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肾病内科

肾病内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肾病内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肾病内科

肾病内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肾病内科;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60-02

护患纠纷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发生的护方与患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争执,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不良事件[1]。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医患关系越来越商业化。医疗服务的高代价表明医疗服务的营利性。越来越多的患者将自己看作特殊的消费者,期待得到与其高额消费相称的良好治疗。医患冲突已经恶化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由于人们的医疗观念、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日趋增强,社会对护理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患纠纷日趋突出。肾病科患者特点为病程普遍较长,病情危重,治疗也比较复杂。我院肾病内科患者多,门诊量和住院人次不断持续攀升,护士人力资源相对短缺,而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几率较高。为了避免和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服务质量,我们针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问题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提出了护理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肾病内科收治患者共计39454人次,其中门诊量 36564人次(含门诊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 14288人次),住院患者2890人次。发生各类护患纠纷36例,产生原因为护患沟通及解释不到位,护士服务态度差13例(36.1%),医疗费用报销相关8例(22.2%),住院环境相关5例(13.9%),患者及其家属自身原因5例(13.9%),护士责任意识差,主动服务不到位3例(8.3%),其他2例(5.6%)。

2 原因分析

2.1 缺乏有效地护患沟通:

2.1.1护患纠纷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引发的结果,而沟通障碍是护患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护士与患者的个人素质,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沟通技巧是影响护患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漠,语言简单,解释不到位,就很容易引发护患纠纷。

2.1.2 住院患者进入病房,面对陌生的就诊环境感到困惑茫然, 加上病痛的折磨及患者对病情缺乏科学的了解, 内心往往过于恐慌, 在这个时候患者迫切需要知道能确保自己“安全”的因素,例如: 自己的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是谁,治疗、护理、用药安排及病房的硬件设施、医疗水平等。若忽略这些交流,容易产生交流障碍,造成患者不满和误解。同时,不切实际的保证、措辞不当、非语言沟通不妥当以及护理文书记录不完善,均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和护患纠纷产生[3-4]。

2.1.3肾病科患者大多数病程较长,病情危重,各种治疗及护理多,在护理工作中忽略病人享有的知情同意权,不与病人及家属沟通或者沟通时态度生硬、不热情、语调过重等都会引起纠纷。

2.2 护士因素

2.2.1法律意识淡薄 患者住院享有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受尊重权等权益,但是由于医疗卫生立法相对滞后的影响,很多肾病内科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对病人的权益关注不够。如有的护士实行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时,不顾周围环境是否适宜及病人是否愿意让周围人了解自己的躯体隐私,而随意暴露病人的身体。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从而引发纠纷。

2.2.2护理服务态度欠佳 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肾病内科护士工作工作负荷量大,职业压力重,加之低年资护士较多,个别护士换位思考不够,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和服务意识,服务中不能体现人性化、个性化,患者的要求有时难以满足。这时如果护士不理解病人的焦虑心情,言语、服务态度生硬,或者是沟通方法欠缺, 语言解释不到位,就极易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护士行为产生反感而引发护患纠纷。

2.2.3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工作麻痹大意,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不仔细,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基础护理不到位,发生护理并发症,擅自离岗,带教实习护生不认真等,导致发生护理差错,引发纠纷。

2.2.4护理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肾病内科护士低年资护士较多,缺乏临床经验,护理技术操作欠熟练。某些护士缺乏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了解,难以满足病人的心理、健康需求。加之个别护士学历低,又不善于学习,对肾病内科常见疾病的病情变化、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等不够细致,预见性差,延误处理时机,造成抢救危重病人和处理应急事件时手忙脚乱,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恐慌,一旦抢救不成功或病人病情恶化,很容易导致护患纠纷。

2.2.5 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 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不够重视。平日里护士为了尽快完成当班各项护理操作,对疾病、药物、饮食等相关知识介绍不足,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足以使患者和家属满意而引起患者治疗疾病信心不足,甚至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2.3 患者因素

2.3.1病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4]:

各类媒体报道、网络的普及、法律知识的学习,许多医疗案例及违规行为的曝光,使医疗公开化、公众化。法律规定患者有知情权,于是不少患者正确或不正确的行使知情权,对医患人员的合理拒绝不满,一旦出现疏忽,患者会通过法律来解决医疗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肾病内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肾脏;腰痛;病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097―01

