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老师的名言佳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赞美;创新;激励
课堂教学中的赞美非常重要,它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精妙的课堂赞美有时如急风骤雨,能掀起阵阵,有时如和风细雨,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效地调控赞美的过程与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用好赞美。
1 常用激励赞美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赞美。”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缺乏自我赞美的能力,常常会以成人的赞美来衡量自己、认识自己,他们更需要成人的赞美,尤其是老师的赞美。在课堂上,老师对学生激励性的赞美是学生创新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经常使用“你的发现真了不起!”“你读得太棒了!”等等正面鼓励的赞美语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从而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有的老师在赞美学生的时候面无表情,语气冷漠,只是在例行公事地说声“好”、“不错”,很难想象这样的赞美对学生有多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老师在运用激励性赞美时应该有情感的投入,对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给予出自内心的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热情。如教学《找春天》,新课开始,我让学生说说春天到来时候的特点。有的学生说天气变暖和了,有的学生说小草变绿了,有的学生说燕子飞回来了,有的学生说山坡上的野花开了,有的学生补充说冬眠的小动物都渐渐地苏醒了,还有个学生说,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春天的到来。我情不自禁地说:“哇!你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课外知识,老师都要向你们学习。祝贺你们,我们握握手吧。”我和那几个“知识渊博”的小家伙们一一握手,并为那个说留心观察的小朋友热烈鼓掌。我热情的赞美,夸张的表情,使小家伙们都很兴奋,成功的喜悦一定涨满了孩子的心房,因为大家接下来的学习兴致更浓,频频举手。看来老师发自内心而富有激情的表扬与鼓励,远远比形式上的让学生鼓掌说:“嗨、嗨、嗨,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要来得有实效。生动丰富的激励性赞美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成就感会激励着学生不断探索,努力创新。
2 善用导向赞美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激励性赞美,更需要细致入微的引导,深刻到位的点拨,明确清楚的指正。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的发言有时言不达意,有时答非所问,有时偏离了课堂的主题,有时甚至错得离谱。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善于运用导向性的赞美,使老师的赞美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盏明灯。例如,一位学生读完了课文之后,我可能会这样赞美:“字音读得真准,谁能够读得比他更好,不唱读。”这样的赞美既对学生给予了肯定,也给他及下一位读课文的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又如在一次识字方法的交流中,有孩子说:“把桃字的木字旁换成足字旁就是跳字了,”跳起的跳。我赞美说:“你用换偏旁的方法一下记住了两个字,这真是一个记字的好方法。”另一个孩子说:“下雨时会落下好多雨点儿,这个雨就有四点,像那些雨点。”我又马上赞美说:“你也是个有心人,能联系看到的自然现象记生字,小朋友都佩服你。”这样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赞美中也渗透了对学法的指导。当学生回答问题言不达意,抓不住要点时,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赞美,并加以点拨引导。
3 巧用相互赞美
以往课堂赞美只注重老师对学生的赞美,而忽视了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赞美。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采用学生赞美的方式不仅使学生专心地听,仔细地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赞美、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弥补不足,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比如,为了当堂巩固每课生字,我在每一课课毕前,总是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同桌互查本课生字的读与写,如果全对就给同桌画一个“笑脸”。能做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两人都画“笑脸”。所以,我经常听到有学生在鼓励同桌:“××同学真棒,又读对了两个字,还有两个字如果也读对了,我就给你画一个笑脸。”
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低年级小学生在赞美同学朗读时,往往出现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赞美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的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拥有非常敏锐的查错、纠错能力,但这样的学生往往不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不会发现他人的长处。同时,这种赞美态度也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形成。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赞美他人时,既发现优点,也发现不足。如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一课时,一个朗读能力并不强的学生愿意读课文中的长句子“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等他读完后,好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指出他奶奶的“奶”读成了边音,有的说他读掉了“晒到”这个词,有的说他“地方”的轻声没有读好,还有的批评他读得不够流利。那个起初兴致勃勃的孩子现在很不好意思。我及时引导学生说:“你们发现他朗读的优点了吗?咱们先赞美他的优点,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接着就有同学说:“他声音响亮,他”轻轻地“轻声读得很好,如果不掉字就好了。”听了大家的话,这个不好意思的同学终于如释重负,重新有了笑容。经过多次引导,同学们互相赞美的认识提高了。现在朗读课文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有点儿感情就更好了。”或者:“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慢慢地同学间不仅学会了去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他人。
