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佛经经典名句

佛经经典名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佛经经典名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佛经经典名句

佛经经典名句范文第1篇

之后的时光里,译经者前仆后继,如点点星光散播在佛教走向中国的路上,他们把佛教带到了中国,也开启了一部恢弘的佛经翻译史。

这样的翻译活动在随后一千年中持续不断,推动着佛教这个外来之物在那个以天朝上邦自居的古中国里,逐渐扎根、变化,一步步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脉主流。给中国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学、音乐、美术、雕塑、习俗等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异邦来的文明

两千余年前的公元元年前后,亚洲的版图上盘踞着两个同样伟大却截然不同的文明,一个是古中国,一个便是古印度。

此时,中国结束了秦朝短暂的统治,进入汉朝。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逐渐趋于统一,统治者尊崇“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社会和谐。而另一边,印度孔雀王朝建立的统治刚刚结束,大月氏人在北印度建立了古典世界的欧亚四大强国之一――贵霜帝国,佛教继续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一个是政治经济发达的和谐社会,一个是充满神秘玄幻的神佛世界。神佛走向中原,带动了两大文化圈之间的交流。

佛教由谁带入了中国?又是在什么时候传进来的?无从考证。但在汉时佛教就已经为中国民众所知。“白马驮经”的传说发生在汉明帝时期,提到了两位译经的高僧和第一部译经即《四十二章经》,虽是传说,但当时佛教已经在中国流传开来已是事实。只是对于汉时的中国民众,佛只是众神之一,并没有显出比其他宗教更高的地位。

彼时的印度告别了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始兴,而中原大多数人对佛教还不明了,当局者的政策也未固定。在佛教传入初期的公元二、三世纪,来自中央亚细亚和新疆一带如大月氏、安息、康居等国的僧人前来传佛。安息国的安世高,月氏国的支娄迦谶,康居国的康僧铠、康僧会……在一众译经者的努力下,小乘学派以《阿含经》和“禅数”之学为主,大乘学派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不少经籍被翻译为汉文。

安世高本为安息国太子,后弃位出家,在东汉建和元年(147年)来华。他的译经被道安法师评价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在华期间,译了《安般守意经》《五十校计经》《阴持入经》等三十五部佛经。

安世高翻译的佛经义理主要为传弘小乘佛教,而将大乘佛教带入中国的是另一个人:支娄迦谶。支娄迦谶在安世高之后来到洛阳,其译《道行般若经》宣扬大乘佛教的诸法悉空、诸法如幻的思想,将西方净土思想第一次带入中国内地。

汉时佛教并未受到统治者的推行,翻译事业还在初创时期。此时的译经家大部分只能是勉强把意思表达出来,无法兼顾文采。对于许多佛教专有名词、术语的翻译很多依旧晦涩、欠通,有些明显受汉代鬼神方术观念影响。而且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文体也还没能确立。但这一切在此后有了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巩固政权、培养顺民,在全国推行佛教。东晋时期的佛经翻译,作出了许多超越前人的业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道安。

为避战乱,道安潜于深山修行,十余年间先后迁居山西、河北、河南等地。时遭凶年,多年的游走让他感觉在战乱不停灾害不息的情况下,单靠僧团自身既无法改变弘法的政治环境,也不易改变弘法的生活环境,于是提出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原则。他结合了中国儒家的纲常思想,这已与印度佛教原旨有了背离。僧团取得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支持,使佛法畅通。

于是,这个并不懂梵语的中原人成为中国翻译史及佛教史上都不可忽略的一个人。

在翻译史上,他是第一个总结翻译经验的人,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在他的主持下翻出了许多重要经论,集中和培养了许多学者和翻译人才。前秦建元十五年(379年),他力劝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坚延请鸠摩罗什入中土,而后者成为中国承前启后最著名的译经家。

而在佛教史中,道安以老、庄理论解释佛教般若思想,促进了佛、道、儒的融合,使佛教适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佛教的中国化奠定下基础。

译经者,传佛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里最后的一个四句偈流传甚广,无论是否学佛之人,几乎都能毫不费力地把它朗朗背出,尽管未必知其意。

它是佛教空观的一个经典表达。一千六百余年前,鸠摩罗什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翻译成中文之后,它就已经是我们熟悉的这个样子。如今,尽管《金刚经》有众多不同译本,但传诵最广的就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鸠摩罗什,中国著名的译经家之一。在中国一千年的译经史中,和他齐肩的只有真谛、玄奘、不空以及义净几人(四大译经家有两种说法,一说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也有说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

