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热点新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与社会;热点新闻;化学教学;问题情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0-002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0.009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特别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而应用社会热点新闻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于课堂中,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应该针对备课内容,及时搜寻相关的社会热点新闻,对新闻进行加工,将教学所需要的知识与热点新闻有机结合,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对热点新闻的矛盾点入手,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形成良好的学习迁移。

一、通过社会热点新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现行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远不如现实生活来的快,一些新信息不可能及时在教材中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最新科技动态,挖掘和收集最新的有关化学的具有可议性的热点新闻,经过改编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时代性与时效性。

【例一】 准晶体的发现——【热点背景】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谢赫特曼于1982年4月8日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他们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原子的排列方式是不重复的呈有序的非周期性对称的排列,而在当时的化学理论中,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因此对于谢赫特曼的发现许多人持有不赞同的意见,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为了坚定自己的立场,他毅然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这一发现促使其他科学家开始重新思考对物质结构的认知。经过不懈的研究,他发现了准晶体,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它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固体的物质结构传统的认识,而且对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如材料学和生物学)各种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对策及研究方法。如今,科学家正尝试将准晶体应用于其他产品,如不粘锅涂层和柴油机制造等。

通过这则材料的学习,可以为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与非晶体的学习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每一位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仅要靠过硬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应该多向这样的人学习,从而培养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通过热点新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教学越来越贴近于生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社会赋予化学教育的责任。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新闻热点创设问题情境,使化学学科的内容与社会紧密相连,并在化学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例二】 关注pm2.5颗粒——【热点背景】

我国北方地区灰霾天气频发的季节一般在秋冬交界的时节,灰霾天气是指当大量细颗粒物浮游在空中时,大气能见度就会变小,就像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雾天,而这种灰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而导致形成的,对于国外空气质量分级标准的关注与比较,有关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也随之引发了一系列热议,pm2.5和pm10这两种空气监测标准也进入公众视野。从民间到专家都在呼吁政府尽早出台pm2.5的检测标准,并及时公布对其的监测结果。

问题情境:①什么是pm2.5颗粒?②pm2.5颗粒物的危害与来源。

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学习与认识,教师可以低碳生活引出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从对pm2.5的了解中让学生获得空气污染物的种类知识,并且使学生树立了环保观念。

三、通过社会热点新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社会热点新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熏陶,相信一定会培养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例三】 地沟油事件——【热点背景】

①什么是“地沟油”?

“地沟油”、“过菜油”、“泔水油”顾名思义,就是在环境极不卫生的条件下,经过再加工的二手油,这些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黄曲霉素、苯并芘、铅、砷等致癌物质。此外,重复加工的泔水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甲苯丙醛和磷(来源于餐具洗涤剂),人体一旦食用,这些有毒物质将会在血液中破坏白血球,并附着于消化道黏膜使其功能失常,引起食物中毒,严重的可致癌。

②地沟油可生产生物柴油?

如何才能减少“地沟油”回流到餐桌的可能性呢?有没有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是否可以“变废为宝”呢?福建一家能源发展公司通过各种科技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找到了一条将地沟油循环利用的新途径,并成功提炼出了生物柴油,实现了“地沟油”的绿色利用,并形成了“地沟油”产业化发展。

通过对地沟油的了解,在讲解地沟油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时不要直接给出物质致癌的机理,教师组织学生做课前准备作业,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初步形成对地沟油中含有有害金属单质和有害化合物的学习,并且了解了地沟油的重复利用的过程,而地沟油的“变废为宝”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重要魅力,感受到学好化学造福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通过热点新闻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例四】 东莞火灾——【热点背景】

