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空间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坡地地形 ;空间设计
坡地建筑,在我国早有论证。比方说,国画各派别中,有一个独立的画派,这可以说明人们很早就对自然山水有深厚的感情。此外,古诗词中也有记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足见陶渊明居住于自然之间的悠哉乐哉,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由此可见,居住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是多么令人神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坡地建筑无疑是最佳选择。
坡地住宅特有的性质造就了小区建筑高低变化、错落起伏,交错中产生动态的建筑美感。它打破了以往平面兵营式小区沉闷的布局形式,在住宅采光、通风、日照以及间距上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小区的道路随着地表的起伏让居住者上上下下,是一种无形而有益的锻炼,适合康居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一、 平地和坡地空间特性差异
对于坡地住宅,它有平地住宅所无法比拟的视线和景观的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享受。在坡地上形成退台之后,后面的房子不会被前面的房子挡住,那么他视线的开阔度和私密性各方面都会比平地的小区要好很多。平地上的小区,所有的房子楼层都一样高,每一户的窗子都是互相的对望,保持一比一点二的间距,还是会有私密性的干扰。 坡地建筑视线开阔,私密性相对比平地建筑好,这是坡地建筑最伟大的价值之一。第二个,坡地建筑本身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景观很好,空气对流。我们专门对某坡地小区做了一个空气质量的测试,我们对于悬浮物和污染物的含量进行环境测评,结果比我们同样的区域里面的平地的小区数值有很明显的不同。所以居住坡地建筑比平地居住建筑有很明显的生态上的质量优势。在空间感觉上有很大的差异。平地建筑由于处在同一标高,空间感相对静止,缺少灵活性及空间想象力。坡地住宅建筑结合地坪高差设计,创造出许多让人心动、比平地建筑更为自然的生态空间。如有采光的半地下室空间、自然的错层式布局套型、半架空的室外空间、依山而建的退台式建筑等等。同时,坡地建筑空间是发散的,多方向的,动态的。坡地建筑空间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甚至相差数十米,因此,坡地建筑空间活动范围较大,空间感比较空旷,与天地接近,从而使心境更加开敞,舒畅,这也是为什么休闲建筑大多建在山林或海滩的原因。
平地建筑空间形态 坡地建筑空间形态
二、 坡地住宅的空间设计
1 建筑群体
坡地规划方式与平地不同,建筑群体因处于不同的标高上,是三维立体的空间概念。但建筑群体布置方式和平地类似,有自由式、平行式和组团式三种形式。自由式就是建筑点缀在山体之中;平行式是建筑顺延等高线成线条型布置;组团式是建筑以景观节点等为中心周边布置。更多的时候则是三种形式的组合布置。
建筑群体的空间处理往往受制于用地环境等条件,坡地建筑更甚。如何将不利的用地条件转化为建筑创作的有力契机,体现出功能的合理性、经济性与设计主题表达等的高度统一,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某设计投标方案正是一次有力的尝试:用地面积约8.63万m2,用地平面呈不规则形状,为高差起伏较大的坡地。用地北面是整片的水面---水库),环境优美。南、北边现存一些民房及厂房。设计内容主要是员工公寓群及餐厅,活动中心等配套公共建筑。其空间利用:
①注重明确性与合理性。将对外联系较多的公共服务设施沿安宁路而设,并置于用地中部,方便对各公寓组团的服务。公寓区主要结合地形起伏变化沿水库东北边布置,避免主要道路的车行噪声干扰,同时又充分利用水库的景观资源,营造安静、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室外运动场地置于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寓区之间,方便使用与管理。交通联系注重便捷性和通达性。用地设三个主要车行出入口,分别置于用地周边的三条道路上。用地内的机动车道路,主要连接三个主要出入口,呈近丁字型布置,并延伸至三个公寓组团内,形成完整的车行交通网络。停车空间主要设置在用地入口附近或结合车行道路设置,减少车行交通对居住生活的影响,体现其使用的便捷性。步行空间主要结合公共建筑广场、公寓组团围合的休憩空间。及沿车行道路旁的人行步道设置,同时依据地形变化及景观设计,补充与完善道路网络,营造一系列便捷而又富于趣味的步行径。
②空间注重视线引导与空间限定,淡化周边已有民房及厂房的不良影响。公寓组团设在用地内远离民房及厂房的一边,通过公共建筑、绿化与道路硬地的相隔,减弱外界不良景观及噪音影响。同时,加强建筑围合,突出内在自我空间营造,强化区内环境个性。
③利用注重适应性与灵活性。公寓采用外廊式布置,通过交通连廊将二排或多公寓联结成一体。每栋建筑由多个居住单元组合成,每个居住单元分为一房、一厅一房,二厅一等多种类型。建筑柱网规整,几种不同类型的变单元采用统一的柱网形式,可根据未来发展的不需求进行合理改造调整。
2建筑与道路
坡地建筑的交通组织是其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是坡地环境中人们活动的保证,也是人体验建筑形态的路径与视点连线。交通路线的组织同坡地建筑群体布局、空间构成以及建筑形象表现都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地貌环境的特殊性,坡地环境中的交通组织有其特殊性和相应的处理方式。坡地道路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特点设计,尽量不做过多的挖土和填土,也不做太高的挡土墙,使车行道路蜿蜒在不同高度的坡地上,符合等高线的走向和高差要求,人行道路往往以缓坡与台阶形式出现在建筑群体之间。
建筑与道路的四种模式
3住宅单体空间设计
坡地建筑地面空间设计
对于建筑单体,坡地住宅和地形的结合方式非常重要,也是与平地建筑有显著不同的地方,涉及不同空间的利用和效果的表达。归纳起来有三类形式,第一种是嵌入式,第二种是接地式,第三种是穿过式。
•嵌入式(见图a)是建筑嵌入山地之中,常见的有窑洞。
•接地式(见图b)是建筑和地形直接连接,有掉层式和退台式两种。
•架空式(见图c)是建筑底部架空,有全架空和局部架空两种。
嵌入式接地式架空式
单体垂直空间设计
建筑各部分根据基地形状呈叠落形式布置,把掉层上面直接做成露台形成室外空间,可以种花,种草,丰富生活情趣和建筑形态.
坡地建筑通过室内空中花园,使建筑室内空间室外化。
坡地建筑平面的变化和空间形式:坡地建筑充分发挥坡地优势另外的思路是通过平面凹凸变化,扩大建筑的展开面,使更多的户内空间享受到大自然。
适当扩大玻璃窗可以把阳光与美景导入室内,使建筑的主要空间如客厅,餐厅,卧室和书 房等更休闲,更伸展。
以大坡屋顶重叠交错,重檐退台,屋顶坡度总体上呈现一种水平展开之趋势,舒展、平衡,与坡地融为一体。不规则体态突出入口的正面山墙,八角凸窗,烟囱、用廊子围住别墅的一部分等元素,为此风格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发展
1 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
