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生活向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有探究性和合作性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机械、呆板、枯燥的学习方式从根源上改变过来。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指导学生完成小实验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小实验呢?在指导中注意那些内容呢?本文拟从自己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小实验的体会和注意内容等诸方面加以论述。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实验无需专业工具,简单,易做,有趣,采用多样手段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新课程体系下的初中数学课本更突出了身边的“小实验”。近年来,中考试题更突出了身边的数学现象。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小实验,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能力。学生从大量身边实验中充分体会到数学五光十色的世界,学生更有成就感,视野更广。下边我谈谈自己的不足的体会。
1、教师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小实验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放置于开放、多元、自主的动态学习环境之中,为每一位学生开发了一个创造空间。充分的开发学生的巨大的制造潜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关注社会、共享学习成果的个性品质。如:勾股定理推理,图形旋转,探索平行直线性质等。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识.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小实验”不是实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到一定的科学实验思维,学会数学研究的方法,增长对自然的好奇和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所以我们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小实验。
2、明确探究的目的。在探究性小实验中,常常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探究目的,这样目的明确,学生课后才知道这个小实验干什么?怎样做?这样有目的的探究,避免了一味只注重实验的工具、结果观察而忽略对实验本省的理论研究。控制学生发散了思维,防止无目的的研究而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学生目标明确,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精思妙想,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物品“试一试”、“做一做”等活动。这样目的明确的探究的实验,使学生领悟到一定的科学思维,增长对自然喜爱。这样就很容易就得出实验结论,有目标,学生回家就想做,有热情,对知识的领悟才透彻。
3、介绍实验装置,教给方法,指导学生探究。实验,本身简单,实验器材来源于生活,但在做实验时,不一定身边就有这些常见器材,这样就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变通,找替代品,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对于简单实验可只做简单介绍,放手给学生。但对于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去探究。
4、启发,指导分析,分步探究。小实验一般都在该节课前安排,是该节知识的重要应用,故学生思维往往会过分被束缚,而无创新。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变通和提高,使学生处于浓烈的兴趣之中。如生活中的函数,设计多层次模式,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或创设活动,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活动环境,以此来适应学生的情意差别。例如女生喜欢代数男生喜欢几何。再设计试验中充分考虑这方面差异。在学习做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这时学生热情较高,很快有许多同学也发现这种现象,通过查找资料,共同研究,教师指点,很快就分析出原因。这样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5、教师多动脑,多设计小实验。小实验做不做,做多少,怎么做,其实关键还是老师,课外小实验课本中推荐的并不多,有许多实验还得靠老师动脑筋,查资料,设计实验。