南北朝时代流行一种佛教诠释学――格义,它是以中土思想跟典故,比拟配合,使人易于了解佛教思想的方法。但以格义释佛,不免牵强附会,其缺陷显而易见,鸠摩罗什已经完全摒弃。

“菩萨”“欢喜”“神通”“极乐”“菩提”,对于难以找到对应词汇的梵文词汇,鸠摩罗什坚持音译,并统一译名,避免一词多译,使其易读而不失异国色彩。认为:“在当日过渡时期,罗什的译法可算是最适宜的法子。”

他的译经融合梵语与汉语之美感又不失佛经原有韵味,倒装句法多、词多连缀,含无数形容词,散文诗歌交错,文笔空灵,辞藻优雅动人。他的译文已臻于精美,除流传甚广的《金刚经》外,那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也是出自其译经。

鸠摩罗什一生翻译三藏经论74部,384卷翻译的经卷准确无误,对后世佛教界影响极为深远。

鸠摩罗什之后,译师来者相继,主要经论不断译出。如觉贤译出《华严经》,昙无谶译出《大般涅经》,求那跋陀罗译出《楞伽经》等。这些经典的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公元六世纪初菩提流支来华创译大乘有宗无著、世亲一系的论典,其中《十地经论》影响尤大,传习者形成地论师一派分南北两道。以后真谛三藏于公元546年来华,译出《摄大乘论》《释论》《俱舍论》等。

佛教史家将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称为“古译”,罗什及其后的译经称作“旧译”,而“新译”属于另一个人。

再次回到开篇的那条路上。

一个僧人走着与来者相反的路,从东向西,穿戈壁、走沙漠,攀雪山,几次与死神擦肩,他比大多数曾经的西方来客走得更远,方向是印度,目的是西去求得真经。此行凶险早已超出僧人所想,但凭着自身的执着和沿途受到的帮助,他顺利完成了这段长达17年的旅程。

此时距离公元元年已过600余年,正是初唐时期,而这个高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他是玄奘。

在研习佛学时,玄奘感到许多困惑,发愿要去佛学的发源地西天的天竺国求取真经。回国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玄奘毕生从事佛经翻译,共翻译大小乘经纶75部1335卷,总字数超一千万字。译著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的高峰。

玄奘精熟梵、汉两种语言,又深通佛理,主张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在翻译技巧上,玄奘已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技巧。译经的质量达到汉译以来的最高水平,在翻译史上被称为“新译”一派。

他针对名词提出“五不翻”,在五种情况下不译其意,只传其音,待讲经时再全面讲解,层层展释。这一原则,对后世的翻译活动,尤其是20世纪初掀起的“译名大讨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唐代的译经基本上由国家主持,从太宗贞观三年(629)开始组织译场,历朝相沿,直到宪宗元和六年(811)才终止。玄奘、义净、不空这三位杰出的译经家皆出自唐时,义净着重律典,不空专于密教,玄奘则瑜伽、般若、大小毗昙,面面俱到。

直到唐末,印度佛教灭没,无人赴印求经,佛经翻译也由此衰落了下去。宋太宗虽兴建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其规模与水平已远不如唐朝的玄奘时期。元、明、清三代从事佛经翻译的人数渐少,几百年间只译了几十部经卷。

佛经经典名句范文第2篇

更有苇竿堪作钓,画工点染入沧浪。

苇花秋水逼秋清,画舫江南旧日情。

最是采莲诸女伴,髯高风郑笑呼名。

――郑板桥

八月,正是荷花盛用时。

传说,荷花原是王母娘娘身边一个名叫玉姬的美貌待女。玉姬羡慕人间景色,动了凡心,便能偷出天宫来到了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她依依不舍,流连忘返,王母娘娘知道后大怒,用莲花宝座把她打入湖中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天庭。于是,入宫中从此少了一位美貌的待女,而人间则多了一种玉玑水灵的花――荷花

传说不能当真,荷花不可能是由仙女变成的。实际上,花花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古老植物,据考证,其岁龄有1.3亿年之长。我国栽培花花的历史久远,《周书》中就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的记载,《诗经》中也有“山有扶苏,隰与荷花”的描述,而1973年“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莲子粉化石,说明至少在7000年前,荷花在我国就已经颁生长,并被食用了。

荷花除了莲花、芙蓉等别称外,还有其他几个称谓:由于三国曹植在其《芙蓉赋》中有“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之句,故荷花又有“炙芝”之谓。又因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赞荷名句,所以荷花又有“花中君子”之雅称。而据《北梦琐言》记载,唐代元和年间,苏昌远居吴中(今苏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脸的女郎,赠给他一枚玉环,不久,他发现自己庭院的水池中荷花盛开,其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样的玉环,但“折之乃绝”――因而,荷花又常被称做“玉环”。

