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闻琵琶已叹息

我闻琵琶已叹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闻琵琶已叹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闻琵琶已叹息范文第1篇

2005年夏季的一个星期日上午,我们几位石友相约驱车到汉江边捡石头。经过半个小时的行程,来到郧县彭家岗村的一个江滩。五、六位石友排成“一”字形,地毯式地向前搜寻。一位石友说:“这里与郧县县城一江之隔,石友们经常来捡,不会再有好石头了。”另一位石友说:“鱼过千千网,网网都有鱼嘛!”就这样我们坚持在江滩忙乎了一个多小时,几位石友都一无所获。临近午时,骄阳似火,大家都大汗淋漓,口渴难忍。有人提议,下水游会儿泳再捡吧!石友们都齐声响应。会游泳的几位石友很快就游到江中去了,只有我这个“旱鸭子”在江边望水兴叹!只好在浅水区“狗刨式”游玩,累了就躺在江边泡着歇息。举目远眺,清澈的江水映衬着县城的倒影,如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岸边白杨树高拔挺立,在江风吹拂下,发出啪啪的响声。浪拍沙岸,沙流石现。忽然我看见不远处的沙中出半截石头,急忙过去用双手刨,很快就刨出一块表面光滑的硬砂岩石。我举着这块奇石,高兴地大声呼喊着:“快来看哕!我捡到好石头了!”石友们听见呼喊急忙游到岸边围着观看,问我在哪里捡到的?我说挖沙掏宝呗!石友们都按照我说的方法,沿沙岸刨沙掏石,不到一个小时,石友们都刨出了自己喜爱的奇石。

不久前,石友聚会,酒足饭饱之后,有人提议:“我们一起到老徐家喝茶品石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OK!”

到我家后,还不等老伴将茶沏好,石友们就挤进书房,激动地摸摸这块,品品那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一位石友拿起我的这块硬砂岩石时,大声嚷道:“快来看,好像个‘棒棰’啊!是不是专门捡了给嫂子洗衣服用的?”另一位石友看后却说:“你才是个‘棒棰’!这像个‘土琵琶’。”说着说着就抱着奇石边弹边唱:“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大家都跟着唱啊!跳啊!坐在一旁翻阅杂志的女石友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夺过这块奇石抱在怀里。这一抱不打紧,我突然脱口而出:“这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石友们的喧闹声嘎然而止,都集中精力品“琵琶石”。详观此石,石友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你看多像‘琵琶琴’,上面长的石筋多像琴弦啊!观之有形,听之有声”,随口朗诵起《琵琶行》中的诗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的只言片语,诵不成句。见此情景,我索性从书橱里取出唐诗集,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全文朗诵起来,全诗616言,脍炙人口。石友们越听越来劲,观石听诗,仿佛听见“琵琶女”弹奏的《霓裳》和《绿腰》的美妙琴声。石友们大都被奇石与古诗所陶醉,有的石友也为《琵琶行》而悲切伤感,久久不肯散去。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我作为“琵琶石”的拥有者,在品石赏诗的欢乐中,更加感悟到觅石之苦、养石之情、品石之道、赏石之乐与奖石之悦!

我闻琵琶已叹息范文第2篇

《琵琶行》谈及琵琶女的演奏有三次: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朋友听到的。而文中并没有提及演奏的内容和演奏时的情形;第二次是明写,详细描写了琵琶女应诗人之邀演奏名曲《霓裳》和《六幺》时乐曲的声音及情态:第三次也属于明写,但是诗人只是简单地说重弹了一支曲子,而具体内容只字未提。

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时的情感基调是悲凉的。一方面她在这“纸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另一方面琵琶声的确打动了在“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内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船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

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此在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之前,诗人从她调弦的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