每个小实验都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指导学生亲手完成实验,这样人人都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在指导学生把握探究的目的和层次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1、端正态度,严谨治学。教师思想上要认识到位,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课外实验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把“死数学”变成“活数学”。教师要以身作则。
2、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探究方案。初中学生对于小实验兴趣来的快,去也快。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探究上要起点低,有台阶。实验要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如果实验失败,要及时帮助学生找原因,使其顺利完成。
后来,这种当地的登山活动发展为广受喜爱的项目,这是户外运动起源的一个美丽传说。
20世纪80年代,户外运动由欧美传入中国。
职业技术学校里的户外课程
除了民俗中的传说,户外运动还有另一种科学探索起源说。
18世纪中期,阿尔卑斯山以其复杂的山体结构、气象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注意。1760年日内瓦一位名叫H·德索修尔的年轻科学家在考察阿尔卑斯山区时,对勃朗峰的巨大冰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自己攀登却未能成功。于是,他在山脚下的沙莫尼村口贴了这样的一张告示:“为了探明勃朗峰顶的情况,谁要能攀上它的顶峰,或找到攀上顶峰的道路,将有重金奖赏。”
布告贴出后,没人响应,直到26年后的1786年,才由沙莫尼村的医生邀约当地石匠巴尔玛,结伴于当年8月8日攀上勃朗峰。
一年后,德索修尔自己携带仪器,由巴尔玛作向导,率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登上了勃朗峰。英国大百科全书“登山”条目下,采用了这种说法。
此后,传教士为了传教,不得不穿越山区;科学家也开始走入山区,从事自然生态研究;一些拜工业革命所赐而形成的实业家等社会新阶层,拥有一定资金后也开始追求新鲜刺激,登山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
1857年,世界上最早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在德国诞生,这个以登山、徒步为主要运动项目的民间组织是现代户外运动俱乐部的雏形,也是如今户外学校的起源。1989年新西兰举办首次越野探险挑战赛后,各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比赛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开展。
原中国登山队教练孙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户外运动和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至少有几十年。”
1994年,30岁的天津医生海星技术移民新西兰。他花了两年时间在新西兰的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学习了自己喜爱的户外课程。
“我读的学校不是专业的户外学校,而是一所普通职业技术学校。”海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学校的性质类似中国的职业学校,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维修、汽车制造等种种课程。
旅游专业当年开设两个班,一是旅游会计方向,第二则是海星参加的旅游向导方向。
课程设置超过20余项,包括基础紧急抢救,法律法规---森林法、交通法等学习,野外生存以及如何寻找旅馆等等。
“我记得有一门课程专门教如何在野外煮咖啡,十分有趣,大多数同学都希望日后从事和旅游有关的商业活动,所以一些商业策划和客户体验的课程也受到欢迎。”海星在国内已是资深玩家,而对户外运动的系统认知,却来自30岁后在新西兰的学习。
从法国寄来1.5吨器材
1999年,来自阿尔卑斯山的法国人高宁(Serge Koenig)第一次在拉萨遇见康巴汉子尼玛次仁。
高宁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当时尼玛次仁已经有了创办一所学校的念头,希望能够培养一些的少数民族青年和尼泊尔青年成为攀登喜马拉雅山的高山向导。这个想法立即让高宁产生共鸣。
这个项目,正是如今赫赫有名的登山学校的雏形。作为当时的国际关系主任,高宁代表法国山地联盟与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
