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要勇敢

爱要勇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要勇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要勇敢

爱要勇敢范文第1篇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在治疗肝癌的医疗实践中,一方面要考虑肝癌疾病的特殊规律,同时又要抓住发病个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本质。以此来立法更具针对性,用药更具合理性,能提高对肝癌的治疗效果。即结合肿瘤病人接受手术、化疗及放疗等治疗方法,依据应用这些治法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种种生理、病理改变,适时给予相应的措施,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由于手术、化疗、放疗等疗法对机体造成的种种生理、病理改变不同,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故须分别对待.辨其证而治之。

2 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2.1 手术前后的辨证论治

无论是根治性子术,抑或姑息性切除,往往都会由于手术的创伤、脏腑的缺损、阴阳失调、失血耗液、麻醉刺激、伤口疼痛等等,给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出现种种证候表现,因此需要中医中药的调理和治疗。肝癌病人在接受手术之前,调理和治疗的原则是补益气血,健脾理气,匡扶正气为主。其目的:一是通过应用补益中药以纠正患者的虚弱情况,扩大手术的适应症,增加手术的切除率,尽可能保持患者在术后较好的体质状况;二足通过健脾理气,防止因手术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常用方如四物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保元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等,药用人参(或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地黄、赤白芍、陈皮、木香、砂仁等组成基本方(拟名术前方)。在补益的基础上,可适当配伍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如山慈站、白花蛇舌草、莪术、守宫、全蝎等,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手术切除的效果,但抗肿瘤中药不可过量,以免损伤正气,治疗当以扶助正气为主,以利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后及时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促进机体的康复,为尽早及时放、化疗创造条件,并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实践表明.对于早期肿瘤行根治术后,应长期予以中医药调理,根据中医理沦,辨证论治,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配伍抗癌解毒中药,确实有助于正气恢复,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的目的。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当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如术后腹部胀气,大便不通.排气减少,当治以健脾行气,代表方如香砂六君子汤,药如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甘草等;若不思饮食,腹胀,大便稀溏,则用健脾益气法,方用四君子汤加减,药如黄芪、党参、白术、云苓、陈皮、甘草等;术后卫表不固,虚汗淋漓,或动则汗出,头昏乏力,可用玉屏风散加减,药如黄芪、白术、防风、五味子、浮小麦、炒山药、炙甘草等;术后气血不足,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纳谷不香.常用八珍汤加减,药如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川芎、阿胶、甘草等;如术后阴液亏损,低热或手足心热,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常用增液汤加减,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石斛、知母、个栝楼、火麻仁等;若术后瘀血留滞,腹痛,舌暗紫或有瘀点瘀斑,又当采用活血化淤之法,祛瘀生新,促进伤口的修复,常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药如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桃仁、黄芪、党参、穿山甲、莪术、大黄、香附、枳壳等。

2.2 化疗过程中的中医药治疗

尽管肝癌的全身化疗效果不尽人意,但栓塞化疗已被视为非手术疗法中的常选方案。不可否认,化疗药物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也会给机体带来损伤,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心、肝、肾功能损害等。中医中药能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功能,防止或减轻化疗对机体的伤害,并能增强机体防御系统抑制癌细胞的机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中医认为,化疗药物在抗肿瘤的同时,可导致机体气血损伤、脾胃失调、肝肾亏损。 因此,在肝癌病人确定接受化疗这种治疗方法之时,便可采用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的治疗大法,未病先防。代表方可以六君子汤为主加减,药用黄芪、当归、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鸡内金、焦六曲、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等组成基本方(拟名抗化疗方)。在化疔前l周左右开始服用,每日l剂,一直维持到化疗疗程结束后1周左右为止。这样便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使绝大多数接受化疗的患者能顺利完成疗程,同时还能增加化疗的敏感性,起到化疗增效作用。化疗出现副反应一股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如果反应过于严重,则往往影响化疗疗程的顺利完成,各种化疗药物均有程度不同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抓住这一规律,有计划地预先采取防范措施,选择合适的中药,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应用时,报据化疗副反应出现的规律,在化疗开始前,用“抗化疗方”加降逆止呕之品:竹茹、枇杷叶、白蔻、苏梗等,侧重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以防治或减轻消化道反应。如果化疗过程中出现呕吐较剧者.可改用旋复代赭汤加减,水煎少量多次饮服。化疗开始后2—3周是骨髓抑制出现的峰期,因此在化疗开始后即当增加滋肾填精、生血补髓之品,可在“抗化疗方”的基础上选加鸡血藤、何首乌、黄精、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补骨脂、肉苁蓉等,以激发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至于在化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剥脱性皮炎、脱发等,又当结合具体情况,在 “抗化疗方”基础上,结合辨证论治,灵活加减,处方遣药。

