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东北的风俗

东北的风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东北的风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东北的风俗

东北的风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域性自然因素 地域性人文因素 东北油画风景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在惊叹其自身必需的元素如造型、色彩等和谐之外,更惊叹于画家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画家的这种真实感受,通过特定的载体客观化,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

东北地区地处祖国边陲,自然资源丰富,地域特点极为明显,这片土地上丰厚的地域资源蕴藏着无尽的创作源泉。随着绘画的发展与普及,涌现了大量具有东北地域特点的画家和作品,传达出东北地区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地域特色和时代气息。目前,这些优秀的东北油画风景作品,是对画家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经验结构、文化背景和审美理想等地域要素的反映。通过探讨地域性因素对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可以使我们明晰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他们对社会、艺术、文化的理解和对历史的思考。

一、地域性自然因素对东北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东北地区著名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地形上除了有山地还有平原,素有白山黑水的俗称。冬季气温较低,漫长而寒冷,满山遍野银装素裹,一片冰雪的世界,这是东北油画风景产生的地域性自然因素。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如原始森林、草原、游牧文化和冰雪文化,为东北的艺术家提供了独特的地域性创作题材和艺术创作源泉。

健硕雄伟的大山,一望无垠的田野,这些美丽的自然风貌对东北油画风景创作有着显著的影响。依山而建的尖顶瓦房、东倒西歪的杖子、简易的苞米楼子,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形成气氛安静祥和的东北山村特有的美丽意境。东北地域性自然因素对油画创作的另一个显著的影响为山地雪景。冬雪的广袤苍凉,白雪皑皑的屋顶错落有致地排列,充满着静谧与祥和。东北地域的另一代表景色为茂密的森林景观,白桦林是东北这一地域性景色的代表。秋季白桦丛林浓烈的生命状态,林间深重的阴影和白桦林树干上明亮的色彩,独具特色。在远处晴朗蓝天的映衬下,成熟的草地上缤纷的落叶,将白桦树干映衬得仿佛一群舞蹈的精灵,不经意间产生一种欢呼的冲动。

二、地域性人文因素对东北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

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氛围下生活的画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当地人文因素如民俗风格、艺术传统的熏陶和暗示。

1.豪放的民俗风情

东北人热情好客,在性格上给人的感觉是直率、粗犷豪放,就像黑色的土地给人一种雄浑厚重之感。因此,北方的风景特征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宏伟、大气、气势磅礴。

2.浓厚的乡土气息

这是一块深厚、蕴育巨大能量的神奇大地。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衣食之源。东北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地区,土地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与膜拜,人们对黑润的泥土、乡间平静的生活、纯净的蓝天、清脆的鸟啼、满眼的青绿总是充满着无限的眷恋。因为它不仅呼唤着艺术家的生活热情,而且呼唤着他们敏感的艺术心灵。多少年来,无数的油画风景创作中也恰恰蕴藏着东北地区浓厚的乡土气息。

我们的祖先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汗水,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和历史,一代又一代地播种着。广阔的庄稼地是东北最具地域性特点的自然景观,也是东北画家乐此不疲的绘画题材。用表现主义和印象主义相融的绘画风格进行描绘,这种对绘画形式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对绘画表现力和绘画语言转换的研究,这是一个艺术家终生要努力追求的事情。油画风景创作更是将画家独特的绘画艺术语言以及对艺术形式规律的探索等,完全融化在对于东北乡土景色的朴实表达中。内核是乡土的,语言则是现代的,这是对油画风景创作的一种阐述,这样的选择实际上是反映了一种内心的需求。东北的老一代艺术家多生长在农村,乡村气息与芬芳泥土是渗透到他们骨髓里的,对油画风景题材的选择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把乡土景色作为表现对象,画草房、高粱、苞米、白菜、豆角地和寒春之际的荒坡。对那些原本随处可见的平凡的景物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气质,表现得极为直率、洒脱,完全融入在对乡土景色朴实的表达中。