学校第一批学生是20多个16~20岁的壮小伙儿,他们自愿报名,根据身体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选拔。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来自珠穆朗玛地区定结县、聂拉木县的农民家庭。对他们而言,能够在拉萨学习,所有费用全免,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学生不仅接受职业教育,还要学习文化。但当时学校资源很少。学生们居住在简朴的木屋板房里,厨房是由一个老旧的露营帐篷改搭,教室没有暖气,由废弃的夜总会酒吧改成,耷拉着五颜六色的彩灯,一块板子钉在隔墙上,老师就在上面书写着教学内容。
其后好几年,后来曾任法国驻成都领事馆副领事的高宁经常会去拉萨教学,每年也会组织当地的优秀学生到法国国立滑雪登山学校参加培训。
鉴于登山器材对于实地培训的重要作用,高宁在法国号召公共募捐。几个星期时间就收到1.5吨重的登山器材,它们被全部寄到拉萨。
2000年,当地政府提供拉萨大学的一部分给登山学校使用。临时预制的简单木板房建起来了,比起学校初创时的校舍可以说是“奢华”。2003年,登山学校名扬全国:尼玛次仁和他的五名学生向导在中央电视台的摄影机下登顶珠穆朗玛峰。
此后,法国国立滑雪登山学校与登山学校签订了为期5年的培训合作协议。如今双方合作的范围已经扩大到登山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向导、厨师、后勤、高山摄影、翻译等等,环保教育也列入其中。
2008年5月,登山学校完成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到珠穆朗玛峰的壮举。彼时已在四川就职的高宁,在办公大楼电梯间的电视里,看到尼玛次仁在以珠穆朗玛峰为背景的能量饮料广告中出现时,彷佛看到一个巨星短片。
“高宁和尼玛次仁的登山学校无疑是个伟大的项目。它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登山运动,更改变了当地孩子的命运。”孙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遗憾的是,这个学校的辐射面有限,藏区学生成为最主要的培训人群。
2013年,孙斌终于实现自己的夙愿:成立巅峰户外运动学校。
学校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面向户外领队、高山向导以及各大学登山队等相对专业的人群。“这些人在户外运动中扮演着专业的领导者角色。而目前国内这一行业的现状让人担忧,带队者自身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无从谈起更好地保障队伍和随行人员的安全。”
在边远山区的向导、领队以及大学生们,往往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参与户外培训课程,因此免费的学习机会是提高核心人群专业技能最直接的途径。孙斌希望通过这些人能辐射更多户外爱好者人群。
中国没有高山向导认证体系
Jane 和Bob是一对生在新西兰的姐弟,一个6岁,一个2岁。“Bob是我们带Jane去南岛露营时怀上的,他的第一次户外经历应该从没出生就开始了。”他们的父亲罗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知名户外摄影师吉米·金告诉本刊记者:“我总是渴望探索外面的世界。我们家房子后面有一片很大的森林,我总是在里面追逐玩耍。我第一次和家人去美国西部旅行时看到洛基山脉,就知道我注定以后要与野外群山打交道。”
孙斌认为,在户外运动领域,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整个社会对户外运动的认知以及接受程度天差地别:在国外,儿童从小就从各个渠道接受户外运动教育。家庭周末去登山是极为普遍的行为,同时很多参加童子军的孩子也能从中学习到野外生存的技能。
而在中国,大学以前孩子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接触户外运动的机会微乎其微。
2013年1月第一期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刊登了《国内外大学生户外运动的发展现状对比研究》一文,文章说:发达国家在学校开展户外运动较为普遍,把户外运动作为了必备的一种生活技能,在学校开展了很多利用自然环境而进行的活动,甚至作为教学内容。
当代中国大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内容形式比较有限,把野营、自行车运动、徒步旅行这三样作为户外运动的主要形式的人数,超过参与人数的1/2。而野营由于对必备用具和户外专业知识的要求,参与人数又低于自行车和徒步旅行。
另外也有小部分人群参与过攀岩、定向越野、航海、潜水、打猎、漂流、滑雪、皮划艇,人数不足总数的1/10,雪上的户外运动参与者更少。
户外运动对于国外的大学生而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都会有至少一次比较隆重的户外活动,比如集体露营、集体跑步,而自行车运动、滑雪之类的活动则是几乎人人都参与过;对于打猎、划艇运动、攀岩、漂流、高山滑雪这类户外活动,国外大学生的参与人数也都超过1/3。
此外,在从业人员素质、技能培训、事故救援等各个方面,中外的差距也显而易见。
“在国外要成为高山向导,至少需要5年的资质,拥有丰富的经验,强大的理论支持也是必备的。”孙斌说。
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向导认证体系,为了提高各国向导的工作效率以及方便人才流动,国际上成立了UIAGM:国际登山向导协会联盟。该联盟共拥有20余家会员国,在其任何一个会员国取得认证资质的向导,都被其他会员国认可。目前中国并非该组织的成员。
