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材料作文审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审题原则
1.整体原则
一般说来,无论什么材料,首先要做的是从总体上去理解材料,只有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才会有最佳的审题角度,不至于失之偏颇;从整体上着眼,才会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不至于失之片面。所以,要想准确审题,就必须整体理解材料;要想正确立意,就必须整体把握材料。
2.正面原则
作文材料总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指向性。它常常包含正反两个方面,或者一种比另一种更优;往往存在主次两种内涵,或者一个比另一个更好。因此,审题必须从正面切入,从积极方面考虑;或者说,从更正面的角度切入,从更积极的一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立意具有积极意义,带有正能量。
3.对象原则
应该说,对象是审题的钥匙,是立意的扶手。因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材料至少有一个对象。而一个对象就有一个角度,一个角度就有一种立意。如果有两个对象,那肯定就有两个角度,就有两种立意。如果将两个对象结合起来,那就会形成第三个角度,产生第三种立意。如此说来,只有找准对象,才能抓住审题的角度;只有抓住审题的角度,才能审清题意。
4.主次原则
相比较而言,材料中的人和事常常有主要与次要的分别,有重点与一般的差别;蕴涵还大多有本意与附加的区别,有内核与外核的差距。正因为这样,只有分清主次,才能把握重点;只有明确轻重,才能抓住核心。进而,从“主”出发,准确审题。
二、审题方法
1.找准关键词
有些材料,除了有关键词,还有关键句。而关键词就是材料的“诗眼”,蕴藏着材料的中心;关键句好比“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如果能抓住关键词,深入挖掘材料内涵,那就能把住脉搏,找准材料的中心;如果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突破,那就能迎刃而解,把握材料的主旨。
比如下面一则材料: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在分析这则材料时,有人认为,人的数量是关键词:随着数量的增多,就能胜过诸葛亮,说明人多力量大,团结力量强。但是,如果你细细体会,就不难发现:关键词不是“一”“二”“三”,也不是“巧”“笨”“臭”,而是“诸葛亮”;关键句不是“没有好鞋样”,也不是“彼此有商量”,而是“胜过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胜过诸葛亮”是说“众人智慧多”。由此,可推出中心:众人的智慧能胜天,要凝聚众人的智慧。
2.因果联系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有原因的,所有事物的发展与升华都是有结果的。如果能透过材料列举的现象,推究出本质原因,就能从因切入,找到材料的中心,赢得最佳立意;如果能洞察材料排列的结果,挖掘出实质缘由,就能由果溯因,找到材料的核心,获得准确的中心。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有人认为,和尚越来越多,结果却没有水喝,其原因是不团结,不齐心。但深入思考,其根本原因,不是不团结,而是心存依赖;不是不齐心,而是惰性作怪。因为一个和尚没处依赖,无法懒惰,只好挑水喝。两个和尚相互依赖,不肯独自挑水,只能抬水喝。三个和尚互相推诿,相互扯皮,结果只能没有水喝。而依赖、懒惰和推诿的根源,就在于不肯积极承担。找到了根本原因,就可形成中心:要积极承担。
3.找出异同
如果题目是多则材料,那材料之间肯定有异同点。拓展开来,肯定有相同点或相似点,有相关点或相对点,有相异点或矛盾点。而相同点或相似点就是结合点,相关点或相对点就是立意点,相异点或矛盾点就是中心点。如果能从关系切入,抓住其异同点,进行分析综合,那就能正确地立意,提炼出准确的观点。
4.善于联系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又是决定作文得分的关键,教师需要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技法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达到对命题材料准确立意的要求,在考场上稳操胜券。
【关键词】
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 出现误区 应试技法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的关键,立意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得分的高低,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审题立意方面却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学生,导致他们见到材料作文就杯弓蛇影,畏惧或犹豫在审题立意的大门外,生怕因自己一时疏忽而偏离材料核心,致使文章落入低分的陷阱。为了解除学生在材料作文上的困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人尝试着寻根问源、对症下药。
作为一线教师,第一,要清楚学生在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到胸中有学生,不盲目地耗费时间。综合学生的写作实践,归纳出学生在审题立意上容易出现的误区有:
(1)不顾材料的整体性。对命题材料写了什么人(事、物),表明命题人什么态度(观点),全然不顾,匆匆一看材料就速构文章,待到文章结束才恍然大悟,立意不是以偏概全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苦思冥想的800字文章,却落得低分甚至不及格。
(2)不辨材料类型。时下的命题材料主要分为比喻型、寓言型、哲理性、时评型等,学生往往不细看类型,不管三七二十一,草草结束材料的细化分析、归纳、提炼,错误理解材料的核心指向。
(3)肢解材料。抓住命题材料的一句或两句话就断然写下观点,不管这一句或两句话是否能够体现命题材料的意旨,导致立意只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二,针对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容易出现的误区,需要教会学生一些应试技法,来规避审题立意上的错误。
(1)通观材料,整体把握。从命题材料整体出发,了解命题材料具体的事情,把握命题材料呈现的观点,不可只是依据材料的局部而断章取义;注意材料的多角度,命题材料蕴含的角度往往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材料会有不同的观点;筛选材料的角度,因为材料的观点有多向性,这就需要学生敏锐地筛选出最恰当的角度作为自己的观点。
(2)辨明类型,灵活应变。针对命题材料的类型不同,也可以运用一些技法来寻找到最切合命题材料的观点。
比喻型命题材料,首先要明确本体与喻体,然后要注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结合实际进行联想拓展。如材料一: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你对“突围”有什么看法?