就笔者的创作而言,依赖于对东北民间美术精神的挖掘和吸取,依赖于对东北地区特色内涵的深刻体验。笔者小时候就生长在农村,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有着说不出的眷恋和感动。工作后更加乐此不疲地到乡村去体验生活状态,搜集素材,每次都有新的认识、新的感动和新的发现。每当置身于沉寂辽阔的旷野或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总能领略到东北地域独特的内在美与震撼,随之产生一种莫名的创作冲动,一种要讴歌的使命感,用整个身心去表达这一切。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终于找到了要表达的感情,并深刻意识到只有亲自去观察自然、感应自然,才会发现其中的精彩之处,才会完美地表达出所探求的理想境界。十几年来,笔者立足于东北地域,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绘画题材,追求探索与其相吻合的形式语言。在不懈的快乐创作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艺术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与满足。

在当今形势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文化事业将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只有清醒地找准自己的位置,融入本民族、本地域的艺术精华,在前进的道路上才能不停地探索,去发现更新、更美的领域,还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审美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挖掘自身生存环境,感受本地域最为动人的创作素材,才能真正创作出理想的有个性又有时代特点的

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庞均.油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东北的风俗范文第2篇

吃: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一到农历腊月二十四,东北人便开始为“年”忙碌了。在城市,家家置办年货。而在农村,则要做年糕、蒸粘豆包。除夕晚上,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年夜饭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通常必须包括鸡、鱼、排骨和肘子这老四样,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了。除此之外,还要有韭菜(有酒有菜)、芹菜(勤勤恳恳)、猪爪(抓挠抓挠)以及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猪肉冻儿、豆儿酱、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除夕钟声一响,便开始吃饺子,寓意新旧交替,子时来临。其次,还要吃长寿面,预祝寿长百年。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将一年诸事顺遂。另外,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所谓“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辟邪之意。

喝:佳肴美酒醉除夕

在东北,酒是过年的第一饮品。每家每户,迎来客往,亲朋相聚,常借助酒的色、香、味来荡起室中的欢乐的气氛。澄绿的茵陈酒,嫩黄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悦目。槟榔汽酒则香气四溢,小饮数口,能令人齿颊生香。莲花白酒则蕴蓄醇厚,风味悠长。此外,如葡萄酒、香椽酒、木瓜酒亦可入席。另外,朝鲜族过年喝“聪耳酒”,希望这一年能听到更多的好消息。过年饮酒又和迎新送旧有关,民间的习惯都是守岁守到半夜,称之为“分岁酒”。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喝完分岁酒之后,长辈还要给小孩子们分“压岁钱”。过年喝腊八粥,也是东北人家的习俗之一,意为驱寒防冻,迎祥纳福。

玩:传统玩意乐陶陶

所谓“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说的就是东北年俗中的一个“玩”字。另外,吃完年夜饭,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吃着冰糖葫芦抖空竹、捻升官图、玩牛牌、堆雪人、扎稻草人、吹琉璃喇叭,放“滴滴金儿”、“耗子屎”等等。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乐:冰雪狂欢从除夕开始

庙会,是东北过年时的一道流动的风景,惹人心醉。庙会里悬旗结彩,百货杂陈,戏曲开场,人潮如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高跷会一般是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二人传与东北秧歌,是东北年俗活动中最喜闻乐见的。而上了年纪的人则喜欢吹唢呐迎新年。东北汉族大秧歌素以火爆热烈而著称。而满族秧歌更具特色,其男女着装皆满族传统服饰,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此外,满族还要在门上贴红挂旗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朝鲜族过年,照例进行放风筝、掷色子、跳跳板等游戏和体育活动。

东北的风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东北农村电视剧;文化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电视荧屏涌现出大量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其中东北题材电视剧是主力军,在各种爱情剧、家庭伦理剧、穿越剧之中,刮起了一阵浓郁的“东北黑旋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题材电视剧是“表现农村基本现状和农民的生活、思想、经历,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及其对农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变迁予以影像写照的电视剧”。①可以说,东北题材电视剧也符合以上定义,是东北农村的真实写照和农民的生活经历及思想变迁,其中必然包含着独特的东北文化,其所涵盖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地域文化、时代新文化、通俗文化和谐趣文化之中。

