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制设计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范文第1篇

1.1“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引申为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后来被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当中,使得机制的含义得到了很大的扩充。“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则是指决定“综合实验班”运行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其包含有校企双方的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五邑大学于2010年提出了基于“综合实验班”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理念。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由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校的“综合实验班”主要有“3+1”(面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和“3+3+1”(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两种模式。“综合实验班”的“综合”二字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的综合。综合实验班学生来自多个学科类专业(或同一学科多个专业)。第二,能力的综合,即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实践能力和非专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属于非专业的实践能力。第三,培养过程、培养环境的综合。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养方案。

1.2理论依据

机械设计理论最初是由具有“机制设计理论之父”之称的利奥尼德·赫维茨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对机械设计理论给出的定义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合理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方式、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使得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在机械设计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就是激励相容原理,即机制的参与者根据机制设计者的需求准确完整地报告个人信息。满足激励相容的经济机制,能够保证机制参与者在按照个人信息追求个人利益来选择行动模式的情况下,实现机制设计者的目标。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2.1理论层面

任何承认个人是理性的行动者这一预设的社会科学理论流派,都可以借鉴机制设计理论的某些研究思路、分析工具、概念和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机制设计理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完全信息、资源有限条件,机制设计者研究如何设计一套博弈规则,能够有效激励机制参与者进行行为模式选择,实现参与者的利益选择的同时实现社会总目标。就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而言,信息不完全、资源有限、激励机制欠缺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想在现存问题的背景下,达成各方利益的协调,建立合理的机制,为协同育人发展创建稳定的环境,完全有必要引入机械设计理论。

1.2.2实践层面

机制设计包含设计、分析、评价、反馈与完善等环节。首先,是预期目标的确定;其次,机制的设计,这是全部环节的核心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激励相容原则和信息效率问题;再次,机制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分析判断出机制的优劣,从而减少相应成本;最后,目标的校对与完善,根据内外部的条件与因素的不断变化持续微调,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设计在引入机械设计理论后,就可以在明确预期目标的前提下,以激励相容原则为指引,使参与协同育人工作的各主体产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参照预期目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加强该机制执行管理的有效性。机械设计理论的引入,可以通过激励相容原理,以制度为保障、以利益补偿为推动、以协同发展为前提,逐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机制设计理论应用于“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其实也是一个对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协调过程,即怎样能激励各参与主体在最大限度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这种协调主要体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在横向方面,主要是要协调好高校、企业和参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纵向方面,要协调好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预期目标、培养方案、考核评价方式等,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中横向关系的处理——利益协调

吉登斯认为:“存在共享的价值标准即社会理性,人们可以据此对稀缺资源和权利义务配置结果(或社会状态、利益格局)进行优劣比较,并经由机制设计和制度选择来加以弥补和完善,以期最终改善人类境遇。”对于“综合实验班”而言,如何妥善配置有限的资源和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能否处理好各个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是一项有挑战性且意义重大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有赖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

2.1建立多渠道的利益表达机制

协同育人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结构复杂,参与机构包括高校、高校参与协同工作的相关学院或系部、协同单位、协同单位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个体包括专兼职教师队伍、学生、管理人员等。在协同育人工作过程中,搭建一个利益表达平台,配合建立利益诉求反馈处理机制,有利于形成利益表达、获得的顺畅通道。为了使参与主体有顺畅的利益表达途径,学校非常重视“综合实验班”团队建设,做好各个层面团队的组织与管理,保证每一个参与到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中的机构与个体都有恰当的途径提出并满足自身利益,并对这些利益统筹协调。

2.1.1建立“校企协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

“综合实验班”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点,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综合实验班”的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相关部门、学院的院长作为领导小组成员,总体策划、指导建立协同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工作小组设在教务处,以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各试点专业负责人和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为成员,具体组织研究与试点工作;各专业成立试点小组,成员包括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具体实施试点工作。

2.1.2建立“双线管理”的班级管理机制

学校对“综合实验班”的学生采取“双线管理”,即学生在保留原行政班身份的同时,再按照实验班建制组建班级,并为实验班的同学配备班导师,对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进行管理。实验班内也组建班委会和团支部。校企共同提供师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毕业时,校企共同为其颁发“协同培养学习证书”。

