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

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范文第1篇

一、活动目标

为了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品味、艺术”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展现我校“律动一小、艺美百年”的办学特色,彰显我校艺术教育成果,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爱校园、爱艺术的高尚情怀,让学生表现自我、展示特长、树立自信。现根据学校的要求,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ZZZ

副组长:XXX

成员:CCC

三、活动主题 :“律动一小、艺美童年”

四、活动时间:2013年3月-6月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律动一小、艺美童年”开幕式

3月26日,学校举行“律动一小、艺美童年”开幕式(会标,宣读《方案》,校长强调、宣布活动开始)。

(二)“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书征文、演讲比赛。

1、以“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为主题,在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征文比赛。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1500字以内。三至六年级各班分别推荐优秀作文1-2篇,征文电子稿保存为。doc格式,以征文题目作为文件名。排版要求:题目居中,二号黑体;正文四号宋体,单倍行距;用A4纸打印并拷贝U盘于5月10日前交学校教导处。

(2)表彰奖励: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若干名。

2、以“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为主题,在四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演讲比赛。

(1)各班级推荐优秀选手1名,于4月26日前把名单和演讲稿送少先大队部。演讲比赛的时间不超过6分钟。

(2)表彰和奖励:学校按年级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三)诵读暨歌唱比赛

比赛时间:艺术周(5月29日:1至3年级;5月30日:4至6年级)

参赛对象:1至6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参赛。

比赛形式:全校分低段、高段进行,先诵读后歌唱。

比赛要求:

1、诵读方面:(1)可配乐、领诵、队列变化、简单造型,可有道具和表意的表演等等。(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一首诵读内容,用A4纸打印并将诵读内容、配乐拷贝U盘于5月15日前交少先队。(3)诵读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2、歌唱方面:(1)各班以两首歌曲参赛,一首为必唱歌曲:《中枢一小校歌》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一首为选唱歌曲,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材歌曲。(2)各班于5月15日前将伴奏音乐U盘拷贝光盘交少先队。(3)可分声部、有队列变化、简单造型,可有道具等等。

3、服装统一,队形新颖,人人参与,有伴奏音乐带或现场器乐伴奏。

比赛设奖:各年级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每年级评选一名优秀指挥。

(四)、唱歌、舞蹈、课本剧比赛

比赛时间:艺术周(5月27、28号)

参赛对象:1--6年级学生

比赛形式:个人或小组参赛均可(其中:唱歌、舞蹈以班级为单位各1—2个;课本剧以年级组为单位排练1—2个)。

比赛要求:(1)各年级、各班级组织排练,将参赛节目名于5月10日前交少先队办公室。(2)学校少先队、艺术组将于5月20日前组织报名参赛的节目进行初试,选出有一定表演水平的节目进入艺术周展演比赛。

(五)器乐比赛

比赛时间:艺术周(5月27、28号)

参赛对象:3---6年级学生

比赛器乐:钢琴、电子琴、小提琴、手风琴、长笛、单簧管、

萨克斯、小号、打击乐、古筝、二胡、琵琶、竹笛、葫芦丝等

比赛形式:个人参赛或小组参赛均可。

比赛要求:(1)各班参赛人数不限,但参赛选手要在具备一定基本功的基础上报名参赛。(2)各班将参赛选手名单于5月10日前交少先队办公室。(3)学校艺术组将于5月20日前组织报名参赛的选手进行初试,选出有一定演奏水平的学生进入艺术周展演比赛。

(六)书法、绘画、摄影、手抄报比赛

比赛时间:艺术周(5月中旬)

参赛对象:1至6年级学生(其中:手抄报参赛对象:3---6年级学生)

比赛形式:参赛选手自行安排主题制作作品。

比赛要求:(1)各班各类作品分别选取3幅,于5月10日前将作品交美术组,由美术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并挑选优秀作品在艺术周进行展示。(2)参赛作品主题健康、积极向上。

五、说明:

1、学校艺术节时段:2013年3月至6月。

2、学校艺术周时段:2013年5月27日至6月1日。

3、2013年5月31日:学校将邀请社会艺术界部分人士到学校与师生开展艺术类互动(参与的100名学生由学校艺术组提供名单)。

4、2013年6月1日(儿童节):在艺术节期间评选出的精品节目展演【包括学校合唱团、学校朗诵队的展示,学校师生组合表演的节目(由少先队、艺术组负责组织排练)】。

六、工作要求:

1、各工作部门、各节目负责人员保质保量、按时组织完成相关工作。

2、学校总务处做好经费和后勤保障;学校办公室做好资料搜集整理、上报工作,以及活动奖状制作、填写工作。

3、各班主任加强学生安全文明礼仪教育,学校保卫人员在活动期间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范文第2篇