综上所述,课堂赞美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老师要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赞美,因为赞美是学生创新的灵性。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阅读记录卡 素材积累 分门别类
我们在小学习作课上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后,同学们便个个眉头紧缩,绞尽脑汁地去组织思考,但往往却是无从下手;要么所写文章东拼西凑,空洞无味;要么就是三言两句草草了事。而我们的老师每每谈到学生的作文,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个丰富、庞大的“素材库”。这样,学生在习作时便不会感到无话可说,自然会下笔千言,有感而发,从而“乐于书面表达”。
一、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一些好词佳句,让学生多读多背,制作阅读记录卡
我们强调广泛阅读,其目的不仅在于让我们学习成千上万成功的写作范例,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让学生一遍、两遍、三遍、十遍……不厌其烦地读,读完一本书或一个篇章,制作阅读记录卡,把精彩语句、精彩片段记录下来,写一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久而久之,看得多了,体会多了,学生的分析品评能力提高了,文章自然就水到渠成了。阅读卡的制作以方便随身携带最好,既能及时记录,又能随时背诵。除了广泛阅读课外作品,不能脱离教材,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名家精品,它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神奇的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作品中所表现的丰富的内涵、巧妙的构思、精妙的语言为学生的积累提供了许多精典的材料:有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文情并茂的写景名篇;有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在这里,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体会到伟人的至爱亲情,了解到不平凡的探险之旅,走进广阔深邃的人文世界,从而得到语文的滋养和审美的陶冶。课文中有大量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句,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名言警句以及说理、抒情、写景名段名篇,要注意及时积累、总结,以丰富语言仓库。其中部分语句和语段文辞优美、含义深刻,要求背诵的,最好能做到烂熟于心,出口成章。注重课内积累同样也可以让作文熠熠生辉。
二、平时养成多观察、多记录、多摘抄、多积累的习惯
学生每天局限于家庭和学校,生活视野难免受到局限,因而,积极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了解风土人情,观赏山光水色,参与其中,沉浸其中,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扩大知识面;既能丰富人生阅历,又能积累生活素材。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农村学校的孩子有较好的优势,既能更好的接近大自然,也能通过各种现代手段及时了解高科技信息。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多记录,多摘抄,多积累。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在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一课后,我让学生用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有很多学生就写出了好文章,对于做的好的学生,我就大张旗鼓地表扬,给他们展示的机会,给他们露脸的机会,学生尝到了甜头,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更有观察的兴趣了,于是便乐此不疲,平时一有观察到的东西便记录下来。再就是让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对读物中的佳句、名段、好词摘录下来,为将来的应用积累知识。
三、分门别类地积累
著名作家叶永烈曾说:“我在深入生活时,随身带笔记本。采访时,记详细笔记。种种见闻,随手记。偶然有所思,也记在本子上。我有剪报习惯,我的剪报分二十多类,分门别类剪贴。”叶永烈已经出版了五十多本书,这与他丰厚积累是分不开的。
随着积累的词句逐渐增多,学生对一些词语容易混淆,我便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存放,如写景色的;记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赞美的;有关名言警句的……并在说话训练时让学生用积累本上的词句即兴说一段话,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专题积累,如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学习的名言警句和有关典故,学生的积累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积叶成书”的故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故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四、积累作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愉快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低年级 写话 起步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怎样使他们喜欢写话,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呢?《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低年级写话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上,注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一、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至关重要。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说话的乐趣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低年级的学生首先要学会说话,之后再开始写话。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因此,一年级学生刚一入学我就提出了每天说好一句话的要求,在学校把想要说的话说给老师、同学听,在家里把学校发生的事说给家长听。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他们能说出一大串动画片的名称,而里面人物的动作、语言他们也能记得请清楚楚,一些孩子还喜欢记电视里的一些广告词。于是我就利用每天的课前五分钟,请两名同学口头叙述自己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要求学生大方、大声、大胆地说。由于说的都是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孩子们都非常激烈地争着讲话,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建立激励机制,让学生体会写话的成果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赞美,无人夸奖、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我经常表扬和鼓励学生,或口头表扬,或奖励红花、奖励星星。我还组织开展了“今天我最棒”的评选活动,给每个写话的学生发一张漂亮的奖状,给每天写得最棒的同学送上一张喜报。每次,我都把学生写得有趣的话打印下来,张贴在学习园地里。这些做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写”的方法
