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汽车造型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汽车造型设计

汽车造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汽车造型设计;集成产品开发;A面;美学法则

前言

设计者在汽车造型设计每个环节中可能出现忽视某些环节过程或不规范操作,使得设计过程不具完整性。以往设计过程可能缺乏实际案例支撑从而被人们理解不透彻或观点较为陈旧,本文结合以往实际例子讲述可能出现不科学的环节,以及采用新方法等规避与设计初衷相偏差,减少设计失误,从而提高设计整体可接受性及可观性。

1前期调研

前期调研是开发设计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没有前期的调查无法决定人群的需求和市场的供求量。产品规划前期对所要开发的车型都要有详尽的技术与相关多种因素的资料收集和分析[1],这样设计师对即将进行的造型构思和风格定位以及功能定位更容易把握以使得新造型尽可能被目标客户群接受。

2头脑风暴及手绘草图

通过对前期调研分析,可以根据调研与评价的结果针对性地进行初期的创意构思,这个阶段会有大量的草图出现。手绘草图对于设计师来说是能打开心灵的窗口、发现美、探索问题的必不可少的方式[2]。近几年随着各种绘画制图软件流行,草图被好些人认为可取代,草图阶段往往或多或少的被忽视。设计师采用拼接等方式在其它方案上修修补补,省去手绘草图阶段,呈现出一些“新”造型,看似速度快了很多。笔者认为,那样永远跳不出原来方案的束缚,丢失了捕捉瞬间灵感及激发创作激情的绝佳机会;违背创新创造的初衷。从各角度发散思考快速寻找合适造型体,及时记录瞬间灵感与美感。

3IPD法则与效果图

IPD是集成产品开发的简称,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基于市场的开发,是种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方式[3]。在效果图阶段须秉承这一法则,否则设计的结果不是自我感觉良好不被大众所接受或就是产品缺陷较多、开发效率低,应该设计时让市场、技术、生产、采购、销售等部门共同参与进来。在方案讨论选择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各种曾经出现的问题和潜在问题加以分析规避,各部门各学科专业共同参与商讨,高效及时解决问题选择最符合的方案同时加以优化。效果图方案的选择应该不能为了结果选择而选择,更应该突出发现问题,准确高效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生产部门结合以往加工制造出现的问题,对新方案整体评估提出优化建议等,可避免后续产生问题不必要的重复修改。

4油泥模型验证

现代油泥模型加工方式的出现,使得原来油泥模型制作时间大大缩短,三维洗削使得油泥模型成本有所降低,此阶段是对CAS造型数据的空间整体验证修整。在一些设计过程中此阶段同样存在被忽视省略或过于走形式化。设计出来的东西确少实物空间验证过程,往往出现以下问题:(1)实际造型效果低于数据及图片效果。视角及感受方式的不同,多跨度空间实物模型与电脑三维效果往往出现一些偏差,甚至视觉上出现细微扭曲变形[4]。(2)油泥模型曲面验证时出现干瘪平等现象,甚至是视觉上的塌陷感,使得造型失去饱满感,尤其出现在翼子板、保险杆等处。解决办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1:1或者稍微缩小比例模型。对于存在形态偏差,可适当调整尺寸比例及型面对比关系;对视觉干瘪塌陷,应将曲面形体变化处适当加大曲率,即增加凸凹感。在数字模型里修改时体现的是提面与压面,将对应面曲率适当提高。图2中油泥模型的翼子板后侧出现视觉平瘪感、缺乏饱满美感,但在三维数据模型中不易发现,因此,将油泥模型此处与门板面衔接处继续刮修下压,直到此型面呈现凸感。最后根据扫描点云对数字模型进一步调整曲率。

5数字模型达到A面要求

A面又称A级曲面,是值具备很高质量的曲面,所谓曲面的质量在视觉上的直观表达就是非常光顺、没有褶皱和无理由的不连续[5]。对于A面须达到以下标准:G0≤0.001-0.005G1≤0.05º-0.1ºG2≤0.1-0.3对于内饰表面A面的要求亦可围绕上述标准稍作调整。在制作数字模型阶段,须避免用类似CAS面代替A面。往往一些设计中A面数字模型一些特征面及倒角面采用非A面标准面片,此类A面往往会比较难调节构建,会花费较多时间调整,若被非A面面片代替大致看不出来两者差异。但经过分析检查之后,往往G2数值明显存在较大偏差,曲面达不到相应要求,若加工出来会出现细微折痕或曲面光顺性较差。例如图3中凸起造型拼接面检查G2数值较大,可以看出应该不符合A面要求,若采用图4精细斑马线检查分析放大就可以看出出现断线、不连贯,固不能达到理想光顺要求。

