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珍珠鸟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语言的习得,教师要善于把准年段目标,强化 “读” 的工具性训练,真正传递“言语心声”。
1. 加强范读,为学生语言习得形成基点。众所周知,教师的范读,对唤醒学生的读书意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读得准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重读,努力做到抑扬顿挫,才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生命所在,才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内在激情。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如《索溪峪的“野”》一课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抒情的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学生如临其境,留恋不舍。
2. 披文入境,为学生语言习得催生亮点。所谓入境就是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作者描绘的画面,读出作者刻画的人物,走进作者的心坎,进入文字背后所透露的境界。例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珍珠鸟》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4自然段。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些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里面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再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儿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薛老师采用师生互动对话的方式,从珍珠鸟胆子变大的过程认识珍珠鸟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将学生引向文字描绘的场景,把抽象的文字活化为感人的画面,增强语文教学的厚度。
3. 思辨创生,为学生语言习得铺设生成点。朗读的教学至为重要的是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强化借鉴式练习和迁移式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对语言品味习得,让语言真正呈现其应用的价值及传递的社会道德价值。
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水》时,朗读后引导学生反思:“明明这么缺水,可作者为何重点写雨天洗澡的舒服和勺水冲凉的痛快?”学生经过读书、比较、讨论,得出了结论:作者是采用“反衬”的手法,以“乐”衬“苦”,更让人体会到村民因“缺水”所受的痛苦。此时此刻,“珍惜水资源”“生在福中要知福”这样的话根本不要老师去讲,早已在学生的心坎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 重视“文”的习得,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1. 巧妙设计,多角度练习文字。语言的转换训练可以是句式的改变、人称的变化,也可以是整理式的归纳或内容的复述,这样的训练建立在读懂文本、领会大意的基础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萧红幼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和对祖父的思念。薛法根老师是这样教学的。一是引导学生梳理我与祖父在园子中做了些什么,在学生梳理完毕后追问,这样写说明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学习一种表达的句式:“哪里……反而……其实……”。二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写了与祖父在园中的生活之后,还要进行景物的描写。读懂其中拟人手法的好处,进而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并进行练笔,想象自由的生活还会有哪些场景。三是由《呼兰河传》的第一句“呼兰河小城里住了我的祖父”,理解祖父对于萧红的特殊意义。
2. 创设情境,多层次表达思想。语言习得,是一个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用中学”的策略,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运用内化为学生的内部语言,用这种规范的语言取代学生的不规范的内部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实现技能的飞升。如在教学《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时,我请学生讨论,如果鹬和蚌再次相遇,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在讨论的基础上,编写《鹬蚌再次相遇》,促使学生结合对寓意的理解,从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学生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发展。
三、 生成“意”的体验,让学生获得真情,引领价值
1. 在教材中寻找情感的身影。语文教材是情感的仓库,这里有亲情的倾诉,有友情的真挚;有崇高的情怀,有深沉的关注;有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有的豪放,有的感激,有的愤怒,有的豁达。再加上或绚丽或朴实的文辞,总散发着氤氲的感情气氛,或深或浅的思想连缀着感彩,亦庄亦谐的故事传递着感情信息,感情的河流奔涌在篇篇佳作之中。如《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由于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更换床单,就这样一个非常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2. 在过程中寻找情感的路径。语文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面对着名篇佳作,如果语文教师只读出了“是什么”“怎么样”这些东西,那课堂上肯定只是对教材的肢解、文本的剖析了。语文教师面对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拜读,就是潜心会文,就是静心聆听。在这个过程中,带着虔诚之心,带着仰慕之情,带着欣赏之意,去倾听生命的呼吸,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一切奇妙的音响,为文喜,为文怒,为文哀,为文乐……教师的情因文而生,为课堂而生。孙双金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的结尾时说:“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多么发人深省的话语!如果之前孙老师没有对阿炳苦难的理解,没有对《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情感认同,怎么会有如此的 “镜像”。
