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挥手寒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上听陈奕迅的歌。时常在一个人的深夜,带上耳机,听着他歌里的喜怒哀乐,伤感离愁,感到满怀的感动。也时常在昏黄的街灯下,边走边哼着他的歌,不是唱给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听,只是沉浸其中,不知不觉。
最初听到的他的歌是那首《你的背包》。说实话,那时我还小,不够成熟,迷恋的只是流行音乐,像陈奕迅这样一个用感情在唱歌的歌手并不能够打动我,并且我也体会不出歌中所唱出的那种对于朋友抑或恋人得愧疚之情。“借了东西为什么不还”?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不还,只是拿走的爱该怎么去还。
真正喜欢上陈奕迅的歌是从《十年》开始的。那时他已是家喻户晓的著名歌手,而我也从懵懂无知只知追逐流行时尚的少年蜕变成为生活为梦想而努力奔波最终沦陷却始终挣扎的青年,当看淡了繁华如梦,也就懂得了什么是孤独。可惜没有人喜欢孤独,而爱情却也不是治愈孤独的良药,爱情只是摆脱孤独追求心灵完善的许多方法中的一种。“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牵牵手就像旅游”,这是陈奕迅在《十年》里对于爱情的期待,可惜我们始终对未来有着太多的祈求,再执着的爱也经不住岁月的沉淀,“情人最终难免沦为朋友”。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们也是一直都在成长,他们也会明白更多的东西。即便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对他们说出来以后他们长大了,思维敏捷,也会慢慢的想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到时候你该如何向他们去解释这些吗?
也许不解释都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如果你真的打算一辈子都不去解释这些事情的话。你要他们一直带着疑问句生活吗?如果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自己想要的答案,你又怎么能够不确定他们不会无物不用其极的学习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呢?
想被这样也不会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吧。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的做一件事情。可是要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发现。怎么样的过程当中,你到底要学到什么样的东西才可以拿到这里。可是我想这一切的安排,或许都是因为缘分,缘分确实我们认识,缘分让我们在一起。
我也一直都相信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始终能看到更加优秀的自己,始终都在提升着自己的能力。也许他们刚见面的时候也会挥手寒暄,也会?会说出很多的话来表示对彼此的思念,可是到最后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纠葛而放弃彼此的情感纠结。
好与不好都走了,幸与不幸都过了。人生再多的幸运、再多的不幸,都是曾经,都是过去。一如窗外的雨,淋过,湿过,走了,远了。曾经的美好留于心底,曾经的悲伤置于脑后,不恋不恨。过去终是过去,那人,那事,那情,任你留恋,都是云烟。学会忘记,懂得放弃,人生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
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不再主动联系,不愿打扰你的生活,连偶尔的寒暄都没有。成长就是这样的,不断的告别,不断的遇见。
云朵一时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只像染成彩色棉花糖。在火烧云下去的时候,我才恋恋不舍的告别了它。我等待明天和它相会,和这位万能的魔术师相会。
人的一生除了亲情还有几个是最宝贵的呢?人的一生除了父母还有谁陪伴你最久呢?人的一生有几样东西最值得珍藏它呢?当然的长久的友谊!虽然我们过几天就要挥手告别,但我们的友谊终身未断。
一直觉得这世界上的告别仪式挺多的,比如喝一场大酒,来一场旅行,又或者情不自禁的在车站大哭一场。可是后来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别是悄无声息的,甚至要很多年后自己才明白,原来那天的相见,竟然已是最后一面。此后即便不是隔山隔水,也没有再重逢。于是和一些人拥有过的美好,到最后只能暗自怀念。
生命进入颠沛而奔忙的本质状态,并将以不断告别和相遇的陈旧方式继续下去。
谢谢你,感谢的话我已经说过了。再见,告别的话我也说完了。
位于湖南永州的萍岛又称频洲,系潇水和湘江两水汇合处,呈橄榄状,周长约600米,面积0.6平方公里,古人席宝田、王德榜在岛上创建了“萍洲书院”。