城市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场所,所在人们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城市的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城市的五大要素是: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大要素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建筑发展或者人口发展,更主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和文明的发展。因此,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贯穿了整个城市发展的全过程。整个城市建筑的设计理念主体其实就是文化的设计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
2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研究
一般来说,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和空间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的关系是非常巨大的,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当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以各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为依据,在考虑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去进行城市建筑的设计。建筑在形式上、格局上、空间上都要满足整个设计形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理念尽可能的融为一体。吸收精华,并通过深入的设计思考,体现在设计作品当中。因而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不但要涉及建筑形象的体现,还要涉及建筑周围环境和空间形象特色的塑造。
总的来说,环境空间设计对任何的城市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城市特色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的设计工作者们,一定要了解空间环境和城市建筑设计的整体目标和价值体现。在达到实用的基础上,不断地去提高建筑本身的文化和历史氛围,提高其价值所在。城市建筑设计真正的目的,不仅是要实现人们良好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更是一种城市风格和符号。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城市建筑设计的几个重要基本元素
城市建筑在空间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整体效果,才能成为艺术设计。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视觉效果。要把其设计作为一种艺术,以引起人们对的关注。二是在设计时要考虑到为人们提供一种视觉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以此唤起人们意识和感情,以此来实现空间艺术的魅力。因此,在空间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天际线。建筑物的天际线,总的来说,它是城市空间设计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如何处理好人造物体与天然物体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视觉的和谐和建筑物的基本需求,一直是我们城市建筑设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2)地平线。城市设计的建筑物要体现地平线原则,使其具有必要的体现原则。
(3)空间要点。建筑物的空间要点犹如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它要体现地方性特征,使人们有到达或者离开的感觉,如广场、平台、台阶的上下两端等,都是建筑物的空间要点。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指导力度,监督每一个环节的实施质量,保障顺利应用。
(4)后退。建筑物的后退构成物体的画面和视觉轮廓,好似舞台后部的彩画幕布。建筑物对于道路的距离和入口大门等,均属后退设计问题。城市建筑设计设计与普通地区是不同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技术人员要对设计点点进行提前考察,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施工范围,合理的设计出施工的方案。
(5)纵深。建筑物的纵深设计要处理好建筑形式与空间的统一协调,不仅要使之体现连贯性和流畅性,更重要的是达到一种纵深方向的设计感。
(6)升高和降低。升高和降低,是城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它是把一个整体的建筑物,通过高低的视觉差异,然后由高往低进行过渡,在这个过程中直到强调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感和对比度。例如,台阶的设计,能够把人的视线从低处引到台阶的高处,这也是一个过渡过程。
(7)凸出和凹入。建筑物的凸出和凹入表现着积极的和消极的流动,说明各建筑物连续性的相互关系和方向的变化。
(8)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物与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建筑物与人在活动时形成的尺度,也是在设计过程中最先想到的尺度问题,例如,门窗的高度和宽度。
4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和建筑管理的水平
(1)丰富城市建筑空间的内涵。建筑空间是人类在生活和活动中所必需的,所以要求,在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前,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信仰和爱好,将这些因素深入到建筑空间设计研究上来才是研究的重点。如果我们在设计上离开了对人类行为的研究,那么对于城市的空间我们也无法规划和管理。所以说,在城市建筑的空间设计上,不能只考虑建筑的技术和建筑的环境,我们更应该考虑到人类对该空间的需要,以此来丰富设计空间的内涵。
(2)研究设计三维立体空间。在建筑设计方面,应该将二维的平面空间,转变为三维的立体空间,以此来增大建筑空间。如果在建筑过程中,不改变这种设计方法的话,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和对建筑设计的管理。例如,大型广场的规划,如果不利用三维的模式进行规划,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单纯地使用二维平面设计,也造成了城市没有立体空间的变化,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