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我们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刚开学,就向全校学生提出要求,并召开了反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安全督查,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大事,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间都有老师值勤,在课间督查,在楼梯处疏导,在放学时整队。

3、开展抗震自救逃生演练活动

根据教育局和农场通知精神,我校于4月2日下午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抗震自救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员有关火灾逃生的讲座。

演练前,由政教处制定演练方案,经学校管理人员讨论修改后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对参加演练的教师做了具体分工,对学生撤离路红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演练安全有序完成。

2日下午3点整,学校拉响警报,开始演练。学生都能自觉成队快速撤到操场,报数给总指挥,经清点,无一人摔倒、受伤。演练后,又举行了一小时的火灾逃生讲座。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防震自救逃生训练,使学生懂得了简单的逃生常识,掌握逃生方法,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团队的基础教育建设

1、抓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重要的德育阵地。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每周都有班级认真准备好演讲内容,围绕“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学生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模式,让优秀学生作国旗下发言,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抓养成教育,坚持不懈。监督岗、值周师生对纪律、卫生的检查、监督,及时总结并发放流动红旗,对学生的文明礼貌、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我校团队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班主任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班主任的有关政策,为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

三、强化团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中、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团员、队员不规范言行。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站姿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守则》与《规范》的宣传,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团员、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利用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团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团员、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在小学部深入开展星级少年评比活动。“争卡”活动继续得到加强。在大队部的指导下,目前所有的中队都已开展了“争卡”活动。,除学校的红、绿卡外,各中队还结合自身实际,分别设立了各自的特色卡。全员争卡,全员进步。星卡制度目的是教育引导队员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做个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少年。

4、组织学雷锋上街便民活动,掀起学习雷锋新风尚。充分发挥团委主阵地作用,引导团员青年深刻理解和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感动心灵的力量,强调日常规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厚积薄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光荣感,并通过手抄报和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

5、为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阳光体育”活动,政教处,和学校体育组相互配合,做好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推广工作。在五一举行了校广播体操比赛;在五月中旬迎接学区广播操比赛,并在五月底把广播操的光盘送到县里参加评比,全面展示了我校广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四、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1、第二周是安全教育周,在“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以“校园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学生的情况,利用班会在全校掀起学习《中小学生应知应会50条》活动,还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与安全意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通过班会的形式,由班主任宣传火、水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告诫学生清明节将至,上山祭祖时,不得在森林山地地带燃放烟花爆竹、烧纸钱。结合其它学校以前发生的溺水事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2、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懂得回报亲情,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少先队配合政教处在第四周举行了“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情感体验大放送活动。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活动。

一、

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这就是我的妈妈”一分钟夸夸妈妈活动,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开展给妈妈写一封信,写一首小诗活动。通过在家里开展“以给妈妈过节日”为题目,在3月8日那天紧紧拥抱妈妈,在妈妈耳边说一句最贴心的话,并给她捶捶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感受妈妈的无私奉献,传达对她的养育之恩的感谢。特别是四(1)班,师生携手,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妈妈的诗歌。

3、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大队委组织了“争绿护绿的小卫士”植树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爱绿护绿”进行树知识讲座,给校园的树木、花草浇浇水。3月12日早上,大队辅导员邱爱素老师带领各班的安全小卫士来到白水岩庵山植树。此次开展的植树节活动,加深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钱仓贡献自己的力量。

4、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积极制定了“清明时节祭英烈”活动方案,以“缅怀革命先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会、大队部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3月22日,大队委干部、学生会成员在团队的组织下,冒着纷飞的细雨,来到平阳山门中国工农挺进师纪念圆,开展了以“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的祭奠英灵扫墓活动。大队委、学生会还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倡议:网上祭英魂,牢记民族历史,明确时代责任,共铸中华精神。全体同学、老师以网上献花、在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月31日下午,各班利用班队会时间,以“清明忆先烈”为主题,开展意义深刻主题教育活动。各班以讲故事、朗诵诗歌、演唱革命歌曲等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从内心深出明白学英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回报。

5、艺术节、读书节活动里,政教处做好讲故事比赛、作文现场赛工作,并辅导陈思思、叶蒙祥、陈宗益等参加县里读书节活动。

6、五月份开展了以“让绿色永恒”为主题的节约资源活动。通过早会,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以“让绿色永恒”为题,宣传我国紧张的能源形势,设置“节约能源,从点滴小事做起”专题宣传介绍节能常识、方法。各班级组织学生以节约资源“四个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举行了剪报、手抄报比赛;各班级还设置了节约班长,督促同学养成节水、节电的好习惯,组织大家交流节约信息,开展节约活动等。发动学生开展资源节约监督活动,对身边的浪费资源现象进行及时举报和纠正,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还让孩子们“小手牵大手”,把节约意识带入家庭,带入社区。

