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外乡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金项目: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助(城市融入过程中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实验与建模研究,13CGL063)。
摘要:文章试图从城市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工作态度与能力、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对人的态度等方面的刻板印象入手,进行群际态度对群际关系的影响的实证分析。对增加城市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群际接触方面提出一些改善建议,对促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实现群际关系和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元刻板印象 群际关系 城市融入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方面,城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外来务工人员也选择到城里来务工。所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要趋势。然而,通过对以往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大量外来人员在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后,很容易与当地原居民产生矛盾、冲突。本文从群际关系出发通过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分析工作态度与能力、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对人的态度四个维度对两个群体刻板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内容
刻板印象(stereotype,也称印刻作用),是社会认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特指人们对于某些特定类型人、事、物的一种概括的看法。这种看法是由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社会分类而形成的。这些对某类人或物的固定印象也可以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Wheeler & Petty, 2001;O’Brien &Hummert, 2006)。
影响群际关系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从刻板印象入手,建立相应的模型。再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及文献资料,经过讨论预调研等程序,设计出合适的问卷进行调查。
三、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1.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采用李克特量表,结合研究内容,得到刻板印象测量量表。参考了贺雯2009年的研究以及国外的研究程序(Oldenhuis et al., 2007),通过两个阶段的设计来确定测试材料:第一阶段是开放式问卷和个别访谈方式。询问100名大学生对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看法,请他们对这两个阶层在各方面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描述。然后,对5名城市居民和5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访谈,请他们描述对方所在阶层具有哪些特征(刻板印象)。之后,邀请老师对项目进行内容分析,然后最终确定了4个维度的221个特征项目,每个项目均由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对构成(如失败-成功、富有-贫穷、乐观-悲观等)。同时,邀请老师对每个形容词的积极性进行评价,采用5级计分,1代表很消极,5代表很积极。之后将每个形容词得分的平均数与5级的中点(3)进行单样本的T检验,表明22个形容词对均由具有明显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词汇构成。设计出的问卷分为两个版本,分别针对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测量城市原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刻板印象。
2.调研范围
本文的调研对象分为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两部分。调查对象来自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省份。涉及问题有关于刻板印象四个维度的21个特征项目。包括工作能力和态度、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和对人的态度。
3.正式问卷的结果分析
本研究共对城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分别发放的正式问卷各100份,最终有效问卷各100份,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发放问卷的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大致为3:2,年龄大部分集中于20~50岁,月收入在2000以下的占42%,2001~3000的占25%。
(1)探索性因子分析
参考了贺雯2009年的研究以及国外的研究程序(Oldenhuis et al.,2007)四个维度中工作能力和态度维度有11项目包括是否诚信、智慧、勤奋等,社会经济地位维度有4个项目包括是否成功、富有等,生活方式维度有2个项目包括是否节俭、朴实,对人的态度维度有5个项目包括是否友好、可信赖等。为了分析出多元观测变量的本质结构,对问卷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不断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因子对方差的总解释度大于70%,同时信度检验每个纬度的的克朗巴哈系数α均大于0.7,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刻板印象
表4 - 1 3 表明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刻板印象在四个维度都有显著积极性。尤其是对“ 生活方式”纬度( m e a n = 3 , 9 8 > 3 , p = 0 . 0 0 < 0 . 0 5 ) 和“ 对人态度”纬度(mean=3.90>3,p=0.00<0.05)比较认可,说明城市原居民认为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勤劳和友好。
(3)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的刻板印象
表二中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居民的刻板印象的结果显示,其对城市居民工作能力和态度、社会经济地位及对人的态度的印象十是积极的,而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持消极态度。尤其是对“工作态度与能力”纬度(me a n=3,7 6>3,p = 0.0 0 <0.0 5)和“ 社会经济地位” 纬度(mean=3.61>3,p=0.0 0<0.05)比较认可,说明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城市原居民自信且富有。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经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城市居民并不是很排斥外来务工人员,相反在某些维度上,对其的印象还是相当积极的。这表明城市居民在与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相处中,已经逐渐转变对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认识,愿意接受他们,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外来务工人员经过自身不断的努力,社会经济地位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得到了城市居民的认可。
2.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认为改善群际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城市居民自身方面,城市居民应树立平等意识,包容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对外来务工人员给予更多关注,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第二,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方面,外来务工人员应该主动学习掌握更多技能,避免只能从事简单单一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调正好心态,去适应城市生活。
