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李白写冬至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思亲 思家 思乡
思亲怀乡,是一切远游客子共有的情怀,也是人类拥有的共同美好情感。“有情天地内,多感是诗人”(唐·顾非熊),感情丰富、感受敏锐的唐代诗人,用朴素真挚的诗笔表达了自己眷恋故乡、思念亲人的生活体验和真情实感。思亲怀乡乃人之常情,但在不同的环境下这一情感的内涵也会有所不同。唐诗表现了人们在各种特定情景下的乡思亲情,使这一题材真挚感人,且丰富多彩,像节日思亲便是其中一类。传统佳节,合家团聚,欢聚一堂,理所应当,然有时却异乡作客、他乡漂流、远乡回望,王维重阳登高、白居易冬至贺节、高适除夜守岁,值此佳节之际,诗人却欢愉之情甚少,愁苦之感倍生。他们利用对写法与对比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宦游人漂泊的伤感独语,远行者飘流的辛酸滋味,羁旅客飘零的凄然神伤,表达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共同心声,质朴的诗句之中透露出一丝幽幽的酸楚、一缕浅浅的忧郁和一股淡淡的感伤。
一.思亲:宦游人漂泊的伤感独语
王维于重阳节忆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古代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相聚登高,插茱萸,饮酒。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旅居京华时所作。对于十七岁的王维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两个“独”字一个“异”字,凸显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漂泊感,展示一种身世浮萍的孤独感,彰显一种异乡流浪的悲凉感。“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哀伤幽怨的神色中一瞥充满温情的目光。“佳节”既是事实现状,也是自己孤独无依情感纽带所系。唐代是一个浪漫的朝代,一个开放的时期,也是一个特重节令的时代,人们用各种娱乐游艺活动,来冲淡节日中祭祀、禁忌、祈福等宗教内涵,来冲淡积压中日常生活中的悲凉和无助。晚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有云:“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在一个悲伤的节令里,人们追逐着快乐,用快乐来缘饰自己对时光的恐惧。现代歌谣《中华民谣》唱的是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之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插满头……”秋日登高远望,目送雁阵,头插,欢快淋漓,然醉人的笑容之下仍是寂寞满怀。这种快乐,包含着团聚和亲情,蕴藏着和谐与温馨。“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飘流在外头,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九月九的酒》),重阳应聚首却难,该快乐而忧愁,却漂流他乡,愁绪不断,思念不断。这种愁绪,寄托了凄凉与悲伤,蕴藉了孤独与流浪。
“遥知兄弟登高处”,一“知”即对往日的回忆,于故乡的思恋,对于漂泊的王维,具有极大的诱惑,家乡兄弟欢聚,在彼此亲昵而关切的打量与寻问之中,缥缈着一丝隐隐的缺憾。思念的感伤,弥漫的深情,一个孤独的人,就这样感动了,在异乡的秋风中深深地感动着。茱萸成为了思念的载体,“遍插茱萸”是一个理想,但它只能招来一阵袅袅的秋风,在长安和蒲州之间浮动,寒意阵阵袭人。“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采桑子·重阳》)重阳节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凝结了生活的内涵,如此真切而形象,具有普遍而悠久的意义,成为节令的一个情感标志。“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人人心中所有的客思情愁,非王维一人独有,隐隐之中透露出淡淡的感伤,“临川多悲风,秋日苦凄凉。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阮瑀《杂诗》)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对写与对比手法的精妙结合。首先是对写的手法。前两句直笔深入,后二句从对方落笔,谓之对写法。清人浦起龙称之为“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浦起龙《读杜新解》)之意象创造手法。这一方法,与其说是一种艺术创造手法,莫如说,是对人们情感经验的成功提炼,对人们情感世界的更深刻、更细腻的挖掘。在怀人思亲的世界里,情到深处,所谓刻骨铭心,朝思暮想,它已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念头或执著的想法,而是眼前幻化出所怀所思之人的具体场景、具体形象和具体言谈行止,一句话,是历历在目、耿耿于怀的一个活生生的对象,凭藉于此,聊以慰怀。《诗经》中许多杰出的怀人诗,就采用了此类艺术手法,把自己思恋的情感通过对方的行为来体现,“诗从对面飞来”。如《诗经·周南·卷耳》描摹了一个不胜思恋之苦的思妇形象,文字纯是思妇的想象之词,思妇之苦幻化成远行的丈夫对自己的不胜思念。《诗经·魏风·陟岵》描写役夫对家人的思念,呈现的却是登高之处遥想父母兄长对自己的牵肠挂肚。《诗经·豳风·东山》刻画了戍卒的家园幽思,镶嵌了妻子等候丈夫归来的细节。
对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也是袁枚所谓“诗文贵曲”(《随园诗话》)之妙,这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唐诗中最为传诵的当属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的《月夜》
从对方入手,写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诗中写道:今夜在鄜州,只有妻子独自看月了。可怜我那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夜雾沾湿了妻子浓密的发丝,清冷的月光使她的玉臂感到寒意。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够倚着薄帷望月,让月光照干彼此的泪痕。此诗的妙处,正如明人王嗣奭《杜臆》所说:“意本思家,而偏偏写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至念及女儿之不能思,又进一层。”从对面落笔,写出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对写之至,儿女“未解忆”,不但衬托出妻子内心的孤苦,而且诗人怜惜儿女的一片慈父之情,也跃然纸上,感人肺腑。施补华谓《月夜》诗为“无笔不曲”(《岘佣说诗》),究其原因,乃对写法之结果,处处曲写,尽置想象之辞,将诗人一往情深的爱怜写得深沉感人,顿挫郁积,令人味之不竭。
“遥知兄弟登高处”,一个“知”字,遥相呼应,不具体表达自己如何思亲,而从对面落笔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想念自己,这样既曲折表达出家人对自己的思念,又更深一层地写出了对家人的相忆和体贴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一经写出,便万口传诵,表达了人人容易遇到的事实和人人容易产生的感情。故俞陛云说:“诗到真切动人处,一字不可移易也。”(《诗境浅说续编》)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