2.2建立公平的利益共享机制

由于各类制度的实效性和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所以在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利益获得的不对等情况。就协同育人工作而言,以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为出发点,制定公平的利益共享机制,可以保障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基于此,“综合实验班”建立了“双赢”机制。以“综合实验班”为基础的协同育人工作中,校企双方都是利益主体。只有满足双方利益的合作才是受欢迎的、有生命力的合作,才会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学校首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协同单位的需要,把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合作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例如,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继续教育培训、职业技能认定,完成企业委托的技术研究与管理项目,为企业的产品开发、营销战略等提供技术和人力的支持等。对于学校来说,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一是有助于学校根据积极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结构,使其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二是有助于专业建设与改革,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三是学校可以依托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便利,强化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对于企业来说,也将获得学校为之输送和提供的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先进的生产力,员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机会和平台,科技研发和孵化的人力资本以及通过员工渗透、奠定企业的文化基础。协同育人模式弥补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拉近了与企业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为企业增加了新思想、新活力,企业还可以将每年表现优秀的学生留下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型后备人才,盘活企业人才资源存量。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共利双赢,这是合作成功的关键。

2.3建立公开、透明的利益监督约束机制

公共权力和公共制度能保障利益合理分配,但是必须以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为前提。建立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利益监督约束机制,才能使双方的行为受到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共同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法律约束包括政府、行业或相关部门为协同育人工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章程。这其中也包括双方签订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以此约束合作双方的行为。以“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例,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学校方承诺如何配合企业开展人才选拔及宣讲工作,配备班导师、教师等人员与企业一起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企业方则承诺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轮岗培训、管理知识培训,配备管理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等。如任何一方不能履约,则需按照协议进行赔偿。没有公开、透明的利益监督机制的约束,就没有协同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利益监督机制的框架下,协同育人工作双方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的力度。

2.4建立多方协动的利益协调动员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工作需要参与其中的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协同育人机制顺畅运行的合力。

2.4.1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

“综合实验班”在学校教务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具体指导下,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由工作小组负责学生选拔、培养方案制定与落实、课程与教材开发、学生管理、质量监控等,协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我们还可以成立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高校协同各方面合作力量的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协同育人培养目标,共商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2.4.2建立责任共担机制,突出“协同”本质

在“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的工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充分体现“协同”的本质。首先,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在校内完成基本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企业学习阶段,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模块课程、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大纲的要求。企业选派有一定经验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组成兼职师资队伍,完成一定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教学,同时对学生的企业学习阶段的轮岗学习和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其次,协同双方互相兼职,协同单位的负责人或有关专家可以到学校兼任副职,学校也可以派学院或专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到协同单位兼任副职。协同单位的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可以成为学校的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等,由学校颁发相应的聘任证书。三是校企双方可以将青年教师、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派到对方单位锻炼,增强人员交流。

2.4.3构建“双主体”育人机制,保障培养方案实施

“综合实验班”教师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由他们共同完成综合实验班的教学任务。学校专业教师承担专业理论课和课程实验的教学任务,担任综合实验班班导师;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除承担学生在企业期间的部分课程教学任务和技术技能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外,还要到学校承担部分与行业、产业相关的课程任务。

3“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纵向关系的处理——激励相容约束

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兼容约束原则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可以通过机制参与者的反应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最终实现社会总目标。为达到协同育人机制纵向关系处理的最佳效果,我们需以激励相容约束原则为指引,首先确定预期目标,然后对运行机制进行设计,通过对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不断修正运行机制,达到机制运行的最佳效果。

3.1预期目标的确定

就“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工作而言,在机制设计理论的指导下,以激励相容约束原则为指引,学校确立了协同培养的预期目标:第一,“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工作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总目标的。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协同育人工作也不例外。制定并执行协同育人机制,其终极目标必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第二,通过“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要完善学校的办学结构,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协同育人机制可以帮助学校摆脱当前办学主体单一的不足,拓宽办学路径。同时,通过与各类机构的协作,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资源的能力。第三,通过“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推动政府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参与度,提升企业、行业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方面的责任感,构建良性的社会育人机制。