6造型设计符合美学法则

6.1造型尽可能满足黄金比例和黄金矩形

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在很多艺术品以及大自然中都能找到它。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脸也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例如客车前围风挡玻璃及止口下立面(整体黑色区域)在前围整体比例应该符合黄金比例,那样视觉效果最佳。

6.2造型满足变化规律性

形体结构的变化具有类似重复变化规律性,呈现出一定的韵律感。不可杂乱无章,所心所欲。

6.3造型满足统一协调性与对比差异性

在设计中,根据具体型面将各种形式因素基本上保持同一格调、同一基色,没有明显的差异同时又有对比变化,使得更加生动。例如,汽车车身整体造型语言协调统一,或者柔美或者刚硬,同时,在前脸等处正负空间法交错营造形体变化,凸面与凹面、粗面与纤细面等就是一种对比变化。

7结论

本文以实际多个汽车车型种类项目出发,结合造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点,总结从造型设计初期到后期各个阶段论述应注意的问题及设计理念方法。秉承“旧”方法精髓,采用新理念思维,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给实际设计开发工作带来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伟峰,赵江洪.用户期望意象驱动的汽车造型基因进化[J].机械工程学报,2011,47(16):176-181.

[2]王子健.从视觉思维角度浅析手绘草图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作用[J].艺术科技,2014,(4):425.

[3]朱瑞萍.IPD——一种集成的产品开发模式[J].市场研究,2003,(12):41-42.

[4]石云爱.浅谈车身油泥模型制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汽车技术,1996(6):54-55.

[5]崔士斌.基于ClassA曲面标准的造型评价体系[J].汽车工程师.2009(03):39-41.

汽车造型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汽车造型设计;汽车换代;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2.0027

产品换代是指公司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功能和外观等内容的更新从而推出新产品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行为。产品换代是商品市场的常见现象。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从2007年第一代产品上市以来在短短数年间已经更新了六代。世界各大汽车品牌都拥有一些数十年来持续畅销的经典车型,比如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和大众高尔夫等。这些车型往往坚持每若干年更新换代的传统。这样它们可以克服产品生命周期的制约,在老一代车型销量衰退的情况下,新一代车型重新走向生命周期的起点。汽车换代不仅涉及到动力系统、底盘总成和电子设备等内容的升级,还涉及到汽车外观造型的换代[1]。汽车造型的换代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于新款车型的感官印象,是车型换代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汽车换代设计的历史

(一)汽车换代的萌芽期(1900—1940年代)

人类最早流行的家用汽车是福特T型车。福特公司从1908年到1928年一共出产了1500万辆以上的T型车,成为那个时代美国人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车型。然而在这漫长的时间内,福特T型车的外观造型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欧洲历史上的早期经典车型也有同样的现象。比如,德国大众的甲壳虫汽车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2000万辆,但是它的外观一直没有重大改变;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经典车型菲亚特500从1936年到1955年间一直没有换代,造型也没有变化。1900年代到1940年代的经典车型很少有换代设计的现象。但是,一些公司的多元化设计战略成为后来汽车换代设计的先导。在福特T型车生命的末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并生产了多种款式新颖的车型,并引起了消费者极大的兴趣,并促成T型车销量的急剧下滑。通用公司由此一举打败福特公司,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这种多元化的设计战略主要针对的是汽车的外观,而在汽车底盘和动力总成等技术环节则变动很小。这种行为与汽车换代设计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因此预示了汽车换代设计的大量出现。

(二)汽车换代的发展期(1950—1960年代)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汽车公司为了促进已经饱和的汽车市场能够进一步发展,纷纷推出了样式主义设计策略,即著名的计划废止制。计划废止制要求汽车公司各款车型在每两年至少有一次造型改款,每四年左右就要经历一次换代设计。这种设计策略使得消费者在短短几年内就会感到自己的汽车已经过时了,因而去购买新的车型。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汽车换代设计行为并不成熟。首先,很多车型的换代周期不稳定,比如通用公司的车型埃尔多拉多短则一年换代一次,而长则四年换代一次。其次,这个时代的车型很少有延续换代到今天的。最后,这个时代的汽车换代设计片面强调外观的变异,甚至突出华而不实的设计(如夸张的尾鳍),导致这些车型忽视汽车质量与技术的进步。

(三)汽车换代的成熟期(1970年代至今)