近年来,医院的肾科、骨科、康复科等科室经常接诊腰疼患者,但由于腰疼原因很复杂,所以很多科室常常难以最终确诊。人体中腰部连接着胸腔、腹腔和盆腔。因此,胸腔,腹腔和盆腔的组织、器官有病理改变,常常会伴有腰痛的症状。腰痛的症状还会伴随脊柱、腰部的肌肉、韧带、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腹腔内脏器的病变。针对上述原因,要明确各种腰痛的病因,需要仔细地检查。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2008年至2010年来我院肾内科就诊的腰痛患者240例,年龄14~83岁,平均(54.0±6.2)岁,其中男性130例,女性110例;240例病例中病程最短的为1h,病程最长的是31年。

1.2 方法对这些病例进行尿常规检查,定量患者24h尿蛋白,观察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对患者的腰腹部做x线检查、B超检查、CT检查、静脉肾盂造影等,通过这些检查结果,结合病人的疾病史、临床症状、物理诊断及体格检查结果分析腰痛的病因。

2、结果

结合临床上的关于腰痛的相关诊断标准,对这些腰痛患 者进行诊断。其中与肾脏疾病相关的患者有87例,占36.3%,包括肾盂肾炎患者28例,急性肾炎患者12例,肾囊肿患者1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10例,肾结石患者6例,患有梗塞性肾病的患者5例,患有肾细胞瘤的患者有4例,有肾盂积液的患者3例,其中肾周组织有炎症的患者有3例,有1例患者形成了肾静脉血栓,有肾肿瘤出血的患者1例,肾梗塞患者1例,有1例患者肾囊肿破裂,还有1例患者患有肾肿瘤坏死。

共有153例患者是由肾外疾病引起的腰痛,其中患有软组织性腰痛的患者有29例,腰背部组织结构的退行性变患者有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21例,神经源性腰痛的患者有11例,盆腔炎患者10例,胶原性疾病患者1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有9例,患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有6例,外伤性腰痛的患者有5例,血管源性腰痛患者有5例,脊柱畸形患者有4例,骨折的患者有4例,血液疾病患者有4例,患有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有3例,胰腺炎患者有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有2例,精神源性腰痛的患者有2例,肿瘤患者2例,先天性异常的患者有1例。

3、讨论

肾绞痛、肾区钝痛和肾区胀痛是与肾脏疾病有关的肾区痛的常见形式。输尿管阻塞、输尿管内压增高等会引起肾的痉挛性疼痛,也就是肾绞痛,临床表现为突发的间歇性肾区剧痛。肾区胀痛是一种多见于肾周疾病引起的持续性的剧烈疼痛。肾区钝痛是常常会伴有肾区叩击痛的一种持续痛。

一般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腰痛都有它特定的压痛部位,结合这些压痛部位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大致判断腰痛的病因:①肋腰压痛点:重压患者背部腰大肌外缘与第12肋交叉处,若有明显压痛提示该侧肾、肾盂或输尿管有病变;②脊肋角压痛点:用手指重压患者背部脊柱与第12肋骨构成的角部,如有明显压痛,常提示该侧肾或肾盂有病变;③上输尿管压痛点:用指深压患者腹直肌外缘平脐处,出现明显压痛则示该侧肾盂或输尿管上段有病变。结合这些压痛部位,还要继续作肾脏超声、x线腹部平片或肾盂造影、CT等检查,帮助最终诊断。另外有些肾病常常十分隐匿地发生,肾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肾脏疾病的患者常常伴有腰痛,但当症状明显的时候,病情有可能已经很严重。实际生活中大部分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只有腰部轻微不适,一般呈现腰酸感。

本组240例腰痛患者中确诊为肾盂肾炎的最多。肾外疾病引起腰痛的患者有153例,病种有19种,占63.7%,最多见的病种是软组织性的腰痛,腰背部组织结构的退行性变引起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

综上所述,可能引起腰痛的病因有很多,常常有很多患者因害怕患上肾病会先去肾内科门诊就诊,而实际生活中一般到肾脏内科就诊的腰痛患者中多数是非肾性腰痛的患者。所以作为肾内科医师更应该熟悉各种常见腰痛的原因,特别是关于肾区腰痛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8

[2]娄玉钤,腰痛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44―46

[3]周秉文,腰背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0―33

[4]刘志红,黎磊石,积极应对继发性肾脏病带来的挑战[J],中华医学杂志,2004,(21)

