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祭祖发言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竞选,我竞选的是小组长这个职位,我认为我能胜任这个职位。当小组长不仅可以是我的能力得到发挥,还能让我得到更好的锻炼,使我变得比以前更加优秀。
年级组老师聚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是高一年级组的全体师生大会,大家汇聚一堂,来总结我们前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也将进一步明确我们今后的目标。八月十号,同学们怀着一份新奇,来到了一中这陌生的校园,在这里,你们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氛围,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并且尝试着融入这种生活,适应这种生活。你们努力了,你们成功了,凝成了自己的特色,创造了自己的精彩,大家高中生活的画卷正在展开,没有谁能阻挡青春的飞扬!生活在一中,每一个瞬间都蕴蓄着成长,智慧在闪耀,汗水在流淌,每每前行一步,都伴随着老师们深情的期望!
初中的少先队教育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身心成长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织基础。初中少先队组织所面对的是一个身心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特殊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理应比小学少先队更活跃,但较长时间以来,中学少先队的发展呈现一种“滞后”的状态,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学少先队成了整个少先队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除了初中学生面对升学率压力大等因素外,最根本的我觉得还是一种工作方法的问题,它长期以来沿用小学少先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来领导管理中学少先队,缺乏与中学学生这个年龄段相对应特点的活动,没有以前瞻的、动态的教育理念来建立有利于促进初中少先队成长和发展的组织和教育机制。
初中的学生就人的身心发展过程来说,他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速度最快、任务最重的阶段。因此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应根据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结构的标准,以初中少年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构建富有中学特色的少先队教育体系,开展具有少年化特征的教育活动,更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思想。以大化小,以面化点,以适合中学生特点的“八荣八耻”来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介于中学生这一特殊的年龄发展阶段,我校少先队组织不断研究适合中学生发展和接受的制度、活动,一切以他们的特点为出发点。
1、全面提升初中少先队的地位、作用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小学时戴红领巾是很值得骄傲的事,但是到了初中,即使没有离队,但要学生戴红领巾还是有一定的障碍的。这就是他们心理上的一种转变。中学少先队一般在初二年级举行离队仪式,学校行政往往把少先队定位在初中一、二年级的少年群众组织,没有把少先队作为初中三年全程性的组织,因此难以实现初中三年组织教育与初中三年学校教育同步,从而做到保持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性和连续性。这学校和个人两者因素的结合使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进入初中之后就脱离了组织关系,没有了组织生活,从而导致中学生缺少一种组织上的归宿感。因此学校应该坚持把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这不仅满足了初三大少年的组织归属感,还大大扩展了少先队的组织作用,消除以往初二到初三的组织教育断裂层,保持初中组织教育的完整性,同时使许多大龄少先队员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让每一位体会自己的价值感。也全程性地发挥初中少先队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实现初中少先队改革的目标: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素质教育,九年组织教育。
2、在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的转变工作方面,力争做到从团队脱节转化为团队衔接。
初中是共青团发展的基础和源头,而少先队则是为共青团输送优秀人才的组织。团队组织的自身发展需要两者紧密结合,自成一体。但初二离队这种做法容易引起团队分离脱节的现象,队员离队后,就成了团和队两不管的“孤雁”。因此,我们一直坚持初一建团、初三离队的做法,在强化中学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团队组织双向延伸、协同教育,积极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为团组织的发展对象,优秀少先队员入团后仍保留队籍,同时留队带队,让他们在少先队组织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负“以团带队”的任务。另外我们还做到有计划地建立团组织,初一建立团小组,成立年级团支部,初二、初三建立中队团支部,在初中各年级建立“团队”组织交叉并存的组织建设网络,达到“强队建团”、“强团带队”、“团队共兴”的双重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少先队工作在共青团事业中的基础地位,并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团组织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考核体系。
3、在帮助队员适应中学生活方面,从要求队员适应到主动适应满足队员需求的转变。