这则材料最为关键的是理解“围城”的含义,细读材料,人生、个人、社会都存在“围城”,都想突围,“突”是“突破”,有主动含义,应为意识到被“围”后主动的“突破”。客观上“围城”指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僵化的思想、世俗的束缚等;主观上“围城”指容易让人们产生懈怠、依赖、不思进取的心理,从而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如舒适的生活、过于优越的环境等。当然,你也可以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围城”是不可以贸然突破的,比如法律制度、交通规章、道德底线等进行反面分析。这则比喻型材料的立意可以:打破陈旧思想的束缚,走出磨难,追求内心的自由等。
寓言型命题材料,首先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的寓意,其次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然后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最后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原因或结果。如材料二:
一片羽毛,洁白,光亮。在鸡毛掸中显得高贵非凡,大家对它赞不绝口。可是他依然不得不与他的兄弟们一样从事低贱肮脏的工作。羽毛很不平,“我有高贵的血统、优雅的气质,怎么能与你们这帮贱民在一起?”机会终于来了!两个孩子同时看上了这根羽毛。争夺中,羽毛一扭,轻轻落地。轻松!一种幸福涌上全身。羽毛边飞边喊,我终起来了!这才是我要的生活。风渐大,羽毛越飞越高,直上云霄。又一阵风,羽毛打了个旋,急速下跌。“不要!”羽毛大叫。但羽毛还是落在了地上。地上有个水坑。一头驴经过,把他踩在了烂泥中。
对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思考?从羽毛自认为高贵不凡厌恶低贱角度立意:正确认识自己、谦虚、平凡、知足等。从羽毛脱离鸡毛掸子立意:个人与集体。从羽毛借助风飞翔被驴踩死:改变自己靠自己的努力。
哲理型命题材料,以诗歌或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在细读中立马锁定诗歌或故事背后的哲理。如材料三:
一位学生请教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手指园中的翠竹说:“你看那一竿长得那么长,这一竿却这么短,可它们都是美丽的竹子啊!”学生恍然大悟。相信你也悟到了什么?
这则材料容易定位在竹子的长、短上,而忽略长、短竹子都是美丽的竹子,从学生角度:正确认识自己的才华(价值、优点、特色),相信自己的才华(价值、优点、特色)。从老师角度:学会发现或认可自己的才华(价值、优点、特色、成就等)
关键词: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是防“押题”的最好作文形式。相对于话题作文而言,它的审题立意难度较大,又由于高考作文自1999年到2005年一直是话题作文,因此,当它今年再次出现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上时,众多考生不知所措,偏题、跑题现象严重。为此,笔者针对“学生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注意点。
一.切忌“根据材料的部分内容”立意
一般说来,出题者的意图是通过整个材料来显示的。如果不在审视整个材料的基础上把握观点,而是断章取义,
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命题者的用意,从而造成偏题、跑题现象。例如:
(材料一)人们看到洁白的荷花时,总是情不自禁的赞扬它出淤泥而不染;可没有想到,没有淤泥,能有荷花吗?
