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的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业道德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之一,其成长、成才、择业、就业受到政府与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等七部门最近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建立高职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需要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要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价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应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将减少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不好,将直接制约学校的发展。

是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的招生人数已占高校招生人数的40%以上。大学毕业生大幅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更加突出。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传出信息:截至2004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就业率为84%,高职(专科)生就业率只有61%。教育部要求从现在起到2007年,“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应占一半以上”。因此,建立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保证高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是高职教育自身特点的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作为大专层次,所开设专业的岗位群大都面向生产、经营第一线,学生的构成也与本科院校有较大的差异,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不能适应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要求。因此,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提供的服务等,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职院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职就业指导体系的相关研究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办学层次,各方面工作都在探索过程中,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样如此。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与毕业生的层次、所学专业、国家相关政策及社会经济状况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的择业环境不同,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所面对的择业环境与本科生有着较大的区别,对高职学生就业市场的了解、就业心理的分析、就业过程的指导等都无成熟的经验可循,尚未形成一个较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体系。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职毕业生就业特点的研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所面对的择业环境与本科生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企业基层从事技术应用、生产组织、工艺实施、各类管理及具有较高技能的操作人员,用人单位提供的也大多为“高级蓝领”或“蓝领”岗位。

2.高职院校具有较显著的行业特征,本行业的经济效益现状与发展前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如我院是一所以船舶制造及相关技术为主导专业的学校,在船舶制造类企业就业的学生占较大比例,而船舶制造企业多为大中型国有企业,虽然工作较稳定,但工作环境艰苦,收入与学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

3.高职院校属专科层次,与本科生相比,在户籍管理、人事档案及用人单位管理使用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区别,许多地区对专科层次的毕业生有许多限制,如对非本地生源的毕业生不接受户口和档案等,而高职院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较多,户籍、档案的管理方式是他们择业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4.由于高校扩招,学生大幅增加,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对降低了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无形中挤占了部分高职专科生的就业岗位,加之高职院校数量的快速膨胀,提供给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数相对大幅减少,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高职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研究受高考分数的限制,许多考生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填报高职院校,在专业的选择上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填报的专业既谈不上理想,也不符合兴趣与爱好,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甚少,更谈不上规划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我曾对本院05级86名学生做过“新生从专业到职业认知”的调查,从下列各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大部分学生对专业、对职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必要的了解与认识,学习目的性不强,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全面、规范和科学的指导,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准确定位。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状态与能力的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不太理想,除以上原因外,其就业心理状态与能力上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1)期望过高,定位不准;(2)观念陈旧,依赖性强;(3)信息不畅,能力不足;(4)犹豫观望,举棋不定;(5)过于自信,盲目从众;(6)遭遇挫折,怨天尤人。

建立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指导应贯穿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人的职业兴趣、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发展过程,职业选择不是在面临择业时才开始的,而是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就业指导应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应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新生入学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一年级完成)一年级应着重职业生涯认知、规划与职业定向指导,内容包括:(1)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重要性;(2)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与形态;(3)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4)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步骤与方法;(5)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途径;(6)运用相关技术进行职业性向测评;(7)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与编制;(8)了解企业文化结构与职业角色要求。

从专业了解到职业角色转换、动手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二年级完成)二年级应着重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内容包括:(1)职业能力培养。通过专业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基本操作能力;通过专业实习培养所需要的动手能力。(2)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与职业道德概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准备;培养就业竞争力。

就业的准备阶段(三年级完成)三年级应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内容包括:(1)就业与择业指导。职业道德与择业观教育;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分析;提供参军、参政、继续深造方面的咨询;就业心理的准备;职业评价与自我评价;就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就业材料的准备;应聘技巧的准备;面试、谈判、签约要领;发展与提高。(2)就业服务。就业推荐表的填写;就业协议书的签定;劳动合同的使用;违约与改派;就业程序与方案;《就业报到证》及用途;毕业生档案。

以上各个阶段应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特点、就业现状、心理分析调查及就业指导方案的研究,可以形成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该体系的高职教育特征明显、完整,可操作性强,能够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不断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柳斌.创新教育全书(下册)[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

[2]章永生.教育心理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3]李海洲.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4]于祥成.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职业道德的特点范文第2篇

