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薛宝钗结局

薛宝钗结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薛宝钗结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薛宝钗结局

薛宝钗结局范文第1篇

近年来,国内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验研究逐渐开展并不断丰富。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冯忠良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刘静和的“现代小学教学实验”、邵瑞珍的“学与教”的研究和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教授等人通过长达三十多年的中小学教学实践,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实践表明,思维型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的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当下的拓扑式课堂建构实验,大部分都是建于实验中的翻转课堂和探究式课堂的基础之上,将学习的掌控权交给了学生。但是我们应该看清目前国内学生的情况:不擅于提问,主动性不强,这两点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而这两点恰恰正是批判性思维训练中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两个特性:善于提问和主动独立的思考。如何在网状拓扑式课堂中训练和解决这两个问题,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

二、网状拓扑式课堂

(一)概念界定

网状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科学概念,又称作无规则结构,结点之间的联结是任意的,每一结点都可与多点进行连结,因此必须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目前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借由这个概念建立起的网状拓扑式课堂是指将师生分别视作单个结点,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结点的任意联结,学生与教师的联结,学生自我认知结构变量及相关知识的联结,构建多点联结的以达到知识自然生成和建构扩展目的的网状拓扑式课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官能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效发挥教师知识的前导性,考虑学生知识建构的最优路径,简洁并且能够快速收敛,引导生成方向和容量。在不断预设、不断反馈、不断调整的进程中,实现学生知识网络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通过课题组成员一系列的相关课堂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报告,我们验证了最初的假设,将网状拓扑式课堂分为课前网络预习与初步思考、课堂实时学习讨论、课后思维调整完善知识网络三个部分。

没有结论的讨论是没有价值的,网状拓扑式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得出有理有据的合理结论。在进行文科名著《红楼梦》阅读教学时,课题组实验班级尝试采取网状拓扑式课堂构建,以系列课程来完成金陵十二钗及副册人物的人物性格分析教学。同学结合课堂讨论,对自己的课前初步思考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根据要求,将课前预习思考部分、课堂讨论补充部分和课后思维完善部分分开归纳。

此处呈现一份在人物性格分析教学完成之后学生的主题关键词阅读报告样例。

从“娶妻当如薛宝钗”到“给彼此空间”――《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物阅读报告

一、课前预习思考

《红楼梦》问世至今,宝钗黛的爱情悲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黛玉何如宝钗,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现在主流的流派大概有这么几种:

1.拥黛抑钗:大体认为黛玉真而宝钗伪,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亲而宝钗疏,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的身世、结局令人痛惜落泪,而宝钗的背景与婚姻上的胜利,叫人不服气、不痛快、不平衡。

2.拥钗抑黛:大体认为宝钗宽厚而黛玉促狭,宝钗身心都比较健康而黛玉颇多病态,宝钗令人愉快而黛玉平添烦恼,宝钗能做贤妻良母而黛玉不能等。

3.钗黛二元论:大体认为,读小说自喜黛玉,实际生活中宁喜宝钗;搞恋爱自盼黛玉,讨老婆还须宝钗;掉眼泪自为黛玉,鼓掌喝彩还向宝钗。

4.钗黛一元论:以俞平伯先生为代表,认为作者之写钗黛,是从不同角度去分写他的意中人,将二者结合起来,便是作者理想中的兼美。

小组看法中也是各执一词。我是个很现实的人,我支持第二种拥钗派。

我的看法:

如果宝钗真是“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她何以会落到如此最终孤独终老的结局呢?

曾有脂评曰“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在我看来,对弱者真切的同情,这才是宝钗行事的真正风格,也是她最终结局的本质原因。

在脂评本的后三十回佚稿中,周汝昌从脂砚斋的评语中可以推断:宝玉最后在宝钗的引导下出家为僧。宝钗为此牺牲了自已的尘世幸福,付出了半世孤凄的代价。但她却并无怨言,因为帮助宝玉解决精神之苦,在她看来,也许也是自己不能推卸的责任与使命。就像她悄悄帮湘云准备开诗社,帮邢岫烟赎回当铺的衣裳,帮母亲做女红一般。如果说她仅仅是为了赚取一个“贤惠”的好名声,就如此这般屡屡做一些利人而于己无益的事,我觉得是说不通的,更何况在客观上她也确实帮助了弱者并且并未求得回报。这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也许由于自小便要体贴母亲、分担家事,宝钗对于释道的“出世”思想的理解非一般人可比。从宝钗解读《寄生草》便引出宝玉一段痴语,便可知宝钗对宝玉思想意志层面的影响,其深度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黛玉。

二、课堂讨论补充看法

老师看法:林黛玉对于爱情的追求是纯粹的,她始终和宝玉站在一个层面。而这只是浅层次的追求个性解放,一如《伤逝》,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薛宝钗的追求,非婚非恋,她追求的是个体的意识觉醒,所以在大观园中,她一直是个“姐姐”,始终看透着人生,引领着众姊妹。

