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能管理

电能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能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能管理

电能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

一、表计、互感器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业扩发展和正常轮换的需要,以及电力公司对电能表、互感器的配置原则,由计量中心编制年度计量器具订购计划,或向负责采购电能计量装置的单位(部门)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电能计量器具应具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cmc)和生产许可证及其编号。首次新购入的电能计量器具,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应抽3只以上进行计量性能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验收。验收的计量器具出具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由负责人签字接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计算机资产档案。

凡首次订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宜小批量试用,以积累使用经验。随着电能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订购具有防窃电、多功能的电能表,尤其具有防强磁场窃电的电能表。新技术电能表经试用后批量推广应用,早期电能表按品质抽检结果需批量更新。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应选用宽负载(过载4—6倍)的电能表。电能表过载倍数越高,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负荷范围就越宽。同时,当用户负荷增长后,可减少更换电能表的工作量。

二、校验质量控制措施

新购的电能计量器具应按规程进行首检,检定合格后方可领用装出,不合格的由厂家更换合格产品。根据检验规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计量检定中心分别确定各种用户电能表和互感器的检验、轮换周期和标准检验的送检时间;严格执行计划轮换、校验、检修,到期应换必换,应校必校,修校必须合格,修校记录、数据微机存储,打印齐全、清楚。计量检定中心应重点考核以下指标:

(一)标准装置的周检合格率应不小于98%;标准装置的周期受检率应达100%;在用电能计量标准装置周期考核率就为100%。

(二)电能表、互感器周期轮换率应达100%,周期校验率应达100%。

(三)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达100%,ⅲ类电能表应达98%,ⅳ类电能表应达95%。

(四)现场检验率应达100%;现场检验合格率:ⅰ、ⅱ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8%,ⅲ类电能表应不小于95%。

(五)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周期受检率应达100%。

(六)计量故障差错率应不大于1%。

三、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一)装表接线原则

单相电能表必须将相线接入电流线圈;三相电能表必须按正相序接线;三相四线电能表必须接中性线;电能表的中性线必须与电源中性线直接连接,进出有序,不允许相互串联,不允许采用接地、接金属外壳等方式代替;进表导线与电能表接线端钮应为同种金属导体;对零散居民户和单相供电的经营性照明用户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1.8~2.0m。

(二)对计量柜(箱)的要求

计量柜(箱)内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电能表,互感器及一、二次接线应使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及操作空间。

计量柜(箱)内的活动门必须能加封,应具有可靠的防窃电措施,门上应有带玻璃的观察窗,以便于抄表读数与观察表计运转情况。

计量箱与墙壁的固定点应不少于三个,使箱体不能前后左右移动。计量柜(箱)内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端钮。

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连接导线应采用铜质单芯绝缘线,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应不小于4mm2。对电压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允许的电压降计算确定,至少不小于2.5 mm2。低压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 mm2。

(三)电能表的一般安装规范

高供低计的用户,计量点到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气距离不宜超过20m。

电能表的安装高度:对计量屏,应使电能表水平中心线距地面在0.6~1.8m的范围内;对安装于墙壁的计量箱,宜为1.6~2.0m的范围。

电能表安装必须牢固垂直,每只表除挂表螺丝外,至少还有一只定位螺丝,应使表中心线向各方向的倾斜度不大于1°。

在多雷地区,计量装置应装设防雷保护。

在装表接电时,必须严格按照接线盒内的图纸施工。

进表线导体裸露部分必须全部插入接线盒内,并将端钮螺丝逐个拧紧。

四、运行维护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电能表、互感器条形码管理系统。开展每套计费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计算,每个计量点由综合误差引起的误差电量计算。严格遵守业扩用户计量勘察、验收制度,加强配变计量装置巡回检查,重点检查负载变化大及季节性负载、冲击性负载的用户,针对负载不同情况,动态管理电能计量装置,杜绝电能表、互感器因负荷变化导致的长时间过负荷运行,以及因电流互感器变比过大,致使电能表长时间在1/3标定电流以下运行。要加强计量封印的使用监督管理,建立计量封印的订货、领用、报废、封存全过程的管理制度,统一计量封印的防伪技术和编码管理。