3. 在互动中架构动情的桥梁。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及媒体等互动对话的场所。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心中的情,点燃学生的情,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之情,达到读者、作者的融合,感受语文学科“以文表情”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
就拿《九寨沟》第3自然段的教学而言,可这样设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九寨沟,请大家仔细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标注,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试着向同桌介绍介绍。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在介绍的同时,引发学生深思:“你为什么要把它介绍给大家呢?”在欣赏性阅读评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放大,再放大……
【关键词】话题;交流;话题导学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3-0057-04
反思十年课改,语文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我们的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不仅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解决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然而,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传统教学思想仍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行为,语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思维僵化,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精神和能力;课改之路误入歧途、矫枉过正,“讲”多“悟”少、“问”多“思”少、 “夸”多“批”少,机械训练多,探究学习少、重技巧,轻本位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现象既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新课改的背离。试想,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外在表现形式,语文能力得不到培养,素养又何以养成?实施素质教育,岂不成了空话?身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充满梦想的追求者,是多么希望在教育的茫茫荒原里开辟出一条通往理想殿堂的康庄大道。以“话题・研读・交流”为要素的“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便是基于阅读现状而做出的大胆革新。
一、“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图解与建构
1. 话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师生之间或师生同文本之间就某一话题而展开的交流。话题作为谈话的中心,应用在阅读课中便是为了更艺术化的点击教学目标、教学核心(中心) 。但教学核心(中心)往往通过层层剥笋才可以显现,对师生而言,它是一项艰难的长途跋涉的学习历程,有时教师难免把偏教材,教学目的南辕北辙,势必造成课堂低效甚至无效。而话题对教学核心起到还原作用,为教师提供一条高效、起码有效的课堂教学之路。因此,对于话题的认识便显得非常重要。施教者要达到教学核心,就要全面认识话题,同时也要巧妙处理围绕话题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为任何理论的东西都必须通过其外在形式的展现才有意义,问题便是教师围绕话题在教学坡度上巧作的阶梯。但是,由于教学核心的不易把握,无疑给建构者如何引入话题增加难度,这需要在比较中厘清:
结合图解,通过同传统教学相区分,教师应努力使阅读教学与学生个人的和社会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形成阅读教学的共同话题。通过研究话题特征,便于教学中准确选择。
(1)切入趣味性特征。学习贵在有趣,趣味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深奥硬涩的话题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便会陷入沉寂。
(2)目标一致性特征。话题的确定应立于“教师、学生、教材” 三维一体的基础之上,这是确定问题的核心原则。切记盲目混乱、脱离文本、远离生活的提出问题,更不可能漫无边际的大论特论。
(3)问题合理性特征。对于话题的外在表现,话题往往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呈现,一切问题的设置要围绕话题而展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驱动来推进课堂教学进程。问题的提出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研究学生,关注学情。找到文本、学生、生活的切合点。
(4)策略创新性特征。阅读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教学材料,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和学会阅读方法,实现教法向学法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因时制宜、不失时机地创新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研读。 现代认知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过程的。阅读教学是一项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在阅读课中,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发现问题,掌握知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在“话题导学式”阅读课堂模式中,研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读重在“研”的精神和“读”的方法。其教学环节包括:朗读预习―引入话题―研读探究―交流巩固。其中,研读探究、交流巩固,两个环节最为关键,它是突破教学难点,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当然,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度适宜安排,并不拘于形式。
(1)研读探究,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话题(问题),采用各种读书方法。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依据目标、深入探究,合作攻关,完成既定问题。
(2)交流巩固,要求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交流,检查阅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教师适度进行指导点拨,从规律、方法、思想等方面帮助学生学习。
