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药药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取象比类;法象药理;法象用药
Abstract:MakinguseofstudyonpharmacologicalmethodstatetheoryforexposingmoreTCMproundmysteryandbetterservingmodernclinic.
Keywords:comparativestate;pharmacologicalmethodstate;medication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提出“唯象的中医学”概念,认为中医完全是从现象来总结、概括,而得出的系统的理论[1]。
1取象比类
随着对中医思维方式研究的不断发展,唯象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所谓唯象理论就是中医的“取象比类”,也就是获取某一类或几类事物的“象”,然后把这种“象”进行“比类”——类比、推理,得出一定结论的思维方法[1]。
“取象比类”一词出自《周易》,其中象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卦相,即八卦和六十四卦;二是指物象,即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和六十四卦构成的物象。“取象比类”就是取八卦的象和他们所象征的事物进行运思,借某种直观的形象作为诱导物,触类旁通、引思联想,经过推导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内经》曰:“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就是常说的“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取象比类”是中医逻辑思维的基础。中医的理论体系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由于历代医家悉心的临床观察和诊疗实践的升华,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使我们能参照前人的经验并应用于现代临床。“取象比类”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医理论中的“取象比类”和现代控制论中的同构理论都是一种类比推理,中医的“取象比类”方法就是一种原始的同构方法,运用类比推理即“取象比类”推测说明阴阳、五行和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等,在中医学中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2]。如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五行学说的归属理论,就是“取象比类”推论演绎的具体体现。按五行各原始特性的原理,自然之木具有升发、条达之性,据逻辑推断,凡具有此类特性或类似此特性的事物或现象归属于木行。以春季而言,此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日非一日,蒸蒸日上,这正与木之升发特性相近,理应归属木行。再如东方是日、月冉冉升起的地方,这也与木的特性恰好相似,而东方也就归属于木,诸如此理,不一胜数。中医取象比类法在中药理论中,作为一种独立的药性概念提出,即为法象药理。
2法象药理
2.1法象理论历史渊源
法象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当时受到宋儒理学的影响,大兴探讨药理之风。北宋末年的《圣济经》可为代表。在其“药理篇”一卷中就反映出当时的医药学者,观察动、植物之本性,探究物理造化之玄机,总结出“万物皆有法象”的思想,并对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推衍。法象理论兴盛于金元时期。宋代的药理研究,扩展了金元医家的学术视野。金元时期虽未出现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著作,但各路医家风格各异,多重实用,使此时的本草学具有临床药物学的特征。在法象理论发展方面,当推李东垣的《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张元素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他们在宋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药物奏效的原理,以药物形、色、气、味、体为主干,利用气化、运气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模式,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使临床由经验用药向理论用药迈进了一步。
2.2“药类法象”与法象用药
中药的药类法象理论模式,是把药物的基本性能、功效应用与其气味厚薄、阴阳寒热、采收时月、质地色泽、入药部位以及药材生熟等联系起来,认为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如有“皮以治皮、节以治骨,核以治丸”,“子能明目”,以及“蔓藤舒筋脉,枝条达四肢”等多种说法。如五皮散治皮水,《成药便读》云其“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借以说明药用部位与病位的疗效关系。
