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思想道德

大学生思想道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思想道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思想道德范文第1篇

艺术的“全景式”模式是艺术视角中一种独特的形式,它体现了艺术视角全方位的特性。艺术的“全景式”模式在艺术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向其他领域延伸,其中在教育领域也起到的不小的作用。在当今经济政治发展日益迅速的环境下,国家政府对文化的教育的发展也日渐重视,而大学教育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发展变革迅速的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则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如今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交互性增强,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也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得到应用。在艺术的“全景式”模式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艺术的“全景式”模式的内涵

艺术是再现和模仿,是表现和生活,艺术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模式。“全景式”模式则是艺术的一种十分重要且众所周知的表现模式。艺术的“全景式”模式是一种艺术视角,它具有艺术的特点,但是也有自己的独特性,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作为一种艺术视角其具有全方位的特点[1]。艺术的各种模式都是以艺术欣赏者看到艺术方方面面的美为出发点,“全景式”模式是通过全景式的展现环境或者全景式的透析问题来实现。简而言之,艺术的“全景式”模式就是将景物等艺术360°无死角得呈现给艺术欣赏者们,使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事物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是全方位的观看。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不仅在艺术作品中而且在人们生活的众多领域都得到应用。

2.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现状及问题

在如今多元文化发展和网络媒体繁荣的社会环境下,高校为使学生适应社会并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使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实践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又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思想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并没有得到很好实施,由于学校经费、课程安排、时间管理等诸多原因使原本计划的实践并不能顺利开展;其次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实践教育所采取的方式不满意,再好的教育方式学生不予以配合都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2]。所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需要采取先进的理论和模式,符合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践得到更好的实施。

3“.全景式”模式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实践

艺术的“全景式”模式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对原有概念做出的全新定义。起初艺术“全景式”模式只是作为艺术领域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视角而存在,但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相互交融,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也已经拓展到其他领域中,并且得到很好的运用。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结合则是很好的体现。大学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群体,一方面,大学生还未踏入社会,他们的心理和思想还尚处于发展阶段,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思维发展迅速,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强,所以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结合艺术的“全景式”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只是使大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这未免使他们感到枯燥和无聊,以致积极性不高。艺术的“全景式”模式是利于大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新兴概念,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全景拍照,全景摄像等已屡见不鲜。所以将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的参与实践教育的积极性会提高,对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理解和感悟也会加深。“全景式”模式理论,是指从事物的整体性出发,全方位地分析教育实践,以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更好的教育。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的结合,体现在:首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要有理论的指导和支持,教师将这些理念传达给学生,以使其明白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教师还要结合社会环境、大学生的特点、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等多方面,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其次,要对实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使各个方面都得以很好的落实,全方面地实施;再次,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不仅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这两方面得到提高,而是要使其全面发展;最后,在实践教育结束以后,要带领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践的归纳和感悟,进行全方位的理解。艺术的“全景式”模式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实践能力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提高。

4.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道德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道德课程;改革;思考

大学生告别高中阶段熟悉的老师同学,步入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自我意识、平等意识加强,产生无所适从的迷茫情绪,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和日趋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研究,加之市场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品德修养,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改进方法。“有德无才我们培养,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现如今传统的政治思想课堂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认知和兴趣要求,所以德育课的改革要与时俱进。

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主要存在的问题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内容关注较多,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关注的程度较低,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带来的结果是思想道德课滞后于社会实际,滞后于学生实际。面对只重视医学专业课程的学生,面对着干巴巴的教学内容,思想道德课教师应如何改变这个尴尬的局面,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思想道德政治课该何去何从?对此我有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德育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现代化教学具有多方面内涵,既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本人觉得,对思想道德课教学来讲最迫切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深层次的体现“以教学为手段,育人为目的”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德育课远离学生实际在学生思想中形成了一种:“假、空、大”的现象,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来看也不尽人意,往往出现考试成绩与实际政治水平两张皮的“高分低能”现象。如“社会公德”章节中就有“保护环境”的学习内容,但学生们上完课后在校园里乱扔垃圾、乱吐口香糖的行为还是比比皆是,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形成反差,这不得不说是德育教育的一大败笔。现在的思想政治课德育教学也只是满足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使学生对章节知识重点难点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纯粹的应试教育模式。我认为,思想道德课教学目标除了以上内容外,最大的目标应是把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与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要懂得对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行为养成,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能够用自己眼睛去发现,用自己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以做为一名德育教育者首先应当完成这个观念的转变,即从知识型向实践型的转变。

