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爱上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基础。在课内教学时进行阅读训练,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悟情传情,明白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从而为习作指引道路。写景的文章要感受景物的美好,还要体味如何借景抒情;写事的文章要体会如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体味和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卡罗纳》时,让学生感受卡罗纳的不幸,培养学生们的同情心,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和互相关爱,并推荐阅读《爱的教育》;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时,让学生阅读林海英的《城南旧事》,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金色的鱼钩》感受老班长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增长智慧、积累素材,为写作打下基础。
二、发现语言特点,学习表达方法
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还应该注重发现语言的特点,学习语句表达形式。找出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抓住关键词语,带动全文的理解,感受句子表达情感的效果,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段与篇的联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细细品味课文,体会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生动,用词的准确,丰富的内容,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使习作更有内涵。
三、阅读中积累,加强练笔指导
一、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讲述生命的各具特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
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中五彩缤纷的动植物,组成了一幅幅百读不厌的美丽图画,那些小动物们,轻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黄峰,弹琴的蟋蟀,低唱的油蛉,能发出“啪”的一声的斑蝥,断砖下的蜈蚣,更令人神往的是雪地里觅食的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无不为百草园增添无穷的乐趣。鲁迅写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在之趣,自由之态,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神奇世界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探索自然的愿望。
再看冯骥才笔下的小珍珠鸟,浑身毛茸茸的,像一只蓬松的球儿。它在“我”的茶杯中喝茶,在“我”面前的稿纸上走来绕去,并啄啄“我”的笔尖,甚至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人鸟共处图,这令人羡慕的互相依赖的美好境界,就来自作者对弱小生命的热爱与百倍的呵护。人与鸟尚且如此,人与人之间更应如此。我们需要信任,我们呼唤爱,首先我们得付出爱,让人信任。
二、给学生多介绍并朗读一些能震撼心灵引起共鸣的关于善待生命的文章。
给学生介绍有关人和动物、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为主题的文章,是语文教师应该做的。利用这些文章,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每一种生物,与它们做朋友,与大自然做朋友,弘扬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
俄国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讲述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幼子而不顾自己的弱小,敢于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挺身而出,你看它“突然从身边的树上落下”,“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惊惶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两次投向那牙齿发光的张大的口边”。因为爱,它变得悲壮,也全靠这爱,物类的生命才得以维持和发展。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写斑羚群被逼走投无路奔向伤心崖,面对生死抉择,雨后突然出现的一道彩虹,促使镰刀头羊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想出那么一个挽救种群生存的“飞渡”绝招,使整个斑羚群体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群体,为了生存共渡难关。那种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飞渡壮举,真是震慑人心,任何有良知的人看了都绝对不会再去伤害这些高傲睿智的生命。唐敏的《心中的鹰》一文中,鹰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热爱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的象征。“没有鹰的天空”是多么遗憾,“人们啊,放下手中的枪,抛弃愚昧无知,回到人性、理性上来吧!”这呼唤怎能不让学生震撼呢?