苏格兰的教育督导部门为女王督导署,简称HMI,2011年7月整合到苏格兰教育部Education Scotland中,是独立的非政府机构,资金来自于政府,除大学之外的所有教育机构都要接受来自女王督导署的督导,开展职业教育督导是女王督导署的重要职责之一。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充分发挥监督与指导的职能,既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又有完整的督导评价框架和方法,能够为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提供多层面的经验借鉴。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发展

1.教育督导初步开展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苏格兰就有了针对中小学校的督导,但是督导专题很少,主要集中于公共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儿童的福利等方面。1865年,苏格兰成立了第一所职业教育学院,但对职业学院的督导还没有真正开展。

2.建立教育督导报告制度

进入20世纪以后,苏格兰的教育督导制度逐步完善,从1910年开始定期中小学督导报告。但这个阶段督导关注的重点不是教育质量,而是儿童的学习条件和儿童被对待的情况。这个阶段的教育督导报告生涩且学术性很强,督导报告的作用主要是供家长给学生择校时参考。

3.职业教育纳入督导框架

1974年,由于英国开始实行分权自治,实施职业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权下放到各地方政府,苏格兰政府正式将职业教育纳入督导范围。但在职业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初期,主要依靠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的自我评价来开展,重点是进行教育质量控制,采取的督导方式主要是与管理者座谈,而且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表现,并没有关注到课堂和学生。

4.职业教育督导制度逐步完善

1993年,苏格兰了第一个职业教育督导报告(Publication-self evaluation about college in Scotland),从此就形成了职业教育督导报告公开制度。从这一年开始,苏格兰职业教育的督导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建立了统一的督导标准框架,由关注质量控制转变为关注质量提高,学生成为督导的关注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更好地调查来自学生的信息,从2004年开始,督导队伍聘请了学生督导员参与。现在,苏格兰的职业教育督导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和完善的体系。

苏格兰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势

1.正在经历合并,规模差异较大

近几年,苏格兰的继续教育学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合并,目前已经由2012年的43所合并成18所,只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学院没有合并,如农业学院、艺术学院等。现在,苏格兰最大规模继续教育学院的在校生人数是最小规模学院的139倍。

2.服务对象广泛,年龄差异较大

每年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校生约为25万人,占苏格兰总人口的5%。继续教育学院是面向全民的,63%的学生进入学院时没有任何资格。学院学生的年龄差异也非常大,适龄学生一般从16岁进入学院学习,但是学院同时面向所有成人,学员的平均年龄为26岁,2013年职业学院招收的年龄最大的学生是85岁,这充分体现了苏格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身的特点。

3.提供课程多样,层级差异较大

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提供从认证(award)到文凭(diploma)等级不同的资格课程,学习时间长短不同、内容难易程度不同,供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目的的学习者选择。尤其是近几年,学院提供的文凭课程有增加的趋势,文凭课程可以跟大学的本科学位课程衔接,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相应专业第三年的课程直至最终取得本科学位。2013年,约有3,200名学生从学院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学学课程。近年来,少数几个学院甚至取得了实施本科学位课程的资格,使得继续教育学院实施的课程层次更加丰富。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的四大原则

1.遵循统一的标准框架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按照三个方面、五个关键问题、九大类指标依次展开,从而确保对各个学院的督导评价有统一的标准框架。督导评价着眼于产出的成果和影响、提供的服务水平以及学院领导水平三个主要方面,依据教育教学的成果、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关键过程的服务质量、内部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领导水平五个关键问题,进而细分为九大类指标,对学院进行全面的质性评价。统一的标准框架保证了不同学院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

2.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20世纪末开始,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评价的实施紧紧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旨,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是评价职业教育机构质量和水平的核心。无论是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服务和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主要关注学习者的反馈,从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程度、调动学习者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学习者被平等对待的情况以及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帮助等方面来判断一所继续教育学院教育质量的高低,做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评价。

3.关注质量提升

苏格兰的职业教育督导经历了从关注质量控制到关注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关注质量控制的督导评价的重点是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强调的是教育教学的保障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而当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达到标准要求以后,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转变为更加关注继续教育学院的质量提升,强调的是学院自我教育质量的不断改善,通过督导重心的调整引导学院注重发展和改进。

4.以自我评价为基础

苏格兰职业教育的督导主要体现在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上,对于继续教育学院督导的重要基础是学院内部的自我评价。继续教育学院的内部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与外部督导评价的指标相同,这样督导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就更加方便,学校在数据的准备上更好操作。外部综合督导每4年开展一次,但是学院的内部自我评价每年都要进行,因此更能够体现延续性,也更利于发现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的制度与体系设计