2德育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本人所带四个班级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出学生对课堂气氛活跃的单科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显然已经跟不上学生的求知欲。而德育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五十分钟,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是云里雾里,不留给学生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时间,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课堂教育轻实践教育,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重分数而轻素质。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打破这种封闭、机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如下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2.1将“实话实说”栏目引进课堂,对重点难点可以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与其教师讲一些陈年事例,不如请学生现身说法,以 “大学生应如何树立诚信意识”为例,用课本中的条条框框进行讲解势必会使同学们产生“局外人”的感觉,如果用这种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知识点还可以达到育人的目的,适时教师再进行引导、点评、归纳以达到教学目标。

2.2尝试请同学围绕所讲章节的内容提示,事先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然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分解讲授,以 “大学生与爱情”章节为例,如果教师进行理性的讲解,可能会偏离和忽视学生的生理与心理。运用情感教育手段,以一首歌曲《最浪漫的事》来导入章节学习,采用座谈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爱情的本质、爱情的特点、大学生选择恋爱的最佳时间、培养良好的爱情道德等知识点。这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更能激发求知欲,体现学生的兴趣学习。

2.3学会“走出去,请进来”。教学可以请些专家学者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做专题报告,请各条战线的标兵模范来介绍自己的事迹或成长道路“见贤思奇”。在“请进来”的同时,试着让学生“走出去”。黑格尔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学习让同学们自己去体会,去交流,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课堂以外的世界,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使教与学达到完美的结合。

3德育课程教学必须改革评价机制

大学生思想道德范文第3篇

引言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成为教育行业最为关注和最难攻克的课题之一[1]。市场经济的多元价值观念在对人才培养规范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遮蔽中占据了大学生思想高地的多个山头,高校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急需矫正和拔高。

孔子礼学思想的深刻内涵不仅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更在今天的中国显示出最迫切的需要。春秋战国之际的孔子面对礼乐之崩坏提出了原则具体、内涵丰富的礼学体系,今天的社会失序更加需要孔子礼学思想的光辉重新焕发,对于高校青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更是如此。不论是修身养性、孝老敬亲还是仁义道德,都是能够在今时今日的时代背景之下得到改造和继承的优秀思想精髓。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之后,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培育、人格健全、思想净化、修养提高等方面皆有极大益处。不仅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理论内涵,也能够对民族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起到实效。研究孔子礼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关联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多种可能,是极有时代意义的[2]。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一)礼的道德规范功用

礼是立身之本。孔子认为,人离开了礼仪规范就不能成为真正完整的人,人的存在以礼教的约束为根本。孔子在这里提出的“礼”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从前的宗教、祭祀之仪式,还包括人在社会中应该遵守的礼节。所谓君子,就应当一言一行都符合礼教规制,不能越轨、随心所欲。孔子一直强调,“不知礼,无以立”,证明“礼”是立身之本。另外,“礼以行之”、“克己复礼”、“以礼约之”都体现了孔子心中“礼”对人的格局、境界、修养的培育功能。

礼是交际原则。虽然孔子的“仁义”学说强调人与人的社会交往和内心修炼,“礼教”思想更多针对于社会秩序的遵循,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割裂和独立的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仁”也是一种“礼”。因为对人和善、团结和谐是与人交往和立身立命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也是高尚情操的一种行为准则,当然能够成为一种“礼仪”。彬彬有礼则得孝、忠、亲、爱,这已经涵盖了社会关系中与父母、领导、朋友、配偶等几乎全部范畴。

礼是统治之道。孔子认为,为政者不仅要“仁义”,更要“尊礼”。在统治层面上,“礼”既是政权体系、权力结构、法律规制;也是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既有上层秩序,也有民间秩序,贯通了国家的全体层级。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遵循礼教秩序。

(二)礼的基本遵循原则

以情遵礼。孔子认为,礼仪这一形式化的抽象词语背后寄托的是真实的情感,因而成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在生活中鲜活存在、广泛接受。例如在对丧事的礼教规定中,就体现着臣子对君王的忠诚、子女对父母的感怀、妻子对丈夫的不舍。在祭祀的礼节中,体现出天子对神明的敬畏和对臣民的思虑。没有这些,“与其奢也,宁俭”。也即是说,如果不怀着真情实感,宏大奢侈的礼节场面还不如省去。可见,孔子对遵循礼制的要求之一,就是内心认同、发自肺腑。