同学看法:薛宝钗的屋子“如雪洞一般”,不爱“花儿、粉儿”,抽签又抽到“任是无情也动人”。她也确实是个冰人,虽看她帮助别人,但始终有种冷冰冰的距离感。

我的看法:第28回,面对元春的特别恩赏,宝钗居然“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反过来竟以宝玉被黛玉缠住为幸。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蔑视世俗权威的态度。李纨说宝钗的诗“端庄敦厚”,显得“有身份”。像《白海棠咏》“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第37回),《镂檀锲梓》谜:“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第50回)等等,均带有一种高人隐者讽时骂世,以洁身自好的意味。这种孤高愤世这也就是脂砚斋所说的“宝钗诗全是看成写身份,讽刺时事”。

三、课后完善思考与结论

薛宝钗身上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冷静到近乎冷峻的自我控制的精神。诚于中而形于外,薛宝钗的表现堪称是封建妇女典范的化身:进退有据,刚柔得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这实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能令人联想到范蠡、张良、萧何、而远远高明过伍子胥、韩信之辈。

薛宝钗之“伪”也确乎存在,“一问摇头三不知”。一如刘备,宽厚近伪,表现得越是理想越是要被斥为虚伪、被讥为刁买人心。与林黛玉的真性情全然不同,拥林派声称“我不相信”完全正确,而且旁人难以为薛宝钗辩护。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心真伪难辨,也许表现得越完美越理想越是让人难以接受。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宝钗的超人般的城府、冷静,也确实让人感到疏离、反感乃至毛骨悚然。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社会生活中,在哪怕是夫妻、父子、兄弟这样的至亲骨肉之间,如果想怎样就怎样,那么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就很难有长久的平稳与和谐。同时我们还会斥责这种真性情为“自我中心”。

包括作为对比来写的林黛玉,也不是全无薛宝钗精神:林妹妹初进贾府,她不是也连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喝茶的习惯规矩都改过来了吗?当因为引用了不该引用的“闲书”上的语词并因此受宝姐姐的教育帮助的时候,她不也是虚心接受而衷心感激的吗?

薛宝钗深藏人性,可我们却不能不承认,正如任性是人性的某种表现形式一样,含蓄、克制、冷静计算,乃至为了某种目的与要求而压抑牺牲自己也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正因为人之为人的多样性,我们才会有这样丰富的心灵。

我曾经那么激烈地拥戴宝钗。而如今,我只想说,给薛宝钗们一点生存空间,也给彼此一点生存空间,认可生活中那些与人无害的人性表现。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给予学生阅读思维的空间,给他们一滴水,他们可以回馈我们一片海洋。按照《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中提供的针对语言、历史等人文性学科的“思维能力检测指南”检测,学生的这份阅读思考报告,可以得到如下评价:

思维目标部分:

1.弄清了基本的论证目标:具有批判性地看待薛宝钗的性格特征。

2.经过课堂讨论,对于薛宝钗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不仅仅是固守观点。

发现问题部分:

1.弄清了主要问题:并非是为某个人物辩护,而要发现这个人物的人性价值与社会价值。

2.有相关性和分层分析:从薛宝钗自身、从宝钗与宝玉的关系、从宝钗与众姐妹的关系。

反思观点部分:

1.自我观点表达清晰。

2.有对同伴(包括同学与老师)观点的引用与思考。

3.有对文本自身、相关论述观点的引用于思考。

使用论据部分:

立足于文本的细节对人物性格和命运进行分析,对于引用的观点和论据做出了一定思辨性分析。

概念界定部分:

对于核心人物“宝钗”以及性格有清楚定义。对概念有经过思考的表达,清晰、公正,并具有关联性。

得出结论部分:

结论清楚并对未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薛宝钗结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林黛玉 贾宝玉 爱情悲剧 《红楼梦》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说:“悲剧产生于贾府究竟选谁作宝玉的妻子和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选谁的不一致。”[1]

《红楼梦》自问世以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宝黛的不幸结局而扼腕叹息,紧接着就把罪恶归结于贾家长辈的乱点鸳鸯谱、宝钗的别有用心和薛姨妈的暗中干涉。本文列举几个问题,就宝黛的爱情悲剧做重新理解。

一、宝黛终成眷属,能否获得真正的幸福?没有社会基础的婚姻是否可靠?