其次是对比的手法。一是内容的反差对比。以乐时写哀情,倍增其哀。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欢快的时刻,应是融融泄泄,不应是愁绪满怀,哀思盈膺。重阳登高,冬至贺节,除夜守岁,节日之热闹,欢聚之快乐,人生之繁华,于王维、白居易、高适而言,却是孤独、凄凉、寂寞充斥诗里行间,忧愁、感伤、悲戚萦绕胸次心间。王维逢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一语道破心机,语虽平淡,情已深挚,非情动于衷不可解也。旅居为“客”,漂泊他乡,此一层意也;为“异客”,孤寂比客尤甚,此二层意也;“异乡”之“异客”,又着一“异”字,凄凉倍生,此三层意也;“独”在异乡为异客,突出一个“独”字,哀伤幽怨,此四层意也。客居他乡,客心凄然。二是形象的映衬对比。用孤单作愁思,愈见其愁。“遍插茱萸少一人”,“遍插茱萸”与“少一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相忆之情与孤独之思相得益彰。
质朴之中见深厚。真理是朴素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就像家常话一样脱口道出的诗句,朴素无华,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却高度概括了人们“独在异乡”时的普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佳节思亲这一生活现象体验的深刻。
二.思家:远行者飘流的辛酸滋味
白居易于冬至日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念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冬至是一个与新年媲美的人文节日,民间至今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俗语,有“肥冬瘦年”之谚。唐人又以“小岁”称冬至,白居易在小岁日对酒吟出了“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的佳句。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放假,民间互赠饭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如年。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趣味,如今在他乡的客店碰上这个佳节,该如何过呢?“抱膝灯前影伴身”,“抱膝”,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渲染环境,又照应“夜”、烘托“影”,“伴”字,绾和“影”与“身”,着一个“伴”字,世运之沧桑,人事之变幻,自身之凄凉流离、悲怆孤寂俱在其中。“影”乃“身”之魂灵,“身”乃“影”之躯体,身随影动,影与心通,“影徒随我身”(李白《月下独酌》),“残灯无焰影幢幢”(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茕茕孓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抱膝灯前影伴身”之经历,但凡有此阅历之人皆亲身体验过,诵之令人倍感亲切,柔肠万种。“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那是杜甫之悲欣交集,“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临江仙》)那是晏几道之喜出望外,“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那是李商隐之郁闷孤寂,“抱膝灯前影伴身”,此乃香山居士之思家情结,何等曲致、何等深婉、何等含蓄、何等隽永。
“想得家中夜深坐”,一个“想”字,思接千里,思家之情溢于言表。明明是自己思家,却说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家中夜深围坐,絮说远行未归之人,驿馆孤灯影伴,想念家中围聚之亲,两厢映照,思之愈切,念之愈切,情之愈切。独在旅途,只影伴身,孤于行程,一心思亲。白居易冬至日“抱膝灯前影伴身”,思家无限,“抱膝灯前影伴身”,“影”与“身”构成淡淡的映照,思家之情与孤寂之感如影随身。
三.思乡:羁旅客飘零的忧郁神伤
高适于除夕夜思乡: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为何叫作除夜?光阴过去为除,《诗经·唐风·蟋蟀》有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这大概是有关除岁之“除”的最早使用。当此除岁迎新之际,“当此之时而不乐,则日月将舍我而去矣。”除夕之夜,传统习俗,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人却于万家灯火其乐融融之时,却“旅馆寒灯独不眠”,一个“寒”字,“寒”气袭人,旅馆之凄凉,除夜之凄寂,“客心”之“凄然”,着一“寒”字,情愫尽现,境界全出。“霜鬓明朝又一年”,一个“霜”字,“霜”意盎然,思之久、恋之深、想之苦,跃然纸上,得环其中。将故乡之思与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置在具有欢乐色彩的除夕之夜,将“愁鬓”的生命体验置于“明朝又一年”的时间流逝的临界点,诗意盎然,思绪不断。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除旧迎新之际,更具有宏大的盛唐气象和普遍的生活意义,将北固山下的具体景象升华为一幅宏伟雄奇的海日除夕图,含蓄了生命新旧交替的哲思诗魂。除夜之诗,含蓄哲思,涵咏不尽,体味无穷,积极向上,乐观宏达。除夜之时,心境平淡冲和者也有: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白居易《除夜》
多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生命仍然存在的怡然自得,是那种“七十期渐进,万缘心已忘”的闲适和“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三年除夜》)的惬意。这其中不乏一种诙谐与,然缺少一份昂扬与激情。除夜之时,感受“霜鬓”、“衰鬓”与“愁颜”者亦有:
旅馆谁相同?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长期漂泊,客中寂寞,除岁夜阑;他乡逆旅,寒灯相亲,人何以堪。孤苦冷落,苍茫百感,寥落辛酸,凄苦万端;一意连绵,寄慨深远。
“故乡今夜思千里”,一个“思”字,联系两地,客心凄然思故乡。沈德潜说“作故乡之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亲人思念诗人,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高适除夕夜“客心何事转凄然”,眷恋不断。“旅馆寒灯独不眠”,“寒灯”与“独”相映成趣,相忆之情与孤单之思油然而生。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罗邺《雁》:“想到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写思乡之情,都从对面着笔,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佳节倍思亲”,它表达了人人容易遇到的事实和人人容易产生的心情。以上三首节日思亲唐诗运用对写和对比的艺术手法,迫使读者探寻所呈现的简朴语言中的更深刻意义。每逢佳节,正是诗人情感最活跃,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倍思亲,正是诗人情感最直露,也是最深沉的体验。思从对面飞来,诗从对面飞来。诗作境界开阔,意义宏远,将难尽之情尽于意象之中,不浅露,不直白,委婉深沉,一波三折,余韵无绝。
参考文献:
[1]张明非.唐诗咀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张爱华.唐诗二十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4]宇文所安 贾晋华.盛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4.