肾病内科范文第3篇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系统分析肾脏内科疾病易出现的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确定护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采取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比实施前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升,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与实施前的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实施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5%,与实施前的2.2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管理,可预防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c)-0172-03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是指那些不可测、不确定的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伤残或死亡[1]。护理风险与一般风险相比有其特殊性,具有水平高、不确定和后果严重等特征。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频繁,在各个环节均存在护理危险因素[2]。在肾脏内科疾病护理中,存在诸多护理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须强化护理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应急能力。该研究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探讨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风险管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肾脏内科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4.3±2.5)岁,病程在7个月~8年不等,平均病程(4.5±2.3)年,病种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糖尿病、急性中毒、高血压肾损害及慢性肾脏病等。

1.2方法

综合分析该研究纳入的100例肾脏内科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易发生的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确定各种风险因素,根据风险类型及影响程度,制定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开展系统护理风险管理。

1.2.1护理风险因素评估①患者因素。患者因素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患者疾病及心理因素:由于肾脏内科疾病病程较长,治疗花费比较高,如果患者经济拮据,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残、自杀等各种极端行为;二是各种高危因素:由于肾脏疾病常伴有高血压、贫血等,以及高龄、活动不便和利尿剂的应用,可能出现跌倒、摔伤等意外;由于钠水潴留伴发高度水肿、营养差,可能出现压疮,而行血液透析患者,需建立各种血管通路,存在管道堵塞、滑脱或者感染风险;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足,为感染的高发人群,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及肾功能不全感染率分别为41.8%、18.7%、17.8%及10.1%;三是肾脏疾病由于多脏器损害常合并较严重并发症,风险大,病情发展迅速,比如CAD便是CKD的危险因素之一,导致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幅上升,增加50~500倍,常见的合并症包括心脏骤停、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3];脑卒中、多功能衰竭均为CKD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及患者致死原因。②医源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病房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比如患者病房及卫生间,没有安装扶手,地面有积水;二是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导致均摊到每个护理人员身上的工作量较大,护理工作压力大;三是未完善护理分层管理制度、资格准入制度及专科培训管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培训考核不到位;四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仔细观测患者病情,也没有严格执行常规护理制度;五是不注重细节护理管理,比如未严格管理急救药品、医疗器械,护理人员对专科仪器,比如呼吸机等,无法熟练操作或者操作时常出现错误;六是沟通告知及与法律相关潜在因素,对于重要管道,比如气管插管、胸腹腔引流管等,应对患者告知防止滑脱,而对于重症多脏器衰竭患者,均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费用告知[4]。同时,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判断力和经验不足等,均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1.2.2护理风险管理对策①患者因素管理对策。患者入院后,对患者护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评估,一是患者心理因素、营养支持和各种高危因素等,且需要有针对性告知患者防范措施,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预防各种并发症;二是制定完善的护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及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比如病房的卫生间地面,必须增设防滑垫,防止患者滑倒等。同时,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系统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风险的危害程度,并积极应对;三是强化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严格控制病房的温湿度,确保病房整洁、空气流通,严格执行手卫生及各项消毒、隔离防范措施,并积极做好终末消毒工作。②医源性因素管理对策。医源性因素管理对策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合理优化护理人力资源,在护理管理中,可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对各级护理人员,可实行分层级管理,合理划分护理人员工作范围、护理病人数量,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护理安全;二是分层级管理培训护理人员, 制定完善的护理人员专科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危急重症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 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加强业务考核,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规范护理工作的程序及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同时注重并加强细节管理,在工作中,可成立质量控制及风险管理小组,及时分析及讨论管理中的问题及安全隐患, 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后续管理的水平,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四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 收集并整理治疗、预后及费用等方面的信息,履行告知义务[5]。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增强防范的意识。

1.3观察指标

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该研究纳入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回收率为100%。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标准差 (x±s) 形式进行标识,数据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该研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服务质量详见表1、表2。

通过表1、表2可以看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上,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肾脏内科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加强护理风险因素识别、评价及处理,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所造成的危害。该研究显示,加强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的管理,可预防及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6]。

护理风险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对于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这些不安全事件具有损害性、不确定性和客观性的特点,但同时又是可防范的。从对病人的实际损害来看,护理风险实际上是指护理意外、医疗事故、护理纠纷和并发症等。但是它的危害,不仅局限于病人的病情,同时还可影响医院的声誉与经营效益。由于护理中的人为因素较多,且成因复杂,所以护理风险的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护理工作中,始终伴随着护理风险,在护理操作、处置和配合抢救的各个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护理风险。在临床上,不少的检查和治疗,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在救治及后期护理中,也无法避免风险的才能在,因此其也具有直接性、动态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与由于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多,出错率相对来说也较高。

