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端午的古诗词句

端午的古诗词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端午的古诗词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端午的古诗词句

端午的古诗词句范文第1篇

一、扎实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的培养,为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础。首先,要教会学生读准字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的生僻字,学生可以通过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读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识别一定数量的文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许多古今不同义的字词,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地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如谚语、俗语及成语等。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深入研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二、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进行因材施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典籍众多,或短小精悍,或长篇论著,或浅显易懂,或深奥晦涩。选择适合小学生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做事之道理。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安排诵读内容:如: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百家姓》;三年级学习《千字文》;四年级学习《弟子规》,背古诗词20首;五年级学习《孝经》,背古诗词20首;六年级学习《增广贤文》,背古诗词20首。而《老子》是经典中的经典,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它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无法估量的作用,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

三、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可以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作品的文化内涵;可以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可以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还可以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四、诵读古诗文,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之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古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东坡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种读,不仅仅是默读,更注重于朗读。中国语文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本是由汉字、汉语的特点决定的,汉语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汉字一字一音、一形一义,独立性很强,其具体含义,得从上下文中体味。这种文字又具有声韵之美,只有读之于口,方能“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从而形成强烈的语感。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的“诵读法”对汉语学习何等重要,自不待言。

五、结合课文内容,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机会,适时给学生传授优良传统文化知识。抓住语文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优良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古代诗文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本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

六、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古人云:“文以载道。”“道”就是主题,就是让学生在习作中认识、明白一些道理。通过习作,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会进一步得到升华与提高,从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会得到许多信息。如,传统艺术中的戏曲、相声、民歌、民族舞蹈、地方小调,种类繁多、妙趣横生;传统工艺中的编织、刺绣、剪纸、陶瓷都是我国的古老工艺,门类众多,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像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学生通过习作自然会萌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由衷喜爱之情。

七、通过传统节日和有关古诗教学感悟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他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端午的古诗词句范文第2篇

一、说明文阅读考点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说明文阅读目标具体规定只有一条:“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另有阅读的一条通则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这两条规定来解读中考说明文阅读考题,归纳出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考点:

1.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2.理清思路,弄清说明过程或说明顺序。

3.正确判断常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

5.理解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6.明确标题的作用。

二、基本题型及对策

中考说明文阅读一般选事物说明文,出题不超过五题。以事物说明文为例,解读说明文考题基本题型,并研究对策。

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阅读说明文,要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把握说明对象很简单,一般从标题即可得知,如人教版教材《苏州园林》,说明对象就是苏州园林。说明文一般在开头部分摆出说明对象:有的直接摆出,如《苏州园林》;有的用其他内容引出。

(一)基本题型:说明文开头如果先写史料、古诗、名言、故事、例子或现象等,用之引出说明对象。它们有什么作用?

方法解析:指导学生在开头部分先画出说明对象,将引文部分括出来,思考引文和对象之间的联系。从结构、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去理解:1.放在说明对象之前,应该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2.引文内容与说明对象肯定是有联系的,写了与说明对象有关的哪些方面;3.一开始写故事、传说等,可以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中考说明文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为例:

①史载:l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题目: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最后一句话点出了说明对象,之前叙述“海子”就是起引出作用;“形成”“全被吞噬”显然写形成和危害。

中考答案:1.引出说明对象;2.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基本题型:概括说明对象特点。介绍说明对象特点,有的先总写特征,然后分说,如《苏州园林》,第2节写总特征,从第3节开始分说。有的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介绍说明对象。两种情形解说如下:

1.总特点。从开头或结尾部分找总说或总结性的句子(注意语言标志)。以人教版教材《故宫博物院》为例,开头两段文字如下: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紫禁城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判断情况,没有解说特征;第二段画线句中的“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语言标志,指明前面内容就是其特征。

2.从不同方面分别介绍说明对象。有的说明文开头摆出说明对象后,就分段从不同方面介绍说明对象。概括特征的方法是找出分写段的中心句,综合起来;或概括分写段的主要意思。以南京市2006年中考说明文《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为例:

考题: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

解析:这是考概括说明对象特点。文章一共五段,开头一段摆出说明对象,最后一段总结,中间三段分别介绍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找出中间三段的中心句即可。

考点二:弄清说明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的顺序,如:从现象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从主要到次要、从原因到结果、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等。空间顺序一般指参观的方位顺序。时间顺序指时间的先后顺序。

中考考题,一般不考解答全文顺序,常常要求弄清具体段或句子之间的顺序。难点在于考题不是直接问采用什么顺序,而是含蓄设问。

基本题型:某段和某段能否颠倒?为什么先介绍某内容再介绍另一内容?某段中的A句和B句可否颠倒?