一、地域文化的彰显

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们经过长时间积累所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表现为生活在该区域的人们的稳定生活习惯和文化气质,包括方言文化、饮食文化和民间信仰等。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着该区域的地域文化。东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东北地域文化,在大量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我们不难发现地域文化的痕迹。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是生活场景代表着独特的东北地域文化,其特有的饮食习惯和建筑风格在电视剧中有所展现。我们能看到相似的民居:用红砖砌成的房子,屋檐上挂着的红辣椒,屋内的土炕,房子后面的小菜地种满了玉米、黄瓜、茄子等作物,将东北的农家院真实地呈献给观众,使城市观众对农村的生活有所了解。除了建筑和饮食等外在形式,最能真实反映东北地域文化的还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东北人逐渐形成了豪爽豁达、勤奋坚强等良好品质,这些民族品格成为了东北地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以艺术化的手法加以呈现,如赵本山演绎的刘老根、王大拿等人物,与常见的重利轻义的商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知足常乐,用自己的生存哲学应对生活,真实地再现了东北农村人民的生活经验,从这些农民身上,我们能挖掘其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人文情怀的传承,塑造出东北民众所独有的群体气质与性格。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承载着东北的地域文化,从对农民现实生活场景的还原和民族品格的塑造彰显着东北地域文化的魅力。在人物日常化的言语中、简单纯朴的民居下及讲究的吃食里流露出东北农民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展现着自然质朴的东北乡间生活,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烙印。

二、时代新文化的展现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现代文化逐步渗入农村,为农村注入了新鲜的时代精神和城市价值观,农村的文化形态由原本的保守落后逐步转向开放包容,更多的时代元素与农村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追求自由的时代新文化。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农民身上被赋予了这种时代新文化,具体表现为他们打破传统思维,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努力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可以说,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是通过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照,展现其承载的时代新文化。城市化的进程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向城市靠拢,东北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交融,改变了传统农民的行为方式。以往农村题材电视剧多展现的是农民在庄稼地务农的景象,而当下所反映的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东北农民的新生活,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静静的白桦林》将新农村建设同城市大学生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精神,注重发掘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理想。由于开放的时代环境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新农民大多不再因循守旧,祛除了许多传统恶习,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再也不是昔日知识贫乏、冥顽愚昧的农民形象。现代文化与东北乡村文化的逐渐融合使他们走出了落后和腐朽的旧有模式,迈向了更广阔的新天地,以往的蒙昧状态被时代新文化洗刷,展现给观众的是焕然一新的农民形象。时代新文化在剧中的展现,使得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有了更多鲜活的要素,以一种兼容并包的姿态融合了城市价值观,剧中农民无论是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贫穷的生活,获得物质财富;还是主动地反抗陈规陋习,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无不是在时代新文化影响下表露出的作为独立个体的觉醒,农民开始意识到为人的尊严和主动选择权。剧中这些元素不但吸引着广大观众,更是对东北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及其对农村现实问题的反思,引导时代的人文精神,显露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三、通俗文化的呈示