3.2机制的设计

激励相容约束原则认为,由于获得信息需要成本,且机制参与者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私有性,作为机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就需要根据激励相容理论,通过制定具有激励性的机制,鼓励机制参与者以个人行为的选择主动寻求实现总目标。这也就是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带给我们的启示:“如果一个机制既满足参与约束,又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则这个机制就是一个可行的可实施机制”。具体到协同育人工作,不仅要制定刚性的、供参与者参照执行的机制,更要制定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的参与者在满足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更加积极地实现协同育人工作的总目标,使协同育人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是由各个主体共同参与构成的机制结构,首先是政府占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要从税收政策、财政制度、协同平台等几方面入手,为协同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传统主体要勇于创新,不断创新知识,改革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最后,作为协同育人工作的另一个新型主体,企业、行业等要在协同人才培养与激励、科研投入等方面有明确的定位,将行业、企业全新的实践经验与高校的理论知识有效结合、互相促进,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总的来说,这些主体的参与模式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模块:高校创新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行业企业知识流动、行业企业创新能力,这四大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根据这些参与主体以及四大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初步形成了协同育人机制的框架。

3.2.1建立“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政府推动占主导

从对国外协同育人工作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在推动行业、企业积极承担责任,与高校协作育人方面,政府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高校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政府要主动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创造适合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的政治及文化氛围,搭建协同育人的政府平台,引导整个社会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参与热情。具体而言,协同育人机制的顺利构建及运行,有赖于政府的各方面政策:通过改革税收政策,有效激励行业、企业参与协同育人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参与各方的正当利益;为协同育人工作搭建平台,完善促进协同育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相关计划,引导协同育人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等。当前,广东省在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学校积极响应广东省政策,以“综合实验班”为基础,申请并通过了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获得了经费支持。这些基地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3.2.2建立“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双主体”模式

“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由高校这个单一的培养主体转为高校、行业、企业等单位协同育人的“双主体”模式。所以,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时,这两方面的主体都要积极行动。首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在完成学生选拔工作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个性差异,共同为实验班中的每个学生制定相应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内容包括前三年开设的所有课程,最后一年在企业学习阶段的课程、轮岗学习、毕业设计、考核标准等。其次,校企共同实施协同育人,并对育人全过程进行监督。主要是指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并共同对培养过程、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在此过程中,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学校聘请企业的管理或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课程的讲授任务,企业指定导师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采取“双导师制”,坚持选题来自企业、真题真做,校企双方教师共同指导、共同评价,毕业论文的答辩也在企业完成。校企共同监控学生是否完成综合实验班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以及完成质量,保证学生在“综合实验班”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3.2.3“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在“综合实验班”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运行过程中,需对整个机制的运行情况随时进行监控、分析与评价,及时调整不合理的部分,以保证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要保证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以机制设计理论为框架,结合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循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4成效与启示

4.1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向纵深发展

首先,就学校而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互动交流。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企业,不仅与学校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指定专门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同时还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校企双方在技术层面、理念层面达成了共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经验“无缝”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其次,经过学校的不断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综合实验班”为抓手的、各学院积极参与的多样化协同育人模式。如土木工程专业“企业嵌入式”、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化”、机械专业“COOP-CDIO”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等,进一步推动了我校校企协同育人工作。最后,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参加“综合实验班”的学生数量受到学校改革试点的规模控制,但是参与的专业数逐渐由工科专业扩大到学校的文科、经管类专业,受益的专业面越来越广。

4.2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验班”,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这些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所必须具备的。通过“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大大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时间,提升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尽快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企业、行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减小了企业的人才培训成本。

4.3企业血液更新换代加速

“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另一个最大的获益者自然就是合作的行业、企业。通过“双赢机制”、人员流动机制等的实施,企业不仅获得了需要的人才,从学校获取了所需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而且其员工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得到提高,大大地提高了企业劳动力的素质,为行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大的人力资本。

5结语

机制设计理论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机制设计理论;青少年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5-0097-04

《中国青年报》于2010年3月30日刊发的报道《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中提到,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报道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青少年体质不仅关系青少年个人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未来。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10月31日转发了教育部等4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今后各学校将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建立上报和公示制度。同时,涉及到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工作效果,将作为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部门业绩考核的内容。