[5]李浩.唐诗的美学阐释[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元洛.唐诗之旅[M].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7]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尚永亮.唐诗艺术讲演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李敬一.壮哉唐诗[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8.
[10]王兆鹏 邵大为 张静 唐元等.唐诗排行榜[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1]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诗言志”,故鉴赏诗歌的第一要务就是品味诗歌的情感主旨,这是水之源,木之本。面对一首自己没有见过的诗歌,如何才能快速提纲挈领地把握住作者的写作初衷,掌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呢?
一、析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诗歌的标题常常含有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作者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所以,一首诗拿到手,我们可以先从诗歌的标题寻找突破口,看能否从中获得把握情感主旨的信息。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诗题不仅显示了时间、地点、事件――冬至夜晚客居邯郸,而且表明了情感主旨――思家。仅仅一个标题,就给读者展现了诗歌的感情主旨及全部信息。
一些诗歌在题目中直露地表明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如陆游的《书愤》,文题就意味着作者要抒发的是心中的激愤,而事实上全诗也正是以“激愤”贯串始终的。有些诗歌虽然没有带有表示感情的字眼,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类别特点判断出其情感主旨。如久写不衰的送别诗,它们的题目大都带有一个“送”字,这类诗歌除了极个别的有劝勉和励志之意外,大部分是表现对朋友的祝福、安慰以及作者自己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和离别之苦。怀古咏史诗往往要将所咏之史在题目中点明,具有借古讽今或消解愁绪的基本特点,抓住题目中涉及的历史事实,联系作者的个人遭遇,可以比较容易地揣摩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诗作的思想内容。诸如此类,边塞诗、田园诗等题目也都各具特点,不可忽视。
二、看注释
自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出现主观试题以来,“注释”作为试题的一部分便随之出现。这些注释往往都是用来交代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人生经历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作品的内容。如2014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考查的是《秋暮吟望》,对首联“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中的“老一枝”的出处进行了注解:“‘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试题要求我们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显然,注释中“终老山林”就是对作者心境的提示,回答时只不过要结合全诗展开分析罢了。
总之,诗歌给出的注释绝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我们扫除阅读的障碍,在解题方面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重视并充分发挥注释的作用,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意象
意象是蕴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古代诗歌中作者常常借助某些特定意象含蓄地表达情感,这些常用的意象大都有固定的寓意,如“折柳”含有惜别怀远之意。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要求回答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的寓意就是送别,作者用“折柳”这一意象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并且为下一句抒情作了铺垫。
古诗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固定的意象,这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蕴。它们在诗中出现,往往暗示着一种固定的情感和情绪。如:月亮表思念之情;象征隐逸、高洁、脱俗;大雁(雁、飞鸿)寄寓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我们在阅读古诗时,只要抓住了这些意象,也就把握了含有该意象的古诗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象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并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去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
四、品词句
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都必须借助词句表露出来。而一些透露作者情感主旨的字眼便常常会在诗词中出现,如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笼”“争”“锁”等,带有一定情感倾向的形容词“寒”“老”“残”等,直接表露作者情感的词“喜”“愁”“思”“忧”“独”“孤”等。如果能捕捉到那些最能表露作者情感的字眼,便找到了把握作者情感主旨的钥匙。如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Ⅱ考查了韦庄和郭震的两首诗,而且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要求我们回答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在答题前还是让我们关注一下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吧,韦庄写“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其中表情感的重点词语是“惆怅”;郭震写的是“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其中表情感的重点词语是“笑说”,只要抓住了这两个词语,两首诗表达的感情的不同就昭然若揭了。韦庄诗的“灯前”透露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郭震诗的“灯前”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景,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
总而言之,把握诗歌的情感主旨并非易事,但它绝非高深莫测的难事,只要我们掌握鉴赏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解题时就一定能够得心应手。
【阅读训练】
春 归
唐 庚①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③,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惠州。②孤城:指作者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③寒食:寒食节。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
答:
2.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答:
【越调】柳营曲 范蠡①
无名氏
一叶舟,五湖游,闹垓垓不如归去休。红蓼滩头,白鹭沙鸥,正值着明月洞庭秋。进西施一捻②风流,起吴越两处冤仇。趁西风闲袖手,重整理钓鱼钩。看,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助越王灭吴后,归隐江湖。②一捻:一把,形容西施的体态非常纤秀。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曲塑造了范蠡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曲的最末一句与李煜《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在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注]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注]劝君:可看作是作者自言自语。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中所写的是 之景。词中哪些景物可以体现?
答: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劝君莫上最高梯”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
木兰花慢
别西湖两诗僧
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注]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 。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注]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杭州北山有三生石。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起句“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
余老师对我说:“李国鹏与他这个年纪的高三男孩子相比,显然是独特的。他身上有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殊气质。而他对一些历史典故的熟悉程度甚至令我们一些年轻教师都望尘莫及。”
但直到与李国鹏面对面交谈,我才真正感觉到余老师所言非虚。
记者:很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契机,让你与诗词歌赋结了缘?