首先,从性灵角度来说,我非常喜欢林黛玉,她的爱情是一种为之可以生、为之可以死的情。她的人性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自然的、充分的[2]。《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见到秋雨淅淅,兼之雨滴竹梢,更沉凄凉,便赋《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她多愁善感,可以为秋雨痛哭流涕。而且她可以为一件小事而耿耿于怀,如《红楼梦》[4]第二十六回里“一次黛玉雨中造访怡红院未果,对柳伤悲”。所有这些说明黛玉的个性是自我的。随着《红楼梦》情节的发展,它逐渐走向叛逆。用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形容“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美丽而不实用。

再来看宝玉,他的性格是多情的。在第三十[4]“撕扇子公子追欢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一回中,宝玉为了晴雯能够欢笑,竟然和晴雯一起撕扇子,正如他对晴雯所说的“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怕袭人离自己而去,对袭人承诺“三条原则……”诸如此类无非说明他的多情,而这也是古往今来男性贵族缺乏的。其次,他的个性也有软弱的一面,在金钏儿被逐贾府之时,如果他能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也许金钏儿就不会跳井而死。如果在晴雯被逐出园之时,他敢于挺身而出,在王夫人面前说句“不”,或许晴雯就不会在外直脖而死。这些悲惨的故事情节伴随着两个字“软弱”。最后,宝玉任性,言不其实。他可以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仕途经济”,这种任性伴随着贾母的纵容益显峥嵘。他的言不其实最突出表现为对黛玉和袭人发着同样的誓言:“你死了,我当和尚。”给人以纨绔子弟举止轻浮、言语花哨的感觉。

接着分析封建婚姻道德观念和礼教制度。封建婚姻道德观念要求女子遵循“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以后相夫教子。封建礼教制度要求男子最好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一务以科举制仕为重”,成为朝廷的忠臣、家庭的孝子。让我们把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结合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底下看他们的结合是否幸福,黛玉孤高敏感的个性是她的眼泪和忧愁的根源,她的不幸来源于她对封建观念和礼教制度的种种不适。然而最重要的是她不以一种积极妥协的态度面对这样腐朽的社会,她选择逃避,选择哭泣,甚至选择反抗。逃避和哭泣只能加重自身不幸,只有宝玉和身边几个丫鬟才能理解她,反抗只会导致更大牺牲,《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可是有谁来抚平她心中的忧伤呢?我想只有宝玉一个人,尽管宝玉多情,可是他又是那么软弱和任性。连他自己也无法明哲保身,哪里能帮黛玉反抗代表封建正统力量的贾家族长的压迫?因此,黛玉和宝玉婚姻幸福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黛玉逐渐适应当时婚姻道德观念,泯灭和压抑自己的个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当时社会里的一个人,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人是不存在的,作为个体的人和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黛玉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黛玉的死是在黛玉眼泪枯竭的那一天,“木石联盟”成立的条件是“木”必须炼化成“金”。宝玉也是对封建礼教制度反抗最强烈的一个,薛宝钗因多次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致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账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并以此日益远离薛宝钗,心中好像多了一重膜。对贾政的殷殷期望他无动于衷,他从小就宣布“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引得贾政骂他是“色鬼”、“酒色之徒”,面对贾政的每次提问和督促,他都草草应付,而对“高峨博冠”的达官贵们,他又是不屑一顾的。试想,这样的人家子弟如何能担当起家庭的重担与寄托?而黛玉又能给他多少帮助?她未曾劝过宝玉“科举制仕”,而这也是宝玉敬重她的重要原因,让这样极富个性的青年男女结合在一起,在封建婚姻道德观念和封建礼教制度下,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走向更不幸的悲剧。我想,贾家族长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阻止他们结合在一块,也就是说他们的选择未必是错误的,他们做的只是按当时社会情况能做的最合理、最理智的选择。从这一点来说,宝黛的分离不是爱情悲剧。

二、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后代能否得到保证?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和贾宝玉的父亲是兄妹关系,他们的血缘关系相当紧密。根据现代生物学遗传学原理,三代以内的近亲结婚,生出来的后代质量通常得不到保证。要么身体虚弱,要么某部位有残缺,不是跟别人长得不同,就是少年夭折。无形中会给原本不幸的结合带来更大痛苦与忧伤,再加上向悲剧迷信的威吓,宝黛的婚姻肯定会走向悲剧的深渊。《红楼梦》中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例子,很多夫妇的后代不到一年就与世长辞了,给家庭带来深重的苦难,兼之宝黛之间的性格缺陷,等待他们的是命运的嘲弄与侮辱,与其婚姻走向必然悲剧与不幸,不如早离好,从这一点来看,宝黛的未能结合也不是爱情悲剧。

三、薛宝钗和林黛玉的选择中,哪个更能适应当时的社会?

