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历史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第1篇

在很早以前,这儿的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龙,作恶多端。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这样,它就发怒作恶,破坏田园,吃掉人畜。

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她有几次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有一天,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向她指点说:“你可去鲤鱼洞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玉姑来到鲤鱼洞中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但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愿意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恶龙,我死也心甘情愿!”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就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的红鲤鱼。

小红鲤经过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前面那一对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第2篇

股市升跌,原因不外乎供求关系、上市公司业绩以及经济利率等变动。自2012年初以来,反应中国股市整体水平的巨潮A股指数(399317)一直处于横向震荡的走势,表明中国股市受到多种不同方向的外力所推动。其中小型股反复向上,特别是新经济类股票;而大型股则以下跌为主,特别是资源股。不同股票价格走势分化,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转型。10年前我便建议中国加快服务业发展,但那时正是中国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出口经济发展,直到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第二产业比重43.9%,第三产业比重为46.1%。

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业。所谓生产业,乃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哥林菲德(H.Greenfield)提出的概念。1975年伯朗宁(Browning)及盛高曼(Singelman)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亦提出此概念,并认为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济等具有知识密集及为客户提供专门的行业。后来一些学者将物流、安全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亦包括在内。生产业并非直接用于消费,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产出,扮演中间角色。生产能促进生产专业化,扩大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率。

而消费业则指商品零售、地产、旅游、市政服务、社区服务、体育、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消费业是直接接触顾客的行业。当前中国产能严重过剩,发展生产业有阶段性意义,但中国根本的问题是人口众多,并且中国的金融业、物流业等行业相对消费业已经非常先进,倘若未能及时大力发展消费业,最终下一次经济调整期仍然非常困难,将会再次出现“中国经济正面临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因此,政策的前瞻性非常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政策可以休矣!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趋于保守,因为过去的政策错误,导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均无法动弹,当前经济处于长中短经济周期的尾段,利率偏低固然无法减息,存款准备金率虽然过高但要降低却受到M2超高影响亦不敢轻易下调,因此只好每周每月正回购、逆回购进行水多加柴、柴多加水式调控。4月23日央行宣布4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下调县域农村合作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调整后两者存款准备金率为16%及14%,个别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考核达标的则再降至15%及13%。

中国第一产业比重仅占10%,并且每年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第三产业,在农村商行及合作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大大低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情况下再定向降准,在商言商,等于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低收益产业,不容乐观。要降准,应该对服务业降准,才是正道。农村、农业的问题在于中国农产品成本高售价低(农产品零售价高是因为流通领域成本高企所致,比如运输费用高昂,其中公路收费罚款功劳匪浅),农民利润微薄,绝非定向降准所能解决,即使农商行等存款准备金降至零亦无济于事。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第3篇

现为南宁一家投资公司负责人的江先生,上世纪90年代初开户入市。“那时候股民主要从报纸和广播获取证券信息,到券商营业部现场交流是一个重要的方式。”江先生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票分析报告会必须交钱才能参加,且价格不菲。当时证券市场只有几十只股票,流通盘很小容易受庄家操纵,再加上实施T+0交易且没有涨跌幅限制,个股的波动幅度很大,一天内价格翻倍或暴跌百分之三五十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第二代股民: 几经沉浮适应市场

1996年开始的牛市,引来了大批想通过炒股赚钱的股民,广西资深证券市场人士夏雨就是其中一位。

“我记得自己是在‘十二道金牌令’的3天前开的户,亲历大盘跌停,还没吃到肉就被站岗了。”夏雨回忆,当时开户的情况比现在还火爆得多,仿佛开了证券账户就可以直接从股市提走钱一般。新开户的股民排成长龙,有武警在一旁维持秩序,轮到某人办理现金存入手续时,有时是把一捆一捆的现金钞票,让别人帮忙递到窗口。

第三代股民: 经历牛市收益较好

第三代股民主要是在1999、2000年的牛市进场,大盘当年从1000点附近涨到2245点,看起来涨幅不是特别大,但是网络科技股表现抢眼。那个时期进场的股民,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的诞生和破灭。

股民刘先生在2000年9月开户炒股,当时他还在读大学。有一次到证券营业部现场观摩后,刘先生就被那红绿相间的世界迷住了,于是赶紧凑了4000多元开户。

炒股十多年来,刘先生看到身边多位股友大起大落。他觉得,股市是个好地方,但钱其实并不好赚,稍不留神,在牛市赚的钱就会在熊市里亏掉,可谓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第四代股民: 大起大落股海沉浮

这代股民踏着2006、2007年的大牛市入场,上证综指在那波牛市中从998点大涨到6124点。5倍多的涨幅,堪称A股历史上最大的牛市。

“我是在2007年9月开户炒股的,还没尝到牛市盛宴的美味,大盘就见顶了。现在想想,真是够悲催的。”股民黄先生表示,他当年开户后不久以50元左右的价格买进中国铝业,后来该股跌到12元附近时止损出局,亏损幅度近80%。“股市给我的印象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及时止损很重要。”