据报载,2012年4月9日清晨4时30,东莞建晖纸厂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据了解,这起火灾是近年来广东省规模最大的一次火灾,也是扑救难度最大、耗时最长、最为艰辛的一次火灾。有关部门先后调派相邻各市的消防力量,共投入133辆消防车、2艘消防船、640多名消防官兵参加大火扑救行动。从着火那一刻起到完全扑灭,共用了6天时间。经初步调查,怀疑起火原因是地下电缆发生爆炸,从而引燃两个仓库中的印刷用纸,造成重大损失。类似的火灾新闻各地时有发生,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情况,适时引入教学,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触目惊心。例如,通过火灾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引入《燃烧与灭火》的学习中。教师在情景创设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一是起火的因素有哪些?二是燃烧的物质是什么?三是如临火灾现场,逃生办法有哪些?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制定实验方案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师加以指导、总结。这样,通过社会热点新闻创设情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马红健.应用社会热点新闻创设化学教学情境[J].北京教育,2010,(08)

热点新闻范文第2篇

一、新闻学的概念及背景

从理论角度来阐述,新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新闻学中重点研究的是新闻内容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作为一种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特性的科学,新闻学所探索的是新闻产生、发展的普遍情况和特殊规律。新闻学解决的是社会客观现实对人新闻活动的影响和改变,以及新闻活动对于社会的反作用。

新闻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社会信息的传播活动,传播是新闻被制造之后的出口,不具备传播价值的内容则不具备新闻价值。回望原始社会,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为了交流信息并了解周围的变化和危险,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信息,这种口头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今天的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其实是类似的。而这就是新闻产生的最初雏形。

中国新闻学的起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晚。直到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出版,才有了第一份中文报纸。但是中国人对于信息及新闻的渴望与热衷却是超越西方国家的。从中国近现代史中,我们从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能看到新闻业对时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新闻学和新闻业对国人生活及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互联网当道的今天。

二、新闻热点事件对新闻学的影响

新闻热点作为当下新闻行业当中的重要角色,其每次出现都会给新闻学界带来震动。新闻热点的出现仿佛新闻学界的狂欢,一众新闻从业人员、学者、评论家、网络公知在当前时代都是新闻热点事件的簇拥者。他们对于热点事件追逐点评,蜂拥而上的姿态仿佛是一场学界盛宴。然而,新闻繁荣的背后所隐藏的却是思想的枯竭。新闻热点事件逐渐丧失其新闻价值的本真,而变成学界乃至媒体用来追逐名利的工具。对于新闻热点的过度消费很大程度上在透支受众对于新闻事件乃至新闻学界的关注与信任。新闻热点事件的追踪在当下逐渐失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新闻从业者忘记初心,开始忽视对于新闻热点事件中所隐藏的普适性规律的探究。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当今这个娱乐至死的“速食”年代,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稀缺品质。新闻学者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盲目追求导致新闻事件研究中的“真、善、美、深、新”已经逐渐开始被人忽视。研究实实在在问题,推动新闻学界学术进步的重任正在被新闻从业者遗忘。

新闻学是一门与传播学、历史人文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的学科,实践性强是新闻学的特点。新闻学的研究可以分为现象研究与问题研究两个方面。所有社会及生活中的新闻内容都可以称为新闻现象,但是并非所有新闻现象都可以称为新闻问题,并非所有新闻现象都具有研究价值。那些能够从个别事例中总结出普适性规律、能够从个别事件中体现出人类社会共通价值观的内容,才能够构成新闻问题。为人类社会提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进步经验,是新闻学产生的价值之一。新闻热点事件的追踪和报道在关注事件本身的特殊性和猎奇性的同时,也要结合其是否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进步提供有用的普适价值观来作为筛选标准。以当前新闻热点事件为例,某明星的婚恋状况、某电影票房多少、某传媒公司的危机公关等内容成为热点新闻事件受到广大新闻受众的关注和追捧,甚至这类新闻有些竟然成为新闻学界研究的主流,而真正有“营养”、值得关注的内容反而无法激起受众及新闻研究者的兴趣及关注、这是当前新闻学界存在的很大问题。新闻及新闻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及记录当下历史的工具,不应该“套路化”生产。新闻的内涵性、真实性、社会性,是新闻保持生命力的法宝。如果新闻从业者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追逐停留在套路化点评、模式化观察的层次,而缺少对于真正有价值新闻事件的挖掘及思考,那新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失去其生命活力,而变得让公众丧失关注的兴趣。

