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同业竞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priorities of listed companies supervision in 2010 National Securities and Futures Regulatory Work Session that listed companies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horizontal competition and reduce regulation busin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asons and measures for horizontal compet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关键词:上市公司;同行业竞争
Key words: listed company;horizontal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126-01
0引言
根据证监会下发的《关于开展解决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独立性工作的通知》,多地派出机构近期督促相关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按照“一司一策”、“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解决方案,以“效率和效果并重”为标准明确时间进度。由此可见,同业竞争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众多上市公司的一个主要治理问题。
1同业竞争的概念
从狭义上讲,同业竞争是指上市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其控股股东(包括绝对控股股东与相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相同或近似,双方构成或可能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从广义上来说,同业竞争是指上市公司的关联方所从事的业务同该上市公司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
2限制同业竞争的相关规定
为了有效避免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国内与国际上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都有关于同业竞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以国内和香港的相关法规为例,包括:
2.1 国内监管法规在上市公司治理方面: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证监发〔2002〕1号)的规定,上市公司业务应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及其下属的其他单位不应从事与上市公司相同或相近的业务。控股股东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同业竞争。
2.2 香港监管法规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中对于同业竞争的界定为:上市申请人的控股股东或董事除了在上市申请人业务占有权益外,还在另一业务中占有权益,而该业务直接或间接与申请人的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对于占有权益的定义,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若该等业务由公司进行,控股股东或董事作为该公司的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除外)或10%主要股东;若该等业务由合伙企业进行,控股股东或董事作为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若该等业务由独资企业进行,控股股东或董事作为该业务的所有人。
3为什么要禁止同业竞争
从竞争的一般意义来讲,企业之间存在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因,但由于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或关联人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如果两者之间构成直接或间接的竞争关系,可能出现控股股东、关联人利用控制与从属关系或关联关系进行各种内部活动和安排,做出有损于上市公司利益的决定,进而损害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监管部门禁止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状况。
4同业竞争的形成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形成同业竞争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司在上市时遗留的问题,与部分改制上市有直接关系。即在公司改制和上市前,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未能将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资产全部注入拟上市公司,最终导致上市后的公司和控股股东的经营业务形成竞争关系。这主要产生于2004年前未采用保荐制时我国上市的公司。二是上市公司在股改或重组时出现的同业竞争,即上市公司在股改或重组时,重组方为保证拟注入资产的盈利性,先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其他盈利较差的相同或相似业务资产则承诺在一定时期注入上市公司,因此在未履行承诺时,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三是因产业并购形成的同业竞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纵深发展,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平台对同行业其他上市或非上市公司实施收购整合的案例逐渐增多。产生同业竞争问题的产业并购一般为从事相同或相似业务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
5可采取的解决同业竞争的措施
在我国资本市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特别是央企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相对凸出,解决的难度较大。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明确了下一步央企改革思路,即依托资本市场进行公众公司改革,把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大型企业改造成为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上市央企上面不带母公司,不带存续企业,彻底市场化。这给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解决同业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综合分析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可以考虑的解决举措有以下几种:
5.1 通过实施资产重组避免同业竞争即由控股股东将该部分与上市公司的业务具有相同性质的资产整合进上市公司,一般通过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竞争资产或以其他非主业资产与竞争资产进行置换。这是目前解决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最为常见也是最彻底的解决方式。但通常此种方式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需要具有较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能够提升(或至少不能大幅拉低)重组后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水平。重组后的上市公司不仅彻底解决了经营独立性和透明度的问题,资产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也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5.2 由上市公司托管或租赁同业竞争业务通过委托经营、租赁等方式,将相竞争的业务集中到上市公司。托管一般是由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将其控制的竞争企业委托给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而由上市公司按一定比例(比如按托管资产的销售收入或净利润提取固定比例)收取托管费。而租赁方式则由控股股东或其实际控制人(出租者)将其所控股之竞争企业或资产出租给上市公司经营,由承租者按期如数交纳租金,并保证租赁企业不受损失,承租者对租赁企业的生产、经营、分配享有完全自,同时亦应对租赁企业或资产的亏损承担责任。
“关于华硕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硕)分拆代工业务一事,华硕总部已经正式对外消息,将自有品牌和代工业务作出分离,这对华硕来说只会更好,而对于代工部分的产品,发挥的舞台也会更大。”华硕北京方面公关部负责人郑威小姐说。
华硕董事长施崇棠(Jonney shih)日前表示,为刺激公司营收,华硕将于今年年底前分拆代工业务。
业务分拆明方向
“华硕分拆代工业务,实际上就是两条腿走路。当企业发展一定程度后,寻求更大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华硕已经具备这种能力。”赛迪顾问企业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封殿胜说。
通过业务重新整合,实现从OEM(代工企业)到OBM(原始品牌制造商)转变成功的范例就是宏基集团。2000年底,宏基进行了集团重构,将消费电子、代工生产等部门出售、关闭或剥离出去,将电脑的设计与销售、外包生产和消费电子业务彻底分立为宏基、纬创、明基三家独立的公司,宏基只经营自由品牌的PC和笔记本产品,而纬创则专做代工。
这次重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据赛迪资料显示,2005年宏基跃升为世界第四大个人电脑品牌,全球第三大笔记本品牌,在全球17个国家排名第一,至2006年底,宏基总营收为3690.9亿元新台币,较2005年的3180.9亿新台币,增长了16%。
宏基在成立后的20多年即成长为世界级的大企业,得益于其正确的战略选择和成功的创新路径。宏基集团公实现从OEM、ODM(代为设计企业)到OBM的蜕变,这对于其它企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双重身份”受质疑
华硕的“双重身份”已经备受戴尔和索尼等客户的指责。面对代工企业通用产品线与技术的现状,一些委托加工企业开始变得沉不住气。
此前已有消息称,华硕在今年第二季度营收预计下滑40%,这和丢掉了部分索尼PS3的订单有直接关系。而戴尔也已经向华硕施压,要求华硕在2008年第一季度前剥离自主品牌的笔记本业务。否则,戴尔向华硕的笔记本订货量将受到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代工企业也是如坐针毡,显得束手束脚而处境尴尬,既要进行自主品牌生产,还要应付委托代工企业的苛刻条件。
而在营销方面,某些委托加工品牌商在合同中,要求代工制造方销售的产品不得低于其产品定价。“本来他们就是大品牌,而且又要市场卖价便宜,代工厂品牌营销难度可想而知。”一知情人披露。
“在OEM厂商看来,通过代工品牌业务,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不失为一举两得的方法。”封殿胜说。
对于OEM厂商来说选择合适时机实现OEM到OBM的蜕变或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无可厚非,但委托加工企业看着代工企业一天天迅速崛起,心中也是五味俱全,难免横加指责。
同业竞争成焦点
对于华硕来说,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华硕笔记本业务最大的代工客户是索尼,在2006年上半年时索尼将笔记本的生产订单转移到广达、富士康、纬创等专业代工笔记本的工厂生产,华硕为此流失了近100万台代工订单。
华硕另一大客户苹果也增加了与广达的合作,目前苹果与华硕订单协议到今年10月到期,未来华硕能否为苹果代工还悬而未决。
对此,有业界专家认为,IT企业的二次分家潮已经来临,国内一批新的成熟的企业开始走上前台。
关键词:传统农业;特色农业;销售模式;波特五力模型;竞争力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进步,有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低能耗、低污染的优点,是我国主要的营销方式,然而随着人口激增、土地短缺、生产力水平发展,传统农业已逐渐不适应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进入现代注重市场分析、产品质量、营销手段的特色农业经营方式正掀起一场深远的产业变革。
一、维斯特集团现代特色农业简介
北川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座落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新县城对面,是5·12汶川大地震后,山东援建北川的国家重点农业项目,由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斥资1.2亿元精心打造,是国内首个集“高山果蔬种植、市场交易、新技术展示、研发、培训、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业示范区。维斯特以科技融入生产加工销售,以农副产品基地产业化种植,农特产品研发,精深加工,销售出口一体化的特色农业模式。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为指导,利用多维销售方式,从网络营销、合作共赢与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三种方式来促进销售。利用“公司+基地+农户”与“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生产模式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维斯特作为北川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巨头,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供应商,并且维斯特通过嫁接山东寿光蔬菜集团的先进技术,充分挖掘北川特有的高山农业产业,对农业产品进行深精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例如魔芋精粉与魔芋胶的价格都远远高于普通魔芋产品;而通过特殊技术繁殖的农产品的价格也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维斯特产品较普通农产品的价格大约高出10倍左右,维斯特出产的农产品品相一流,营养丰富,不含有害物质,产量少,属稀缺资源,加之本行业竞争者数量少,因此维斯特农业科技集团的商品议价能力很强。