加强计量表计的管理手段,推行运行管理,严防窃电,重点考核400v低压居民电能表校验、客户电能表管理情况。考核配变计费表计损坏率,应在1以下,其计算公式为:

电能管理范文第2篇

智能电力营销受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影响,也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时间,智能电力营销的概念也正在不断的被提及。在智能电网发电、输电、配电网建设以及调试的技术支持下,在高级量测、分布式的能源接入以及信息通信等技术的相互配合之下,当前以电费查抄核收、业务扩充以及用电检查等为主导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正在被新型的电力营销管理所取代。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电力营销管理;应用

0 前言

智能电网技术贯穿于整个电力供应系统链条中,包括智能发电、输电检测、配电网管理以及入户等诸多环节,在新能源开发、远距离输电、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分布式电源接入、GIS智能抄表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具有高效、节能以及经济等特点的用户端体验必将成为为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立足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智能营销技术也呼之欲出,并将极大的改变当前用电销售管理模式。

1 当前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

1.1当前多数电力用户多采用先用电后付款的缴费方式

很多用户的信用等级较低,供电管理公司在经营时存在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往往会出现一些经济收益较差的情况,先用电后缴费的电力经营管理模式使得电费的缴纳工作更具有挑战性。伴随着资金回收难度的不断增大,电费的有效回收率、上级供电公司对夏季供电公司月末应收电费、预收电费占应收电费的比重等也在不断的缩小,所以供电公司必须采取全新的营销手段和管理模式。

1.2近些年来,虽然部分地区采取了先缴费后用电的“插卡式电能表”,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较为明显

采取插卡付费的电能表可以大致分为实收制和预收制两种不同的形式,与其相适应的结算方式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的收费操作过程中极容易造成收费混淆,出现重复收费或是未收费的状况。在推广电能表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在购电后使用时需要插入智能卡,多数用户可能会差错点卡,造成电能表与电卡之间的关系发生混乱,影响了用户的用电体验,同时也对他人的正常购电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电价可能会发生调整,而插卡式则是预先购买电量,就造成了电量价格无法与国家电价做到同步。

1.3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

人们对于电能计量从最开始的人工抄表、自动抄表环节逐渐向高级计量体系迈进,传统意义上住户查抄电表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并且所取得的成效也往往较低,具有低效率、高错误率的特点,而且可能会出现部分工作人员随意更改电表数据的情况。

2 智能电表的特点

智能电表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应付各种销售管理模式的需要,可以完成远程抄表、智能合闸控制、预付费管理以及事故记录等工作,具有实时远程数据监控的功能,同具有预付费功能的两空插卡式电表相比,智能化电表的功能更加强大。

(1)具有阶梯电价的计费功能,当用户的月用电量超过了一定的标准之后,其后续的电费价格就会实施自动调整。

(2)具有以无线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抄表记录功能,供电公司或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的远程监控与采集系统来对用户的用电状况以及电路工作状况进行记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电费的上面查抄过程,还可以有效的杜绝窃电行为的发生。

(3)可以实现电费结算与电价调整的智能控制,智能电表可以实现电价的远程控制与调整,居民在用电的过程中,不再是购电,而是为自家的电表进行充值使用。

3 智能电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3.1能够精准对线路运行数据记录,大大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效率

给企业的监控工作提供安全的数据。若想真正解决抄表难以及收费难的问题,那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先付费后用电的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可以帮助供电企业更加便捷的获取采集实现数据实,大力推广发展智能电表,建立健全用电信息收集系统,做到及时、全面、准确的收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同时可以将智能电表所收集到的数据到计费系统自动对接,实现用电数据的高自动化,大大降低误抄、估计以及错抄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3.2对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实现和谐共处极为有利