“话题导学式” 阅读教学模式把“读”放在第一位,既要初读感知,又要细读品味。以“研读”为策略,以“话题”为切入点,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交流。传统教学模式的首创者赫尔巴特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这一观点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控制,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观点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一“讲”独大,学生的思维僵化,与教师、文本的交流始终被限制在“标准答案”的范围内,这便妨碍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当然,学生也可以围绕话题直接展开交流,但交流的过程缺乏依据、脱离实际、脱离教材,其呈现价值不高。新课改要求阅读教学应该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所以,在研读基础上的交流便更具有价值。这表明,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同文本、生活之间的一种动态交往行为。这种参与并不是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分享、情感的共鸣。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所学知识,才会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和喜悦感,产生求知的内驱力。学生唯有通过对话交流,即通过研读课文,达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交流不仅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
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彰显了对阅读教学本质的认识和实现阅读教学价值的理性图解。其中,“话题”既是核心又是切入点,“研读”既是策略又是过程,“交流”是价值表现,三者是点、线、面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具有导向性、研究性、探究性的高效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三、“话题导学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教学策略变革的必要性。如果梦想牛换了马腿就可以跑得像马一样快,那简直是异想天开。这警示我们再好的教学模式如果停留在理论高地,不经课堂实践的检验,都不能成为成功的模式。教学活动的成功必须要敢于变革教学策略。“在教育领域,策略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 这便强调应以师生之间的共同参与为起点,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教学环境,灵活机动的选择和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组织、评价等手段,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统一。由此,在教学模式指导下进行教学策略的变革,探求符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便显得十分重要。
2. 教学策略在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探索。特级教师于漪说: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的突出在学生面前。阅读教学以“话题”为睛,以“研读”为笔,以“交流”为墨,勾勒一幅精彩纷呈的课堂生命图。
(1)趣味契合性策略
案例1:
《半截蜡烛》主要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围绕“半截蜡烛”同敌人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故事。学生展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细节,以“我最敬佩的人物”为话题切合点,指导学生发现式学习。
师:同学们,比较三人的活动,你最敬佩哪一个人物?
生:小女儿杰奎琳,她很可爱,天真。
生:我喜欢伯诺德夫人,她机智勇敢。
生:我喜欢杰克,是个小男子汉。
师:读书贵在知,你们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很好。能结合课文谈谈一家三口都做了哪些事情,让你敬佩。用笔在文中找找依据。
(学生快速投入阅读,边读别找。)
生:妈妈一开始就就想出了在半截蜡烛里藏情报的绝妙主意。
生:杰克在被敌人威胁的情形下,保持镇静自若。
生:小女儿杰奎琳以天真为掩护,最后保护了藏有秘密的蜡烛。
师:同学们说的好像有些道理。为什么是杰奎琳最后保护住了秘密呢?不是母亲和哥哥呢?是不是她的功劳最大?妈妈可是第一个就参与了斗争啊!
生:因为杰奎琳很天真、可爱。
师:你的意思要把功劳都给杰奎琳吗?妈妈和哥哥没有功劳?同桌支持哪一种观点,讨论一下。
生:因为这一家人里面,伯诺德夫人年龄最大,斗争经验最丰富,所以她第一个想到了办法。
生:妈妈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缓解了紧张形势。
生:杰克冒着生命危险借烛生火,虽然没有成功,但鼓舞了妹妹。
师:同学们能够这样思考,这是太好了,伯诺德夫人第一个斗争,并不仅仅在于她的斗争经验丰富,而在于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母性的光辉。杰奎琳的胜利更是全家人的胜利,没有母亲和哥哥的示范,争取时间,杰奎琳哪来的勇气和智慧呢?又怎会成功。
“寻找教师和学生的兴趣契合点可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加深两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教学片段中,以“我最喜欢的人物”为话题切合点,引导学生深入教材,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迁移对比, 进而走出教材。活跃了思维,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2)对比迁移性策略
案例2: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知道《珍珠鸟》一课讲述了作者冯骥才赢得珍珠鸟信赖的故事。那么联系生活,我们讨论一下人与鸟的关系,好吗?
生1:我爷爷经常给鸟儿捉虫子吃,鸟儿很幸福。
生2:我爷爷经常外出遛鸟,对鸟儿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生3:我觉得鸟儿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很幸福;我也想成为一只鸟儿。
师:笼中的鸟儿是否都很自由?笼中鸟儿的叫声是否都很悦耳?笼中鸟儿和你们的爷爷之间相处的都和睦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意见不一,讨论起来,有的坚持己见,有的改变主意。看来学生们遇到了难题。这时我便引用古诗,巧作对比。
师:几千年前,人类已经注意到了人和鸟的关系,既然大家不好回答,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看待这种关系的,出示古诗:
白居易 《鸟》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宋)欧阳修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生:鸟儿的生命虽然很低微,也不能伤害,因为它们还要哺育后代。
生:笼子里的鸟儿很可怜,失去了自由。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珍珠鸟》这篇课文,同学之间交流感受。
生:作者很了不起,他赢得了珍珠鸟的信赖。
生:应该把珍珠鸟放回大自然,给它自由......