同时,在对于当下新闻热点的研究中,新闻从业者及新闻学者忽视对于新闻理论深度的挖掘,模式化的借用国外学者研究理论和标题,缺乏根植于我国社会特色的新闻探究精神。这种借鉴国外先进的新闻研究理论方式并没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犯了用理论反推观点的错误。在新闻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记录与观察分析,来推断证明某种新闻理论,这才是新闻研究的正规路径。然而当前“拿来主义”之风的影响下,新闻学界产生一种用新闻学既定理论去推新闻事件现象的错误方法,这是本末倒置的新闻研究法。因此在对于新闻热点事件的分析阐述中,一定不能有理论先行的思维定式。一个合格的新闻学工作者一定是从事件本身挖掘其新闻价值和新闻内涵,最终总结出新闻规律与论点的。

热点新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医改;医患关系;热点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57-01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医患关系。然而,当前医患关系却遭遇尴尬,医患之间缺乏足够的尊重与信任,这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确面对新时期医患关系并有针对性的解决此现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就当前我国新医改条件下的医患关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以下的探讨。

1 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

对医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当病人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自己期盼的“理想”医疗效果时,患者心态不平衡,这种利益冲突就会爆发出来。他们普遍认为有病到医院就应当能治好,而治不好就是医院有过错。

1.1 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医学原因:现代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分子医学、基因医学、克隆技术对医学的正面冲击,不少医学难题迎刃而解。但现阶段医学未攻克的难题还很多,被誉为21世纪瘟疫的爱滋病,人类对其还没有有效对策的情况下,非洲大陆又流行了一种比爱滋病病毒还厉害埃博拉瘟疫;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疾病,人际关系的紧张,也带给人类很多身心疾患。因此,医疗领域中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加上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在 70%~80% 左右,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甚至有较高的误诊率、治疗无望。医疗对象是千差万别的复杂体,有社会性属性,也有自然属性,就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在有些人身上,也出现向复杂性转变的可能,这是医学的无奈。因此,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很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了解医学的特殊性和无奈,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因而一遇到不满意的事情,不考虑科学事实,就认为是医院或医生的问题。

1.2 医患关系紧张的自然社会原因:医学的对象――患者,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是个自然人,但并非单个的自然人,而是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人。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进行了很大的变革; 医院已经定位为服务行业,许多医院运转的大部分经费需自行从给病人提供服务中收取,而患者付出钱,得到医疗服务。目前正在进行和完善的城镇职工医疗改革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得到比较实惠的服务。”但由于改革是一个彻底变革旧观念的过程,是陌生的,许多人对自己要花钱看病感到不适应,心理承受能力低。同时对医疗期望值却增高,这是医患关系愈演愈烈的重要的社会原因。

2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成本居高不下,患者不堪负重

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等,患者及其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尽管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降低一些药品的价格),但医疗成本仍居高不下,除少数富裕阶层外,工人、农民、普通的工薪阶层,日益不堪治病的重负。普通公民对医疗机构追求商业利润的行为,怨声载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如药行)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白衣天使”的形象和感情淡化了,医患间的敌对情绪严重。

3 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

3.1 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在有些医疗机构,医疗活动只强调依靠仪器设备,忽视医生与患者的交流。据有关调查,医患关系紧张,以至引发医疗纠纷, 40% 以上原因与医务人员的爱心、责任心、同情心有关。医生面对病人,重医疗程序服务,注重病人躯体上的疾病的治疗,忽视心理疾病的治疗,只是埋头于自己的工作,忽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导致出现医疗效果不尽人意时,病人就认定是医生的问题。

