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艺术设计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参赛收益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比赛,既是教师教的实践环节,也是学生学的实践环节,更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益处非常多,落实得好往往可以取得“一箭多雕”的效果。下面就据我所理解的分几方面来讲述。

一、学生收益

学生设计作品参加比赛是个有目的的学习过程,是个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潜能、激发创新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接触的是一项完整的设计项目,因为任何一次大赛都有主办单位,主办方的前言、目的,大赛的内容、主题、口号、宗旨等,大赛的参赛对象,参赛要求,参赛作品规格,参赛时间,大赛交流会活动,大赛奖励等,这些都是对参赛对象一次真正的水平衡量和提高。因为学生每参加一次大赛都是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投入到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认真按大赛的规格、要求来完成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比平时做作业更仔细、更投入,往往会广泛地收集跟参赛作品有关的信息内容来完成作品的创意;也会更主动的和同学、老师、同仁等交流探讨,充分调动设计思维;有时也会和大赛主办方相关人士咨询参赛的一些信息,以便更有的放矢地完成参赛的作品。

由此可见,学生在这个参赛过程中的学习是个积极主动的、多维度立体的学习模式,是平时一般传统的、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第一,在参赛过程中,学生所面对的大赛主办方就好比以后参加工作时面对的具体客户;大赛目的、内容和要求好比是客户的要求;提交参赛作品的时间好比客户要求提交作品时间;大赛的奖励奖金好比客户应付的设计费用。这些环节既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实战活动,也是一个设计专业学生按社会真正需要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是两全齐美。第二,在创作参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的收集信息,无形之下阅读了别人的优秀作品、案例,这样就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设计修养,提高审美眼光。这些如果在传统式的平时老师吩咐学生去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生大部分是不太会去做的。这里面就存在了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了。第三,学生为了自己的作品能获奖,就会主动找老师指教、建议、点拨和批改,与同学交谈并从中获益,甚至会主动找比自己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同仁等讨论如何创意设计。这些是学生平时课堂上所不愿意花心思,也不会去做的,而此时却自然而然的做到了。第四,在设计参赛作品过程中,学生最大的愿望是能获奖,其次是能入围,最后是自己设计的作品能参与这次大赛活动也是很欣慰的。因为在任何一次大赛中,任何一位赛手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优秀的、成功的、伟大的。如能获奖,一般大赛都有奖励,或丰厚的奖金,或精美的礼品,或光荣的证书奖状,这些虽然是身外之物,但它是对选手付出辛劳和努力的奖励或鼓励,有时也会带来荣耀和成功的机会,在毕业以后谋职时何尝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

二、教师收益

教师指导学生参赛是艺术设计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型教学方式,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的良好机会。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是把教学从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平时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理论灌输式的,而现在则是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教师在引导、启发学生当中可以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当中的不足之处,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教师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其次,大部分的大赛都会设有一个优秀指导教师奖,这是对指导教师的直接奖励,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些艺术设计院校把这一点直接列为年终评价、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而且也实行一定的奖赏和鼓励措施,对其教学成果加以肯定。三、学校收益

艺术设计教学中,鼓励学生参加大赛,学校学院也是直接的获益者。第一,学生参赛无论获奖与否,都是作为该院校的一名学生参赛,代表了该院校,就大赛组委会和组织者来说,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院校,如学生、老师有获奖的话,则会更进一步了解、熟悉该院校。第二,任何一次大赛都有大赛宣传的媒体,而且大赛的参赛者都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有设计师、学生、老师、自由职业者等等。在这个大舞台里面,可以得到广泛的交流、勾通和了解,无形之中,学校学院的社会良好知名度得到了一次扩大和提高。第三,学生参赛获奖,指导教师获奖,会提高学校知名度,无疑学校的综合竞争实力也得到了加强,影响力得到了传播。从长远来说,学校学院的教学教育得到了发展,师资和生源质量得到了扩大和优化,有利于院校的学科建设。就这一点看,国内有些院校做的比较成功,据本人所知,近几年速猛成长发展起来的职业技术学院,他们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大赛,以其来提升自己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还有就是一些正处于改革或评估时期的大专院校、独立学院也积极鼓励学生参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增强实力,以便取得改革的成功,顺利通过评估。第三,学生参赛不管结果如何,对自己、对所在院校都是一次有益的学习活动,如果作品能入围或获奖,那么在毕业时学校可以向用人单位推荐。用人单位通过了解学生的获奖成果,便能大概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相信学校的教学质量。在这个层面上讲,其有助于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如今,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以及就业岗位的好差,已经成为评价该院校综合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在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参赛,获益是多方面的。学生、教师和学校三者都受益匪浅。通过参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态度更积极、学习效果更显著。通过参赛,指导教师更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研究的具体实施。通过学生参赛,学校扩大了影响力、知名度,提高了综合力。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参赛这个教学实践环节,特别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全国各大艺术院校都在锐意改革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以便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而鼓励学生参赛是直接又实际的改革措施和方案。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2篇