前人总结出这样的一个规律,动物治病是“以情治病”,而植物是“以形治病”,这也是对法象药理的一个总结。所谓情是指动物活动时所生活的环境、习性及自身特点等,而植物的形态是指植物用药的部位,来源等内容,临床治疗的疾病与这些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桑螵蛸的特性就是以产卵多为其特点,而在临床上我们即可用之治疗不育不孕证。再如植物中凡藤类药物,几乎都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痹痛的作用等等。
法象药理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称为法象用药。药类法象认为:药的四气五味与天之阴阳、六、四气相应,与地之五行、五季的生、长、化、收、藏相应,又与阴阳、升降浮沉相属,结合气味厚薄、功能,将药物分作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用药定分两(剂量与君、臣、佐的关系)、用药酒洗曝干(炮制药性)、用药根梢身例(入药部位药性)、用圆散药例(剂型药性)[3]。
可以看出,这些理论的基础都来自《内经》,但经过整理而条理化,形成这样的模式。以细辛、白芷两药用药法象为例:细辛“气温,味大辛,纯阳,性温。气厚于味,阳也。无毒。少阴经药,手少阴引经之药”。白芷“气温,味大辛,纯阳,无毒。气味俱轻,阳也。阳明经引经药。”气味厚薄为两药的主要区别[3]。利用这样的模式,可以描述、识别一个药物的主要药性轮廓,并为功能识别提供基础。尽管对于一个药物的记载不是很全面,特别是功能、主治方面的具体内容,但有了用药法象,可以引伸,可以推导,可以较全面地认识了解这种药物性能。这种以法象思想为前提阐释的药效理论,对于归纳辨证用药规律和联想记忆药物功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药物、方剂的功效方面,中医运用类比方法来阐明药物和方剂的功效主治。如由观察到水蛭吸血处的血流不止现象,而推论其有活血作用;天麻能在风中独立不摇,故又名定风草,前人由此推论本品有息风,定惊之功效。
2.3“药类法象”与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是指中药作用趋向。金人张元素坚持“药类法象”的认识方法,对前人所论“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之理论进行发挥,并绘有“药象阴阳图”。在药物分类方面,亦以先人气味厚薄之升降理论为依据,形成了以升降浮沉为中心的药类法象思想。如在《医学启源》中就将药物分列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让人们用药时遵循“四时之度,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之原则。李东垣承袭了张氏理论并加以完善,在《药类法象》和《用药心法》中都记载了用药法象与天地阴阳、气味厚薄清浊的关系,药味与升降关系的药性要旨等内容。李时珍亦格外推崇法象理论思想,认为张元素大扬医理,用药当须“顺时气而养天和”。这个时期与法象理论相伴而成的升降浮沉理论,是其第一阶段的理论内容,对后世中药养生保健思想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医对脏腑生理病理认识的发展,后世医家在法象理论的基础上,又确立了现代的升降浮沉理论思想,即以脏腑辨证为理论依据,相对于病势来阐述药物作用的趋向性。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药性理论内容。
3总结
早在金元时期刘完素就提出综合药性的概念,综合药性不是单一药性,而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药性理论概念,专指综合多种药性反映出一种药物或一个方剂的总体药性,或者成为这一药物或方剂全面的、多维、多层次的药性描述。这类总体的、全面的药性特征,有的文献称之为药物的法象[4]。
实际上,在综合药性这一理论上,自古看法有所不同,《医经小学》认为综合药性就是法象药理模式[6]。用药法象中所指的用药法象则是全部药性理论的总括。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综合药性除了包括药理模式以外,还包括药母学说(辨药八法)、药队学说及气臭学说等[4]。这一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取类比象”及法象药理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法象药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盛行,理论也很完备,但是简单的类比导致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医理论的深入发展。比如,夏天的知了在树上不断地叫,它的嗓音仍然那么洪亮,利用这一特性,蝉蜕被用来治疗音哑的病人,古人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都知道蝉的鸣叫是翅膀振动的声音,与咽喉没有关系。尽管蝉蜕确具有疗哑的功能,但在解释上与现代医学的科学性比较还是很牵强。因此,我们应该在天人整体观这一中医理论精髓的指导下,利用法象药理学说加以深入研究,揭开更多的中药奥秘,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宏利,朱辉.中医“取象比类”思维之象的科学内涵[J].中医药学刊,2006,24(4):699700.
[2]李开生,王津生.中医思维的核心“取象比类”[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2):4142.
[3]王好古.汤液本草(上卷·东垣先生药类法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4]高晓山.中药药性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00.
