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女人情感故事

女人情感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女人情感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女人情感故事

女人情感故事范文第1篇

??——张爱玲

??

??有人说已婚女人的爱情是从性开始的,也是女人情感灾难的开始。男人短暂的之后迅速忘了与之亲密的女人,遇见新的猎物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成熟的女人因为性快乐而为之恋恋不忘,那种依恋正是浩劫的开始,而她有可能浑然不知。恋爱中的女人是不分年龄的,只不过,少女可能注重情感的外在形式,也就是表象的浪漫。而女人在恋爱的过程中,可能更在意是相互给予的快乐,更贪恋那种快乐。当贪恋逐渐聚集成一种激情,恋爱中的男人再也也不肯放手,身边的家庭硝烟四起。那种激情若不能理性控制,是要将自己焚烧成尘的。那个时候,谁还会怜惜尘埃之中曾经的艳丽?

??男人怎么会一样呢?这世间可能有对女人钟情忠实的男人,在花心是男人的天性,与女人合欢之后很快就忘了对方,甚至连容貌就不曾记得。不知道那是女人的悲哀,还是男人的龌龊。在这个你情我愿的时代里,梦想遇见一段清澈的爱情,真的不容易。

??胡兰成就是那样的男人,爱过才女之后又爱上了别人的女人,接二连三的行径很令人反感。这段时间读了很多关于张爱玲的和胡兰成的文字,感受颇多,但他人已将他们的故事演绎过许多版本,我不想再做过多的重复追踪。

??以前不喜欢读张爱玲的文字,倒是因为胡兰成那个人在媒体的火热,让我回头去读了张的一些作品。和很多人不一样吧,有很多人是因为张爱玲才去读胡兰成的作品,比如他的《今生今世》,不过,我看好的是他的《禅意是一枝花》,草草读过,记住的很少。读书有的时候一知半解也是件好的事情,可以作为一个悬念,以后经历的时候还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如爱情,理解得太多透彻太过理性,又怎么能感受其带来的快乐呢?爱是既痛又快乐的事情啊。

??爱情来临的时候是没有预兆的。文字做了张和胡的媒人,他们在相爱的时日里因文字的相惜而缠绵,或许是一种浪漫,或许就是因为所谓的浪漫,给张以后的生活埋下了情感变裂的伏笔。你看,写作有埋伏笔的技巧,日子也会无意经历那些状况。人啊,谁都无法安排自己的命运,虽然能驾驭自己的文字,文字象花一样芬芳四溢。

??在文人的情感故事里,林徽因和徐志摩是我比较喜欢的。有很多人说林的美丽是倾国倾城的,林的才情也是无以能比的,或许没有结合的爱情才是美仑美奂的。牵手不一定会成就旷世的爱情,距离产生的美丽可能才是世间的珍品。若张爱玲不给胡兰成那张题字的照片,她之后的人生又怎么会低进骨子里去呢?她愿意选择那样的爱情,宁愿将美丽盛开在尘埃之上。不过,反过来想想,若她没有遭遇那一段爱情,那些流转至今的文学作品当时可能就不会诞生。可见,舍与得,慈与悲,不是一种因果反应,而是一种紧密相关。爱情,两个字,古今中外,谁有能说得清楚呢?

??除了港台之外,大陆的古今的才女,没有经历过感情遭遇的很少。李清照的诗词,是我从小喜读的,她与赵明成的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后人。如今细细回品,能将她的诗词记得完整还真的不多。还好,在某些相对的语言环境下,我还是能嗅得她诗词的气息。我是爱她的,也是爱着他们的爱情的。所以,我运用大量的精力去经营自己的情感文字,不在意众人诧异的目光。

女人情感故事范文第2篇

喜欢精挑细选。站在高高的书架前,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书,一遍遍的翻着,比较着。就像人,遇到的千千万,能走进心灵的毕竟是少数。选书也是如此,与一本好书的邂逅,就像在春之牧野,挑选自己喜欢的花草,需要“众里寻它千百度”,方能找到。

所以,在书店里,我从来不轻易的买下一本书。为了选中满意的,我往往在书架前,一站就是个把钟头。

这是慎重的挑选。我不希望书拿回家后,面目可憎,味同嚼蜡。

还是喜欢买书,一本本的买,网上购,书店买;还是喜欢阅读,一页页的看,慢慢的品,细细的赏。对书,我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书成了我至爱的情人,我一天也离不开它啊。

打开自己的读书记录,从3月份到现在,我已阅读了30多本书。真是大收获。卢梭、沈从文、汪曾祺、张爱玲、梁实秋、毕淑敏、雪小禅,都是我喜爱的作家。他们的书,让我爱不释手。