(3)保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协调一致,并与外界环境协调管理。由于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是协调管理的,建筑物里面的功能与建筑物是相互协调的,并与外界的环境保持一致,以此来保证城市空间的景观现象。
(4)加强建筑空间艺术设计的管理。单一建筑风格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让建筑空间设计更具有艺术性是现阶段空间设计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空间设计方面,设计人员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能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空间设计理念,并通过不断创新,将其发挥利用到我国的建筑空间设计中,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
(5)城市建筑空间设计要与居民的需求统一。在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前,设计人员一定要对所住居民进调查工作,并对其要求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其需求,对建筑的空间设计进行完善和改进,以保证居民的需求。如果在设计中建筑物与小区所需形成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5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城市建设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建筑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结合实际,对城市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笔者相信,只要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国的城市建筑设计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俭斌.城市建筑设计工程特性及其影响――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A].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 郑东.城市建筑设计工艺及质量检验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14(23):5658.
[3] 黄伟.排水体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中的稳定和沉降控制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45(20):1213.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空间这一词的使用是相当的频繁,因此我们对于空间这个词汇是非常的熟悉,但是如果让我们用具体的话去解释空间,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它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人也是很陌生的。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空间是多义性的,以至于在我们用具体的语言为它下一个定义时,就有了较大的难度。空间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反映空间的特有的属性,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根据空间的多种属性当中所找出一种特有属性进行概括的。对于空间的概念其实就是有空间的实践中所转化的,这也标志着我们对于空间的认识,已经从感性到理性了。其中变化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1)物质的存在性,这也反应了物与物两者间的关系,这也是空间关系论的起源。(2)确实有空这一状态的存在,空间实体伦有以经验来源,也就是虚空经验所反映出的是一种超脱物体自身以外的存在。(3)物体形态与大小大部分都有差别,物体和物体本身不可分离这一特性是广泛经验所体现出的,也是属性论的起源。其实在对空间的理解上,中国与西方,现代与古代都是不同的。对于空间的认知其实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人类对山洞的利用时了,原始社会的人为了躲避风雨,他们就居住在山洞里,于这天然空间就被原始人所利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学会用石头或者草木搭造出居住的场所。
2对外部空间的认识
外部空间其实是具有相对性的,对于所指内部其他的都是外部,假如说内部空间是实体建筑的内壁所围合成的虚空空间,那外部空间就是实体建筑的外部和周围的环境所形成的空间,其特点是流动、开敞。以上所说是一种较为狭义的外部空间定义,而它特指的是人有目的所创造出的外部环境,比如说室外景观,是一种不同于室内空间设计的一种室外空间设计,他没有室内建筑所必需的天花板,是一种没有屋顶的室外建筑。从广义上来说,外部空间是包含整个自然界的所有的地表形态,所以广义的外部空间可以把它当做是下移外部空间的一种无限制的延伸状态。而这种延伸具有较强的伸缩性,能够到山丘、田园、沙漠、海洋甚至说宇宙。
3外部空间的延伸
不同的空间其形式、功能也就不同,所它们所具有的特征就有了区别。我们可以把建筑空间分为外部空间、内部空间、灰空间三种。对于灰空间,是一种空间过渡时形成的较为模糊的空间形态,也是一种跟人情感感知最相近的边缘存在,在此空间当中,当人们由此到彼,放弃一些已经拥有的部分从而得到一些没有的部分时,人的灵魂就会在一种游离的力量下,在内外产生交融时,很容易就会对艺术、哲学、空间有了新的认知。
4建筑外部空间的几种形态结构
对于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对其要依照城市规划的进行建造,要把整体的环境都考虑进去,采取合理科学的空间构造以此来协调城市与建筑之间的较为复杂关系。从城市空间以及外部空间与建筑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大概有以下几种:
4.1广场构成
广场又叫做前庭,一般都是在高层建筑外部的入口处的前面,是由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所围合成的,也是高层建筑的整体布局所经常用到的一种。城市建筑通常是由城市的交通干道和前广场隔开的,为了是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安静的过渡空间,可以当做是建筑内的空间序幕。对于广场的场地形成与布局要跟主体建筑能够相互配合,而且还能过突出和衬托主体建筑物,与此同时还要用心去组织人流与车流,以方便人与车流的集散。但是除了停车场、铺地以外,在广场当中还应多布置一些绿化、水体公共措施以及小品等,要以改善并丰富城市景观以及空间环境的质量为目标。因为广场所具有的特点是流动开敞且舒适,还有开放性与公开性也相对较强,通常是城市居民休息娱乐空间形成的一部分。大部分广场会布置一些喷泉以及一些活动设施,在平时会有许多的人在这里聚集,他们在一起休息、谈天说地、读书、纳凉等,而广场前也成为了一个较为活跃的空间。