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看是因为运动氛围缺失,运动空间、时间受限,或是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其实,在这些因素的背后有着更为关键的原因,即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具体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整体性框架尚未建立,多年以来,相关政策体系一直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始终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状态;第二,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责任主体不明确,造成地方政府、体育部门与各级学校的财政投入和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维持;第三,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操作方式不够规范,这包括监督奖惩条文细化不够,学校体育开课条件(场地设备保障、体育师资配备)等具体要求不够明确。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其实也就是对社会各相关主体利益的调整与协调过程。对于政府而言,它要调整的利益关系有大致两类:从横向来说,主要调整的是国家、社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如何合理决策的问题[1];从纵向来说,需要协调的主要是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的主要是怎样把合理的决策进行有效执行与落实并得到理性监管的问题。这两类关系是否能得到理性、协调处理,事关上述3个方面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关系到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成败。因此,机制设计理论为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思路。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按照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做出机制设计,从而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它主张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符合激励相容原则,从而相对满足各博弈主体的需求并且符合有限资源的本质属性。简言之,机制设计理论便是旨在探讨信息不对称、选择权利和激励相容条件下设计出有助于改进资源配置或权利、义务分配状况的社会互动机制或制度的理论[2]。目前,机制设计理论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机制设计理论作为一种矛盾解决方案,机制的设计者首先确定预期目标,然后逐步地按照客观条件作出相应的设计,让矛盾的参与者都获得相应的激励,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就可以使参与者愿意达成设计者想要的结果。

1 机制设计理论应用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1.1 理念方面的借鉴意义

任何承认个人是理性的行动者这一预设的社会科学理论流派,都可以借鉴机制设计理论的某些研究思路、分析工具、概念和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3]。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不一致,信息分散与不对称等问题是改革和发展关键期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达成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完全有必要引入机制设计理论。

就我国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而言,信息和激励问题一直未受到充分重视,尽管各地陆续出台相关立法等保障措施,但在现有应试教育体制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业负担过重、运动氛围缺失、学生普遍缺乏强身健体

意识。在升学率“硬性”考核面前,青少年体质教育管理缺位、投入不足、理念陈旧。在政府、社会、个人之间,在政府各层级之间仍然存在诸多信息不对称与激励不相容的问题,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功利主义与道德风险等问题十分突出[4],不但限制了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制约着改善青少年体质各因素积极作用的发挥。怎样真正调动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达成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相协调,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逐步下降趋势,最终促进青少年体质的全面提高,机制设计理论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并且对于发现现有体制的固有缺陷,从而设计出合理的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机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1.2 设计过程的借鉴

机制设计包含设计、分析、评价、反馈与完善等环节。首先是预期目标的确定;其次是机制的设计,这是全部环节的核心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激励相容原则和信息效率问题;再次是机制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分析判断出机制的优劣,从而减少相应成本;最后是目标的校对与完善,因为内外部的条件与因素的不断变化,机制设计是循环的,持续做出微调的过程,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机制设计也要遵循这一设计过程,在做出青少年体质提高的近期与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同时,在设计这一机制的时候,为了实现机制的长效性,要考虑到激励相容原则,即此机制的设计与实施的动力来源,就是要一定程度上满足各方主体利益的诉求,使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各主体产生参与的内生动力,且参照预设的条件并结合有效的监督来加强设计的执行管理。毋庸置疑,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各类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一致并不是自动达成的,而是要通过制度保障、利益补偿、协商合作等方面努力逐步实现。 2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横向关系的处理——利益协调

吉登斯[5]认为:“存在共享的价值标准即社会理性,人们可以据此对稀缺资源和权利义务配置结果(或社会状态、利益格局)进行优劣比较,并经由机制设计和制度选择来加以弥补和完善,以期最终改善人类境遇”。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而言,能否处理好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所以,政府要在构建制度均衡的基础上,实现各主体的利益均衡。

2.1 建立多渠道的理性利益表达机制

农村孩子(当然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就业、医疗、教育等相较于城市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由于财政投入缺乏持续性且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造成农村孩子的饮食营养不均衡,体育锻炼所需的设施不到位且缺乏相应的师资配备。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或缺乏理性的表达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搭建城乡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利益表达平台,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在这方面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阳光政府”平台,实施信息公开和决策民主制度,鼓励农民和相关群体参与相关农村子女教育、农村群众体育政策的听证会,并支持农民推选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参与到决策制定、管理和监督执行管理中,提高他们的利益表达能力,拓宽权利实现途径。