一、艺术设计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室的建设以及教学科研的工作条件,是学科建设与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对于艺术学科来讲,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艺术设计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了解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材料的性能、工艺的特点和流程,而且要具备实践综合表现能力。只有这样,当你有了好的设计构思,才能用你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完善而科学地使其变为艺术作品。设计思维是一种心智活动也就是创造思维,制作是一种理性的实践行为,思维和技巧是融为一体的。将理论与实践加以结合的评论者,以威廉•莫里斯最为著名。莫里斯以丰富的实践来实现他和拉斯金的思想,从实践中体现出:优秀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艺术新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始终主张艺术设计从实践中来,优秀艺术设计有三个原则:产品结构设计合理;材料运用严格恰当;工作程序明确清楚。世界许多知名大学,十分重视重点实验室在学校的地位,如许多名人、科学家、艺术家诞生的摇篮—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就是以重点实验室而闻名的。实验室不但能开拓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能让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实验室圆了他们的梦想,为世界创造财富。我国最早的工艺专著《考工记》就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艺术设计则是通过加工手段(包括手工、机器等)对材料进行审美加工,把材料制成具有精神属性的物质产品的活动。艺术设计教学大纲中三分之二的教学是通过实验教学来完成的。实验室承担各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应成为产、学、研实践基地。用实验的手段让学生学到的理论得到实践,很快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艺术设计是交叉性学科,要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者,不仅要有绘画的理论基础,有敏捷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还必须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学、环境学、材料学等学科的知识。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在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每一道工艺的程序,了解材料的性能,了解工具的使用,还要总结前人的经验。从而才能在运作的过程中创新自我,萌发奇思妙想产生灵感,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创作出新的工艺手段和新的作品。艺术设计教育就是要不但重视理论教学,又要强化实践工艺环节,使工艺技巧不断衍生,探索新的领域,培养出现代专业技术多元化、多层次、多技能和注重人类与生态环境意识的综合人才。

二、实验室的分类与设备

艺术设计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科目,实验室要根据专业设置方向的依据而设定。应分别设立各类实验室:金属工艺实验室、木工工艺实验室、石膏工艺实验室、塑料工艺实验室、陶瓷与玻璃工艺实验室、漆艺工艺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会展空间与平面设计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等。实验室的设备要根据各科实验课程来投人,有些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艺术设计教学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的,所以各专业实验教学都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有最先进的设备,才能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1)金属工艺实验室:数码机床、幢床、电焊机、刨床、砂轮、切割机、打磨机、抛光机、胶锤、木锤等。

(2)木工工艺实验室:工艺台、电刨、电锯、压缩机、直刨、圆刨、雕刻刀、凿子、汽钉枪、电钻等。

(3)石膏工艺实验室:辘护机、雕刻机等。

(4)塑料工艺实验室:切割机、雕刻机、木工刨、恒温箱、曲线锯、电钻、木锉、什锦锉、大小钢尺、医用手术刀、镊子针管、剪子等等。

(5)陶瓷与玻璃工艺实验室:拉胚机、高温炉、抛光机、转盘、雕刻机、车模机、实验窑等。

(6)漆艺工艺实验室:压缩机、喷壶、各种器皿、排风扇、雕塑台、各种型号的刷子等。

(7)摄影实验室:暗房、各种灯、伞、架子、背景布、大型座机、冰箱、空调、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影机等。