宝钗和黛玉两个人在内心里都是深爱着宝玉的。然而宝钗的爱是深沉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她尽量把自己对宝玉的爱控制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她达到的境界是一般人达不到的,这样的矛盾是人性的基本矛盾,是封建社会贤妻良媳的重要标准。黛玉敢爱敢恨,性情专一,敢于表露自己的悲欢情愁,她孤高气傲、多愁善感的个性在《红楼梦》中表露得相当极致。难怪宝玉日益觉得他和宝钗之间隔了一层膜,而黛玉则能倾心相对。对他来说,黛玉是他的最佳选择,可是在封建社会背景下,他没有自己择偶的权利,一切皆由父母做主,因此宝玉的愿望最后落空,黛玉只能望月兴叹、对风悲泣,“美中不足方相信,到底意难平!”很多人都抱着同情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爱情悲剧,只要大家冷静下来想一想,或许贾家父母的选择未必是错误的。正如王蒙所说的:“在文学评论上大家可以歌颂林黛玉,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如果你的女儿是林黛玉的性格,她非倒霉不可;如果是薛宝钗的性格,她可以有光明的前途”[2]。一个人只有适应当时社会,成为当时社会稳定和群体性的因素,才有可能过得美满幸福。叛逆或者对抗只能导致更多悲剧,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精神的胜利,但会给我们留下源源不断的哀叹与怜惜。因此,与其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是一场悲剧,不如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性格与当时社会发生冲突导致的爱情悲剧。相反,我们来看薛宝钗,她容貌优雅、品格端方、天资聪慧、博学宏览。如《红楼梦》第十七回[4]“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她把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蜡”。在大观园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还有一些美好的性格,处事周到,办事公正,善于帮助和体贴别人。如《红楼梦》中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也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二更天”,“一来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等,所有这一切可以说明薛宝钗更能得到别人的青睐与赞叹,而这些正是宝二奶奶必须具备的素养。有的人说薛宝钗被封建社会毒害[3],她的思想含有许多腐朽的因素,说她性格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诚然,薛宝钗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她曾多次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所有这一切无非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然而大家只要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薛宝钗只是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和融入社会,说明她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体验生活。她积极融入社会免不了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和牵制。如现代社会,一个整天封闭在自己房间里,总是抱怨社会和命运的不公与不幸,以眼泪和忧愁回避当今社会的高失业率和残酷的竞争机制。跟一个积极面对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敢于挑战并提高自己,逐渐使自己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的人,哪一个人会过得更加幸福?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好比中国80年代初做出的改革开放决策,唯有适应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WTO),同各国积极进行贸易往来,中国的发展才有出路。闭关自守只会让中国更落后,事实也证明如此。确实,封建社会里有太多不合理的婚姻道德观念和礼教制度,不过那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谁也无法改变。在当时社会里,只有尊重并认可它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反抗与逃避,如刘兰芝的下场只能赢得时人的几滴眼泪和几声哀叹。“适者生存”,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这一生物学普遍原则在封建社会里同样适用。因此,相对于林黛玉的叛逆与孤高敏感的个性,薛宝钗的忠诚与顺应环境的性格则很可能给她带来更多幸福。

总之,假使“木石联盟”成立,他们仍然逃脱不了封建婚姻制度和婚姻道德观念的压迫,走向更悲惨的结局。从这方面来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相爱从头到尾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只要他们的个性与社会冲突仍然存在,不幸就会伴随他们两个。况且根据现代生物遗传学原理,他们后代质量得不到保证。相反,宝玉和宝钗的结合,在宝钗的劝说和悉心照顾下,宝玉可能重新振作起来,担负重振荣国府的重任,走上幸福美满的道路。不结婚是爱情悲剧,结婚更是爱情悲剧,让我们哀叹两个人命运的坎坷与不行,重新理解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让我们重新理解两个人与当时社会冲突的深刻性,更显其悲,更叹其哀。鲁迅说:“悲剧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破给别人看。”两个人的品格才貌都是如此优秀,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注定是不幸的,他们既是时代的“新人”,又是时代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李希凡.《红楼梦》的前言.岳麓书社,1999.

[2]王蒙.《红楼梦》的研究方法――中国化的一门[J].红楼梦学刊第2辑,1996.7.

薛宝钗结局范文第3篇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杯具。《红楼梦》不只描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并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红楼梦》优秀暑假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年《红楼梦》优秀暑假读后感1即将枯萎的绛珠草,无意得到了神瑛侍者的慈悲灌溉,修炼成仙。两位因灌愁海水,结下一段生死缘分。高山晶莹的绛珠仙子,不能受人之恩惠而不报,听说神瑛思凡下界,于是要用一生的泪水交换,换取他的回头是岸,以报答灌溉之恩。当年看到这里,深深被绛珠仙子的高尚宏愿和无私行为所感动。后来方知,绛珠黛玉,名别体殊,实乃香魂一缕所化,本为一人,从此深爱不已。

世间无情,千万物事穿手过,流水落花天地间。清灵黛玉,无人知心,四季逆旅,寂寞独行,春葬落花,秋卧菊榻,兰心慧语,化做墨香。可怜清流易被浊欺,白雪常遭泥污,生长在一个不容她的世界里,黛玉因此更无片刻欢颜。尽管外祖母宠爱,宝玉钟情,黛玉并未因此真正快乐过,她深知眼前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自己只是一匆匆过客,不会久留。