4.2侧庭构成
在建筑一侧或者两侧(但也可能会布置在建筑后侧)一般会布置侧庭,是由铺地、绿化、水体、步道建筑小品以及雕塑等这些都是依据人的行为和园林艺术等要求所构成的活动、休息空间,也是周边环境与建筑的中介空间,一般是以封闭、清静为主。纽约有一个MOMA的庭院街景这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这一建筑的侧庭就是让绿化这一主题为主,而那里的布置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水面、山石、雕塑小品以及绿化等,把传统图案和几何图案融为一体,统一了风格。
4.3内庭构成
内庭也叫作中庭,它一般在建筑物的空间内部,它是由裙房和高层建筑主体所围合而成的,可以集中进行设置,还可以把它们分散开,让几处建筑布置结合起来,且封闭感较为强烈,是一种半公、半私的空间。内庭也就是中庭也有露天型的,还能在上面加设透明的顶棚或者屋顶。没有顶盖的内庭(露天式的)能把自然界的空气、阳光直接纳入,使它们和外面的气候变化相同,在庭院当中可以进行园林绿化,不管任何地方,都要使它显得生机勃勃,让人们像在大自然当中,更加有情趣。有了顶盖的内庭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佳的人造环境,并且要设置一些公共性的功能,给人们一个舒适理性的环境,使人们娱乐与休息等需要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对有中庭来讲,有许多的成功案例,比如说很多宾馆,其内庭也能让人有自然的感觉。
4.4其它的一些构成类型
如果高层建筑因为形状局促和用地少等原因而不能留出布置外部空间的场地时,可以采取其它的一些方法来改善城市与建筑他们之间的问题,如:(1)可以采取把建筑的下部收进的方法,使其有相对来说比较大的灰空间面积,还能以通廊、骑楼等诸多形式为人流以及城市交通规划出一定的中介缓冲空间;(2)可以把建筑的底部架空,使得广场、道路、城市、和开放的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做对于减少人群的流动、车辆的聚集和散开以及对交通堵塞的疏通等都有显著的作用。(3)还可以采用立体化的空间构成,比如说对地下空间的开发或者是空间花园等等。从各个方位去对建筑的开放空间进行拓展,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这也是高城建筑在生态节能与景观上的一个大胆的尝试。
5结束语
随着人类聚居规模不断扩大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市”逐渐诞生,它为人们提供了舒适、文明的生活空间。人类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在了解一个城市的时候首要关注点就是日常生活中行走的路线、看到的标志物、建筑、以及城市边界等元素。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当地文化来进行建设,城市文化的弘扬可以充分的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生命力,保证城市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眼下,怎样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能够将文化与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并保证与周围环境协调共存。不能只注重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对于周边的空间环境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为城市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城市建筑空间的概念
城市空间是一个城市的社会色彩与物化形态的衍生物,它的整体构成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设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城市的原本形态与城市的空间构成,其中空间构成包括:建筑物、广场、城市道路以及空间区域等。城市建筑空间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一个物化空间,主要由建筑物的内部构成与外部空间两大部分组成。它是一个经过设计师们精心设计、合理布局,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生活场所的空间,与城市空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3建筑管理与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理想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的开发与建设对城市建筑空间设计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又在无形中引导着城市土地的规划与开发。因此。在对一个城市进行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空间容积率问题、经济效益问题、建筑元素、建筑空间特性、人民生活需求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优美和谐的建筑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让城市规划、建筑规划管理、空间设计等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将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避免城市空间环境出现不协调现象。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相互配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相规划工作全面落实到实处,同时进行科学管理,致力打造完美城市。
4建筑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
空间环境设计与建筑管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设计师们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应该主要依据当地城市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全面分析建筑和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设计建筑物的同时也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认真考察,并加以设计,使建筑能够与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充分的展示城市特色。一个城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群和城市环境的形象上,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建筑形态、建筑风格以及外表色彩都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要想将城市特色通过建筑展现出来,首先就需要全面的深入了解环境空间的特色,并牢牢掌握,最终通过设计作品将其良好的展现。由此可见,建筑物不仅仅要有完美的外在形象,同时还需要塑造完美的空间特色所以,这样才算是一个真正成功的建筑设计。空间环境的构成是空间环境设计最为核心的内容,城市未来发展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前提,城市发展现状以及人文和自然环境是空间环境设计的根本基础,说到头来,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空间环境设计的最大作用就是为一个建筑空间整体中的各种建筑物起到纽带的作用,从而使得每个城市要素之间可以更好的相互渗透,加快空间整体的形成。