常规化疗结束后,亦应长期坚持中医药调理,扶正怯邪,以扶正为主,即在扶正培本的基础上配伍抗癌解毒中药,有助于正气恢复,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抗癌防变的能力,防治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2.3 放疗过程中的中医药治疗

放疗中的电离幅射,中医认为是一种热性外邪,会耗伤机体的阴津,进而又会影响放疗的疗效。运用中医中药配合放疗。可起到增敏、增效作用,又能减轻近期副反应,减少远期后遗症,并能巩固放疗后疗效,防止复发和转移,从而提高长期生存率。由于放射线属火热之毒,最易耗伤人体阴液,日久又可耗伤元气。故肝癌病人放疗后,常常会出现口干咽干舌燥、发热、恶心呕吐、纳呆乏力、血象下降等副反应。中医认为,这些证候的出现是由于肝癌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后,机体内热毒过盛,阴液耗损,导致肝肾阴虚、气血损伤及脾胃失调所致。临床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益气补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的方法,药用生黄芪、生地黄、玄参、麦冬、石斛、陈皮、清半夏、白术、茯苓、竹茹、鸡内金、女贞子、枸杞子等组成基本方(拟名抗放疗方)。具体使用可在放疗前1周左右开始服用,每日1剂,一直维持到放疗疗程结束后1周左右为止。

由于放疗的部位不同,所伤器官组织不同,出现的副反应也有所差异,治疗用药亦当有所变化。肝内肿瘤(包括原发灶和转移灶)常需进行肝区或肝内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倦怠乏力、汗多头晕、胁肋胀痛、腹胀纳呆等,治疗当侧重补肝养血,健脾理气,可在 “抗放疗方”的基础上,加太子参、炒麦芽、鸡血藤、丹参等;肝癌发生肺转移,常配合胸部放疗,射线热毒,灼伤肺阴,肺失宣降,常会出现咳嗽痰少之症,治当养阴清肺化痰,可用“抗放疗方”加百合、天花粉、桔梗、芦根、杏仁等;肝癌发生骨转移,配合放射治疗常会引起骨髓抑制,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数下降,严重者红细胞,血色素也相应减少,治疗当滋补肝肾,生血补髓,可加白芍、当归、鸡血藤、何首乌、黄精、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补骨脂、肉苁蓉等;肝癌常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又当进行腹腔及盆腔放疗,患者易表现下焦湿热之证,可加清利湿热之品如秦皮、木通、生苡仁、土获苓等。至于放疗山现一些局部(如皮肤)反应、放射性炎症(如放射性肝损害、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脊髓炎等)及其它一些放疗副反应,在“抗放疗方”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依法加减,均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2.4 疼痛的治疗

爱要勇敢范文第2篇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药以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独特优势,在大肠癌及术后化疗中的减毒增效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李国栋主任医师从事肛肠外科临床30余年,采用中药干预大肠癌术后,常能使患者症状改善,提高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撷取李师辨治大肠癌术后的丰富经验之点滴,试述如下。

