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说明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中比较抽象及较难理解的一种文体,知识点主要涉及:把握说明对象,理清层次结构;指出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延伸探究创新。
■
阅读事理说明文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揭开事理说明文的“神秘面纱”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两大分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说明对象、说明目的不同。
在说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可感的事物,看得见、摸得着,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名扬天下的苏州诸园作为介绍对象,曲径、假山、池沼、花墙等构成了清新淡雅的江南美景,说明对象具体可感。而事理说明文是以不可描画的抽象事理作为说明对象,看不见、摸不着,如: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即以沙漠中的奇怪现象及成因作为文章的说明对象,阐释了沙漠里的科学知识,事理抽象,无从勾勒其色彩、形态。
在说明目的上,事物说明文意在通过对具体可感事物的形状、性质、用途等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该事物,着重解决“事物是什么”的问题。如布丰的《松鼠》,文章从松鼠漂亮可爱的外貌,说到它驯良乖巧的性格,进而介绍它的生育特点、皮毛用途,意在使读者对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而事理说明文旨在诠释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分析因果关系,揭示变化规律,着重解决“事理为什么”的问题。如吕叔湘的《人类的语言》一文,就从人类语言的特点、意义、用声音作为传播手段的原因等角度,对语言这一抽象、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说明,意在让人们了解语言的内在演变事理。
二、抓住事理说明文的“关键核心”
事理说明文着重阐释说明对象的事理成因、性质特点、相关联系等,作者组合各说明内容之间关系的逻辑方法便成了文章的重点。阅读中,我们要清晰地辨明文章介绍了什么科学事理或科技知识、采用何种说明顺序、安排何种说明结构、运用怎样的说明方式、体现了哪些科学人文精神。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环节就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深奥抽象的事理依靠缜密的逻辑推理维系着,因而,在阅读事理说明文时我们要抓住文章的“关键核心”――说明顺序。事理说明文以逻辑顺序为主,主要体现为: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括到具体、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等。理清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要从抓标志性词语入手,因为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逻辑推进顺序的标志性词语,也可以通过概括文章段落的要点、提炼段落说明中心句来理清说明顺序。
三、把握事理说明文的“阅读节奏”
近几年中考科技说明文大都以事理说明文为主,说明内容主要涉及新兴科技、前沿科学等,如保护生态、低碳环保、微观科技、宇宙探秘等,大都是同学们知之甚少的知识领域,再加上事理说明文科学严密的文体特点:多用专用术语,逻辑推理严密,平实说明为主,因而文章较为枯燥,给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阅读事理说明文时,我们要:1.仔细阅读文本,抓住说明对象本质,明确说明的主要内容。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要明确作者抓住哪些奇怪的光、声现象的本质,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解释了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形成原理。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推理过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作者为了说明花红的原因及其色彩变化规律,按照“设疑、解释、总结”的顺序行文,条理非常清晰,同时作者按照严格的逻辑推理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3.品味说明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学生阅读的事理说明文大都是科普类文章,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活泼,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多引用俗语等,生动活泼。4.激活科学思维。如中考题常有让学生想象“未来太空生活”“人类特征解码”“畅想生态家园”等探究题。我们要立足文本,根据生活经验和科学实际,进行合理的思维迁移和科学想象,展现神奇的科学图景,通过创新探究题,大力培养自己的科学品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向适当的身高进化
寻 正
以现在的主流标准来看,多数人都向往“高个子”,不少家长为儿女身高不足担忧。在校园中,经常有个子不高的同学被称戏为“根号二”,即1米多一点,身材高大的同学则更有安全感,也更受异性青睐。但是,当我们用科学方法论证身高的问题时,就会发现普遍的偏见实在是荒谬至极,个子矮的人其实不应当为身高担忧。