这些文章,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认识,能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并对人类自身的存在进行反思,使学生学会用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我们阅读的报纸杂志中,随时能发现有关珍爱生命、善待弱小生命的引起人共鸣的文章,借课前几分钟向学生做介绍,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关注大自然,思索生命的意义,会爱心永驻。另外,电视《动物世界》中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画面,一个个生命的奥秘,同样是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材料。
三、在作文练笔中增强善待小动物的意识。
关键词:语言;创新意识;师生关系
语言交流在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来有意传递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促进和提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教师在语言艺术上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语言要规范
英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教师都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Good job!” 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教师的语言要能用丰富多彩的语词来进行说理教育,不能在正式的教育场合中随便使用谈家常所用的词语,也不能在和学生促膝谈心时使用外交辞令,有些语言词只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使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学生说不同的话,并使语言的含义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既要注意语义的转换,又要表现出语义在语境中的逻辑功能。说话时更不能搞老一套,贴标签,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教师的语言必须“客观真实”、“主观真诚”、“情境真切”。
二、语言要有情感性
“若要使人心动,必先使已动情。”教师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性,把握好语词的情感色彩。
语言的情感性有一定的技术参数。心理学家发现有的情感因语词刺激发生波动,造成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的变化,导致皮肤导电率的相应变化。皮肤电反射强度即可说明语言符号的情感性效应的大小。由此证明,教师的语言艺术的情感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教师满怀情意,单调的教学就能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到的就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而似乎是种深情的诉说。
英语教师语言的情感性一般表现在语调的平、升、降、曲四方面。平表示淡漠、庄严、悲痛和沉郁的感情;升,表示疑问、愤怒、惊异、召唤等语气;降,表达坚定、感叹、祝愿、祈求等情绪;曲,表示幽默、怀疑、调侃和讽刺和语意。
此外,英语教师语言情感还体现在语气的变化上,通过不同的声音和气息可以表达不同的语言。如“气徐声柔”,给学生以温暖感;“气满声高”给学生以喜悦感;“气短声促”给学生以紧迫感。
三、语言要有激励性
激励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针对明显。例如,某女生因连续再次考试失利而流露出了消极情绪,她在作文中写道:“一切希望都是失望,一切理想都是幻想。”笔者阅后批道:“Be yourself on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will be yours”然后又附上“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这几句话给这个学生以极大的鼓励,使她重新燃起了自信之火。
英语教师语言的激励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比激励和夸张激励两个方面。人比人,激励人。教师常在班上倡导比、学、赶、超的学风,比字当头,极富鼓动性,它能使学生心底的激情喷发而出,使一些纷繁难题峰回路转。这种“比”就像一杆路标,激励引导学生朝着目标前进。除了运用对比手法来激励学生外,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在有意识地用超出客观事实的说法来表达、突出、强调某种思想,从而激励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迅速的反应。
作为教师,如果你只是想要一种控制学生的力量,那么只需要一根指挥棒或几句指令性的话就够了。可以肯定,冷淡和空洞的语言,缺乏真诚和理智的语言不能解决教育中的问题。学生许多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是不能靠教师指令性的语言去解决的。那种只会下指令或动辄伸手去刮人鼻尖的教育者,其语言不可能显示出教育的力量。
四、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社会,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
摘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教师的看法有着诸多的偏见,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出现一些乱订教辅资料、高价补课的现象,更降低了人们对教师的信任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寄予厚望。所以,教师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有奉献教育事业的爱心,有感化学生的诚心,以尊重赢得学生的尊重,以身教言传潜移默化学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育叙事留守儿童关爱学生尊重个体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能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充满温馨、和睦,整个社会营造一种互相关爱,相互体贴、友善、彼此关心的美好氛围和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教师首先应该以“学会关心”的教育理念来主导自己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践行关心,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关心。
“朱老师,您儿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课啊?”
“朱老师,您儿的腿还疼不疼啊?”
“朱老师,您儿一定要再教我们哦!”