周遭他人冷眼,黛玉独自经受,从未怨言,世间的骄情假意,被她的无尘明镜,照得纤微必显,毫无遗漏。在这个戏台一般的世界里,她不会妥协,不会作假,只会一意孤行,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如殷商末年的伯夷叔齐,周伐纣王,两人便以微小之躯劝阻西周万人之兵,周灭纣王后,两人便作采薇之歌,绝食首阳山。黛玉高洁,一身孤臣孽子的风范,直逼古人,就算是自认为红尘得意的薛宝钗,也情不自禁愿和她结为金兰之谊,时常亲近。自认非凡的槛外人妙玉,也亲自以古器仙茗客敬黛玉,并时常在圆中,驻步倾听黛玉的雅乐诗词。

落入人间的绛珠仙韵,只有怡红公子能真正赏识,两人原本神仙眷属,心心相印。但尘蒙愚情的宝玉,看不透众人笑骗欺言中的金玉良缘,病中的黛玉,终被风刀霜剑,逼到一息恹恹。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冷葬明月西风中。就在自己情缘湮灭之时,在与自己的笔墨知己道别之后,一身傲骨的林黛玉,孤零零而来,干干净净而去。

在日夜啼哭外表之下的黛玉,其实是红楼梦真正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晴雯的刚烈不阿、司棋的视死如归、鸳鸯的智勇忠贞、还是紫鹃的悲情怒目,都是黛玉的身外化身,是黛玉故事的延伸。黛玉的尊严,就是红楼梦的尊严。

2021年《红楼梦》优秀暑假读后感2一曲红楼花有泪,半壁尘缘石笑痴。

伫立在岁月的针尖上,那颓废了又彷徨的思绪像钗环鬓上的游丝,永远在荒凉的离恨天下灌愁海边,拾起那红楼续曲中遗失的痕迹。

转山转水转佛塔,却没有参透那禅海无边的太虚幻境中,究竟有怎样的无可奈何定义了多少青春年少的宿命。于是,静听一夜梵唱,捧一盏香铭,叹悲欢离合,歌世事无常,采一枚青莲让她静谧地微绽在忘忧河上。站在潇湘前的竹林深处,想扣响虚掩的门扉,心念所动,却欲罢又止,只是怕惊醒了初睡的闺中女儿。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始终执拗地相信那份至死不渝、甘之如饴的情感不会随着香魂的一缕缥缈而烟消云散。

绕堤柳借三蒿翠,无奈春风迎秋景。埋香冢,泣残红,拈落絮,扑绣帘。西风画夜凉如水,冷月无言花归期。君当作做磐石,妾当作芦苇,芦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刘兰芝之于其丈夫,卓文君之于司马相如,张爱玲之于胡兰成上演倾城之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黛玉之于宝玉是固执而又澄澈的,只为报前世的浇灌之恩,追随其历尽世间沧海桑田,只为还他一生的泪水。碧落的一隅是她挥墨呤成,只为映照自我的凄凉心境,沁芳桥畔潺潺曲折的流水是她锦囊艳骨,净土掩风流的心比天高的灵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江南,手把桂桨,轻划兰舟。窸窣的枝条伸入几乎静止的河,起起伏伏的水面像江南人深深浅浅的故事那样波澜不平。也许只有她那低如莲花般的微笑,才能够孕育江南流光溢彩的底色。

玉带林中挂,仙苑奇葩,眉黛烟青,指环玉冷,抑或是青灯照壁,冷雨敲窗。江南的雨霏霏让我不禁为她在落日荒丘中能寻觅到灵魂升华的殿堂而怀揣欣慰。正如白娘子于断桥始遇许仙,从此为她传奇的一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注脚;绛珠草之于青埂峰下痴石秋波之缘,却似前生已有死生之约,一柄古琴,让弦音萦绕于青竹白兰间,一抔净土,把千古风流葬于红绡帐中。

易安有云,惊起回头,却把青梅嗅。三月,梅子梨花带雨抑是乱红飞过秋千的季节,香巢边流连了一程又一程,在寒塘水畔远渡鹤影,在花落青冢上埋下对质洁灵净虔诚的吊唁。

一袭青衫,一壶酒。一轮明月,一泓泉。我剥一墙的岁月,只为期待残荷听雨、泪落无痕的声音。

2021年《红楼梦》优秀暑假读后感3《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最终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这真的是个不朽的悲剧啊!

我为黛玉和宝玉感到悲哀,宝玉最后竟然出家当了和尚,因为他知道林妹妹是为自己而死的。便在灵柩前放声大哭。

一个风光显赫的大家族,就这么没落了!不知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们,是否都和我一样,为他们感到悲哀、痛心呢?

