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旗谱课件

红旗谱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旗谱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红旗谱课件

红旗谱课件范文第1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源于自然情境。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上课让同学们欣赏课件“森林里交响曲”,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自然音响跟着律动、哼唱,感受到自然音乐的美妙。

1.感受画面音乐中的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画面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下雨的情景,然后播放下大雨和下小雨时候的幻灯片。客观认识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的不同美妙之声,伴随着节奏清晰的美妙音乐,学生们看到听到了雨水时大时小不断变换的音乐节奏,仿佛置身其间,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进入歌曲的意境,曲调掌握十分快。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境表演中体会意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密不可分,有声有色的表演,则能明白表现歌曲的内容,帮助学生充分体会歌曲思想。《彼得与狼》是一首以欣赏与表演为主的情境曲目,在教学中,我先给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彼得与狼》的故事,并且找两个同学分别扮成彼得与狼,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很快掌握了故事情节并且体会了不同的音乐片段分别代表彼得与狼的不同身份,非常轻松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3.多渠道创设情境增进互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师生、生生、小组之间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实现人人参与,相互合作,每个人都能尽情释放,大胆表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得到了有价值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生生合作关系,为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奠定了基础。

音乐课堂如何能真正动起来,必须要着力优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意境、品味音乐、寻找情趣、发展想象,真正使音乐教学达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境界。

二、巧用课堂趣味,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督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动力。巧用课堂趣味,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创作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在识谱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识谱知识,为接下来能够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打好基础,我编创了形象生动的识谱儿歌,培养他们的识谱兴趣:

Do是1, 1是Do, Do是妈妈的切菜刀;

Re是2, 2是Re, Re是小鸭在水上漂;

Mi是3, 3是Mi, Mi是小耳把歌儿听;

Fa是4, 4是Fa, Fa是红旗随风飘;

Sol是5,5是Sol,Sol是秤钩把货称;

La是6, 6是La, La是妈妈的炒菜勺;

Si是7, 7是Si, Si是镰刀把麦割。

这样的儿歌,学生学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简谱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表现美感,激发唱歌兴趣

歌唱教学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情绪感染为目的的艺术教学形式。只有真情实感的教学与歌唱,才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的歌声。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在《螃蟹歌》的教学中,我在领着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后,发现学生们虽然会唱了,但是由于对螃蟹并不熟悉,想象不到螃蟹在沙滩上爬行时逍遥自在的情景,唱起来显得十分无趣空洞。于是,我赶忙利用大屏幕演示,将学生带到沙滩上去,引领着学生们和沙滩上的螃蟹一起律动,使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进入,学生们沉浸在美好的音乐感觉中。

3.自制乐器,提高学习兴趣

红旗谱课件范文第2篇

《雪球花》英文名《kalinka》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是黑海一代广为流传的为婚礼舞蹈伴唱的歌曲。这首歌曲既有舒缓的歌唱旋律,也有欢快热烈的舞蹈节奏,富有浓郁的哥萨克风格,在俄国的民间诗歌和歌曲中,“雪球花”通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也是爱情的象征。因为“雪球花”的俄文音译是“卡林卡”所以这首《雪球花》也叫《卡林卡》,这首歌曲热烈欢快,充分表现了对姑娘的赞美之情。

[设计思路]

学生对俄罗斯的音乐文化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文化差异,审美心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让学生主动去领略、体验俄罗斯音乐文化内涵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仍非易事,因此本节课从游戏人手设计了“歌曲体验一舞蹈体验一乐器体验一二度创作一拓展提升”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全方位的参与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体验探究中,充分感受和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并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获得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可以选用手风琴(或巴扬手风琴)作为课堂教学乐器,既符合手风琴本身就是俄罗斯的民族器乐这一特点,也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更加密切地交流与互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歌曲《卡林卡》感受俄罗斯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特征,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喜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民歌、乐器和舞蹈听赏、学生的参与演唱实践、讨论思考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音乐特点。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体验不同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现作品情感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乐感,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难点:1、能熟练准确地演唱《卡林卡》的第一部分旋律,并探究和分析作品。