3.2 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少数医生医德滑坡,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在高风险、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部分医务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语言生硬,没有耐心,缺乏换位思考,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没有将心比心,而是熟视无睹,司空见惯。 但据介绍,大型医院医生门诊日接待量都在40人以上,远高于平均每个医生接诊4.5个病人的全国水平。在这种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再要求医生多一些人文关怀和亲情服务,或许有些苛责。

3.3 漠视病人的权利:病人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其在心理、生理上相对脆弱,此时的他们更需要关心与理解,更需要得到尊重。医患关系的紧张,一部分来自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中,缺乏对病人的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权利的尊重,漠视了这些权利的存在。

4 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热衷于追求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

收入差别大,享受的医疗保健服务方面的实际待遇反差较大。满足不同利益群体之需要,社会上相当多的医疗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热中于追求医疗环境的高标准、超豪华,“富人保健”、“富人医疗”趋势严重。医院在所谓成本核算、自负盈亏的压力下,追求利润也不择手段。医生救死扶伤的仁术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医疗机构公益性、福利性光环的消失,使人们在心理上难以承受。

5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国家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医患冲突更加复杂化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是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有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6 医疗管理不完善,受市场经济影响 医疗工作是高风险的行业,但并不象国外发达国家,高风险的同时能带来高收入

医务工作者的个人收入与其所负担的风险并不成比例。因而个别医务人员寻求不正常的、甚至是违规的途径来提高医院及个人的收益,诸如故意夸大疗效及病情的严重程度,从中收取更多的费用等。医院管理对此缺乏完善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医疗事故处理方法并不很健全的情况下,出现医疗事故时,院方的推委、漠然,使医疗纠纷的控制和处理的最佳时机丧失。据了解,对医疗纠纷,有些医院能躲就躲,躲不了就私了赔钱了事,这是当前许多医院采取的一致做法。因为不见面、不沟通、不协商,患者方怨气愈积愈深,最终导致纠纷的进一步升级和恶化。所以社会上形成一个怪现象,即“大闹得大钱、小闹得小钱、不闹不得钱”。

7 舆论和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的过激报道

随着传媒业市场化竞争的日益加剧,部分媒体为了维持和增加本媒体的听众、观众和读者,竞相推出大众感兴趣的热点新闻,以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对医疗纠纷进行刻意炒作,有失公允,报道时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并且明显地倾向病人这个弱势群体,带有明显的感彩。于是医生成了患者假想中的“敌人”与法庭上的“被告”,医院方的合法与正常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珍重。其重结果轻过程,使医疗纠纷的处理简单地上升为病人的索赔问题。媒体试图扮演锄强扶弱角色以唤起大众的共鸣,对医患冲突直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8 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医疗技术局限性已经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医学是一门重要的经验科学,在医患纠纷中,由于技术原因出现的误诊及误治的比例也高过 64% 以上; 在所有医疗纠纷中,技术性事故平均占有 18% 以上。

9 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热点新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制度 医院 问题

一、设置医疗收入二级结算差额科目

医疗服务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为确保全社会人民均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险服务,我国逐步加快了全民医保建设步伐,并持续扩充后付医保体制规模,进一步令我国较多医疗机构呈现出越来越庞大的应收医保医疗欠款数额。而在医疗部门同当地医保单位进行欠付医疗费用的结算时,一些款项却由于各类原因被拒付,该类问题时有发生。那么应当对实收款项与应收款项存在的差额如何处置呢,传统医院会计体制并没有详细列出。伴随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逐步出台,该类问题可得到良好解决,其体制管理中新设置了二级明细科目,即结算差额,专门应对该弊端问题。该二级明细科目在进行医院与医保单位履行结算阶段中,由于医院依据医疗项目具体收费服务标准明确应收款项同医保单位实际支付数额存在差异,形成的需进行调节的医疗费用收入差额,不涵盖医院由于违规操作治疗、经营管理不佳等因素导致医保单位拒绝支付费用形成的差额现象。具体的账务处理应为,与医保单位实施应收款项结算时,应依据现实收取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相应科目,依据医院由于违规操作治疗及控制不佳因素而被医保单位拒绝支付的医疗费用金额,实施坏账准备相应科目的借记,并依据应当收取的医保单位具体金额,实施应收医疗款项的科目贷记,进而依据借贷双方之间存在的差额,实施本科目的借记与贷记,包括医院门诊以及住院部的收入差额费用结算。该类体制的出台令差额费用结算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与处理,将促进医院医疗收费的进一步规范科学,令其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服务水平,赢得就医人员的全面认可。