7、从这学期开始,政教处和体育组配合,力抓学生的新操学习。从制定广播操比赛的方案入手到比赛程序,从校比赛到学区比赛,再到县的比赛,现在已圆满结束。

8、举行了庆“六一”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政教处、团委、大队部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下,进行了学校首届合唱比赛,让全体学生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儿童节。

9、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我们认真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月5日,我校政教处组织全校师生做一件身边的好事,开展“学雷锋教育日”活动。

在“六·一”那天,校少先大队组织了低年级学生的入队仪式,25名学生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心里无比高兴。通过此项活动,让新队员了解了红领巾的来历,知道敬队礼的含义,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队知识教育。

“六·一”儿童节,政教处制定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并有组织地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通过比赛,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

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环境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16-01

教学实践我们都知道,一个学生学习外语很艰难,若是学习母语就比较容易,其主要原因就是学习环境所造成的。这就是学习与生活是密切相关联的。我们的教学课堂若是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所以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只有将语文与生活“链接”,我们的语文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如何让语文与生活“链接”呢?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学校不仅开展了有关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还着重研究了如何利用生活资源,提高识字质量,以下是我们的实践与思考,希望与各位同仁探讨,以期待进一步“优化”。

一、借助班级环境识字

课堂识字环境对学生良好的识字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样识字环境布置得富有特色、有变化,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创新意识的启蒙有着画龙点睛的妙用。要优化、创新课堂识字环境,我们可以先从教室的布置着手。教室布置要富有童趣。

1、墙壁上可以是五彩的画。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生字,有时水果上的字是课本里面的,这时,那大树就成了“识字大擂台”。课间有空的时候小组长就带着小组成员到大树前打打擂,比比谁是“识字大王”,争强好胜的他们展开了合作中的较量。识字墙上的图案画面要经常换换花样,在营造识字氛围的同时,更多的是吸引学生的目光。例如:墙面是大海,学生收集的各类字、词,可以分类贴在不同的大船上。我们是这样分类的,按结构分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按字的偏旁分类、还可以按照文具、水果、交通工具等等这些来分类,到了二年级,有时按字的词性分类(动词、名词、形容词、量词),还有按照造字方法来分类(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我想五彩的识字墙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识字,这里更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这里有孩子成长的足迹。

2、教室里所有物品都可以标上注有拼音的汉字,如:窗户、玻璃、前门、后门、黑板擦、投影仪、录音机等等,让学生一进教室就像进入了汉字王国。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汉字信息,又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识字。效果很不错!

二、借助校园环境识字

校园,是学生平时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根据低段学生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占优势这一 特点,巧妙妥善地利用好这个环境,能使学生的识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在校园里,凡是学生能看到、听到、接触到的地方,都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识字环境,要“让校园中每一个事物都会说话”。具体的做法可以是:

1、给花草树木插上牌。校园的花草树木,春夏秋冬,各有不同,是学生爱看的景观。给它们插上牌,写上它们的名称、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这样既让学生在玩耍观赏之余自然而然地识了字,又学到一种知识,同时陶冶了情操。

2、给常见的物品标上名。校园里有许多学生常见、常用的物品,如簸箕、扫帚,不要等学到它们的时候才出现这些汉字。可以事先在这些物品上贴上注音名称的小纸片,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解决这些生字的识记。学生洗手的时候,学一下“水龙头”,走过“走廊”的时候,瞧一眼“走廊”,日积月累,又会多识了许多字。

3、办好黑板报、宣传栏。学生喜欢看黑板报、宣传栏。因此,班级的黑板报可以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识字需要,适时地刊出各种韵文,学生习作等。对于一个学校来讲,也要注意各种宣传工具不要只针对高年级,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也要多加关爱,刊登一些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举行各种展览。针对低段学生表现欲强,自信心强、模仿性强等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展览,为学生的识字活动铺设一种良好的环境。如优秀习字作业展、优秀作业展、优秀作文、优秀摘录、手抄报展等。

三、借助多媒体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教学的过程对老师来说亦是一种享受。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古老的汉字又是根据事物的形状描摹而创造的。如果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课堂识字教学中,必将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还可使学生感受汉字的神韵,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

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教学手段

生活与教育是同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要想让语文走进生活,就必须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互结合,贴近生活,靠近生活。