关键词 中药药理学;解表药;授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08-02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1]。解表药是中药药理学各论的第一章,所以讲好解表药,不仅为以后章节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有利于学生熟悉中药药理学的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调动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
解表药分为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内容,概述是概括总结本章药物的共同作用和应用的,掌握了概述部分的内容,就掌握了本章药物的共性作用,讲解常用药物时,只需要重点讲授代表药物不同于概述的作用及作用特点。因此,概述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讲好概述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讲中药药理学解表药概述时的一些思考和经验,供参考。
1 结合中药学讲功效和药性
虽然解表药在中药学里已经讲过它的功效和药性,但在中药药理学课程里还要讲,只是讲的侧重点不同:中药药理学讲功效和药性主要是从功效出发,联系其药理作用,从药性分析产生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解表药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功效,从功效可以分析,表邪是致病原因,发散表邪是对因治疗,解除表证是对症治疗,为后面讲表证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埋下伏笔。另外,解表药多味辛,辛味的功效能发散,即发散表邪,而辛味药的有效物质基础是挥发油成分,解表药中大多数药物都含有挥发油成分,即挥发油成分是解表药发散表邪的有效物质基础。
2 结合中医学、现代医学讲主治病证及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中药学课程里已经讲过解表药的主治证,在这里重点是讲表证的主要症状表现及原因,为后面讲药物的药理作用埋下伏笔。表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寒、发热、头身痛、咽喉痒痛等症状[2],接下来分析表证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表证与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疾病症状相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与机体受凉有关,寒冷刺激作用于机体,可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并引起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使局部缺血、缺氧、抵抗力降低,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则乘机侵入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导致炎症反应而出现上述疼痛及炎症症状。恶寒、发热是由于寒冷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使体表皮肤血管收缩,体表血流量减少所以恶寒;又由于血管收缩,散热减慢,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所以又发热。因此,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表证的主要病因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细菌、病毒等),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热、炎症、疼痛等。
3 结合药理学讲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既然表证与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相似,以发热、炎症、疼痛为主要症状,那么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应该与解除这些症状有关。所以在讲授解表药的现代药理作用时,应从解表药功效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病症及药理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讲解,每个药理作用都有一个精彩的知识点,都会引发思考。
发汗和促进发汗作用 中医学认为解表药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此作用需要重点讲解发汗和促进发汗的不同。发汗作用是直接作用,如麻黄能促进汗腺分泌而具有直接的发汗作用;促进发汗是间接作用,如桂枝、生姜通过扩张血管,促进、改善血液循环而协助发汗。由此又可引申麻黄和桂枝为什么常常相须为用,用于风寒表证?因为桂枝助麻黄之发汗。另外还要注意,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的发汗作用最强,此作用与发散表邪功效相关。
解热和降温作用 解热和降温概念不同,解热是使发热者的体温降低,降温是指将正常体温降低到正常值以下。大多数解表药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有些药物还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柴胡。这个知识点需重点讲解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解热机制有何不同。发散风寒药主要是通过发汗、扩张血管而解热,而发散风热药多与抗内毒素、干预内生致热原的释放及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的合成等有关。此作用与解除表证发热症状相关。
镇静、镇痛作用 疼痛是表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多数解表药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有利于消除头痛如裹、周身酸痛、咽喉痒痛等症状;另外,镇静作用也有利于消除或缓解表证的临床症状,所以该作用也与解除表证功效相关。
抗炎、抗过敏 炎症和过敏是表证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理改变。解表药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此内容应结合病理学和药理学的炎症、抗炎药物知识点,重点讲解解表药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先介绍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后面讲解药物的作用做铺垫。炎症早期以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的浸润和吞噬,红、肿、热、痛为主要病理改变,炎症后期以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形成,疤痕和粘连的形成为主要病理学改变[3]。
药理学上讲过两类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一类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抗炎药,改善炎症早期红、肿、热、痛作用明显,而对炎症后期几乎无效,抗炎机制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抑制前列腺素类的代谢产物产生有关;另一类是甾体类抗炎药,即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抗炎作用强大,对炎症早、后期作用都非常显著[4]。如果某个解表药对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炎症后期的肉芽形成和增生没有作用,那么这个药物的抗炎作用就可能类似解热镇痛抗炎药,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关;如果某个解表药对炎症早、后期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那么这个药物的抗炎作用就可能类似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作用机制有可能是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的作用,或能够促进皮质激素的合成。
另外,风邪袭肺,常可引起鼻痒、清涕、哮喘和皮肤痒疹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过敏症状。解表药麻黄、桂枝、生姜、荆芥等对多种致敏剂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与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抗体、过敏介质生成等有关。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表邪是外邪客表所致,细菌、病毒等均可视为外邪。大多数解表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菌能力。这个知识点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虽然中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没有抗生素强,但对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旧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因为中药还可以通过抗炎、镇痛、解热、抗内毒素等作用而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4 结合药理实验讲实验方法
中药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它所涵盖的知识都来源于实验结果,因此在学习中药药理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验方法和原理的介绍。比如在解表药中介绍着色法发汗实验方法,急性期的炎症模型、亚急性期的炎症模型、晚期的炎症模型,发热动物模型、疼痛动物模型(热板法、化学刺激法、压尾法等)。实验方法的介绍一方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专业术语和实验结果表述,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研究思维。
5 小结
概述讲完后一定要有一个小结,总结功效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因为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就是用现代的科学理论阐释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所以药理作用的讲解最终要回归到与功效的相关性上。解表药与发散表邪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发汗、抗菌、抗病毒等;与解除表证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抗过敏、止咳、祛痰等作用。此小结给概述部分的内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使所讲的内容系统、清晰化,也方便了学生的记忆。
参考文献
[1]陈长勋.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钟赣生.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
[收稿日期] 2013-12-24
[通信作者] *韩立炜,博士,教授,从事科研基金管理工作,Tel:(010)62328552,E-mail:hanlw@ nsfc.