2.2 建立公平、共享与尊严的利益补偿机制

由于公共政策的实效性和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所以在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相应的利益倾斜。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而言,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出发点,首先,尽量为全体的青少年提供基本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减少城乡、户籍、阶层的限制。与此同时,合理规划与调控城市商业地产发展规模,尽量扩大城市青少年体育锻炼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其次,作为青少年体质培养的具体执行、指导者的各级一线体育教师,要对其进行多元化的培训,同时应保障这一群体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关系切身利益方面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对他们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质健康测试中所做的相关工作,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与工作量认可,让他们在公正待遇、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有尊严的良好氛围中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2.3 建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利益监督与约束机制

公共权利和公共制度是利益合理分配的有效保障,并

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是权利合理行使的前置条件。对于目前的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来说,它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完善,因此,各个主体(既包括青少年群体、体育教师,也包括各级学校、体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利益诉求能否得以有效表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制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为了避免权力的异化而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就需要青少年体质各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且有必要对政府的制度设计进行有效监督,从而保障自身的正当权益。因青少年运动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各级学校进行原始推动,所以结合各地实际,要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督导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定期、流动巡查制度,将学生体质作为考核一所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并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

2.4 建立群策群力的利益协调动员机制

提高青少年体质势必要学生结合相应的体育锻炼,这就存在安全风险问题,相应的也存在时间成本问题。在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情形下,学生、家长、社会衡量一所学校优劣注重的是教学质量,在很多人心目中升学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经常会出现体育课被其他“主科课”挤占的现象。在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气下,在社会和教育部门价值观念难转变的情况下,在评价体系不健全的体制下,学校和家长也倾向于先把学生“主科课”成绩提高,从而忽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人的全面发展,健康是第一位的。提高青少年体质是个系统工程,当然教育部门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但仅靠教育部门的号召是力不从心的,这就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动员包括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终身体育”意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密切联系的青少年体育教育网络系统,全方位地传播、弘扬健康观念,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从而形成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合力。

3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纵向关系的处理——激励相容约束

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利益格局,是以理性行动者社会间互动为基础的,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兼容约束原则作为理性行动者的行动指南,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兼顾了个人利益的获得。

宏观决策出台后,面对的就是怎样使决策有效落实的问题,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政府的宏观政策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曲解或被打了折扣,此类问题屡次出现主要是因为实施的机制不健全。

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理念即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启示我们:“如果一个机制既满足参与约束,又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则这个机制就是一个可行的可实施机制”[6]。毫无疑问,下级政府执行上级政府的决策是无条件的具有制度刚性的,如果上级政府的决策没有被很好的执行与落实,那么一定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因此,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在满足下级政府追求合法利益的条件下也可以较好地实现上级政府设计目标。

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学校体育经费而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在学校教育经费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难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中经费的需求,但学校自身没有财权,往往造成提高青少年体质目标的号召只是作为动员口号,喊喊而已。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解决,但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和决心。其次,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兼容,其难度在于两点,第一,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他要考虑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情况下,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但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环境、基础设施与本地的经济发展是有直接矛盾的。第二,虽然青少年体质的改善与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青少年体质的提高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政府官员的任期却是有时限的,而且青少年体质提高本身难以观测、体现绩效,与地方政府的政绩不直接挂钩。相反,本地经济发展易于观测和体现工作业绩,无疑地方政府官员会更侧重后者。所以会出现各地方政府对青少年体质提高方面的投入不足,工作上也只安于现状,也不积极响应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号召,却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发展地

方经济中去[7]。  2007年中央下发的7号文件,即《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共布置了约70项具体工作,如在完善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前提下,加强学校的体育场馆使用与管理;配置足够的体育师资;加强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等。但据相关调查,近半数学校并没有落实7号文件的要求,形成了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只是出于应付上级检查或升学体育考试需要的状况。由此可以看出,“假如某一项制度设计缺乏激励与问责机制,政策在被执行过程中就很可能无法得到有效落实”[8]。

怎样能够防止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被忽视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若缺乏提高青少年体质的内生动力,即使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也未必能得到良好的执行与落实。因此,亟需设计出完善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激励机制从内在层面鼓励他们,对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良好,学生体质稳步提高的地方政府、学校以及业绩突出的个人给予物质、职务晋升等方面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问责机制则从外在施加压力,不但要明确各级学校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其作为考评校方及教育部门的重要指标,而且要对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地区的政府官员实行行政问责。这样各地方政府就会将青少年体质工作置于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必须完善青少年体质保障体系。根据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观点和设计过程来建立青少年体质提高的长效机制,既要谋划遏制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态势之举,更需设计出青少年体质提高长久发展之策,切实落实相关政策精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 杨卫安,邬志辉. 机制设计理论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 理论与改革,2012(5):57-59.