2003年,孙斌在中国登山协会主持过一次针对国内向导认证的培训课程,“那次认证计划最后无疾而终。参与培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技能和知识是主要原因。”
慢跑人群直线上升
吉米·金的家在怀俄明州的杰克森。2011年冬天,他曾被困在家附近的山中,200英尺的雪崩轰然发生。“我真的非常幸运能够活下来。”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些情况让他总是考虑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但他说,“如果没有户外,我不会觉得自己活着。”
这也许是每一个热爱户外运动者内心的矛盾和渴望。
今年9月,户外品牌The North Face在哈尔滨、沈阳、北京三地进行招募“全球最苦逼的工作”参与者。获胜者将获得6个月工作合同,薪酬为6万元人民币,还将跟随吉米·金共同进行户外探险,并有机会派往美国接受专业户外摄影训练。
参与招募活动的工作人员Season告诉本刊记者:“虽然对报名者的身体条件和专业背景没有门槛限制,但最终进入决赛的6名选手都有一定户外运动经历。徒手攀岩是决赛的一个项目,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未经训练的人员很难完成。”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和参与户外运动。从此次活动的参与人群分析看,一部分完全没有户外经历的人也愿意挑战一些简单的项目。
运艳桥高中时喜欢上马拉松,进入大学后转移至耐力跑项目,他说跑步能给他带来快乐。2012年5月,他辞去国企的工作,成立了户外探险跑友会,从事跑步推广活动。
运艳桥说:“慢跑不需要什么技术,有氧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随时都可以慢跑。”
有一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里来了一位官员,是美国国会议员,管科研拨款的。他问超声速是怎么回事。这是个非常专业,当时也是非常前沿的问题,要向一个门外汉解释清楚自然是个超级难题。然而,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很会作科普宣传。他先不说什么,而是把国会议员带到他的澡盆边,放上水,用手在水面上划。划得很慢很慢,水波就散开了。于是他告诉议员这是因为手划得比水波慢,像亚声速;他又划得很快,水波就成尖形两边散开,这就像超声速。这位国会议员说他懂了,其实也没完全懂,只是这个意思他大致明白了。冯・卡门化无形为有形,化深奥为浅显,让不懂的人轻而易举地就懂了。这个故事堪称深入浅出的经典案例。
冯・卡门的科普故事启发我们,用最生活化、最形象化的手段来转化赏析的方式,转化成儿童容易接受的方式。著名作家秦文君认为,童趣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特质。那么,是否也可认为,童趣是儿童阅读欣赏最重要的特色呢?如果将成人化的欣赏内容与方式来一个“童趣化”改造,我们的小学生同样可以欣赏高雅的文学艺术。
一、提供最形象的选择型向导,引导学生欣赏古诗
古诗,我们需要关注其语言,甚至是语言风格。要让儿童真正体味诗歌独特的语言风格,最好的方式就是打比方。凭借他们熟悉的艺术与风景,生活与故事来打比方。这样就能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形象,化远隔为近距。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第一牧歌《敕勒歌》时,我采用近距设喻的方式设计了一个儿童化的欣赏向导,让学生根据自己欣赏的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下面对《敕勒歌》一诗语言风格的两种评论,哪个说得比较贴切?(1)《敕勒歌》这首诗的语言如小提琴般悠扬婉转,如春日垂柳般婀娜温柔,如江南小桥流水红莲秀。(2)《敕勒歌》这首诗的语言如安塞腰鼓般恢弘豪迈,秋日碧空般辽远,如草原驱马疾驰般洒脱。”我们阅读的感受应该是第一种。这种评论是感性化的,语言风格本是很抽象的东西,而将它说成一种是安塞腰鼓一种是琴声,这就感性化了。采用近譬设喻、感性体验、自我选择的欣赏方式可以给孩子一种感性的体验,与儿童的感性思维特点是完全匹配的,效果自然也是最佳的。我们只要能够抓住语文教育的价值点,只要能够把语言的赏析点设计成很好的感性化问题,小学里同样可以进行文学的鉴赏教育。感性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每个单元都会有语文学习的一个点在里面。
二、提供最有效的比较型向导,引导学生品读故事
故事总是开放的,其蕴含是丰富的。单篇的故事,小学生不大容易解读出其中蕴含的深意,体味到其中的精妙之处。如果采用比较的方式、互文的解读,有了一个可以匹配的参照文本,故事在意蕴和表达方面的特质就会凸显出来。例如,朱自强教授在《快乐语文读本》的读后指导中就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在小学一年级的读本中,朱教授把《小房子》和《小手套》编在一起。这两个故事情节是一样的,出现的动物都一样。通过将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培养孩子对故事的欣赏能力。直接跟孩子讲这个故事构思得多么巧妙、多么独特,这些都是文学理论的东西,对小学生这样讲就不是感性化的教学了。为此,朱教授设计了两个向导:第一个向导是:“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老鼠或大黑熊,你是愿意住在小手套里还是愿意住在小木屋里?”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孩子去重新回味故事,然后通过自己选择最喜欢的那个故事来进行感受。孩子喜欢哪个故事一定是在感觉中认为故事写得好、比较巧妙等,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头脑中一定会产生那样的感受。第二个向导是:“如果想了解自己更喜欢哪个故事,你可以组织小伙伴来演一演这两个故事。”让孩子们一起演戏,哪个故事让他们演得开心,可能哪个就是他们所喜欢的故事。通过这些形式,将一年级的孩子阅读故事的那种感觉,引导到文学鉴赏这个方面来。