1.确立督导的权威地位,实行督导报告公开制度

首先,督导部门是非政府的独立部门,由女王授权成立,只对女王负责,不依附于政府部门,这种性质保障了督导立场的公平、公正和社会公信力,能客观地发挥监督职能。

其次,督导结果的有效使用强化了督导的效力。苏格兰实行督导报告公开制度,教育督导通过“督导报告”和“帮助学院改进”来影响和帮助继续教育学院,学院也因此非常重视来自督导部门的督导活动。女王督导署对于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报告要在网上向全社会公布,这对于学院的社会评价非常重要,是公众认识学院的重要途径,很多学院的优秀表现也是因为督导对其成功经验的宣传而被社会认可。此外,苏格兰的继续教育学院多数采用董事会管理模式,董事会成员非常重视督导评价结果,会根据督导评价结果决定校长及其他管理者的任免问题。同时,女王督导署代表苏格兰拨款委员会对继续教育学院开展督导,督导结果会作为拨款委员会对学院拨款的重要参考依据。苏格兰拨款委员会可以根据督导结果决定增加、减少或者取消对某个学院的经费支持。

2.发挥督导的双重职能,实施多类型督导

女王督导署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真正发挥了监督和指导的职能,这是区别于基础教育学校督导以及英国其他地区督导模式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某个继续教育学院督导完成以后,女王督导署会为每所被督导的学院安排专职督导员,结合前期督导报告提出的问题,在一年内不定期入校跟踪指导其改进工作,直至有效解决原有的问题,这一点受到学院的一致欢迎。同时,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还发挥着一些附加职能,如向代表政府给学院提供经费支持的拨款委员会提出建议、宣传学院好的实践经验、给学院提供发展和改进的支持等,体现了督导的服务性和导向性。

苏格兰对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包括综合督导、专题督导以及年度随访督导几种不同的类型。综合督导一般每4年开展一次,但也会根据上一次学院接受督导的问题和优势,来适当缩短或者延长下次督导的间隔周期。综合督导会形成督导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专题督导通常是针对某个学科、专业或者主题开展不定期的督导,一般会选取相关学院的20%进行督导,主要目的是分享好的经验,把学院在这方面的情况介绍给其他的利益相关群体。年度随访督导是每年都要开展的常规性督导,每所继续教育学院每年都会接受一次随访督导,主要是基于综合督导指出的不足之处检查改进和落实情况,起到跟踪指导的作用,帮助学院改进自己的不足。年度随访也会形成报告,并提交给拨款委员会。

3.重视督导的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督导员培训

苏格兰职业教育督导的队伍由三部分人员构成,包括皇家督导员、辅助督导员和学生督导员。皇家督导员是来自于女王督导署的全职督导员,苏格兰全国共有80个皇家督导员,其中有9人专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督导。辅助督导员,作为皇家督导聘请的兼职督导员,主要来自各继续教育学院的管理者,一般每年作为兼职督导员工作3个星期,他们接受苏格兰教育部的培训和资助。对一所继续教育学院的综合督导通常需要3个皇家督导员和3个辅助督导员。全苏格兰共有约450名辅助督导员,其中约80名为职业教育辅助督导员。学生督导员是督导队伍最特殊的成员,一般聘请来自其他职业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担任,他们会帮助督导员收集来自学生或者家长的信息。学生督导员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方便收集更多来自学生和家长对学院的真实评价,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督导宗旨。

苏格兰督导部门对于专兼职督导人员有具体的资格要求,尤其是职业教育督导员,需要有相应的学历、专业资格、教育经历以及出色的领导力等。专兼职督导员需要定期接受培训、解读督导指标、熟悉督导工具、强化督导理念,以保证督导评价的结果更加公平、可信。

完善我国高职院校督导评价制度的启示

1.建立督导问责制和督导结果公开制:确立督导评价的权威性

督导结果的使用决定了督导的效力。我国《教育督导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督导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县级以上政府要落实督导报告公布制度,将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这些条款都对教育督导结果的使用进行了规定,以此体现教育督导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督导结果的公开制度还没有付诸实践,只停留在向被督导者提供督导报告,因此督导的效力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督导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督导的权威性大打折扣。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的督导结果直接与拨款联系起来,学院自然非常重视督导的结果。因此,要树立督导的权威地位,一方面必须完善并落实督导问责制度和督导结果公开制度,让督导结果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被督导者的制约性。另一方面督导结果的公开,可以把学院好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加以宣传,达到经验共享的目的。