材料分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旨在说明淤泥的坏处,后一部分旨在说明淤泥的好处。综合整个材料可立意为:“看问题要全面。”有的学生审题时只注意了材料的前一部分或后一部分,因而错误地立意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作用”等。
二.切忌“在材料的非主要信息上”立意
有些材料,信息点很多,给正确立意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各个信息在材料中所占比例及材料语言形式的特点,确定出主要信息(因为只有主要信息才反映材料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立意。否则,立意就会偏离材料。例如:
(材料二)长江从源头流来,虽经千曲百转,有时向东又转向东南,向东北,向北,向东,又向西,但不管它怎样曲折反复,终将流向东----太阳升起的地方。
这个材料的信息点有两个,一是长江的流向曲折,二是长江终将流向东。这两个信息乍一看象是侧重于前一个(因为它在材料中占的比例较大),但是只要留心一下材料的语言形式,就会发现后一个信息是主要的——转折复句强调的是后。
三.切忌通过类比联想进行立意
材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事实型的,有的是寓意型的,但不管材料是哪种,它提供的只是一种现象,立意时要求把它所包含的道理、蕴含的实质揭示出来,为些,审题就要经过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有的学生不明白这一点,在立意时进行类比联想,即从材料这一特殊现象出发联想到与之相似的另一特殊现象,然后把联想的结果作为观点,这种立意方法是非常错误的。
仍以材料二为例,有的学生由“长江向东流”联想到“历史向前发展”,因些立意为“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这个观点是类比联想的结果,没有上升到对材料本质认识的高度,因此是不正确的。
四.立意时要考虑出题者的态度
大多数材料都具有感情倾向性(即带有出题者对材料中人或事的褒贬态度)。这种感情倾向直接反映着出题者的意图,反映着材料的主旨,审题时若不把这种感情因素考虑进去,就会造成立意的失误。例如:
(材料三)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学者许衡,行路时,口渴难忍。路遇梨树,众人皆围而摘梨,唯许衡不为所动。人问之,日:“此非吾梨,岂能乱摘?”人以其迂腐,讥之:“乱世梨无主。”衡正色日:“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
分析材料的内容:在众人摘梨的情况下,许衡独不摘梨,原因是其内心有“主”。根据分析不难看出,出题者对许衡是持赞许态度的,赞扬他在纷乱之世不为利欲所动的精神。从作者的态度出发,可立意为:无论何时何地,人都要坚守自己的人生准则。有的学生在立意时没有考虑到作者褒贬的态度,立意为“人要灵活变通”,结果与出题者的意图正好相悖。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命题方式在形式上是话题作文,本质上却是材料作文,既不同于以往要求根据材料要写议论文且必须要引材料的 “过死”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要求“过宽”的话题作文。同时这种命题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话可说,不至于瞎编乱造,又基本断掉了学生不用审题,靠猜题、抄袭拿高分的梦想。所以一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出题量自2006年的4道迅速发展到2012年的13道。
新材料作文中命题者总会有“提示语”,同时以不脱离材料为底线,允许学生立足于材料的整体或局部立意皆可等方式,极大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但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写作的过程中,挖掘材料的内涵,准确立意还是学生们很头疼的事情,特别是一些隐性的材料,更是增加了他们的难度。针对学生的这种困境,笔者从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时,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审题立意方法。命题者在出题时,肯定会有自己的中心,学生如果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中心,并以此立意写作,文章一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以学生高呼“雷人”的2013年武汉二月调考的作文题为例。
《咬文嚼字》杂志评选出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其中,“正能量”居于第一位。语言学家指出,“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其意是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
对于“丝”这个词语,专家认为它虽然很流行,但它有低级趣味和恶俗倾向,不适合列入2012年十大流行词语。
【审题】分析这则材料,文章的主要对象是“正能量”和“丝”两个流行词语,而这两个词语其实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在审题时要抓住“流行词语”这个中心,而不是只放在“正能量”和“丝”两个词语上,因为它们只是流行文化的表现而已。同时,从这两个词语分别的入围和出局,我们也要看到问题的实质――什么是社会的主旋律,在现实生活中,到底应该弘扬什么,又要摒弃什么。在具体行文写作时,结合两方面来谈是最切题的。
【立意】①追求高尚、摒弃低俗;②流行的不一定都是好的;③流行文化需要甄别;④汉字之美谁能维护;⑤为“丝”注入“正能量”。
二.抓关键句法