走出新加坡樟宜机场,热浪裹着热带植物特有的味道扑面而来。我们由此驱车赶往新加坡丹娜美拉码头,再乘坐55分钟渡轮,就可以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民丹岛。这是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最大的岛屿,早在15世纪,郑和下西洋的记载中就曾提及。作为海上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民丹岛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吸引了葡萄牙、荷兰、英国以及阿拉伯国家商人的注意。岛上至今留存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迹。
民丹岛接近赤道,终年阳光普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海水清澈蔚蓝、沙滩白净细腻,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整个民丹岛的面积大约1866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新加坡,东海岸散布着有“海上吉普赛人”之称的当地渔民的传统民居,南部保留有早期到民丹岛生活的华人形成的村落,离岛蜂岛则自古以来就是马来人的聚居地。由于交通便利,紧邻新加坡的民丹岛不仅是新加坡人热爱的周末假期好去处,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们乘坐的渡轮上就有不少来自欧美国家、亚洲国家的面孔。印尼政府将民丹岛北部32平方公里划为特别行政区,和新加坡政府相关企业共同开发规划成国际级度假胜地;目前,前往民丹岛度假的游客大多就集中在这个“民丹岛度假胜地”。这里汇集了不同风格的国际级度假酒店,休闲设施完善,几乎每家度假酒店都有属于自己的海滩,并为来客提供丰富的室内外活动。
短短五天的造访,对我们来说只是轻轻掀开了民丹岛神秘面纱的一角,而丰富的探访体验则已经带来了说不尽的惊喜与愉悦。 原生态海岛的自然野趣
汽车从民丹特拉尼渡轮码头逐渐驶入岛内,高大的热带植物不断在车窗外闪过。我们的司机是精通英文的马来人,不时殷勤地向我们介绍,左前方这棵是芒果树,右边那棵是莲雾树。这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花木,当然让常年在大陆生活的我们眼界大开。在辨认树种的时候,我们总会发出惊叹,有时是因为发现互相追逐的松鼠一溜烟不见了踪影,有时是因为蹲在路边的银叶猴向我们投来漫不经心的目光。
向导向我们解释道,由于民丹岛尚未大规模开发,且已开发的部分严格遵循不破坏生态的原则,因此岛上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我们前往的娜湾花园度假村,入口处便是一座苏门答腊象的等比雕像。细节的布置似乎已经透露出度假村的经营理念。
稍作休整后,我们踩着度假村为房客提供的平衡车,在度假村中自如穿梭。整个度假村占地面积广大,分为不同的区域,即便是有助力的平衡车,所及区域仍是有限。阳光、海滩向来是热带岛屿的标配。我们所处的媚阳沙丽海滩沙质细腻,静谧的小木屋面朝大海,拥有最佳视野。最令人惊喜的是,度假村竟然有一处小型动物园,饲养着包括巨型蜥蜴、蟒蛇等在内的多种珍稀动物。
来民丹岛游玩,不得不提到这里的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棠救郝洌黄渲泻焓魇且恢窒∮械哪颈咎ド植物,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民丹岛是很多红树林的家,当地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这项珍贵的自然遗产。深入民丹岛的红树林,开启一次野生动植物探险之旅,对于饱享阳光、沙滩风光的游客无疑是上佳的选择。
我们趁着早上天气还有些许凉爽的时候驱车出发,很快便到达红树林的入口处。穿过一片茂密的林地,就可以看到原木搭建的码头。“除了照片什么都别拿走,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Take nothing but pictures,leave nothing but our footsteps)”,指示牌上的警句让人马上感受到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带领我们的向导是一位当地华裔居民,名叫陈秋然;他已经是第三代移民,夹带着浓重马来口音的中文算得上流畅自如。接下来,我们乘坐摩托快艇,在陈向导和驾驶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思梦河(Sungai Sebung)红树林之旅。