每天在文字中游走,沉醉不知归路。日子匆忙,工作缠身,只能在时间的缝隙里,吸吮文字的馨香。

同事曾叫我“书迷”,我喜欢这样的称呼,因为它有着文化的内涵。我愿意做个文字女人,每天把自己放牧在文字中,读书,写作,吸纳知识的甘露,书写心灵的故事。

人生,有许多的真情和美好,也有很多的遗憾和伤感。当面对一份逝去的情和爱,无法释怀的时候,当太多的无奈,必须面对的时候,除了读书和写作,我别无选择。

所以,我愿意做个有情人,在桃红柳绿、阳春白雪的日子里,听听音乐,想想心事,看看书本,写写文字。

当静观万物的时候,我懂得,原来花草有情,露珠有意,风也含情,水也含笑。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心观物时,才发现,世界是那么的多情和精彩!

下午,赶往书店时,看见环城路边的庄稼地里,枯黄的玉米桔躺在地上,零星的大豆,凄凉的立在秋风里。

农作物在夏令秋行中,又走完了一次生命的旅程。

时令已至中秋,日子过的真快!

这个秋天过去了,我再也不能重回。我感怀着:岁月不待人。

路上,车声喧嚣,人来人往。他们在匆忙的奔走中,演绎着各自的生活和情感故事。我也在自己的轨迹里,活的无奈而多情。

所以,在庸常的日子背后,始终有个声音在招呼我:写吧!无论写什么,一定要写。文字里,可以有风花雪月,小桥流水,绮年流影,素心娇颜……

《秋月流年素笺》,打开前天发的这篇文章,看到一个网友的留言:“谢谢,读你的文章让我的心很静,突然让我想继续拼搏下去。”看到这两句话,心,忽然的潮湿,我立即跟帖回复:“感谢这个朋友的留言,我很荣幸。我会一如既往的写下去。”

我真的非常感动,感动于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此时,我的耳边,正飘着优美伤感的歌曲《犯错》:“沉默不是代表我的错,伤心不是唯一的结果,只想再听你说一次,你依然爱着我……”

女人情感故事范文第3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是被誉为“微博上最会讲故事的人”、80后作家张嘉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全书收录了33个无下限和小清新结合到一起的动人情感故事,每一故事的原型都来自作者朋友们和自己的真实写照,只是打碎了重新梳理,投射到了每一个主人公身上。几乎每个故事都有笑点泪点,语言轻松不失真挚,共鸣由衷而来。

据说这本书的销售异常火爆,网上上架不到两个小时,就售出了一万本,首印20万册一日售罄,一个月售出50万本。张嘉佳如此描述自己的这部作品:“我希望写一本书,你可以留在枕边、放进书架,或者送给最重要的那个人。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能给喜欢的人一点点力量,一点点面对自己的力量。因为在过去的岁月,我们都会想去拥有一个人的全世界,可是只能路过。”所以,书的题记是:“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由起点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张嘉佳自诩为讲故事的人,但他似乎又没有仅仅讲故事这么简单。每个人活在当下都有一种感觉,现在能聊天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你不知道谁明天会离开,你不知道意外和你等的人谁先到。有些人你哪怕抓得再紧,即使你心里完全不想放弃他们,可是偏偏你们的距离越拉越远,交集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变成了回忆角落里的一张旧照片。

没有人陪你说话,就去找一个讲故事的人吧,让他讲故事给你听,多听听那些最终走向幸福和美好的故事,这样你才会相信,那些真正爱你的人,会理解你,会包容你的缺点、接受你的改变、祝福你的将来。

张嘉佳以讲故事的名义,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全书以“七夜”分为七个部分。第一夜是“初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第二夜是“表白”,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第三夜是“执着”,一路陪你笑着逃亡;第四夜是“温暖”,那些细碎而美好的存在;第五夜是“争吵”,有时候我们失控;第六夜是“放手”,我是爱情末等生;第七夜是“怀念”,青春里没有返程的旅行。

初读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在意这种体例,读完之后才发现他是在变换一种形式,以情节紧凑人物鲜明的故事为我们讲婚姻的“七年之痒”,拆开来是一个个的故事,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爱情的世界观。