(8)多媒体设计实验室: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服务器)、激光彩色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相机、数码摄象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网络建设、曼富图脚架、复印机、各种软件等。

三、艺术实验室的功能

实验室是为教学设立的,设备是为专业的工艺制作服务的,由于工艺材料的不同特性,而形成不同的制作技法,所以每个实验室都具有它自己的特点与功能。

(1)金属工艺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汽车外型设计,家用电器外型设计,不锈钢器皿的造型设计,女士佩带的金银首饰、挂件、装饰等。这些产品材料合金品种居多,除传统的青铜、黄铜之外,白铜、锌合金、锡合金、铝锡合金、不锈钢、碳钢、铸铁,以及银基合金、金基合金、钦合金。除传统的化学、物理着色之外,彩绘、镀金银、贴金银、错金银、婆金、嵌宝石、多种合金铸嵌一体。嵌珐琅、斑铜、乌金、走银等均已表现。用于制造艺术铸件的铸造技术,就有模铸、锻打、冲压、焊接、蜡模等。

(2)木工工艺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小型家具、各种模型、玩具、高级外包装等。此类产品材料单一,主要是工艺,它讲究樵铆合鞘、平整光滑、镂空、深浮雕、浅浮雕、拉空、贴片、半雕、满地雕、阴雕、彩木镶嵌雕等。

(3)石膏工艺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雕塑、翻模,它具有成型特点,一种是硬处理(水泥),一种是软处理(明胶)。

(4)塑料工艺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日用塑料制品、小型塑料器皿、儿童玩具、建筑模型等,要用压缩、铸塑切割、刨平粘合。

(5)陶瓷与玻璃工艺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日用陶瓷、日用玻璃、陶瓷艺术、玻璃艺术等。陶瓷大致有土器、陶器、拓器、瓷器,陶土、瓷石、手工成‘型、铸浆成型等。玻璃工艺主要是吹制工艺。玻璃经过吹制、铸模、切模和染色等多种加工工艺、“水晶琉璃”,所具有的可塑性、投光性和肌理效果。

(6)漆艺工艺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漆画、装饰画、首饰盒、表面处理、磨漆画、立体漆、玻璃钢、纸胎漆、漆器、漆胎等,类型丰富多彩。工艺技术有彩绘、描金、俄金、雕漆、堆漆、镶嵌、螺锢、犀皮、平脱、变涂等技术。

(7)环境设计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室内外环境、整体空间、街道布局、城市绿化、公用设施等,包括效果图、立体模型、地形、公路、建筑、河流、湖泊、树木、草坪、绿化、水体隔断、装饰画、雕塑等。

(8)多媒体设计实验室服务设计:在数字化产业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媒体技术已经十分普及,多媒体课程在各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已成为一门必修课,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利用各种软件、摄影、剪辑、非线性编辑等不同手段表现自己的艺术构思,从二维到三维,从平面到立体;从无声到有声,从静止到运动、到配乐等等,来反映自己对新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并且用先进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出来。电脑实验室资源共享,利用3dmax,Ph。-toshop,Aut沃二Al〕,powerpoint等软件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动画、游戏设计、艺术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基础、平面信息处理、高级计算机图像处理、立体信息处理、非线形编辑、后期渲染等。

(9)摄影实验室服务设计品种有:摄影艺术、商业摄影等。工艺技术为:暗房技术、彩色暗房技术等。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专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03-01

一、艺术设计专业面临挑战

在迅速发展的商品社会,虽说设计的品类在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优秀的设计师,但总体来看设计的创造性并不明显。反而,近20年来在工业艺术设计领域模仿倾向严重。如一些生活消费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缺乏原创性和个性语言;一些与装饰艺术、环境艺术相关的设计也缺失人文精神、民族的风格和传统的神韵。怎样才能培养出本世纪本民族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呢?就需从教育入手,以学校为依托从艺术的基础抓起,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把西方的设计观念与我国艺术设计风格在现代设计中有机的整合,服务于教学。