2、通过演唱、舞蹈、创作等实践活动,多方位体验和表现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手风琴(巴扬手风琴)、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部精彩的电影离不开声效师的高超技艺,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两段视频,想不想过把瘾?你可以各种方法制造出与画面相符的音响效果。”

(第一段视频:小雨、中雨、大雨。第二段视频:火车启动、加速、飞奔、进站。)

学生根据P、f、渐强、渐弱不同的力度与不同的速度变化用声音表述出两段视频画面。

[设计思路:用游戏的方式感受力度与速度的变化可以描绘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为新授的部分欣赏作了一个有效的铺垫。]

师:“刚刚做的两个游戏是声音的什么变化了?”(速度、力度)

师:“这儿有一段旋律,请你们边聆听边用画曲线的方式画出他的强弱与速度的变化,并讨论分析与之相关的情绪变化。”(聆听《卡林卡》第一乐段)

学生展示自己的图并解说谈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用画曲线的方式让学生能准确的分析歌曲的速度与力度的变化探究速度与力度对情绪的影响。]

师:“这首欢快的歌曲你知道他出自哪个国家吗?”(俄罗斯)

师:“歌名《卡林卡》的含义是什么?”

二、介绍歌曲出示课题

师:《卡林卡》英文名《kalinka》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在俄国的民间诗歌和歌曲中,“雪球花”通常被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也是爱情的象征,因为“雪球花”的俄文音译是“卡林卡”所以这首《雪球花》也叫《卡林卡》。

三、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特点

师:“下面让我们来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

A歌曲一共分为几段?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情绪有哪些变化?

师总结:“三段,旋律精炼富有特点,速度、力度多有变化,时而抒情时而热烈表现出俄罗斯人民充满活力,热爱生活的精神气质。”(歌曲以低声部的轻声慢起开始,然后节奏逐渐加快,音量持续增强,同样的乐句不断反复,等到情绪逐渐被调动起来之时,低声部合唱却戛然而止,随即飘扬而起一段优美而节奏自由的抒情独唱,这第一次的八度变奏,使主题旋律变得开阔宽广、气宇轩昂、热烈奔放,突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豪放性格。此后这一婉转悠扬的旋律,在经过和声转位后与八度的结合力度再次增强,在低声部获得低音有力的支撑后,第二次将情绪上升为热烈奔放,如是三次,直至将音乐推向最后的。)

[设计思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欣赏时有目的地进行,使学生通过听前思考、听时动脑、听后分析以及教师归纳等环节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要主题,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有没有兴趣来学唱?”

a.老师用巴扬手风琴演奏主旋律:

b.学生跟随琴声哼唱旋律;

[设计思路:课堂上,学生只要能够跟随教师的琴声把这段旋律用la模唱再演唱乐谱。选用巴扬手风琴提琴作为课堂乐器,是处于两点考虑:一、巴扬手风琴就是俄罗斯的民族乐器(如没有巴扬手风琴也可以用手风琴替代);二、手提琴很便捷,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演奏,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歌曲《卡林卡》在世界范围也被广为传唱,并被演绎成不同的风格,其多样化程度很少有雷同,不同的演唱者由于理解及演唱风格不同,往往表达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特征。

选取两不同的《卡琳卡》演唱版本试加赏析。

思考:A两个版本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B两个版本在歌曲的处理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独唱、合唱(Nikita Storoiev版和红旗歌舞团版)