二、剔除“药品进销差价”,设置“药事服务费”科目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同时百姓多种类就医需求日益扩充,由于大规模医院数量较少、地域相对集中,令百姓深感就医困难,治疗费用昂贵。为此公立医院推行了全面改革,倡导将药品加成予以消除,整改传统以药养医的管理模式,这一措施的推行可有效降低看病医疗费用,但同时,将令公立医院面临亏损威胁。为此应创设有效的补偿管理机制,新医院会计制度因此设立了药事服务费相关二级明细科目。药事服务费即医院就医患者面向提供药事服务一方担负的补偿相关药事成本金额费用。其主体涵盖医院医疗服务人员向患者咨询有关病史、用药史,作出用药具体因素、实践方式、相关注意问题的解释服务。由广义层面来讲,药事服务还涵盖药剂师面向患者提供用药状况测评、监督,用后反映付出劳动的费用成本补偿。实践服务工程中,百姓提出了消除药品加成体制落实起来相对困难的质疑。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逐步实施,令百姓对医改体制进程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令其看到了政府推进医改全面改革的决心。药品加成则逐步成为一定时期阶段的产物,体制规定的附属物,将被全面取代并成为历史。

三、明确核算固定资产方式,增加累计折旧及清理资产科目

基于现行体制,固定资金相关科目映射出由于各类因素导致固定资产的扩充而构成的基金,为确保医院资产的持续购置以及更新,令其固定资产有充足的资金固定来源。依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实施一定范围比例提取修购基金。进行该项基金计提的基础上,固定资产与基金账面的具体价值却没有产生变化,进而形成了资产以及净资产的虚增现象。为解决该类不良问题,新医院会计制度增设了累计折旧相关科目,基于原有固定资产价格减除累计折旧进而真正映射出固定资产所具备的实际价值。该体制的建立,可科学避免固定资产以及医院净资产产生不良虚增的问题。同时,基于医疗服务相关费用成本之中,固定资产折旧具有较大百分比,进行累计折旧的计提可科学明确医疗服务费用成本价格。同时,针对固定资产实施确认终止环节,新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清理固定资产相关科目,可将医院相关出售资产、报废设备、损坏仪器等首先进行清理,而后可将清理固定资产的余额纳入他类收入与支出之中,令固定资产相关管理业务对医院经济费用的收入形成更为鲜明的影响。新医院会计制度无论增设累计折旧或是清理固定资产相关科目,均映射出医院会计工作越发贴近企业单位会计管理,其核算控制吸纳了企业会计管理核算实践阶段中的合理内容及因素,将向着更加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明确认可投资与融资行为

新一轮医院会计制度,针对投资经营,进一步明确了短期与长期投资的内涵理论,并有效设置了应付票据相关科目内容,进而明确了非盈利医院医疗部门可应用相对闲散的费用资金实施有针对性的短期以及长期投资,进而显著提升医疗机构投资运营效益。再者,应引入银行承兑汇票等实践结算方式进行各类款项处理,并科学提升应用资金效益,令其产生相应功能价值。新医院会计制度还对其实践投资以及融资行为进一步明确肯定,并基于财务核算将医院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核算部门,这将对医院未来的持续经营发展及规范管理,优化财务行为、会计体制,提升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提供完善保障。