第五代股民:大胆激进还不成熟

出生于1989年的小陈在股市中的资金量只有6万元。“我平时都是通过手机和电脑获取市场信息,所买股票多数是参考投资顾问的建议,有时候是凭消息面和感觉买股,操作上比较大胆。”小陈表示,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使其没法潜下心来学习。看到自己拿的股票没有涨,就忍不住想换股。但换了股之后,手中那只股票又不涨了,于是又想换股。

症状1:不喜欢周末和假期

股民小郭今年春节后涉足股海,由于朋友推荐的几只股票表现都不错,收益率已经达到30%左右,这让他对股市充满信心。“我现在最不喜欢周末和假期,整个人都没寄托了。”小郭说,“我刚到南京工作,家离得又远,上次清明小长假简直把我憋坏了。只盼着长假快点结束,又可以看盘买股,过紧张刺激的生活了。”

症状2:做梦看到的都是K线图

“晚上做梦都是K线图,想的都是股票:如果行情这样走,我就如何操作;如果行情那样,又该如何操作。”新股民张先生最近“赚了指数没赚到钱”,满仓追高“南车”,次日又割肉出逃,损失近15%。他坦言,股票已经左右了他的喜怒哀乐,亏钱就没心思工作,“看到别人赚钱我就心急,我也想过,这种心态可能不适合炒股,但又手痒忍不住。”

症状3:睡再晚每天9点前准时醒

85后的李先生经常上夜班,以前即使不上夜班,他也是“夜猫子”爱追剧、打游戏。成为股民后,他最大的变化就是不管前一晚熬夜到几点,必定在9点前自然醒,他笑言“股市生物钟比闹钟还要准”。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打开手机,先看一遍券商操作建议,然后在9点20分左右盯集合竞价、忙挂单,再花上半小时看有没有成交,折腾到10点才去洗漱。

症状4:股票让散户成演说家

不炒股的江女士坦言,最近几次聚会都因为股票坏了兴致。江女士约了几个同学聚餐,哪料股票成了饭局上的主流话题,同学三句话不离行情,五句话不离涨跌,聚会成了炒股经验交流会。她调侃道:“如果爱情能让人成为文学家,股票能让散户都成为演说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症状5:赚钱舍不得花

26岁的朱朱是个白领,炒股前,她的生活简单但不失乐趣,爱打扮、爱看电影。炒股后,朱朱上班一有空就打开电脑看股票走势图,回家打开电视就看财经新闻,或和同学在网上交流行情。去年下半年以来,她投入的资金在股市赚了6万元,一高兴清明小长假和同学去了趟香港,结果却一件衣服也舍不得买,“两千块买几件衣服,还不如买股票钱生钱呢。”回来后,她又将钱投入了股市。

别让股市涨跌左右了我们的生活

“要是我没抛就好啦”、“早知道我就买……”朋友自从炒股之后,诸如此类的话就常常挂在嘴边,大盘的涨跌行情成了他心情的晴雨表。

像这样的新股民并不在少数,炒股俨然成了支撑他们生活的重心。大盘上涨时心花怒放,但凡持有的股票稍有下跌,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茶饭不思、夜不安寝。

事实上这绝非股民的正常心理,而是一种“股市焦虑综合征”。随着牛市的到来,大批新股民涌入股市,这种焦虑症也将迅速蔓延。如果发现自己或是周围的亲朋好友也有上述症状时,不要着急,只需切记保持两心:一为平常心,一为初心。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第4篇

林:其实我进入这一行,真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自己并没有学过任何珠宝设计,但是因念历史,所以对古董文化,以及其背后的境界和礼义都非常喜欢。是从一颗自由的心开始从事这一行业的,希望以文化和历史为背景,把所有的东西用这样的概念设计出来。我感觉中国好多历史文物,比如青铜器,书法,画,瓷器都很有名,但唯独中国珠宝没人知道,这很遗憾。真正的美可以用很多东西表现出来,如果贴近生活,贴近艺术生活,这样的方式也可能更容易让人接受历史和文化。很多年轻人认为文化是包袱,应该丢掉,这个我比较不认同。传统和现在是一个连接,不认同过去如何现在?但这些传统又不应该完全复制,我认为应该用时代的角度去融合在一起,这个很重要。我的作品就是这样,新潮又古典,古意又摩登,old is new。

FC:在所有风格的珠宝里面,你自己会比较偏爱哪一种?