张嘉佳这本书感悟之深,有着他自己的故事。书的开篇是“写在三十二岁生日”,他那时候正好离婚;书的结尾“写在三十三岁生日”,300多天,张嘉佳花光了积蓄满世界溜达。所以他感悟“我从一些人的世界路过,一些人从我的世界路过”,“在过去的岁月,我们都会想去拥有一个人的全世界,可是只能路过”,因为“满城的雨水,模糊的痕迹,呆呆伫立一步也不想往前。哪怕等待,认真守护每个路口,最后却发现对方已经不在这里了”。但日子还要继续,所以他相信“属于你的另一个全世界,终会以豁然开朗的姿态呈现,以我们必须幸福的名义”。

是的,因为懵懂,谁又没有类似《猪头的爱情》呢?因为念想,《最容易丢的东西》中唯独那把钥匙没有丢;时间冲淡一切,《莫非就是这样》:辜负谁,拥抱谁,牺牲谁,幸福的路七拐八绕,眼泪微笑混成一团,时间过去,一笔笔账目已经算不清楚;打开抽屉,找到那一封《老情书》:“相信青春,所以越爱越深,但必须爱。勇于牺牲,所以死去活来,但必须来……”争吵之中《谁说女人不懂逻辑》,女人只是希望男人多做、少说;到了最后,你不得不承认《唯一就等于没有》,因为“只有最好的爱情,没有伟大的爱情”。

读这本书,很自然就联想到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每个故事,形形的主人公到处串场,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疯狂的,有无聊的,有莫名其妙的,也有信口乱侃胡说八道的,转身却又不见。

回顾我们已经走过的路,不就是一个迎来送往的过程吗?我们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寻找自我,所以我们“看风景”,但我们骨子里又都在坚持自我,所以我们又被当作风景在被看,结果我们发现,窗子还是窗子,梦还是梦。

所以,贯穿于全书的,就是“守护”和“远方”这两个相互牵连又矛盾的主题。说牵连,因为守护可能是坚持自我,远方则是寻找自我;说矛盾,因为守护可能是放弃未来,远方是放弃现有。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学习转换这两个词语的人生过程,便有这“小世界”。守护远方的小世界很难,人人都有渴望的美好,人人也都有放纵的冲动,所以张嘉佳感叹“这世界是你的遗嘱,而我是你唯一的遗物”。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将那些岁月里的缺憾与伤迹消化在人生长河中,找到自己起身的力量,找到继续前行的理由。

法律人书架

推荐者:程金华

程金华,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2007年9月至今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律科学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竞争制度、法律与经济发展。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爱德华·怀特著 法律出版社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诸多大法官中,霍姆斯是知名度最高的大法官之一。霍姆斯对言论自由的诠释,使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解释进入一个新时代。很多中国人知道霍姆斯的名字,就是因为他那句广被引用的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霍姆斯的生平是晦涩而模糊的,本书作为他的传记,也是如此。如果读者有足够的耐心,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完整而清晰地了解霍姆斯的一生,他的风光无限而又枯燥无味的一生,他的隐忍克己而又恣意的一生。

《话说法律》

罗伯特·霍克特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律是什么,潜意识里我们明白,但很可能不知如何准确表达。本书旨在通过借助特定实例,来传达“法律是什么”这一概念。书中用50位东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法律人物的例子,来阐释过去几千年历史中出现的法律思想和法律诉讼的核心。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分门别类的法律“样本”,大略知晓法律及其思想、执行、制度和权威人物。同样,可以对法律进行一番大致的评论,而后再试着给出“什么是法律”的定义。

《金融法的“四色定理”》

吴志攀著 法律出版社

女人情感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渴望生活》;梵高;艺术人生

《渴望生活》是一部纪念19世纪末的著名后印象派艺术家文森特·梵高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梵高从宣教到走向绘画生涯,经历爱情的情感磨砺到绘画艺术的几次蜕变,最终因为生活的种种压力而导致其精神崩溃,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生。

文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相貌平平,性格孤僻,用他妹妹的话说:“他并不修长,偏横宽……内心不易被认识,外表又不可爱,有几分像怪人。”就是这样一个外表并不出众,内心不易被认识的“怪人”却通过他的勤奋和天才敲开了现代主义绘画的大门,成为与塞尚、高更齐名的后印象派艺术大师。

一、精神蜕变

影片以梵高的宣教生活开场,表现梵高渴望得到一份传教工作而努力挣扎着。如果说梵高在此时还对资产阶级抱有幻想的话,到了比利时附近的博里纳日矿区的宣教生活,使梵高改变了资产阶级的立场,转向了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生活。到了博里纳日矿区,梵高在体验矿区人民生活中,认识到了矿区人民的悲惨人生,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无药医,为此梵高脱去了上层社会的西装革履,改穿麻布破衣,与矿工生活,吃住在一起。这并不仅仅是穿着的改变,而实质上反映了梵高精神生活的蜕变,他不再相信上帝的福音能够将劳动人民的痛楚从社会深渊中救出。他用自己的面包、衣服等具体的爱来替代上帝的抽象的爱,当发生矿难的时候,梵高面对一具具冰凉的躯体,他被彻底震醒了,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从此让他彻底明白所谓“上帝的福音”永远拯救不了劳苦人民,一切都是虚情假意。