以仁遵礼。“仁义”、“礼教”难以分家,只有讲仁义、懂谦让,才能形成“礼”的局面。在遵守礼教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仁”和“敬”,待人尊敬诚恳,才能“归礼于仁”。

(三)礼的时代教育价值

礼能?蛱岣咦陨硇扪?水平。正由于“礼”是立身之本,通过“遵礼”才能实现自身的安稳立足和价值实现。自身修养的水平是以“礼”的外在表现为标志的,待人诚信、亲和,处事得体、尽心,不仅都是“礼”的体现,而且还是当今急需的个人品质。

礼能够改善社会和谐面貌。“礼”是一种伦理,直接面向人际沟通与交流。社会和谐的根基,就恰恰在于社会关系的的秩序井然与合理有度。通过宣扬并践行一种价值规范意义上的“礼”,社会和谐的根基将得到极大稳固,不必要的冲突和对抗将自然化解,社会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礼能够提升社会契约程度。一旦“礼”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契约程度就会得到提升。社会成员心照不宣,彼此向善、行为得当,因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得到增强,社会安全也会得到保障。共同遵守礼法,就是最好的社会契约,并将对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等起到帮助作用。

二、孔子礼学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启发

(一)对教师教育原则的启发

晓之以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根本前提是学生对修养的提高具有主动的诉求和原发的意愿。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实践无一例外地证明,被动接受和一味说教根本无法达到预先设定的教育效果,并且只会事倍功半。现代教育理论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视角也类似地提出,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建构。在教育布道这一方,教师只有通过晓之以情的“真情教育”,运用鲜活的示例和亲身的体验来为学生展开“说教”――说服式教育。

仁义宽厚,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思想道德修养典范。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是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一大重要目的。而大学生群体的可塑性高、自主性强,在多样价值选择中怎样才能钟情于所谓“正统”的规范,做到“克己复礼”呢?抛开教育体制和意识形态因素不论,单就教育行为的收效提高而言,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用仁爱为学生树立思想道德修养高尚的模范,直接感染受教育者,实现最有力的证明。同时,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才能更加客观地对待这一事业本身,以更加宽厚仁爱的眼光对待学生,从而因材施教、耐心施教――这样的做法又在侧面为学生树立起“为人有礼”的标尺来。

(二)对丰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之内涵的启发

自我反省,克己自律。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具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一要求的实际内涵就是学会反省、懂得自律。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主张每个人都应当遵循对应的阶级秩序,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在今天的发达社会,任何群体都有特定的社会标签,整个社会机体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就是有赖基于契约意识的循规蹈矩。遵纪守法、照章办事并不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而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与创新创造也并不冲突。相反,只有懂得在秩序内生存才能活得更好,方可谈及创新创造。我行我素、嚣张跋扈的人则没有生存市场,不懂得自我反省和约束就无法进步。

处事有度,彬彬有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处事张弛有度是一种分毫不差的理想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很难有人做得到。但是,处事得体,讲究礼仪也是成熟的标志和修养的体现。孔子在礼制中也强调“中庸”的概念,这并非折中主义或得过且过,而是基于至善境界的君子之道。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这也是一种应有的和谐处世之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应当包括这一内涵,以消除青年人娇生惯养、嚣张跋扈的戾气,养成彬彬有礼的君子之风。

立志?L远,亲躬亲尝。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给自己定下长远的志向,并且以一贯制、持之以恒;否则,就有可能变得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在孔子看来,人伦不定、秩序失常,这是极不符合礼法规范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也需要强调立志和亲躬的内容,这对不仅对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有帮助,还有利于从理想信念追求的角度对社会秩序的构建与维护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三、结语

大学生思想道德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格本位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常佩艳(1972- ),女,陕西米脂人,延安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与现代化。(陕西 延安 716000)梁芷铭(1981- ),男,广西玉林人,钦州学院商学院,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区域发展与行政法治、职业生涯规划。(广西 钦州 53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委托重点课题“广西沿海地区高校特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AA040)、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的路径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DJSZ12)和钦州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基于美学视角的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DJSZ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57-02