1 气阴两虚,余毒未尽是大肠癌术后的主要病机

《灵枢•五变》云:“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指出了大肠癌患者的机体气阴两虚之消耗体征。《外科正宗》云:“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结而为肿,……或泻或秘,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奈饮食不餐,作渴之甚,凡犯此未得见其生。”这指出了直肠癌的发病机理可因火热流注,热毒蕴久必耗气灼阴加之手术伤及气血,瘤虽切除,毒未尽清,故大肠癌术后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余毒未尽。李师常说,阴血同源,气血互为依存,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血流通,瘀血既去,新血自生,故强调以益气滋阴为主,药常用黄芪、党参、白术、麦冬、知母,视患者术后机体状态及化验指标酌加清热解毒、祛湿除瘤之药如猪苓、白英、薏苡仁、姜黄、半枝莲等。

2 补脾益肺,益气养血是化疗时的主要治法

大肠癌术后化疗过程中,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气短乏力,倦怠懒言,自汗。骨髓抑制作用明显,故化疗过程中采用当归补血汤加益气健脾中药以补脾益肺,益气养血常能减轻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使血象恢复或接近正常,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用于治疗血虚发热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当归对造血系统均有较好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此外,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突变、抗自由基等作用。

3 适时运用攻下法,中病即止

李师临床善用增液承气汤促进大肠癌术后排气排便,防止吻合口炎症引起局部粘连,对预防大肠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一定作用。由于术前久病伤阴,手术使阴液耗损,胃肠传导功能重建及麻醉等使胃肠气机受阻,大肠癌术后患者常出现应排气而不排气,腹部胀满,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此时,单纯胃肠减压只减轻吻合口张力,且长时间胃肠减压常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加剧津液耗损,对病人术后恢复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李师采用增液承气汤的小剂量灌注以刺激胃肠道,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气机通畅,改善肠壁水肿,促进炎症消退,防治粘连和梗阻。增液承气汤是出自《温病条辨》,原治温病阴亏热结,燥屎不行,下之不通。一旦症状消失,梗阻缓解,即应停药以免损伤胃气。

4 健脾和胃,运化中焦是治疗大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的关键

排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大肠癌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术前术后局部癌瘤、吻合口及结直肠内的炎症情况,放疗、化疗对局部和全身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导致结直肠功能的紊乱,出现便秘、腹泻或粘液血便。“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大肠癌术后患者多脾气虚弱,升提无力则水谷精微难以输布;胃气不足则通降不能,水谷及其糟粕难以下行。故大肠癌术后无论腹泻便秘,病机的根本在于脾气虚弱,治疗当以健脾和胃为主,酌加升清降浊行气之品以运化中焦。治疗大肠癌术后便秘,常用的药物配伍有如白术与枳实,一以健运脾气,一以通泄胃浊;木香、陈皮、炒莱菔子行气醒脾除胀;肉苁蓉、白蔻仁以健脾温肾,润肠通便;对于泄泻病人用药时,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用量宜大,旨在脾旺方能腐熟水谷;泻久体虚,配用黄芪、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清,鼓舞脾气。

5 中药灌肠治疗疗放射性直肠炎

临床对于大肠癌术后癌瘤切除不完全,或有转移的患者往往采用放疗以缓解局部症状,结直肠放疗因其剂量及放射疗法的特点常常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便秘与腹泻交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直肠内灼痛,或便秘时坠痛感,排粘液便和血便,甚至全血便,贫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放射性直肠炎病机乃火热湿毒下注肛周。李师常说:直肠的局部炎症,灌肠法作用最为直接,作用迅速,疗效好。临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每获良效。李师认为,灌肠用药不宜过多,面面俱到往往疗效不著,过多的药味对直肠局部也有一定的刺激,灌肠时间不宜过长,一个疗程为15天左右就应考虑暂停灌肠3~5天,或可考虑更换灌肠药物种类,以免造成药物性直肠炎。灌肠常用中药选用黄连、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消除局部炎症,白芍、甘草以止痛。