思梦河全长6.8公里,小船离开码头在宽阔的水域上飞驰,河两边可见不少渔夫们休息和摆放渔具的木屋。大约十多分钟后,我们的快艇开始靠近成片的红树林,根据陈向导介绍,印尼拥有全世界18%的红树林,而其中又以民丹岛红树林的规模最大。河岸不时有高大的炭窑映入我们的眼帘。向导说,自古以来当地人将红树林的木材经过烧制变成木炭,这种木炭燃烧时火焰均匀而不冒烟,且热量高,为价值极高的薪材,因此吸引了大量砍伐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民丹岛的很多地方已经停止这项活动。
此时,两旁的红树林越来越密,驾驶员也渐渐放慢行驶速度,以便让向导向我们介绍有关红树林的各种知识,并指引我们观察生活在红树林根部附近的水生动植物。密林之中时而有紫鹭飞过;而当快艇驶入越来越窄的河道时,高大的红树林几乎遮天蔽日,给人以一种被红树林包围的感觉。陈向导提示我们向上看,枝叶间盘着一条黄黑相间的蛇。“金环蛇,有剧毒。不过它们通常比较温顺,现在应该在睡觉。”向导轻松地向我们解释道。快艇驶到河道尽头时,又先后发现两条金环蛇,“少见多怪”的我们不由地摒了一下呼吸,低头看着拇指大的小螃蟹在泥土里进进出出,煞是可爱。
回程时陈向导告诉我,他从事向导工作两年多,旺季时,一天大约要带五六批客人往返红树林,赶上观赏萤火虫的季节,还会加班到晚上9点甚至10点。“夜里的红树林危险得很,毒蛇、鳄鱼都出动了,一不留神就要出危险。”即便工作如此辛苦,他还是满脸笑意地说,陪伴客人探索自然带来的成就感,让他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 探访海上吉普赛人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有“千岛之国”之称。民丹岛不仅拥有国际级的度假村,还保留着原始、旖旎的海岛风光。
从旅游区驱车大约1个小时,即可抵达民丹岛东海岸的Tanjung Berakit,这里有当地传统的渔村,延续着古老的海上游牧生活,因此也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据司机介绍,以前这些寄生于辽阔海洋的原住民,会在浅海的珊瑚礁上搭建房子,简易的吊脚楼和小木船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家当。后来当地政府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开始帮助他们建立定居的村落。
因为事先准备了零食,我们的到来显然让村子里的孩子兴奋不已。这些孩子脸上流露出纯真的笑容,拿到零食时会羞涩一笑,然后远远地跑开。跟随司机往村落深处走,家家户户门口都堆满各式各样的渔具,叫不上名来的海鱼晾晒在向阳处,散发着腥咸的味道。孩子们追跑打闹,自如地在一人宽的窄道穿梭,胆大一点的还会跟我们笑着打招呼。司机问候了几位像是老友的村民,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聊些什么,但是那种如海上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让人不由地从心底生出一种暖意。
告别了这座小小的村子,我们来到东海岸另外一处绝美的海滩――Trikora,洁白细腻的沙子踩在脚下颇为享受。海岸上有木头搭建的又像吊脚楼又像帐篷的棚子,据说是向游客出租的“海景木屋”。坐在高高的木屋里,远远地看着蔚蓝的大海里,一朵一朵洁白的浪花涌上沙滩,海风轻轻吹拂脸颊,再加上美酒和几样可口的小食,恐怕坐上一整天都不够。正当我陶醉在这美梦之中,听到不远处司机和几位工匠师傅攀谈了起来。循声走过去,发现草丛中横着一艘还未完工的木船。据说Trikora海岸的造船工匠们保留着传统的造船技术,每一位工匠都掌握了整套工序,可以独立完成一艘木船的制造。造船也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我们请造船的师傅与自己的“作品”合一张影,起初的几秒他还稍显局促,很快便自然了起来,也许每一位匠人都自带一种不做作的底气。 华人渔村的现在和过往
明末、清朝至民国是中国人下南洋最为集中的时期,民丹岛紧邻新加坡,自然少不了华人生活的痕迹,民丹岛南部的胜卡朗自古以来便是华人聚集的村落。最初打拼到此的华人,通过向新加坡人出售木炭和织染品来获取经济利益,凭借着过人的生存智慧和能力,他们在这里繁衍了一代又一代。
码头和渔村相连接的长长的栈桥,已成为小男孩们钓鱼的乐园,他们只是拽着一根细细的鱼线,就可以完全沉浸在徒手钓鱼的乐趣里。从村口的小路往里走,两边是常见的海上民居,但与“海上吉普赛人”的居所却大为不同,这里的民居融合了当地风情,而细节处又体现出深受故土文化的影响,比如家家户户都有临街的院子,不论大小都保持着整洁与利落,为了通风大多数家人会敞开门窗,堂屋内摆有佛龛,门框外挂有八卦铜镜。如同所有的乡间小路,通往村子深处的主路并不宽敞,最多能容纳三人并排行走,不过路面却很平整,不时有村民骑着摩托车经过,而一张张和我们相似的面孔,加上听上去约莫是潮汕话的语言,竟让人有些穿越之感。