二、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

我们要打破以往设计就是画图的老观念,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现代意义的艺术设计专业,应是学科兼容和有针对性的汲取相关专业有益成份而发展的新兴学科。如,平面设计首先是设计创意、文案构想,然后才是设计方法与形式;工业设计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功能特征和受众习惯,然后再是造型的款式与美学特征;广告设计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然后才能设计出吸引消费者的作品。

艺术设计与其他行业、市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设计产品要直接投人市场,并适应市场的选择,因而社会学、市场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等不仅是艺术设计学的相关学科,更应该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必修的科目。因而,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专业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的认识过程。

当市场经济大潮裹挟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席卷而来的时候,人文精神不能失落。作为大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不仅要承担保护传统、唤起民族精神和理想的责任,同时还要将人文精神和心灵情感融入设计之中。

三、艺术设计教学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分述如下:

(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

艺术设计专业起步晚,发展快。这就需要教学改革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

第一、在理论教学模块中,应当从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种角度进行综合性探讨,使艺术设计知识更科学、更专业、更系统和完善。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第二、在实际技术模块中,以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施工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操作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操作方法和施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导能力。

第三、在管理模块中,掌握艺术设计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艺术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设计工程方面的教育,可以增设《工程经济管理与预算》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设计工程经济的基本计算方法和预算方法,加强投标、报价和成本核算的技能培养;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经济意识。

(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 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注意培养以下能力:

第一、培养视觉反映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

第二、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

第三、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

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定改革方案时,经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省情、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

(四)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

在“初步实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行――系统实践”的模式中,学生从专业思想教育和认知实习中,初步了解专业;在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课、习题课、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采用讲与操作结合,在操作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

艺术设计是活的,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在具体设计中,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

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改革,需要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施工、管理为支柱、着眼于基层,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经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新探索,所希望培养出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理论素养,又能进行具体的设计、施工、管理,成为新一代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1、丁铮,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4篇

艺术之所以成为公认的人类劳动的一个合理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艺术家能够通过激发一种清晰、连贯地反应艺术家的思想目的的想象力,用声音、绘画、语言、物体结构或设计等特定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任何艺术都不需要以一种简单的关系来顺应我们所感知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艺术的表达是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的。同样的春天,在画家看来是多彩的,在诗人眼里或许是朝气,在设计师的心里或许是动韵……然而科学是绝对不会用直觉来定义客观存在的,就算是再有想象力的科技创新,最多是初期的想象和直觉,真正的实现还需要不断的逻辑求证和理性思考。感知在整个科学技术范畴里所占的比重虽很小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多数的科技发明都是人们一瞬间的灵感,或者说是由幻想而引发的。无论是电力技术、石油化工技术还是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皆因如此。但是,是否逻辑科学和艺术设计是绝对对立与矛盾的呢?事实上,早在文艺复兴以前,科技与艺术在观念上基本是一体的。那时人们对自然、社会、艺术、认识多停留在和谐、均衡、比例等感性认识上,科学与艺术在真、善、美的原则下是融入一体的。科学与艺术在目的、手段和思维方式上有着相似的部分,他们实际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比他们实际所承认的有着更多的相同之处。

二、艺术设计与科学的联动

关于科学与艺术,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主编的大型画册《科学与艺术》中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所包括的范围较大,有音乐、绘画、诗歌……艺术设计集合了现代科技与视觉艺术,是现代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种表达形式。从艺术设计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艺术与科技更密切的沟通与交流。