队员从小学进入中学,其学习环境、少先队活动、组织管理、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时少先队组织往往容易疏忽的地方就在于如何积极有效的组织初一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初中生活,以往的做法是学校单方面地要求队员如何如何去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却很少考虑如何改变我们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去主动地适应学生,并竭诚地为中学队员的成长成才更好的服务。其实,众所周知中学少先队活动与小学少先队活动相比,应具备更深刻的哲理思辨性,更综合的活动生成性,更自动的主体参与性,更广阔的知识包融性,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学校在这方面针对初中学生已有的较为独立的思维能力,根据其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处于初步形成但还相当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等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非常需要得到成人世界的接纳和认同,社会化的心理需求不断增强等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这种过渡性特点的各项组织活动。如一直坚持开展的“新三好”活动,并以此活动为载体开展的“实践体验新三好”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探索并理解“新三好”(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庭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的标准,感受“新三好”的情感,体会“新三好”的要求,从而履行“新三好”的标准,最终成为真正的“新三好”。这一教育活动将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外在的静态的强加要求,变成了学生内在的动态的自我要求,德育的目标在自然而然中内化成了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另外我们还以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和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多次开展“我们喜爱的中学少先队”、“我所希望的21世纪少先队”活动、“成长的烦恼”问卷调查;后又开创了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深入生活、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以适应时空变换、环境变迁、队员变化的特殊性,增强中学少先队工作的针对性。创造“情境性”和“合作性”的互动,引领队员到社会、社区、大自然中去体验,去感受,在丰富多采的具体实践中,使队员们能自主构建、动态生成一系列具有少年化特点的活动,如“成长有烦恼、体验是良药”、“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征文大赛、“放飞宏志”绘画比赛、“在花季中健康成长”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内容的生动性、丰富性、具体性、特殊性,充分激发了队员的体验热情,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另外我就少先队工作中得到的两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觉得中学少先队工作就领导的关心与支持,辅导员的齐心协力及全校教职工的主动参与非常关键,这是开展中学少先队工作的有利保障。如我们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少先队工作,尤其是注重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因为大家都明白只有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才能带起高质量的少先队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少先队员,从而为团校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学员。所以学校为我们订阅多种杂志,如《少儿研究》、《少先队研究》、《辅导员》等。有时学校还从其它地方获取好的信息,挂在校园网上供大家参阅,学校总是默默的支持着,使我们及时了解少先队最鲜活的信息,及时供给我们最新鲜的精神氧气,给思想充电。每次少先队的重大活动,教育、教学干部都会出面帮我们协调工作,统筹管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上下一盘棋,才使我校的少先队活动得以顺利成功地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地区高校;积极人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22-02
一、引言
在人的内心深处,存在积极和消极两股抗争的人格力量。消极的人格力量让人压抑、恐惧、贪婪、自私,常导致人处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人格力量让人喜悦、希望、宽容、仁慈,有助于保持人的心理健康。这两股力量谁都可能战胜谁,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将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素质的提升,不仅依赖于消极人格力量的消除,更依赖于积极人格力量的培育和增长。正如积极心理学所认为的,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面才能被消除或抑制,才有助于人格和谐、健康地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和研究,以期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积极人格教育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西西部民族地区某高校选取49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剔除无效问卷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共482人,其中男生206人,女生276人;城镇学生187人,农村学生295人;大一学生132人,大二学生126人,大三学生118人,大四学生106人。
2. 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的积极人格问卷采用Park和Peterson等人编制的成人版人格力量测量量表。该量表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翻译并修订,共有240个问题,反映了24种积极人格品质。每种积极人格品质由10个问题构成,每个问题采用5点记分,从1分~5分别表示非常像我、像我、不确定、不像我、非常不像我。每种品质的平均得分越高,表示该人格品质越趋向积极的一端。
在本次研究中,该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0,Cronbachα系数为0.92;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各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2~0.88之间,χ2/df=2.64, RMSEA<0.05,NFI、TLI、CFI均在0.82以上,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3. 数据搜集与处理