这是“爱朱老师”微信群里的消息,手术病假期间,我的学生们盼望着我能早点上班,常常跑到我宿舍询问我的病情,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水果零食,一个苹果,一朵花,一份贺卡……虽然我一再强调不用送礼,好好学习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当学生们听说我可能带其他班级的时候急得炸开了锅“怎么这样啊,我们不同意”“朱老师你要跟校长说哦要带我们班的”……后来,我虽然身体不适,还是放弃没有晚自习的二年级小班,依然带着有早晚自习的五年级80人超大班,可能我们都是恋旧的人,可能我们都无法舍弃心中的那份情意。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与“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一个由教学关系、社会伦理关系、情感关系等三个层面的关系所构成的关系体系。
黄鑫宇这个女生心思十分细腻,起初她总是请病假,头晕啊肚子疼啊,真真假假,让我认为她很娇气。四年级时要住校,她就是不肯,让她妈妈早送晚接,她妈妈在保险公司上班时间很紧很为难,她却只要不和心意就说这儿疼那儿疼一趟趟折腾她妈妈。那一回,她妈妈狠心把她送到教室外的走道上就离开了,无论班主任任怎么教育,她双手死死抓住栏杆就是不进教室。我知道这时候说教只能让她更反感,要顺毛捋“舍不得妈妈说明你懂感情啊,这么小都不愿住校正常,那天班上有个男生想妈妈还哭了呢……”看到黄鑫宇的手松了,我就顺势给她铺台阶”外面好晒啊,晒黑了不漂亮,教室里有坐的,坐着想得清楚些……”后来沟通了她妈妈接送了一段时间,慢慢给她讲妈妈的困难,讲住宿生的乐趣,后来,她也住宿了也和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语文成绩更是突飞猛进,尤其是作文,很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很细腻。为了改善学校生活状态,促进教育教学的更好发展,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主动构建以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深理解与对话交流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
自从学校产生以来,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围绕师生关系的论争产生了两大不同的理论流派,即“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尽管这两派理论都提出了一些合理主张,但他们的理论观点具有明显的片面性,难以解决师生关系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和失误。
“老师,他上课的时候写纸条条,他写脏话……”又有学生打小报告了。我看了纸条真的不堪入目,而他却一副爱咋滴咋滴的表情。罗成干是我的精准扶贫对象,他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爸爸因打架斗殴坐牢了,爷爷也去世,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但奶奶一味地溺爱他,和同学闹了矛盾总说别人欺负了她孙子,老师教育了就说老师瞧不起她孙子,所以一段时间里班上的同学都不和他一起,他的性格也很怪,老师也不敢过于教育。他在纸条上写的妈妈和后妈都是什么什么,侮辱女性的脏话,我想也是爸爸没有做好榜样,奶奶常常说亲生妈妈的坏话导致他认知错误吧。我慢慢给他讲家里的情况,给他分析妈妈离开的苦衷,奶奶的立场,帮他树立正确的观念,送他学习用品和衣服。后来他也犯过多次错,在这个家校关系紧张的时代,加上他敏感的心思,我都是侧面引导。两年后,虽然学习上还有待进步吧,但性格好了很多。我的语文作业向来有得三个A兑换一个小奖品的奖励,他因为字写的不好看差了一个A,给我留言”朱老师,给我打A吧,祝你越来越漂亮!”同事们看到后玩笑说”打吧,不然不漂亮的”“怪不得不漂亮的没打A”……我认真地回复他:为了我的漂亮,那你用心写作业,给我打A的机会吧!
前两个星期,黄婷手臂上有明显的伤痕,我询问了说是后妈打的。这个女生确实毛病有点多,脏懒差,她也是精准扶贫户学生,家庭情况差,想着后妈对她还算负责任肯定是犯了过错我就没有追问。上个星期我去上晚自习,又看见她手臂上全是伤痕,一条条触目惊心,脸上也破了皮,我赶紧追问又说是后妈打的,我问:“为什么打你?”“拿了同学的东西”。原来是偷了同学的本子被发现,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又叫来了她妈妈,下午回家吃饭就挨打了。我觉得这个事情不好跟她后妈沟通,毕竟后妈也不好当,不教育不行教育过当也不对,于是加了她爸爸的微信,沟通了一个晚上,他爸爸说”从来没有哪个老师这么真心关心过我们家,我明天就回来,陪着孩子”我回复他:“我理解你的难处,不挣钱一家人用什么,你小的才六七个月离不开妈妈,最好能就近找个事,你能顾着孩子,她妈妈也舒心些。”我又跟黄婷说,你自己要懂事些,多帮妈妈做做事情,带带妹妹,嘴巴乖一点,自己身上搞干净,正当理由要钱妈妈会给你的。后来她后妈也说当时气着了下次不会了。
“朱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在您的课堂上带头喧闹,请您原谅!”这是我批评班长徐思雨后,她给我发的微信。这个女生能力是有的,成熟早,又是学生会的干部,但不够踏实,有点骄傲,自律性不强。我给她回复:“主要不是对不起老师,而且对不起自己,学习本来就是长期坚持的枯燥的过程,小学都坚持不下去何谈将来?先学会做学生,再自己搞好学习,最后做好班干部管好班级……”第二天她在我进教室之前已经组织学生们早读了。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同事说我缺少点威信,班上吵得很,这确实是我的缺点,我也在苦恼,大家都不“怕”我,比如黄承瑞,我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他都记得很快,就是爱接下句,吊儿郎当,让我对他爱恨交加。但我还是希望将来我的学生们记忆里小学时代的朱老师总是温暖的,回忆学生时代我的老师们给过我很多温暖,我正在努力这样做,我也有孩子也希望她的老师能多关怀她。我想这样传承下去,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很多误会便能释怀呢?