写话训练的要求刚开始不宜太高,要以“有兴趣、乐写”为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教给学生写话的方法。
(一)着重训练学生连词成句的能力
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一定要在语句通顺上下扎实的功夫。作为低年级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先解决“谁在那儿”、“他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让学生能写包含句子主要成分的一句话,进而让学生练习写一句“四要素俱全”的话,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教学时,我经常让学生在给生字组词后,自己选择一个词语来写一句话。课文中的有些重要的词语,我也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句子来仿造,既加深了他们对生字、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
(二)巧用插图,模仿写话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模仿他人的作品,不失为写话教学一种快捷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年级课本图文并茂,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在教学时,可精心挑选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插图进行写话训练。可以设计成填充式的,如学了《比尾巴》一文后,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课后插图再进行仿写:牛的尾巴( ),马的尾巴( ),鱼的尾巴( )。可以设计成看图写话式的,如《雪孩子》这篇课文配了几幅富有童趣的插图,描写了雪孩子救小白兔的经过。我在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品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由挑选其中的一幅图画,把图意写下来。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学生的写话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写”的准备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捕捉写话素材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写话离不开生活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却缺乏观察能力,不会观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眼勤,就是多观察,善于发现;手勤,就是经常把看到的写写画画,会写的写下来,不会写的先画下来,再去写。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写话。美术课上的小制作,音乐课上的歌唱表演,体育课上的激烈角逐,班队课的各项活动……都是孩子们写话的好素材。我积极创造机会,给孩子们每周星期五下午一节课的交流时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聊一聊,无拘无束地写一写。
一、在课堂的教学中善用赞美的言语。
我曾上过这样的一节语文课。开学不久的一个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语文课,我来到七年级的六班上课,先询问了一下昨天的作业情况。非常糟糕,布置的一个“结合背景分析课文人物性格特点”的作业,全班59个人,居然只有11个同学做好了。面对这种情况,摆在我面前的有几种方法:一是把不做的同学批评一顿,然后补做;二是惩罚不做的同学;三是轻描淡写地要求不做的同学补起来。略一沉思。我平静地说:“请做好作业的同学把右手举起来,高高的举起来。”11位同学举起了手,我说:“作为老师,我为你们及时完成作业而感到高兴,你们是好样的,我欣赏你们!各位同学,掌声响起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喝彩!”我带头鼓掌,同学们愣了一下,随即跟着鼓掌。按照他们的经验,这么多同学作业不做,老师发火,全班一顿挨骂是少不了的,说不定还会罚抄什么的。我还告诉同学们,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的学生,我希望发现你们的进步,挖掘每个同学的潜力。让我们彼此信任,共同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学习语文,你们行!请没有做作业的同学课后把它补起来……
第二天的语文课,我又用2分钟的时间对及时补做作业的同学表扬了一番,并且告诉同学们,以后出现此类情况,希望科代表及时与我沟通,碰到学习上的困难也及时告诉我,我一定帮助同学们。往后的语文课,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效果也特别好。从这两堂课以后,我跟同学们的心拉近了,师生关系大大地进了一步。在以后的语文课里,我总是及时表扬那些在语文学习上有进步的同学。不但及时表扬那些作业做得好的同学,表扬那些课余看名著的同学,还表扬那些以前作业拖拉而现在及时做作业的同学。有些以前不做作业的同学,只要他做了,哪怕做得质量不太高,我都及时发现他的进步,并予以表扬。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力求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展现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的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且各得其所。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用赞美的语言来赏识学生,并对学生的赏识要有耐心、信心,并且持之以恒。
二、在作文的评语中融进赞赏的话语。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我们把作文的批改只是当作一项任务,用公式化的评语来应对学生的作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作文得不到老师的欣赏,从而感到写作真是没劲,进而厌恶写作,害怕写作,谈文色变。我们要用真情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在作文的评语中融进老师饱含真情的鼓励性的话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他们对写作变怕为乐,进而由乐而爱,把写作当成自己宣泄感情、抒发胸臆、感悟自然与人生之美的最直接的媒体和载体。要达到这样的一种效果,我们就要在作文的批改上,特别是作文的评语中下一番功夫。