李国鹏:6岁冬至的那天,我偶然从书架上抽了一本唐诗选集,现在有时候回想起来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就是非常地熟悉,看的时候就觉得很喜欢,虽然看的诗完全没有解释,只能自己暗自揣摩,但是那种感觉很美妙。后来,我去拜访了我们那里当时研究国学的一位老师,他引导我开始系统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而且还常常带着我到全国各地游历,开阔眼界。渐渐地,我就觉得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自然而然地化入笔尖,提笔写作的时候,根本不用刻意去想。我也慢慢感觉到自己的整个灵魂都好像特别喜欢中国古典的诗和赋,有时甚至走路、睡觉,想的都是这些。
记者:我也曾经听老师和同学说你对诗赋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了。能够到达这样的境界,一定花了很多的时间钻研吧?
李国鹏:嗯,在最初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就给我订了一个学习进度表。6到8岁,学唐诗和宋诗,以唐诗为主,我特别仔细研读了李白的诗句;8到9岁,开始学宋词、后唐词和清词;9到11岁,学习的是赋和骈文,因此我得以读到司马相如的煌煌大赋;11到12岁,就开始学从先秦开始的各个朝代的文章了。按照这个计划表学下来之后,我现在自己觉得“文”这个方面的学习还是有所欠缺的。我记得,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所谓“国学”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所在,所以我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太多了。就像我老师说的那样,要研究国学,光学诗词歌赋是不够的,所以他还曾经花了很多功夫引导我去鉴赏我们的古代建筑啊、雕塑啊、书画啊、古玩啊等等,并且与很多业内的行家们作交流,这些对于我更好地学习诗词歌赋非常有帮助。
记者:那么目前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感觉有什么困惑吗?
李国鹏:就目前来说,我觉得自己在写赋的时候,如何把握结构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而且它已经困扰我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了。但无论怎样,我这辈子的目标就是研究国学,尤其是诗和赋,这点不会改变!所以我希望自己接下来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从事这方面的学习。但是我现在必须应对的是高考这个现实问题。由于在高一、高二的时候一直忙着自己的写作,功课荒废了不少,现在需要抓紧补救。另外我还有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很多人认为高考语文卷中古文阅读部分我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实际上我并不能在这块拿到很高的分数。虽然考的古文篇章我大凡都已经看过了,但是由于当时我阅读时对这些文章的理解是在查阅了很多版本的注释之后形成的自己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可能和命题老师的指向不同,所以,我还需要有一个适应考试的过程。但说实话,这是非常痛苦甚至无奈的……
抓紧补救。另外我还有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很多人认为高考语文卷中古文阅读部分我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实际上我并不能在这块拿到很高的分数。虽然考的古文篇章我大凡都已经看过了,但是由于当时我阅读时对这些文章的理解是在查阅了很多版本的注释之后形成的自己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可能和命题老师的指向不同,所以,我还需要有一个适应考试的过程。但说实话,这是非常痛苦甚至无奈的……
结束采访后,余洋洲老师说,像李国鹏这样的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机会,能够让他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他就会成为中国的国学大师。
李国鹏的作品
伤别
登山送水,临水别渡,斯君一去,即为永隔。
悲夫燕地,壮士赴死,慨然激愤!易水之寒,人禽避之,赤子之诚,相送夹道。狂吟不返之歌,遏之行云,壮乘凌虚之风,挽之波涛,愁草涤荡江渚,悲水怒啸长空。激于义,尽于忠,亦为壮矣。
然则,报士侠客,忠勇为国,慷慨赴远者寡矣。书生佳人,儿女情长,知己亲朋,情思牵念。情焉?义焉?恩焉?斯者为别,尽彰黯然。
南浦春草,长亭秋醅,东君之始归,秋风之乍起,零芳澹澉于江河,颓木萧瑟于怆风。阴霾蔽空,飒风劲雨,其何能阻行;千尺柔柳,万般温情,曾不足羁留。皇天之不绝命,竟不得操之己身。
吴之南,越之西,悲青山之郁叠高阻,两乡壅隔;泣碧水之重迂复折,百川弗交。宵梦困而得相顾,明接膝以交言为妄作;恍惚而得相交,惊觉始知虚幻。每念于此,莫不太息。
奇葩易落,佳人易殒,别后三年,病殇苏城。魂一夕而九迂,神飘而无定,恨九天之重锁,魂栖迟而神徘徊,俱难往返于阴阳。心凄怆而意恻,冉冉而无语涕流。
“南柳性柔,北柳性留;南柳性观,北柳性伤。”永隔始知君语之凄然,念此则神伤恸哭,明别离之悲哭。性无忧而至惆怅,君已逝去能释然?
登高寄怀
迎风上高楼,西风俱含愁。
衷肠苦欲断,何时是尽头?