从进化论角度来看,在人类未进化出意识之前,跟其他生物一起在食物链上竞争时,个子高大占据生理优势,因此,古猿人身材向高大发展。这有利于跟其他动物进行体力拼搏时占上风,所以高个子的生理优势是动物性的。当人成为万物之灵时,个子高大不再是优势,我们有一种向个子矮小进化的趋势。
在充满人类竞争的历史上,高个子占得表面优势,而真实的取胜者往往是矮个子。从生理学上看,高个子跟矮个子对比有绝对力量、短时爆发力、达到范围宽、不易缺水等方面的优势;而矮个子则在拥有相对力量、灵活度、散热、耐力上的优势。高个子基础代谢率更低,对食物能量的利用更有优势,不过,消耗的食物总量却更多。高个子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而矮个子则适应南方热带气候。
矮个子还有明显的更长寿命。如果你接触过百岁老人,你会发现他们都不高。日本冲绳人以长寿闻名于全球,其高龄老人平均身高:男性不到1.60米,女性不到1.45米。在百岁老人中,平均身高男性只有1.48米,女性1.39米。
美国学者撒马拉斯是研究身高与寿命关系的专家。他认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系统越大,其维系系统有序性的成本就越高。人的高度决定着人的容量体积,体积越大,这个系统会有越多机会增加破坏性的熵值,越容易最终塌陷――也就是说越容易死亡。
我们知道,人的生长发育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细胞而来的,一个1.83米重达86公斤的人,其体细胞达到100万亿,相对于一个1.52米只有50公斤重的人来说,多出40万亿。个子高的人体细胞要分裂更多次才能达到要求的细胞数量,会显著消耗其DNA(脱氧核糖酸)的末端的端粒,加快衰老过程。同时,这个高个子也有额外40万亿的细胞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生癌变几率,从而导致寿命减少。
如果可以理性地设计我们的身高,我们应当像撒马拉斯提倡的那样,向矮个子进化。据估计,美国人口在10年间体重平均增加了4.5千克,作为一个后果,在2000年美国航空服务业增加了3.5亿加仑的燃料需求,价值2.75亿美元。撒马拉斯进一步估计,如果人类的身高减少20%,我们可以节约15亿吨的矿物质与塑料、1.3亿吨食物,以及86万亿加仑的清水,整个经济效益达到3万亿美元!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6期,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从身材“现在的主流标准”说起?
2.文章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四段中的黑体词“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结合文章第五、六段的内容,说明高个子为什么会寿命减少?
说明文中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的运用是很容易判断出来的。如果说明顺序不是很明显,那文章就是运用了逻辑顺序,之后再具体判断运用了由什么到什么的逻辑顺序。
地雷初现
――中国古代地雷的发展
徐 军
地雷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兵器,在战争中诞生,又在战火中发展。作为一种传统的防御武器,地雷以火药的发明为基础,最早出现在我国。
南宋时的震天雷是地雷的雏形。《武经总要》卷十二中记载了霹雷火球,在使用它时,先用烧红的烙锥引燃,后用炮掷向敌人,“球开,声如霹雷”,靠爆炸时的碎瓷片使敌人受伤,同时还有巨大的声响使敌人震惊和火热的烟焰熏灼敌人。所以它已不再是过去的燃烧类兵器,而是最原始的爆炸类兵器。在宋金战争中,双方所使用的霹雷炮、震天雷、铁火炮等都是爆炸类武器,是现代地雷的雏形。
我国古代有详细记载的最早的地雷出现在明朝。《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记载,建文二年(1400年)白沟河之战时,建文帝的部队曾“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给后来的永乐皇帝的军队造成重大伤亡。早期的地雷构造比较简单,多为石壳,内装火药,将导火索放入打通的竹竿中,插入引信后密封埋于地下,并加以伪装。当敌人接近时,引信发火,引爆地雷。
明朝初年,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火龙经》记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式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
万历八年(1580年),戚继光镇守蓟州时,曾制钢轮火石引爆装置“钢轮发火”。它是在机匣中安置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这种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枚非人式引爆的触发式地雷。
明朝末年,地雷的种类更多,炸炮、伏地冲天雷、无敌地雷炮等纷纷问世。据《筹海图编》《武备志》等有关古书记载,明军所用的地雷有十多种。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据作战需要,还可将地雷设置在车上、建筑物内或用动物运载地雷冲阵。虽然地雷在明朝取得很大发展,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地雷还没有真正形成对骑兵的威胁。在明代,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末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选自《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4年第1期,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1.学会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写作。
2.学会仔细观察事物,准确研究事理。
3.学习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技法指导