贴近生活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教材所选课文涉及古今中外,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与此相适应,教学必须走进生活。教师应在小学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也就是说,无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是德育的渗透,我们都必须融入生活,贴近生活。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传统课堂环境往往是洁白的墙壁、两块黑板、四排桌椅、加上严肃的老师和听话的学生。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单一无味,无非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等到复习时更是简单地让学生读读、抄抄、背背。学生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记忆水平,难怪学生总对学习不感兴趣,取得的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为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把教室布置成不同风格。如春天,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得鸟语花香,让学生在“春色满园”中学习;夏天,教室中布置茂密的树林、火红的骄阳,让学生在“林中”学习;秋天,在教室中布置成熟的瓜果、金色的庄稼,让学生在一幅幅丰收图中学习;冬天,我们把教室布置得雪天飞舞,让学生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设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怎能不兴趣大增?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学生的好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如我在教《识字3》时,让同学们背韵文时,一边背一边闭上眼睛想象,就好像来到这个公园,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悟出公园里美的景物和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进行着娱乐活动的情景。最后的设疑让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再次背诵韵文时,仿佛身临其境,颇有韵味。又如我在教授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文《狼和小羊》时,在巩固阶段,让一名学生扮演狼,一名同学扮演小羊,凭借对课文语言的记忆,进行对话。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设置了狼和小羊的头饰,为了表现狼的蛮横无理,又叫了一位强壮的男同学,一位瘦小的女同学扮演小羊。两个角色如同真的一样……表演吸引了全班同学,他们的动作、神情是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的。这种表演是在熟读课文之后,进行的巩固性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

二、设置生活化的课内外作业

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注意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材体系。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别的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设计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例如,小学语文中的《三字经》、《论语》等,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体会,与生活实践接轨。在生活中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鼓励学生认姓氏字,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认识一些常用姓氏,而且认识本班同学的姓氏,认识身边最常用的汉字;语文园地鼓励学生认牌匾字,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学生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沟通课本识字和生活识字两个系统。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语文材料中,大量接触语文知识,激发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作业活动。

语文教材内容涉及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科技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和体验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主动探索,并在动手实践提高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查阅性的作业,如在学习《香港,美丽的明珠》以前,布置学生上网、去图书馆查阅有关香港的资料,为深刻理解课铺垫,并培养其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专题性的作业,即围绕一个专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完成系列调查报告。如三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组织学生查找雷锋资料,调查周围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了解新世纪儿童勤俭节约状况,最后写日记,开班会,出小报,讨论交流等。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看动画片,学写短小的童话、科幻故事;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背诵经典古诗文,在班上举办诗文朗诵会;练习书法,在班上举办书法展览;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交流;走上街头,查找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搜集本地文化、资源,关注家乡历史及发展……另外,还有探究性、交流性、参观性的生活化作业设计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成为生活中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学生生活,使语文教学反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师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放飞心灵的权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用生活、渗透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由于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如身临其境、似曾相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必将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爱祖国的手抄报简单范文第5篇

要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可通过显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撞击出情感的火花。如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教师出示画面,向学生显示朝鲜战场上美机狂轰滥炸的惨烈情景,再加上老师的适当讲解,学生们无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切齿仇恨,对志愿军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对的牺牲表示深切的哀痛,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一情感体验,无疑拉近了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各方面的知识接触较多,对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语文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摇篮,作为农村初中来说,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知识面窄得多,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质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确立“人本意识”、“服务意识”,并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并相信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关爱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肯定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见解,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如学生答问答得正确,教师可激励学生“说得好”、“很不错”;学生答问观点独到,教师可激励“妙”、“见解独到”、“高见”;学生答得不完整,教师可鼓励“慢慢说”、“再想想”等。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情感,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起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保持创造性探索新知的愿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潜在动力。课堂教学中,语文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采用设情境、讲故事、找答案、发异议、定方向等办法,引起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使他们认真细致的思考。如教学有关抗日题材的课文时可以介绍马鞍山抗日英烈事迹。可以说,巧妙的导入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会吸引学生步入佳境,在强烈的兴趣驱使下迸发学习热情,诱发创新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以生为本,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教师由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变就范式教学为创新式教学。就范式教学往往不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不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而创新式教学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最值得提倡的是“启发——创新”式教学,实际上提倡此教学模式的鼻祖是二千多年前的孔子,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阐述了“启发——创新”式教学的精髓。“启发——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特征,是通过问题思考,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这就是孔子所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重要的方法是探索法,即通过设置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帮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适时的启发诱导,使学生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鼓励大胆质疑,注重求异,燃起学生的创新愿望

大家知道,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浓厚人文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由于知识积累的差异、生活背景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认识差异,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参上明确指出本文是寓言,主要表现了愚公大智若愚的精神。可学生可能认为愚公搬家更省事,现代搬家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离开原有的交通阻塞的环境,寻找一个交通便利、发展机会更为广阔的地方不是更加合适现代人居住的理念吗?如果学生有这种认识又有何不可呢?

四、利用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注重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没有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农村学生的生活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上有许多涉及农村题材的文章,我们要善于抓住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与想象思维。如教学《孔乙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到当今大学生中的“孔乙己”——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现象;也可以大胆想象,孔乙己受伤害后会不会大彻大悟、从头再来。通过这样的发散与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然就会培养起来。

五、开展农村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关期刊更多

西藏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自治区文联

中国森林病虫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植物医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