3.1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为了更好地预防肾脏内科疾病中的护理风险,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加强12:00~14:00、18:00~20:00这两个时间段的护理值班人员,防止出现忙乱局面,消除不必要护理隐患,确保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及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护理工作井井有条开展,降低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

3.2强化对患者的管理及宣教

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及宣教,使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一个较全面、清楚的了解,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应遵守的规定、规章制度,加强对患者病历的管理。同时,加强对病房的巡视,了解患者最新病情,做好患者出院时间记录,便于后续管理。

3.3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风险教育是提高风险管理质量的基础,通过风险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风险意识,明确在护理的各个环节,均存在风险。护理人员通过护理,应了解与掌握护理的四要素:一是同情(Compassion):对病人要有同情心;二是交流(Communication):与病人及其家属积极开展有效交流,并与其同时交流护理心得及体会;三是能力(Competence):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及能力;四是表格化(Charting):随时书写,规范记录,并确保记录清楚、连续和完整。

3.4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管理是做好风险管理的重要保证,由于护理风险管理属于全新的理念,通过有效控制不安全事件,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转变观念,将对问题发生后的处理转变为对护理风险的提前控制,在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性化护理,并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范及制度,确保护理工作取得实效。

3.5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护理纠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人文关怀,秉着耐心、细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解答患者的疑问,履行告知义务,确保患者的知情权,正确、及时处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该研究显示,肾脏内科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指标上,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研究文献数据相比,存在一致性。因此,该研究认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大大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水平、消毒隔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大幅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秋瑾,张文.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2(4):1040-1042.

[2]李清初,尹友生,李小励,等.肾内科4种常见病合并院内感染的比较研究[J].华夏医学,2012,21(3):446-448.

[3]董意波. 糖尿病肾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16(19):2761-2762.

[4]王梅,王海燕. 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J].护士进修学杂志,2011,23(9):134-135.

[5]余江,徐剑铖,王振维.风险管理理论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重庆医学,2010,39(10):1310-1316.

[6]杨艳霞.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207-208.

[7]王晓.肾脏内科疾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杂志,2013,21(5):27-28.

肾病内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神经内科;头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1.039

头晕是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症状, 在就诊者中主要是以头晕为主的在临床门诊中占主要部分[1-5]。因由神经系统所导致的头晕在生理病理以及解剖方面都较为复杂, 患者诱发该病的因素较多, 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也尚未完全明确。在临床中常常因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及认识方面的不平衡造成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及时有效的做出诊断治疗。本次研究总结了本医院神经内科头晕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旨在探究神经内科头晕患者的病因,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对本院2015年1~9月神经内科收治就诊的主要以头部眩晕为主要病症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年龄21~84岁, 平均年龄(62.32±12.39)岁;

其中男55例, 平均年龄(58.77±11.69)岁;女45例, 平均年龄(67.73±14.13)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2例(12.0%), 高中23例(23.0%), 初中34例(34.0%), 小学13例(13.0%), 未受过教育的18例(18.0%)。

1. 2 方法

1. 2. 1 病例的收集 用头晕患者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诱因、伴随症状及患者的其他既往诊断与缓解方式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与统计。

1. 2. 2 头晕检查 对所有患者做眼位及平滑跟踪扫视检查, 进行甩头实验与前庭眼反射抑制检测, 变位及直线加减速诱发实验等实验对患者进行眩晕床旁检查。一般采用电测听与前庭自旋转实验对患者的前庭功能障碍进行辅检查。若有后循环缺血伴随头晕的患者行经颅多普勒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若患者的情绪过于焦虑可采用症状自评表及汉密尔顿抑郁表与汉密尔顿焦虑表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1. 3 诊断标准 借鉴国内外不同分类标准可将头晕细分为以下几类:①前庭中枢性眩晕:临床表现很少, 仅伴随眩晕及头晕为唯一的表现, 患者几乎都伴随有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及体征, 包括脑干、多发性硬化、偏头痛性眩晕及小脑感染等。②系统疾病相关性头晕:该病症除了患者出现头晕症状外还伴随有患者的心功能不全、低血容量、高血压、糖尿病、发热、贫血等症状。③前庭周围性眩晕:该病症的病变部位于脑干神经核以下, 引发该病的主因为患者耳部疾病, 患者除有时伴有听力障碍之外无其他相关神经系统损害症状和其他耳源性头晕。④精神心理障K型头晕:该病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 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其他检查均为正常, 此病一般发病时间较长患者表现持续性头晕, 身体平衡感下降。⑤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临床中患者所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为头晕、眩晕等症状, 并且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与患者的用药时间呈现一定的关系;如未能确诊, 行进一步追踪以明确诊断, 分析原因。