一、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中国传统理想人格是儒道佛理想人格的融合,是一个进则儒、退则道、隐则佛的完整人格体系,既承认自身实现理想人格的可能性,又认可人性之善。西方近代人格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欲望、心理、潜能和需要等主观因素,重视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把人格当成一个可以逐步完善的整体。的人格理论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把人置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重点从人的社会属性考察人格的形成,认为人格是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而人格的养成,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人格理论既承认实现理想人格可能性,又彰显个人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的追求,既重视环境的作用,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其成为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灌输色彩浓厚,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育方法和策略单一老套,受到大学生的心理抵制,加上部分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学习意识欠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受到明显影响。事实上,大学生“一方面在一元价值观下深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在社会中不断接受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这两方面的反差使得他们产生了价值观念模糊、行为方式模糊、理想信念失落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显得十分乏力”①。这就使得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立足于人格的形成规律,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策略,使得相关教师能逐渐摆脱功利倾向而从广阔的视野中考量思想道德教育,主动淡化了政治色彩和单纯的道德教化色彩,因此,建基于人格本位的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同,也更易取得实效。

(二)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域

现代社会是一种“抽象社会”,社会已被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商业逻辑贯穿其中,人们难以像在传统社会中那样保持自然而完整的自我,有着明显的“归属感的淡化”“生活意义的空洞化”②。这种社会境况中,大学生人格深受冲击,亟须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体系。在现有高校课程教育体系中,思想道德教育最具有这方面的功能。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的是“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最终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而不太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人格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通过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影响着人的道德的认知、意识和选择,建构大学生新的思想道德世界和健全的人格,扩大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论域。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在校的一切学习行为最终要落实到自身价值实现上,而实现自身价值,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起点。“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实现、反馈与修正四个方面。大学生通过确定预期目标,使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定位,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严格要求,为今后步入社会就业做准备,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③。但是大学生的“自我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实现、反馈与修正”应该在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而这个过程正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得到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融入社会,真正实现自我。因此,建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

三、基于人格本位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现路径

(一)以人格为本位加快转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观念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加快转变观念,把人格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各项工作中。“思想观念的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础,是德育领域的思想解放,具有重要的牵引力量。”④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制订相关计划、目标和战略,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格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要从课程安排上,通过学校日常教务工作,把学生人格教育贯穿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要把相关人格教育理论与方法贯穿于相关教师的培训中。只有高校管理者主动地把人格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各项工作,才能保障建基于人格本位论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顺利开展。

其次,教师要加快转变观念,注重从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师主导整个实践过程,包括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方式。教授内容的选择、教授方法的选取尽管会受到学生方面的影响,但最终还是由教师来决定的。因此,‘教什么’以及‘怎么教’是教授实践永恒的主题。”⑤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刻把握人格教育对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逐渐淡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化和政治化色彩;教师应主动转变思想道德课堂教学观念,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淡化甚至消除自身的思想道德权威地位;教师应主动创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增长思想道德体验和人格体验,进而实现思想道德的超越。同时,“除了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像孔子那样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⑥

最后,大学生要自觉转变观念,主动完善自己的人格,为自身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创造主观条件。大学生要主动克服“以主客二元分立的知性逻辑去把握人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将社会与个人对立起来”。⑦大学生应正确认识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发挥自己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主动参与关于基于人格本位的思想道德教育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应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重新认识自我,创造双方的良互关系;应在平等和谐的关系中,扩大心灵和精神的对话,进而实现人格的提升,为自己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建立人格基础;应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生活,增加自己的人格体验和思想道德体验,为自身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建立现实基础。

(二)以人格为本位加快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课程

首先,结合人格理论传统和实践编写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在全球化思潮的涌动下,西方的自由化思潮、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地对大学生发生影响。它改变着大学生的基本政治观念,甚至是大学生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及政治领导的评价标准。”⑧因此,要主动开发把人格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课程资源,为编写科学的教材建立理论基础;应深入学生校园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为编写科学的教材提供现实依据。通过编写科学的教材,促进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形成,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其次,结合人格养成规律,设置合理的思想道德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在内容设置方面,区分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格状态而设置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比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可以人格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并举,在高年级学生中则可以适当增加人格教育内容;应根据重大时事新闻、地方新闻事件和校园事件,适当安排包含人格成长在内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应开设相关课外实践课程,推动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要对高低年级的学生,做出合理的课时安排,但不能违背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基本规律。

(三)以人格为本位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评价机制

一般而言,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客观评价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首先,明确评价主体,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该课程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同班同学,甚至家庭成员和社会公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便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发现大学生的人格与思想道德水平,进而客观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效。

其次,明确评价客体,进行多方面评价。基于人格本位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又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世界。因此,既要对学生的人格养成过程做出评价,又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出评价。同时,要从学生的人格养成方面,对相关教材、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做出评价。

最后,明确多元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应设定一个建基于人格指标的客观标准,把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观念与这一客观标准做出比较,以考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应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树立人格养成典型和思想道德典型,让学生在大环境中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他们不断健全人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应鼓励学生及时反省自己,为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供良好的内动力。

[注释]

①李伟.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6):56.