而普通大棚种植出的蔬菜发育差,品相一般,价格较低,议价能力弱.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根据行为经济学,购买者通过压价与要求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来影响行业中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维斯特来说:首先,作为一个在北川以及四川都是很少见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规模巨大,分工明确在特色农业领域具有定价权。其次,特色农产品供需情况处于卖方市场,消费者庞大并且消费层次明确由批发商,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普通消费者。他们需求巨大,使维斯特出货量稳定,销售网络发达。 最后,高山特色农业是一个新新产业,产品不是同质化商品,只有少量企业可以提供。通过这三个优势维斯特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很弱。
但是对比传统农业,农产品在市场上为一般化了的商品,各个农户的产品无显著差异,且中小型农户数量庞大,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很大,所以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很强。消费者面对维斯特与普通农产品时自然对比两项产品,如表1 。
在调查走访中发现,维斯特农产品在营养价值、产品价格、平均产量上都优于普通产品。以樱桃番茄为例,推算其每亩平均产业值,用M表示,维斯特的樱桃番茄的产业值M等于20*14000=280000元;而普通番茄的产业值M等于5*6000=30000元。由此可见,维斯特的樱桃番茄带来的经济产业值是普通番茄所带来经济产业值的9倍。
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在高山农业领域,由于需要特殊的气候资源、环境资源及先进的培育技术,萃取技术等。我国高山农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北川凭借稀缺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是我国高山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基地。维斯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集约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一方面维斯特处于规模经济而农户处于规模不经济。另外在5·12地震之后,维斯特作为援建项目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为灾后重建树立了示范性效果,在加强当地社会稳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搞活地区经济、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维斯特集团进行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缩短了北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农业产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社会必要价值量,提高同类企业的竞争成本,潜在竞争者数量较少。
五,替代品的威胁
农产品是每个家庭每天必须的生活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追逐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这是普通农产品无法替代的优势。当然面对价格的威胁,维斯特农产品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边际效用理论,特色农业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效用要远远高于普通农产品,传统市场的产品价格虽然便宜,但人们已经没有新鲜感,也就是带给人们的边际效用较小;反之,维斯特产品别具特色,且营养价值更好,所以人们得到的边际效用较大。此外,从图中可知,传统市场(S2)上的销量已经趋于饱和,而维斯特市场(S1)的销量在国内市场上相对较小,其边际效用更大,其销量的发展空间更大。
而传统农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加之消费者对营养价值要求越来越高。当今蔬菜品种多,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大,蔬菜的替代品多并且替代程度强,使得传统的蔬菜的竞争力并不显著。
六,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维斯特通过精深加工及产品差异化处理,使产品在市场上有稀缺性,其他竞争者无法复制维斯特的特色农业产品,且维斯特在北川通过合资共赢成立了五家公司,建立起庞大的蔬菜加工销售产业链。另外,维斯特加强品牌建设,把爱国主义思想融入企业文化,使品牌深入人心,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品牌忠诚度,吸引了一大部分客户的追随。
现代农产品市场类似于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传统农业市场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供应商,传统农户的销售方式类似,销售产品类似,接近标准化产品,因此竞争程度激烈。而维斯特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占主动地位,竞争者数量少,竞争程度低。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其中,维斯特通过网络营销打开销路,招商引资与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又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的多维销售模式综合利用五种竞争力,使其达到一个竞争力最大化的平衡点,实现规模经济进一步使其利润率最大化。然而,普通农贸市场以固定摊位、流动摊贩为主,销售方式上缺乏主动性,被动等待消费者选择的模式则是一种“缺少吸引力”的模式,意味着前述五种力量的组合会降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规模不经济,缺乏活力,该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利润率趋近于0。所以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在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下无竞争力。而以维斯特为代表的现代特色农业经营方式在上述方面的创新都极大地提高了竞争能力,使得产品可以远销全国各地,实现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为自身以及我国农业发展都树立了良好的模范。(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订立合同双方:
