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教材分析:

“有余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即例4。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节课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设计理念:

教学中,首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交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体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接着练习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巩固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考考老师: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规则;伸出左手,从大拇指起数数,1,2,3,4,5。再轮回来从大拇指数6,7,8,9,10……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同学们,只要你说一个数,老师很快能说出对应的手指。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里提到“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操作、感悟中学习有余数除法。

一、教学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为庆祝节日布置教室摆花盆的操作,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轻松的氛围之中,并且通过分圆片学具的感性操作使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了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且尝试列出除法算式,这样,学生对余数的产生感受特别深,这时学生会觉得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通过这也了解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确定了下面教学的起点。接着让学生观察他们所列的算式,通过评一评算式,确定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写法。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思维上的一次跳跃,进行了又一次练习,进一步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算式表示方法。再接着还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一起来研究有余数的这些算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得出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当学生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的时候,没有马上就加于肯定,而是提出了疑问:是不是在其他的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呢?这时我就安排学生练习验证,学生就会带着疑问进行做题思考,同时也会感到自己的学习是真实的、有效的、丰富的,最后当学生通过做数学活动再一次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时候,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

,并且对结论的印象非常深刻。

二、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

首先,整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动手分小棒,经历“分”的过程,从而得出在分的过程会出现有剩余的现象,这一剩余就是余数。进而让学生自己列列算式、展示算式、统一写法,通过思考创造出更多的有余数除法算式,在“你们有什么发现?”的激发下,从而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等现象,很自然地引入主题。其次,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展示与汇报中使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算式写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还是很满意的。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下来,我深感还有很多地方处理得不够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完善

1、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薄弱,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知道:儿童的世界更多地充满着经验、直观、形象,而数学,无论怎样改造过的数学,其价值都指向理性、抽象、形式化。成人化、专业化、理性化的教学语言使数学教学远离丰富的社会生活,变成了索然无味的说教。作为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师,如何在不影响知识的科学性前提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把抽象、严谨、枯燥的数学转化成具体、直观、有趣的儿童语言,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童趣化,贴近学生的思维层次,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教学过程:

师:10支铅笔,每3人一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请小朋友动手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

生1:可以分给3人,还剩1支。

师:还剩1支,为什么不继续分了?

生2:因为它不够3支,不能每人一支。

师:这种平均分也可以列成除法算式,即10÷3=3(人)……1(支)。1是剩下来不够分一份的铅笔,在除法算式里我们叫它余数。余数必须比谁少呢?对了,余数必须比除数3小,因为它不够3支,也就不够分给每个人了。今天认识的余数是除数的“弟弟”,它永远比除数“哥哥”小。

师:请小朋友思考这道题÷6=……,余数可以填几,最大是几?

生3:余数可以填1、2、3、4、5,因为除数是哥哥,余数是弟弟,余数必须比6小。

生4:余数最大是5,因为它再大也要比哥哥小。

……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以前学习的平均分一样,只不过平均分时不能正好分完,多了一个小尾巴——余数。它是除数的“弟弟”,永远比除数小,但不能把它丢掉。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仅仅自身的学科素养要合格,更重要的是善于从数学的理性、抽象、厚重出发,寻找学生眼睛里的生动、具体、简单。高明的数学教师,不一定是个满腹经纶的人,但一定是一个善于举例、打比方以及语言儿童化的人。