可以促进用户形成全民节能的良好品质。大力推广智能电表使用能够帮助用户更加清晰的了解电网的运营模式、电力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电力产品的相关质量问题,促使用户采取合理的用电方式,降低用电费用,实现科学有效的用电管理,让用户享受更多的用电方式以及用电服务。另外,用户还能够利用智能电表以及用电信息的采集系统来掌握更多电力信息,更加科学高效的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不仅如此,智能电表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其他新能源的接入与计量统计中,也都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促进新能源设备的建设。2013年2月27日,我国电网公司颁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中规定单位人员不仅仅可以利用分布式电源分散供电,同时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量外卖给电网,这也是智能电表的重要应用之一。

4 大力推进智能电表在营销中应用的措施与途径

4.1提高智能电表的推广以及安装速度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省级电能计量中心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这些都为智能电表的检定以及监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智能电表在安装前,首先必须在国家电能计量自动化监测中心对待装智能表进行统一的监测,监测结果合格之后才允许统一发放到各省市级电力企业,这样做能够大大提高智能电表的工作效率。加快智能电表的安装以及推广速度,能够更加快捷高效的享受智能电表所带来的的快捷。

4.2各地市级供电公司应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更新清理

对变压器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使智能电表的安装位置与采集终端一一对应,大大提高智能电表所采集到的用户用电信息的精准性,为电力营销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4.3科学选取通信方式来提高通信信号强度,保证智能电表所采集数据的有效率

当前我国国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多采取230MHz无线专网以及GPRS两种方式。专变用户以及专用变压器考核计量点的本地通信一般采取RS-485总线方式。科学合理的进行电能表通信模块搭配能够有效的提高数据采集的成功率。

5 结语

作为电网建设重要的一环,智能电表在电网中应扮演销售与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所采集的用电数据信息也给电力营销管理提供了运行数据支持,保证了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快推进智能电表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孙艳玲.孙晓斌.孙艳凤.加快推进智能电能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管理.2013,(28)

[2]宗建华,闫华光,史树冬,等.智能电能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范舜,周海涛,赵兰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地通信方式应用综述[J].环球表计,2013:36-38.

电能管理范文第3篇

电能计量工作是电力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电力企业和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电能计量工作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计量的准确、可靠,而这一切都是必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才能实现的。当前,各种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操作系统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促使我们在计量管理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管理具有更宽的选择空间。

一、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

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能确保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数据信息的真实可靠,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风险。有效地控制了不合格产品的产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质量成本。对计量器具进行科学管理应如何实施呢?首先企业应根据材料检测、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能源计量、产品检测等方面的需要确定计量检测点,配备符合使用要求的计量器具。其次编制本单位计量器具管理账册,制定计量器具分类管理方法和周期检定计划。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县(市)级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对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开展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自行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应合理确定鉴定(校准)周期。周期的确定应有文件作出规定,并经领导批准。对不能自行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应将其送有资格开展检定(校准)的计量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

企业还应对计量器具实施标志管理,标志要注明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和检定(校准)单位,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作出明显标志。

电能计量数据管理以电能计量装置为主线,计量器具资产为辅线,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况实现全过程管理。应做到各项业务处理的独立性与业务流程的连贯性相统一;数据共享性高、一致性好;系统查询方式灵活多样;系统维护简便。具体来讲,应达到:整个计量管理工作采用微机进行管理,实现计量信息共享。计量资产的流转过程实现微机管理,跟踪计量资产在入库、校验、装拆、报废过程中的状态,采用口令和IC卡(或其他方式)双重控制工作人员处理业务的权限,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用微机建立各种电能计量资产的台账,逐步做到在计量资产的流转过程中使用条码进行识别。实现用电业务工作的自动化传输,逐步取消手工传递业务工作单的工作联系方式。使用部分定制的表格,使报表标准化。同时也提供动态报表接口,在系统运行期间,各计量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建立一些有特色的报表。能方便查询计量业务进行的过程、用户的档案资料、计量器具的资料及其更新轮换情况,查询电能计量的各统计数据。

