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桥之美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魅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教学语言素养的提升成为了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面对当今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诸类问题,如“教师教学语言启而不发、居高临下、缺少感染力”等,教师应该努力地修炼自己的语言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尽可能地创造最佳教学情境。正如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言:“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质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接受性,都与教学语言有着根本直接的联系,小学课堂的特殊性,要求小学教师更要注重教学语言的有效应用。本文将从教学语言之重、教学语言之本、教学语言之美三个方面,探寻教学语言的魅力之处。
1教学语言之重
著名的特级教师刘显国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艺术家以及文学家和诗人那样,进行艺术创造,并且课堂教学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自由创作的余地。”m然,教师不是演员,但面对学生讲课同演员面对观众演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理,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艺,它之所以在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它带给教师和学生的价值有着直接关系。
1.1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必备的武器
完整的课堂教学由许许多多的内容和步骤构成,教师欲上好一堂课,就要为课前、课中、课后制定计划、做好准备。笔者认为,所谓一堂好课,不仅仅是上课所选的题材要好,教师教学的备课要好,学生课堂配合良好等,连接起整堂课的根本,还在于教师运用教学语言把教材、教案、学生等方方面面要调配好。
教学语言作为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看似只是说话,实则这话语问所承接的学识以及道理,决定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说话水平高,所引起学生的思考的波线也就高。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言:“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教师熟练地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就像是士兵熟练了战地情况一般,上课总会如鱼得水。
因此,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必备的武器。它不仅仅使教师更加灵活自如地开展教学,还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显得更加切实,无论是对教师本身,还是教学本身,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士兵可以拿着枪保卫国家,对战敌人,教师也可以像士兵一样,拿起美的教学语言,保卫自己的课堂,解开学生的思维枷锁。
1.2教学语言是联结教与学的重要桥梁
教学包含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语言不仅要能够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而且要体现出教学的质效并存。教师需通过运用科学的教学语言、有趣的教学语言、独特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教师教学的魅力。由此一来,教师为学生增添了学习兴趣,学生为教师反馈了最佳学习状态与成果,教学语言的运用,不仅使其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到极致,也同样彰显了教师独特的教学魅力与人格魅力,使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得到飞速提升。
同样,教师教学语言的丰富性,还能够吸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把这种正能量迁移到学生的其他素养积累中,使其对美产生认识,对道德自觉遵循。
因此,教学语言是联结教与学的桥梁。它自身的功能性告诉教师,教学语言拥有着“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作用;它的根本性告诉教师,教学语言占有着“一语濡耳、众子成学”的地位;它的应用性告诉教师,教学语言如三月春风、复苏万物。
1.3教学语言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指示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往往会成为学生思维开阔的点睛之笔,加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语言作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不仅要使教师的教能够自控,还要使学生的学能够主动。
学生的学一经达到自觉,大脑吸收知识便会如川流江河集聚大海。很多学生不是不学习、不会学习,究根而言,还是与教师的教导有关,教是指教学,导便是引导。他们的思维往往就像是有待被点亮的蜡烛、有待被开启的门窗。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不同的学生层次、不同的知识内容、不同的学习习惯,精心地设计并恰当运用教学语言,使学生因教学语言而受启发、明事理、后博学。
因此,教学语言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指示灯。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学识,还必须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再学习,它不仅仅是教师的必备技能,更是指引学生走向知识大海、照亮学生思维的指示灯。
2教学语言之本
教学语言摒除其科学性、知识性及技巧性,要想返璞归真,就必须认识到教学语言的作用及意义。尤其是小学教师,面对教学语言,务必要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表达,简单的内容说理性表达,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顺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轻松。
2.1以通俗易懂为本
通俗易懂之所以作为教学语言的根本之一,首先,教学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哲理的主要工具,教师欲使学生明其理、解其惑,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再适合不过了,如果在讲解的时候列举几个事例解释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便会更加深刻;其次,教学语言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以及知识的实际有效途径,三分靠看七分靠听,学生要想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就一定要在自己预习的前提下认真听讲。
通俗易懂重在懂,通俗虽因人而异,但教师无论选择何种通俗的语言,摒除知识本身具有的属性,最终目的都是要让学生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程度。小学生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缓,更需要教师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因此,懂是教学语言的本质之一。
2.2以引起思索为本