1970年代,汽车换代设计逐渐走向成熟。首先,许多经典车型从这个时代诞生并且一直延续换代到今天,比如大众高尔夫、宝马3系和本田雅阁等。其次,这些车型的换代周期非常稳定。比如,日本汽车的换代周期维持在五年左右,而德国汽车的换代周期维持在七年左右。再次,汽车换代行为出现在各种档次以及各种功能的车型当中。无论是低端车型如POLO、高尔夫和福克斯等,还是中档车型如凯美瑞、帕萨特和奥迪A4等,甚至顶级豪车如宝马7系和奥迪A8等都坚持了更新换代的传统。不仅各种轿车车型持续换代,许多热销的SUV和MPV车型也坚持着换代的传统,比如本田CRV、丰田陆地巡洋舰和别克GL8等。最后,汽车换代行为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当中。除了大众、通用、福特、丰田和本田等主流汽车品牌之外,一些小众的汽车品牌如路虎、MINI和西雅特等也不断为其主力车型进行换代设计。

二、汽车造型设计在汽车换代过程中的作用

(一)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换代的重要内容和最显性的结果,直接促进汽车销量的提升

在消费社会,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工业产品都难以摆脱生命周期的魔咒,最终走向销量的下坡路。这时候,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使其销量重拾升势的最好方法。汽车的换代往往伴随着汽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和电子配置的技术升级。然而,这些技术升级通常是隐形的和抽象的,远不如汽车造型的换代来得直观。汽车工业的发展史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福特T型车拥有着近20年的辉煌历史,然而通用公司仅仅利用改变汽车外观样式的小伎俩就将物美价廉的T型车轻松击败。计划废止制的历史也说明了外观造型的换代是汽车换代的重要内容。鲍德里亚认为,消费者与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并不是利益、投资、责任的关系———也非根本无所谓的关系:是好奇心的关系[2]12。使得人们对于原本老旧的产品产生新的好奇的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产品的外观。汽车也不例外。德国现代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曾经这样评价汽车造型的重要性:“不要认为即使是一位工程师在购买一辆汽车时会把它拆卸开来进行检查,甚至他也是根据外形来决定购买的,一辆汽车看上去应该像一件生日礼物。”[3]97在他看来,即使是非常理性的人,消费者也在意汽车是否具有优美的、令人惊喜的外观。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无疑可以给人新鲜感,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二)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有助于汽车品牌形象的提升

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有助于汽车公司塑造出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的品牌形象。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偏好或者说时尚是有区别的。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品牌的汽车造型往往呈现出类似的样式风格,从而形成一种时代潮流。比如,1950年代的汽车造型以曲面和流线型造型为主要特征,而1970年代的汽车多为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立方体造型。如果一个汽车品牌长期拒绝各个车型的造型变革,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给消费者留下守旧、过时的品牌印象,这显然是不利于该品牌发展壮大的。汽车造型的换代设计还有助于塑造和强化汽车公司的品牌个性。今天最重要的,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财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个性[2]80。一个品牌能够在残酷竞争的市场当中取得一席之地,往往在于它有着鲜明的品牌个性。比如,苹果公司的品牌个性体现在“酷毙了”三个字上,苹果的产品总是引领时尚的。汽车行业也是同样强调品牌个性。风格特征是由一系列造型元素通过不同的文法而表现出来的形式[4]。汽车品牌通过塑造汽车造型的风格特征给人特别的个性感受。比如宝马品牌一直以“运动的豪华”著称,因此历代宝马车型都有着典型的造型形象,如天使眼大灯、双肾形格栅和霍夫迈斯特拐角等。大众公司向来强调务实、稳重的品牌形象,因此从高尔夫到帕萨特的历代车型都倾向于简洁、端正、甚至有些单调的造型风格。一些小众的汽车品牌(例如MINI、捷豹等)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形象。尽管这些品牌历代车型的造型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往往保持着相同的造型风格。正是通过一代代车型在造型设计上的微妙变化,汽车品牌不断地强调其个性形象,从而给全世界的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换代背景下的汽车造型设计策略

(一)微调细节策略

如果一个汽车品牌在市场上保持着良好的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前景和比较强势的市场地位,那么这个品牌在车型换代的时候往往采取比较保守的造型设计策略,即只改变新一代车型外观的某些细节,而不是大刀阔斧地改变汽车的外观造型。汽车公司这样做的目的是延续品牌的强势地位,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些年在中国大陆比较强势的汽车品牌如大众、奥迪和宝马等,它们各款车型在换代的时候造型变化相对比较小,甚至个别车型的新一代造型与老款造型相似度达到90%以上。比如,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高尔夫在车身比例和侧面造型上相当接近,只是在进气格栅和尾灯的造型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细节变化。第六代和第七代高尔夫的造型就更加接近了,它们的前脸造型几乎一样,只是在尾灯造型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在使用微调细节策略的时候,汽车公司应当注意两个要点。首先,汽车公司应当保证汽车品牌家族化造型语言的延续。例如,近20年以来,宝马的双肾形格栅造型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这已经成为了宝马品牌最为鲜明的造型特征。同时宝马汽车鲜明的腰线特征也长期保留着。另一家德国豪华品牌奥迪也有类似的处理方法,即前脸进气格栅和车身侧面造型保持着长期的一致性。其次,一些非家族化造型语言的位置可以适当大幅度地调整造型样式。比如,近两代宝马1系、3系、5系和7系车型主要是在前脸大灯的位置进行了比较明显的造型调整,而前保险杠和后尾灯位置有着比较小的造型变化。而奥迪近些年的做法显得更加极端,换代车型似乎只改变了车灯造型,因此奥迪被一些人戏谑地称为“灯厂”。