5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要素
在设计对城市建筑空间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的整体效果。将设计看做一种艺术,努力打造最完美的视觉体验,激发社会对空间的探究热情,在提高人们生活情趣的同时唤起情感意识。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的设计必须拥有极大的视觉冲击性和连续性,保证建筑空间的韵律之美。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具体内容入下:(1)空间要点:建筑空间的空间要点充分体现了地域特征相关功能,保证人们在不一样的地方适当的产生应有的意识。它的作用简单点说就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2)天际线:天际线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得建筑物和周边的天然物体协调共存,保证建筑空间的和谐,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3)纵深:在设计一个建筑物的纵深时,一定要首先对建筑本身的形式和空间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建筑的连贯性。(4)凸出和凹入:建筑物具有的连续性和变化性以及流动性运用建筑自身的凸出和凹入充分的展现了出来。(5)后退:后退设计的作用就是打造建筑的视觉轮廓,例如:建筑物每条道路之间的距离和建筑物的大门等等。(6)地平线:地平线的主要作用就是确定建筑本身的高度,同时确定施工建设的方法。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建筑的实用性以及人们视觉的舒适性。升高和降低:升高和降低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强调”。体现了建筑物本身高度的不同,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要注重美观性和趣味性。(8)人文尺度: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经常的考虑,对建筑物本身以及社会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6提高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水平的措施
6.1加强对城市空间的理解
要相对城市空间进行深刻的彻底的研究,除了建筑环境外还需要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生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审美需求等等。因为对于人们来说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城市空间进行,人类的生活行为对城市空间规划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分析的时候也要从人们的生活活动开始,对施工技术、设计手段、城市环境、以及人类行为和社会空间环境等等都要全面考虑到位。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多个方面的学习,包括: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加强对“城市建筑空间”的理解。
6.2提高建筑物内部空间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建筑本身和每个内部空间以及外部空间环境都要保持协调统一。举个例子:比如阳台的形状和空调机位以及城市空间景观三者之间必须要保持协调共存。
6.3树立一定的空间设计理念
城市建筑空间属于一个复杂繁琐的三维立体空间。在设计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三围空间设计理念对城市建筑管理与城市空间设计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规划城市街道和广场的时候,必须要提前考虑好建筑物的外挂形态以及高度,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实现完美的城市空间设计,树立良好的空间设计理念是个重要前提条件。6.4深化城市空间环境管理的内涵城市建筑空间主要包括两点:(1)城市环境的空间艺术;(2)建筑风格。只有使得各个建筑物之间、建筑物和自然环境之间都能够协调统一,充分融合,这样才能打造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因此,不断的深化空间环境内涵是十分重要的。6.5建筑物和社区功能协调统一在设计城市建筑空间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社区的服务质量。所以说,社区功能和建筑物的功能必须要协调统一,共同发展。一旦二者之间产生矛盾,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阻碍社会发展。
7结语
眼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怎样充分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当前城市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能够将文化与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并保证与周围环境协调共存。不能只注重对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对于周边的空间环境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为城市发展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胡为为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郑泽锋,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布局与设计浅析—以秦皇岛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1(18).