在“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这一规则对余数的理解以及后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句严谨的话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于是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一步,学生动手操作,感悟剩下的物品和每几个一份(也就是后面除法算式里的除数)的要求相比不够分一份了,这个剩下的部分必须比一份的个数少,这一环节为后面的总结概括做好了铺垫。第二步,用童趣化的语言概括总结严谨的数学概念。在学生理解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意义后,我总结出“余数和除数比必须小”,这样才不够继续分,余数是“弟弟”,除数是“哥哥”,弟弟永远比哥哥小,哥哥总要大于弟弟。第三步,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一规则。练习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分析题目中确定余数,要先看看除数,他们用适合自己的语言讲述着理由,很好地将这一难理解的规则形象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了。在课堂总结时,我进一步地将余数称为“小尾巴”——“虽然小,但不能丢,丢了会很疼的”,帮助学生理解了除数的由来以及意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巧妙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色彩。如在揭示课题时,我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设计:“认识分米与毫米”变成“认识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成员——分米和毫米”;将大于号、小于号变成“一对好姐妹”;学习比较大小变成“排队”;学习人民币变成“逛商店”……同时,用一系列生活味十足的数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既有趣又有用。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把时针比作又矮又胖的爷爷,走路很慢,眼睛不好,只能看见大格;分针比作爸爸,又高又壮;秒针比作宝宝,又细又长,走路特别快。分针爸爸和秒针宝宝眼睛好,数小格。可是分针爸爸和秒针宝宝说话没时针爷爷有分量,时针爷爷走一大格的时间分针爸爸要跑一圈,而分针爸爸跑一小格秒针宝宝就要快跑一圈。于是,难理解的概念经过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事实证明:直观、形象、童趣化的语言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的特点,使学生听起来有亲切感,能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上的共鸣,并通过情感迁移,产生内源性动力,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 情境 高效 快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不同的情境引入决定着学生以怎样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探究之中。小学数学的解决问题往往是生活问题的再现,在教学中,如果能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小学生的好奇性很强,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而数学教学不设定一些特殊的情境,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我在平时教学时注重对情境创设多次设定,不论从导入环节,还是新课以及在练习中,都创设了符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很好。在此,我以执教的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二《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为例谈谈自己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快乐高效的学习”法所做的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复习导入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生活实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初步体验有余数的除法有时需要加一,有时需要去尾。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充分感知需要加一的原因。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我以“野营”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情景串来展开对问题的研究。引入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出发前老师要先给大家分组,三年级一班共36人,5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你能帮他们算算吗?” (2)野营活动中,学校要求每位同学都拿着小彩旗出发,按照红、黄、蓝、绿、紫的顺序排列,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第36位同学拿的彩旗应该是什么颜色?”教师能够很快说出第36面是什么颜色的小旗,然后学生随便说出第几位同学,老师也能很快说出举的是什么颜色的小旗入手。猜彩旗颜色的时候,学生一般会根据排列规律一个一个或五个五个往下想,比较麻烦,教师却猜得又快又准,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自然引出对本节课知识的探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想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为后面解决问题打好基础。我觉得,计算应该不是问题,而如何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新课中才是在导入环节应该首先考虑的。

二、巧设例题突破重难点

教学例题时我以为野营同学搭帐篷这一情景引出对加一问题的探究。例题是:16个男同学,3人一顶帐篷,共需要几顶帐篷?这个例题承载着“解决加一问题”这个重难点,因此也是我所用笔墨最多的一个环节。方法一,让学生摆小棒。每3根小棒成为一组,也就是一个帐篷里住的学生,把23名学生分了7组以后,最后剩余两名学生怎么办?学生自然就会想到还需要一顶帐篷,所以所需帐篷数就是7+1=8顶。

方法二,用圈点子图的方法。学生将每3个小点圈在一个小圈里,也就是一个帐篷里住的学生,23名同学分了7组以后,最后剩余两名学生怎么办?学生自然也会想到还需要一顶帐篷,所以所需帐篷数就是7+1=8顶。

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从直观上看到了剩余2名学生,从思想上理解了剩余的2名学生应该增加一顶帐篷这一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从而轻松掌握“有余数的除法”中的“进一法”这一知识点。

三、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距离最近,容易和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该发挥这种优势,以丰富的生活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学生已有经验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教师的作用是要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使数学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为此,再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让生活与数学有机结合,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为今后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情境教学设计既具有开放性但又不能满天撒网,在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余地的同时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用教学的民主精神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以高超的引导艺术帮助学生排除认识障碍,让学生“在体验中享受阳光,在滋润中享受雨露,在轻舞中享受春风”。教学目标会在有形的课堂情境下,在学生快乐的学习中,于无声处之悄然而达成,这是情境教学独到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侯京友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成标准实验教课书二年级《数学》刘仍轩主编 青岛出版社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课堂;学生主体;学生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05-01

在生态课堂中,小学数学教师只要适当地帮助和引导学生,让课堂尽量遵循师生双方的教与学规律,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深入而自然,就能愉悦学生身心,就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1.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一种优质的课堂

数学生态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明确教学目的,更要了解学生特点,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才能激发学生课堂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探究,通过同学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构建了优质的数学生态课堂。