思索即思考,学习需要思考,思考也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小学教师欲想使教学语言发挥最大功效,就要能激发学生的大脑,让其去思考,只有在反复思考下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目前,大多数教师的做法就是通过分析处理教学内容,从中整理出几个问题便让学生去解决问题,而解决的这些问题,大多数也只是书本内容的还原。小学生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指导,多数学生都会从书本上寻找答案而不用心思考,不是因为他们懒于思考,而是他们在没有目的的情况下,无法主动思考。这样一来,缺乏经验的教师就会误以为学生真正解决了问题,却没有想到自己也是被学生敷衍了。教师要想使自己讲授的内容既符合实际又容易理解,就必须注意用教学语言引起学生思考,同时,细心斟酌如何使学生学到真知识,如何使学生真的学知识。
2.3以以学励学为本
以学励学是指教师运用教学语言,促进学生学习,激励学生好学、乐学。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去学习,并且重复自己所学,才能从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喜欢学习的学生,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对知识充满好奇心,而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因为知识本身的乐趣和老师的深情并茂讲解,才会从求知过程中发现乐趣,进而好学。同理,有一部分学困生,除了先天的智力差异,他们并不是不爱学习,而是没有发现知识中的乐趣,没有感受到教师的有趣讲解,从此才逐渐变得不主动思考,不积极学习。
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离不_教师的语言;而课堂语言的优劣,又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教学语言在以学励学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也是教学语言的本质所在。试想,如果教师如相声演员一样,说话处处带理,说话处处有趣,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幽默的环境下去学习,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呢?笔者的答案是:会。举一个我在大学时期听的讲座,主题是当时最令我感到乏味的历史。在记忆中,没有一位历史老师能使我真正地想要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但是,当这场讲座结束后,虽然只是一位历史学硕士,就凭他的幽默语言、肢体动作的搭调,以及说话时十足的相声演员味,把原本我以为的枯燥无味的历史讲得生动有趣,甚至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不能只是为了教才去设计、组织、执行自己的书面教学语言,而是要在真正讲课前,多让自己站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中,通过制造情境,亲身感受自己的教学,以此提升自己的教学成效,争取让每一堂课都是优质课。
3教学语言之美
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信息传播载体,它更是一种令人心生欢乐、享受美好的艺术。
3.1教学语言――语言之美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教师才能使教材化难为易,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学语言美之其一,便在于教学语言本身。语言本身是由文字、动作、声音所组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再加上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语言更是别具魅力。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声音优美,语风幽默,学生对课堂甚至教师的喜爱程度都会逐渐上升。教学语言中的语言美不单单指教师说的话、写的书面教案以及配合口语而做出的肢体动作,教学语言中的语言美,美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分析上,美在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犹临其境的意境上,美在学生也能同教师一样说出美的语言上。
许多教师都在研究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喜欢听并且能听懂,但是却忘记了教学语言也应对学生起到美育和德育的作用。一个既有审美能力又有品德操行的人,无论是小到对个人还是大到对国家,都可以称得上是有素质有涵养的人。再回到“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话题,归根结底,学习就是为了有修养、有德行,学习就是为了发现美、创造美。
因此,教学语言的语言美,要求教师要本着发现美、创造美、育修养、育德行的目的,在处理好教学语言(例如教材的处理分析美、教学语言设计的美等因素)的前提下,务必适当利用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美和德的教育。
3.2教学语言――艺术之美
教学语言,它既不同于哲学、政治用语,也有别于文学、艺术用语,它既不是纯粹性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普通的日常口语。教学语言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汇。
完整的课堂教学包括许多的内容和步骤,教学语言作为连起众多内容、步骤的“桥梁”,不仅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辅助,更是优秀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它贯穿在整堂课中,直接引导着学生主动学习。反之,教师如果在通熟教学语言的艺术美基础上,能够品鉴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教学会更上一层楼。
教学语言中的语言艺术,之所以能被称为艺术,对教师有如下几点要求。首先,教师说话声音要优美动听,使听者感到舒适放松;其次,教师说话时要有技巧,虽然通俗的大白话更能让学生理解,但是巧妙的语言更能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第三,教师无论是讲数学题还是详解语文诗句,都要紧扣学生的思考脉络;最后,教师说话要有的放矢,既要贴切内容,又要讲解深刻,既要口语清晰,又要配合肢体语言。
3.3教学语言――经典之美
除了上述的两种教学语言之美,从各大网站都能搜到的邱学华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实录一《神奇的数学编码》,从中我深刻地体悟到教学语言还具有经典之美。小学数学界名师邱学华,他是创始尝试教学法的第一人,并且有学者赞誉:他的教学法是第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法。因此,无论是邱老师的课堂实录还是著作,甚至是他的成长史,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作为一名刚参加教学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没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学习和品鉴名师的教学方法、模式,亲自感受名师的课堂,才是其专业化成长的最佳途径。
经典的教学语言便指那些在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具有典范性的名师的教学语言。名师的教学语言之所以会被视作经典,无论是他处理教材、备课还是讲课,其中都有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每堂课都亮点突出,才被广大教师作为学习、品鉴的经典。试想,课堂教学中,教师素养成熟、技能完备,在此基础上,如果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便会锦上添花。
经典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因此,感悟名师教学语言的经典,也是认识教学语言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根本。
一、注重情境导入的反思
凡是学生感到新奇或有兴趣就会引起注意,学习就会有成效。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好每一个导入环节,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引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之中。例如在教学《苦糖》一课时,我这样设计导入的,同学们都爱吃糖,你们知道糖是什么滋味的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甜的,此时我话锋一转,糖明明是甜的,课文中的作者为什么说糖是苦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时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引起了学生读书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反思