猿啼催人泪,不堪枉凝眸。
晚景入目来,满目尽是秋。
犹悔年少时,诗酒任风流。
风流只旦夕,此后唯余忧。
一,糯米饮食文化圈的形成
近五十余年来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中国的水稻栽培起源于距今约万年前的长江流域,距今约四五千年前水稻已经陆续北上进入黄河流域。
中国文字的发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有关水稻的文字记载也首先见诸商周时期。如《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为酒为醴,烝畀祖妣。”醴即是用稌米酿的甜酒。古代黄河流域也称稻为稌,那时的稌或稻,主要都指糯稻(详后)。《诗经》里还有《小雅·甫田》、《唐风·鸨羽》、《豳风· 七月》、《小雅· 白华》、《鲁颂· 闷宫》等章,都有咏稻稌的诗句。
需要指出的是,《诗经》及其他古籍所记的“稻”词,主要是指糯稻米,不是现在我们日常吃的非糯的籼米或粳米。古代非糯的籼稻或粳稻的栽培要比糯稻为少。这要从稻词的来源说起,水稻既然是自南向北传播,稻词自然是从南方带去,其语音也不是北方的夏言。最早的稻词见诸《春秋· 襄公五年:会
吴于善缓。”《谷梁传》:“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缓”(nuan,同暖)和“糯”(nuo)是双声的音转。秦灭楚越后,少部分越人东渡去了日本,同时带去水稻栽培技术,是日本有水稻之始。日语称水稻为“ィネ”,即是“善缓”音的保留。《说文》:“稬(即糯),沛国谓稻,糯。”沛国在今安徽宿县一带,春秋时属吴国,吴和越语言风俗相同,吴越人就是以糯米为主食的,所以由吴越人带到日本的也是糯稻。
“越”本来是国名,其族属“闽”(蛇图腾,龙的前身动物之一),但是后世习惯于以越为族称。战国以后,又出现“百越”的称呼,是泛指古代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的居民。百越族自秦汉后陆续向西南贵州、广西、云南、及泰、缅、老挝等地迁徙,他们仍保留以糯稻为主食的习惯,并非是他们迁到这些地方以后才改以糯米为主食。日本学者常常到现今云南少数民族(如彝族、侗族等)地区进行风俗民情调查,以之与日本民间的风俗民情相对照,发现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过年时,家家都要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用木杵反复舂软,做成年糕吃;又如侗族一种特殊的糯米加工方式,称“糄”(bian)米的,在日本也同样有,日文也作“糄”。可见糯稻栽培圈在历史上的范围是东亚从西南向东北横跨两河流域,直到日本九州,要远比现在为大。“糯稻栽培圏”是就农业生产的角度命名的,若从饮食文化的角度看,称之为“糯米饮食文化圏”更为贴切(详后)。
黄河流域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一直是向着干旱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气候的转旱,雨水减少,河流湖泊逐漸干涸,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不断缩小,旱地的小麦取而代之,并迅速发展,所以今天北方人过新年以包饺子吃为主,但还保留元宵节吃汤圆的传统,糯米食品远不及南方繁多了。
唐朝是南北稻麦消费的转折点,因为唐朝以后南方的稻作农业蒸蒸日上,赶超北方,唐王朝及此后历代王朝都依赖运河漕运大米到长安、洛阳。唐玄宗(713~755)在端午节宴群臣诗云“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官宴雅臣。…”[1]笔者查检《全唐诗》,共得咏稻诗263首,另咏粽诗 7 首,咏麦诗253首,通过诗歌也可以窥见稻麦消长的一斑。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回忆北宋首都开封的城里各式各样的丰富点心,种类十分繁多,但是提到的糯米食品只有端午的粽子、春社、秋社及重午、重九的社糕,还有最热闹的马行街铺席供应的糍团、团子等数种。而南宋首都临安(杭州)记录的糯米点心,琳琅滿目,有丰糖糕、乳糕、镜面糕、重阳糕、枣糕、拍花糕、糖蜜糕、裹蒸粽子、栗粽、巧粽、金铤裹蒸茭粽、蒸糍、元子、汤团…等数十种之多[2]。
现在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的饮糯米酒和吃各种糯米食品的风俗,远较汉族地区为丰富多采,这些吃法还吸引外地人成为旅游品尝的项目,如傣族的竹筒饭(又称香竹饭),用糯米泡在香竹筒里,在火灰中焐熟,劈开后食用,柔软香甜,是待客佳品,被称作“傣族风味”。海南黎族、台湾高山族等也都有做竹筒饭的传统爱好。可是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和江南一带到处都有竹类生长,为什么现在少见做竹筒饭?这是因为现在的两湖和江南一带的糯米栽培面积急速减少,日常饭食不是糯米之故。唐诗和晋代文献如周处《风土记》里都有用竹筒做粽子的记载,其道理同竹筒饭一样。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接触到的糯米食品,已经越来越少,苏州的糕点老工人还知道糯米点心有近千来种之多,实际上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现在已失传不会制作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占领了我们城市饮食市场的很大份额,这种单一化的快餐食品,脂肪过多,导致成人和儿童过分肥胖,却打败了历史流传下来的多样化中式点心,而受到单一化冲击的又何止糯米一样。但是笔者认为,糯米深深融入中华饮食文化的情结,是不会轻易消退的。
二,糯米的起源与祭祀