由于梵高在传教过程中过度投入,委以宗教任务的上司在巡查工作中看到了梵高的狼狈生活,他们被梵高对民众的热忱吓怕了,梵高被解除了神职工作。之后,梵高便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实际上在传教期间他已经在临摹学习素描了,在宗教倾向与绘画艺术的抗争中,宗教抛弃了梵高,梵高最终选择投身绘画事业。梵高特别喜欢米勒的绘画,因为米勒的绘画与农民最近,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梵高在矿区的生活体验使他了解到劳动大众才是最真实、最实在的,他们没有上流社会的矫饰,也没有上层社会的伪装。导演通过镜头展现了这一点,从矿区回来之后一件破旧的羊皮坎肩成为梵高没再脱下的标志。从“西装革履”到“羊皮坎肩”实质上反映了梵高精神世界的转变。从梵高的艺术作品中也有明显的反映,《织布者》《把犁者和种马铃薯的妇人》《吃土豆的人》等艺术作品都反映了梵高对劳动人民的关注。而作品《农夫的鞋》表现了一双黏着新鲜泥土的皮鞋,海德格尔对这双农鞋评价为:“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1]海德格尔从梵高的《农鞋》中看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他看到了人们对大地的“馈赠”的感激、对生存的“焦虑”以及“喜悦”“阵痛”“战栗”交织一起的抗争命运的“坚韧”。这段评述也反映了梵高对劳动人民生活的体验,也只有经历了相似生活体验的人,才能用蘸着对劳动人民悲情的怜悯和同情的色彩画笔渲染出劳动主体无声的呐喊。

博里纳日的传教生活对梵高的人生观、世界观乃至于他未来的艺术观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正是这次宣教生活,让他从对上帝的幻想中回到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梵高明白了基督教抽象的爱是没法拯救穷苦民众的,梵高曾说:“没有上帝我照样生活得非常愉快,并能画出非常出色的作品。”从此以后,他开始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以社会中下层的劳动人民作为他笔下的表现对象。

二、情感磨砺

梵高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情感故事,几乎没有一次是给他带来快乐的。从博里纳日回到父母身边的梵高遇上了美丽的表姐,长期的寂寞使得梵高顿时燃起了深埋内心深处的爱情火花,他被表姐深深地吸引住了。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梵高在向表姐表达爱意的时候,被表姐用Never,Never,Never,三个Never坚决回绝。梵高的安宁又一次被打破,他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他自己的爱情,以至于追到表姐家,不惜将手伸向炙热的蜡烛火焰。梵高的这种执著精神,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得到了更为疯狂的发挥。后来梵高离开了父母,在一个酒吧里面他认识了以后和他相处时间最久的恋人。这是一个道德和肉体都遭到损伤的女人叫克里斯蒂,她还带着一个小孩。梵高和她共同生活了18个月,她成为梵高的模特。创作于1882年初的素描作品《悲哀》估计就是以克里斯蒂为原型创作的,梵高说:“我始终认为大幅的《悲哀》是我最好的素描,我坚信,《悲哀》等一批作品,总有一天会有一个理想的归宿。”[2]11说明梵高对这幅素描的喜爱程度之高。然而,由于社会现实问题,两人逐渐因为柴米油盐等问题而争吵,直至两人分道扬镳。

梵高的情感生活除了表现在两性问题上,也表现在友情生活上。梵高一生孤独,他渴望得到爱情的滋养,也渴望得到友人的帮助。然而性格怪异的他却在这两个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友情上,梵高在巴黎结识了特立独行的高更,两个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在友情上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梵高从巴黎来到法国南部阿尔地区写生的时候,他邀约高更前往阿尔与他一同创作。他把住处设计成“友人之家”,当高更来到阿尔的时候,梵高无比兴奋,他们一同写生,一同讨论。然而好景不长,高傲的高更直批梵高的绘画,不堪忍受的梵高曾经用剃刀威胁他,结果难以忍受的梵高用刀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两人的友谊彻底被打破,高更离开了阿尔,梵高却住进了精神病医院。

