定期让一些成绩优异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把一些高效的方法分享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收获了学习方法的同时也燃起了对优异成绩的向往,从而努力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形成刻苦治学的学习氛围。
作者:吴昊 刘晓贺 魏乐 单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关键词: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管理学知识产权策略
一、引言
在社会各行业中,软件企业总是能够走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伴随着技术而产生的就是一系列以软件开发利用为依托的知识产权。因此,对于任何软件企业来说,知识产权的管理与实施策略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试从软件企业的角度,并结合软件企业自身的特点,从管理学与知识产权法学两个角度来探讨软件知识产权保管理及其策略,以期对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概述
(一)软件与知识产权
我国新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和有关文档。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可以由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执行的代码化指令序列,或者可被自动转换成代码化指令序列的符号化指令序列或者符号化语句序列。文档指用来描述程序的内容、组成、设计、功能规格、开况、测试结果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资料和图表等,如程序说明书、流程图、用户手册等。同一计算机程序的源程序和目标程序为同一作品。由于计算机软件的易复制性,自它诞生那一天就面临着被非法复制和使用的威胁,所以为了保证软件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保护软件开发者的权益,促进软件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从法律上对软件知识产权予以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是软件技术得于继续创新的根本,因而政府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义不容辞。
目前国际社会已形成以《著作权法》保护为主,《著作权法》(包括《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实施交叉和重叠保护(如:源程序及设计文档作为软件的表现形式用著作权法保护,同时作为技术秘密又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为辅的趋势。由于软件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使得对软件法律保护成为一种综合性的保护,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切忌对仅依靠某项法律或法规解决软件的所有知识产权问题抱有幻想。
(二)软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软件企业来说,其日常运营活动主要包括软件市场调研、软件研发及软件产品销售等。软件作为知识产权所保护重要客体之一,势必导致软件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否则企业依靠软件所带来的财富将荡然无存。因此,软件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降低潜在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软件企业在软件研发初期就要有意识地预防有意或无意地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严格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购买一份软件只能装入”单机”使用;必须意识到,复制软件并向他人提供是一种商业。只有在和拥有该软件知识产权的企业达成协议后,方能进行关于该软件的商业性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熟悉其他企业的软件,在开发软件时避免使用别人的知识产权,确实要使用时,必须和产权所有者协商解决;企业应聘请法律顾问,在可能遇到法律纠纷时,要向公司法律部门咨询,经其严格评估后方能实行。
2、避免及防范知识产权侵权由于我国软件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软件企业必须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就需要企业必须采取必要的知识产权管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防范他人侵权所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软件企业若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较为重视,可以对该领域内的研发水平、研发成果何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此能够对整个市场及技术领域进行把握,从而能够避免无价值研发的财产损失,同时也能够避免可能由于重复开发而导致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被诉风险。
三、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分析
(一)制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可分为以下个层次:
1、宏观战略目标。应有利于促进我国软件行业的进步、经济增氏和社会发展。
2、中观目标。知识产权的立法宗旨是软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中观目标。如我国《专利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推广应用”,就是企业在确立专利战略的中观目标。企业应激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并推广应用于企业与社会。
3、微观目标。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并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只有制定了准确与有效的管理目标后,企业才能够真正朝着所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目标去发展,从而促使企业能够健康成长。
(二)设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
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就是根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总目标,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各要素配置在一定的位置上,确定其活动条件,规定其活动范围,形成相对稳定的、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根据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的经验,设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明晰。每个机构以及这些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每一部分,都与特定的知识产权管理任务、目标有关,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与运作必须以”事”为中心,因”事”而设机构、定职务、配人员。人与”事”要高度配合,不能以人为中心,因人设职,因职找”事”。因此,在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目标、任务明晰原则。
2、分工合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根据专业化原则进行分工,明确每一具体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及个人的职责,但分工要适当,既要考虑分工的专业化,又要从合作的角度来考虑把各种分工组合起来,对类似的工作应该尽可能组合在一个部门,这样可以减少部门与部门、人与人之间的工作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3、权责对等。企业的每一个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都应按权责对等原则设置。有一定的职务就应担负一定的责任,同时也应享有相应的权力。责任是随权力而产生,又是权力的对等物,权力是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责任与权力应该一致,每一个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都不应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权责不相称,更要避免”因人设事”地建立机构。
(三)建立保密协议制度
软件企业与企业员工、外聘人员之间应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以及应就企业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的保密事宜进行约定,建立劳动利益关系合同以及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协议。一些目前不宜马上实行劳动合同的企业,也通过建立或者健全本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方式进行过渡,以鼓励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劳动,明确企业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软件技术成果归属关系,以预防l瓜业技术人员流动时造成的技术流失和技术泄密等软件企业非常”苦恼”的问题。因此,签订保密协议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