[作者简介] 付剑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药抗肿瘤药理工作,Tel:(0791)87118919,E-mail: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科学[1]。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及系统生物学、组学概念的引入,中药药理学在研究思维、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将介绍自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中药药理学各申请代码下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青年项目”)以及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地区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并对中药药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浅要分析,供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参考。
1 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项目申请与资助概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内,与中药药理学直接相关的分支学科包括中药神经精神药理(H2808)、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H2812)、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H2813)、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H2814)以及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等8个三级学科。自2010年以来,中药药理学科共接收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3 021项,资助490项,占中药学科(H28)资助项目总数的30.8%,其中资助面上项目254项、青年项目176项、地区项目60项。累计资助经费20 066万元,占中药学科(H28)这三类项目资助经费的30.6%,其中面上项目13 470万元、青年项目3 876万元、地区项目2 720万元。
4年来,中药药理学领域的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的变化趋势与中药学科的总体趋势[2-4]大体一致: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每年获资助面上、青年、地区项目总数分别为106,135,129,120项。资助项目数量经历了2011年较大增长之后,2012年后连续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面上项目尤为显著。与资助项目数的变化趋势不同,中药药理学科的资助经费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面上项目和地区项目的资助经费经历了2011年的大幅增长之后,2013年出现小幅下降,而青年项目则在2010―2013年间一直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见图1。以上这些变化均与近几年项目指南中制订的一些新要求密切相关,如2011年面上、地区项目单项资助经费几近翻倍,限项要求放宽[3];2013年起前一年受资助的负责人第2年不得申请同类型项目;2014年起面上项目连续申请2年未获资助者,暂停1年申请等[5]。
2 中药药理学科资助项目的新动向
2.1 中医药院校优势仍然明显,但其他院校参与日益广泛 中药药理学科在2010―2013年间共资助项目490项,其中中医药专业院校获得189项,占总资助项目数的38.57%,西医药专业院校获得177项,占36.12%,其余124项由非医药专业院校获得,占25.31%,见表1,从2010年到2013年的4年中,西医药专业院校所获得的项目数与中医药专业院校基本持平,但获得资助项目数最多的前5所学校中有4所是传统中医药专业院校,分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17项)、浙江中医药大学(15项)、广州中医药大学(15项)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12项),见表2。上述情况表明,在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中,传统中医药院校仍然保持了其在本学科中的优势,但越来越多的西医药院校甚至综合性大学也参与到中药药理的研究当中,有力地促进了中药药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将推动中药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图1 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面上、青年、地区项目资助情况
Fig.1 Amount of approved projects and funding in the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表1 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H2808~H2815)获资助单位分布情况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funded projects in the organizatio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表2 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获资助项目数排名前5位的依托单位
Table 2 Top 5 organization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2.2 立足国家重大需求,抓住国际前沿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在我国的人口与健康领域需要有效防治重大疾病,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和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列为重点领域的优先主题,为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从中药药理学科近4年的申请项目来看,广大中药药理研究者也紧紧围绕这一国家重大需求,立足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调整研究兴趣,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新趋势。近4年来中药药理学科各申请代码下项目资助情况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获资助项目前3位的代码分别是中药抗肿瘤药理(H2810)、中药心脑血管药理(H2809)和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H2811),项目数分别为119,101,69项,占资助项目总数的58.98%。
除此之外,以国际研究前沿热点为切入点,开展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也是近年来中药药理研究领域呈现的特点之一。以中药抗肿瘤药理为例,传统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中药的细胞毒作用、凋亡诱导作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以及多药耐药等方面。近年来,随着细胞迁移、侵袭等肿瘤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关键分子事件的逐步揭示,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从近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来看,有关中药抗肿瘤转移作用的项目共有22项,其中2010年1项、2011年5项、2012年7项、2013年9项,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研究内容包括循环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等研究热点。
2.3 中药复方/药对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治则治法的具体体现,显示了传统医药防病治病的特色。长期以来,中药药理学研究大多从中药的临床应用出发,借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方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多为中药的单一成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不够突出。药对是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组成充分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特色,是复方组成的基础。近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逐渐认识到中西医治疗疾病的理论体系、中西药的作用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往那种借用天然药物新药发现模式的研究方式反映的往往是中药中某一(类)成分的局限性作用,不能完全体现一味中药或者一个组方的作用,也脱离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整体角度关注中药复方/药对的药理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机制。2010―2013年中资助的490项中药药理学项目中,以单一有效成分为研究对象的项目有198项,占资助总数的40.41%;涉及复方/药对研究有108项,占资助总数的22.04%。虽然对于复方/药对的研究项目数量与单一成分的相比仍然偏少,但比4年前的资助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这组数据提示,中药药理研究正在从以单体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为主导的方式向复方/药对整体解决方案为主导的方式转变。