(二)使用全新家族语言策略

这种策略是指汽车品牌对换代成型进行比较大的外观变动,甚至使用全新的家族化造型语言。一个汽车品牌如果在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并且前景看好的话,它往往不会使用这种策略。因为该汽车品牌原先的车型外观已经深得市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冒着很大的风险对换代车型造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就很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陌生感并导致销量的下滑,那么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全新家族语言策略往往是在汽车品牌处于劣势地位、面对销量持续下滑或者遭遇突发危机的情况下使用。2006年,前奥迪设计总监彼得•希瑞尔加盟起亚公司,并主导全新的起亚车型设计。在此之前,彼得•希瑞尔在奥迪的事业可谓非常成功。在他的帮助下,奥迪从一个准一流豪华汽车品牌成长为可以同奔驰和宝马分庭抗礼的品牌。起亚高新聘请他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复制在奥迪的成功,提升起亚的品牌形象,以摆脱起亚在低端汽车市场残酷竞争的局面,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利润。彼得•希瑞尔在起亚担任设计总监后的第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出了全新的起亚家族化造型语言,即著名的“虎啸式”前脸。在此之前,起亚的各个车型缺乏造型特色,同时也缺乏统一的造型语言。现在,“虎啸式”前脸已经出现在起亚从低端到高端的轿车、SUV和MPV等各种车型上,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奔驰作为最经典的豪华汽车品牌,十多年以来面对同胞品牌宝马和奥迪的冲击,正在逐渐失去第一豪华汽车品牌的地位。宝马由于在欧洲、美国和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这些年已经稳居豪华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宝座。而奥迪由于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这些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崛起,奥迪的销量也超越了奔驰。因此,奔驰不得不开始考虑改变自己保守、老旧的品牌形象,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改变奔驰旗下各款车型的造型。奔驰经典的百叶窗式的进气格栅是奔驰的家族化造型语言。为了保持奔驰的高贵血统,这个造型语言得以保留下来。奔驰全新的家族化造型语言体现在他的前脸大灯和侧面腰线上。奔驰全新的大灯集成了日间行车灯功能,造型显得非常犀利,并且几乎同样的造型用在了奔驰各款轿车和越野车上。与此同时,奔驰近年来的各款车型在侧面车身都使用了双腰线造型策略,上腰线略长,下腰线略短,从车头到车尾方向呈相互收拢的形态,显得十分动感。总之,奔驰力图使用年轻、动感的造型语言来改变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2010年,丰田及其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遇到了“踏板门”事件,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品牌危机。由于“踏板门”事件的发生地美国是雷克萨斯最重要的销售市场,雷克萨斯在美国豪华汽车品牌市场的领先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踏板门”事件给该品牌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危机,除了大量的召回以外,雷克萨斯还在之后的车型外观设计上作出大幅度变革。2012年,作为雷克萨斯旗下最重要的车型,第六代雷克萨斯ES率先使用了纺锤形格栅。此后,纺锤形格栅出现在雷克萨斯GS、IS、LS等轿车车型和RX、NX、GX和LX等越野车车型上。纺锤形格栅具有很强的造型可塑性,通过上下锤体比例的调节以及线条细节的变化,它既可以极具视觉冲击力,又可以变为中庸典雅的风格,因而非常成功地改变了雷克萨斯的品牌形象,使其走出“踏板门”事件的阴影,给消费者全新的品牌印象。