2021年《红楼梦》优秀暑假读后感4“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含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情,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

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己内心所受到的欺负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

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悲剧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且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表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露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面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

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但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能力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2021年《红楼梦》优秀暑假读后感5今天的阅读课上,我阅读了《红楼梦》。第五回的“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是被我读过无数次的一部分。尤其是“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开篇即是一首写薛宝钗、林黛玉的诗,第一句是“可叹停机德”,毫无疑问,这是描画宝钗的诗句。“停机德”典出《乐羊子妻》,故事说的是乐羊子弃学回家,其妻见状立即剪断正在织的布匹,用一规劝乐羊子用功读书。于是后人用“停机德”来赞美封建恪守相夫教子的“妇道”的女子。用“停机德”来形容宝钗之德,恰倒好处。宝钗正是这样一个严格遵守封建礼法制度,并时常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的大家闺秀,贾府上下无不称赞她。然而曹雪芹在判词中却用了一个“叹”字,明显表达了对宝钗的否定态度。的确,按照曹雪芹民主、进步并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思想来看,这样一个封建没落贵族的维护者,应当作为民主进步思想的反例,给予否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宝钗,她又是一个十分让人喜欢的人物形象。这个侧重点就是薛宝钗的人际交往能力。薛宝钗初入贾府不久,就博得了众多下人及其他贾府主子的一致交口称赞,这不是她生来就惹人喜爱,而是她出色的交际能力产生里她在众人心中的美好地位。

记得在几天前的军训中,我们听了沈主任的礼仪知识讲座,由讲座中提出的每一条标准来在薛宝钗的行为准则上做比较,会发现惊人的吻合。也就是说,薛宝钗的一言一行不仅在封建社会中符合礼法章程,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大量的相符之处。

薛宝钗结局范文第4篇

作者曹雪芹将每个人物的个性都刻画得十分鲜明,描写得栩栩如生。多愁善感的黛玉、开朗豁达的宝钗、八面玲珑的凤姐……无不让人窥探曹雪芹的妙笔生花!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凤姐和宝钗。王熙凤能把事考虑的十分周全,所以她是“现在不过二十岁,就有这样的本事,当这样的家”。王熙凤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泼辣直爽。在黛玉初进荣国府时,是这样描写王熙凤的:“……这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身着彩绣锦缎,宛如神妃仙子。一对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材苗条,体格,真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王熙凤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众人皆敛声屏气,而她却这样“放诞无礼”。王熙凤刚一出场,她的泼辣、张狂和在贾府特殊的地位就跃然纸上。而后文中邢夫人请凤姐帮忙索要鸳鸯,凤姐便是“……一听,心知不成,却道:‘……’”,更是看出了她的玲珑解数。可怜一个王熙凤如此精打细算的人,最后却是“天机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文中的薛宝钗豁达明理、宽容大度。在宝钗初入府时,也有这样一段描述:“……没想到如今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然大不多,可是容貌丰美,品格端庄,行为豁达,不像黛玉孤高自许,因此深得人心。便说黛玉不及她,就连那些小丫头们,也都愿意和宝钗玩笑。”我们便可以看出宝钗的特点:容貌丰美,品格端庄,行为豁达,深得人心。

而与宝钗相对比的黛玉则是多愁善感,虽然黛玉是“堪怜咏絮才”,但黛玉的性格与家境却与之大相径庭。黛玉虽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但因先是丧母,后又丧父,双亲故亡让她形成了孤傲自许又冷漠清高的特点。黛玉的才华固然让人惊叹,但她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我在阅读《红楼梦》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宝、黛、钗三人的情感关系。宝玉是贾母的孙儿,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而黛玉的母亲与宝玉的父亲又是亲兄妹,所以宝玉与黛玉一直是“十分亲密友爱”“白日同行同坐,夜晚同止同歇”“两小无猜,言和意顺”;而宝钗则是宝玉的姨表姐,血缘亲疏关系上自然是要远一些。但宝钗乖巧懂事,十分懂得如何讨贾母和王夫人的欢心,所以赢得了贾母、王夫人的喜爱,就按照“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规矩许配给了宝玉。而宝、黛之间缠绵悱恻的情感则突出了二人不甘被封建礼制束缚、敢于反抗的特点。

薛宝钗结局范文第5篇

从深层结构方面揭示《红楼梦》与《巴黎圣母院》这两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在文化蕴涵方面的异同。

十几年前,已有学者提出《巴黎圣母院》是属于“人物圆心结构”[1]依照“人物圆心结构”的说法,雨果是把女主人公艾丝米拉达放在了中心位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笔者以为,围绕着这一中心人物的其他性格则还可以有些变化。从横轴上看,艾丝米拉达的左方和右方分别是弓箭队队长费比斯和圣母院的敲钟人喀西莫多。这两个人的特点,一是外美内丑,一是外丑内美,而横轴中间位置上的女主人公则是外美和内美的结合体,倘若我们以图示其关系,那么,这三个人物便形成了如下一个三角:

艾斯米拉达

费比斯

喀西莫多

然而事实上,由于在小说中还有其他人物的作用,实际存在的并不是这样一种三角关系,因此上图可以被拉直,而形成为:

费—艾—喀

能够把这一三角拉直,并使之成为一条直线的关键人物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佛罗洛,这一人物是神职人员,但却被兽性填满了胸臆。而与之相对照的,不是书中的任何人物,而是女主人公时时带在身边的一只羊。在基督教世界中,谁都知道“献给上帝的羔羊”这一典故。而且雨果所描绘的,又恰恰是在巴黎圣母院内外发生的故事。这样,由佛罗洛和那只羊所构成的纵轴也便形成了。在这条轴线上,佛罗洛高高在上,但却是人面兽心。羔羊处于轴的下方,它虽属异类,却颇通人性。图示如下:

佛——艾——羊

上述横轴与纵轴交错,也便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

佛——

费——

——喀

——羊

处于十字架正中的女主人公艾斯米拉达,既是外美内灵的化身;同时又是在人性中体现出神性的人生。她的命运是悲惨的,然而也正是她的命运,折射出了她生活于其中的悲惨世界。她不是耶稣基督,却被钉上了十字架。她的周身由于其性格和命运的映照,笼罩了一层光环,就像她背后的圣母玛丽亚一样。人们在这一人物圆心结构中,可以感觉出女主人公在飞升,被无形的天使们簇拥着,飞向天庭。

无独有偶。在《红楼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王昆伦先生早就指出:“《红楼梦》的作者塑造人物惯用对照的写法,如黛玉和宝钗,晴雯和袭人,尤二姐和尤三姐,贾政和贾赦等”,“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着塑造出来的”。[2]倘若我们依王昆伦先生的意见进一步分析一下,便首先也在《红楼梦》中发现了一个三角,这个三角恋爱关系是由贾宝玉为中心的:

贾宝玉

薛宝钗

林黛玉

与《巴黎圣母院》不同,《红楼梦》中的三角的核心是男性而不是女性,围绕着贾宝玉的两位年轻女性,一位是与男主角具有“木石前盟”,一位是与男主角构成了“金玉良缘”。然而若依王昆伦先生的意思,我们还需把凤姐这一人物考虑进去。那么,王熙凤这一人物的出现:也更把上述由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构成的三角拉成了一条横轴:

钗一一宝一一黛

与《巴黎圣母院》不同。《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之间以“情”关联着的。而《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之间却是以“爱”相关联的。喀西莫多爱美,虽然他自己面貌丑怪,他对艾丝米拉达的爱是深刻的。雨果所虚构的那个两人相抱长眠,分开即已成灰的情节,便已证实了这一点。费斯比也爱艾丝米拉达,但这爱却是轻薄的。副主教也爱艾丝米拉达,但只是兽性的流露而已。而在《红楼梦》中,我们看到,林黛玉和薛宝钗同样钟情于贾宝玉,只不过林黛玉之情是超越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基础的一种情怀,而薛宝钗之情则是建立在“仕途经济”等的基础观念之上的情怀。然而不管怎样,在《巴黎圣母院》中,喀西莫多与费比斯以及副主教佛罗洛与艾丝米拉达之爱都是以个人关系为其关系纽带的。而在《红楼梦》中,宝黛之间以及宝、钗之间最终都是要以家庭为其关系纽带的。《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要以人与人间个人关系为其指归,“爱”在人与人间进行。《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情”则要以家庭的重新建构为其归宿。正因如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担心王熙凤的引人会打乱以贾宝玉为中心构成的三角关系,也没有必要担心“凤姐”与贾宝玉是否会构成“情”的问题。因为王熙凤与贾宝玉恰恰构成了既有家庭中的一种情。这是最为明显、也被当时的社会生活广泛认可的一种情:亲情。

那么,由王熙凤所构成的纵轴一端的对立面,又该是哪一个人物呢?笔者认为,不是别人,而是“槛内人”妙玉。妙玉处佛殿伴青灯,然又与怡红公子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她的情怀是隐隐的,不能像王熙凤那般坦荡,也不会如钗、黛那般执著而坚定,但这份情又是无法回避、更不能抹煞的客观存在。于是,我们也便有了由贾宝玉、王熙凤和妙玉三个人物共同构成的人物纵轴:

妙玉

宝玉

凤姐

这里,妙玉与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佛罗洛同属神职人员,又同样对于主人公怀有隐情,但佛罗洛是由神性走入了兽性,而妙玉则是由神性向着人性方面复归。便是王熙凤,其实也与那“献给上帝的羔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差。一个是驯顺的家畜,一个是手黑心狠的家庭主管;一个是哑巴似的小羊,一个是鹦鹉般的长舌妇人;一个是命定地要成为神或神所安排命运的祭品,一个是斤斤计较现实利害关系的势力狂。