诗人将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以及通过四个乐段来表现,运用生动的比喻、以声喻声、以形绘声,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其在丰富的想象中倾听琵琶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第一乐段,急切,愉悦。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大珠小珠落玉盘”,渐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是紧接其后的四句,由轻松流畅而逐渐缓慢、暂歇,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热烈,紧张,而后戛然而止。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进”,这是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是“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而后的“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这种抑扬变化,尽传古代名曲之妙,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就是最好的明证。“东船”句从侧面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静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第三次演奏时在诗人听了琵琶女的身世并与自己对比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之后再次邀请琵琶女演奏的。这次演奏没有写弹的内容,只是说弹得更急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这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最后

我闻琵琶已叹息范文第3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品味诗歌意境,感受人物命运悲剧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领会作者运用独特的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感受诗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设想】:《琵琶行》教学重点在于整体感悟。应将掌握字词知识放在课前预习中完成,课堂上应着重围绕领会作者运用独特的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感受诗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这一重点内容进行。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音乐是人类共有的另一种语言,它通过七色乐音的有机组合,描绘多彩世界,叙说丰富人生,传达内心情感。那么无声的诗歌是如何能将音乐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的呢?千年绝唱——《琵琶行》给了我们答案。一曲绝唱《琵琶行》,司马洒泪青衫湿。那弦音有着怎样的魔力,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解读千年乐曲——《琵琶行》。(板书:《琵琶行》)

二、看课题,知重点:

看标题想想本诗重点可能写什么?谁写的?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表达什么情感?

三、自读诗歌,讨论梳理

1.学生自学课文,掌握疑难字词,了解诗歌意思,读通诗歌。

2.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点名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诗歌前的小序说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2)概括段意,找出小序和诗中的对应部分。

四、探究赏析诵读

1.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在这首叙事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明确:琵琶女诗人。)

2.是什么把这两个素不相识、不同层次的人联系在一起的?(明确:琵琶声。)

3.研读课文,赏析音乐美,感受悲剧情调:

(1)学生读第二段,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赏析。

明确:整个曲调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前奏曲:“转轴拨弦……平生不得志。”浔阳江上,冷月风寒,琵琶女独处空船,凄凉孤单。因而出场弹奏的旋律凄清抑郁,抒发着失落与不得志的情怀。那么怎样从琵琶曲调变化中,捕捉琵琶女的情感生活变化轨迹呢?(赏析:抓住“情”‘朗读:突出凄凉抑郁失落之情)明确:生活反差勾起琵琶女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于是音乐转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落玉盘。”这时明朗欢快悦耳的琵琶声,高低错落,交织成跌宕起伏的欢乐乐章,奏出了她风光的青少年时代。(赏析:抓住比喻、叠词、韵律,突出“向往”之情,朗读:旋律轻快舒缓圆润清脆。)可是,光阴似箭,好景不长。亲人远走、离世,自己年长色衰,落得门庭冷落。由于生计所迫,她只好嫁给了商人。想到这,她心酸不已、肝肠寸断,因而旋律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凝绝”“冷涩”,乐曲之声渐停,琵琶女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之中。(赏析:比喻、韵律运用,言虽尽意无穷的体会,朗读:悲抑哽咽之情)结尾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一声如裂帛。”琵琶女沉思后的情绪突然高涨起来,以急促刚劲的节奏,诉说着自己对命运的愤懑之情。丈夫“重利轻离别”,她时常独守空船,现实使她悔恨交加,痛不欲生,因而音乐之声高亢激越。这是对丈夫重利寡情和世人重色轻才的愤怒控诉。最后,“四弦一声如裂帛”,是绝望的呼号,因而旋律急促刚劲。(赏析:突出余意无穷,朗读:绝望悲号之情)

(2)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作结有什么作用?