第三,政府方面,政府主要起宣传引导的作用。号召大家对外来务工人员更多关怀,给他们培训机会,就业扶持等。
参考文献
[1] Anna-KaisaNewheiser,JohnF,Dovidio.Individual differencesand intergroup bias:Divergent dynamic s associated withp r e j u d i c e a n d s t e r e o t y p i n g . P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 I n d i v i d u a lDifferences [J].2012(53):70-74
[ 2 ] D w e e k,C . S ( 2 0 0 0 ) . S e l f - t h e o r i e s:T h e i r r o l e i nmo t i v a t i o n , p 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 d e ve l o pme n t .Ph i l a d e l p h i a:Psychology Press
[3] 贺雯.元刻板印象及其作用: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9-30
[4] 邹荣.流动和城市儿童元刻板印象的特点及其对群际关系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12:5-10
2008年上海高考语文满分作文:《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 家庭因素 城市融入
据统计,我国每年以农民工为主体(约1.64亿)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达到2.4亿以上。他们早已成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但对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家在农村,身在城市”,这既是他们当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同时也反映出他们迫切希望能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享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果。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是一个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打工一族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也是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建设和民生工程。
一、问题的提出
民政部于2012年1月4日在其门户网站上全文刊发《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中强调,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们课题组承接了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社会科学普及体制深化改革与相关立法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日常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以及对当地地方文化的认知情况极不乐观,而且从近几年专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调查可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卑、失落、压抑和缺乏归属感等负面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抑制他们的成长进步,严重的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对社会的不满,产生与城市居民的对峙心理,这非常不利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对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这当中既有政府制度、政策层面的原因,但还存在着许多客观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从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出现负面心理问题,进而难以城市融入的因素众多,归纳主要有:教育程度、配偶同城情况、职业、行业、月收入情况、迁移距离等,在这些因素中,配偶同城情况、迁移距离、收入情况都涉及到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因此,可以确定的是,家庭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会造成重大影响。
二、家庭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造成影响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组织,还是人们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家园。家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但是,对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家在农村,身在城市”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关系中的与配偶、与子女这两组重要关系,以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仅缺少正常的家庭生活,同时,在伦理道德层面又背负了太多压力。由于这一问题显著存在,致使他们对所工作的城市缺乏归属感,过客心理突出。
1.与配偶关系现状。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态对夫妻关系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的夫妻生活状态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务工且在一起工作的;第二种是夫妻双方共同外出务工但不在一起工作的;第三种是夫妻双方其中一人外出务工,另一半留在家乡的。
据相关调查显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进城务工人员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举家外出”的打工人员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2012年“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有3375万人,相当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与配偶在一起。但是现实与想象相差甚远,虽然夫妻共同外出务工,但迫于生存压力,挤在集体宿舍或合租房、甚至没有夫妻房的已婚人员较多,不仅如此,由于他们每天做着繁重的工作,夫妻之间的交流很少,使得正常的夫妻生活受到很大影响。情况最糟糕的是第三种状态。夫妻长期分居,缺乏情感交流,这对夫妻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最大的。夫妻关系的不和谐,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关系的和睦。
2.与子女关系现状。调查显示,目前外来务工人员与子女的生活状况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夫妻带着所有孩子或部分孩子一起外出务工的;第二种是夫妻俩人外出务工,子女留在家乡由亲属抚养的。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农民工题材的小说中,作家主要塑造了劳苦型、自甘堕落型、拼搏成功型等三种女性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关怀,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没能真正反映女性农民工的生活现状。
关键词 :农民工题材;女性形象;想象性叙述;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1—0139—02
一、农民工与农民工文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城谋生。农民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群体,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在这些农民工中,女性农民工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有些行业的女性农民工占到了农民工总数的30%~40%,而有些行业女性农民工的比例甚至达到了90%以上。[1]她们进入城市后活跃在各个角落,由于其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因此,只能干一些脏活、累活。