栽培稻(Oryza sativa) 是从亚洲多年生野生稻(Oryza ruffipogon) 驯化而成 ,亚洲多年生野生稻群体中没有现成的糯质野生稻,那末栽培稻中的糯稻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很饶兴味的问题。可能是我们的先人在驯化野生稻的过程中发现了个别纯合的(遗传学上的隐性基因)糯质稻株,经过反复选择种植,终于获得栽培的糯稻,[3] 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和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这种既好吃又可酿酒的糯米是怎么来的,先人们无法解释,于是归因于上天的恩赐和祖先世世代代的种植。因此,每逢收获季节,人们一定要把丰收的糯米酿成酒,煮成饭,做成点心,祭祀天地和祖宗,然后才开怀畅饮,进食糯米飯和点心。这个祭祀的仪式,当然是紧接着在水稻收获后举行,所以古代的“年”最初是庆祝收获的节日,以后随着天文观察的进展,把一年分为四季,知道冬至是太阳光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日照开始慢慢延长,意味着旧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庆丰收的年慢慢同大地回春的冬至年合在一起了。
“年”字的小篆写作“禾”下从“千”,故《说文》解释:“年,五谷熟也。从禾,千声。”汉时还没有发现甲骨文,这个解释代表汉时的观念,并流行于后世。但在甲骨文里,年是“禾”下从“人”,是个会意字。(古代狭义的“禾”,在南方指稻,在北方指粟,广义的禾泛指五谷。)“年”象征禾熟以后,人们背着收割下来的禾把,表示丰收喜悦的意思。这“禾”下从“人”的年字,在现今川东鄂西土家族的“茅谷斯”庆丰收舞蹈里,有着生动的表达。土家族的茅谷斯舞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调年会”上举行(调年指辞旧年换新年),先是祭祀天地和远古的祖先,焚香敬酒,祈求谷物丰收。祭毕,开始各种表演,其中最突出的是茅谷斯舞,参加跳舞的人,全身周围扎满稻草,头上戴的是稻草編的尖顶帽,帽顶上伸出五条稻草辫子,看起来整个人变成稻草人,这个古老的庆丰收仪式,真是禾下从人的“年”字最生动的诠释了。[4]
笔者以为年字上半的禾,当是糯稻,因为祭祀和祭酒都必须用糯米(酿酒必用糯米的理由详后)。《山海经· 南山经》说:“其祠之礼…糈用稌米。” 糈是祭神专用的精米,指定要用精选的糯米。这种精选米粒的传统,从祭神延伸到后世皇室的食米,汉时设有专职的官员负责择米,称“導官”,属大司农(導应作“道”下从“禾”,字库缺此字),唐宋设導官署。这种制度也传到日本皇室,日本皇室的择米是由女子担任。祭神的酒,最初是不许人饮的,现今戏曲舞台上表演的祭祀或盟誓,在祭毕后,把盞中的酒朝天转向地上一洒,即是其遗风。所以稌酒、糯米饭等都是由祭神沿袭下来的饮料和糯食。
从上引《诗经》“丰年多黍多稌,…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来看,表明早期的糯米以酿甜味的醴酒为主。《汉书· 楚元王交传》:“元王毎置酒,常为穆生设醴。”颜师古注:“醴,甘酒也;少麹多米,一宿而成。”穆生不会饮酒,楚元王特地给他饮酒精含量甚低的甜酒。晋·左思《魏都赋》:“蕙风如薫,甘露如醴。”与醴相似、并常常与醴连称的有醪,《庄子· 盗跖》:“今富人耳餐钟鼓筦籥之声,口嗛于芻豢醪醴之味。”醴是去滓的清酒,不去滓则称醪醴(醪音劳,liao,和醴音li ,是双声),或醪酒。醪醴是浊酒。醪糟即醪醩,就是现今的甜酒娘(酿)。后世醴取得泛指酒的含义,并不严格限于甜酒,醴是黄酒的前身。
三,从醪醴到黄酒
就世界范围而言,酒的种类因原料而异,主要分果酒、奶酒和粮酒三大类。果酒以葡萄酒为大宗,粮酒以黄酒为主角。果酒和奶酒是西方畜牧民族的产物,粮酒是东方农耕民族的发明。水果中天然含有糖类的果汁,果皮上常附有天然酵母,只要温度适宜,果汁就会发酵成酒。家畜的乳汁含有乳糖,同样可由天然酵母发酵为奶酒,所以笔者称之为产物。而粮酒的原料~粮食的成分不是糖,是碳水化合物淀粉,淀粉要经过淀粉酶的分解才成为糖,再由酵母的酒化酶将糖变成酒,中间有人力的参预在內,所以称之为发明。果酒、奶酒和粮食酒那个最早?是有争论的,西方的考古学强调果酒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以前的伊朗和埃及;可是中国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稻谷(米)的遗存,其年代经测定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有十余个之多,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等,个别近万年以前,如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等,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到此为止。
中国古代也有果酒,只因粮酒丰富,果酒始终属于次要。中国的酒主要分黄酒和白酒两大类,白酒是要经过蒸馏设备和技术提高酒精的含量,改善丰富其品味,属于后起的发展,白酒之根在黄酒,故黄酒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据有领先的地位。(黄酒是相对于白酒、葡萄酒等而言的大名,除绍兴黄酒以糯米为原料外,国內各地生产的许多黄酒也有以粳米、黍米、玉米、小米、小麦等作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压榨、过滤、贮存、勾兑等工艺生产流程而成,不在本文之列。)
从文献上追踪,在黄酒之前,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醪醴阶段。春秋时期,越王勾踐为了报仇雪恥,采取鼓励民间多生子女的措施,凡妇女生男孩的,奖给酒两壶,狗一头;生女孩的奖给酒两壸,小猪一头(《国语.越语》:“生丈夫,二壶酒,一犬; 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吕氏春秋》还记载越王与民同甘苦的传说:“越王苦会稽之恥,欲深得民心,…身不安枕席,口不得甘味,…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5]这“有酒,流之江”即后世“投醪”典故的来历。宋· 嘉泰《会稽志》还有投醪河的记载,传说这河在今绍兴市南。越王投醪之酒,当是绍兴黄酒的前身。