调查问卷由心理学专业教师现场发放和回收,学生回答时间约40分钟。所有数据的处理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总体情况
表1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24种积极人格品质的得分排序
表1结果显示,在本研究中,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22~3.88之间,都在中点值3分以上,提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良好;其中,积极人格品质得分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爱与被爱、友善、公正、感恩、美的欣赏,排在后五位的依次是自我控制、领导力、毅力、社交智慧、勇气。
2.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表2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注:*表示P<0.01,**表示P<0.05,下同
表2结果显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在洞察力、友善、爱与被爱、宽容、美的欣赏和自我控制等六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其中,在友善、爱与被爱、宽容、美的欣赏等方面,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洞察力、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
3.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城乡差异
表3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城乡差异
表3结果显示,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谨慎和幽默等五个方面。其中,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和幽默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在谨慎方面,农村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4.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年级差异
表4 民族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年级差异
表4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好学、自我控制、美的欣赏和感恩等方面。进一步通过LSD多重比较检验发现,在好学和自我控制方面,大四学生的得分高于大二学生,且存在显著差异;在美的欣赏方面,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而在感恩方面,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四、分析与讨论
1.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发展状况
在本研究中,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各维度的平均得分在3.22~3.88之间,都在中点值3分以上,提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发展良好。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五种积极人格品质分别是爱与被爱、友善、公正、感恩、美的欣赏;最不突出的积极人格品质分别是自我控制、领导力、毅力、社交智慧、勇气等,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在爱与被爱、友善、美的欣赏、宽容等积极人格品质方面,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洞察力、自我控制等方面,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女性别的心理特征有关。已有研究认为,在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在友善、爱、美的欣赏等反映“心灵”情感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显著高于男性;而男性在自控、洞察力等反映“理性”层面的积极人格品质方面得分高于女性。一般情况下,女性青春期较男性来得早,她们更早关注个人的仪容、体型等,审美能力发展较快;女性通常具备良好的爱心和友善等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更能够宽容别人。男性一般比较理性,善于自我控制,具备较强的洞察力。
3.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城乡差异
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热情、谨慎、幽默、判断力和社交智慧等五个方面。在判断力、热情、社交智慧和幽默等方面,城镇学生的表现明显优于农村学生,在谨慎方面,农村学生表现较好。这些差异,可能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环境有关。城镇一般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信息通畅,生活在城镇的大学生能够较早接触社会文化,接受社会影响,对社会知识和信息的了解比较多,他们甚至能够通过微信、微博、QQ群等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这使得他们眼界开阔,思想开放,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能够热情主动,且具有幽默感,表现出较好的判断力和社交智慧。而农村大学生从小生活环境闭塞,信息不畅,对社会了解不多,遇事往往小心谨慎。
4. 关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年级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好学、自我控制、美的欣赏和感恩等方面。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大四学生在好学和自我控制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原因可能是大四学生直接面临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发现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上存在的不足,能够主动进行自我控制加强专业学习,以尽快适应实习和就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美的欣赏方面,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这与大三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有关,他们越来越关注美的事物,不仅关注事物的外在美,也关注事物的内在美。