20世纪80年代,受市场需求和大众审美的影响,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呈现出一种大众化的倾向,表现为通俗文化的价值取向。“人们一生中经常看电视的原因首先是在于它提供消遣的能力,其次才是它提供的知识性内容。”②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更是将娱乐消遣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其所展现的是一种通俗文化和平民化的叙事方式,以小品化的方式结构故事,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琐事,始终关注“草根”阶层。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通俗化取向表现在极具特色的东北话、贴近生活的故事情节及充满乡土气息的场景和人物上。不同于其他题材,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没有过多的说教和教育功能,其根基是东北农村文化,来源于通俗文化,观众获得了精神上的放松,感受乡村的清新气息和欢乐生活。编剧根据农民的生活实际保留东北农村的风俗习惯,再现了农村的真实情景,将乡间农民常说的谚语、口头禅、顺口溜、歇后语等穿插在剧中,与取自东北民间的二人转相融合,共同构成了通俗的文化特征,充满了平民意识。不同于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电视剧,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植根于农村的现实状况,展现农民们琐屑的日常与真实生活。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真实地再现了东北农民喜忧参半的生活,关注底层人生疾苦,表达平民的情感需求。剧中流露出的“俗气”、“土气”并不是低俗化,而是与高雅文化相对的另一种表达,雅俗之间本无明确的界限,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所体现的通俗文化更贴近当下农村生活,更关注底层百姓的琐碎日常,不管是农村的生活场景还是农民们的内心世界都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生动地表现出来,其中蕴含着强烈的平民意识和世俗关怀,是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四、谐趣文化的体现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包含着一种东北地道的乡土生活元素———东北文化的谐趣。“谐趣是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体现了一种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③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就具有这种游戏性与趣味性,通常农民身上的浅薄狭隘等局限以东北特有的俏皮话和喜剧形式来表达,营造一种幽默滑稽的氛围,在喜剧效果中达到教育目的及审美目的,在笑中对社会人生产生别样的思考。可以说,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广受观众的喜爱与好评,与其骨子里的幽默诙谐特质是密不可分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幽默化的东北方言,剧中人物极富个性化的东北方言给观众带来了惊喜,显露出东北方言特有的幽默特征。东北话简明直白,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一样,是富有亲和力的,更重要的是以其幽默风趣的表达吸引着观众。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方言常常是话头里带着狡黠,不时甩个小包袱,让人忍俊不禁,剧中语言的幽默及人物自身散发的天性的喜感,都是深深植根于东北文化之中的,如《乡村爱情》其中谢大脚和王大拿的一段对白:谢大脚半夜给王大拿打电话时,王大拿:“谁呀,这么晚打电话呀?”谢大脚:“是我,谢大脚”。王大拿:“多大脚?”人物在打岔之中趣味地展现了王大拿的幽默,东北方言的俏皮率真,使人因实在而感到质朴,这是基于东北文化自身的幽默特质,其文化价值也蕴含其中。

东北的风俗范文第4篇

摘要:流传于中国东北部平原的民歌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近代以来关内人口向关外的迁徙,地形地貌、风俗民情、方言等方面的一致性,在民歌艺术上有着亲缘关系,体现出体裁、曲目、旋律风格等方面的一致性。

本文所指的中国东北部平原指的是处于黄河下游,包括冀(河北)、鲁(山东)、辽(辽宁)、吉(吉林)、黑(黑龙江)大部,豫(河南)东北及苏(江苏)北徐州等大片区域。这片区域背山面海,西部以太行山、大兴安岭为限,东至渤海、黄海沿岸,山海之间,即是著名的华北、东北两大平原。华北平原系黄河、海河冲击而成,海拔仅在50米以下l东北平原分南、中、北三部分,即辽河平原、松辽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城镇经济繁荣,农、林、牧、渔兼备,自古就是中国的战略要地,同时也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而充分的条件。

据考古界考证,东北部平原南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万年前,这里便有了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并开始了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之后,历经旧石器时期、中石器时期而过渡到新石器时期。在后一时期(公元前5o00一公元前3000),东北部平原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前后相续的三个阶段。它们作为我国东部文化的光辉代表,具有一系列突出的地域特征。而且,愈往后,其扩散面愈大,由豫东一带开始,形成一个扇形文化板块,其北端至东北,南端至淮河,与我们所界定的东北部平原区域大体相近。当时,这里居住着许多不同的部落,史学界统称为“东夷人”。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被称为东夷文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文化类型,如河北的磁山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辽宁的红山文化、内蒙古的富河文化,黑龙江的昂溪文化、白金宝文化及辽西的细石器文化等。就它们的发展层次来看,关内早子关外。当关内已进入定居的农业型经济时,关外先民们还过着居无长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对民间文化的形成、流传,也有重要的影响。

流传于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体裁,以小调最为普遍。同时还有秧歌(它同小调的音乐性格并无明显区别,只是表演场合和方式不同而已)、号子等。秧歌的代表品种有河北的定县秧歌、昌黎秧歌,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以及东北秧歌等。号子的代表性品种有黄河硪、夯号、胶东渔民号、辽东渔民号、白洋淀冬网号及东北林区伐木号等。冀西北太行山麓有少部地区传唱“信天游”“爬山歌“山曲”等,其风格与东部差异较大。但严格说来,那里已不属于本分布区了。

那么,中国东北部平原的民歌又存在着哪些共性特征呢?