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教案只能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在进行借景叙情方法训练时,从“我爱北大荒”这一中心出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几处对景色描写的语段。通过品味、揣摩,体会各自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这样处理教材有利于知识类化、系统化,也便于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给学生迁移运用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整个课堂能够牢牢立足文本,通过读、说、演、再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仔细品味语言,对语言文字进行再创造,激发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画面,去体味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并且模仿课文句式“有的……好像……”说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卢沟桥的狮子更多形态的想象,也有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这些都落实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三、注重教学重点的反思
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关键和灵魂,教师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和挖掘重点,那么学生也无法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以体会课文思想,所以在教学时要静心设计重点。在教学《第一场雪》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第一场雪》,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例如:《金色的脚印》本课的训练重点:1、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围绕着训练重点,我觉得我们教师应该抓住狐狸一家之间的伟大亲情,狐狸和正太郎之间的真挚的感情去拨动孩子们的情弦,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因此教学这一课最主要的是抓住它的“情”,用文中丰富的情感去熏陶感染孩子,使孩子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一、综合性学习从语文中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从语文学科的这块沃土上来的。综合性学习应当有语文味,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和根基,否则综合性学习就是为他人作贡献。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学习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是:感受秋天的快乐,并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把你的画和介绍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个专题,是很好的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内容。教学时,重点就要从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及秋天与其他季节的比较等方面,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感受秋天,从而发现秋之美、秋之趣。由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让笔下流淌出浓浓的秋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加强字、词、句、段、篇综合运用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二、综合性学习服务于生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个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是为了配合这个单元的专题学习“灿烂的中华文化”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既培养语文能力,又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提到: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这一要求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活动途径等方面的建议。
(一)打开文化的视角。
综合性学习内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里有生活中的人,有神话中的人;有古建筑,也有古画。《孔子拜师》蕴涵的文化是关于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开天地》蕴涵的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赵州桥》则从建筑的层面介绍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绘画瑰宝。“日积月累”借助生肖邮票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本单元的内容都在讲“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讲,跟他们谈“文化”似乎有点高深,有点玄乎,这就需要教师做点功课,拉近学生与文化之间的距离。教材中出现了剪纸、对联、中国结等很多特具民族特色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查找像剪纸、对联、中国结这样鲜明可感的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找到的资料也就丰富多了。
(二)触摸生活中的文化。
打开了视角,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还是有距离的。“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传统文化跟各地的习俗有一定的关联,让学生调查和了解本地特有的习俗、物产、风景、古迹,还有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民族的东西,也就让他们触摸到“文化”的外壳。
三、综合性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意识淡薄。广大教师机械地、被动地执行着别人为他们设计的课程,基本上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和“局外人”。这次课程改革则不同,它强调广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人”,是课程的参与者、建构者和促进者。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学不仅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而且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更需要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劳动。
(一)注重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勇于主动体验。
温州是具有活力的改革开放的城市,而一枚小小的钮扣让永嘉县桥头镇“桥头纽扣市场”成为改革开放中第一个在中国崛起的小商品专业市场,创造很多辉煌。然而,随着“桥头纽扣市场”经营方式的悄然变化,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似乎这纽扣也为很多人漠视,特别是2000年后的新一代孩子,对它的了解更少,甚至一问三不知。因此,让孩子们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走近纽扣,了解永嘉桥头纽扣的影响力、成长史、制作过程、种类等是很有必要的。