(三)追随时代风格策略

不同时代的汽车呈现出不同的造型风格,就像不同时代的服装款式也有着鲜明的区别一样。关于汽车外观造型的演变历史,日本学者釜池光夫通过数十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即“时代改变汽车外观”。同时代的福特和通用雪佛兰的照片,一比较就会发现是非常相似的车型,不仅是美国,欧洲也是同样,其基本车型几乎没有变化。各年代的车型不限地域和企业都有同样的基本车型[5]10。韩国学者赵京实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把各个时代的基本车型按照历史顺序制成图表。比如,1910年代的汽车都是欧洲老式马车造型,1930年代的汽车大多是车头宽大而车尾瘦削的流线型造型,1950年代的汽车流行安装装饰性的尾翼,1970年代的汽车多为棱角分明的方盒子造型,而2000年后的汽车在过去方盒子造型基础上把边缘变得圆滑[6]5。各个汽车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创造与众不同的设计,但是必须按照时代风格的要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效果。即使设计师进行了非凡的构思,但是汽车技术不可能生产也无法生产,即使汽车生产出来了,用户不喜欢也卖不掉[5]11。釜池光夫认为,汽车设计师应该根据所处时代由大量用户购买行为所决定的汽车造型的基本形态来设计,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造型。因此,追随时代风格策略是每个汽车品牌在车型换代的时候都要认真考虑的设计策略。汽车造型的历史演变是经济、技术、文化和很多偶然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结果,其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成因。因此,汽车公司很难准确预测未来的汽车会长成什么样。为了更好地追随时代风格,汽车公司除了要做大量的、全面的市场调研以外,还可以通过把握两个要点来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首先,汽车公司应把握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结构决定外观。汽车技术的进步是汽车造型变化的重要原因。比如1930年代的甲壳虫汽车和菲亚特500车型把发动机放置于车尾,那么其前脸就无需设置进气格栅,车头也较短。后来宝马和奔驰多采用前置后驱的布局,因此它们的车型往往有着较长的引擎盖和较短的前悬。未来汽车节能减排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也会一定带来汽车造型的变革。其次,汽车公司应当关注汽车市场主流品牌和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动向。前宝马设计总监克里斯•班戈曾说:“顾客接受新设计语言的程度依地区而不同,欧洲中部比拉丁美洲国家接受慢,美洲和亚洲接受得也比较快。最终,新设计语言将广泛传播,甚至在竞争对手中传播,进而被全球接受。”[7]主流汽车品牌往往具有比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而它们在一些汽车市场投放的新车型也可能预示了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因而为各个汽车品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复兴经典造型语言策略

如果说追随时代风格策略是着眼于未来的话,那么复兴经典造型语言策略则是立足于过去。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家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精髓归纳为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3]213。其中,文脉主义是指把历史文脉即过去的设计语言融入到今天的产品设计当中。一个汽车品牌如果能够在换代车型设计当中融入历史的造型语言,那么它就会勾起消费者的历史记忆,并给予消费者深刻的文化体验。具体来说,复兴经典造型语言策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将某款具体的车型复活并使用其经典造型,第二是将换代车型的车身造型或者车身细节按照复古风格来设计。菲亚特500是欧洲历史上非常经典的微型汽车,它的第一代车型从1936年持续至1955年,而第二代车型从1957年持续至1975年。两代车型共销售超过300万辆。2007年,在菲亚特500停产52年后,菲亚特公司又推出了全新一代的500车型。尽管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平台,新一代菲亚特500和第二代车型保持了外观上的惊人相似,简直就是第二代的放大版车型。菲亚特500老鼠般的可爱造型被保留下来,前脸上可以看到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和两撇胡子。这款车型勾起了老一代欧洲人的甜美回忆。由于这款经典车型在《罗马假日》等著名电影里多次出现,也为不少欧洲年轻人所熟知。因此,全新菲亚特500在欧洲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与此同时,菲亚特公司也通过这款车型向全世界宣告了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技术积累。与菲亚特500有着相似经历的经典车型还包括大众甲壳虫等。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也可以借鉴过去的某种风格。这是因为时尚的发展有时候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现象。比如,就车身色彩而言,通常流行色以10~12年为一个周期轮回[5]91。就车身造型而言,从大的历史周期来看,1930—1960年代的汽车车身多为流线型的曲线造型,1970—1990年代的汽车车身多以直线造型为主,而新世纪以来汽车车身又以曲线造型多见。在某些历史时期,一些汽车公司对于复古风格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偏爱。20世纪90年代汽车设计的特征之一是复古风的再现。比如,1999年宝马推出的Z8车型传承了1956年生产的宝马507的车身造型;同年,克莱斯勒公司推出的PT漫步者车型采用了1930年代老爷车的造型[6]87。此外,同时期的福特公司和通用公司也推出一些复古造型的车型。因此,汽车公司在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上不仅可以朝前看,也可以向后看,即利用过去的汽车造型语言来为今天的汽车设计服务。当然,这种对于历史的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的传承。