方法解析:必须先让学生弄清楚这样设问,通常是考段或句子的顺序问题。然后指导学生思考:不能颠倒或有先有后,一定是结构安排或内容原因,所以要先弄清楚这些段所处的位置,或这些段或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试举例说明:

例一:南京市2006年中考《古代诗词中的华夏春天》考题。

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

题目: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

解析:这是考说明顺序问题。先要弄清引用吴涛的《绝句》是说明什么,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说明什么。从文中可知,《绝句》描述倒春寒现象,《春寒叹》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这样就清楚了:先讲现象,再讲灾害,是按逻辑顺序写的。

答案: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例二:人教版教材《苏州园林》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解析:如果有总说与分说,要注意分说顺序与总说顺序保持一致。这一段围绕总特征总说的句子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第3、4、5、6段是分说部分,围绕总说部分分别解说,其顺序与总说顺序保持一致。

例三:南京市区县一模《广州亚运“水立方”》考题。

④在总体布局上,“水立方”充分考虑了岭南地域文化和地方气候特征,【A】其外形设计如一条“飘逸彩带”,凸显了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风格;【B】考虑到南方地区湿热多雨的特点,还设计了遮荫外廊和自然通风窗。主体建筑沿道路布局,并稍有夹角,避免建筑对道路的压迫,同时避免西晒。部分附属用房设计为覆土建筑,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体量。

题目:第④段中划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解析:考具体某段中的句子顺序,要考虑其前后语句顺序。如果前面的语句有先后顺序,后面的句子往往与前面的句子相对应,顺序保持一致。

答案:不能。因为【A】句对应前一句中的“岭南地域文化”,【B】句对应前一句中的“地方气候特征”。

考点三:弄清说明过程

为了把某个问题说明清楚,往往需要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说明。这就要分析其说明过程。这类考题出现较少,略微有些难度。

难点题型:某段是按照怎样的思路说明的?或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

方法解析:分析说明过程,若分析几段文字的说明过程,指导学生弄清各段之间的关系;若分析某一段的说明过程,指导学生划出层次,弄清中心句和支撑句,通常是总分关系。然后分析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哪些内容。

例子: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中考《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考题。

④干旱地区的氮不但从土壤中偷偷溜走,而且很难再回到土壤之中。在气候温和地区,氮在土壤和大气中的循环是平衡的,当地土壤中的一部分氮虽然也会通过分解或植物收割流向大气;但是在雷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在雷电的作用下变成氮肥回到土壤中。然而,干旱地区很少会有雷雨天气,也就很少会有氮再返回到土地中。正是因为干旱地区氮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花再大的代价,比如不计成本地往其中施放氮肥,也不可能让沙漠变成绿洲。除非,我们可以让沙漠地区的气温及地表温度降下来。

题目:第4段主要说明了什么意思?文章是怎样把这层意思说清楚的?

解析:先理清层次: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长句是讲气候温和地区氮的情况,之后分析干旱地区氮很难回到土壤的原因。显然,本段是总分结构。然后概括各层的意思就可以了。

答案:说明了沙漠中土壤里的氮为何不可返回。作者采用总分的说明顺序,先指出沙漠里的氮很难再回到土壤中,然后将干旱地区和气候温和地区进行比较来进行说明。

考点四: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及作用几乎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必考题。常考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和作比较等。有的中考题不直接问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而是改变发问方式,学生常常弄不清是在考说明方法,从而造成失误。因此要指导学生辨析。

难点题型:为什么要写某事例或引用某资料?写某事例或引用某资料目的是什么?