[2]唐伟,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1).
[3]周学武,对于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5(8).
关键词:城市住宅;住宅建筑建筑设计;公共空间
住宅的质量与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住宅建筑尤其是其公共场所的设计,应确保个性化和专业化,充分反映住宅建筑的现代特性;应以客户需求为指导,加强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住宅建筑生态化发展。
1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
公共空间是住宅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居民和谐共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居民通常会选择舒适感更高的房屋。公共空间是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对居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设计师在住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建议,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并以舒适度为标准进行个性化公共空间设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实现建设成本和舒适性的平衡已成为设计师的一大难题。
2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2.1标准层设计
住宅建筑中,楼梯和走廊等是居民通行的必要公共空间,也是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建筑空间,故须重点关注此类公共空间的设计。标准层设计应注重增强公共空间对居民共存的辅助作用。考虑居民不同的共存要求,重点关注导视系统、材料、照明效果等方面。
2.2楼梯厅设计
楼梯间和电梯间的改进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在每栋住宅建筑中设计单独的套内空间,并将其与室外楼梯相连,以实现邻居之间的互动并确保各自的隐私。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3股人流时应于两侧设扶手,达4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室外楼梯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300mm高梁可做到3600mm宽的开间;350mm高梁可做到4200mm宽的开间;400mm高梁可做到4800mm宽的开间。100mm厚板可实现2500mm净跨(踏步数10以下);150mm厚板可实现3750mm净跨(踏步数15以下);190mm厚板可实现4750mm净跨(踏步数18以下)。
2.3大厅走廊设计
随着住房形制的发展,走廊式住房在住宅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走廊广泛应用于公寓楼,具有极好的使用价值。如今,土地资源稀缺,商业用地严重不足,如果居民总量太大,则公共空间不足。将首层住宅改成大堂的方式常会导致净高不足,应注意首层层高、梁的位置、管线走向。合理的走廊设计可以提高走廊的利用率(见图1),或将楼梯间扩建为住宅大堂(见图2)。地上楼梯间不通向地下室,空间一般还是比较宽裕的,但对于需要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通道及下地下室梯段均缺少对面层厚度的预留。
2.4屋顶设计
顶层是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宅公共空间设计中,应注意顶层设计,提高屋顶空间利用率。1)考虑屋顶交通问题,满足屋顶运输的基本要求在屋顶交通设计中,应确保每个建筑物的垂直交通管理系统都能使屋顶平整,还可以通过设计螺旋走廊来处理路径问题,提高屋顶的光滑度,实现屋顶套内空间的高效利用。2)为确保屋顶的可达性,应考虑屋顶的应用功能不能简单地设计屋顶花园,而是要丰富屋顶的使用功能,激发居民的爱好和主动性,可设计屋顶健身运动区:①设置健身运动区,配置健身器材,满足居民的健身运动需求;②设置儿童游乐区,还可以在儿童游乐区旁设置亲子游乐区,为居民的亲子游戏和娱乐提供场所;③创建绿化屋顶,屋顶种植绿色植物,改善住宅建筑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可见的风景,屋顶绿化还具有隔热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④创建屋顶休息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屋顶具有自然环境优势,例如视线极佳、阳光充足,可配置椅子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温暖的户外休闲娱乐场所(见图3)。
3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品质。在合理运用空间的基础上,加强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宜人、舒适的公共空间,可促进住宅建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姿彤.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设计,2019,32(4):96-97.
[2]周沁.基于人本主义思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转型[J].城市住宅,2021,28(3):154-155.
[3]刘佳林.浅析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现代园艺,2018(21):161,199.
[4]杨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9):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