[2] 严峻. 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 经济学家,2008(4):103-109.

[3] 朱琪,陈乐优. 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j]. 学术研究,2008(3):76-82.

[4] 托马斯·谢林.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 李阎魁. 机制设计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兼议《城乡规划法》[j]. 规划师,2009(7):76-81.

机制设计理论范文第3篇

1、设计任务领域知识与信息。设计任务领域知识与信息是设计师针对特定设计项目、围绕特定创意主题所必须掌握和建立的知识结构部分。它主要包括消费者知识、竞争者知识、客户要求、设计对象信息、设计条件知识及其他相关信息等。这一类知识的显著特点是以大量的客观性事实内容为主,且存在着较大不稳定性,会随着客户、项目乃至时间进度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2、设计专业业务知识。设计专业业务知识主要以原理性知识为主,并可细分为设计师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取的系统化设计理论,及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案例经验、设计心得等。从宏观上来看,设计专业业务知识实际上涵盖了横跨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学科的知识群。专业业务知识的逻辑完备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师能否更好地同化吸收新接触到的信息材料,并不断监控自己的创意策略、优化创意结果。

3、设计创意技法。设计创意技法以技能性知识为主,作为一种基于创造性思维规律发展而来的设计方法论,设计创意技法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创意潜能、促发创意灵感,使设计任务领域知识和设计专业业务知识更高效地结合,从而加工转化为合乎目的而富有创新性的设计成果。一般来说,具有普适应用性的设计创意技法包括头脑风暴法、信息交合法等。此外,每个细分设计领域还有着诸多专属性的创意方法,如平面设计图形创意中的同构、异影、正负形等手法。上述三类知识作为与设计创意活动发生最密切关联的知识组成成分镶嵌于设计师整体的主观知识结构当中,并受到设计师生活阅历、学术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每位设计师具有不同的知识排列组合方式,也由此形成其独立的创意系统,影响着创意风格的分化和作品品质的差异。同时,设计师个体主观知识结构又被囊括在更宏观层次的社会群体知识结构当中。社会群体知识结构通过社会化过程不断向设计师个体知识结构渗透,从而使得其设计作品能折射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风貌和地域文化特点。正如德国设计所一贯呈现出的严谨理性、日本设计所透露出的轻薄灵巧以及北欧设计中所洋溢着的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

二、以激发创意为导向的设计师个体知识管理策略

1、联结、评价、组织:设计任务领域知识与信息的管理要点。由于设计师对任务领域知识与信息的需求会随着项目及创意主题的更替而不断发生转移,个人知识管理的针对性目标首先应当确立为快速获取。换句话说,明确自身需要什么知识以及从哪里能获得知识远比对当前知识的真正掌握更具有意义。因此,相应的知识管理过程也应当被视为设计师与外部知识节点建立联结的过程。所谓联结,并不是强调对知识的即时占有,而是要求设计师在扩展知识源数量的同时,建立起清晰的知识导航系统,以便随时查阅调用。在这一方面,网络资源库显然比其他知识获取途径来得更为高效便捷,而对于固着于人际关系网络中的知识信息,设计师则有必要通过个人知识地图加以整理标注。除此之外,设计师需要不断加强对自身知识评价能力及组织能力的培养。因为针对这一环节的个人知识管理并不局限于对分布在外部网络的知识源加以简单采录,它还意味着设计师从知识的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及相关性等方面来进行过滤筛选,以实现扬弃整合、揭示联系,并能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迅速同化。这一点对于数字化时代饱受信息超载困扰的设计师显得尤为重要。

2、提炼、交流、共享:设计专业业务知识的管理要点。和设计任务领域知识信息相比,设计专业业务知识更趋稳定,这种原理性的知识体系一旦建立,往往能发挥较长效的作用机制。因此,个体知识管理的重心不宜放在获取短平快的信息,而是应着重于知识的梳理维护及适时更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设计师通常能通过职业培训、在线学习等渠道接触到不同的设计观点,那么在接触到新的观点想法之后,设计师还需要将碎片化的知识提炼综合成理论,并积极参与和建立起对话场域,使知识流在交互和碰撞中得到升华扩展。比如在参加会议讨论之后,可以用报告、心得、笔记等方式对知识要点进行整理,整理的过程不仅是新知识被逐渐结构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沉淀反思中被同化吸收的过程。而在知识外化之后,设计师还可以利用博客、BBS等媒介公开,使观点想法在群体互动中得到反馈、衍生或修正,个体也由此获得更多启发和更丰富的创造力。从实现手段上来看,专业业务知识得以共享的理想线下渠道主要有兴趣小组和学习沙龙,在线上,则有必要充分发挥SNS知识社区的技术平台优势。