新材料作文为了突出中心,往往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这些关键句其实就是文章的“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所以往往是审题立意的突破口。它们往往是文章开头或结束的一些议论性的句子。以2012年大纲卷作文题为例。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审题】在材料中,母亲的话其实就是文章的立意所在:“脱掉外衣和鞋袜,甩掉多余的顾虑”,联系现实生活,就是要学会舍弃一些得失、诱惑或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顾虑、担心等,从而轻装上阵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立意】①舍弃的智慧;②放下心中无关大局的包袱;③轻装上阵等。
三.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从原因入手立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为例。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审题】材料中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拿的假苹果不假思索的就回答闻到了香味,就是因为学生对权威有绝对信任甚至崇拜的心理。而那三个默不作声的学生的不同回答,正表现了他们的诚实、敢怀疑和有主见。同时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体会到他循循善诱的教法。
【立意】①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主见;②要有怀疑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③教学时要循循善诱。
四.辨明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或明或暗的表露了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或褒或贬,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我们在立意时,对这样的是非倾向句,不能视而不见,通过这个是非观,我们可以判定自己的立意是否正确。以孝感市2013年统一考试作文题为例。
失误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1:有一回我画一个人牵两只羊,画了两根绳子,有位先生教我:“绳子只要画一根,牵了一只羊,后面的都会跟来。”我恍悟自己阅历太少,后来留心观察,看见果然:前头牵一只羊,后面数十只羊都会跟去。
观点:(1)羊群走路靠头羊--谈领导作风
(2)莫做温驯的绵羊--论个性
(3)牧羊有方--谈方法的重要
学生分别从头羊、群羊和牧羊人的角度立意,但遗憾的是他们都只抓住了一点,没有顾及材料的整体。只涉及到“牵羊只要牵一只羊”的说法。原材料的主体内容是谈画画,通过只要画一根绳子却画了两根绳子的错误,说明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强调了艺术家观察生话的重要性。
这就告诉我们:面对任何材料,我们应从整体上全面审视信息,理清层次及关系。如果断章取义地摘取与主旨无关或关系甚少的只言片语引发观点,就会偏题。
失误二:只见现象,不见实质。
2:从前,有个人看见一只大雁在天上飞翔,准备开弓把它射下来,说:“射下来就煮着吃。”他的弟弟不同意,争着说:“家鹅煮着好吃,鸿雁还是烤着好吃。”两人争论不休,一直吵到社伯跟前,请他分辨是非。社伯请他们把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两人都同意了,随后再去找雁,那只雁早就高飞到天边去了。
材料说兄弟俩想吃雁肉却未吃到,批评那些只说空话,不会实干的人。告诉我们确定了目标后要及时付诸行动,否则,任何美好的愿望都会成为泡影。
观点:(1)放下你的弓箭
(2)各执一端与二-添作五
(3)要把握时机
三种观点都只看见现象,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第一种观点离题最远,只看到要射杀大雁便联想到今天的鸟类保护,完全脱离了原材料的寓意。第二种观点只就哥俩及社伯谈吃法中引发,说哥俩各执一端不对,社伯采取折中的办法回避了是非,也不足取。这种观点似是而非,因为这则材料的实质是谈哥俩想吃雁肉而未吃到的原因,并非只涉及吃法问题的争议。第三种观点隔靴搔痒,没有进一步从本质上揭示原因--只会空谈,没有实干。
可见,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含蓄性材料,我们决不可只从表面引发,而应该进行由表及里的思索,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其所蕴含的本质中引发,才不会偏离原材料。
失误三:泛论关系,不见重点
3:近几年,上海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一直走在各省市前列,但也发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某中学生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性数学竞赛,当飞机抵达外国机场后,竟连自己的行李也不拿,眼看着带队的老数学家费力地为他提行李。还有一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飞机实验方案,他认为自己的方案能获一等奖,结果只获二等奖。当专家宣读获奖名单时,他竟拒不起立领奖,造成很坏影响。
不少同学泛泛而谈要“德才兼备”,但材料所指中学生均为学业上的佼佼者,不可谓无才,也就是说已“备”,只是“德”不够。因此,我们要抓住重点,不只停留在对德才关系的静止的机械的分析上,可从成才者角度确立“有才还须有德”的观点;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失误”,可以从教育者的角度确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缓”的观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的前提下,这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