师:在人的世界中,我们倡导以人为本,那么在鸟的世界中,我们应该以鸟为本,这样才会赢得信赖的根本。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谈了人和鸟的关系。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有限,认识还比较感性,对《珍珠鸟》这篇课文的意蕴缺乏深层的理解。在处理课文时,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新的认识。而这种新的认识需要新的教学手段的介入,引用古诗对比这一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准确的把握课文,并初步具有简单的分析、归纳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发展思维是一个良好的途径。
(3)评价激励性策略
案例3: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授《卧薪尝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学习,知道勾践卧薪尝胆是要再战吴国,那么同学们觉得我们现在需不需要卧薪尝胆?
生1:我觉得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都很幸福。
生2:其他国家都不跟我们战争,不需要。
生3:我觉得表面的意思是不需要,里面的意思是需要。
师:(对第三位学生)这就听不懂了,能不能说清楚一定,我相信你可以说清楚。
生3:像勾践一样卧柴草,尝苦胆,我们现在不需要这样,不过那种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愤图强的精神是需要的。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薛法根老师通过创设富有新意的话题情境,指导学生自主探究、释疑解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面对学生的回答,薛老师没有简单对待,更没有拿唯一答案去衡量,而是利用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讨的热情。学生激活了思维,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话题导学式”阅读课堂模式引起的思考
构建有效的阅读课堂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顺利地实现教学任务,取得高效的课堂质量,还要得以于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升。因为,模式不是万能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随着课改的深入探索会暴露出更多的弊端。
一、创设情境,让孩子“想”说
语文课程具有精神领域的“人文性”特征,即揭示语文课程内在价值和意义。正因为人文性的存在,语文的学习过程才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犹如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浸润人的心田。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中,往往忽略了其人文性的特征,课堂交流中孩子们都不“想”说,没有语言表达的愿望。分析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受教师“一言堂”的影响,感觉没有“说”的必要;另一方面,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没有“说”的需求。因此,立足课程,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让孩子拥有“说”的欲望。例如:苏教版第七册《珍珠鸟》一课教学中,教师巧创情境让孩子开口,师:文中“我们不理睬小珍珠鸟,而它却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的,一点也不陌生。”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如果小鸟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经过短暂的思考,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在富有情趣的问题下跃跃欲试。生1:小鸟会说:“亲爱的朋友,我口渴了,可以喝一口你的茶吗?”生2:“主人,别这样忙了,陪我玩一会儿吧!”生3:“朋友,把你的笔给我吧!我来帮你写,保证你满意。”……孩子们的回答丰富多彩,充满情趣。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小珍珠鸟把“我”当成了最好的朋友,它的调皮和对我的依赖跃然纸上……这节课结束后,教师反思中表述:在这个环节中我没有预料到孩子们回答那么丰富,因为这个班的学生普遍不爱回答问题,而这次表现让我明白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欲望,关键是给他们创设一个“说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融入情境,当情感饱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打开“话匣子”。
二、指导方法,让孩子“会”说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人文性”,还具有语文最突出的“工具性”。所谓“工具性”,通俗来说即学习数学、科学、英语等所有科目的工具。其中“听”“说”“读”“写”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从课程的工具性上着手,指导学生“说”的方法,学生只有“会”说,才能说“好”。例如:苏教版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教学,在理解“湿淋淋”一词时,教师抓住生成,指导学生方法,师:老师这里有两块毛巾,同学们说哪一块是“湿淋淋”的?生:向下滴水的那块。生:潮湿的那块。师:对啊!潮得往下滴水,我们才能说“湿淋淋”。那平时你见过湿淋淋的东西吗?生1:妈妈刚洗过的头发。生2:一个人从游泳池爬出来,身上湿淋淋的。生3:在《雨后》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师:不错,不错,刚才同学用到与“湿淋淋”意思相近的词语――“水淋淋”。师:那我要一滴一滴向下淌汗是什么呢?生(齐):汗淋淋。师:那要是一滴一滴的流血呢?生:(惊讶,做惊恐状)血淋淋。师:太精彩了,同学们不仅泼水节上“湿淋淋”的景象呈现在老师眼前,而且挖掘出了这么多词语,我们的词汇库又收获了不少……在这个片段中,教师运用教育智慧,灵活挖掘学生的表达潜力,围绕一个词语进行拓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同时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表达方法,这种方法的指导正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体现。