表3 2010―2013年中药药理学科各申请代码下项目资助情况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funded project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4 fiscal years
2.4 新技术新方法的大量引入,有力促进了中药药理学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药理研究中不断被采用。研究手段除利用整体反应、组织和细胞反应、生化测定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如细胞重组技术、核酸探针和分子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中药对基因表达与调控影响的研究也成为常规检测手段。此外,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miRNA组等系统生物学[6]的研究方法被不断引入到中药药理的研究当中。在近4年中,以代谢组学为研究手段的受资助项目达到34项,研究对象既有单味药也有复方。由于这些组学方法部分克服了传统生物学研究固有的局限性,从系统角度去寻找中药这一复杂体系作用的组合靶标,将有利于中药科学内涵的合理挖掘,阐明其多靶点的调控机制。随着网络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将疾病网络的研究思想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中药药味、药性理论及剂量理论相联系,在基因、蛋白网络调控水平全面分析中药的药理作用。仅2013年,受资助的此类项目就有3项,研究内容涉及炎症网络、雌/雄激素调控网络以及脂质代谢网络。
3 中药药理学科申请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中医药特色有待加强 中药药理学区别于药理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前者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药理学研究。如果中药药理学研究脱离了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是真正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更谈不上对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充实和完善,甚至会把中医药理论引入歧途。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八处的项目指南中强调,医学八处的资助宗旨是“突出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药学理论”,并明确指出不受理“以某中药或成分、复方为‘名’,而无中医药理论思维或研究内容之‘实’的申请”和“以中药成分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或以中药成分化学合成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申请”[5]。然而,仍有许多申请项目不具有中医药特色,或者没有中医药理论指导,或者不能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而未被受理。以2013年为例,在中药学科136项面上、青年、地区不予受理的项目中,涉及中药药理学科的项目为79项,其中64项就是由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没有中医药特色而未被受理,占中药药理学科不予受理项目总数的81.01%。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实践当中,广大中药药理学研究人员应当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围绕中医药理论和中医药特点开展研究工作。
3.2 研究领域差异较大,学科发展仍不均衡 从表3中可以看出,4年中,在中药药理学科的8个代码下,除某些代码下地区项目因申报量过少且未获得专家认可而没有项目获得资助外,各分支学科均有项目获得资助。但有些分支学科因申请量过少导致获资助项目较少,其中申请量最少的分支学科是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H2815),4年中面上、青年及地区项目共获14项资助,年均3.5项。从总体上看,各代码下的申请项目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中药抗肿瘤药理、中药心脑血管药理、中药神经精神药理等学科是中药药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而中药泌尿与生殖、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等领域的关注度则较低。因此中药药理研究应在进一步深化热点领域、优势领域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弱势领域的关注。
3.3 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缓慢,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科发展 在动物整体水平建立真实模拟人类疾病的疾病模型,对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是基因在体功能分析、疾病发病机制探讨、药物新靶点发现及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等生物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中药药理学研究所用的疾病动物模型应为符合中医特点的疾病模型、证候模型或病证结合模型,这不仅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石,也是中医药理论现代研究的突破口[7]。为此,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从2011年开始专门分出一部分资助经费,用于支持疾病动物模型研究。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中药药理学领域的疾病动物模型项目申请数量很少,仅有1项获得资助。因此,认真总结分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疾病动物模型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加大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仍然是从事中药药理研究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方向之一。
3.4 植物药研究较为普遍,动物药、矿物药研究仍显薄弱 动物类中药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动物药的记载,其中所收集的动物药就有67种[8],而《本草纲目》中所记录的动物药则有400余种。这类中药的活性成分比较独特,具有作用强、使用剂量小、疗效显著且专一等优点,对某些顽症、重病疗效确切。纵观近4年中药药理学科资助的490个项目,研究对象为动物药的只有11项,其中2010年4项、2011年1项、2012年1项、2013年5项,涉及沙蟾、蝎、水蛭、壁虎、地龙等。与动物药相比,矿物药的研究更显得寥寥无几,在2010―2013年的4年中,有关矿物药研究的项目只有2项,研究对象为雄黄和砒霜。以上数据提示,尽管以往对动物药、矿物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领域仍然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投入,迈向更高、更深的层次。
3.5 研究对象基本数据不足,影响同行专家评审 中药功效的发挥取决于中药成分。然而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受到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藏条件、炮制加工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同一种药物,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同,质量会出现差异,疗效也会有不同。而对于中药复方而言,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方剂的组成、剂量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提取方法的差异,也会引起其疗效的不同。这些影响因素往往使别人甚至研究者自己都很难重复研究结果,从而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研究所用药物样品的来源、含量、质量控制方法等基本数据材料的缺失,将影响到同行专家的评审。研究者应该在撰写申请书时重视这一问题,尽量写清实验药材的基本情况、处理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
4 结语
本文对2010―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理学科项目资助情况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并结合这些项目浅要分析了中药药理学研究中呈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希望本文能对今后本学科领域基金申请者和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以提高申请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 沈映君. 中药药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
[2] 商洪才,黄金玲,韩立炜,等.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学科项目受理及资助情况分析[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10):1045.