古代风俗,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水滨饮宴,说是可以袚除不祥。晋·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已日, 时任会稽内史的书法家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 在兰亭修禊,当场挥毫写《兰亭集序》云:“…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兰亭在今绍兴西南,王羲之与他的诗友们流觴曲水所饮的已经是黄酒了。从越王勾践投醪时的浊醪,经千余年的改善,到南北朝时,已演变成为“山阴甜酒”了。农历三月三的“曲水流觴”佳话,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予以恢复,改为公历4月11日,邀请中外书法家们一年一度在兰亭雅集,即兴挥毫、同时暢饮于流觴曲水之边,成为纪念兰亭雅集的文化活动日。
历史上的汉唐盛世,重心有所不同,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密度)的重心都在北方,南方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唐朝历经南北朝战乱后多次的北方人口南迁,主要都在江浙一带,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全国的农业、经济、文化、人口在南方开始有很快的发展,这里是古老的吴越文化根据地。唐朝著名的诗人如贺知章、宋之问、李白、杜甫、崔颖、孟浩然、刘长卿、秦系、严维、白居易、元稹、方干、张 乔等,和绍兴酒都有过不解之缘,贺知章、秦系、严维是绍兴人,更不在话下。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所咏的第一位便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的致仕宰相贺知章,杜甫十分幽默地描写贺知章的醉态:“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赞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八仙歌》中三位绍兴籍诗人所饮的当然是绍兴黄酒,其余象方干(浙江桐庐)、刘长卿(安徽宣城)、孟浩然(湖北襄樊)张乔(安徽贵池)等,想必也饮黄酒。元稹、白居易虽然是北方籍,但在唐穆宗长庆年间(82l一824年),元稹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白居易为杭州刺史。两人互相酬唱,促成诗兴的自然是越州的山水和镜湖水质优异所酿成的黄酒。
绍兴酿酒业发展到宋代,已经成为宋朝财政收入的大头。《文献通考》载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天下诸州所课的酒税,越州达十万贯 以上,高出附近各州一倍。北宋南渡建都临安(杭州)后,一百五十余年的太平安定,商业繁盛,人口激增,通都大邑的四十个新兴城市中,浙西占十四个,浙东九个,江东八个,江西、福建各四个,湖南一个。[6]商业城市是刺激酒类消费的重要动力,《梦粱录》有“酒肆”和“分茶酒店”两则,记述临安酒店的佈置、设备及营业范围、买卖内容等,继承北宋和五代规模,颇为详细[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饮酒与歌伎娱乐相结合,类似现在杭州和各大城市的餐馆歌厅,只是优美娴静的串串灯笼,芳醇的黄酒,清香的緑茶,换成了五彩眩目的霓虹,泡沫的啤酒,浓郁的咖啡而已。其间年年月月、日日夜夜不知道消费了多少的黄酒。
酒类的大量消费,促使糯米价格上涨,导致糯米种植面积的扩充增加,糯米品种也更多样化,嘉泰《会稽志》记载当时种植的糯稻品种达12个、宝庆《四明志》达10个。《齐民要术》收录北魏全部糯稻品种,也只有11个。宋理宗宝庆《会稽续志》 引孙因《越问》记载,当时绍兴糯稻竟占农田的五分之三。
绍兴黄酒随着历史经验积累,酿造的技术也日益精进。到清· 康熙年间无名氏所写的《调鼎集》中给绍兴酒以十分高的评估:“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清初袁枚《随园食单》中给予绍兴酒以美学的赞许:“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
四,糯米的化学组成与糯食、糯酒及其他用途的关系
吃过糯米饭的人,都会有糯米饭特别耐饥、或不易消化的感觉,故老年人和儿童不宜过多吃糯米饭食。喜爱黄酒的人 ,都称赞黄酒那独特的香醇,糯米还有许多非饮食方面的用途。凡此,都与糯米的化学组成有关。
古人早已发觉糯米耐饥的特点,所以不论是部队行军(或个人出门远行),随身携带的干粮,都是用糯米蒸熟后晒干而成,专名“糒”(bei)。糒和醪也是慰劳军队的物资:“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遣广。”(《史记· 李将军列传》)。将糒裝入布袋,随身挂在肩背上,在行军中途休息需要进食时,不必举火,用清水冲泡,即可食用。这种传统到清代仍有沿用,清· 王韬《淞滨琐话· 煨芋梦》:“腹馁,掬涧中清泉,和所裹干糒食之。”相信在少数民族地区恐怕也还有遗留的习惯。 这种糒米现在人们已很陌生,但日文字典里也收有“糒”字,意义和用途同中国完全一样,显然由中国传去。
作“糒”必须用糯米,是因糯米特别耐饥。糯米何以特别耐饥?这要将糯米的化学组成同籼米、粳米作比较,便很容易理解。糯米、籼米、粳米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淀粉的分子连接成直线狀的,称直链淀粉;连接成分支狀的,称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越高,米质越富粘性,反之,直链淀粉含量多,则米质便松散不粘。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9 % 直至100 % ,所以米质最粘,最耐饥也最适合酿酒;粳米含直链淀粉约16—24 % ,平均21%,粘性便差于糯米;籼米含直链淀粉约16—32%,平均26 %,粘性最差,最不耐饥,也最不宜做酒。附带需要指出,糯米不是籼粳以外的另一种稻米,籼和粳中都有支链淀粉含量高达100 % 的米,分称籼糯或粳糯,由于这样称呼太麻烦,通常把籼糯和粳糯合称糯米,非糯的籼和非糯的粳简称籼或粳。籼糯和粳糯外形的区别是,籼糯的米粒细长,粳糯的米粒短圆,至于支链淀粉的性质两者完全一样。