如,我在讲授《有余数除法》知识时,知道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将会更有针对性与目的性。首先我向学生提问,如果有20支铅笔,每4支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通过动手理解了20÷4的含义。再问,如果有20支铅笔,每3支一份,可以怎样分?学生各自动手操作并说出自己分铅笔机的过程与结果。因为剩下的2支不够分,所以20支铅笔,每3支一份,多出2支。趁机讲授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为一份时,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作为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并针对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朴实有效,这也是进行生态课堂教学的过程。

2.从学生体验出发设计环节

生态课堂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学习中,不是以知识的传递为唯一目标,而是要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建构,这样无论学生的建构过程是否顺利,他们都能在不断探索的交流中得到诸多的体验,从而充实"数据库"。

例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教学,在出示课题后笔者请学生猜测与多边形面积有关的因素,有的学生认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决定了多边形的面积,有的认为是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决定了其面积,当然也有学生认为是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决定研究的内容、方式,以及研究步骤,在统一意见之后随即展开研究。巡视课堂的时候,笔者发现有的小组是固定了多边形内部的钉子,专心研究多边形的面积与其边上的钉子数之间的关系,也有的小组综合考虑两种因素对于多边形的面积的影响。在规定时间内,小组研究的程度更不相同。在随后的全班交流中,几个小组展示了研究过程,其余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的体会。通过这样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挖掘出来。

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教学环节,在学生选定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之后,教师只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有限的帮助,最终的研究结果是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研究陷入困境,但无论成败,学生都能从别人的做法中受到启发,都能有切身感受,积累必要的经验和认识,推动了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感悟。

3.从学生发展出发推动交流

课堂交流是生态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无论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生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只要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就能让我们的课堂告别"一言堂",让学生在广泛交流中弄清知识的真谛,去除内心的困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创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氛围,推动学生的自由表达。

例如,在《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教学中,笔者请学生在两个加数的算式的基础上依次添加一个加数,组成一组算式(每个算式在上一个算式基础上增加一个加数),这些算式的加数个数不同,加数中的奇数和偶数的个数也不相同。在将这些算式展示出来之后,学生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有学生表示"我发现算式中增加一个偶数,不改变和的奇偶性,增加奇数就改变";有的表示"如果连续增加两个奇数,和的奇偶性不变,其实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将两个奇数结合成一个偶数";还有的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不需要考虑其中的偶数加数,只要看有几个奇数就可以了,每两个奇数加数可以合并成一个偶数,所以数出奇数加数的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就能判断和的奇偶性"。在这样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将和的奇偶性规律揭示出来,而且重要的是他们不但发现了规律,还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了规律产生的原因,这对于他们深刻领悟规律,将规律纳入教学知识体系,并灵活运用有很大的帮助。

4.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课堂

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动"、敢"说"、敢"做"数学。赞科夫曾明确指出:"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扬弃"师道尊严"旧思想,树立"以人为本"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舍得感情投资。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得好:"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数学教师应善于做教学上的有情人,以"情感"这一非智力因素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若教师重视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见解,宽容学生的错误,创设宽松而愉悦的课堂教学氮围,使学生体会到一种做人的全部尊严,定会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喜爱。切忌在课堂上当着众人的面埋怨、指责某学生,切忌将学生的独特感受"一棍子打死",否则,学生不敢也不愿在课堂上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5.媒体甄选,简单实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1.寓教于乐

学生天玩,在玩耍中乐此不疲,有趣的游戏将会十分吸引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灵敏性。在一年级学习位置关系“上下”这一节课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上下位置关系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无法弄懂什么是参照物。我利用填鼻子游戏来进行教学:学生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给黑板上的小猫画鼻子。这样学生在玩中体验了位置上下的关系,这样才能点中鼻子。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领悟了上下的空间观念。整节课气氛活跃,效果明显。

2.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发求知欲实际是激发有意义学习,它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心理条件。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努力设计愉悦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趋向学习目标,激起求知欲。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带上17个奥特曼,要分给8个同学,每个人分得几个?还剩几个?由于奥特曼是小孩们喜欢的玩具,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知道每人分得两个,还剩一个。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深刻的认识。任何枯燥的计算,只要经过教师略加润色,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就会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二、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一把开启数学思维的“金钥匙”,这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便大大增强。因此,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最现实的目标和具体途径。

三、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相关期刊更多

红蜻蜓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冶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协会

中国农资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