2.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保证督导评价的科学性

苏格兰继续教育学院督导最具价值的经验在于,对于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较为复杂的职业学院的督导评价,既要监督到位,又要指导有方,帮助职业院校把握发展方向,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督导评价必须坚持监督与指导并重的原则,让院校感觉到督导既是对其办学行为的一种规范,又会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帮助,以此来提高教育督导的吸引力。

3.强化院校内部自我评价体系:完善督导评价的体系性

引导高职院校建立相对统一的、科学合理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外部督导评价。发达国家的教育督导经验表明,外部督导评价与学校内部质量评价有效结合,既能提高学校对督导评价指标的认识程度,又简化了督导评价的材料准备工作,有助于提高督导评价工作的效率,同时更能发挥高职院校的自主性,提高自我质量管理的能力。

4.加强督导队伍建设:确保督导评价的专业性

职业道德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准确查找影响青年员工道德状况的主要因素

从青年员工自身发展状况看一方面都表现出对美好道德的期盼,对德行高尚的人给予由衷的赞许,对德高望重的人表示真心的钦佩,但由于个人道德水平涉及诸多因素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另一方面,虽然员工对道德的认知水平较高,但具体到实践中,还存在严重的知行脱节和知行分离现象,道德认知和道德行动还不相一致,比如在成才问题上,青年员工普遍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但总体上又缺乏勤奋刻苦和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和耐得住寂寞的决心恒心。这就需要加强对青年员工的教育和引导,加强思想习惯养成和加强德行培育。

从青年员工所处的社会环境看青年员工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社会的道德风气和道德氛围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青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且覆盖范围广声势大及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年影响极大,并且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青年员工道德建设的显著特点

从现实的角度看新形势下青年员工道德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加强青年员工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现阶段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煤炭价格不断下行,煤炭行业迎来了又一个寒冬期,企业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强化青年员工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广大青年员工的道德水平,进一步凝心聚力化危为机,发挥企业的管理优势,确保企业稳中求进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对企业青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把握青年员工道德建设的创新性

加强新时期道德建设就是要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及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和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和谐的良好风尚。这既需要对传统道德资源进行传承,也需要创造性的阐述和转化,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既需要对青年员工道德建设经验教训进行吸收和借鉴,更需要对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以适应青年员工需求。

(三)认识青年员工道德建设过程的长期性

全面提升青年员工道德水平,既需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又要创建创优道德培育环境,更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决策措施,这决定了青年员工道德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因此我们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紧当前的工作但也不可理想主义,期望可以一蹴而就或者一劳永逸,必须作好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

(四)理解青年员工道德建设形式的开放性

一是参与的广泛性,青年员工道德建设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不可能仅靠企业努力就能实现,必须建立在家庭及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监督的基础上。二是评价的多样性,对青年员工道德建设实效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工作量和工作标准为依据,必须以家庭企业社会及广大员工群众的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三、积极探索青年员工道德培育运行机制

把握新形势下青年员工道德建设的重点,全面加强以德治企和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积极探索各种有效运行机制,以改进求加强和以创新促发展,全面加强青年员工道德规范。

(一)积极探索思想培育与行为实践相结合的机制

一是要注重教育方式。要从根本改变脱离实际及流于空泛的道德说教,要以现实问题的选择和确定为起点,以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归宿,采取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榜样激励和营造氛围相结合,道德体验与行为感悟相结合的方式,使道德教育变得既生动活泼又寓教于乐,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二是要强化行为实践。要通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孝道教育及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激发青年员工爱岗敬业和乐善好施的道德热情,形成道德行为的正效应。

(二)积极探索个体培育与群体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一是道德培育要体现差异性,要从行为规范、道德原则和实践行为等方面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标准进行道德培育,正确处理好有用和广泛的关系。二是道德体系建设要体现层次性,要根据青年员工生存状态、发展需求及岗位要求的不同,分别开展不同的道德实践活动,建立不同的道德体系,进一步对青年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引导、确认限制或保障,培养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建立与矿井实际相适应又符合不同群体需要的道德体系和实践活动,使道德制度化、具体化和行为化。

