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将相和教学设计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同课同构异上;小学语文;生成性策略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构建过程。教学设计有限,教学过程善变,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要重视教学生成性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立足生成

教师必须强化生成性的课堂理念,增强自身引导者和服务者的意识,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是丰富多彩的,n堂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必须要有“跳出语文学语文”“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的意识,在运用生成性课堂教学策略时,寻找突破口和切入点。在选择《将相和》这个文本之后,三位教师就有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史记》、“三十六计”等,更是抓住题眼“和”字,引导学生生成不同的理解,在上课过程中,有学生联想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这当然离不开教师们生成的教学意识。

二、课前弹性设计,关注生成

课程资源预设要有弹性。语文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同时也包含课外资源。叶圣陶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善于“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一’是课本,‘三’是自己阅读课外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把握编者意图,找准教材重点、难点与学生理解的关键点、疑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对学习内容作必要的取舍与合理的整合。如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掌握的,可由学生自主完成;对一些理解疑难点、情感升华点,引领学生重点研读,以期获得更高的认识。其次,要鼓励学生立足文本,开放视角,去广泛阅读与之相关联、相类似,甚至是相反的课外资源,丰富感性经验,为丰富、拓展文本内涵与外延,深化情感体验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将相和》以前,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已对秦王的、专制、蛮横的特点有了初步印象。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学生就能结合原有的认知准确把握文中秦王的特点。

学习目标预设要软化。 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活生生的个体,其基础知识、生活经历与体验、思维能力水平与个性思维品质总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了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多变性。学习目标的设定应该体现一定的灵活性。首先,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将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段规定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能力和道德情感元素等,设定为“静态”的目标,这是学生应该基本达到的。其次,目标的设定还要留有余地。学生在交互变化的课堂情境中,难免会对某一资源感兴趣,产生新的疑惑与问题,而这样的疑惑与问题往往跟教师课前所设计的不尽一致。教师应该为此做好准备,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并遵循学生心理规律、情感体验等作出调整,使之成为新的目标,即“动态”目标。因为这样的目标源于学生瞬间的灵感,是他们内在的需要,更有利于他们自觉去探索,更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力。这样,使得课堂“静态”目标与“动态”目标交融共生,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

三、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创设情境,利于生成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传统的师生关系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尤为迫切和重要。师生关系平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会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间、生生间的现时演练。在教学《将相和》中,三个班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进行的,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为教学生成提供有利条件。

在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创设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教学生成,情境使学生激发了探究的热情,从而产生了丰富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进行自我主动建构。在《将相和》的教学过程中,三位教师合理创设情境设疑,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形成超越预设的创造。B老师执教《将相和》时,师生共同构筑教学情境,使课堂迭起,师生彼此引领成长。起初,教师接受学生的建议,安排学生以文中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真实地融入于文中情境;接着,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认知情况和当时的教学状况,又倡导大家进行相关的辩论,这说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有价值的课堂信息,并加之利用,寻找新的顺应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构建教学情境,无疑为教学生成筑就了平台。

四、课中巧妙处理,促进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智慧处理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和偶然事件,这种随机行为实际上就是教师展示出来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化解窘镜,能解决意外难题,使教学过程更精彩,教学效果更显著。

A老师平时很注意让学生们把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相结合。为了能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深化学生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她在课前就让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搜索、向长辈咨询等方式查阅《史记》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能以自己的话讲述蔺相如、廉颇的故事,并抒发自己对人和事的感受,最后引申到核心价值观“和谐”“爱国”,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出其娴熟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观;个性化阅读;自主积累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小学语文教学一改往日机械灌输和条分缕析式的传统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教学设计的首位,于是小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必须承认,众多的尝试和努力可圈可点,其中除了给我们带来喜悦,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进一步思考的实例,这是任何新事物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整个实验进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解决,才可能使得我们的课改工作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在看课评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些课乍看上去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但仔细琢磨起来似乎在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效性方面还有点欠。为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感觉到,有些工作我们做了,但在到底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上还欠考虑。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相信我们的努力是对的,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现问题的症结,剔除不利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这里,笔者把自己的发现和参考意见提供给大家,希望引起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资料汇报问题

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现代学习环境的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有越来越超前的趋势。现在走进语文课堂,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零起点”式的导语少了,新课的切人往往兼顾着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新知接受水平,体现了“因学定教”的新教学理念,这是十分可喜的。其中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课文,掌握课堂四十分钟难以提供和掌握的知识,这无疑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