五、再诵读第二段,指导背诵。

1..方法指导:大弦之后四句要背得快点,语调轻快;间关以后两句速度要慢,背得要流畅;冰泉后四句是蓄势待发,要轻微小声地背;银瓶向后四句话是,要背得热烈紧张。

2.学生试背、互相点评。

六、课后作业:

1.巩固字词

2.再读课文,质疑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朗读全诗,回顾诗歌内容。再畅谈自学时遇到的疑难点。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1.谈谈琵琶女艺术形象,她的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琵琶女才貌双全,而在当时却被侮辱、摧残。她对自己的不幸遭遇、对世态炎凉,表示了强烈的愤激之情。她的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年龄、歌妓、丈夫重利等方面,最主要的是他自己。

2.从内容上看,作者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凄凉,孤寂,伤感。从“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我闻琵琶已叹息”“江州司马青衫湿”等诗句可以看出。)

3.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与主人公的心情在哪点上产生了共鸣?为什么?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投影:作者6岁能写诗,9岁懂声韵,29岁中进士,32岁登科,35岁被授翰林学士,36岁被授予左拾遗,44岁上书遭贬为江州司马。

明确:(1)两人均沦落江州:本是京城女——辞帝京。

(2)两人均怀才不遇:名属教坊第一部,曾教善才服——才华四溢。

(3)两人均落魄失意:门前冷落鞍马稀,商人重利轻别离,梦啼妆泪红阑干——谪居卧病浔阳城。

三、总结归纳,把握主题: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欣赏到了用独特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形式,了解到了通过环境渲染气氛传达感情的独到之处,感受到了悲剧人物的内心情感。

四、再读全诗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品味欣赏。

五、布置作业:

欣赏《荷塘月色》这首歌,然后写40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来描摹它。

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琵琶女白居易

京倡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我闻琵琶已叹息范文第4篇

Abstract: As the highest expression form of literature, poetry has always been the best way to express emotions for writers, so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also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translator. Xu Yuanchong''s three principles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and idea for poetry translation, and have a great guiding role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Xu Yuanchong''s three principles for the poetry translation, in hope of continuing to inherit the fine traditions of poetry translation and spreading the Chinese nation''s fine poetry culture to the world.

关键词:许渊冲;诗歌翻译三原则;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Key words: Xu Yuanchong;three principles for poetry translation;to promote and inherit nat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19-02

0 引言

许渊冲是中国当代翻译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中国诗词英法韵译的惟一专家,翻译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为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学界的影响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又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原则——“三美论”,“三化论”,“三之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翻译理论特色,为中国优秀诗歌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中国当代的诗歌翻译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许渊冲在文学翻译实践的60年活动中,不断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总结,不断对自己的翻译实践进行反思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翻译理论体系。许渊冲在1984年出版的《翻译的艺术》和2003年出版的《文学与翻译》中明确的阐释了自己的诗歌翻译的主张和原则,从而奠定了自己诗歌翻译独树一帜的基础。

1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原则

中国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的精品。它融合了绘画美、音乐美、意象美,是一种三维组成的复合艺术系统。它的内容形象生动,读起来耐人寻味,在风格上主要呈现含蓄婉约的特点,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学最该保护的部分。

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翻译难,翻译文学作品尤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尤其是在再现原文“三美”这方面,其困境早已是译界的共识,尽管如此,译界依然不乏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典诗词英译的上乘作品。许老的诗歌翻译为西方了解优秀的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对于诗歌的翻译许老提出了以下的三原则,以下就结合具体的诗歌来领略许老诗歌翻译的经典策略:

1.1 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 “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下面是许渊冲先生《静夜思》的两种韵文:

译文①Before my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l think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hoar frost.

Raising my head。I find the full moon bright;

And bowing down,in thoughts of home I’m lost.