荷花丽质,出淤泥而不小染,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人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唐代王昌龄在《采莲曲》中也写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更有这样的写荷佳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意思的是,由于“莲”与“怜”音同,古人在写莲的诗文中,还常借其谐音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肯”即“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荷花丽质,出淤泥而不染,还常被看作用严神圣的象征,这在佛教中尤有表现。寺院中的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佛教最重要的一部经典便是《妙法莲花经》。在我国龙门石窟中,有一窟莲花洞,洞内除了四面的佛像外,就是顶部一朵灿然生辉的巨型莲花。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故事,说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都会有莲花长出――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

古时的济南以大明湖为主体,连接着城外难以数清的池渠水塘。秋日,这众多的池渠水塘红颜出水,绿衣并展,散发出阵阵菱藕清香;更有岸边的钓者,风起的沧浪,游动的画舫……如此如诗如画的宜人景色恰似南国一般,无怪乎诗人会夸张地说连水上的采莲女也曾经相识,能够呼出姓名来了。郑板桥的这首咏荷诗,从一个侧面有力地证明了古济南“展放荷花三十里”的旧时景貌。

佛经经典名句范文第3篇

伴随着饮茶在民间的普及,人们所追求的已不仅仅是茶的本身,而是在宁静淡泊中追求情趣的饮茶艺术,这与超凡脱俗的佛家理论不谋而合,并且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抑制。因而饮茶尤为僧家所看好,在各寺院迅速形成了茶与禅的水融,达到了“茶禅一味”的境地。

国清寺--华顶云雾

品茶心情: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 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是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场,也是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寺院一带,土地肥沃,古木森森,终年云雾缭绕,宜于茶树生长,出产的华顶云雾茶就是中国名茶之一。

早在北宋初,寺僧就擅长“分茶”艺术:“下汤运匕,别施妙决,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是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国清寺僧人处谦还把这种“茶百戏”带到杭州表演,苏轼作诗赞叹“天台乳花世不风”,称之为“点茶三昧手”。昙华亭落成之日,茶杯中出现奇葩和“大士应茶”四字。这就是著名的“罗汉供茶”。遗风所及,至今民间犹以茶谷米供佛。

好茶指数:

为保证该茶特色,只采春茶。原属炒青绿茶,手工操作,现改为半炒半烘,以炒为主,仍以手工方法制作,经鲜叶摊放,高温杀青,煽热摊凉,轻加搓揉,初烘失水,煽热摊凉,入锅炒制,低温烘焙,稍凉装箱等工序制成。成品紧细弯曲,芽叶壮实显毫,色泽翠绿,汤色嫩黄清澈,香清而味带甘甜,饮之口颊留芳,沁人心脾,经泡耐饮,冲泡3次尤有余香,充分显示高山云雾茶的天然特色,被列为绿茶中的珍品。

径山寺--径山茶

品茶心情:

径山是天目山的东北高峰,这里古木参天,溪水淙淙,山峦重叠,又有大钟楼、鼓楼、龙井泉等著名胜迹,可谓山明、水秀、茶佳。山中的径山寺,始建于唐代,宋孝宗曾御赐额“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自宋至元,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这里不但饮茶之风很盛,而且每年春季,僧侣们经常在寺内举行茶宴,坐谈佛经,并逐渐将茶宴形成为一套较为讲究的仪式,后人称其为径山茶宴。

宋理宗开庆元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径山寺求学取经,拜径山寺虚堂禅师为师。学成回国后,将径山茶宴仪式,以及当时宋代径山寺风行的茶碗一并带回日本。在此基础上,结合日本国情,使日本很快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道。同时,将从天目山径山寺带过去的茶碗,称之为“天目茶碗”,在日本茶道中使用。至今,在日本茶道表演过程中,依然可以见到当年从中国带去的“天目茶碗”的踪影。所以,径山寺在中国茶文化东传过程中,曾经起过很好的作用。

好茶指数:

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绿翠 ,具有独特的板栗香且香气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径山茶的制作工艺要点为鲜叶摊放、小锅杀青、微型揉捻、竹笼烘焙,密封贮藏。

惠名寺--惠名茶

品茶心情:

惠名寺位于浙江南部瓯江上游的景宁县,历来以产名茶闻名。它以寺名茶,又以茶扬寺,是佛地颂茶的胜地之一。惠明寺建于唐咸通二年,惠明长老种植的惠明茶,开创了畲族茶文化的先河。今存一株苦白茶,树龄已逾千年,为稀罕茶树之一,叶子乳白带淡黄,冲泡后呈白色,人谓“仙茶”。