村子里的杂货店也保留着古老的样式,一块一块竖长的门板打开,就可以开始一天的生意,日落之后再一块一块地挡回去。店门口有时会有卖烤肉串的小摊贩,被放学的孩子们团团围住。不管是杂货店的老板还是推车卖货的摊贩,多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或许是日子过得闲适,他们漫不经心地摇着扇子,有时跟客人凑在一起打打扑克或麻将,笑声轻快爽朗。和古早味的杂货店相比,村民自己的房子倒是墙体颜色鲜艳,有的甚至看上去富丽堂皇。司机介绍说,这里新一代的华人后代大多已经不从事祖辈的营生,而前往新加坡寻找新的机会,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有出息的子孙会回来翻建祖屋,以示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穿过海上民居,走进村子腹地。人多了,究竟是华人还是原住民,渐渐已不大能分出来,只有一处古老的祠堂,似乎诉说了一些久远的过往。这座名为“大夫第”的祠堂颇为破旧,与两株百年榕树长成一体,祠堂内除了供奉有佛龛外,没有太多可查阅的信息,只有角落处一块蒙尘已久的木牌子,上面用印尼语写了一些话,大意是1811年,一艘来自中国的船只停靠这里,一位姓沈(音译)的官员留下来帮助当地人建设家园,为了纪念这位开拓者,他的后人们修建了祠堂。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可信不得而知,至少可以确定的是,那些下南洋的华人及其后代,曾经历了我们可能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 离岛上的马来人聚落
提到东南亚的国家,“马来”这个词很常见。马来西亚的原住民叫马来人,大多数来自马来群岛不同的岛屿。印尼的原始马来人则很少,最新的人口统计显示,印尼的马来人只有4%。民丹岛有一座离岛――蜂岛,是马来人聚居的地方,需要乘坐摆渡船前往。关于马来人究竟来自哪里,到现在都很有争议。现在普遍可以接受的观点认为,马来人是从我国华南地区经台湾岛到菲律宾,再前往其他南方岛屿,甚至更远的地方,如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
为了赶时间,我们租了几辆三轮摩托车,司机都是当地村民,一般在码头停靠拉活儿。进入蜂岛的马来人聚落,发现这里与这两日所见的海上渔村、华人村落大不一样,乡间小路蜿蜒曲折,两边是低矮的马来民居。我们要看的几处和廖内苏丹有关的建筑遗存,散布在村子的各个地方。
7 世纪中叶,占据着苏门答腊东南部的是一个信奉大乘佛教的海上强国室利佛逝帝国,而在那时,廖内群岛就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基地。室利佛逝帝瓦解后,廖内群岛归属马六甲苏丹国(中国史书称“满剌加”)。1511年,葡萄牙攻占马六甲,马六甲苏丹转移至廖内群岛继续统治,称“柔佛苏丹”或“柔佛-廖内苏丹”,使得廖内群岛成为马来文化的中心。
大约19世纪初,蜂岛成为廖内-岭加王国的行政首府,进而成为伊斯兰教和古马来传统的中心。当时荷兰殖民者已成为控制这一区域的主要政治势力。廖内-岭加的最后一任苏丹不愿遵从荷兰人的指令签署终止廖内传统君王及官员权益的合约,因而移居新加坡,蜂岛在政治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也就随之告终。荷兰殖民者威胁没收苏丹包括王宫、建筑物、田地的全部资产。为了防止财产落入荷兰人手里,苏丹下令蜂岛居民拆毁荷兰当局要占领的建筑和产业。我们在蜂岛上只看到了几处皇陵、一两座旧王宫及其他建筑遗存。有意思的是,蜂岛有大约2500名居民,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有皇族血统。这些岛民大部分仍过着渔民的生活。
蜂岛最重要的建筑遗存是廖内苏丹清真寺。它始建于1818年,是一座传音设计完美的黄色清真寺。全寺占地约1500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600平方米,由四根立柱支持。13个圆顶和4个尖锐的塔楼,让这座清真寺看起来更像是印度的皇家宫殿。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清真寺在建造时,在石灰和砂石中混入蛋清(一种加固材料);这种古老的“混凝土”配方让建筑至今完好坚固。我们到达时,天色已近黄昏,清真寺传来悠远的邦克声。孩子们聚集在寺内玩耍,对着我们的镜头唱歌、跳舞、做鬼脸,一脸纯真。这恐怕是蜂岛能够追忆廖内王国昔日辉煌的唯一一处遗迹了。 新加坡樟宜机场―― 既是机场,又是不一样的目的地!
一、精编“自学向导”,搭建自学平台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引入到接受式和发现式相互交融的境地,就要设法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
我在教学本节课前精心编制了“预习向导”,让学生按照“预习向导”进行自学。“预习向导”首先是老师寄语:相信自己,从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中踏实走过,不断积累,自然会水到渠成。这样的寄语给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预习向导”中重点设计了预习过程:先阅读课本材料,再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接着练一练自学思考题,然后调查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否患有糖尿病,最后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父母请教或查阅资料或上网检索。