二、加强计量选型定表的综合性分析,提高计量准确性

正确接线:针对电力系统的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计量和接线方式,减少计量误差。

合理定位:合理选择计量点的位置,尽量靠近现场,减少互感器二次负载和二次回路损耗,提高计量精度。

合理选型: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正常负荷电流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三分之二以上,对季节性较强负荷,采用多抽头的电流互感器,保证互感器在高精度范围内运行。

综合分析: 开展计量点的综合分析,提倡计量装置的整体校验,通过开展综合误差分析,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现场的周期校验和周期轮换制度及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的周期检验工作。

三、保证检验用具及条件符合标准

严格组织进行计量监督及定期校验,按相关标准对照执行。标准电能表和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每一年送检一次。凡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标准装置,不合格应停止使用,进行修理调整,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现场检验条件应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不断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不断瞄准当代计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的现代科技含量,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电能计量器具包括电能表、TA、TV、及计量箱(屏)等在内的电能计量设备。该模块应能实现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的动态管理,即对各种计量器具进行入库造册,实现的功能有增加、删除、修改、打印资产卡片及查询等功能。

电力用户档案管理。电力用户用电基本信息等资料管理,包括新增用户、修改、删除用户信息打印用户基本信息;浏览、查看用户清单。该模块要处理的信息主要包括用户的属性参数、供电方式、计量方式、用户用电设备一次接线图等。

计量点信息管理。计量点信息管理包括新增用户计量点,修改、删除用户计量点、打印用户计量点信息。

计量业务管理。该模块应实现用户计量点电能计量设备的异动情况的登记,主要包括:有、无功及多功能电能表的新装、拆除、轮换、倍率分界等业务,并记录应换应校日期、工作人员、工作日期,根据计量点和电能表的情况记录有关的总、峰、平、谷的起止码及换表时因2次回路少计电量等信息。根据计量点的具体情况最多可记录三相TA、TV的相关业务,对计量点上的TA、TV的新装、拆除、轮换业务的各项数据记录。包括各相TA、TV的编号、应换应较日期、工作人员、工作日期等。失压计时仪的新装、拆除、轮换等业务发生的相关数据记录。高压计量箱的新装、拆装、轮换等业务,并记录各种业务数据。

四、计量点设备现场校验

现场校验包括电能表的现场校验和互感器的现场校验。在实际工作中无功表一般不作校验。记录电能表的现场校验数据,包括功率因数、误差、短路电量、UIP等,并自动设置下次校表日期等;打印电能表的历次校验记录;记录TA、TV的比差、角差及二次压降等;计算计量点的互感器、电能表的合成误差;查询和打印电能表、互感器当前及历次的校验情况。

电能计量标准信息管理。标准设备资产管理用于登记所属标准设备资产,包括各项铭牌参数和技术数据及标准设备的历次送检记录等。打印、查询标准设备台账、清单等。

计量故障信息管理。登记用户计量点故障发生的各项数据,如故障类型、差错电量等;打印、查询故障登记表、故障明细表。

统计报表管理。电能计量器具、计量标准清单、流转登记表、电能计量器具分类账等;电力用户清单;电力用户计量装置参账;电能计量常规工作年计划、电能表现场校验计划、电能表轮换计划、标准设备年送检计划;计量业务工单;标准设备统计表、V类电能表抽样检验考核统计表、省公司电能计量工作季(年)报表。

电能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电能质量;人员素质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8-0149-02

客户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管理是查看用户用电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用户用电质量的主要方式,对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的管理工作也体现出它的重要性,而且,这也是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根本,因此,应不断地改进客户变电器电能计量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管理质量,不仅要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还要将电力企业的发展推向新

的高点。

1 客户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过于局限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电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工作中必备的能源,用电用户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用电大客户的落户也使得客户变电站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然而,客户变电站位置分布较为广泛,再加上各个客户变电站的计量方式上也存在不同之处,例如,有的变电站线路是在T线路连接处计量,有的变电站是在出口线处计量,有的变电站是执行的内计量等,对客户变电站计量的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麻烦,也造成管理过于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对各个客户变电站施加