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达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关注实践的开放,让学生醉于主动体验。
形式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要时刻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做到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宽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增加了,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乐于体验、探究、创新。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愿小学语文老师孜孜探求,让孩子走进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小学语文教学[J].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
关键词:“白杨”新讲;以生为本;对话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30-02
新课程标准实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在新课标研讨会上,我执教了《白杨》一课。老课新讲,立足新的课程标准,将自己对教材和对学生的思考融人教学中,努力用情感施教,让学生享受生命的教育,课堂教学追求“以情感创造美,与学生共相融”的境界。
一、深入文本,创新设计,让教材“活”起来
语文是一种文化。文化,以文化之。我认为,学生的学习理解是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的,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计和拓展、提升都应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老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文本,吃透教材。
深入地钻研教材。一般我们上课,教师的教案编排得环节紧凑,教师上课严格地按照教案设计的步骤,根本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程式化,教学过程成为“演”教案剧的过程。我觉得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必须要让与学生对话的文本教材“活”起来。因此,备课时,既要尊重教材,准确把握作者、编者意图,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课程的要求及学情,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地重组、拓展、延伸,使教材与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赋予教参、教材等物化的东西有流动感,对静态的文本予以个性化的解读,力求超越文本,使教材活起来。
执教《白杨》一课时,对着教材反复翻看了数遍,合上书在脑海中寻找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白杨。我不禁想,课文中一直在写白杨是高大挺拔的,可为什么要说它“秀”呢?秀在哪儿呢?我查找到了作者袁鹰当时写作的背景才发现,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不只于其形,还有其神。我又读文本,才发现前半部分着意在写白杨的形之美,重点部分的描写正是其精髓所在。在教学描写白杨这一部分时,我以“你从课文中看到了怎样的白杨”为话题,和学生展开交流一,话题比较开放,让学生思维和表达都有宽泛的空间。由白杨树外形的高大挺拔到最后理解白杨树精神的高大挺拔,学生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我觉得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考虑到学情的需要,融入老师对文本的思考和加温,只有深入地钻研教材,充实、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在教学程序上,我认为“钻入教材”是基础,“跳出教材”是拓展与深化,前者重认同与理解,后者重“反刍”与应用。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策源地。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往的语文学习,大多数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然而,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位的阅读和积累,应有意识地扩展阅读内容,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
在教学中应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我带班的过程中,积累内容纵深递进发展,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寓言、格言、警句、古诗文……我将学生学习的视野从课文引发开去,从文学的视野走向人文的视野,走向文化的视野,把读书作为学生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
深入地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
二、以生为本,对话课堂。让学生“活”起来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由于孩子的个性中有“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承认和赏识,希望充分地展现自己。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才能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
(二)以生为本,创设充满情感的生命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灵动的课程,是生命的教育。是教条的说教,还是情感的教育,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用心上课,用心对待学生,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教师应努力在课堂上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和影响学生。
给学生一个学语文的情景。让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浸润在语文的味道中:《让世界充满爱》里,那与母亲互动的真挚情感;《桥》中,那蕴含着浓浓情意的读课题;《别董大》开篇便在悠扬的古筝中缓缓拉开一节课的序幕;《白杨》中,用心感受“小白杨”诗一样的味道,婉转悠扬的音乐中,学生的心从上课起便交给了你,交给了语文。
《白杨》这一课,是借白杨来赞美边疆建设者,我觉得,学生如果深刻地理解了白杨树生长的不易,体会到白杨的顽强,自然就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解白杨的品格上,通过对文字的感受,深入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声音。在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上,主要通过两种手段:
其一,情到愤悱时,用教师的引读碰撞学生的情感。这一课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要想学生与文本有共鸣,情景烘托必不可少。在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基础上,我通过有层次的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出白杨树的高大挺秀,读出风雨雷电交加中白杨苦苦支撑的顽强,读出茫茫戈壁中白杨用生命书写着伟大。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旨在理解课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只有有情感的课堂才是和学生交流对话的课堂,如果老师都不能进入文本中,进入课堂中,进入学生心中,那学生又怎能学进去,怎能师生共融呢!