四、换代背景下的汽车造型设计方法

(一)传承法

在汽车换代背景下,汽车造型设计的传承法是指把上一代车型乃至过去某一代车型的造型语言延续到新一代车型的设计方法。传承法有利于汽车品牌形象的强化与品牌文化的积淀。在车型换代的过程中,传承法的使用应当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汽车公司应当重视汽车品牌造型风格的传承。不同的造型风格给消费者的整体感受会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车身造型风格可以鲜明地反映出汽车品牌的品牌个性。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会长期保持各款车型造型风格的稳定性。比如,汽车品牌在车型换代的时候往往会保持车身线条风格的一致性。在产品设计中,水平直线给人稳定、平衡的感受;竖直直线给人挺拔、坚硬的感受;倾斜直线给人动感、不稳定的感受;曲线给人灵动、活泼的感受。大众旗下的高尔夫、捷达和帕萨特等车型长期以来都比较强调水平直线,比如车身侧面的腰线、进气格栅的横向线条和保险杠的平直线条等,因此大众品牌往往给人平衡稳重、简洁实用的印象。宝马的腰线一般都是倾斜后仰的,形成较强的动感,而双肾形进气格栅内部竖直的线条给人硬朗的感觉,这都与宝马强调运动的品牌个性相符。另一家强调运动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则以丰富夸张的曲线造型见长。换代车型在这些线条的细节上可以有所变化,甚至有比较大的变化,但是整体风格应当保持与上一代车型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向消费者有效地传达品牌的个性与理念。其次,汽车公司应当重视汽车品牌标志性的家族化造型语言的传承。对于大部分汽车品牌而言,汽车品牌家族化造型语言主要体现在汽车前脸的进气格栅上。由于进气格栅位于汽车前脸的中心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讲,家族化的格栅造型成为了汽车标志的延伸。几乎所有成功的汽车品牌都有其典型的进气格型,比如劳斯莱斯的神庙式格栅、宾利的网状格栅、宝马的双肾形格栅、奔驰的百叶窗式格栅、奥迪的梯形格栅、讴歌的盾形格栅、雷克萨斯的纺锤形格栅、别克的直瀑式格栅、雪佛兰的双层式格栅、起亚的虎啸式格栅和JEEP的七竖孔格栅等。如果一个汽车品牌没有遇到大的战略调整,那么它的格栅造型或者格栅造型的基本结构应当在换代车型的设计中保留下来。另外,一些汽车品牌在非进气格栅位置也有典型的家族化造型语言。比如,路虎特别钟情于方形的造型,从车身整体造型、外观细节到内饰都以方形造型为主;而MINI特别钟爱圆形造型,从车灯、格栅、车身到仪表盘都以圆形或圆角造型为主。那么这些造型语言也应当在汽车的换代设计当中传承下来。

(二)变异法

在汽车换代背景下,汽车造型设计的变异法是指改变上一代车型的某些造型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新奇感的设计方法。变异法是换代车型设计的关键,因为如果新一代车型与老一代车型造型完全相同,消费者无法从外观识别换代车型,那么汽车换代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换代车型在外观造型上的变化固然重要,然而,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决不能天马行空地肆意而为。汽车公司应当适度地使用变异法,以保证换代车型对于公司品牌文化和品牌形象的传承。那么究竟如何掌握好这里的“度”?这取决于汽车公司对于换代车型的造型设计策略。就变异法本身而言,换代车型造型的变异包括全新变异和传承中的变异两种情况。全新变异是指换代车型的某些外观结构使用了新的造型语言。由于这种造型语言与老一代车型有着鲜明的区别,因此比较容易给消费者带来新奇感并激发起购买的欲望。全新变异又分为非家族化造型语言的全新变异和家族化造型语言的全新变异两种形式。前者通常体现在汽车前脸大灯、尾灯、前后保险杠和车身侧面腰线等位置,这是大多数成熟汽车品牌在换代车型设计当中着墨最多的地方。而后者在一个汽车品牌漫长的车型换代过程中并不多见。因为当一个汽车品牌的家族化造型语言确立以后,它往往伴随该品牌的数代车型甚至伴随着该品牌的全部历史而发展。比如,汽车前脸进气格栅的全新变异往往发生在汽车品牌实施重大战略转变或者遭遇市场危机的时候。除了前面提到的起亚和雷克萨斯以外,奥迪、西雅特、雪佛兰和别克等汽车品牌都曾在其发展史上采用过全新的格栅造型。传承中的变异是指换代车型在继承前代车型某些外观造型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造型的细节。由于这种变异是同中求异,甚至如果不仔细分辨消费者无法识别换代车型的造型变化,因此消费者在看到这种造型的时候往往伴随着着强烈的熟悉感和认同感。正是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使得消费者产生审美体验并加深对于汽车品牌的印象。传承中的变异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保持外观结构不变,略微调整尺寸比例。比如,近几代宝马车型的双肾形格栅看上去似乎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把几代宝马车型放在一起仔细比较的话,可以看到其双肾形格栅在横向尺寸上是逐步变大了,尽管每一代相对于上一代的变化都很小。另外一种是保持内部核心结构不变,改变轮廓造型。比如,大众旗下几乎所有车型的进气格栅都以水平细长的直线造型为内部结构,而换代车型进气格栅的造型变化通常体现在左右两端的轮廓细节上;宝马著名的天使眼大灯从内部结构看历来都是双圆灯造型,有些类似人的瞳孔,而每一代车型天使眼大灯轮廓造型较上一代而言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赵江洪,谭浩,谭征宇,等.汽车造型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22-228.