6 化疗药物神经毒性毒副作用从气血论治

目前,化疗是治疗大肠癌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减少大肠癌的复发和转移,但化疗可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多方面的副作用。近来,铂类药物的神经毒性毒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其主要表现为四肢末梢神经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如指趾末端麻木或感觉减退,注射药物侧手臂疼痛,肢体末端强直性肌肉收缩、腿痛性痉挛等。遇冷刺激后诱发或症状加重。迟发型蓄积性外周感觉神经病变属中医学麻木、痹证、血痹范畴。《内经•痹论》云:“其不痛不仁,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因而其病机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营卫失调,而致筋脉失养,络脉瘀阻,属本虚标实之证。李师善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之,该方有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振奋中焦气血,活血通络的作用。因营血痹阻,故应加速鼓舞卫气,使气血畅通,经气条达。临床上,李师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基础上加党参、当归以补气养血活血;白术、茯苓加强补脾益肺生血,从而使卫阳充足、气血通畅。

7 注重中医药的现代研究,苓苡方干预大肠癌术后

爱要勇敢范文第3篇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因情感障碍需用药治疗患者600例,其中躁狂发作患者250例,单一用药50例,联合用药200例;抑郁发作患者350例,单一用药130例,联合用药220例,统计分析各药物使用情况、疗效以及合理性分析。

结果:躁狂发作患者两药联合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P0.05);躁狂发作用药前3位依次为碳酸锂、氯氮平和氯丙嗪,抑郁发作用药前3位依次为帕罗西汀、氟西汀和阿米替林;综合用药DUI>1分别为碳酸锂、丙戊酸钠、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氮平、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8种药物。

结论:我院对于情感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基本合理,用药方案在单一用药效果与联合用药效果相持平情况下尽量选择单一用药,严格避免滥用苯二氮芯卓类药物。

关键词:情感障碍 临床用药 合理性 疗效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3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45-01

情感障碍又称为心境障碍,属于精神障碍疾病范畴内,主要特征为情感或心境长期而显著改变,临床可表现为患者心境高涨或低落两种极端相反的病理性情感状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行为异常,同时可发生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若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够合理化,既加重病情,又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还有可能造成相对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关于情感障碍临床用药的相关文献很多 [1,2],但仍然缺乏对于用药与临床疗效系统分析的相关数据。因此,本文就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情感障碍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因情感障碍需用药治疗患者600例,其中躁狂发作患者250例,单一用药50例,联合用药200例;抑郁发作患者350例,单一用药130例,联合用药2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情感障碍诊断标准,其中男患者285例,女患者315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9±5.9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8±1.0年。

1.2 分析方法。统计分析各药物使用情况、疗效以及合理性分析。分析药物利用情况依据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值和药物利用指数(DUI),DDDs(总DDD数)是某药物总用药量与该药的DDD值的比值,DUI为DDDs与总用药天数的比值。DDD值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临床用药须知及临床医生常用日剂量。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用药基本情况分析。躁狂发作250例,用药前3位依次为碳酸锂115例(46%),氯氮平45例(18%),氯丙嗪27例(10.8%),其他用药包括丙戊酸钠、利培酮、氟哌啶醇、卡马西平等;抑郁发作350例,用药前3位依次为帕罗西汀99例(28.3%),氟西汀85例(24.3%),阿米替林73例(20.9%),其他用药还有文拉法辛、氯米帕明、舒必利、碳酸锂、西酞普等。

2.2 单一与联合用药效果比较。躁狂发作250例,单一用药50例(20%),其中痊愈25例(50%),显效23例(46%),进步2例(4%);两药联用200例(80%),痊愈159例(79.5%),显效35例(17.5%),进步6例(3%);两药联用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结果具用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用药合理性分析。综合用药DUI>1分别为碳酸锂、丙戊酸钠、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氮平、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8种药物。