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所要说明的事物与其它事物相比的本质区别。如何在写作中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让读者产生明确而具体的印象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具体的写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仔细观察,善于“求异”。只有对所要说明的对象仔细观察才能写好文章,观察要准确、深刻、仔细。法布尔是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撰写了科学巨著《昆虫记》。他就非常注意观察,仔细了解昆虫独有的生活习性。据说有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竟然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正是因为他对科学真理的挚爱,深入自然,用毕生精力去观察昆虫,探索昆虫世界,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才使他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写作素材,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
二、认真研究,善于“求深”。如果说记叙文给人以熏陶,议论文给人以道理,那么说明文则给人以知识,尤其是科技说明文。知识从何而来?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认真查阅资料,认真研究资料,不断反思和总结,深入挖掘。孔子曾经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如果不学习,就容易出现知识差错。如新版影视《水浒传》第一集中,出现了一片玉米地的镜头,宋江和公孙胜在其中打斗。其实,中国到明朝才把玉米引种过来,宋朝怎么会有大片的玉米地呢?这就是缺乏对历史的研究所造成的谬误。
三、准确说明,善于“求简”。孙世恺是怎样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写作《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呢?“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通过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建筑特点,反映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在党的领导下,迸发出的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写说明文,常常需要这样,用一两句话简要地把说明对象的特征准确地写出来。再如《苏州园林》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就概括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另外,还需要正确使用打比方、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总之,要想在写作中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定要细致观察,认真研究,准确说明。
误区警示
一、说明对象的特征不明显。正所谓“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从宏观上说,每一类事物也都具有其独有的特点。而同学们在写作中往往出现说明对象的特征不明显的病症,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比造成的。
二、说明方法不当。不少学生很少使用说明方法,或者说不会熟练地使用说明方法。在写作中,多学着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可以使平实的说明语言变得生动一点,活泼一点,从而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更深刻、更明确的印象,避免所写的文章枯燥乏味。
范文示例
荷
赵 威
荷,也称莲,是我们常见的水生植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固然与它的生理结构有关,却更让人了解了莲一尘不染的高洁气质。试想,四周一片漆黑、阴凉、冷清,莲的根茎如果不是一个恋家的孩子,或者一个性情沉静的老人,很难做到常年沉睡在潮湿污浊的泥淖中却不寂寞。莲的根茎横生在水底的泥中,肥大嫩白,营养丰富,可供人们生食或者熟食。
“亭亭净植,不蔓不枝”,赞颂莲如君子一样,正直而不谄媚低俗。莲长长的叶柄宛如纤细婀娜的腰肢和腿脚,一般能长到150厘米高,比人的两条腿还要修长。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碧绿的荷叶与粉红的荷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荷叶出水后直径可达60厘米,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的裙;袅娜的荷花直径可达20厘米,宛如少女美丽的面庞。夏季里,荷花盛开,美不胜收,难怪李白赞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刚出清水的荷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之感。朱自清也曾赞叹:“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香远益清”,写出荷花淡雅的清香,朱自清称赞说:“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佛教中以莲花比喻佛法,看过《西游记》的人们都知道观音菩萨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莲子可以生食,也作汤羹,为民间滋补佳品,有安神作用。据说,从地下挖出一颗沉睡1000多年的莲子,经过人工栽植,竟然照常发芽成长,生机盎然。这真是让人惊叹不已,莲的寿命竟然有这么长!