方法解析:考举例子和引用等方法时,通常会含蓄发问,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了准确把握说明方法及作用,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来说明事物的什么特点?收到了什么效果?现以常考的举例子和引用为例解析。

1.举例子。举例子为了说明前一句话或后一句话,也有说明本段的中心句。举例子的效果一般是使说明具体,增强说服力(或让人信服)。

在节日里徜徉(南京2007年中考题)

③“围绕着辞旧迎新的喜庆主题,各地衍生出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其中,南京的金陵灯会就颇为有名。”

题目:③段中写春节的部分提到南京的金陵灯会,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解析:含蓄发问,很多学生就会误认为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回答作用。这是考举例子说明方法。南京市多年中考所考说明方法几乎都是举例子,几乎都是含蓄发问。比如,2006年中考《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考题: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010年中考《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考题:第③节介绍《九龙图》有什么作用?都是考说明方法。

答案:以金陵灯会为例,说明各地衍生出许多欢庆方式,一浪推一浪地渲染着春节气氛;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说明具体,有说服力。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南京2011年中考题)

然而“尺牍书”很笨重。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用了三千多根竹简,要两个身强力壮的武士才可以送到宫里去。

题目:写西汉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信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2分)

解析:直接考说明方法。首句讲了特点之后,紧接着举例,显然举例子就是为了说明首句。

解答:举例子(列数字),说明“尺牍书”笨重不便。

2.引用。引用是为了说明前一句话或后一句话,也有说明本段中心句的。引用的效果通常是增强说服力。若引用古诗文,可增添文学情趣(或增添文化情味),引起阅读兴趣;若引用神话传说,可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南京2011年中考题)

……纸的发明,使书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纸质书信成本低廉、投递方便,极大地促进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安史之乱时期,贫苦的石壕妇人,仍然可以凭借“一男附书至”,得知战场上孩子的讯息。

题目:引用“一男附书至”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其实考说明方法的作用,若只回答效果则不完整;需要回答引用古诗说明了什么内容,收到怎样的效果。

答案:引用古诗,充分说明纸质信已被广泛运用,增添了文学情趣。

考点五:说明文的语言

品析说明文语言特点,这几乎是中考必考题。学生的困惑在于常常将散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语言品析混淆。说明文语言品析有它自身特点,中考出题一般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区别说明:

(一)语言准确性考题题型:一是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二是加点的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方法解析:分析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从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限定方面去理解,还有从估计、推测等方面去考虑。解答步骤一般是:首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或答“从某方面限定”);其次,说明了什么内容;再次,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分三种解答方式举例:

1.南京市2010年中考《云锦,世博会上的南京名片》考题。

题目:第④节画线句中加点的“最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一天最多也只能织成不满两寸的云锦。

解析:可以从数量限定方面考虑。答题:“不能删去。‘最多’界定数量,更能准确说明南京云锦织造特别耗时费力。”

2.南京市区县一模考试《南州六月荔枝丹》考题。

题目:分析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解析:可以从解释加点词意思入手。答题:“‘大多数’意为超过半数的数量,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有很多种,‘深红色或紫色’是其中主要的颜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3.南京市2006年中考《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选择题正确选项。

“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估计,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二)语言生动性考题题型。说明语言如果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显得生动形象。考试题型一般是品析语言特点。

方法解析:一是分析语言表达形式;二是分析说明内容;三是分析收到的效果。试举例分析:

1.南京2006年中考说明文《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选择题正确选项)。

“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

解答:“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2.南京2007年中考说明文《在节日里徜徉》题目:从两处划线词语中任选一处,作简要品析。

“端午节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墨汁,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

答:“悄然走来”运用拟人手法,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端午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盐城市2010年中考说明文《沙漠荒凉的真正原因》题目: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今天如果我们不能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沙漠未来希望的零星绿色将越来越少,直至完全绝迹,沙漠的扩张也将变得气势汹汹而且肆无忌惮。那样令人绝望的未来,并非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答:采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如“气势汹汹”和“肆无忌惮”两个成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沙漠人格化,表现土壤沙漠化的严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考点六: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题型:这类题直接问标题的好处或作用。

解析:说明文标题一般是点出了说明对象,有的交代了关于说明对象的其他知识。还有的标题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引用古诗文的句子,增强了文学性;用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用修辞,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

问题:文章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1.点出说明对象;2.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