(三)积极探索道德培育与道德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道德培育是强化青年员工“道德自律”,要实现由道德知识灌输向道德自主实践转变,实现从青年员工被动接受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上自主型转变,必须辅之以“道德他律”,要通过制度、舆论等手段,建立健全道德监督和约束机制。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建设,要优化党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将青年员工的道德培养纳入到党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纳入到日常的信息采集和科学评价,以体系的高标准运行确保道德培育成果。二是强化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网络等舆论阵地,对青年员工道德行为进行监督,既要总结和宣传先进典型,又要发现和抵制歪风邪气,既要发现和树立正面典型,又要注重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让道德榜样引领风尚,让不道德行为无处藏身,从而使青年员工在他律压力下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

职业道德的特点范文第4篇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但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更好的工作,同时也能提高会计工作的实效性,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有效支持。基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成为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从这一点来看,会计人员应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在工作过程中注重对职业道德的培养,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进而满足会计工作需要。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工作实效性

会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会计工作中涉及的数据和信息,对财务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基于会计工作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主动积极的完成相关工作,并确保工作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高会计工作实效性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认真分析会计工作特点

考虑到会计工作的现实特点,会计人员在培养职业道德过程中,既要认识到培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同时还要认识到职业道德对会计工作的意义,应从多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2.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认识到会计工作的复杂性

会计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在会计培训过程中,不但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结合会计工作实际,做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3.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掌握正确的培养原则

基于职业道德的培养难度,以及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重要意义,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只有掌握全面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原则,才能保证职业道德培养取得实效。

三、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需要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两方面素质,才能更好的满足会计工作需要。因此,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提高整体素质的必要措施

考虑到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的重要作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做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并提高其针对性,是做好会计人员培训的关键。

2.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满足会计人员素质需要的必要手段

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职业道德是关系到会计工作质量的根本。基于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满足会计人员的素质需要十分必要。

3.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提升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必要方法

基于会计工作实际,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是满足会计工作需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必要方法。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做好会计工作,进而使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四、会计人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推动会计工作发展

鉴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会计工作过程中,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但有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能对会计工作发展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推动会计工作发展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结合会计工作的现实需求,培养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培训的关键

基于对会计工作的了解,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是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也是保障会计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的。

2.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的重要目标

对于会计工作而言,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重要支撑。只有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更好的为会计工作服务。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的侧重点和重要目标。3.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目前会计工作来看,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只有明确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才能为会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进而满足会计工作需要。

五、结论

职业道德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界定;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建设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学者们所关注和讨论的话题。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也变得至关重要。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界定

对于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规范说

这类界定主要是从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本身出发,讨论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性和准则性。如:(1)教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2)教师职业道德是指调整教师职业内部、教师职业之间、教师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3)教师职业道德指的是教师通过教育与培训,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获得的对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的理解,从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等。

2.功能说

很多学者运用了“价值”这个字眼,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教师职业道德,如:(1)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知识技能,同时还是一种信念;(2)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调节功能,通过社会舆论的道德评价来实现等。它既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特性,又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3.重要性说

一些从事教育管理的学者们通过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因而从重要性的角度对它作出相应的界定,如:(1)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规范和约束着教师的职业行为;(2)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实现的保证;(3)教师职业道德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等。这类界定主要强调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航灯

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行为具有典范性。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还影响着整个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它的深远在于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其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俗话说德高为模,行端为范。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和感化人的作用,它的职业特点和性质就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要具有独特的典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视野中。教师的文化修养、求知精神、行为作风、处事方法以及气质、性格、言谈举止、穿戴和行为习惯等,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有重大的示范作用。比如,我们伟大的与他的老师徐特立先生,鲁迅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都可以说明教师对学生影响之深远。

2.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这一行业所特有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信念、职业荣誉和职业情操等。它不仅对教师职业作出了重要的价值性论证和伦理性论证,而且有助于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3.是和谐校园构建的必要条件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校园是否和谐,取决于教师、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洽。由于高职院校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也就产生了高职院特有的校园文化建设。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合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中学习,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教师职业道德一方面表现为内化了外在道德规范后所形成的心理和价值意识,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外在的行为活动习惯,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修养,提升自身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真正融入到与学生相处之中,构建出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自身的影响,少数高职院校教师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使整体的职业道德素质有所下降。

1.敬业精神下降,意识淡薄

敬业精神下降表现在教师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对工作敷衍了事,对学生漠不关心,不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部分教师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他们不尊重学生的认知客观规律,不运用高职教育的理念,沿用“满堂灌”的方法授课,更不注重知识的更新。也有一些教师对教育工作持消极懈怠的态度,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简单谋生的手段。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有些教师人生理想趋于实利,行为选择注重实惠,价值标准注重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