在“预习向导”中还创新设计了“预习回音壁”,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预习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愿望等,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二、设计创新情景,诱发探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十分重要的心理成分,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生物学知识的动力源泉,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在导入新课时设计创新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景中,使学生把特定的情景与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在导入本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创新情景:播放中国达人秀节目中身高、长相、声音都像10多岁的23岁女孩“袖珍人”朱洁演唱的一段视频。同学们凝神贯注地看,聚精会神地听。看完视频后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这时我启发同学们:“你们发现女孩有什么特点吗?”同学们“刷”地把手举起来,有的说:“她身材与同龄人相比太矮了”,有的说:“她唱歌、说话的声音和儿童一样”……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又进一步启发:“你们想知道朱洁为什么会这样吗?”当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出“想”时,我顺势导入新课——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激素调节”。
这样的创新情景既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又贴近学生生活,不但具有启发性、趣味性还具有时代性。
三、凸显学生主体,渗透学法指导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凸显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交往中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本节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多媒体为手段,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整个新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三个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一:了解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并交流。2、多媒体出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学生运用“空当接龙”的游戏形式说出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3、多媒体出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的图片,学生观看并讨论交流。4、让学生的小手掌放在自己的胸前,回想:在什么时候你的心跳会加快?这与哪种激素有关呢?然后让学生观看有关肾上腺激素的视频。
自主活动二: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功能。1、学生观看“蝌蚪发育成青蛙”和“甲关腺激素对蝌蚪发育影响的实验过程”的动画。2、分组讨论:甲关腺激素对蝌蚪发育有怎样的影响?3、学生观看人体甲状腺分泌异常图片并讨论交流。4、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预防碘缺乏症的有效方法,先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自主活动三:了解胰岛素的功能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胰岛素的功能、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2、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让学生推选两名代表统计并计算课前预习时的调查结果。
三个创新的自主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问题、图片,播放动画、视频,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二是以合作学习为核心,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讨论、质疑、探究的合作机会,使得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以互帮、互助、互补、互教、互学;三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知识的铺垫、充足的思维空间、更多表现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四是学以致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习生物知识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