管理。

1.2 缺乏对客户变电站的检查

客户变电站的检查是能够确保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大客户用电负荷较大,再加上对供电质量需求较高的情况下,加强客户变电站的检查能够确保变电站的供电质量。然而,就当今客户变电站管理电能计量管理来说,对客户变电站的巡视、检查不够详细,仅是浮于表面,看到变电站正常运行之后就不做过多的检查,使得很多潜在的隐患未能及时查出,长期这样之下,势必会造成变电站电能计量设备发生故障,而损失严重。

1.3 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机制上的缺陷

有效的管理机制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客户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管理也是如此,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实施,才能做好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然而,就当今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来说,有很多管理机制存在缺陷,责任、职务分工不清晰,再加上客户变电站具有分布广、位置分散等特点,势必给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

1.4 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来说,需要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用电用户的档案信息,这样才能在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的措施。然而,在当今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中,有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对用户档案信息的掌握,经常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疏忽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而且,工作人员在管理中也是需要搜集用电用户信息加入档案的,这都是当今很多管理工作人员极其缺乏的能力,致使当今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质量

偏低。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的全面性

由于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方式的多种多样,而为工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工作负担,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要展开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的全面性。首先,要对各个客户变电站的电能计量方式进行了解,再结合用电客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分析,尽量将变电站的电能计量方式进行统一,这样便于开展电能计量管理工作。其次,要对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分区、分类检查,对于同一区域不同计量方式的变电站要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各项电能计量都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2.2 加强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的监督和审查工作

在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责任不明,使得电能计量管理中出现问题却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严重影响了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效率,对此,要明晰内部人员管理的职能和责任,并将其落实到个人身上,一旦变压器电能计量工作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而且,通过责任落实之后可以提高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要加强内部检查工作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采用定期检查的方式来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及时发现不合理之处并进行改正,不断完善变电站电能计量的监督和审查力度。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奖罚机制,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要与奖罚制度建立有效的联系,对表现较好的人员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奖励,而对于表现较差、工作中经常出现差错、缺乏责任心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为其他工作人员敲响警钟,这样不仅能约束电能计量检查人员的工作,同时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提高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质量有着重大的作用。

2.3 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用电用户的用电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如果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制度未及时完善的话,就会造成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要从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制度上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的质量,而且,管理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必须要有切实性,要将其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首先,要对客户变电站的电能计量工作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来执行。其次,要建立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的巡视制度,要对客户变电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而且,在巡视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变电站的表面运行情况,即使变电站运行情况较为稳定,也要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的检查,因为有一些潜在的故障因素是没有任何征兆的,而且,不去仔细检查也很难发现。另外,在对变电站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分工,并将变电站的各项管理切实地落实下去,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这样才能进一步保障将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2.4 加强对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

随着用电用户的数量逐渐增多,客户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扩散,对变电站电能计量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尤其是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电能计量管理的质量,通过第一部分的分析了解到,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亟需提高,对此,要加强对客户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首先,要建立完整、准确的客户变电站计量管理档案,需要加强对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在电能计量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完整、准确地录入到客户档案中,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用电用户电能计量档案的准确性。其次,督促并鼓励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而且,还要掌握用电用户变电站电能计量档案信息,这对提高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重大的作用。

3 结语

通过本文对客户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管理的分析,不仅了解了变电站电能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予以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电力企业提出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庆.电能计量管理现状分析[J].科技风,2009,(15).

[2] 叶斌.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有效管理[J].科技风,2010,(7).

[3] 张艳丽.唐山供电公司电能计量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2009,(10).