一、体裁和曲目方面的一致性

如前所述,由于地处平原,城市经济兴盛得早,加上职业、半职业艺人的演唱、传播,这里已成为一个以小调体裁为突出代表的地区。就目前已记录、整理的数量来看,小调曲目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二。20世纪20年代,有人写文章说:“小曲(即小调——引者)的历史,从明初到现在,已有五、六百年之久。它的全盛时代,大约也同昆曲一样,是在清朝乾隆的时候。在当时欢迎它的是满洲人,就到现在,也仍旧如此。在北方各省,大约直隶同山东最盛行,其他各地就不深知了。”作者指出小调在冀、鲁两地最盛,又说满洲人最爱听,恰好说明这里的群众有共同的审美趣味,对小调有特殊的爱好。这个估计是比较准确的。小调体裁按它的初步形成来算,大约应上溯到中国中古时代的南北朝时期,因为那时候已出现了从军五更转》、《子夜四时歌、(月节折杨柳歌》这几种时序体民歌。据朱自清先生考证,它们就是后世所传的《五更》、(《四季、十二月》的祖称。宋、元之际,由诗而词,由词而曲。这个“曲”,就是“南北曲”。那么南北曲又是如何进一步变化的呢?仍然援引上文作者的观点,他说:“我敢大胆断定,‘曲’后来变成了小曲——小曲中的杂曲。”他还说:“南北曲结构上分为两支,一支是‘杂剧’及‘传奇’,一支是小令及散套。杂剧及传奇的歌法,由‘弦索的北词’及南戏、而海盐腔、而弋阳腔、而山的水磨调了,经了许多变迁然而南北曲的格式却是始终没有什么变化,并且自元以后没有创新的曲子。至于小令同散套,则因不合时俗的歌法,就把它们的格式改变了。以后又有许多新的作品,于是,它们就同北曲分家了。杂曲同南北曲之分离大约在明初的时候。不过,我们现在很难——或者说不能——找到明初的小曲供我们比较,但是可以确定的,它们在明朝中叶已完全脱离关系。在明朝创作的杂曲却已经很有不少的了。”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又引了明代沈德符((野获编》里的一段话:“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日盛。自宣(德)正(统)至化(成化)治(宏治)后,中原又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今所传[泥捏人]及[鞋打卦]、[熬鬏髻]三阙……故不虚也。自兹以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然不如三曲之盛。嘉(嘉靖)隆(隆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乾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比年以来,又有[打枣杆]、[桂枝儿]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其谱不知从何而来,真可骇叹。又有[山坡羊]者……今南北词俱有此名,但北方惟甚爱数落[山坡羊]。其曲自宣(宣化),大(大同)、辽东三镇传来,今京师惯以此充‘弦索北调’……。

这段论述,不仅描述了小调自明代以来的兴盛发展,而且指出“燕、赵、辽东一带”自元代起就流传着很多杂曲类的小调。这对我们认识小调体裁在东北部平原的历史渊源颇有价值。同时还应说明:以上沈德符列举的许多曲牌,如[寄生草]、[跟纽丝]、[山坡羊]等,一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在东北部平原一些地区流传,它们已成为冀、鲁和东北三省民歌中的常用曲调。如流行于山东淄博的“蒲松龄俚曲”中就有[耍孩JL]、[玉蛾郎]、[迭断桥]、[哭皇天]、[银纽丝]等;流行于鲁南的“五大调”中有[寄生草],平阳秧歌中有[山坡羊]、[清江引]等。特别是[迭断桥],在东北部平原各地传播得相当普遍。据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统计,该曲牌主要在清代流行,比[耍孩犯]略晚,但它的流传范围,却超过任何一个曲牌。

除明、清小曲外,东北部平原还有其他一些共同曲目,如《画扇面、看瓜园》、((绣花灯、探清水河、对花、(《放风筝、(《绣荷包》、《五更调》、四季歌等。其中,前四种曲目以歌唱传说故事为主,篇幅较长,往往有数十段词,后几种曲目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其来源同前四种曲目不一样,它们始终流传于民间,音乐语汇质朴,富有生气。特别是((对花》,曲调多样,约有十几种之多,广泛传唱于东北部平原各地。