清嘉庆十九年重建正殿,同治四年造后堂及左右轩,今仅存山门、石道及两侧残墙,天井原正殿木门残破,1982年后重建。据传当年寺僧与畲民在寺院周围辟地种茶。誉满全球的“金奖惠明茶”即产于此。 清乾隆五十四年起,惠明茶列为贡品。茶禅紧密结合,名寺名茶相得益彰,成为惠明寺有别于其他著名寺院的最大特色,现在成为开展佛教活动的场所,并对外开放。

好茶指数:

惠明茶外形肥壮紧结,色泽翠绿光润,银毫显露。冲泡后滋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及水果香气,茶汤清澈明绿,旗枪朵朵,交相辉映,有人很形象地赞道“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醇,四杯韵犹存”。

鸦山寺--瑞草魁

品茶心情:

鸦山寺在安徽郎溪县。“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史,修贡亦仙才”。这是唐代诗人杜牧《题茶山》诗中的精萃名句,以赞誉茶之佳品--瑞草魁。五代蜀毛火锡《茶谱》记载:“宜城县有丫山,小方饼横铺茗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其茶最胜,太守尝荐于京洛人士,题曰丫山阳坡横纹茶”。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诗云:“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重以初枪旗,采之穿霞,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不重漉酒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指明:“丫山阳坡横纹茶,一名瑞草魁。”到了清代,记述鸦山茶的史料就更多了。

好茶指数:

瑞草魁清明至谷雨间开采,开始采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制一等茶;中期采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基本等长,制二等茶,后期一芽三叶,制三等茶。工艺为杀青、理条做形、烘培 。其特点有外形挺直略扁,肥硕饱满,大小匀齐,形状一致,色泽翠绿,白毫隐现,香气高长,清香持久,汤色淡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回味隽厚,叶底嫩绿明亮,均匀成朵。

麻姑庙--麻姑茶

品茶指数:

麻姑庙位于江西省南城县西郊,距县城建昌镇4公里的麻姑山,主峰海拔1064.3米,与山下日温差8℃左右。千百年来, 它以峻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古传麻姑山有三十六峰,十三佳泉,九十九座庙宇,五大潭洞,可谓“山灵果实,福地洞天”,真是一幅永远看不够的山水画,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抒情诗。这里山势秀丽,万木葱笼,鸟语花香,物产丰富,麻姑茶就是物产之一。

好茶指数:

麻姑茶,茶汤翠绿,开胃提神,饮后齿颊留芳。采摘初展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制成。制作分采青、杀青、初揉、炒青、轻揉、炒干等六道工序。各道工序均有精细的规范要求。 其品质特点:条索紧结、整匀,色泽银灰翠润,香气鲜浓清高,汤色明亮,滋味甘郁等。分为特、一、二、三、四共五个等级。

小链接--

法门寺的精致古茶具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以保存佛指舍利而成为当今世界佛教的祖庭。1987年在重修砖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唐代地宫,从而使珍藏了1100余年的唐皇室瑰宝得以重新面世。在数以千计的供奉物中,有一套唐代皇室使用过的金银茶具,乃是目前世界上等级最高的茶具。它们均为皇室御用真品。除金银茶具外,还有琉璃茶具和秘色瓷器茶具。此外,还有食帛、揩齿布、折皂手巾等,也是茶道必用之物。这批出土茶具,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有力证据,也是唐代宫廷饮茶文化的集中的体现。

栖霞寺的茶文化

栖霞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栖霞山中峰西麓。建于南齐永明元年,为中国丛林“四绝”之一。古往今来,栖霞寺一直蕴含着茶文化的意境,与茶结缘。中国第一首以“名茶入诗”的诗篇,即由唐代诗人李白作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就是李白在栖霞寺居留期间所作。唐代诗人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中称:“采茶非采,远远上层崖”。说的是唐代陆羽在寺旁采茶的情景。清代乾隆《江南通志》载:“江宁天阙山茶,香气俱绝。城内清凉山茶,上元东乡摄山茶,味皆香甘”。其寺四周,现为著名的雨花茶产地。

万年寺的茶文化交流

万年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万年山麓,它发端于东晋,始建于唐。万年寺在中外茶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僧荣西、道元曾先后来此求师学法。荣西回国后,除了研究佛教经典外,还带回宋时的饮茶风习,他以极大的兴趣研究茶的功能,并把从由天台山和四明山带回的茶籽在日本种植。进而根据我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订寺院的饮茶仪式。从而,使茶在日本很快传播开来。所以,在茶文化发展史上,万年寺曾为中日茶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期刊更多

西夏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

宗教经典汉译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年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古汉语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