五、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明确收入确认

我国卫生及财务部门于1998年颁布的医院会计管理制度中,首次利用权责发生制对医院会计要素相关核算管理明确,然而其由根本层面并没有摒弃事业会计制度中有关收付实现体制的影响。医院门诊相关费用收入是病人在门诊进行付费并经过治疗后方进行确认,并没有预收相关医疗费用。而住院处进行的病人收费则依据当月结清医疗费用成为其收入明确依据,核准本月医疗费用收入。新一轮医院会计制度则将权责发生制视为有关医疗收入明确的核心原则。医院医疗经费即是医院在向患者提供救治医疗服务时明确的相关收入,对于其费用收入,医院应强化管理,确保收入的及时准确收取以及全面科学记录,不应有所提前或延误确认,更不应虚列,并对收入费用有所隐瞒。为真正解决医院门诊病人挂号治病难、排队时间长的问题,新医院会计制度增设了预收医疗款项的制度,即设置门诊二级科目,当门诊病人完成医疗救治后方进行收入的核准确认。住院处的病人也一并接受住院当天的收入核准确认。医院还增设了当日住院收入相关报表明细,涵盖同医疗保障经办单位、往来签约机构相关签订达成的协议。由此可见,新一轮医院会计制度的改革,令医院收入确认的时点变得更为清楚鲜明,确保权责发生制管理核算实现了严格与规范的执行。

六、结束语

总之,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进一步扭转了传统医疗体制下,百姓看病就医难、医疗费用高,医院管理经营不规范的弊端现象。并有效解决了差额费用结算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医院的投资与融资经营管理行为,并严格履行权责发生制,令医院管理核算真正科学合理。因此我们只有进一步探析新医院会计制度内涵,探讨其热点问题的解决处理,通过深入实践,制定有效的改革经营发展策略,才能继续推进现代社会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稳步提升,发挥人性化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侯常敏.新医院会计制度解读与衔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11

[2]朱建霞.关于把商誉纳入医疗机构无形资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6):351-352

热点新闻范文第5篇

一、成长、感悟

方法一,可以写不同人眼中不同的“我”,可以写“我”在不同场合扮演的不同角色,可以写随着时间的增长“我”的理想不断在变化,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也在变化。可以写实,也可以运用想象和联想;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也可以用第三者的眼光来写;可以叙议结合,也可以用书信直抒胸臆。

A①我是泪宝宝,遇到大事小事全用眼泪解决,很灵光。②我是艺术家,家人让我学习种种艺术门类,我经常用自己的表演给亲人朋友带来美的享受。③我是哲学家,常常吟诵看过的书籍片段,或者用名人名言证明某个道理,以为天下哲人我是第一,后来发现不然。④我是平凡的孩子,我会犯错,会进步,会烦恼,会欣喜,会抱怨,会感动……我就是我,不断成长的我。

可命题为“成长的路上角色多”“我是多面人”等,以“我是平凡的孩子,我会犯错……”收束全文,点明主题,可谓画龙点睛。

B①开始上学时觉得辛苦,我希望自己变成一头猪,吃了睡,睡了吃,没有作业的烦恼,不会与同学闹别扭。②但我发现做猪太封闭,太狭隘,我又想做一只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③后来,我又有种种美妙的幻想,这些幻想装点着我平凡的童年生活。

结尾用一句简洁的话点题,文章顿时有了高度。

方法二,可以写师长、亲人、朋友或者书籍、电影等在“我”成长的路上给予“我”的种种帮助或者影响,也可以选择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或者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①成长的路上爸爸那双手时时陪伴着我。②我小的时候学走路,爸爸想尽各种办法让我在快乐中学会行走。③稍大,我取得一点成绩,爸爸都为我鼓掌,给我自信。④我有了委屈,爸爸那双手抚慰着我;我失败时,爸爸那双有力的手给我信心。⑤爸爸的双手是我的双翼,爸爸是我的守护神。