发包方:__________ (以下简称甲方)
发包方法定代表(负责)人:________
签约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方承办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 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承包方负责人身份证号:____________
签约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风险抵押金: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担保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加强本企业部门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邮政局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为调动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双方本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经协商,签定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乙双方对国有资产的认定
以上资产均属于国有资产,只限于乙方经营使用,乙方无权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作为贷款及借款等抵押、质押。
第二条 甲乙双方发包与承包形式、年限
甲方将共_____ 万元的国有资产交给乙方全权承包经营,承包期限暂定_____年,自_____年_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三条 承包标的额
乙方在承包经营期内向甲方上缴税后利润_____万元(大写: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 承包风险金
按协商条件,乙方自签订协议之日起,需向甲方交纳现金_____万元整,作为风险抵押金。
第五条 承包协议的自动终止
乙方在承包经营期内,按协商条件乙方向甲方提出上缴税后利润计划表,于每月_____日前将_____%的上缴计划款额上划帐户。协议自动终止条件:
①乙方每季完不成上缴税后利润计划的_____%;
②乙方半年完不成上缴税后利润_____万元;
③乙方全年完不成上缴税后利润的_____%;
出现以上三种情况之一时,甲方有权自动终止合同,并从终止合同之日起,将应上缴税后利润的差额部分从乙方风险抵押金中扣除,其责任属乙方违约。
第六条 承包经营中的奖罚条件
论文关键词:产业群;企业竞争;生产成本;生产率;区域创新;区位品牌
产业群作为某一区域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体,相对于分散在各地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来说,具有本身不可忽视的竞争优势。产业群能产生强大的外部性,群内企业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以及互补匹配等是产业群外部性的具体体现,而且产业群的外部性特征往往有利于促进群内企业的合作和创新。产业群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一起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还表现在群内企业竞争协同效益等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归纳起来,产业群内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成本降低优势
成本领先战略是波特在《竟争战略》中提出的三种战略之一,波特认为: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均表现在其盈利能力上,而成本的降低,首先就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产业群使企业成本降低,主要体现在:第一,可以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不同企业聚集一处,可以减少企业对道路、用电设施、供、排水等方面的额外投入,这些设施对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独处一地的企业花费的成本相应要大得多;第二,减少交通和通信费用,这些费用都是附加在产品中的,如果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彼此接近,同类企业及相关企业在产品的前后联系中减少了彼此的运输和通信费用,从而带来成本的降低;第三,节约搜寻费用,包括寻找符合自己意图的高级人才、搜寻专业信息的时间和费用;产业群内同类企业的集聚意味着更多机会和较低的流动风险.带来=专业人才的集聚,企业为寻找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所付出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大为降低;同时,产业群内同一产业的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有关市场的、技术的、产品的以及其他与竞争有关的各种信息在区域内大量积累和迅速传递,这也减少了到其他分散地去搜寻相关信息所花的时间与费用,带来成本的降低;第四,节约交易的费用。产业群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新型竞争与协作,由于彼此的信任.交易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如监督费用、律师费用。总之,由于产业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并且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交易,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企业之间交流越频繁,总的交易成本越低,就越具有竞争优势。
二、更高的生产率优势
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生存之本,生产效率越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越大,企业也越具有活力,对经济的贡献也越大。产业群内企业较之于分散各地的企业有更高的生产率,首先表现在企业的聚集所带来的专业化分工,同一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本身就是这个产业的一个规模很大的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马歇尔早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就强调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地域集中和发展的重要性。在产业群内部,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相应地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工艺过程日益高度专业化,这不仅为专业化生产商提供了很大的生存机会,还使他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形成日益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产业群内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其次产业群内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归因于产业群内特有的竞争协作机制。