电能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 技术特点 管理创新 电能计量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着电网系统各环节的技术提升,作为电网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分,电能计量系统是关系着电力企业实际效益的重要环节。随着电网系统各项智能技术的应用,电力的传统营销计量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智能电能表的应用管理需求。因此,在此基础上,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就智能电能表的性能与技术特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提出相关创新管理体系和手段,进一步促进智能电能表的规范化应用与运行,推动电力收费的准确性,保证电力企业的效益。

一、智能电能表的类型分析。

国家电网在2009年时就了关于智能电能表系列的一些标准与规范,智能电能表拥有很多功能,因此属于一款多功能的基表。其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且在传统电能表的基础上增设了费控、无线以及载波等等功能,实现了更多电能表功能。前面介绍过,智能电能表是一种全新的全电子式电能表,主要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与存储单元以及通信单元等几部分组成,不仅实现了电能的计量、信息的存储与处理、实时监控等目的,还具有自动控制与信息交互等功能,是非常强大的集通信与数据处理予一身的智能电能计量系统。

如果从有功电能计量准确度的角度来分类,智能电能表可以分为0.2S、0.5S、1、2四个等级,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安装环境来选择不同等级的类型电能表。具体可以参考下表:

与普通的电能表不同,智能电能表的检测项目与试验流程都有所不同,针对费控智能电能表而言,不仅要进行普通电能表全部的验收检测项目外,还要进行安装之前对于跳闸、合闸以及交易秘钥下装等环节的检测。然后,还必须对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功能、冻结功能、脉冲输出以及计时等功能进行严密的检测。除此之外,智能电能表的设计选型还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写作之下完成安装调试,投入运行。

二、智能电能表的技术特点分析。

1、通信功能。

智能电能表具有超越普通电能表的通信功能,通常智能电能表的通信接口能够支持RS-485、网络、GPRS以及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不仅如此,智能电能表还可以为用电信息系统提供很多帮助,按照供电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最佳的智能电能表通信接口。

2、费控功能。

费控智能电能表的核心优势就是具有较为安全的系统,其对数据交换安全认证涉及到的数据结构和操作流程都进行了相关的规范与标准要求。也就是说,智能电能表的费控功能是完全符合《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要求的。为各种类型的费控智能电能表提供了数据交换与安全认证的技术,通过营销计量的工作流程,进一步保障了智能电能表的安全费控能力。

3、实时网络交互功能。

智能电能表投入使用后,其始终保持在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实时通信状态。这样一来,就为供电企业的营销系统与用电采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能实时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在线监测与控制,进一步实现了费控操作,达到实现用电信息实时网络交互的目标。

三、智能电能表的管理创新。

1、完善智能电能表质量监督体系。

加强对智能电能表的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明确好责任制度,对于负责相关质量监督的部门或者人员,必须明确其职责与权限,并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合作协调与相互配合。其次,通过建立合理的智能电能表全过程监督管理标准,不仅有助于发现问题,追究责任,更有助于智能电能表的相关检查与考核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应将智能电能表的推广工作与应用保持一致,做好相关环节的工作配合。最后,明确好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逐渐形成质量监督体系,严格对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度、故障率等因素进行考核,定期对电信息情况进行评估与检查,进一步确保智能电能表的正常运行。

2、创新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智能电能表的相应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对其管理体系进行创新,以保证相关工作的可控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管理平台,为供电企业建立适合智能电能表运行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各单位与部门的资源。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实时信息沟通,并在该平台上进行反馈与处理,保证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对专业人才的储备与管理,以提高专业队伍的质量和水平,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就是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保障。除此之外,通过事项标准化的管理作业,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通过规范化的操作管理,控制了人员的行为,有效保障了相关设备运行的稳定安全,有利于提升智能电能表的运行质量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供电企业提升智能电能表管理工作。

结语:总的来说,针对智能电能表应用在电能计量系统中的管理工作,必须着眼于创新管理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创新点,全面的推动供电企业智能电能表的应用与管理,更好的防范因智能电能表质量问题带来的电力风险,采取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在推广与运用的同时,确保智能电能表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的提高智能电能表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英南,丁宏林. 智能电能表技术特点与管理创新[J]. 陕西电力,2010,12:66-68.

[2]吴晓光. 基于智能电能表技术特点的监督管理创新[J]. 科技创业月刊,2011,05:188-189.

[3]袁金灿. 智能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技术的研究及软件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