其次是蛋白质含量与酒味是否純正有关。蛋白质含量越高,酿成的酒杂质越多,酒味杂而不純。籼米的蛋白质含量约9—12%,粳米和糯米的蛋白质含量相近,约7%—9%,所以籼米酿酒的品质最差,粳米主要是直链淀粉含量高,所酿的酒也不如糯米。[8]
为什么淀粉分子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三者的耐饥程度的差异和酒质的优劣?这需要对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分子结构作简单的说明。
支链淀粉的分子形狀好象高粱的穗(圓锥花序),小分枝很多,每个小分枝都是由D- 葡萄糖残基以α -1,4 苷键成链,但在分支的接点上则为α -1,6苷键。故分子的排列比较疏松,吸水快,蒸煮中容易糊化(糊化是黄酒加工中的一道工序)。直链淀粉的分子象糖葫芦串,排列整齐,分子之间靠拢紧密,蒸煮中糊化比较困难。又,淀粉糖化酶对支链淀粉的分支点(1,6 键)往往不容易切断,残留在酒中的糊精和低聚糖较多,这是糯米酿成的酒口味比较甜厚而醇的原因所在。[注:低聚糖是淀粉和单糖(即葡萄糖)的中间产物。][9]
糯米在酿酒、饭食以外的用途甚多,而且都同支链淀粉含量100%有关,这里必须附带叙述一下,以见糯米文化的全斑。
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需要经过裱糊,才能陈列和永久保存,这裱糊的原料就是糯米。古代没有玻璃,家家户户的门窗都用纸张糊,这要消耗大量的糯米浆糊。古代人人都穿布鞋,这布鞋的面和厎都要用糯米糊作粘合的材料。古代人为了使洗过的衣服不起皱,要用糯米糊浆衣服,便好像现在用熨斗熨平一样,称之为浆衣。大的城市里都有专门的襁衣店(襁即浆),代顾客服务浆衣,这种情况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
古时大量的糯米还用于修造坟墓,即用糯米拌和石灰、再加楝树叶,捣烂以后,层层包涂于棺材及椁的四周上下,顶部特别加厚。这样筑成的坟墓隔绝空气,不透水,不开裂,其硬度不亚于现代水泥,有利于保存尸体。1994年上海打浦路基建工地发现一座明代墓葬,墓主人男子的屍体皮肤还有弹性,整体没有腐烂,即由于糯米这种突出的保护功能。糯米因含100%的支链淀粉,其分支点(1,6 键)不容易切断已如上述,再加富含钙的石灰,更加难以切断。如果没有糯米,考古发掘出土的墓葬文物,将会因容易盗挖及通气、漏水等缺陷,其损失不堪设想。
同样的道理,糯米也可以用来做砖砌城墙。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亲自监督建造南京城,他对城砖的规格要求很严格:“筑京城用石秫粥(秫即糯)锢其外,上(朱元璋)时出阅视,监掌者以丈尺分治。上任意指一处击视,皆純白色。或稍杂泥壤,即筑工者垣中,斯金汤之固也。”就是说,如果发现砖头里发现含泥土杂质,不呈纯白色,就把筑城的工人筑入城垣內!用这种残酷的方法保证城砖的质量。[10]
安徽的徽州富有古建筑群,1993年安徽省进行古建築调查,在某地农村发现一座清代的大家庭建筑,保存完好。随同调查的记者询问屋里一位老婆婆:这座房子有多少年了?老婆婆说有两百多年了,记者指着光洁平滑的客堂地面问:这水泥地面是新铺不久的吧?老婆婆回答说:这不是水泥地面,这是糯米铺的地面,与房子同时的,两百多年了,不裂不破,水泥那能会这么经久呢。
江西南部龙南县的九连山腹地,至今还有450多座客家的方形“围屋”,或称“客家围”,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它们背靠青山,面临小河,是一些方形的厚墙建築,围屋的大小不一,大的占地十多亩,外墙高七八米至十二米,厚两米多。一般是兩三层,外牆用糯米漿和麻石、鵝卵石、青砖构筑成坚固的墙体。四角有坚固的碉堡楼,中央是祖厅,房子呈八卦形佈局,由走马廊相连。客家人还有意在厚墙的内壁敷上一层糯米粉、杂粮和防腐的草药拌成的“厚泥”。一旦土围子被敌人围困,粮仓的粮食吃完了,还可以把这层厚泥剥下来充饥。这围屋同广州汉墓出土的明器“坞堡”很相似,故被认为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11]
此外,糯稻的的稻草特别细而韧,非常适宜织草鞋,以及手工的编织品,普通的稻草无此功能。糯稻的根须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糖及无机盐等,中医历来用以入药,与有关药食搭配,可治肺虚、咳嗽、阴虚、发热等,尤其以治成人、产妇的盗汗,小儿虚弱为著称。糯稻根现在供不应求,在网上可以看到征购大量糯稻根,数以吨计。 五, 结束语
现代的水泥、玻璃、皮鞋、球鞋、胶水、啤酒、可乐、汉堡包…等,看来同糯米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正是这些东西,它们不断地取代了上面列举的糯米传统的各种用途,使得糯稻的栽培面积不断缩小。五世纪时北魏的《齐民要术》水稻篇,记载了当时黄河流域栽培的24个水稻品种,其中粳稻13个,糯稻11个,糯和粳近乎平分秋色;明朝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稻品》,共记录32个水稻品种,內籼粳共18个,糯稻12个(占44%)反映了历来糯稻地位的重要性。[12]遗憾的是,现在全国糯稻的栽培面积迅速下降到只占水稻总面积的3%~5%。据最近对全国27个省市919个水稻品种的调查,糯稻只有33个,占3·6%,其余都是籼稻和粳稻。[13]正是上述糯稻的非食用和食用两方面都被取代,使得糯稻的面积如此迅速下降,同时酿酒的糯米供应也感到紧张短缺。
与此同时,水稻科学研究部门也很少有专门研究糯稻的人员,导致糯稻品种退化、混杂,品质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现在指定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糯稻新品种的选育繁育中心,绍兴地区有2500年的酿酒历史,是著名国内外的黄酒如加飯、善酿、女儿红等的产地,不能再让糯稻资源遭受损失了。经过连年的杂交育种努力,已培育出糯稻新品种11个,累计推广面积600 万亩,国內糯米市场也日趋看好,价格上扬,近年还出口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情况正在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