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语典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范文第1篇

安贫乐道指即便身处逆境,内心也会因为坚守志向而不会感到害怕,并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你知道关于成语典故具体有哪些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安贫乐道的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安贫乐道成语解释安,心安,内心坚定自己的志向而不会感到害怕。贫,逆境。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二、安贫乐道成语典故传说,孔子有学生3000余人,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颜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

颜回的一举一动,在孔子看来,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叫颜渊。

有一次,孔子对学生们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指: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然而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德呢?孔安国说,这是“安于贫而乐于道”。

还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三千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颜回最爱学习。他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随发随化,从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错误就改,决不重犯。

颜回29岁头发尽白,40岁就死去了。孔子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三、安贫乐道成语造句1、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2、他向来安贫乐道,虽然过着箪食瓢饮的生活,仍然很悠哉。

3、安贫乐道是一种崇高的生活方式,它让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的干扰。

4、谷老师安贫乐道,以培育人才为己任,所以最受同学敬佩。

5、老王一生安贫乐道,因为他看透了名利。

6、教授捐献了自己的所有财产,尽避一贫如洗,他还是安贫乐道,乐善好施。

7、很多人把安贫乐道理解成固执的一种表现。

8、他热爱自己的发明,几年来安贫乐道,一直在钻研。

9、从古至今,安贫乐道的人物举不胜举,我们应该大力发扬他们的精神。

10、安贫乐道是古代儒家所提倡的立身处世的态度。

11、孔子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安贫乐道,或曰于丹如是解读。

12、陶渊明一生都安贫乐道,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

13、安贫乐道的人是有福的,天国是他们的。

成语典故范文第2篇

There were no donkeys in Guizhou. Someone brought a donkey there from outside of Guizhou and then let it free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 When a tiger saw the big donkey and heard it give a loud cry for the first time, he was so frightened that he ran far away from it . Later, the tiger came back and got close to the donkey. Moreover(而且),he teased(戏弄)the donkey. The donkey became very angry but only could kick him with its hoofs(蹄子). Discovering that was all the donkey could do,the tiger ate it up immediately.

刻舟求剑

Once in the State of Chu there was a man who crossed a river by boat. While crossing the river, he dropped his sword into the river because of carelessness. So he carved(刻)a mark on the side of the boat at once, marking the place where his sword was lost. After a while, the boat stopped. Then the man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looked for the losing sword according to the place he had marked. As a result,the sword could not be found.

自相矛盾

There was a man who sold spears(矛)and shields(盾) in a crowded street. To show the firmness of his shield,he cried,“Look, nothing can break my shield.”A moment later, to show the sharpness of his spear, he cried again,“Look,there is nothing they will not penetrate(刺穿).”At this time someone nearby asked,“How about using your own spear to try on your own shield?”The man could not give a reply.

曹冲称象

Once Cao Cao,King of Wei,got an elephant. He wanted to know its weight. However,the elephant was so big that none of his men knew what to do.

Then Cao Chong,one of his sons,asked his father to give him a big boat and a lot of heavy stones. He promised to get the weight.

Cao Cao was surprised,but he still told his men to do as the boy asked. They came to a river and according to Cao Chong,the elephant was led down to the boat. Then he marked along the water line on the boat. When the elephant was out of the boat, the men were asked to carry stones into it. As the water again came up to the place he marked,Cao Chong ordered the men to take the stones out of the boat and weigh them one by one. Finally he got the weight of the elephant by adding up all the weight of the stones.

成语典故范文第3篇

有教无类,汉语成语,拼音为yǒu jiào wú lèi,指不分贵贱贤愚,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有教无类的成语典故,供大家参考。

一、有教无类成语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二、有教无类成语典故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礼记·王制》记载,“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西周前期,因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而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此时的教育依然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是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的。

到了东周,战乱频仍,礼崩乐坏。周王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制度开始崩解,诸侯开始为政一方。为了培养本国人才,诸侯纷纷设立自己的官学,称为“庠宫”。这时候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贵族,为了充实人才,一些有能力的平民也被官学吸收培养。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孔子本人非常认同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做法,同时他还提出教育是教化民众,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因此,他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本人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故而,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儒家认为人可以为神、上帝。儒家相信人毕竟有体现至善、上通神明、天人合一的可能。孟子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荀子认为:途之人可以为禹。程朱理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路,也是把国家、组织的管理权柄最终交给圣人。到陆王心学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心即理,心外无物”。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吸收儒家的有教无类也发展出众生平等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三、有教无类成语造句1、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教无类。

2、老师有教无类的去教书,学生井然有序的学习,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成绩。

3、他的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有教无类。

4、持着有教无类的信念,他不顾生活条件艰困,自愿到离岛教书。

5、在中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6、在我们老师心目中总是有教无类的,没有好学生与坏学生。

7、不论学生的贫富贵贱,身为一个老师都应一视同仁、有教无类。

8、孔子从司空见惯的水中悟出了道理,可见是有教无类。

9、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有教无类,嘉惠无数莘莘学子。

成语典故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邯郸 成语典故 战争 军事

邯郸历史悠久,辖区有三处曾是中原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我国的成语典故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在汉语中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词组,它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含义精深、言简意赅的特点。成语典故高度概括地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军事文化。

一、直接记录战争

邯郸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成语直接记录在邯郸及其周边发生的战争。邯郸作为赵国都城,是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事地位非常重要,从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

四战之国。典源:《史记・乐毅列传》: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赵,有人反对,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百姓熟悉军事,不可以攻伐。”