相传岛有随水涨落之奇,故又有“频洲春涨”之称。岛上竹蕉繁茂,风帆与岛上竹林相映,橹声与洲上鸟语共鸣,诗情画意,风物宜人,是“永州八景”之一。湖南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这里初春桃李比绿,盛夏芭桑争艳,深秋金桂飘香,严冬修竹摇影。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泼墨于此,望着潇湘二水吟诗作赋;宋代著名诗人米芾就称之为“瑶台”仙境。
这么一个有文化底韵的地方,定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清晨,我来到岸边,五、六个捕鱼的渔翁在水面上泛舟。渡船还没有起锚,我和船主就寒暄了起来,船主操着乡音对我说:“萍岛是个有趣的地方,我自小就在岛旁洗澡,父辈说萍岛是只金鸭子变的;每到涨水的时候就浮了上来,98年的大洪水都没有把这岛子淹没;但水一退岸也没变宽,还是原来那样。”不一会儿,船就稳当的停靠在岛的码头上,我跳到岸上向船夫挥手告别后,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小岛。
萍岛门庭开阔,正对潇湘二水会龙之景观。原是永州某校的古学府,精致雕花的门栏,古色古香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进入学府的深深庭院,古老的桂树、青苔的石板、沧桑的石凳,无不显示院落的历史悠远,一种走进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由于岛上绿树成荫,地面就有些潮湿,小路之外长满杂草灌木,枝叶上沾着露珠,阳光透过树枝,斑驳地照在草地上。我独自在林间的卵石路上漫步。霎时,河面上铺起了一层轻薄的雾,几缕阳光投射在雾中,雾被这像血一样的旭日染红了,岸边的楼房披上了一顶红纱。仿佛就像一个新娘,羞涩的披着盖头,在我的视线中若隐若现。
一个人漫步在林间,享受着空寂与孤独,我想起了温庭钧的一首诗“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树上的野鸟,知名的,不知名的,都在树梢上吟唱着;我听之悦耳却不可理解的诗赋。
岛的西边还有一更小的岛,几米宽的水面间断了两岛,一只小舟停靠岸边,我欲泛舟横渡,未见舟主,只好作罢。
萍岛不失为城市中人避开纷纷扰扰的一块绿洲、一片净土。四周平静的江水,斩断了车马纷纷和市侩喧闹,让人的心绪随这环绕萍岛的江水,沉淀、澄清而宁静下来。我多么希望融入这里,这儿的一切散发着宁静空寂的气味,我多想做萍岛上的一棵树,观潇湘北去望日出月升。
可惜,我已经在这个喧闹的城市中生活了十几年。早已经把灵魂交付给了这个社会,我只有迎流而上,去创造我应创造的,向着明天的曙光奋斗。
作者:盘泽明
王松奇书法
春天的小诗
王青石
恍然回到
观山园的春天
未经修剪的青草地
白瓷砖铺展的小路
晨雾里
石榴花开的味道
那是上学的路
三个小男孩
轻轻拨动灌木丛的缝隙
哼着萦绕脑海的校歌
轻快的节奏
骄傲的我
映照在侧脸上的
灿烂的阳光
“成长如此精彩
天天都有期待
我以附小而荣
附小因我增彩”
这旋律如此动听
迎春花也随之摆动
微风里
又是一年的春天
咧嘴憨笑的高个男孩
露出尚未脱落的乳牙
稚嫩的脸泛一丝桃红
健康精瘦的矮个小子
聪明的眼神
疏浅的眉间透着机灵
还有
戴眼镜的
骄傲的小胖子
脚步笨拙
但依然满心快乐
三个小男孩
穿着绿棉布校服
肩并肩
走在上学的小路上
同样的微笑
同样的神采
沉甸甸的小书包
装满了同样的作业
拐角处
是熟悉的嘈杂街口
卖白面烧饼的三轮车
腊汁肉夹馍的香味
逐渐拥挤起来的人群里
依稀
已听到学校的音乐
三个小男孩
肩并肩
走进绿棉布校服的海洋
路两旁
沿着小路延伸的展览橱窗
贴满了奖状
和校长的笑脸
越来越多的孩子
越来越稠密的麻绿色
一齐涌进大喇叭里的音乐
和宽敞的彩虹门
左顾右盼
如果我们认识
就让我们挥挥手寒暄
教学楼的大门
三级的台阶
两旁砖红色瓷盆
栽满了鲜花
招来小蜜蜂和蝴蝶
也招来了一个个稚嫩的笑容
在这春天里
一点点绽开
我们来到楼道里
愈来愈多的笑声
相互被点亮
两边墙上挂满名人名言
和我们不曾忘却的校训
顿时
头晕脑涨
视线迷离
我努力扶着高个男孩的肩膀
那憨笑的面容却一点点落入边缘
……
终于清醒
却是在漆黑安静的地下室
一个高大的美国人
躺在一旁的沙发上
盖着污迹斑斑的白色被子
轻轻打着呼噜
我抓起枕头下的手机
凌晨4:30
2013年3月3日
春,波特兰,俄勒冈,美利坚。
这明明不是现实
现实是我明明刚走进教学楼
我明明听见笑声
我还没来得及走进班里。
现实被打上了句号
而我只能勉强活在这虚幻中
活在这美国的一间地下室
的一张窄小的
咯吱作响的床垫上
那曾是多么美丽的春天
我还不懂得这世界
那年
还只是一朵花
蛋蛋还只是一种口袋妖怪
玫瑰城还只是童话里的城堡
美帝还只是遥远的邪恶的传说
那年
我还带着圆形的傻冒儿眼镜
还不在乎吃猪排是否会长胖
我还不知道未来是什么
只期盼着每天午休时分的抓人游戏
和每月月初
学校外报刊亭里的米老鼠杂志
缩放
再缩放
我终于懂得了未来是什么
不仅如此
我还懂得了微积分
核糖核酸聚合酶
和米尔顿·弗里德曼
更懂得了
是好笑的
却不再有那年的会心笑声
也许
懂得的越多
美好的残余就会越少
还是
我庸人自扰
默默地
我把手按在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