随着农民工的大量出现,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逐渐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以农民工为题材的小说纷纷出现,形成了一股创作热潮,如孙惠芬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徐岩的《酒馆》、贺晓晴的《花瓣糖果流浪年》、罗伟章的《大嫂谣》、邵丽的《明慧的圣诞》、吴玄的《发廊》、王手的《乡下姑娘李美凤》等作品。赵学勇教授指出,农民工题材小说是指以展示城乡冲突,描写农民工都市生活,表现他们走出农村遭遇城市文明以及颠沛于城乡之间所产生的焦虑、孤独、困惑等心理路程,揭示农民工精神世界为主要描写内容的作品。[2]
二、新世纪农民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
(一)劳苦型
劳苦型的女性农民工指的是凭借自己的力气在城市谋生的一类人。她们从农村来到城市,为了尽可能地多存点钱,已经习惯了对城里人卑躬屈膝。她们没有想过要在城里永远生活下去,唯一希望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换取一些收入来弥补家用。罗伟章的《大嫂谣》中的大嫂,是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的父亲年老需要照顾,体弱多病的丈夫不能干活需要照顾,家中还有孩子需要照顾,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大嫂离开家到城市打工,她勤恳、善良、肯吃苦、节俭,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没有蜕变,在城市化的大潮中表现出来的仍是传统女性具有的那种精神。这样的女性农民工,身上都具有传统女性的那种纯朴、善良和勤劳的本性,她们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微薄的收入。她们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她们和农民一样靠力气生活,体现出的是传统女性的原始美。
(二)自甘堕落型
在农村除了土地还是土地,农村女性几乎一辈子也见不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可是,在城市里,那些新鲜的玩意几乎随处可见,于是大量的农村女性对城市充满了向往。来到城市后,有一些女性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谋生之路,走上了自甘堕落的道路。李肇正的《姐妹》中的宁德珍和舒小妹就是这样一类人,她们都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女人。刚开始,她们也是很善良、有进取心的,但是,为了能够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的生活,宁德珍和舒小妹在发廊里做起了小姐的生意。就如吴玄的《发廊》中所描述的一样:“发廊改变了我妹妹的命运,乃至全村所有女性的命运。通过发廊,女人可以赚钱,而且比男人赚得多,我妹妹一个月寄回家的钱就比我父亲一年劳作赚的钱多。”[3]发廊不仅改变了进城务工的女性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也改变了贫困乡村的物质面貌,甚至改变了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固守的传统生育观念。这样的女性农民工形象,在作家笔下占了很大比重,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靠出卖身体在城市里生活。对于农民工而言,城市象征着文明、发达的美好生活,吸纳了所有的外乡人停留,但是,城市的冷漠与复杂又拒绝了所有的城市的“他者”。
(三)拼搏成功型
有些进城的女性勤劳、善良、质朴,有梦想,不怕苦与累,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例如,须一瓜的《门内的保姆家外的人》中的天晴、暖被、暖灶、修小灯、春子都是一群来城市打工的农村女性,她们来到同一个城市做了保姆,并用各自的善良、勤恳赢得了雇用她们的城里人的信任和认可。虽然她们不像城里人活得那么富有,但是,她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却也自在、惬意。她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比如天晴,她喜欢读书,想自考大学,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她始终保持着一颗上进的心。贺晓晴的《花瓣糖果流浪年》中的主人公韩月晴,是一个离异的四川女性,为了能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来到了北京,过着流浪的生活。她刚进入城市的时候,处处碰壁,但她没有触碰道德的底线,她善良、勤劳,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最终走向了成功。作品中的这类女性大多是年轻的打工妹,她们有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获得了成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三、农民工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想象性叙述及其对策
(一)农民工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想象性叙述
底层女性是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她们大多是苦难中的挣扎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博得读者对角色的同情与怜悯,赢得读者对作品的喜爱,必然会加入一些艺术虚构的成分。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为了获取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成就自己的城市梦而沦落的女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都会如此。某些作家只从某个方面来刻画女性农民工,或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叙述女性农民工的生存境遇,没能真实、全面地展现女性农民工的现实生活。他们过分注重描写女性农民工的身体或精神堕落方面,而忽视了对女性农民工心理和精神方面的书写。读者在阅读此类文学作品时容易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农民工都是拜金女、沦落者。
(二)关于刻画女性农民工形象的几点建议
1.作家应注重人文关怀
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是社会良知的代表,是时代的批判者和代言人,应该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作家更应该担负起重建文化的重任,始终站在女性农民工的立场反映现实问题,表达女性农民工的精神诉求。作家只有保持独立的学术精神、人文立场,代表社会的良知,才能真正进入社会底层,了解底层女性的利益诉求,从而真实、全面地表达底层女性的声音,扮演好底层女性“代言人”的角色。
2.作家应注重艺术表达与审美体验
作家对底层女性农民工形象的描写,得不到她们的有效回应,固然有女性农民工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低下的原因,但作品与底层民众的审美趣味相脱节也是重要因素。作家在创作有关女性农民工生活的作品时,应在保持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前提下,创作出更多雅俗结合的、贴近女性农民工生活的作品,从而使底层女性农民工进行更多的、关于自身生存现状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进而促进整个农民工文学结构的优化。
3.广开言论渠道,扩展女性农民工的表达空间
女性农民工离开农村来到城市,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城市对她们的排斥,周围人的冷遇,无处诉说的内心孤独与苦闷。女性农民工没有话语权,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生存境遇。有些作家在书写女性农民工时未能深入地了解其生活,也听不到她们的真实声音,只能凭借只言片语进行想象性的叙述。所以,应广开言论渠道,让作家更多地了解女性农民工,以便其准确地塑造女性农民工形象。
作家应注意女性形象的时代特征,在塑造女性农民工形象时,应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物命运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使人信服的优秀作品。
[
参考文献]
[1]张蓓.女性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偏差塑造现象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1).
[2]赵学勇.新世纪文学中对失“根”者的叙事[J].文艺争鸣,2007(12).
[3]吴玄.发廊[J].花城,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