选择细小而巧妙的角度(爸爸的双手)来写,让这个表现父母之爱的平常主题有了新意。

方法三,可以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以及种种个性化的体验(包括疑惑、烦恼等),还可以写成长的风采。

A①我15岁了,感觉自己成熟了。②放学回家,以前一进门就向妈妈嚷着“饿”,如今咽下这句口头禅,帮妈妈做饭,因为我意识到妈妈也很辛苦。③课堂上,我以前是“捣蛋鬼”,现在是“乖学生”,因为我理解了老师对我们的期望。④劳动中,我替女生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女生欣然接受我的好意,因为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我的习惯。⑤长大的感觉真好,觉得对自己的未来有把握,你们呢,觉得我成熟了吗?

采用对比手法组材,对比以前的自己,表现成长的风采。这样的组材方式很容易学会。

B①天气很冷,我骑着车到一个路口停下来和许多人一起等绿灯。②我的手脚都冻麻木了,心里埋怨红灯还有几十秒。这时许多人蠢蠢欲动,准备过马路。③还有10秒,中国式过马路开始上演,我后面的人催我也过,我在犹豫――闯不闯红灯?④我最终决定遵守交通规则,我为自己的坚持而喜悦。红绿灯还在闪烁,我却感到自信和从容。

充分利用烘托法是这个构思的特色。用天气冷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艰难,用旁人闯红灯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可贵,用“我”的心理动摇来烘托“我”坚持等待之不易。正是有了这些烘托,行文才会显得一波三折,让人爱读。

C①初三的日子好辛苦,这种“非人”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②我好想尽快变老,那一定是个幸福的老太婆,可以侍弄花草,开一间甜品店,邀来昔日的伙伴们聊一聊那些轻狂的岁月……③看来,为了当个幸福的老太婆,我今天还得努力啊!

前面幸福图景的种种憧憬用浓墨重彩描画,这憧憬越美,越值得为之奋斗――所以哪怕结尾简洁得只有一句话,却结得铿锵有力,主题突出。如此行文,思路大气开阔,气质从容不迫,语气调侃幽默,会让人不忍释卷。

二、情感、体验

方法一,可以写家庭故事,写纯真友谊,写男女生之间产生的朦胧情感。

①菜板上摆着五颜六色的蔬菜,除了工作,妈妈的时间大部分在与蔬菜打交道,妈妈的性格也与蔬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②辣椒(小标题)。妈妈泼辣、豁达,时时激励我向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挑战。③芹菜(小标题)。妈妈意志坚定,品格正直,对我的成绩和错误奖惩分明,影响我形成公正的秉性。④土豆(小标题)。妈妈衣着朴素,不事修饰,可有一颗淳朴实诚的心,让我领悟到不能以貌取人。⑤妈妈天天侍弄蔬菜,了解各种蔬菜的脾性和价值,总是给我烹制出一个个美味的新菜品,哦,我的蔬菜妈妈!

列出人物性格中的几个主要特点及其表现来组材是写人物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写作时可以一边举例,一边评论。可以用几个有趣的小标题,小标题要是能用借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与某种事物联系起来,表达效果更好。可以设计一些活泼俏皮的开头和结尾,增加这种组材方式的趣味性。比如用一个谜语描述一个人物形象,再来设问:她是谁呢?这样的写法适用于“我(最)______的人”这类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喜爱”“讨厌”“尊敬”“崇拜”“思念”“惧怕”等词,也可以填上“最想成为”“渴望见到”等短语。

方法二,写人与人认知和感受的差异,写与人沟通时的不同体验或者结果,可以写交流的困难或尴尬,沟通失败的体验等。

A①一切都是你的错,抓紧吧,老老实实地改正错误吧。②你瞧你那身打扮,像个学生样子吗?什么,这叫个性?你以为你是谁,明星?你是个学生,老老实实地理短发、穿校服吧。③你竟敢不做作业?反了吧你!什么,你说作业跟以前的重复,再做没什么意义?你得了一百分了?你得了第一名了?老老实实地认罚重做吧。④你竟然说政治课设置得太没意思,还不如……你是教委领导?你是出题老师?不学政治你就不必参加中考了,老老实实地学吧!