[3] 韩立炜,王悦云,贺文彬,等. 2011年NSFC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5):545.
[4] 黄鸣清,韩立炜,吴修红,等.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6] 蒋太交,薛艳红,徐涛. 系统生物学――生命科学的新领域[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进展, 2004,31(11):957.
[7] 彭成. 试论中药药理动物模型[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9,15(5):47.
[8] 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第1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6.
Analysis of projects funded by NSFC in field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tween 2010 to 2013 fiscal years
FU Jian-jiang, BI Ming-gang, CHEN Jun, LIN Chao-zhan, HAN Li-wei
(1.Department of Health Scienc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100085, 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3.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4.Chinese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5.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Projects which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in 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between 2010 to 2013 financial years were reviewed.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items, new features and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field.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3.2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2)药物累积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血药浓度多点测定原理与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测定药物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是用多组动物按不同时间间隔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内药物的存留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据此计算药物的表观半衰期;又称为毒理效应法。黄衍民[7]等对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得出药物的消除级动力学过程,并符合一室模型,其表观半衰期为59.23min。从而指出目前临床一日2次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果每8小时给药1次且首次倍量,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陈长勋[8]等应用LD50补量法测定小鼠的附子表观参数,结果认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得出了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利用此种方法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药还有陆英煎剂[9]、小活络丸[10]、九分散[11]、桑菊饮[12]等。但此法实际上反映的是药物的毒性效应动力学过程,当毒性成分与药效成分不一时,所得动力学参数将难以用作临床用药指导,在致死剂量作用下,机体已受到损害,可能对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使得所得结果不能表征生理药动学过程。
(3)药理效应法。该法以给药后药效强度的变化为依据,通过适当剂量的时间-效应曲线,进行药效动力学参数计算,其消除半衰期称为药效半衰期或药效清除半衰期。本法先选择适当的药理效应作为观测指标,得出剂量-效应曲线、时间-效应曲线和时间-体存药量曲线,并据此得出药代参数。富杭育[13]等按足趾汗腺分泌的观察方法,应用本法观测大鼠麻黄汤的药代动力学。通过量效、时效和曲线的转换,得体存量-时间曲线,从曲线分析属二室模型。另外赵智强[14]等也报道了天麻钩藤饮用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此法要求复方及其制剂药效强且可逆重现、反应灵敏、可定量检测,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4)微生物法。此法仅适用于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复方,通常用琼脂扩散法测得相关药动学参数。它具有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但机体内外抗菌效应作用机制的差异,细菌选择的得当与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代参数的准确性。王西发[15]等用此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其选取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表明鹿蹄草素属于二室分布模型。4小结及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内容涉及中药生物利用度[16]、中药毒代动力学[17]、中药透皮吸收药动学[18]、中药时辰药动学[19]、中药证治药动学[20]、中药活性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21]、中药活性成分的体液浓度测定等。但因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效成分的不确定性、类似物的多样性,导致实验结果不易重复。加之中药配伍和中西药结合后药物的互相影响等使得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较为困难。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4.1建立中药的指纹图谱库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药物吸收入血后相应指纹图谱峰的变化,以此为目标,进行药代研究。
4.2将中药的药代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相结合
中药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进行的研究。可采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进行,即研究中药在不同证候时的药动学是否具有不同特征。再者还应开展中药配伍后及与西药同用时的药动学变化研究。
4.3加强代谢物动力学研究
许多中药药效成分是在体内产生的,或是代谢而来,或是在肠道菌群激活下产生的,因此中药代谢物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代谢场所的研究,以阐明代谢物与方剂药效的关系及代谢物的动力学规律。
4.4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新技术将在中药药代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许多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体微透析、核磁共振、生物电阻抗、细胞培养研究体外吸收模型等,将会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陆丽珠,李冀湘.中药的临床药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1994,14(10):458-460.