那么,是不是每每开课伊始,便让学生将所查资料不分轻重主次一股脑地全盘托出呢?我看未必。一位老师执教《将相和》,开课让孩子汇报资料就用去将近十五分钟,其中有近十分钟时间是全班共同倾听一个男孩儿照本宣科地念司马迁写《史记》的有关记载。由于孩子对材料不知取舍,又没有相关的史学知识,念起来十分费力,全班孩子听得也是云里雾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二、三学段阶段目标中又分别提出“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这“有目的”和“根据需要”解释了搜集资料不是盲目的、毫无选择截取的。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和帮助,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孩子最初可能在搜集资料时贪多、贪杂,但如果课前布置任务时就给出范围,提出要求,相信久而久之,为什么搜集、怎样搜集、搜集什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新课标提倡的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还观摩了另外一节《将相和》,汇报资料时,老师要求学生主要谈一谈有关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地位以及蔺相如和廉颇对赵国的贡献(课后知道老师在布置预习时也是这样要求的)。于是学生们的汇报很集中也很到位,为课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这位老师要求的“谈一谈”很重要,学生在汇报资料时不是不管明白与否照念就是,而是把查找来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再说出来。这样哪怕说的少一些,孩子也有切实的收获,反之,只能有过眼云烟的效果。当然,一些史实的时间、地点等是不需要背诵的,照说出来也无妨。总之,资料汇报要注意教会学生既能搜集,又会根据需要整理和提取,否则费时费力劳民伤财。

二、关于阅读个性化问题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在阅读活动中,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从而重构读物的具体化形态。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正因为有千差万别的经历、处境与积淀,才有千差万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有阅读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个性感受。也正因为如此,新课标从人本的角度出发,第一次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此,我们语文教师的尝试也是很成功的。课堂上不再只是教师硬性指令学生一定要读什么、背什么,一定要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寻求整齐划一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和条件,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的老师往往用这样的语气说: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你认为哪篇文章、哪个段落让你感动?为什么?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段落或部分的描写?你想背诵哪一部分?诸如此类极其人本的交流谈话,体现了对学生多元理解和个性感受的尊重,是完全符合语文课文的文本特点和阅读主体的主动性发展要求的,无疑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尊重不等于盲从,多元的理解也应有个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底线。根据发现我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表见解、自由积累语言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甚至放弃对学生的引导。

首先,学生选择的读书方法很多,在本课、本篇文章的学习中到底哪种更适用,要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其次,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毕竟有限,发表见解磁有时会偏离文本本义,甚至由于生活阅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使他们的理解走向片面和错误。一个孩子学完《挑山工》后,非常遗憾地谈到:挑山工啊挑山工,人生在世有七十二行,你干什么不好,却干这个苦差事?另一个女孩子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愤愤地指责小女孩的父亲是多么的不负责,而她自己的爸爸又是多么爱她。在这种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及时出手,帮助孩子从认识上得以提升,不能以尊重孩子的理解感受为由听之任之,以免误导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取向,而应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并学会做人。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文本内容;形式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文学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文学的教化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达到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文本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的载体,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而又精彩的内容。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不仅要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应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设计中,注重加强学生对文本的品味和感悟,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以实践为例,浅谈一点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品味和感悟,和同志们共勉!

一、品味文本。文本的品味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的环节,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的抓手,对于低年级学生或阅历较浅者而言,是非常不易的事,这要求为师者必须要下一番功夫不可。下面我们引入这样的一个实例来分析。有位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这一课时,把课文中含义深刻、较难理解的一段话出示在黑板上:“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展开了如下的教学活动:

1.学生自读这段文字,思考: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读)

2.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依据上述问题倾向,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3.指定几名学生说一说作者通过这段话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纷纷举手抢答,教师概况)

4.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这一情感来试读以下这段话?(学生朗读)你读的不错!哪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学生又有多名举手朗读)

教师:最后,我们全班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好吗?(全班朗读)

显而易见,这位老师围绕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进行体会,以突显教学的重点,但是有个关键的问题是游离了文本的重点词句,隔离了思想内容和语音形式的相互依托、互为表里,把思想内容放在语音文字的表层面上来教学,忽略了语言形式是思想内容的载体这一主旨,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也就在这样的教学中变得浅薄或是失落了。教师应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着力于语言文字的训练,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感悟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确定重点字、词、句在剖析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使文本更有效地为体会情感服务,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构建与生成,更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的素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言的使用能力。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语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两者是矛盾统一体,分别不开的。我们不可摒弃语言文字来体会思想内容,或隔开思想内容来感悟语言文字,二者四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教师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事先在备课中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文本中语言所流淌的情感,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和品味,才能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内容的感情有机结合起来。