林:有两个时代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是清朝,它的工艺集前朝之大成。特别是乾隆时期,几乎到了最高峰。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我特别欣赏慈禧太后时期材质的东西,比如翡翠,碧玺,点翠。目前我在自己的珠宝中使用很多的材质也都是清朝的,原因主要也有两个,一是年代近,搜集比较方便,而是它的色彩非常丰富。另外一个我特别喜欢战国的风格,它的线条是我所看过的最复杂,又最有艺术的。

FC:有自己收藏珠宝的习惯吗?如果有,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藏品的情况吗?收藏过程中是不是有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分享?

林:肯定会有这个习惯。我丈夫每次说,哎,你又买一个奔驰回来,这东西又值一个奔驰车的价格啦。但我看到喜欢的,值得收的,就不会想到它能不能卖,因为我觉得那是无价的。几十年前,我收到的东西在国内都不被人重视。比如说扣子,生活上的零件,或者鼻烟壶之类的,人家都觉得很平常,或者根本都看不到它的价值,但对我而言它里面是故事,线条,工艺,是值得的。所以我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关联。我自己收的并不很多,但是曾经有我的顾客收了我300多件作品,还一一编号。所以近期我就加快脚步收我自己的东西,因为我发觉我自己收藏的竟然不是很多。当然我收东西的时候不是看它贵还是便宜,而是看它在某个阶段对我而言的特殊。比如我有时候收集一个完全没有雕刻的和田籽料,但我觉得它的线条,历史或美,完全不需要点缀,或者只要点一点点,它就可以表现的更好。比如我的第一个收藏,就是和田籽料。然后我上面用很简单的中国结特别设计,就已经觉得很美。

FC:平时出席不同的场合,比如说日常工作,或者是重要的宴会,在挑选珠宝配饰方面,你通常会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林:就我个人而言,偏爱的古董风格的珠宝,和很多人的设想不同,反而不能用旗袍这样的东西来配。其实衣服的话,只要颜色对了就好,整个背景要素一点,就很好搭。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肤色。肤色需要跟你穿戴衣服的颜色相配合,另外场合也很重要。比如我注意到,在国内,同质性的东西可能很多,那我怎么样去凸显和别人的不同呢?我觉得就是特色和品位。有文化有故事的东西,在任何社交场合都是话题,这不是用价格可以得到的快乐。

FC:对于女性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珠宝,你有什么个人体会?

林:我会有一些重点关注的地方。比如我自己个头很小,就常常都把重要的东西放在上面,不让人家看到我下面的腿不够修长,而尽量让人家看到上面的饰品,那这就是个头比较娇小的人可以采取的做法。这也就是为什么饰品很重要。

中国历史故事范文第5篇

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铸造一件铜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是范型上进行的。

(二)调剂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根据合理的配比规律,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提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合量的界限,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于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适于充作剑材的既坚且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作四等分,铜(金)占三分(百分之七十五),锡占一分(百分之二十五)。

近年来,冶金史研究者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时期的中原铜剑实,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很接近,大致在百分之七十五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百分之十六左右,较高的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一些。这种差别可能因为,《考工记》“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万分——铜和锡,而铜实物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之,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如此,则青铜剑实际成分中其他非铜元素的总量也就大致接近百分之二十五了。

撇开文献和实物的上述差别不管,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万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有所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百分之七十五上下和锡百分之十六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睛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律,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便也会不尽相同,而呈现在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三)熔炼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液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温度再高,铜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度,一进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太多气化跑掉了,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然后可铸也。销炼成熟,可以浇铸了。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这里。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更番,重复煎炼。

(四)浇铸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俟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

(五)铸后加工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

——装置附件,配齐剑具;

——砥砺开刃。

这样,铜剑的制作就最终完成了。但在使用过程中,剑器还要时常修治砥砺,故当时可能有一类工匠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汉代称这类工匠为“削厉(砺)工”,其技艺又称“洒削”之技。削砺就是刮削砥砺的意思;洒削,指磨刀以水洒之,泛指修治刀剑。

西汉景帝时,大臣袁盎被刺,尸体上弃有凶器,是一柄新修治过的剑,官府就在长安的削砺工中访查,一工匠说:这把剑是梁王的某位郎官来修治的。由此便查出了主使人梁孝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战国晚期大学者荀子的一段话来概括铸造铜剑的整个过程:

刑(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剂)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

战国相剑术士曾说: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韧)也,黄白杂则坚且牣,良剑也。

这种精良之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复合剑。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出现了一些科学先进的工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铸造复合剑的技术最为突出。

所谓复合剑,是指剑脊和剑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的青铜剑。其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断折;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硬度高,特别锋利。因而刚柔相济,是古代铜剑的精品。其铸造方法也与普通铜剑有别。普通剑之剑身系一次浇铸完毕,复合剑则是二次浇铸:先以专门的剑脊范浇铸剑脊,在剑脊两侧预留出嵌合的沟槽;再把铸成的剑脊置于另一范中浇铸剑刃,剑刃和剑脊相嵌合构成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