漫步湖畔,荷叶田田,绿水碧荫,使人赏心悦目,清风徐来,荷香四溢,令人神清气爽。
技巧解密
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并巧妙引用古诗文名句,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对荷的根茎、叶柄、叶子、花、莲子等进行条理说明,表现了荷的具体特征和功效,突出了说明文的知识性特点,做到了说明内容充实,说明顺序条理,说明方法恰当。
片段演练
一、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设计制造出了不同的玻璃。安全重于泰山,人们就制造出安全玻璃,在银行营业窗等处使用。与普通玻璃相比,其抗撞击、防破碎能力更强。即使被击碎,碎片也不会伤人,并具有防盗、防火、装饰等效果。主要品种有钢化玻璃、夹丝玻璃、夹层玻璃和钛化玻璃。
请你结合人们具体的生活、生产需要,想象设计出一种高性能的新型玻璃,并围绕它的功用,用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加以说明。
下面笔者将根据新《课标》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就中考中说明文阅读的具体考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应试技巧和防范措施。
一、 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术语、概念,能对其含义做出理解;重要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能够具体解释;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能对其作用阐释清楚。这些考点除了会在整合全文的基础上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外,主观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给术语、概念等下定义。定义的一般方法是“种差+属概念”。比如恩格斯给“人”的定义: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高等动物”便交代了人属于什么,是属概念,亦称被定义项所属的上位概念,而“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便是人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的种差。答题的基本形式为:被定义项(词语)+系词(大多用“是”,也可省略)+种差+属概念。如2010年云南曲靖中考语文试题《走向3D时代》第16小题:“阅读第②段,用简单的语言给3D下个定义。”答案便可以这样确定:3D(被定义项)是(系词)人的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到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种差)立体图像(属概念)。
(2) 语境义的理解又包含特殊义、指代义、概括义。特殊义是指在特定语言环境指的意义。如2010年浙江宁波中考题《水井与符号文化》中第14小题:解释第3段中加点词语“中国制造”在文中的特定含义。指代义是指某个词语在行文中指代了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句子、某几句话或某个语段的含义。它又分为代词形态和非代词形态两种,如2010年安徽芜湖市的中考题《民航飞机为什么没有降落伞》中的第11小题,要写出第6段中加点的短语(“这种可能性”“这种事后诸葛的论断”)分别指代的内容,就属于代词形态。而2010年山东烟台中考语文试题《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第17小题问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特定的‘使命”’指的是什么,考查的就是非代词形态的指代义。理解指代义,要确认词语所指代内容及范围、位置和层次等。概括义指某个词语对上下文的某一段文字内容所概括的意义。如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第16小题:画线句子中“头疼的现象”指什么?请简要概括。理解词语的概括义,一般要准确地理解原文某部分所说明或阐述的基本内容、范围和意义。
(3) 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常见考题形式是:某词能否去掉或某词能否换成什么。如2010年江苏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第15小题: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此类题型解题的步骤一般是:先表态(能还不能、好还不好),再解释这个词语,然后联系句子看看去掉这个词(换成某词)后是什么意思,最后加上它的作用。答题形式为:表态+解词+去词(带词)解句+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来回答:.不能删去。(表态)“最多”,界定数量,(解词)说明南京云锦织造特别耗时费力,(带词解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也可对答案进行适当整合,调整语序,确定为这样的答案:不能删去。“最多”,界定数量,更能准确说明南京云锦织造特别耗时费力。
二、 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句子在文中所起重要作用而言。有的句子是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有的是提请注意的关键句,有的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句,有的是缝合结构的过渡句等。
常见题型有:(1) 画线句的意思;(2) 画线句的作用,如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淘米水的妙用》第18小题问第⑥段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再如2010年福建晋江中考语文试题第21小题问“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3)画线句能否删去,简述理由,如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第16小题让结合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用路者一闪而过”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条理由。
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第一,由词语而句子,即根据句中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理解句意仍然要以对句子的语法分析为基础;第二,由形式而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说明方法,以及句子的语气语势,理解句子所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第三,由篇章而语句,即在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或全文,去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不可以偏概全,管中窥豹。
对画线句子的作用理解往往需从结构形式和内容情感两方面去考虑。如对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淘米水的妙用》第18小题第⑥段在全文的作用的解答便可以这样确定:呼应开头;强调人们要重视对淘米水的使用。