三、营造环境,让孩子“敢”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在均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让孩子“想说”“会说”,还必须让他们“敢说”,敢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常常“不敢”说。分析原因,有的怕说不好引来同学的嘲笑,有的担心说错遭到老师的批评。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秉承人本主义思想,鼓励学生多说,培养学生踊跃发言,敢于表达真实情感的语言习惯。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教学中,师:刚才同学们读出了文中小英的感受,我想大家的掌声一定可以让小英走出角落,和大家一起玩儿,一起笑。那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这样的角落呢?学生陷入了思考,过了很长时间,有同学缓慢地举起手来,生:我觉得我们班没有这样的角落,我们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正当教师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班长):我认为我们班有这样的角落。教师很震惊,但是并没有阻止他发言,而是微笑着倾听。生:我觉得李洋同学成绩不太好,老师经常批评他,他的座位总是靠墙边,也许因为看不清才导致成绩不理想的。师:(先是一愣,后亲切的引导)是老师马虎,没考虑到这一点,那我们应该怎样让李洋走出这个角落呢?生1:以后我教他作业。生2:把我的座位让给他,我相信他一定会进步的,边说着边收拾书包和李洋调换了座位。教师此刻被学生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教室里也骤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这个片段中,教师给学生的“说”提供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环境,收获的不仅是“说”的勇气,还收获了学生的真情,而这是寓教于乐的体现,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一、教师要重视教学的有效性
1.选用相应策略贯彻教学目标
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创设学生的学习目标。例如,阅读课上我们应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等。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欣赏课文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准确指出文中运用的比喻、通感、叠字手法的语句,并能合理地说出自己对这些运用的理解;能品味文中景色描写所蕴含的情思,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加以评价;课堂中的讨论、问题的预设、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当然,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不仅仅是掌握一个方法、一种技巧,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熏陶、积累、整体推进的过程。
2.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可使用导读法。基本做法是: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和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自己的辨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重在强调感情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可以选择情景教学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物、多媒体、小品剧等形式再现教材中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可以选取电影、录像等的片段,感性的认知和体悟课文内容。对于一个教学单元内的课文教学,由于主题相近,教师也可以考虑使用比较法、讨论法、自学法等等。
3.课内精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课堂主要以阅读教学为主,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个性化朗读的意义,只是有声音的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课内的精读应与学生个性化朗读相结合。
在教授《范进中举》一课时, 我先告诉同学们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积淀不同,会读出对文字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我要求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读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瞬间,学生自觉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进行朗读,我认为这节课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的――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和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适当的阅读量是提高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了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可以做好以下两个方法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一是故事梗概法。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抽出一点时间,介绍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故事梗概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关注和阅读此书;二是悬念调动法。教师在教学时适当地留给学生一些悬念,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4.课堂教学抓住学生兴趣
教学并无定法,多样、创新、灵活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诸如绘画、歌唱、表演、游戏、多媒体等多种方式来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兴趣广泛的特点,各种教学方法穿插运用,总有一种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使全班同学的兴趣爱好,都集中于课堂学习上。试问,这样的教学方式怎能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采用朗诵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采用歌唱的教学方式,也可以采用表演的教学方式。根据兴趣的不同将学生大致分为三组,分别为朗诵组、歌唱组、表演组,其余无以上兴趣的同学编为评委组,教师担当起主持人的角色。这种综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兴趣爱好,使全班每一个同学不知不觉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同时课堂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积极发掘创新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珍珠鸟》时,首先通过课文讲解建立起“人与动物要用爱心建立依赖,共创美好境界”的概念,最后就这一主题让学生提问,有一位同学提问:“老师,既然作者表达了鲜明的主题,为什么不将三只珍珠鸟放了,回归大自然让鸟儿自由更能体现对动物的爱?”对面这样的问题,教师及时加以引导,“是啊!应该让鸟儿回归大自然,课文的结局更完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教师及时提出我能为鸟儿做什么有益事情的活动设想,一个女生提出做一个警示公益广告挂在上学的路上获得大家的认可。于是老师不失时机的要求同学替这个女生拟定广告内容,结果同学们的兴趣大增,七嘴八舌地说出广告词,最后这个女生选择了“鸟儿的眼泪,靠人类的善心去擦干”这样的好广告。全课在同学们高昂的气氛中结束。课后这位女同学真的做了广告牌挂在了上学的路上。
三、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性评价