译文②Abed,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韵文整篇押韵,如译文①的尾韵…t’及译文②的…t,…d’,每一句都对仗工整,读起来顺口好听,译诗都是韵脚工整,音步整齐,音美在译文中几乎都体现了出来。

李白《菩萨蛮》:

原文: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译文:A flat-top forest stretches far in embroidered mist,

A cluster of mountains cool is tinged with heartbreak blue[4].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去而不归的心情。这两句为远景,此“漠漠”没有直接译出,但句中三个“f”起头的词(flat,forest,far)把“漠漠”表现出来了。[f]是唇齿音,可以拖得很长,将树林“无边无垠”的感觉体现出来了;第二句“伤心碧”的“碧”字,译者用英美传统诗中的相关意象来替换这一色彩意象,将“碧”译成“blue”,巧妙运用了blue一词多义的特点,既表达了山色碧,又传达了思妇的“忧郁”这一深层含义,一语双关,充分表现了李白用语奇特的特点。

1.2 诗歌翻译的三化原则 “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

1.2.1 词语反复 词语反复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同的英文单词,出现在同一或相邻的诗行里。在诗词中,为了某种需要,为了强调和突出某一个方面,往往重复使用一些字或者某些词组;这种手法,无论在中诗或英诗中,都是屡见不鲜的。

如李白《秋浦歌》的翻译: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Long,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long,long is it laden with care.

如《江雪》中诗句的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no man in sight.

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翻译: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Listening to her sad music,I sighed with pain.

Hearing her story,I sighed again and again.

1.2.2 新创词语 诗歌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却又不同于日常语言。诗歌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具有鲜明的形式美学意。许渊冲在诗歌中创造了新的词语,使诗歌语言自然、明确而充满美感,充满新意。

1.3 诗歌翻译的三之原则 “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

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许渊冲,2003),指出“唐诗英译的目的是对外宣传,即‘中为洋用’;而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则是‘洋为中用’。好的译文应该达意、通顺、传神、表形;收到意美、神美、音美、形美的效果”。

为了能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许渊冲教授选择了其中他所喜欢并能译成韵文的作品,书中许先生的译笔优美,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其代表作为《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许渊冲教授对原作的理解精深独到,将原作的妙处表达得淋漓尽致,加之又熟谙中英诗律,细刻精雕,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意境。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深得广大外国读者的好评。

没有创造美的诗趣的人是翻译不好诗歌的,许渊冲先生译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是“以创补失”,他为中华诗词翻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尽管创造性具有译者的叛逆之嫌,但是在诗歌的翻译中,创造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做可以让西方读者更好地领略中国诗歌的魅力所在。我们在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很容易地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许渊冲创造性的文化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他与其他人翻译的最主要区别之一。他的“以创补失”的思想更加符合现代翻译的时代精神。

2 结束语

一首好的诗词,只有通过传神的翻译,才能再现它的文学艺术之美。在翻译的时候,我们要兼顾诗词的音律、形式、意蕴上的统一,力求使译文达到同原文“神似”的境界。翻译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应该以再现原作之艺术为宗旨,最大程度地发挥译语的优势。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瑰宝更为准确地再现给西方读者,这是译界永不言弃的追求,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追求。我们不仅要让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韵味,还要让他们体会到丰富的精神内涵。只有两种语言之间达到相互的协调,才能在内容上实现互通的目标,使得译文在功能上形成同原文的对等。从而能将中华民族的可贵遗产传播到更多的国界。

参考文献:

[1]张经浩,陈可陪主编.名家名论名译[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95.

[2]张柏然,许均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2,5:353.

[3]许渊冲英译.唐诗三百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90.

[4]桂乾元.翻译学导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78.

[5]许渊冲.追忆似水年华[M].企鹅出版社,1991.

[6]罗淑萍,洪蔚.许渊冲———诗译英法唯一人[J].科技英语学习编辑部邮箱,2004,(04).

[7]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马.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30.

[10]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8.

[11]陶沙,张亚蜀.忠实对等,形神兼求:诗歌翻译的理想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56-59.

[12]闰军利.论诗歌翻译的“信,美”,统一[J].外语教学,2005,(6):83-85.

[13]许渊冲.译笔生花[M].河南:文心出版社.2005.

[14]许均.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5]张智中.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的美学特征[J].时代文学,2008.(1),144-146.

[1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7]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18]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19]吕叔湘,许渊冲.中诗英译比录[M].香港:三联书店,1998.

[20]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相关期刊更多

电视指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