机制设计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计 价值观 合理性

一、设计师的价值观对设计合理性起直接作用

每个人都具备自己的一套独特完整,分辨是非善恶的价值观.。设计价值观的形成会随着社会阅历以及经济地位的转变而变化,由此形成了差异化的设计价值观,并影响了整个设计市场及大众审美水平。

设计师的价值观对其设计作品的合理性起直接作用。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除了基本的专业能力必须专精之外,在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培养上,大多数是靠着多学多看,用更开阔的眼界,体验感受国际上优秀设计师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并具有团队的协作能力,这样才不至于创意滞留,并使真正的设计融入于商业项目中。

目前,设计市场不太景气,设计师要面临客户太多的无理要求,并且设计作品不断地重复修改,一定程度上挫败了设计师的创作激情。设计师价值观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的作品,所以如何使设计师的价值观健康发展成为设计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设计师的价值观与客户的价值观相辅相成

1.设计师的价值观是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

设计师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资本状况,管理及营销能力,客户的针对群体,都会直接影响设计师的价值观。所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待慢慢提高,诚实守信是企业的原则、优质高效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绿色环保健康是企业应尽的责任、追求卓越是企业发展的最佳动力,客户满意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2.设计师的价值观与客户的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作为专业设计师,我们应秉承商业与艺术的圆融 ,即不绝对的摈弃自己的风格偏好,也不完全以客户和实际环境的需要驾驭设计的风格形式。这也是设计方法和能力的一种体现。客户的价值观,是希望设计作品能够带来最大的商品利润以及给它的受众群众一种更强的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师必须要学会在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创意和思维及厚积的生活阅历、经验,来设计出商业与艺术圆融的作品。

三、合理的设计行为是价值实现的必要保证

1.合理的设计行为流程

设计行为的流程规范是由设计合约、设计工作流程,以及设计执行几部分组成。在普通设计行为程序中,我们过于强调设计的工作流程严谨性,如目标市场的调研,市场定位,客户需求,设计创意与表现等等,却忽视了设计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其生存与发展。市场竞争激烈,设计师价值观与雇主价值观的直接碰撞,导致了设计报价是一个重要而繁琐的问题。这就是造成设计师和客户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设计价值的贬值化或设计师人格尊严的损失。

2.不断创新的设计价值观是设计合理性的持久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新,为设计行业追求全新的趋势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元素;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行为方式的改变、审美情趣的变化,设计的脚步都跟着时代的脉搏,反映着时代的气息,以更亲近自然的设计语言,体现设计个性,反映创新意识。这样关爱人群的人性化设计才能为动态化设计注入持久新鲜的生命血液,所以不断创新的设计价值观是设计合理性的持久动力。

形式和功能的完美融合,是设计作品成功和价值实现的和谐统一,也是正确的设计价值观的表现。设计因为有着市场的商业因素和客户的价值利益关系而变得异常复杂,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是保障设计师在设计行为过程中能够谦虚谨慎,并拓宽思路,追求商业价值并考虑客户以后的隐性利益。这也是设计师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目的,并以此达到设计市场与时代气息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风 走向科学技术学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2]张福昌 设计创造生活——设计与附加价值 出版地:华文出版社,1993

机制设计理论范文第5篇

家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依靠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化与人们对家具个性化的要求。对家具行业拆装式柜类家具的系统孔、板件结构孔、参考基准孔位确定等进行分析,对其相关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拆装式家具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设计理念,实现家具行业的长足发展。

2、拆装式柜类家具设计方法

2.1钻孔设计的标准

2.1.1结构孔的设计标准

旁板和第一排的结构孔之间的距离是根据板件结构与连接件来决定的。如结构为旁板盖顶板(面板)的类型,一般采用偏心连接件来连接。此时孔径应根据连接件的大小来决定,最下面一排的结构孔和旁板底端间隔会受到望板高度、连接方式以及底板厚度等的影响。