2 结果

100例头晕患者中, 前庭中枢性眩晕13例, 占比13.0%;系统疾病相关性头晕23例, 占比23.0%;前庭周围性眩晕52例, 占比52.0%;精神心理障碍型头晕9例, 占比9.0%;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诊断不明3例, 占比3.0%。见表1。本次52例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中, 美尼尔氏病10例(19.23%), 其中男4例, 女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2例(80.77%), 其中男3例, 女39例。见表2。

肾病内科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神经内科收治的所有出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2 方法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医院感染病历进行登记,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院患者2 060 例,其中男1 056 例,女1 004 例,年龄16~86 岁。发生医院感染人数236 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6.04%。

2.2 医院感染部位

在236 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见,占68.92%;其次是泌尿道感染,占10.24%;胃肠道和口腔感染分别占9.16%和10.28%;其他部位感染占0.40%。

2.3 住院时间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4~120 d,统计表明,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住院天数≥15 d者189 例(85.08%)。

2.4 年龄与医院感染关系

年龄16~25 岁感染人数为7 例(2.54%),25~45 岁为16 例(6.78%),45~60 岁为45 例(19.06%),>60 岁者158 例(66.95%)。

2.5 病种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脑出血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6 例(44.92%),脑梗死患者56 例(23.73%),以后依次为颅内感染24 例(10.17%),缺血性脑病8 例(3.39%),周围神经病6 例(2.54%),其他36 例(15.25%)。

2.6 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

236 例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56 例进行了吸痰或导尿;18 例进行了动静脉置管;有30 例进行了气管切开;有32 例安置了呼吸机。

3 讨论

3.1 危险因素分析

本组资料表明医院感染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肠道、皮肤及软组织。与牛桂林等[2]报道相近,均显示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说明神经内科感染部位有其共性。主要原因是高血压、脑出血伴神志昏迷者这类患者正常的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反射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等不易排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加之呼吸道侵入性操如吸痰的反复实施使黏膜损伤。这种整体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3]。

研究显示院内感染发生 率与住院时间成正比。住院天数≥15 d者占85.08%。研究显示10~30 d为感染高发时间段。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许多因素中,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的抵抗力不能忽略。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显着。其中以60 岁以上发病率最高,与老年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有关。这部分人构成了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控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时,应把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作为重点。

医院感染发病率与患者基础病密切相关。本次调查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前3种基础病为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这些患者大多数病情较重,偏瘫、意识障碍,患者多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获得性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此外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表明基础病合并感染对老年患者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侵入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气管插管直接破坏了会厌部正常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造成了清出呼吸道分泌物无效,使感染机会增多。留置尿管损伤尿路黏膜,留置胃管为胃内细菌定植咽部提供良好的通道,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提示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严格按程序正规操作,以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3.2 预防及控制措施

3.2.1 减少宿主的自身危险性

宿主自身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史、慢性肺病史、脑卒中史、起病时意识障碍、脑出血的量及部位等,这些因素虽不可干预,但如积极控制血糖、尽早清除血肿,恢复患者意识,对减少感染的发生将起重要作用。

3.2.2 调整医源性因素

如医疗操作、治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尽量少用或不用。医护人员接触每位患者及操作前后要进行手的清洁、消毒,防止各种医源性感染。进行侵入性操作要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定期对吸氧、吸痰等装置消毒,对留置尿管者每天用含有效碘1 000 mg/L碘伏溶液清洗尿道口2~3次,保持会清洁。对那些意识障碍重、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易吸除的患者,应尽快做气管切开,利于分泌物的消除。留置导尿应保持密闭系统,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

3.2.3 加强基础护理

对清醒患者鼓励其有效咳嗽和排痰,对意识障碍或危重患者要取正确卧位协助排痰防止误吸,同时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内每日通风2~4次,每次30~60 min,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应定期对病房内空气、物体表面进行细菌监测等。

3.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糖尿病天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