1.艺术设计与科学有着共同的研究规律

首先,科学知识需要通过一种形式或逻辑结构,使之可以被传播、交流、接受、认知、取舍,使之变成一种可以普遍交流的东西,以便所有的人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而艺术设计同样也需要类似的传播方式。其次,科学内容在概念意义上的物体和我们在感官上实际接触到的物体不一样;而艺术设计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也与自然状态的现实不一样。一件设计作品应当有它自己的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应当只是我们在自然界里所看到和触摸到的事物的翻版。但那种翻版可以随时提醒我们意识到,最初的表现想象或幻想的艺术设计。艺术设计的本质不仅仅是设计师们自我表现,更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一种长期的交流。就算是很多年前的艺术设计,都能与承袭了这种设计风格的其它当代作品或设计师之间进行交流或是协作。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波普之风、流线设计与今天的街头流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作品甚至就是那个年代的翻版。从今天的服饰流行来说,基本以三十年为一个阶段进行反复循环,这正是设计精神的继承者与前人进行的对话与合作。就此我们能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纯艺术还是设计艺术,他们的精神与思想会因为某件作品或是风格而流传,而这种精神的继承者们与其精神一起组成共同的家园,形成一种真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自从有了人类精神启蒙以来就已经存在了。而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规律与艺术设计有着相同的境地,人类现实的科学研究正是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逐步发展出来的。通过正规的手段传播思想,很容易使人们联想起形成现代科学本质的过程。设计是以形体或是结构的形式或方法进行交流,而科学是以理论、公式进行交流的。为了证实某个科学原理,按计划进行同样的科学实验,不断地得出近似正确的结论,直到完全被证明而成为真理。科学真理在某种连贯性思想中发挥实际作用并接受普遍的检验,从而证实它们的合法合理性。这种证实与被证实,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与设计艺术的研究与发展规律是相同的。

2.科学改变了艺术设计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与艺术的新综合体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尖端科学和高科技不不仅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的自身。艺术设计对科学的引进,科学促进艺术设计的变革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科学的进步对艺术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科技的进步与创造成就了当代艺术设计。事实上,“设计”这个词早在工业革命以前是不存在的,在封建王朝的统制下,社会普遍的审美观点都是跟随着统制阶级的喜好自上而下来的。也就是说,皇帝的喜好决定了人民的审美,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社会普遍审美需求的源头并不来自于劳苦大众。当科学技术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后期,“设计”才从幕后高端走向广大民众。大机器生产促进了“设计”行业的发展,普通民众积极的参与设计使社会审美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到二十世纪后,各种科学创新发明,使艺术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外观、结构,还是视觉、触觉与之前相比较都有巨大的不同。从新材料的发明来说,塑料、合金、异形纸张、化学纤维是当代设计最常见的,从而我们有了一次成形的廉价日用品,舒适贴身的弹力服饰,轻便精巧的小家电,高云耸天的现代建筑。从新技术来说,如纳米科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光电技术是当代艺术设计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新产品、新影像无不与之有着密切的关联。现代设计艺术因为有着科学技术的支持正在走向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新天地。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日渐更新创造,就没有当代艺术设计的新风貌。在这里,科学与艺术是完美的结合,是绝对不矛盾的综合体,正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思维与表达形式上的差别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同关联,是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3.艺术设计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尽管“科学”这个词就像许多其它不经意使用的词一样,包罗万象,没有确切的范围。但如果它表示的是一个方法,那么它的性质是精确的,内容是世界性的。科学不会老化也不会被代替,它是世界性的语言,正因如此,科学技术更具有普遍性。在人们的眼中,科学与艺术设计是根本不能融合的两类学科,因此这种普遍性的艺术表象往往被大家忽略。事实上艺术设计在科学领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并具有显著的形式感。艺术与科学结合完美的作品中,达芬奇的素描手稿无疑是最好的。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不纯粹是他事先深思熟虑构思的产物,而是他对事物产生的即兴反应产物。他的大多数素描作品都如同科学笔记一样,思维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用敏锐的观察力记录自然客观存在。比如他的几何图解表上面有一些未完成的人面像,在数学计算中,还有一幅众所周知的、精致的“勒达”素描像,在一张建筑设计图纸上,有一束花叶并茂的紫罗兰。