五、结束语
在感恩特质方面,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这一结果应该引起注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接受了较多的感恩教育,高中学校往往以感恩作为推动学生积极备考的巨大动力。大二学生更多地受到社会不良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感恩意识有所下降。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
[2]周炎根.浅谈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1(04).
[3]Park N,Peterson C.Moral competence and char-acter strengths among adolescents: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 for youth.Journal of Adolescence,
2006(29).
热烈祝贺凤阳上大洋苏氏宗祠新建落成暨晋祖典礼仪式取得圆满成功!
各位苏氏宗亲族门长老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寿宁凤阳乡上大洋村,庆祝我苏氏宗祠新建落成典礼暨晋祖礼仪式!首先,向大洋村各位宗亲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今天庆典仪式的各位宗长们致以亲切问候!、对各位嘉宾、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古语说,十年著书育人,百年修谱建祠,这是我苏氏家族历来以及中华民族古有渊源流传的家训,一代一代的相传承的文化特色。大洋村苏氏始祖渊源追朔于隋末唐初年间前,从河南光州(现河南固始县大桥头淮河流域)是较最早南迁入闽的苏氏家族,他比漳州虎渡大祖苏氏、厦门同安芦山堂入闽始祖苏益公支苏氏还要早入闽近200年左右,由于闽东苏氏渊源史记载不详尚待继续研考。据河南固始苏山堂苏氏历史研究会资料记载,证实确实在苏益公入闽很早之前就曾有另星分支苏氏族人,因为官南迁曾经入闽。
一、追根朔源
据《大洋苏氏族谱》记载源于福安始祖苏惟忠、苏惟智、苏惟信宗支世系后裔:大洋苏氏肇基始祖:煌公瑞房系生公派下。约在宋末元初年间,煌公从穆阳移居寿宁大洋,越七世是煌公、元四、祯二、国仁、瑞生、兴基、居安。其祯二公居大洋村,居安公分迁谷口。
二、上大洋村苏氏定居概况:
上大洋村行政辖区属于福建寿宁县凤阳乡管辖,坐落于闽东北山区,位于寿宁西南方向与福安市晓阳交接处的白云山侧峰海拨在998米左右。村东界邻大石村、西邻周宁何洋、南邻儒源村、北边半岭村。距离凤阳乡政府约6公里左右,离寿宁县政府所在地城关80公里,距离福安市社口镇26公里,离福安市城关约有56公里左右。由于历史地理自然条件,过去交通欠发达又远离县城与乡政府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全村种植土地面积约3000亩左右。其中茶园种植100多余亩,水稻田种植150亩,大部分属于山林约2500亩。上世纪党的三中全会农村实行改革开放,农村生活条件发生很大变化,八十年后期通电与在本村兴办学校一所,九十年代初期对外通了多村公路,九十年代后期接通有线电话。大洋村属于闽东北高海拨,气温低、温差较大属高寒冰冷山区,农业产量不高,全村主姓为苏姓家族约有50余户,总人口有200人。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放宽,村里人依托社口茶叶加工产业为基础,乡亲们走出大山,纷纷外出到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参与经营茶叶农产品,以及前往经营建材等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与姣姣者。如今大洋村除少数年长留守村里,大多数在外发展,生活水平大大得到了改善,多数移居他乡经营企业,家族产业与人丁兴旺发达!如今大洋苏氏族人,人才辈出,在各行业中他们的表现有着不俗的业绩,是我苏氏家族的骄傲。
三、敦亲睦族、联络宗谊、编撰族谱
随着社会发展,许多年来因外出经商,在外打拚多年,孩子们也是在外外异地出生成长,对家乡祖先们生息之地很漠生淡漠,甚至不了解,但希望我们家族人无论走到那里,我们应当永远记住的我们家族历史源流,了解我们的家族文化,传承弘扬苏氏祖德。我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耀眼一支,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苏氏后人感到无比自豪与荣耀,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苏秦的子孙、苏武后人,永远铭记这就是我们根源,苏氏文化博大精深,世代传承发扬广大。近年来国家对祠堂文化,宗族姓氏文化越来越重视,各姓氏对祠堂修建、对追朔渊源,寻根问族以及纷纷编撰族谱。世苏总会自2007年召开编写《全国苏氏总族谱》编辑筹备会议后,经2008年世苏总会第七届大会通过。在世苏总会第五届、第七届理事长印尼苏钢集团总裁苏用发宗长的关心支持赞助300万元,经海外内各地宗亲会的积极配合为全国《新编苏氏总族谱》收集编稿,我宁德市苏氏宗亲会苏振团宗亲负责供稿撰写的《福建闽东苏氏分支脉衍篇》被收入编写入《新编苏氏总族谱》第三册184一195页中,有苏志强负责收集整理供稿的宁德市(九县市)《苏姓定居概况》与《宁德市苏姓宗亲联谊篇》也被收入编写全国《新编苏氏总族谱》第六册的第156页一262页中。我们凤阳上大洋苏氏源流与定居概况也载入全国《新编苏氏总族谱》第六册第196—197页中与世界各地苏氏溶入为一体。全国《新编苏氏总族谱》在以北京大学管成学教授为执行主编与岳晓文老师等为编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12年12月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问世。2012年10月15日在新加坡召开第九届世苏大会再次通过,四川省苏氏宗亲提交的大会提案在全球范围:关于继续编写出版眉山派一支苏氏总谱的决定。2013年11月1日在四川宗亲会牵头在眉山市召开成立编辑委员会,今年四月在上海苏氏宗亲会协助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仪式,计划在2017年正式出版。随着世苏总会的积极努力宣传负射出更多正能量,对全国各地苏氏家族影响很大,就目前统计海内外各地正式加入世苏总会的正式会员理事团体单位五十几支代表团队,自2010年10月15日我宁德市苏姓宗亲联谊会向世苏总会正式递交宁德市苏姓宗亲会章程与申请,通过了总会审核,福建省宁德市苏姓联谊会为世苏总会正式理事会员团体,参与世苏总会理事成员的选举权与表绝权。宁德市姓氏源流研究会苏氏(筹备)委员会为世苏总会,被邀请列席代表团体(不参与表决与被选举权)。从而实在宁德与闽东苏姓宗亲团队的统一。
最后,我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预祝今天庆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