还有结合说明方法来考查的,这种题型的解答好坏是建立在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深刻与否的基础上的,因此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简括如下:举例子(具体真切);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具体准确);分类别(条理清楚);作比较(鲜明突出)。
如2010年江苏常州中考语文试题《今天你“低碳”了吗》:
⑤ 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说明其作用。(4分)
说明方法()作用:
说明方法()作用:
参考答案便可以确定为:
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举例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具体真切地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另外,用引用,如果引用的是名言或科技名著其主要作用是增强说服力;如果用于开头,引用的是诗句谜语之类的其作用主要是激趣和引出说明对象。如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语文试题《闲话白菜》14小题“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该题便可以如下解答:引用的说明方法。通过引用古代医书使“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更有说服力。而2010年福建晋江中考语文试题《饮食不宜过烫》第21小题“文章用四句诗开头,有什么作用?”则应这样界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热饮热食的危害,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而问画线句能否删去,简述理由,这类问题其实是第二种类题型的变式,但回答时切记不可忘了表态(能或不能)。
三、 正确把握文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概括要点,并对事物的特点进行阐述
对于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信息,复习时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1)不可脱离语境,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还要注意背景,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在语境中筛选信息;(2)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注意通过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准确获取和加工信息;(3)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迅速确定阅读目标,在文章中找到题目中的对应信息,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对此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A、辨析出文中信息所涉及范围的大小,防止“以偏概全”或“误扩范围”的迷惑项;B、辨析答案选项在转述原文信息时“衍生信息”和“混乱语意”的迷惑项;C、辨析答案选项在整合原文信息时“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的迷惑项;D、辨析答案选项在处理原文信息时“因果颠倒”和“已未混乱”的迷惑项。
内容要点的归纳与概述,考生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1)分析不够,未能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故在归纳与概述时或遗漏信息或把握不准或理解肤浅,造成答案错误。(2)语言功底薄弱,归纳后不能进行有效的转述与表达。主观题的批阅往往都是“采点付分”,如201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语文试题《探访世博瑞典馆“未来生活岛”低碳厨房成亮点》第16小题:“未来生活岛”展馆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家居用品处处体现着“低碳厨房”的理念,阅读文章第②段,请概括说出这种理念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答案要求是:节水,节能,节电。(每点1分,抄写原句得1分。其他答案不得分。)所以,在复习时,教者应不断强化考生的“内容要点”概念,坚持“文本为本,搞清弄通”的原则,并注意以下几点:A、初读,整体感知,掌握思路;B、再读,整理提炼,分析段落,落实字句;C、跳读,依据题干,寻找关键,转述语言,答全答齐,力求到位。
四、 理解把握文中观点,联系应用,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和想象
这是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省市所采用的新型题型,也是跟高考衔接比较紧密的一种题型,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为实在的题型之一。
如: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17小题:根据第②段的内容,说出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街头雕塑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并结合材料内容作简要说明。
材料一
大连街头,有一座“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雕塑。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大连人刘长春代表中国参赛。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他在短跑预赛起跑时的瞬间,人物形象动感十足。
材料二
王府井大街是一条富有北京特色,具有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街头有一座人力车夫拉洋车的雕塑。这座雕塑展示的是一位老北京人力车夫的形象。他身穿布衫,手扶车把,身体侧倾,注视前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语文试题《霜叶红于二月花》第18小题:结合文段内容对下面材料给出解释。(3分)
材料连接
秋天到了,人们喜欢到北京的香山、苏州的天平山或南京的栖霞山去观赏红叶。本来葱郁的树林,脱掉了绿色的衣裳,换上黄、红、赭等鲜艳颜色的新装。
上述两例都是主观表述题,考点都是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的基础上的,不是太难,学生只要能把这两篇浅易的说明文读懂,解答便不成问题。思维的步骤:先根据文章形成认识或观点,再理解所给的材料,利用根据文章形成认识或观点来判断材料,最后形成答案,需要阐述的具体阐述。这种题型重理解运用,是一种能力的迁移。北京市的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属于纪念性雕塑。刘长春是大连人,是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这座雕塑安放在刘长春的家乡大连这一特定地点,再现了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情景,显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具有纪念性雕塑的特征。②“材料二”属于主题性雕塑。王府井大街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商业街,有着浓郁的北京特色,“拉洋车”是老北京劳动人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在王府井大街上布设这座雕塑,凸显了老北京风土人情这一主题,具有主题性雕塑的特征。北京燕山的参考答案:树叶的颜色和叶子中的色素有关,色素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秋天的山上,天晴气爽,强光低温以及有霜等天气因素导致昼夜温差大,这些都有利于叶子中花青素的形成,从而使叶子呈现出黄、红、赭等颜色,克服了绿色的单调。