梵高注定只能以艺术为伴,性格怪异的他在爱情和友情上都受到严重的伤害。苦涩的爱情,艰涩的友谊并未将他从人生的苦楚中拯救出来,反而愈加催促着他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与画画结缘也许才是抚平梵高心理伤痛的最好良药,唯有画画才能使他忘却尘世中的烦恼,陶醉在自己的世界。

三、艺术春天

在经历工作和爱情的双重打击下,梵高陷入了无边的悲伤、孤独、困惑与彷徨之中,然而在历经人生困境的洗礼之后,他最终在艺术中找回了迷失的自我,他的绘画艺术在他的生命尽头加速前行,获得了艺术的春天。

受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梵高在去巴黎之前,他只知道荷兰的大师以及法国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杜米埃等人。受米勒的影响,梵高在此阶段主要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且其色彩多以阴暗色调为主。由于父亲的离世、家人的不满和故乡周围人群的排挤,梵高决定前往巴黎和弟弟提奥一同生活。在弟弟的推荐下,梵高认识了德拉克罗瓦,看到印象派绘画,结识了毕沙罗、塞尚、雷诺阿等艺术大师,点彩派艺术家修拉的艺术对他影响最大,他曾一度学习修拉的点彩画法。光与色的交融开启了他对艺术新的理解和观察方法,他放弃了晦暗的色彩表现,开始用颜色来表现大自然,他从印象派艺术中汲取了足够的营养,梵高逐渐迈向了他的艺术春天。

梵高的伟大远不在此,他很快发现印象派满足于外光色彩写实的弊端,另外出于经济压力,再加上梵高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弟弟提奥的生活,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工作。梵高决定离开巴黎,他来到法国南部阿尔地区,开始了他绘画生涯中最黄金的时刻。阿尔的风景让他痴迷,而且让他找到了故乡的感觉。他曾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道:“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荷兰的感觉,两地的景物有颇多相似之处,只是在色彩方面有所不同。当阳光明媚的时候,这里到处流淌着一种硫黄一样的淡淡的黄颜色,这里有许多足以让人兴奋得发狂的东西,任何地方,都值得竖起你的画架。”[2]193影片通过镜头向我们展现了梵高对阿尔地区风景的痴狂,片子有多个镜头反映梵高冒着烈日,顶着大风,甚至点着蜡烛,坚持外出写生,这些镜头都说明梵高对画画、对阿尔地区风土人情的热爱。梵高在阿尔地区创作出了他一生中备受关注的优秀作品,《向日葵》《夜间的露天咖啡屋》《卧室》《鸢尾花》《麦田》等一系列让人过目难忘的作品。“梵高的绘画不仅愉悦视觉更重要的是震撼心灵,他笔下的每一块颜色、线条犹如作家笔下尖锐的文字诉说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其作品中流动的线条、奔放的笔触、神秘的色彩,犹如艺术家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一样充斥着整个画面,它们是有温度和情感的。与其说那是梵高笔下的一幅幅艺术作品,不如说那是梵高一场场人生独白”。

四、苦难人生的终结

由于生活的压力,孤独的性格,不幸的人生遭遇等使得梵高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病痛时时刻刻折磨着他。梵高对绘画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从不放纵自己,即便是在生病期间他也坚持作画,他说:“我宁愿有希望有追求地活着,也不要在逆境与灾难中悲观失望。”即便如此,他的勤奋却从未得到上帝的眷顾,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艺术几乎没有得到社会肯定。梵高的一生只卖出去一张画,而且还是依靠弟弟的努力推荐才卖出去的。现实生活将他推到绝境,过度地作画和情绪的紧张使得他不断地被送往医院。

影片在结尾处再现了梵高被送往精神病医院的场景,在医院里梵高度过了他的最后人生。然而即便在精神病医院他也不忘作画,医生曾建议他不要过度劳累,可是他依然难以丢弃手中的画笔。艺术作品成了他生命的延续,他笔下的每一笔似乎都有呼吸,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谈论到梵高在精神病医院所作的画:“他画周围的一切:房屋与院、橄榄和杉树、医生和园丁……熟透了的作品,像鲜血,随着急迫的呼吸,从割裂了的血管中阵阵喷射出来!”[3]

梵高用他十年的绘画人生创造了无数的艺术神话,他的艺术作品影响了几代绘画人,而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执著于艺术创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无数艺术从业人员。电影《渴望生活》以传记的形式再现了梵高十年的短暂绘画生涯,反映了梵高坎坷的人生经历,再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狂热追求。当我们在欣赏梵高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将深深地缅怀这位为艺术而生的殉道者梵高,将他的艺术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7.

[2] 文森特·梵高.梵高论艺术[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