[2]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卢兆麟,薛澄岐,汤文成,等.工业设计中基于风格特征的产品设计DNA研究[J].机械设计,2010,27(7):8-14.

[5]釜池光夫,张福昌,李勇.汽车设计:历史•实务•教育•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赵京实.设计之美:从世界名车看汽车设计[M].赵海霞,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汽车造型设计范文第3篇

越是倾向于应用型的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性要求往往越高。本课程结构以实践作为主轴,以理论和技能为基础。理论体系是培养设计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汽车产品开发程序,创新方法、思想和原则,品牌及车型认知,以及影响汽车造型的相关因素认知。技能体系是基础,也是学生最具有专业性的行动力,包括汽车草图绘制、效果图表现、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实践体系是重点,也是理论体系和技能体系得以充分掌握的轴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技能训练融入有针对性的具体车型的创新设计。

二、针对多层次课程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强调实践的教学体系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法巩固学生对汽车造型设计的认知,拓展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得出多元化结论,形成对汽车造型设计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专业基础和兴趣取向,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设计难度、深度及广度递进的项目,学生通过设计项目完成设计调研、构思、展开和设计表现。汽车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拥有足够的创新动力。因此,教师应在课程内外营造热爱汽车、拥有自己的汽车梦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根据人才需求标准,建立教学评价方法

运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课程将原有单向性的教学评价标准发展成多元、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使教师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1.专业认知能力和技能评价

针对汽车造型知识把握、表达技能的考核,具体包括汽车资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构思能力、草图和效果图表达能力、油泥模型制作能力,每项10分,共40分。

2.设计综合创新能力评价

针对设计创新能力的考核,包括设计洞察力、设计定位、造型创新及表现,各占10分、10分和20分,共40分。其旨在衡量学生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和艺术性。

3.社会能力的评价方法

沟通和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是汽车行业重要的职业素质,占20分。采用教师评出团队总分,团队成员互评和组长加权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数分配,促进学生团队共同学习。

汽车造型设计范文第4篇

文化,属于生命体的行为学范畴。其中的技术文化领域是这样讲的:从形态特征上,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人体器官的主观动作的协调、准确和娴熟性为本质特征的技术:如书画家的书画技艺、工匠的制作技艺、杂技艺人的走钢丝技艺、厨师的烹饪技艺等。雕塑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雕刻工匠高超的想象力和精湛的雕刻艺术。汽车作为一个人类创造出的物品,雕塑是其最直接的表达。在汽车造型设计中油泥模造型在在过程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使是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汽车设计也没有放弃这一过程,足见油泥模这一环节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汽车开发程序的概念设计中做油泥模型就是个必须环节,平面图形无法更好展现空间形体的效果,同时它又用于风动实验测验空气动力的特性。对于那些设计软件,只是工具,从最基础做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汽车是个艺术品,汽车就是雕塑。

二、中国雕塑文化的特色与现实设计应用

中国雕塑艺术博大精深。雕塑包括陶瓷、玻璃艺术、泥塑、面塑、糖塑。年代不同,雕塑的造诣也不尽相同。从很早的商说起,其青铜面具做工和造型夸张,线条突兀,给人种神煞的视觉冲击。战国的错金银双翼铜神兽怒斥的眼神,上翘的鼻子充满可爱但短短的尾巴又有笨笨健壮的的展现,加上双翼,貌似时刻准备着雄飞。“秦砖汉瓦”汉代的卧虎虽然仅仅几条阴刻线,但恰到好处,死物一下“活”了。还有西汉的鎏金铜马,赋予想象的角状肉冠,预示着它的日行万里等等还有唐朝的站立女像的自信华美的艺术设计手法。鉴于此,我们的汽车造型设计师该怎样做呢?为什么不充分利用线条(明线、阴线)让车夸张起来呢?;此外在汽车神态上下文章,着实沿袭雕塑艺术有关神态方面的造诣;再者对汽车的车皮纹路及神秘感设计进行设计也不失为一个取胜之道。如果再缩小设计范围的话,可对汽车前后大灯做出改进,这样更直接,使其有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灯是汽车的灵魂。做好了这些,汽车就拥有了奔跑的生命。当然仅仅满足艺术美感还不行,汽车首要是开来用的,因此在拥有美感的基础上还需满足汽车空气动力学就完美了。