[2]毕惠嫦,和凡,温莹莹,等.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J].中草药,2007,38(6):551-554.
[3]艾路,孙莹,张宏桂.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955-958.
[4]陈勇,沈少林,陈怀侠.HPLC-MS-n法鉴定葫芦巴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J].药学学报,2006(3):216-220.
[5]李再新,吴小红,贺福元.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7,6(18):21-23.
[6]卢贺起.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4.
[7]黄衍民,潘留华,吴晓放,等.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1998,33(7):421-423.
[8]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川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的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1990,10:(11)487-489.
[9]周莉玲,李锐,周华,等.青藤碱制剂药动学试验中药物累积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成药,1996,18(9):1-4.
[10]郭立玮.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8(2):126-129.
[11]任天池,王玉蓉,曾立品,等.用药物累积法考察九分散和疏风定痛丸的药物动力学实验[J].中成药,1991,13(7)2-4.
[12]周爱香,富杭育,贺石琢,等.用药物累积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2):1-2.
[13]富杭育.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14]赵智强,俞晶华,陆跃鸣,等.天麻钩藤饮等3方对小鼠镇压痛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3-15.
[15]王西发,秦骏,杨彩民.微生物法测定家兔体内鹿蹄草素药动学参数[J].西北药学,1997,12(2):70-71.
[16]刘汉清.泻下通保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草药,1990,21(4):7-9.
[17]李耐三,于东晖.中药雷公藤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1):25-26.
[18]沈子龙,易七贤,周斌.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30-33.
[19]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
论文摘要:从中药复方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入手,对有效成分明确和不明确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在药动学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复方药理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过程和机理;此举将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1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 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
3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现状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与西药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此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按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有效成分不明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两种情况来进行评述。
3.1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现状
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与西药类似。随着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目前许多中药特别是单味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相当明确,据统计在九十年代前就已对120多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过研究[1]。并已对相当一部分进行了体内外代谢的研究,且得出了明确的代谢产物,并对其体外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如毕惠嫦[2]研究了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指出了参与丹参酮Ⅱ_A体内代谢的肝微粒体酶。艾路等[3]对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多级质谱(LC-ESI-MSn)法检测出5种乌头生物碱代谢产物。陈勇[4]等对葫芦巴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推测,从大鼠尿中检测出原药及其三种代谢产物。
3.2 中药复方及其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或因化学结构不明,或由于是混合物而非单体,无法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因而给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带来困难。大部分人用复方或其制剂中的某一单体来代替整方的药物代谢过程。如李再新[5]等将补阳还五汤水提醇沉液给予家兔静脉注射后,以川芎嗪为指标来测定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但此法只能说明此单体在体内的过程而不能说明全部成分的代谢过程。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往往十分复杂,相当于一个天然的化学成分组合库,用其中的一具或数个化学成分作为检测指标,得出的药动参数与药的实际药动学相比可能有一定的偏差。也有人采用生物效应法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但此法不够精确,只能粗略看出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过程。生物效应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体内药量与药物的效应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药效的变化可以推知不同时间内体内药量变化。常用的生物效应法有以下几类:
(1) Smolen。此法是目前我国医药研究者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进行中药单味药及复方药药动学研究的方法。其要义是将量效关系曲线作为用药后各时间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的换算曲线,从而推算出药动学参数。卢贺起[6]等以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药理效应指标,对家兔进行了四物汤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四物汤属静脉外给药一级动力学消除,开放的一室模型,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