2.1.2系统孔的技术参数

系统孔一般采用纵向垂直坐标的排列方式,并分布于旁板前后沿。对于盖门结构,前轴线与旁板前段沿线的距离应保持在37mm,若嵌门结构则应在前轴线与旁板前段沿线的基础之上,再加嵌入的深度,即门板厚度。前后轴线与其它轴线间距离应设置成32mm的倍数,一般系统孔的直径是5mm,深度是10mm,其主要目的是设计装置抽屉、衣架的直排挂棍以及支撑隔板等五金件。这样的话,系统孔直径一般要求设置成5、8、10、15mm等或者其他。

2.1.3柜类家具设计选择的参考基准

拆装式的家具系统孔一般分布在旁板上。因此,设计时需注意旁板的设计,这就涉及到了结构布局参考基数,设计一般把底柜抽屉当成参考基准,抽屉数量及高度作为旁板长度与抽屉滑道的孔位参考的数据,这样可以高效利用柜中空间。

2.2拆装式家居设计孔位的确定

2.2.1结构孔的定位

旁板第一个结构孔位于地板和顶板之间,如顶板厚20mm,排第一个的结构孔应在顶板沿边10mm以上,其他结构孔可依此类推。

2.2.2系统空的定位

准确找到结构孔后:第一个系统孔的位置以期间隔32mm,如结构孔的深度为18mm,则结构孔应处在9mm处,系统孔和旁板边沿间隔应为41mm(9mm+32mm),抽屉滑道空间在23mm(41mm-18mm)范围内;另外,设计师还应对板材厚度、抽屉滑动范围以及五金件等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系统孔的位置。

2.2.3确定其他的结构孔

上面讲述的两种钻孔能满足大多数柜类家具的设计,对于其他样式柜式的结构,然而对于柜底和地面相互分离情况,需在二者间设置相应的踢脚板,应在板上制定另外的钻孔,钻孔时应符合以下的原则,需要钻孔的位置应与结构空保持相同的垂直线,其间隔距离是顶板到底板的距离,并与旁板结构孔方位保持一致。

3、拆装式柜类家具的设计实践

3.1设计实践中拆装式柜类家具标准化设计理念

柜类家具设计理念的标准化随着家居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设计标准化的程度,才能促进家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应对板材材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家居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良好的材料来源。规范材料的管理可以减少材料运输、订购等工作流程,可进一步降低资金储备;对五金件进行规范也是柜类家具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适用32mm的系统中的五金件,加工设备的标准化直接决定结构孔位与系统孔的精确度。工艺作为家具设计主要的轴线,它贯穿家具设计和生产的全过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家具的使用性能和外观,还应对相关资源最大化利用。

3.2拆装式柜类家具设计实践案例

实现拆装式家具设计理念和企业设计的实践的无缝对接,现引入两个实际的设计案例,以便读者对其设计实际操作的理解。系列化书柜设计的实践:两组并排的书柜的设计要求:

(1)每组柜体的高、宽、深、板厚依次为2200mm、1000mm、350-400mm;

(2)每组柜进行功能区分,书柜需配备柜门、搁板、抽屉等;

(3)设计步骤:画出三视图,接着画出标准旁板孔位图,并表标出铰链和滑梯道的位置;

(4)设计时要考虑到标准版协调性的变化尤其是标准版宽度和长度的方向的协调。具备多功能的可调节的衣柜的设计实践:柜类家具设计不仅要解决生产以及销售等问题,还应考虑市场化的需求。所以,家具设计力求以拆装实现多功能的组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空间的使用率达到最大化。这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家具个性化的要求,还可以让顾客体验拆装家具的乐趣。

3.3设计实践中设计布局应注意的要素

拆装式柜类家具的钻孔位置设计是整体设计的重要部分,系统孔和结构空是较为常见的钻孔类型,它们决定了拆装式柜类家具整体的质量。柜类家具很多结构部件需要旁板和五金件进行连接来形成基本架构,系统孔和结构孔之间的距离在32-33mm倍,系统钻孔深度和直径分别为10mm、5mm,结构孔的数值是不固定的,一般根据五金件的据图情况而定;盖门式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柜式结构,旁板竖排的第一排都边缘的距离应控制为37mm左右。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