师总结:独唱版,嗓音低沉浑厚,音色淳朴饱满而毫无矫饰,一开始悠扬缓慢的中速均匀提速,直到最后的快速,使情绪由一开始的宁静忧郁到最后的明朗奔放,就像是宽广的海面上,一开始由远处的涟漪,透出一种淡淡的伤怀和宁静的沉思,随后的快速则如层层的波涛拍岸而来,充分展现了俄罗斯人骄傲、乐观、热情的民族气质。合唱版,聆听红旗歌舞团的演唱,我们找不到在Nikita Storoiev演唱中的那种忧郁深沉的感觉,全曲的情绪热烈奔放,迭起,演唱中旋律的转折令人意想不到却又自然得体,尤其是中段自由抒情的独唱更是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而歌曲后部出现的悠扬婉转的鸟鸣装饰音,透出几分诙谐与风趣,体现出了俄罗斯民族幽默的性格,这完全是另一种的风格,在此我们感受到的是浪漫与热烈的民族气质。

[设计思路:通过对比欣赏,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体验音乐中的情绪、情感,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并在对比中感受合唱的魅力]

四、学做动作,体验民族舞蹈

师:这首歌曲是黑海一代广为流传的为婚礼舞蹈伴唱的歌曲,因此这首歌曲既有舒缓的歌唱旋律,也有欢快热烈的舞蹈节奏,富有浓郁的哥萨克风格,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他的舞蹈呢?(视频播放俄罗斯民族舞蹈《卡林卡》)

师:谁能总结他的舞蹈有什么特点?(动作技巧性比较强、队形变化较多)

师总结:动作十分丰富,难度较大、极具特色。其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踢踏舞、头巾舞和赶马车舞等等。刚才欣赏的就是集体舞的一个片断。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A学做男性的舞蹈动作。

B学做女性的舞蹈动作。

C按角色分组练习。

[设计思路:采用多元互动的方法通过学生学习俄罗斯民族舞蹈表演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融合与构建,同时升华学生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体验与感悟,激发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兴趣。]

五、认知乐器,感受音色

师:“同学们的舞姿美妙极了,老师禁不住要背起琴来为你们伴奏。”

师:“你们认识这件乐器吗?”(巴扬手风琴)

师:“知道他是哪个国家的民族乐器吗?”(俄罗斯)

师:“下面老师要用这件乐器演奏一段乐曲请同学们说出他的音色特点”(音质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

师:“总结的非常精确,俄罗斯的民族乐器还有许多让我们再来认识其中的几种。”

巴拉莱卡三角琴出现于17世纪下半叶。根据图片史料记载,那时的巴拉莱卡有各种形状:圆形、三角形、四角形、梯形和二至五根不同数量的弦。

冬不拉被民族音乐学家鉴定是在16-17世纪的俄罗斯最广为流传的乐器。

古斯里是最古老的东斯拉夫弹拨乐器之一。

[设计思路:通过认识乐器外形聆听乐器音色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俄罗斯民族音乐文化]

六、二度创作。展现自我

师:“通过前面的感受体验,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现在请同学们分成两组,讨论一下,你们会用什么力度、速度、演唱形式、舞蹈表演来表现这首《卡林卡》?”(分组讨论、创编、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设计思路:通过“二度创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旨在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的影响,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逐步掌握欣赏音乐的科学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得到一把终身的学习钥匙。]

成品展示反馈和交流师生互评

七、拓展与提升

1、请学生上台介绍他们所知道或者喜爱的俄罗斯的音乐作品、歌手。

师:俄罗斯的歌曲数量繁多、风格各异,课前我请同学们分组搜集资料,现在有请各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搜索的结果。

2、聆听分辨音乐作品,总结提升俄罗斯音乐特点

师:“请同学们聆听几首歌曲并分辨出那两首不是俄罗斯的民族音乐。”

师:“欣赏了解了这么多的俄罗斯民族音乐作品及他的民族乐器和舞蹈,谁能总结出它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师总结:“题材、形式、风格都非常广泛多样,而且表现力极为丰富。辽阔的国土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豪爽、乐观,长期的战争纷乱又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尊严感,俄罗斯民歌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气质。悠长缓慢的歌曲气息宽广,旋律连绵不断地展开,歌调中的一个音节往往唱一连串的音;而活泼快速的歌曲,则结构整齐清晰,节拍单纯,旋律常常反复多次。”

[设计思路:合理取材、拓展补充,通过对比聆听对本节课欣赏内容做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