3 讨论

情感障碍又称为心境障碍,属于精神障碍疾病范畴内,主要特征为情感或心境长期而显著改变,临床可表现为患者心境高涨或低落两种极端相反的病理性情感状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行为异常,同时可发生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若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够合理化,既加重病情,又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还有可能造成相对严重的不良反应。躁狂发作患者两药联合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P0.05),因此,对于抑郁发作患者应尽量使用单一药物,避免联合用药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可能。躁狂发作用药前3位依次为碳酸锂、氯氮平和氯丙嗪,抑郁发作用药前3位依次为帕罗西汀、氟西汀和阿米替林;综合用药DUI>1分别为碳酸锂、丙戊酸钠、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氮平、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8种药物。所有调查药物中碳酸锂是DUI较高的,通过血锂浓度测定,大部分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说明我院此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无滥用倾向。研究发现,,锂盐用于抑郁发作可以降低抑郁症的复发率 [3]。综上所述,我院对于情感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基本合理,用药方案在单一用药效果与联合用药效果相持平情况下尽量选择单一用药,严格避免滥用苯二氮芯卓类药物。

参考文献

[1] 钱东丽,杨广声,王领军.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与疗效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3):164-165

爱要勇敢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肝细胞癌;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试验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430-03

传统化疗药物的长期使用使耐药现象越来越普遍,同一组织类型的肿瘤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以及肿瘤多药耐药基因的普遍存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肿瘤的化疗效果,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验性联合化疗方案临床有效率低于30%。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试验(ATP-base bioluminescence 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检测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新方法,对恶性实体瘤有较高可评估率。本研究采用ATP-TCA检测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对肝癌组织的敏感性,为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癌标本37例,其中男34例,女3例;平均46.4岁。全部病例均通过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33例;HBsAg(+)35例,HBsAg(-)2例;AFP阳性23例(62.16%),阴性14例(37.88%);有门静脉癌栓10例;包膜完整9例;15例肿瘤直径小于5cm(40.54%),22例直径大于5cm(59.46%);病理分级:I级5例,I级17例,噩级10例,Ⅳ级5例。P53阳性19例,阴性18例。

1.2材料

ATP-TCA试剂盒:完全分析培养剂(CAM)、肿瘤组织解离酶、红细胞裂解液、最大ATP抑制剂、肿瘤细胞ATP提取液、荧光一荧光素酶、96孔无菌微孔培养板、注射器、过滤器等均为北京金紫晶公司的产品。MPL1自发光分析仪为德国BERTHOLD公司产品。

1.3方法

取新鲜肝癌组织约10g,切碎,用DNA酶、I型胶原酶等组成的混合酶分解癌组织,在37℃,5%CO2,95%湿度下孵育2~4h后,制成细胞悬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活性,进行细胞计数达到(1.5~2.5)×105个/mm3时备用。以CAM为溶剂将化疗药物配制成800%浓度备用,然后在96孔板上倍比稀释至6个梯度药物浓度:200%,100%,50%,25%,12.5%,6.25%,设置空白对照、ATP最大抑制对照,每孔各加入0.1ml细胞悬液,于5%C020.37℃,大于95%湿度下孵育6~7d,再加入ATP提取液0.1ml混匀后置室温下20~30min,取0.05ml混合液于检测板,加入荧光素一荧光素酶复合物0.05ml,发光分析仪检测。根据化疗药物系列浓度对培养肿瘤的细胞的不同抑制率,获得化疗药物的剂量-抑制曲线。从不同药物的剂量所对应的抑制率,取得化疗药物的剂量-抑制曲线下面积、抑制半数肿瘤生长时的药物浓度(IC50)、抑制90%肿瘤生长时的药物浓度(IC90)等参数,进而判断该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程度。

1.4敏感度分级

参考Kurbacher等人的标准[妇(TDC为测试药物溶度)。

强敏感:IC90≤100%TDC和IC50≤25%TDC。

部分敏感:IC90>100%TDC和IC50≤25%TDC。

弱敏感:IC90≤100%TDC和IC50>25%TDC。

耐药:IC90>100%TDC和IC50>25%TDC。

1.5统计学处理

SPSS11.0 for windows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2 结 果

2.1 12种药物的敏感率

37例肝癌标本中有4例未培养出足够的活细胞数,未能继续进行试验。6种药物的敏感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更生霉素的敏感率最高,丝裂霉素、长春瑞滨也有较高的敏感率,长春新碱、吡柔比星及羟基喜树碱的敏感率不足50%。