以上两类曲目,前者在山东境内保存、流传得比较多,也比较广;后者在河北地区似更普遍些。东北各地所传,多数是由关内传过去的。就民歌的蕴藏来说,以渤海沿岸及黄河两岸即鲁北、冀中、冀东等地最集中,也最有代表性。

二、旋律风格的相对一致性

东北部平原民歌的第二个共同特征是音乐语言,即旋律风格的相对一致性。从整体来看,由于客观环境所致,东北部平原内各地民歌的交流十分广泛。同时,它同南部的江淮地区不仅无甚阻隔,而且还以南北大运河为天然渠道,长久以来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再者,这里的自然环境多样,有丘陵、平原、海滨、林区等,造成了人们的多种生产方式和较复杂的社会阶层。凡此,都使东北部平原民歌成为一个具有开放特征的分布区和一个风格较繁杂的色彩区。特别是在构成民歌旋律的某些具体因素方面,当地人民做了多样化的选择。这里仅从其主要方面来谈谈它们的风格特征。

从构成曲调风格的基本因素——音阶、调式来看。东北部平原各地民歌的音阶形式很多,五、六、七声都较普遍。但使用得最多,又具有东北部平原民歌特色的是含“变富”的六声音阶和含“清角”的六声音阶。

在多数情况下,“变宫”和“清角”音出现的次数不如其他音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相反,正由于它们在某个局部位置出现,这些民歌的旋律风格才同那些由纯五声构成的民歌旋律风格判然有别。我们先以在东北部平原影响较大的《沂蒙山小调》为例:

“变富”先在“转”句上出现,而后又在尾句上加以肯定,证明它不是什么“音阶外音”。同时,由商变宫的圆润的小三度音调,明显地改变了前半部分的刚健气质,使旋律变得宛转柔和。如果将“变宫”换作“宫”音,其风格旨趣必然会立即改变。再如河北的《妈妈娘你好糊涂》等,情形也相同。

以上几例说明,“变宫”音加入五声音阶的现象,在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中不仅是普遍的,而且它们在旋律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含“清角”的六声音阶,也在一些民歌中得到较广泛的运用,它们具有另一种格调。“清角”在此类曲调中,似乎是代替了“角”音的出现。它与上述“变宫”音的作用相反,增加了旋律进行的棱角,使之更显得明快、健朗。

总的说来,以上两种六声音阶的普遍运用,为东北部平原民歌旋律风格的传统奠定了一个基础。有意思的是,在实践中“变宫”和“清角”音有一种天然的“排他性”,它们总是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民歌曲调中。两者同时与其他五声构成七声音阶的旋律,这在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中比较少见。这种实践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调式思维方式,因为含“变宫”的六声音阶旋律蕴含着向上五度转换的因素,而含“清角”的六声音阶又有向下五度转换的倾向。这一点,在以上各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这就说明,上述六声音阶不仅仅丰富了音调的色彩,而且还造成调式的交替、交融,它同样是东北部平原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度)的跳进音调,这就使音乐本身融入一种独特的情趣。特征。当然,相比之下,含“变宫”六声音阶的民歌数量更多些,传播面也广一些(主要在冀、鲁一带)。而另一种更多地使用于东北地区的民歌中。

除音阶、调式外,东北部平原的民歌中还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旋法,或者称作常用音乐语汇,它们对旋律色彩同样有重要的影响。

这些音乐语汇可分作两类,一类是进行当中的,主要特点是每个乐汇中部差不多包含着不同类型(五、六、七如山东民歌老汉爱唱幸福歌中的一句:

东北的风俗范文第5篇

一、设计思考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1.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

2.“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3.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4.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5.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1.大班主要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 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2.中班主要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感受与家长、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的快乐。

3.小班主要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三、活动实施概况

活动名称:欢欢喜喜闹元宵(赏灯、猜灯谜)

组织形式:亲子形式(分年级组开展)

活动时间:2016年x月x日下午 小班15:40、中班15:55、大班16:10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各种小礼物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园内大环境

(1)园内大厅悬挂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各式花灯,花灯下悬挂各种灯谜;

(2)宣传展板:开展元宵节活动策划方案及要求。

班级环境

(1)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花灯展”,悬挂幼儿购买或参与自制的花灯;

(2)收集幼儿在节日中赏灯、玩灯的照片,布置主题墙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