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判断或推断类的选择题的解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1、对应原文,逐字核对。命题人在编制题目时,有时用文章中的原句作为前提,阅读时,就要仔细核对,防止命题者有意改变原文,造成推断失误。但更多的是,命题人对原文的内容加以概括,这更要注意概括是否正确,否则,错误的前提推出的肯定是错误的结论。2、关注原文主旨,以防故意脱离全篇内容,断章取义或任意拔高,架空分析。3、弄清因果关系,有时命题者从文中截取两句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信息句,“巧妙”合在一起,理解不透,审题不清便容易致误。4、防止曲解原意或张冠李戴,分清已然和未然。
五、 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归纳概括或分析
这种题型考查得较少,但也应引起关注。如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第18小题:第5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说明文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准确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语言可呈现两种风格:一种是平实(即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另一种是生动(即语言形象、感人)。而在如下几种情形下说明文的语言往往是生动的:1、表达方式上,采用描写或抒情;2、修辞手法上,运用拟人、比喻、引用等;3、说明方法上,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等。此种题型回答,一般先总后分,先概括总说再细作分析,而且言必有据,能从文中找到附着点。如盐城这道中考题提供的参考答案是:“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六、 最后就答题时的明显失误与注意点再赘述几句
明显失误有:(1)空白,有的考生遇到不会、不懂或没有把握的题目,无从下手,干脆一字不写;(2)答案写错地方且无标记;(3)粗心大意,人称混淆;(4)基础薄弱,用词不当;(5)概念不明,审题不清,如混淆了说明顺序和说明文的结构(说明顺序有:A、多用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的空间顺序,亦称方位顺序;B、多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建造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时间顺序;C、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本质的逻辑顺序,一般为由因到果或由果溯因、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等;D、用于介绍某实物制作过程的工作程序的顺序。而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是指,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和总分式等结构方式)。
免疫分为两大类:一是先天性,也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土要是指针对所有病毒和致病物质的抵抗力;二是获得性,也是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获得性免疫又分为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无论是自动免疫还是被动免疫,都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
自动免疫中的自然免疫力是通过染病而获得的,当然是人和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有力选择,比如在早期患鼠疫、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欧洲人把天花带到新大陆时,土著人,如印第安人,因为没有免疫力而死亡过半,但后来一部分人获得了免疫力,便顽强地生存下来了,这是没有使用疫苗和药物而自然获得的免疫力、普遍的评论是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力最好,因为体内的免疫印记最深,持续时间最长,因而对人的保护最为有效:自动免疫中的人工免疫就是注射或服用人工疫苗,这是人工诱导的,也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战果最为辉煌的免疫方法,如天花、脊髓灰质炎、肝炎、破伤风、百日咳、白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免疫的。而这种方法正是一些人所怀疑的把病毒赶尽杀绝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免疫力被视为低于染病后获得的自然免疫力。被动免疫也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类,前者指婴儿通过血液和哺乳被动获得的免疫力,后者指注射同种或异种抗体获得的免疫力。这种输入同种抗体以抗御疾病的免疫方法,有一定风险。
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前者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人工再怎么天衣无缝也不可能做到与自然所形成的鬼斧神工之功力相媲美。所以,相当多的人更愿意选择患病后自然获得的免疫力,即使在现代医学的发源地和发达地区,如欧美,人们推崇的也是自然免疫。早在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对抗御流感的免疫方式就产生过这样的讨论或争论。有人认为对人尤其是儿童注射流感疫苗,还不如让他们患病后获得自然免疫力。
既然自然免疫优于人工免疫,人类是否可以放弃人工免疫而只靠自然免疫来获取最强有力的抵抗力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离不开人工免疫,尽管它逊色于自然免疫。
1.为什么说“疫苗是值得提倡的最为有效的但又最为温和的抗击疾病的免疫方法”?请根据文章有关内容分点概括回答。(每点字数不得超过25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对人尤其是儿童注射流感疫苗,还不如让他们患病后获得自然免疫力。”请结合上下文文意,给这种看法找些具体的依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文的语言讲究简明准确,本文也是这样。请你从文中举一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作简单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6世纪时,人们就发现挤奶女工不会感染天花,原因是她们原先感染过牛痘,而获得了免疫力。根据本文对“免疫”的分类,请说明这是属于哪类性质的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