(2)药物累积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血药浓度多点测定原理与用动物急性死亡率测定药物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是用多组动物按不同时间间隔给药,求出不同时间体内药物的存留百分率的动态变化,据此计算药物的表观半衰期;又称为毒理效应法。黄衍民[7]等对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得出药物的消除级动力学过程,并符合一室模型,其表观半衰期为59.23min。从而指出目前临床一日2次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果每8小时给药1次且首次倍量,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陈长勋[8]等应用LD50补量法测定小鼠的附子表观参数,结果认为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并得出了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利用此种方法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中药还有陆英煎剂[9]、小活络丸[10]、九分散[11]、桑菊饮[12]等。但此法实际上反映的是药物的毒性效应动力学过程,当毒性成分与药效成分不一时,所得动力学参数将难以用作临床用药指导,在致死剂量作用下,机体已受到损害,可能对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产生较大影响,使得所得结果不能表征生理药动学过程。
(3)药理效应法。该法以给药后药效强度的变化为依据,通过适当剂量的时间-效应曲线,进行药效动力学参数计算,其消除半衰期称为药效半衰期或药效清除半衰期。本法先选择适当的药理效应作为观测指标,得出剂量-效应曲线、时间-效应曲线和时间-体存药量曲线,并据此得出药代参数。富杭育[13]等按足趾汗腺分泌的观察方法,应用本法观测大鼠麻黄汤的药代动力学。通过量效、时效和曲线的转换,得体存量-时间曲线,从曲线分析属二室模型。另外赵智强[14]等也报道了天麻钩藤饮用此法所得药动学参数。此法要求复方及其制剂药效强且可逆重现、反应灵敏、可定量检测,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4)微生物法。此法仅适用于具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复方,通常用琼脂扩散法测得相关药动学参数。它具有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样品用量少等优点,但机体内外抗菌效应作用机制的差异,细菌选择的得当与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代参数的准确性。王西发[15]等用此法测定了鹿蹄草素在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其选取用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研究表明鹿蹄草素属于二室分布模型。
4 小结及展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药药动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内容涉及中药生物利用度[16]、中药毒代动力学[17]、中药透皮吸收药动学[18]、中药时辰药动学[19]、中药证治药动学[20]、中药活性成分在肠道的代谢处置[21]、中药活性成分的体液浓度测定等。但因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有效成分的不确定性、类似物的多样性,导致实验结果不易重复。加之中药配伍和中西药结合后药物的互相影响等使得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较为困难。今后尚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转贴于
4.1 建立中药的指纹图谱库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药物吸收入血后相应指纹图谱峰的变化,以此为目标,进行药代研究。
4.2 将中药的药代研究与中医理论研究相结合
中药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药物进行的研究。可采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进行,即研究中药在不同证候时的药动学是否具有不同特征。再者还应开展中药配伍后及与西药同用时的药动学变化研究。
4.3 加强代谢物动力学研究
许多中药药效成分是在体内产生的,或是代谢而来,或是在肠道菌群激活下产生的,因此中药代谢物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行中药复方代谢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代谢场所的研究,以阐明代谢物与方剂药效的关系及代谢物的动力学规律。
4.4 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现代新技术将在中药药代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许多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在体微透析、核磁共振、生物电阻抗、细胞培养研究体外吸收模型等,将会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 陆丽珠,李冀湘.中药的临床药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1994,14(10):458-460.
[2] 毕惠嫦,和凡,温莹莹,等.丹参酮Ⅱ_A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J].中草药,2007,38(6):551-554.
[3] 艾路,孙莹,张宏桂.复方中药中乌头生物碱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6):955-958.
[4] 陈勇,沈少林,陈怀侠.HPLC-MS-n法鉴定葫芦巴碱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J].药学学报,2006(3):216-220.
[5] 李再新,吴小红,贺福元.补阳还五汤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7,6(18):21-23.
[6] 卢贺起.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4.
[7] 黄衍民,潘留华,吴晓放,等.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1998,33(7):421-423.
[8] 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川乌、四逆汤表观药动学的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1990,10:(11)487-489.
[9] 周莉玲,李锐,周华,等.青藤碱制剂药动学试验中药物累积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研究[J].中成药,1996,18(9):1-4.
[10] 郭立玮.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8(2):126-129.
[11] 任天池,王玉蓉,曾立品,等.用药物累积法考察九分散和疏风定痛丸的药物动力学实验[J].中成药,1991,13(7)2-4.
[12] 周爱香,富杭育,贺石琢,等.用药物累积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2):1-2.
[13] 富杭育.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14] 赵智强,俞晶华,陆跃鸣,等.天麻钩藤饮等3方对小鼠镇压痛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13-15.
[15] 王西发,秦骏,杨彩民.微生物法测定家兔体内鹿蹄草素药动学参数[J].西北药学,1997,12(2):70-71.
[16] 刘汉清.泻下通保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草药,1990,21(4):7-9.
[17] 李耐三,于东晖.中药雷公藤的毒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2,23(1):25-26.
[18] 沈子龙,易七贤,周斌.抗癌止痛膏透皮吸收示踪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3,24(1):30-33.
[19] 刘启德,梁美蓉,欧卫平,等.青藤碱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1):23-26.
[20] 黄熙,陈可冀.“证治药动学”新假说的理论与实践[J].中医,1997,38(1):74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