二、感悟文本。中国文学的魅力在于那些呼之而来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地把握和理解又依赖于过硬的语言文字的功夫。不同的人物的说话是不一样的,同一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说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理解文本最主要的要有过硬的语言文字的功夫,在语文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放在首先的地位。还是通过教学实践的实例来分析之。有位教师在教初中语文《将相和》一文,其中有个环节是“负荆请罪”的活动表演。他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上台表演。有一组学生这样表演:

学生甲(廉颇):(面带忧愁,踱着方步,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使力扣响大门,大声喊道)蔺相如在不在?(学生们大笑)

学生乙(蔺相如):(开门,疑惑转微笑)啊!是将军,幸会、幸会……

学生甲:(双手抱拳,呈半跪姿势,且低头含笑)我廉某攻无不,战无不胜,深知我不顾国家安危,而斤斤计较的做法的悔恨,特来上门请罪。假如大人不肯领情,我们就到赵王那里说去吧。(学生们大笑)

学生乙:(双手做搀扶姿势)我蔺某怎能不领情呢,将军快快请起,到屋里说话吧。(两人一起进“屋”)……

这一表扬看似生动、形象,且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但严重地脱离了人物的思想品质,损坏了人物的形象,把原本廉颇那勇敢于认错、知错能改的品质给扭曲了。语文美与情感的科目,在语文的教育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表演活动,固然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这表演的活动,应在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与人物品质的基础上进行,要突显人物的内在美,而不能盲目地追求浮华的活动表现,弱化了文本,使文本之美与人物之精神荡然无存,没有了教育教学的作用。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教学设计,简约而不简单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得越多、越广、越全就越好,盲目地追求课文教学的“厚重”,字、词、句、修辞、写作特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面面俱到,致使教学内容丰富了,而学生脑中却模模糊糊,不知所云。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先生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对今天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仍然有很好的启示。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教学内容实在不该贪多求全。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等都大力提倡“长文短教”,而薛法根老师更是“长文巧教,简约高效”的积极倡导者。薛法根老师说,简约是教学中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的确,“冗繁削尽留清瘦”,我们就需要这富有美感的清瘦。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从文本提供的语言信息中发现并提取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如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抓住“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让学生围绕“蔺相如立功,仅仅靠一张嘴吗?”展开讨论,从而认识英勇善战的廉颇、能言善辩的蔺相如,以及他们身上折射出的爱国、宽容、顾全大局的品质,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理解将相和睦的重要意义,切中要害,事半功倍。在教学《窃读记》中,抓住“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让学生充分读书,寻找快乐与惧怕的句子,抓住文中极为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对读书的喜爱,品析积累,练习表达,学习应用,从而感悟课文,舍弃纷繁支离的分析讲解,在简约中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抓准课文的“课眼”,由此建构“教学骨架”,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带动对全篇课文的阅读品析,便可撑起长文短教、长文巧教的天空,这样的教学简约灵动、厚实高效,无不流淌着简约之美。

二、合作自主,放松而不放纵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叶老的话就是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这就意味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迫切性。的确,在课堂上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把他们的问题进行整合,最后归总到文章中心上来,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但因为是全新的概念和方式,也是最难操作和把握的部分,必须要注意适用性,否则会出现放任自流的局面,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例如在公开课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上课伊始,教师提出“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这是目前许多教师经常在课堂上使用的、很流行的一种引导语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解脱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学习,促进学生有效读书。但要引起重视的是,在这之前我们的学生到底掌握了哪些学习方式?他们能灵活地运用吗?就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是不读书。”那教师的引导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这样的课堂教学只会变有效为低效,这样的自主只是匆匆过场。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但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笔者曾看到,一位低年级教师在指导学生生字书写后,布置写字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每字写两遍,写完后,同桌之间要找一找毛病,看谁的毛病少!”没过多久有的人写完了,同桌间开始相互找问题了。学生特别喜欢给别人找毛病,也特别害怕同学给自己找毛病,于是教室里渐渐乱了起来。“老师,他们吵架!”教室东北角传来“告状”的声音,原来两个学生因为互相不服气对方给自己找出的毛病吵了起来。教师费了好一番口舌才将他们间的矛盾解决,教室的另一边又传来了哭声,一看,两个学生动手打架了,自然也是因为字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相互检查就在争吵和教师的调解中结束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教师的目的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检查这一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写字能力。但教师却忽视了儿童争强好胜、喜欢给别人找毛病却不愿正视自身错误的特点,没有协调好,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吵架的情况,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有序性,事与愿违。