2.2药物敏感性与血清甲胎蛋白(AFP)、肝癌大小及P53蛋白的关系

6种药物的敏感率与AFP阳性率及肿瘤大小之间无相关性(P>0.05);更生霉素在P53阴性时较敏感,其他药物的敏感率与P53不存在相关性(表2)。

2.3药物敏感性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羟基喜树碱、更生霉素、吡柔比星3种化疗药物对病理I、I级的病例,其敏感率高于Ⅲ、Ⅳ级,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 论

ATP是活细胞的能量单位,细胞内的ATP与荧光素一荧光紊酶复合物作用后产生荧光,测定荧光值计算ATP量可反映活细胞数量。ATP-TCA就是通过测定已加入各种化疗药物的癌细胞中的ATP并与对照组相比较来评价药物的敏感性。1988年Sevin等[3]首先用24孔培养板进行卵巢癌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此后,Andreotti等用96孔培养板及无血清培养基对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结果发现可以在6个药物浓度下同时检测肿瘤细胞对多种单药或联合药物的敏感性。ATP-TCA法检测肿瘤细胞的总体杀伤情况,对细胞增殖无依赖关系,适用于Go期细胞的药敏分析,理论上对各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都能测定。

该法有以下的优势:①成功率和重复性高。②细胞用量少,检测1次仅需细胞1.0×104即可。四氮唑蓝快速比色法(MTT)是目前较常用的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细胞系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Petty等通过ATP-TCA与MTT法比较试验得出,ATP-TCA法所需细胞数最低可达1563个/孔,而MTT为25000个/孔。③干扰因素少。ATP-TCA法中的完全培养液(CAM)能抑制纤维细胞、血细胞的生长,减少干扰。④检测效率高,可同时动态检测评估6个化疗药物剂量。⑤稳定性好,ATP降解慢,具有较好稳定性,有试验表明ATP-TCA法的变异系数为1.2%~15.8%。⑥周期短,只需1个星期左右可得到检测结果,比较适合临床实际应用。

本研究组37例标本,有4例培养不成功,可评估率为89.19%,较国内一些报道低,与国外一些参考文献较为一致。细胞培养不成功的病例均为巨块型肝癌,可能与巨块型肝癌中心发生缺血坏死、取材不良、难以培养出足够的活细胞数有关。

爱要勇敢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专学校 流生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165-02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务必抓好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解决我国目前就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有效方法。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近年来国家出台许多优惠政策如免学费、加大生活费的资助、加大就业指导等,全国各地中专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专在校生数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基本达到合理要求,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中专学校学生入学后,辍学率偏高。造成辍学率高的原因何在?学校如何加强制定应对管理教育对策,确保学生招得来,留得住?特别是一年级新生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退学现象比较严重。成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专学校领导、教师们时常思考的问题。笔者连续三届担任新生班主任从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一年级学生退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新生适应障碍,在此提出“班级管理运用情感方法对中专新生适应障碍的辅导的必要性”。

“适应障碍”是指在重大的生活改变或应激性生活事件适应期时所出现的主观痛苦和情绪紊乱状态,它常会影响到人的社会生活和行为表现及严重影响学习。适应障碍一般在一年级新生是个比较普遍现象,但是因学生个人的差异导致克服适应障碍的过程、结果不同,严重的学生出现退学等现象。笔者连续担任了三届中专新生的班主任,对这种新生适应障碍现象有着深刻的理解。中专新生因各种原因所出现的适应障碍通常会出现如下几种普遍现象。

1 因对学习暂时失去目标、适应能力差,导致学生出现对新学校的环境适应障碍

(1)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考重点高中是他们的奋斗目标。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考重点高中。因为有了这个目标,学生清楚社会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中考因成绩不好不能进入理想的学校而进入了中专学校,不知道下一个学习目标在哪里。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最后严重的会导退学。