其二,文到精彩处,让学生的想象开启文本的大门。(1)用想象勾勒画面,让文字与画面联系起来:“茫茫的大戈壁,浑黄一体”是什么样子?如果只看文字,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这个层面,我抓住“茫茫”和“浑黄一体”让学生想象——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这样戈壁的荒芜就浮现在学生眼前了。这种方法在很多古诗中都已运用到了。比如在执教《别董大》一课时,通过情景创设、音乐渲染,烘托出离别的愁情,让学生想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的凄凉景象,在想象中完整了画面,丰富了学生情感。(2)用想象丰富内容,让内容催化词语的理解:学习“白杨从来就这么直”时,学生抓住“从来”一词,我就引导学生想“从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可以是从幼苗长成为参天大树,也可以是从遥远的从前到不可预知的将来,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但白杨的笔直却始终不变。再比如抓住“哪儿”,让学生想象白杨还可能在哪些地方生根发芽?一个“哪儿”,让学生体会到白杨适应性之强。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让白杨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一步步高大起来。(3)用想象促进思考,让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处:想象不仅是丰富文本的画面,它更应该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让学生透过文中的三个知道去想可能有哪些不知道,再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
关键词:语文审美教育 形式美 形象美 情感美 哲思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①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即通过语文审美教育培养个体对于语言的形式美、语言性文艺作品的艺术美、语言交际中的社会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以树立个体崇高的审美理想、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趣味,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不仅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而且有逐渐被弱化的趋势。高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很多时候对语文科投入的精力是很少的,也无暇去发现和感受语文的美。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应当从美学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观察语文中的“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欣赏。
一、让学生学会欣赏形式美
我们所说的形式美指文章结构上的美,包括语言、段落、节奏、韵律等。以语言美为例,散文经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语言是越品越有味道。
(一)叠词美
叠词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二)动词美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挨着……”好一个“挨”字,不仅使荷叶人格化,而且活脱脱地画出了一群穿着短裙的少女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点活了月光,又托出了一个在月光照耀下的水气朦胧的境界。
(三)修辞美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纤尘不染的美质。通感的运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光”与“影”是黑白相间的画,作者把它移植到了听觉上,好像听小提琴名曲一样,这样就把月光令人恬适而惬意的感觉写出来了,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深遂美感。
每篇好文章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所采用的结构往往是它自身所能采用结构中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一种。巧妙结构的选择会更能彰显作品的美。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行首错落写法,契合了全诗的轻盈、舒缓的节奏,从而具备了结构美和节奏美。
二、让学生学会欣赏形象美
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就不会有发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更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形象来实施美育。高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比如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选了三篇古代人物传记,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感受人物形象之美,学习他们身上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胸怀广阔、才干卓绝,廉颇心地正直坦荡、勇于改错;《苏武传》中苏武忠君爱国、坚忍不拔;《张衡传》中张衡不慕名利、潜心科研。这几个人物形象都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善加利用引导,定能收到意想不到之效果。
还有教材必修一中勤劳善良的保姆大堰河,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刘和珍,敢于忏悔、“解剖自己”的巴金,幽默睿智、博闻强记的梁任公,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感悟的地方,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引导学生领会这些人物的伟大人格魅力,自然能对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三、让学生学会欣赏情感美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个性。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学习时就可抓住文中景物描写以及“苏子”与“客”的感情变化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苏子与客人泛舟夜游赤壁,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赏心悦目,乐在其中。“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客人吹箫伴奏,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客人触景伤怀,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人生感慨,苏子也被客人的情绪感染而满面愁绪。最后,苏子以“水”和“月”作比喻,从“变”和“不变”的角度阐明了“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道理。这是一种多么阔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使得苏轼在被贬黄州的这段时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赤壁怀古》、《定风波》。
学习苏轼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其曲折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临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临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四、让学生学会欣赏哲思美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充满哲思的精品佳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意韵、探求文章哲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虽然兰亭盛会早已成为陈迹,但《兰亭集序》中,作者表达的生命的欢愉,寄情山水的超然,乐极生悲对生死问题的浩叹,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令人感动。生死和人生价值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兰亭集序》因其中蕴含的生命意识和哲学意味而使其后的人得到不同的启示。
再如庄子的《逍遥游》,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简单说来,以道为体,任物自然,就是逍遥游了。这种游,是无穷的,没有局限,无需凭依,是彻底的自由。 对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而言,无形关系网的束缚总是存在的。庄子告诉我们,要摆脱这种束缚,只有从主观上、自我上做功夫。把自我看得越重,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大;把自我看得越轻,获得自由的障碍就越小;把自我视作不存在一般,做到佛家所说的“去我执”,就可以解脱了。庄子的哲学理念即使对今天的人们仍有巨大的积极影响及启发作用。
教学中引导学生透过作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品味作品的哲思,也是促使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深入思考的有效途径之一。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散文《花未眠》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生活中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并把这种美传递给别人。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必要而且义不容辞的。高中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热情洋溢的抒彩和名家作品集中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让学生多多发现语文中的美,让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