其实,出现以上的问题并不是学习方式本身的错,而是因为许多教师没有对学习方式进行有效指导。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学习从依赖走向自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长期缺乏自主学习训练的学生,一招一式都没有,叫他们怎样自主学习呢?要让他们学会选择目标与内容,决定过程与方法,教师切莫袖手旁观、顺其自然,而要积极引导、组织到位。要怎么做呢?由此我在想:①倾听。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时不要忘了学会倾听。②反馈。学会倾听后要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还要善于总结本组的讨论意义,进行合理反馈。③总结。其实四人小组的发言肯定是无序的、杂乱的,需要整理才能变得有条理,讨论中有价值的东西也需要提取出来,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只有对学生放松且不放纵,才能使得课堂高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等待,尊重而不盲目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自由朗读课文,但是几分钟过去了,朗读的声音也逐渐减弱,但总有一些角落依稀有朗读的声音。这时,我们常会听到教师和蔼地说:“读书是自己的事情,我们等这几个同学把文章读完好吗?”于是全班40多个学生等着这几个学生朗读,而这几个学生,读着读着也不好意思地静了下来。此时教师还在为自己耐心等待的结果而沾沾自喜。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几个学生非但没有受到特殊的照顾,反而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中,觉得不好意思而越读越不敢放声才匆匆了事。在课堂上,当教师出示问题要求回答时,总有两三个学生因为跟不上步伐而没能举手,这时总有教师让全班学生来等待这些学生,而这几个学生在40多双眼睛的“关注”下反而满脸通红,把头埋得更低。

应该说,以上事例,教师都很想落实新课程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理念。的确,等待是一种尊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待更是一种唤醒,教师用尊重、关注、激励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但教师的等待并不是一味地痴痴傻傻地守株待兔,而需要适时地点拨、恰当地评价、真诚地鼓励,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否则以浪费40多个学生的时间而“厚待”了两三个学生,可取吗?短短一堂课,学生经得起几次这样的等待?这样的课堂效率会高吗?因此,对课堂上读得慢、想得慢的学生,除了等待,更应亲切地提醒他们,或平时单独指导、训练,提高他们读书和思考的速度,这样既不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学 渗透

一、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进行对高中生群体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注重到对于高中语文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传递,让高中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促进高中生的全面成长。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学习过程,不同的语文知识按照各自的类别分配在不同的章节,这些知识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内涵也不相同。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重视到对于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的研究,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接受相应的高中语文教学,形成对于高中语文知识的深层次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开展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将人文精神和语文教学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促进高中生群体的高中语文能力的提升。

二、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析

1.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渗透氛围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对人文精神氛围的创设。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进行总结研究,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人文精神传递方式,通过将人文精神融入到高中语文内容中,更加有效的将人文精神和和高中语文内容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的意识到对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有针对性的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氛围,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我有一个梦想》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进行这堂课的知识点的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于《我有一个梦想》这堂课的审美疲劳,加之《我有一个梦想》这堂课是要求背诵的,这就更容易导致学生对《我有一个梦想》的学习兴趣度下降。这就需要在进行《我有一个梦想》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的让学生进行对《我有一个梦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探讨,让学生讨论“马丁路德金面临的是怎样的美国社会结构?”“为什么黑人要团结起来赢得属于自己的权利?”“你从《我有一个梦想》体会到了怎样的人生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在《我有一个梦想》课堂上插入相应的文化精神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将《我有一个梦想》的人文精神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有效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2.优化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面对新的教育形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高中语文课程教师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的总结基础上,寻找一个良好的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点,并在维持一个良好积极的高中语文教学状态的基础上,促进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注意到结合人文精神的传递内涵,充分的保证学生能够在享有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课程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蔺相如为什么要忍让廉颇?”“廉颇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于春秋战国时代我国文化背景的认知,并了解到“将相和”对于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进行该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的进行“秦桧陷害岳飞”、“宋朝重文轻武”等故事,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促进人文精神和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3.完善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模式

在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索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高中生参与到人文精神的探索过程中来,加深学生对于高中语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理解程度,促进高中生的语文能力的共同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创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切入氛围,为学生创设人文主义语境教学方式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到蕴含在高中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能力,满足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湃. 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教学中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2] 申承燕. 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 文学教育(下),2009(01).

[3] 程红兵、李镇西. 关于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J]. 语文教学通讯,2000 (20).

[4] 韩军. 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05).

相关期刊更多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文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报刊荟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