②黄剑.抽象社会中的现代性体验困境及其出路[J].吉首大学学报,2010(4):29.

③钟谟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35):47.

④石宏伟,陈萍.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10(1):159.

⑤韩培花,朱国新,谢佳伟.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双重实践及其互动[J].吉首大学学报,2011(2):163.

⑥蓝利萍.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发[J].教育与职业,2006(14):134.

大学生思想道德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法治修养;社会公德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学校环境走向社会环境的过渡阶段,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各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该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和法律知识方面的学习,这些都是日后的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实际的大学教育过程中,由于社会环境、大学生个人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修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对大学生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修养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第一,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术规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生活中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心存公益观念和善良的信念,提高自身的整体道德修养。只有具备了这些,大学生才能成长为具有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在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发挥更大的力量。第二,思想道德是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只有每一位公民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学生是社会公民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机制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不论对大学生自身还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道德规范的约束固然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共秩序稳定,但是这种约束是需要公民个人去自觉遵守的,对于一些道德水平较差的公民来说,法律的强制力约束也是非常必要的,任何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法律的权威不容置疑。大学生法治修养机制的建立能够从多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法律基本知识的教育,让大学生对国家的法律规范有更全面的了解,实现大学生的知法懂法,这样大学生才能以法律为准绳来约束自身的言语和行为,不做违背法律的事情,这也能有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

1.缺乏道德意识大学生属于高等教育人才,本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大学生都缺乏道德意识,很少参与到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中,学校中组织的一些公益捐款活动中筹集到的善款数量也非常有限,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公交车上从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人员让座、不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缺乏,也没有意识到这些公益活动对于社会的重要性。2.人际交往问题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学生心理封闭,很少与他人交流沟通,造成性格方面和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病态,性格孤僻,独来独往;另一方面,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这类学生往往只重视自己的想法,不在意他人的感受,甚至还有一些会联合起来欺负家庭条件较差的同学,造成班级中同学之间的关系不融洽。这两种都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体现,这种情况也是能够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得到明显改善的。3.诚信方面的问题诚信问题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逃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这些不仅仅是诚信方面的问题,也是大学生对个人的学习不重视,对个人发展没有规划的表现。还有一些大学生存在着借钱不还的问题,这更是诚信缺失的重要体现。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修养问题

由于法律方面教育的缺失,一些大学生缺乏法律方面的基本认识,对法律中的各种观念认识不全面,例如:第一,一些大学生对于法律中规定的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不能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履行自己的义务,也很少有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甚至一些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却并不自知;第二,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于权力和法律的认识存在误区,受一些传统不良思想的影响,这些大学生认为官职高的人的行为可以不受法律的制约,有钱的人违反法律之后可以用金钱来摆脱惩罚等;第三,一些大学生不能区分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甚至认为二者是没有差别的,也并不了解二者在法律制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第四,大学生对于自身权利保护意识薄弱,遇到一些自己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况甚至并不知道可以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还有一些大学生有维权意识却不懂维权的方式或者因为维权步骤过于繁琐而放弃维权行为。上述种种都是大学生对法律知识认识不全面的表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到大学生法治修养的养成,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有较大不良影响的。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修养的建议

(一)社会方面

我国当前的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这些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修养就必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中制假贩假等不文明行为的打击力度,并重视通过各类文化产业宣传精神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收到良好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在立法方面,要根据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提高法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给大学生创造一个人人懂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法治修养的提高。

(二)学校方面学校是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场所,学校中的管理者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一方面要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通过必修课程来直观的学习思想道德方面以及法律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修养的基础;另一方面,学校还应积极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例如法制讲座、普法栏目剧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实际的参与到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去感受道德的魅力和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修养。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社会方面与学校方面的相关建设都是外部因素,大学生的自身方面则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修养的重要内在动力。大学生必须提高对自身道德素质和法治修养的要求,一方面应该主动去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在实际生活中以法律的规定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不得挑战法律的权威;另一方面,还应该自觉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自省,提高自身的慎独能力,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以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还要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让自己有限的人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这些实践活动也是将自己所学到和掌握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

参考文献

[1]彭雪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7(10):197-199.

[2]孟琛博.浅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J].经贸实践.2015(09):220.

[3]王雪琴.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16):9.

[4]李学明.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6(36):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