同一产业的企业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评价标尺,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推动了成本的下降与操作方法的优化,竞争的结果使每个企业认识到在竞争中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因此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使每个企业感到压力的同时,又从产业群中获得益处,结果是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形成企业问的良性竞争。此外,产业群内人才的专业化集中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这在现代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年代里,直接推动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工业产出的增加,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三、规模经济优势
产业群内企业与孤立地区企业相比,具有更容易生长的环境。企业进人产业群相刘‘来说进入壁垒较低,群内有完善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体系、技术熟练的人才资源、市场资源等新建企业所需的基本条件。而且,企业进入后的退出也较容易,因为在产业群内产权交易或企业并购较为活跃,产业退出风险相对较低。进人群内的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不断集聚不仅可以带来聚集效应,而且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在创新与技术中的相互协作,在共同获得政府以及公共机构的支持与政策方面甚至在吸引消费者方面都具有优势,这些优势对同类企业及相关企业具有极强的吸引作用,使得产业群的规模逐渐增大。而产业群规模的扩大,又是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良好形式。产业经济学认为,某些产业的发展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具有规模效益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但这种规模又必须处于一定的范围内,超过这一范围,就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即由单个企业规模扩大而带来的企业内部组织成本过大,对市场反应刚性、等规模不经济。产业群的规模,是由各个同类企业共同结合而成的,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如大量购买原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原材料价格,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产业群的这种规模经济,不仅可以克服大企业中的规模不经济,而且可以降低由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小等纯市场制的缺陷引起的市场交易费用。可见,并非只有大企业才能实现规模经济,由众多小企业集中形成的产业群也是一种实现规模经济的良好形式,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四、区域创新优势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创新能力不仅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专利,一些传统产业群也具有创新的环境和获得不断创新的动力,产业群内企业的创新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群具有提高群内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归因于产业群内具有持续创新的环境和动力。创新,是很多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生产)技术的过程,因此,创新的环境尤为重要。最新国际研究也表明:智力密集、风险资本、基础设施、信息服务等因素并不与创新过程发生必然联系,而与创新的环境联系更大。产业群内就具有极好的创新环境,群内具有高度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老道的客户在地理上的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与信息累积效应,为企业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以及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首先,产业群内同企业的集聚,促发了企业家集体学习,企业之间出现了干中学、用中学,它不仅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和扩散,也是一种知识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对原有技术进行改组后的传播,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消费方式。而且产业群内同行业问的非正式交流,带来了知识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为创新创造了可能。其次,产业群内同企业的竞争,如发生在企业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构成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尤其是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迫使企业不断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产生“追赶效应”,带来创新的动力。而在灵活的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具有一定创造力的熟练工人在使用多种用途的生产设备中,能不断发明新的产品和发现新的生产方法,从而也促进产业群内企业不断创新。再次,一个较成熟的产业群内,现代化通信和网络技术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网络组织,又为群内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条件。群内高等院校和各种科研、培训机构通常融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往往集产学研一体,这既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力地促进了一个地区的创新环境的形成,地区创新环境对企业的创新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创新环境与创新动力共同促进了群内企业较之与分散各地的企业有更多的创新行为。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