在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在科学技术中的运用范围更加多样化,如集高科技一身的高速铁路列车车厢的设计,为减小风动阻力而设计成流线型的样子,这种流线型的形式感正是工业设计里外形设计的经典。家居电器的外观设计既要符合科技的合理性,更要符合人们的普遍审美观点。因此艺术设计在科学技术面前会自然减小其艺术的张扬,增加理性的部分以配合科技的发展。我们在看待艺术设计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时,不能单独把其中的一个分开来看,设计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艺术设计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 艺术设计 素描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加快。高等艺术设计类的造型基础课――素描教学,如何围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创造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逐步构建与普通高校绘画专业有所区别又能充分体现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鲜明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是我们高等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中应当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教育。既要培养审美的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育常识告诉我们,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素描教学作为高等艺术设计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就应该围绕目标、瞄准定向、为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组织教学、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构建教学体系(当然这个体系是动态的、发展的、优化的)。

所谓素描教学体系,就是指在素描教学中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教学整体。

构建高等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体系,首先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设计意识。在组织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尽可能地缩短与设计专业课的距离,使素描教学逐步成为设计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与普通高校绘画类的素描教学拉开距离。绘画与设计不同,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也不一样。绘画是“通过再现对象的具象描绘来反映意识形态的创作”,而“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的却是并不存在的“新”的形态,它并无对象可供再现。第三要吸收国外有益的设计理念、方法(尤其是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突破模拟说,强化创造思维的能力培养。使素描教学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艺术设计类的基础课。

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高等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培养具有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成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题。因此,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要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能力水平。

在高等艺术设计类素描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从绘画学科本位向设计学科本位转变。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训练环节,强化创造能力培养,改变基础课与专业脱节、与设计脱节、与时代需要脱节的状况、其次要实现教学内容综合化,重新进行内容整合,删除不必要的重复交叉和学而无用的内容。由于高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不同,在优化和综合素描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是各有侧重的。如艺术设计专业,首先要培养学生应物象形的能力,学会概括的方法,懂得结构与构造的关系,打下一定的造型基础后,接下来再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安排“对实体进行切割、用微观特写的方法表现对象,追求肌理纹样、图形特征、质感、量感的变化。以小见大、以精微见宽宏。探索新材料、新质感、新肌理的表现方法。”甚至还可以设置“半写生半创作”、“意象开拓”命题式学习等构成训练。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有助于基础教学与专业设计的联系,有助于设计能力的形成与开发。又如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有了应物象形的能力后,还可以有“单件产品形态的空间组合;产品局部构造;产品装配关系的分析、表现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前后关联、步步深入,形成系统。充分体现了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其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具有相对地针对性,都要解决相应的问题,达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第三是运用合理、科学、灵活、多样的综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智力潜能,启迪他们的创造智慧。如:在素描技能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写生、默写和临摹,在写生中又有慢写和速写的区别与结合,这些训练方法的结合对培养学生的造型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对于设计专业的训练来说,如果能把“想象表现训练”和写生、默写、临摹结合起来,似乎更合理也更科学。因为,想象表现“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全新理念的创造,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表现训练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可以超越一定的制约,发挥主观想象及表现技巧的能动作用,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为最终掌握创造想象的表现奠定扎实基础。

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除了要学会设计技术,掌握现代化的设计工具、设计手段之外,还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为,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是创造思维与科学、艺术相结合的全新理念的创造。

所谓创造,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念,做出新成绩或成果的重要活动过程。我们知道,创造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造过程。科学发现需要创造性思维,艺术设计、艺术创作也需要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更需要创造性思维,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观察,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概括起来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指的是根据一定规则,对要解决的问题只能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是有方向、有范围的活动,可以用逻辑方法解决问题,在检验假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求异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新答案的思维方式,也叫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之所以叫发散性思维,是指思路可以从一点发散到四面八方,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重新组合已有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可能的答案。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没有固定的方向和范围,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是一种打破旧框框、解放思想的思维方式。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在艺术设计或创作中,往往先进行求异思维,提出各种假设,打破传统的框框,寻求全新的假设和答案,然后运用求同思维进行检验证明。如此反复后,才能确立假设的正确性。回顾我们的素描教学,不难发现整个绘画类素描教学都过分地强调了求同思维,而忽视了求异思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