语文课的教学评价一直备受关注,由于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语文课的教学评价也成为人们公认的难题。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因此,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应十分关注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了听说读写的各项实践活动,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领悟到不同文体的学习方法,是否增强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
有效的评价能为学生树立信心,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评价措施中,要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原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过程要尊重学生主体性,用发展的眼光来肯定学生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意识。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正面评价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 反思 评析
一、抓住教学的闪光点进行反思
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光点。这个闪光点,它可以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可以是帮助学生感悟文章的一个有效问题设计,可以是诱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巧妙过渡语,可以是对学生回答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可以是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一道习题练习,可以是学生思维放飞时的智慧火花等。凡是让教师激发、兴奋,甚至有些得意之处,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珍珠”,都是值得反思的最好内容。如教学《珍珠鸟》这篇文章时,一位老师在处理教材时把末尾作者感受的文字“信赖,往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遮蔽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读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作者的感受做个比较呢?这样的教学富有悬念,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遮蔽文字并诱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闪光点。因而,在“我是怎样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的?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我有什么独特巧妙的设计?遵循了哪些教育规律和原则?怎样才能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自我剖析中,教师必然会由感性的实践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不断提高叶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理解,探索并积累教学的丰富经验,以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抓住教学的遗憾点进行反思
教学中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它可能是教学中的一个疏漏环节,可能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处理,可能是一种处理不当的教学方法,可能是一种比较沉闷的课堂氛围,可能是对学生学习创造积极性的一次挫伤,可能是期待精彩而现实糟糕的一个教学设计,也可能是课堂中始料未及的失误败笔。如在课堂上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回答的热情,往往笑眯眯地开口:“谁来发表高见?”殊不知,这句话却使得平静的课堂更加平静了。为什么?问题就出在“高见”两字上。哪一个同学想口出狂言发表高见呢?哪一个同学想自己的见解肯定是高见呢?既然认为自己的见解不是高见,那就还是缄默,等待老师的讲解吧。本想鼓励、抬高学生,不曾想实际上却“吓着”了学生,熄灭了学生发言的欲望,这就是一个遗憾点。捕捉并记录课堂中的“遗憾”,反思诊断:“为什么激发不起学生的思维?”“为什么课堂教学会失败?”“为什么教学内容处理会显得不妥?”寻找原因,改变策略,可以避免重复自己的错误,同时不断审视自己,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实现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三、抓住教学的疑惑点进行反思
学习知识时“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疑惑可能来自于教材的编写方面,可能来自于一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异常表现―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有的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与船共沉,是一种傻瓜行为。教师尽管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着力点放在“赞赏船长的英雄壮举”上,但说服力总是不够强,文本存在着疑惑。一位教师对这一疑惑点进行分析与探究,查阅大量资料,终于弄明白:古老的航海规则中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必须船在人在,船沉人亡。学生豁然开朗,对文本的理解又深入一步;教师也从解疑中提高了课堂的应变能力。可见以疑促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理论,促进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方式转变,有利于教师追问疑惑、捕捉灵感,透彻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有效促进教学的尽善尽美。
四、抓住设计的空白点进行反思
所谓空白点,就是事先没想到、没估计到,可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却发生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中出人意料的不遵守纪律的表现,如学生提出了一个令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如教师对知识讲授出现的卡壳现象等。一位教师课堂演示“氧气的制取”实验,课前精心准备且已制取成功,所以轻车熟路,心里轻松,可关键时刻“氧气”却生成不了。这位教师面孔涨红,草草收场。这个内容极具研究价值:面时这个尴尬的空白点怎么处理?如何预防类似尴尬出现呢?实践证明:抓住空白点反思,一方面促进教师钻研教材钻研学生,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可以在反思中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机智,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养分,以达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