反弹琵琶,以期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对师生之间的矛盾进行调侃,对老师的一些做法提出婉转的批评,相信会使包括阅卷老师在内的教师群体对学生有进一步的理解,也会欣喜看到更多这样的师生交流。

B①朋友,我又来看你了,你还记得那个雨天我为你举行的葬礼吗?那是个礼拜天,我沉醉于一方书屋,被你――《基督山伯爵》深深地吸引。妈妈看见我看课外书,怒火中烧,她把你撕成了碎片。②我把你一片片捡起,盛在一个心形的盒子里,借故溜出家门,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公园。细雨中,我一个人流着泪将你慢慢掩埋,为你举行葬礼。③今天,我又来看你了,什么时候我们再重逢呢?

以回忆的形式展开这个构思,注意首尾照应。适用于“记忆深处的你”“特别的葬礼”“何时再重逢”等题目。

方法三,写自己多彩的生活体验:感动、振奋、难过、惭愧等,写自己的一点发现;写对社会上的一些人或事情的观感――或者赞扬,或者批评,或者反思,或者提出希望和憧憬,也可以只是叙述,不发议论,不抒情,充分彰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蓄魅力。

A①即将毕业,最后一次擦黑板,思想的野马开始驰骋……想起小学一年级第一次擦黑板,个子小,还要踩着凳子,那时想,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像高年级的同学一样高啊。②想起小学时另一次擦黑板,我不小心把自己抹成了“花脸猫”,在同学们的哄笑声中,极度尴尬的我还是坚持擦完了黑板,小小的人儿责任感很强。③初三做值日生很难,黑板上总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励志语”,还有重要知识点,还有作业,总有这个同学没抄好,那个没写完,让人无从下手,可是下节课又要来了,真是纠结。④最后一次擦黑板,思绪和粉尘一起纷纷扬扬地飘撒……

以擦黑板为线索,围绕着它来选材。这种组材方法看似平实易学,但是从自己的经历中精心选择的有趣、有意味的事情是这个构思的亮点,这样行文必能稳妥地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B①我用力蹬车,冲向学校,还是迟到了几秒,老班罚我打扫卫生,我还用一首好玩的打油诗表明决心――明天不迟到。②晚上,我把闹钟定在五点半,又默誓了N遍“绝不赖床”,才安然睡去。③铃声响起,我半梦半醒中一下子点了闹钟的“哑穴”,这时只希望外星人让学校消失。本来要挣扎着起来,一阵冷风让我重新缩回暖和的被窝,迷迷糊糊中来到了学校,谢天谢地,离早读还有半小时,老班给我颁了一块巨大的奖牌――咦,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南柯一梦。④此时早读时间已经过了,这第N+1次迟到,麻烦大了!

这样的构思很精巧,易得高分;始终在一种幽默的氛围中行文将成为另一个得高分的理由。

C①晚自习的间隙,我想起在外打工的爸爸,他们今晚睡在哪里呢?②中考结束,成绩不理想,我的思想压力很大,加上一丝好奇,非要闹着跟爸爸一起打工。③我和爸爸以及工友们每晚到处找睡觉的地方,那些地方不是潮湿肮脏,蚊虫成群,就是狭窄阴暗,酷热难耐……④我终于回去复读了,学习比以前用功了许多,我希望用自己的成绩慰藉爸爸,希望爸爸以后打工能有个舒适、体面的住处。

尽量不发议论,采用白描手法,只是平实地呈现爸爸的艰难处境,人们看完文章后自会反思,会追问:为什么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会这么艰辛?为什么……含蓄将成为本篇文章的特色或者风格。自成一格,当然能得高分。

三、鉴赏、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