肉投馁虎。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数门客车骑抗秦救赵;陈余认为自己提兵击秦救张耳如以肉投饿虎,是白白送死,没有意义。

穷庞。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情见势屈。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军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献良策: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兵,停顿在燕军坚守的城池下面,想战恐怕拖得太久,一下子不能攻克它,实情暴露了,声势削弱了,日子一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必然据守边疆,使自己强大起来。

窃符救赵。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在邯郸告急,赵国面临城破国灭的紧迫情况下,魏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采纳赢侯建议,借助如姬窃得兵符,杀死晋鄙,夺得兵权。

邯郸虱。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上》:战国时,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为“口中虱”,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对赵成王说:赵国被秦围困,天下庆贺战争的胜利一定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使各国揣测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修好,不敢进攻赵国,而且可以缓解秦国的敌意。

沉灶产蛙。典源:《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春秋时,智伯让韩康子、魏桓子的军队跟自己一起攻赵之晋阳,并用水灌城,灶坑里都产生了蛤蟆,百姓仍没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飞。典源:《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曰:‘……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军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怒诛王稽。

纸上谈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以赵括替代屡建战功的廉颇为将。赵括代廉颇之后,更改了原来的纪律法令,作战死搬教条,自以为是,结果没有多久,就打了败仗。赵括被秦军射死,40万大军全部覆没。同出一源的成语还有“不识大体”、“长平冤气”。

犹豫不决。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军包围邯郸,魏王惧怕强秦,命令救赵之魏军驻扎在荡阴不进,同时又派辛垣衍潜入邯郸,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赵相平原君心里犹豫,没有作出决断。

易子而食。典源:《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一举两取。典源:《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说:我与齐、韩、魏一起进攻秦国,都会遭到破坏的。大臣司马浅说我们约结三国以没有和中山国讲和为借口,不参与进攻秦国,三国必定同它断交,使中山孤立。假设我们灭亡中山后,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处割地的好办法。

一饭三遗矢。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求起用,年老强饭,一饭斗米,肉十斤,还披甲上马,表示可用,赵使因受郭开贿赂,假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体衰,不予召用。另有“上马视廉颇”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国时,秦伐韩,赵奢率军救韩,两军对阵于武安西,秦军鼓噪呐喊之声使武安屋瓦为之振颠。

义不帝秦。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包围赵国邯郸,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经过激烈辩论,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秦军因此退却50里。

魏齐首。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魏齐,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

围魏救赵。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发兵围攻赵都邯郸,应赵请求,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发兵救赵。孙膑提计:魏主力攻邯郸,国内必然空虚,不如去攻打大梁,这样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计而行,遂解邯郸之围。

盛气凌人。典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深沟高垒。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从井陉攻打赵国。赵军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献策:“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二、邯郸成语典故中透露出邯郸与邻国友好相处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在军事上和其他国家有战争,在策略上与邻国交好,更有以策略应付大国的挑衅。

代妤摩笄。典源:《战国策・燕策一》:代妤,指春秋时代王之妻,赵襄子之姊。襄子赵毋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杀死代王。代妤闻之,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说新语・容止》: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者,认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慑外域,便使崔季代替自己接待来使,自己则捉刀立在床头前,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说客舌战

一些战事因说客而起,但是也有一些为挑起战争的事端因为说客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平息。

谈笑却秦。典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魏派客将军辛垣衍出使赵国,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去见辛垣衍,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不仅如此,更应该支持赵国抵抗秦国的威胁,共同扼止秦国的向外扩张。与之同出一源的还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军包围赵都邯郸,形势危急,平原君赵胜赴楚救赵,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毛遂,很会说话,他说服楚王,当场签订了派兵救赵的盟约。赵胜很高兴,夸奖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同出一源的还有成语“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

四、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事交流

赵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动,更有国家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缶”,从而为赵雪耻。

完璧归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国愿以15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识破了秦国想通过讹诈得到和氏璧的阴谋后,诡称璧有瑕,将璧夺回。蔺相如依靠勇敢和机智,巧妙地使宝璧安然回到赵国。同出一典的成语还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赵国周围的军事环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赵雍请楼缓一起谋划,说我先王根据世事的变化,来做南边属地的君长,现在属地虽然不小,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国是我心腹之患,四面有这样长的边界,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自救,这是要亡国的。

六、结语

邯郸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颇多。本文从军事、战争文化的角度对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归纳整理,以为以后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

成语典故范文第5篇

《史记 ·秦始皇本纪》:“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 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释义用法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作乱,恐怕群臣不服,就牵一只鹿献给二世胡亥,说是马,胡亥说:“丞相弄错了吧? 把鹿叫作马。”赵高问群臣。有说鹿的,有说马的。赵高后将那些说鹿的人都害死。后以此典表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用典形式

【指马】 宋 ·王令:“只消指马相,便有逐原人。”清 ·吴伟业:“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

【指鹿】 宋·苏轼:“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清·沈钦圻:“摸金使者征求遍,指鹿元臣炀蔽多。”

【鹿马】 宋 ·陆游:“鲍鱼载沙丘,鹿马献阿房。”清 ·龚鼎孳:“鹿马人犹眩,龙蛇道已荒。”

【鹿为马】 唐·李端:“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宋 ·王安石:“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鹿是马】 唐·杜甫:“休传鹿是马,莫信鹏如鸮。”

【指鹿为马】 古乐府 《折杨柳行》:“指鹿用为马,胡亥以丧躯。”宋 ·汪元量:“世指鹿为马,人呼乌作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