由《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构成的纵轴与横轴的交错,我们也可以得到一种类似人物圆心“结构”的图式:

妙玉——

薛宝钗——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然而倘若我们只是分析出了《红楼梦》中也具有像《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圆心结构”,则会有简单比附之嫌。而且事实上,当我们论及《巴黎圣母院》的深层结构时,我们也并不以其中的“人物圆心结构”为满足。因为所谓“深层结构”,是相对表层结构而言的。深层结构不是指对作品中可以直接感知的内容所进行的组织和安排,而是隐藏于作品字面意义之下的深层的东西。深层结构包括了各部分作品内容在表面的顺序以下的内在时空关系,内在的生命节奏运动以及象征意蕴等。当我们说到《巴黎圣姆院》的深层结构时:我们以其中所透视出的基督教文化为其深层结构的核心。同样的,当我们论及《红楼梦》的深层结构时,我们也不应满足于其中人物设置与《巴黎圣母院》的相似之处,而是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在《红楼梦》中会出现这样的人物设置格局?其中又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蕴涵?

笔者认为,《红楼梦》中人物设置格局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上述以贾宝玉为核心的人物格局,其实便是五行模式的一个翻版。

庞朴先生说:“一般都承认,五·四以前的中国固有文化,是以阴阳五行作为骨架的。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思想,迷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迷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图式,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文化体系”。故宫乃至整个北京城的设置都渗透着阴阳五行思想(如紫禁城的北门名为“神武门”),这些,熟谙中国传统文化的曹雪芹是不会不知道的。况且,《红楼梦》中又到处充满了隐喻和象征,我们由其中主要人物的设置中找出五行观念来,应当说是不能被算作牵强附会的。

首先还是由黛玉人手分析。她姓“双木”,前世是绛珠仙草,她命定地与“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自己也说过:“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不过是草木之人罢了”。她们住的潇湘馆,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探出墙外的一丛竹子。在五行图式中,“木”的韵色是“青”,而古代典籍中所谓“杀青”,本义便是烤竹子的青皮。而且,竹子又称为“青士”。陆游有诗云:“岸帻寻青士,凭轩待素娥”。林黛玉的“黛”字,又显然是“青”字的同义词。“黛玉”即是“青玉”,《释名》“玉以青玉为上”。同样是按照五行图式,“木”的季节是“春”,以青帝为东方司春之神。《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林黛玉象是一株早春二月的青苗,过早地为“风刀剑霜”摧残了。她的心目中没有封建礼教的藩篱,她为情而生,也为情而死。

与“木”一方相对,是薛宝钗的“金”的一方。如果说林黛玉体现了“春华”的特征,那么薛宝钗便是“秋实”的象征了。她给人的印象是体态丰盈,雍容大度。她所佩金锁,以及“金玉良缘”之说,无不与“金”暗合。况且,在五行图式中,金的颜色是“白”,薛家之“薛”又暗隐了“雪”字。“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作者还特意把薛宝钗的肤色写成很白,以至贾宝玉都看得像个呆雁。《礼记·曲礼》所说四方星宿,东为青龙,西为白虎,南为朱雀,北为玄武。薛宝钗所据之“白虎”星宿,与林黛玉所据之“青龙”星宿遥相对应。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纵轴上的“朱雀”与“玄武”星宿上的相互对应。

毫无疑问,王熙凤正像一只翔舞的朱雀在大观园中翻飞。“凤”与“朱雀”正是一体二名。其位在南,其季为夏。如果说林黛玉和薛宝钗分别代表了“春华”和“秋实”的话,那么王熙凤和妙玉则分别喻示了夏天般的火热与冬天般的寒冷。在五行图式中,王熙凤所处位置为“火”,其色为赤。“凤辣子”的风风火火的性格也与此相合。她思维敏捷,敢做敢当,嘴巴尖刻。“明里一团火,暗是一把刀”,只要有利可图,她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为了求得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满足,她燃烧着自己,也燃烧着别人,同时也点燃了封建大厦。待到她即将走完生命的短暂旅途时,便“昏惨惨的似灯将尽”了。

在五行图示中占据了“水”的一方的,是妙玉。在五行观念中,“水”以“玄武”为其星宿,其色玄,其方位为北,其季为冬。妙玉是空门中人,自然是淄衣加身,其色彩乃是所有色彩的最终归宿:黑。这一人物在《红楼梦》中表面上并不是特别重要。然而她代表了“空”这一大方面。而“色空”观念,在书中显然是占了十分重要地位的。书中对妙玉的描写并不多,给人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妙玉请宝玉等人品茗那一段。读者往往会惊诧于妙玉对“水”的特殊处理方式。同时,待众人走后,宝玉还没忘了叫人来为妙王用水洗地。由此可见,这位“槛外人”与水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养兔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李白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李白研究会

蛇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