(2)有些学生适应性差,特别是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学生。他们严重缺乏人与人交往的经验一旦来到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当中,就会出现适应障碍。如中专新生从初中学校进入一个新的中专学校学习生活,常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如思念亲人和同学,不习惯学校食堂的伙食,不会独立生活等等。一部分家处农村的学生还会觉得不如城市同学那么富裕、能说会道,从而产生自卑感,严重的会产生退学的念头。

2 因中考没有进入理想重点高中思想出现对中专学校的排斥,学习基础又差导致中专新生在学习方面出现学习适应障碍

(1)大部分学生上中专学校是中考冲击重点高中失败及父母的选择,他们是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接受父母和社会的安排来到中专学校学习的。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被淘汰的无用的人,将来没有出息,学业上难有所为,几乎没有什么更大希望,因而出现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现象,从而加重了适应障碍。

(2)来到中专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仍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家长和初中老师对中专学校的偏见,因此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满足自己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逐渐形成学习无用、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学习态度循环最终导致无法克服学习适应障碍。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小宝贝,之前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很多学生依赖性强、适应性差,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简单的问题还能够应付,一旦碰到困难便打退堂鼓,长期下去也因适应障碍导致退学现象。

3 个人情感心理问题导致中专新生出现适应障碍

在中专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数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思想比较活跃,处事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平等意识更强,不再唯教师、唯父母之命是从,爱追求时髦和新鲜刺激的事物,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中专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差、集体性情感表现冷漠、处于青年初期的中专学生冲动缺乏理智、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对班集体活动置身于外不参与。加上一些中专学校教师在管理上对学生生活关心不够,或者以罚代教,管理方法没有适应形势发展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体罚式的管理使部分差生压抑感与日俱增,最终导致新生无法克服适应障碍。

4 网络成瘾也影响中专新生应对适应障碍的决心

网络成瘾这个问题在中专学校一年级新生中比较明显。因为他们相对于重点高中生来说没有那么重的课业负担,而且有着相对宽裕的闲暇时间导致。当他们认为自己在学校无事可做,就会选择去上网,去虚拟的世界中,在那里学生能够很轻松地体验到成功、体验尊重。而这些体验,正是平时他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所缺失的。然而他们总是要回归现实,回归这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学习、生活现实。也正是由于虚拟和现实的落差太大,使得他们迫切地想要返回到那个能够给他们成功和快乐的虚拟世界。最后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促使新生不愿意去面对现实导致适应障碍。

可以说以上四种现象,在中专学校一年级新生身上普遍存在,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呵护,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些中专学校一年新同学在适应方面或多或少出现了适应障碍,导致中专学校新生退学现象比较严重。然而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务必抓好的重要环节。为培养更多具有综合能力、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劳动者。但是目前在我们内地又有很多学生不乐意在中专学校读书,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来了也出现辍学率偏高。造成辍学率高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一部分学生退学是无法克服适应造成的。倘若这个时候他们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对出现适应障碍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出现适应障碍的学生多加关心和照顾,并且用父母的情感态度对待他们所面对的问题,用父母的情感去帮助他们,用父母的情感去教育他们,用父母的情感去温暖他们的内心。这样能够帮助出现适应障碍的学生有勇气、有决心、有能力去克服适应障碍,适应新学校、新同学等新环境。

面对一年级新生因各种原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中专学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如何去帮助他们克服适应障碍,减少新生退学率,为建立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笔者从连续三年担任新生班主任的经验得出:班主任有必要用感情去爱护、关心、教育他们,辅导他们共同克服适应障碍。使这些孩子能够安心、用心在中专学校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

[2] 张庆远.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3] 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毛信元,石婷.浅析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8):3-5.

[5] 吴志红.论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J].教育文教资料,2007(33):113-115.

[6]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健康生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家长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人生与伴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