在学生作文的批改上,我改变了过去专找学生存在问题的做法,写评语时,对差生尽可能找出文章中闪光的东西进行表扬,存在的问题则用商量的口吻进行纠正,利用眉批和尾批进行赏识。遇到作文的妙词、佳句、精段,尽量多批赞语:“描写准确生动,突出了特点!”“议论深刻,说理有独到之处!”“人物写活了!”“这一段写得诗意盎然!”等等。当然对于作文中的毛病,也要适当旁批进行鼓励:“能换个更贴切的词吗?”“注意照应了吗?”“此例能证明观点吗?”“最好结尾能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全文评改完了,我总是尽量给一个比较恰当的有启发性的赏识性的尾批,充分肯定其优点也指出其缺点,从不板着脸孔加以指责:“语意流畅、情感细腻、意境优美,是本文最大的优点。”“主题深刻、情感真挚、文笔优美,能很好地抓住阅读者的心,这样的作文最容易获得评判老师的青睐而获得高分。”“文章熟练地运用比喻、排比、反问、引用等修辞手法,表达很有理性,造语新奇,不少句子如名言警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的作文立意较好,但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我就给他做了这样的评语:“文章立意切题,思路清晰。遗憾的是语言表达不太清楚,错别字较多,影响了文章的表情达意,如能在这些方面改进改进,你一定可以写出好文章!”结果第二次写作文时,这位同学果真有了很大进步。
三、在生活的交往中多用赞许的言行。
一、从生活中开掘源泉,启迪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生活是习作取之不尽的创作之源。生活实践多了,感触多了,学生才有所悟,才有所写。可是,众所周知,今天的小学生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可谓少矣!没有经历,就谈不上感受。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开掘源泉,鼓励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丰富情感。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有趣,而且有真情实感。
二、从阅读中获得感悟,培养兴趣。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阅读则是习作的基础。老师要鼓励学生课余多阅览各类书籍,在校安排时间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摘抄、讲演、交流等,让学生学习书中准确、简练、丰富的语言,锤炼学生的思想,扩充学生的视野和知识。“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如果说丰富生活,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不会写的困难。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为此,教师要做到“五要”:
“一要”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学生感兴趣、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让他们快活地遨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自然的语言中找到乐趣。
“二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三要”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认真积累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优秀片段,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成立办报小组,定期出版手抄报,展示风采,激发兴趣。
“四要”在正常的教学程序中,定时抽出部分时间,开展轻松愉快的读书活动。可以利用课前的三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最受启发的一则故事、最重要的一则新闻、最感动的一件事、最佩服的一个人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交流了感受,而且锻炼了学生胆量,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五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在课内外读物中积累写作材料。语文课本内的课文大都是名篇佳作。学习时,除了要求学生向作者学习怎样观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外,更重要的是向作者学习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做好语言的积累工作。在这方面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是每人备一本读书笔记,随身携带,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分别整理并在班内定期交流,相互观察;二是要求背诵精彩片段和名言警句,这样,背的多了,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时就得心应手。
三、从活动中开拓思维,激发兴趣。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中,孩子们学会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著名作家孙梨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激发习作兴趣,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祖国壮丽的河山,奇特的风俗人情,观之不完,赏之不尽。教师要尽量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了解自然、感受自然。其次还可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筹划活泼生动的主题班会等等。这样,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既开拓了思维,又陶冶了情操,自然就对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四、在习作中真情表达,实践兴趣。
兴趣是人对客体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它在人的生活中的意义是巨大的,是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强有力的活动之一。为学生创造兴趣环境是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酿造了不同的认识及感受。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创造宽松的习作环境,才会激发他们的真情表达,使他们言之有物。为此,我认为教师应做到:
一要拓宽习作题目的范围。如果说为学生提供的习作题目远离学生所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不符合他们的表达愿望,他们便寻找不到习作的源头。为此,教师在拟定习作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拓展题目范围,让题目与他们的生活接轨、与他们的思维碰撞。其次还可以让学生自拟题目,就是老师提出一个范围,让学生在这个范围内选择自己想要写的,自己确定一个题目来写,也可以同时出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喜欢哪个就写哪个,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