三、结语

汽车造型设计范文第5篇

引言

虽然中国逐渐成长为全球汽车的消费和生产大国,但中国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汽车文化,无论是在汽车的设计生产上还是在汽车消费使用领域。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设计生产上仍然处于借鉴和摸索的阶段。与国际上著名品牌相比,自主品牌的汽车在设计上缺乏自己的风格特色。

汽车设计的内涵是文化

在汽车设计中,文化的输入从根本上决定了设计理念和独特的造型。汽车设计的起源在于独特的需求加上独特的元素与文化,如雷克萨斯汽车,每一辆雷克萨斯的灵魂与精髓就在于L-finesse.,这个词传达出了雷克萨斯独有的设计文化定位,它的含义是先和精妙的样式与美感,表达了雷克萨斯想要的设计矛盾体及引人入胜的简洁。寻找出适合自己的独特设计文化理念是最根本的,而这些设计理念与文化往往来源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客观存在,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力量和营养。设计发展是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设计,古典与前卫设计都是相辅相成演变的。设计的本质是将文化物化的方式。汽车设计应在发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来进行汽车的造型设计。而传统文化属于传统元素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范畴。

中国传统元素分析以及如何应用到汽车造型设计中

我国的传统造物方式讲究以形写意,形神兼备,注重表现整体的气势。传统的器物造型设计物在形的基础上要有所蕴含的意,进而传其神韵。形意神共同塑造物的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借鉴传统造物这种手法进行汽车设计,从意与神的基础上进行汽车形的塑造。

中国传统元素是华夏文明的精髓,不仅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还包括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可以把中国传统元素细分为传统文化思想元素,传统艺术美学元素 ,传统具象符号元素。以文化思想元素作为设计理念的源泉,结合传统艺术美学手法,运用具象符号元素,从而确保汽车的造型整体体现独有的中式美感与风格。

传统文化思想元素

独特的设计文化与理念,才能诞生与众不同的汽车造型,比如现代汽车的流体雕塑理念,宝马的flame surface 等。这些设计哲学与理念往往根源于本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干就是儒,道,佛文化,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儒家的言志,道家的游心,佛家的禅宗等人文哲理延续下来的文化现象均对当下中国汽车设计理念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例如,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应到汽车设计中,汽车设计的兼容性考虑,出发点要从人,汽车,都市空间,自然环境等。细致的考虑会衍生出更多的细分市场,进而促进汽车的研发设计。如smart 紧凑型SUV车型的诞生。

传统艺术美学元素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感性和理性间,拿绘画来讲,中国画注重的是写意、追求精神内涵、偏抽象。中国绘画造型上注重神韵,构图上讲究意境,运笔铺色讲究虚化,留白的技巧应用。如英菲尼迪灵感来源于中国山水画,车身曲面变化飘逸,线条流畅,极具东方美感。

传统具象符号元素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多元文化,衍生出了众多体现文化内涵的具象符号。这些符号元素为汽车造型设计提供了源泉。比如,雕梁画栋 轿子 风筝 胭脂扣 旗袍 丹凤眼 折扇 梅兰竹菊 饺子 明式桌椅 飞天 青铜器 玉器 瓷器 饕餮纹 如意 兵马俑 脸谱 剪纸 窗棱等等。

这些可以应用到汽车车身细节的造型设计,比如进气格栅,轮毂,大灯等。如广汽传祺的进气格栅就采用云纹,极具独特中式美感。

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应具备的文化哲学理念及造型语言特点

汽车的外饰设计主要考虑有车身线条布置,车身曲面变化,汽车整体姿态等。我们在这讨论的是三厢家用轿车。经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分析,我觉得中国汽车在造型设计中应体现的文化哲学理念及造型语言特点有:

灵动飘逸

车身线条流畅, 洒脱,张弛有力,区别于因严谨而略显得呆板的线条语言。

虚实相生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与实的结合与对比,使车身曲面的变化丰富,有层次感与空间感。

典雅稳重

车身曲面变化柔和,整体姿态饱满圆润,具有体量感,并凸显尊贵大气。

中庸和谐

汽车车身整体给人平和的感觉,线条语言夸张与内敛统一。车身姿态比例均衡、车身细节如进气格栅形式等采用柔和的折线处理手法。还要考虑汽车车身与城市空间的和谐。

新的时尚潮流和工艺材料为我们结合传统元素来造型提供了更多的方向,我们要恰到好处的把握传统元素的运用,结合当下流行的设计理念与市场需求,就可能寻找出属于中国特色的汽车造型语言。

结语

我们的设计师在学习先进设计理念时,也应注意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学,哲学,艺术的修养。中国的汽车工业应把握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智能汽车等汽车变革时机,确立自己的设计理念,结合新技术进行原创设计,从而塑造具有中国独特的美学价值和风格的汽车。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张家祺(1963-),男,汉族,天津市人,副教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产品设计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