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只要用心去感受,用笔去记录,这些师生情足以温暖我的整个教师生涯,更可能改变学生们的人生……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和教学的发展,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教育活动是难以开展的,师生关系历来是教育研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师生关系普遍存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又由于学生认知发展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过程的特殊性,师生关系既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背景和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要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师生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周相玲;关心型师生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蒋天策;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方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刘煜;论民主式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关键词:学校发展;民间文化;“本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03-2
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提高全民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民间文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我校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致力于“民间艺术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艺术教育”的传统特色。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生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承民间文化,实施本真教育”是我校近年来结合学校的发展现状和素质教育、新课改的要求提出来的。
一、基于“民间文化”的“本真教育”解读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本真教育”就是通过对民间文化的传承教育,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一起“浸润”在民间文化之中,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塑造“本真教师”,培养“本真儿童”。
1.让儿童走进民间游戏,在游戏中培养“本真儿童”
学校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培养“本真儿童”,就是让儿童“能跑会跳、能歌会舞、能剪会画、能说会写”。“能跑会跳”是指身体素质要达标,“能歌会舞”就是让在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艺,“能剪会画”就是通过民间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说会写”就是训练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我们希望能通过民间文化中的儿童游戏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钻研精神的火种。”民间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寻求快乐,在游戏中快乐的成长,享受的是一种没有功利的、真正快乐的本真的童年过程。让学生在课间玩游戏,在课堂上做游戏,通过“读书月”“午间休闲读书俱乐部”,读游戏、编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让他们“戏”中有所悟,“戏”中有所获,在游戏的情境中自由的表达。
2.让教师亲近民间文化,以文化塑造“本真教师”
塑造“本真教师”,就是让教师“有道德情操、有生活情趣、有书卷情怀”。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教师就应该有教师特有的文人气质,“有道德情操、有生活情趣、有书卷情怀”是当前时代背景下老师们应当具备的一种素质。民间文化是一种“自娱自乐型”的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民众之间的草根文化。所有人都会在不经意之中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让教师亲近民间文化,就是要让教师感受民间文化的那种草根性、本真性的文化内涵,让教师以本真的心态去面对课堂、面对儿童,用自己的本真去影响儿童本真的成长。
3.让师生步入“游戏课堂”,在快乐中追求“本真课堂”
吕凤子先生的“穷已成已,穷异成异”就是要我们充分认识自我和他人,在教与学中最大限度地开发师生的潜能。本真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快乐的、自然的、充满生命关怀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游戏课堂”就是快乐的课堂,让师生“在游戏中教学,在研究中生长”。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玩,游戏也有规则,游戏中也有很多的智慧。轻松的课堂更能让学生快乐的经历学习生活,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激发思维碰撞的火花,畅谈发自内心的体会,充分展示自身的潜能。
二、“本真教育”实施的理念支撑
教育是文化的自我摸索,自我生产。传承民间文化不是简单的回归,是“以文化人”,要在民间文化的根上长出现代文化的枝,要让学生在民间特色文化的经历中回归本真,让学生回归本真生活,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美好的童年。民间文化不仅仅是民间项目,民间文化更是教育的一个抓手,是民间的教育观。我们要把教育从“官方”(学校的制度约束)走向“民间”(师生的自我管理),课堂教学观从“师本”(以教师为中心)走向“生本”(以学生为中心),从提高学生“技能”(学生的双基)走向培养学生“素养”(学生的内涵),从“填土”走向“植根”,从“说教”(灌输式教学)走向“影响”(教育影响),为儿童今后的成长积累丰厚的底蕴。
1.小学教育是给学生完整的本真童年。一个人的童年是否快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拥有快乐童年的儿童更有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耍、游戏。我们若关心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就应该给他一个完整的童年,让他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学习,这样他的童年才是快乐的、完整的、幸福的。
2.教育即影响,就是文化的自我摸索和自我生产。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受别人影响的历史。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成长,人的气质不会无缘无故的形成,如果让一个人从出生就把他和人类隔绝,我们很难相信这个人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狼孩的产生就能充分说明教育对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
3.学生即学习生活,就是儿童民间的、自然的生活状态。由于儿童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紧密相关。把“民间文化”中的各项具体的民间项目进行有效的整合,就能为学生生长创造空间,为学生学习生活找到兴趣点,而教育就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从儿童的本真点出发。
4.儿童的生长要通过经历、体验、表达,是文化浸润和自我发现。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历(独特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主体体验),在自己的生活中表达(个性表达),接受生活文化的浸润,在浸润中不断生长。
三、“本真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1.开设民间文化“课程集市”,开发校本民间文化课程体系
以儿童熟悉的民间艺术活动和游戏为纽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根据活动特点开展系列化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其活动内容、时间、程序和要求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兴趣特长来通盘考虑和合理安排。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中开展跳绳、踢毽、橡皮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民间儿童体育游戏,让儿童以艺健体;在音乐教学方面,建立富有本地区特色的小丹剧团,开展舞龙、舞狮等活动,让儿童在民间艺术的熏陶下以艺陶德;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剪纸、布贴,用自己的双手进行日记绘画,以艺寓美;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民间故事演讲,在作文课上以儿童自己在民艺活动过程中的经历进行作文训练,以艺拓智。通过民间文化系列课程的开设,让学生能跑会跳、能歌会舞、能剪会画、能说会道。
2.开展“本真课堂”教学研究,回归课堂教学的本真
“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了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累、学生苦,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不敢自由地表达,也不可能有真情的流露。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儿童游戏往往伴随着语言的表达,这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传承民间文化的重点是让民间文化“走向课堂”。因而,我们积极开展本真课堂校本教学研究,努力构建“游戏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回归本真。只有“本真”的课堂,才能培养本真的儿童,塑造本真的教师。教学即游戏,儿童在游戏的状态下,才能在本真的状态下表达,才敢说、会说,做到“我的语言我成长”“说什么话,写什么文、做什么人”。
3.打造本真的校园文化,践行“以爱萌真”的价值诉求
①开展师生读书活动,“以文养心”。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增加灵气,挥笔自有生气。在学校师生中间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以培养师生的心灵,增长师生的心智,唤起师生的心声。在教师中间开展“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心得”等活动,让教师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品位,增强自身的底蕴,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通过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阅读活动,培养读书的兴趣。如“诗文朗诵比赛”、“名人格言交流会”、“新书介绍”、“课外阅读摘录笔记评比”、“谈谈读后感”、“故事大王比赛”、“作家进校园”等。
②让师生都能尽量写作,“以写育人”。写作是个人体验很强的实践活动,“能说会写”是一名好教师通向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教师写文章,无论是论文、案例,还是散文、诗歌等,于己是一种倾吐,可以提升生活与生命的质量;对学生又是一种示范,一种影响,一种熏陶,一种无声无痕的教育。让学生在民间游戏、戏剧等活动引导下,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要让学生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独特的主体体验中用自己独创的儿童语言,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做过什么,就写什么;看了什么,就写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读了什么,就写什么,让儿童在“我的语言中成长”。
4.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共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