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后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记“教”;记“学”;记“今后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1(S)-0019-2

教学后记就是用随笔的形式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原因分析、并把研究改进的措施等教学反思记录下来。有人说,一个新教师如果经常能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几年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此话的确有道理。因为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优化教学,防止教学中问题再次重复出现和低效高耗。另外,还能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自身业务学习,有助于撰写教学心得和总结,提高教学专业素质。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多数教师都能注意课前备课、课中授课,却忽视了教后的反思、总结。俗话说“有钱难买回头看。”教师要经常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行为的反省,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教学后记”应记些什么呢?

1 记“教”

记下成功经验。在教学中,每个教师在教材处理、教法应用、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教学过程中都有一些“精彩一刻”,如新颖的导入、别致的设计、典型的事例、逼真的演示、通俗的讲解等。

记下疏漏失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设备及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的制约,无论课前准备多么充分,总会有疏漏之处,无论教学设计多么完美,也会有失败之举,如语言表达失误、演示操作失败、学法指导欠缺、重难点欠突出、教法应用欠得当、偶发事件处理欠得法、课堂教学气氛欠活跃等,那么我们可以写出“再教设计”。如果每节课后都能查找,及时反思,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来分析、解剖自己的疏漏失误,从主客观方面细细揣摩,有针对性的改正缺陷,弥补不足,“吃一堑,长一智”,就能掌握教学的真谛。

有的教师要求自己每节后在备课笔记本上记下两个主要内容:(1)这节课最大收获是什么?(2)这节课的遗憾是什么?需要怎样改进?有的教师喜欢课后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反思,通过分析每个目标达成度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有的教师喜欢课后反思,这节课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看一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教师喜欢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如一段时间专门反思自己的提问设计,一段时间专门反思自己的情境设计、操作设计或练习设计,一段时间专门反思自己在课堂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及处理办法和反思。一般“一课一反思”,对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没有相当大的毅力是很难坚持做到的,但一周一记或一单元一记应该要做到。但是一节课后,觉得确有东西可记或觉得确有经验可学、体会可写,当天或当周挤时间写成反思。

2 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善于接受学生的学情反馈,及时记下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和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记下学生的创新和闪光点,记下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也记下学生能者为师的意见和要求,等等。记下这些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有助于教师剖析教学过程的优劣长短,拓宽教学思路,调整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记今后设想

授完课,如不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那就可能是对原先教学过程的简单重复。荀子云“君子博学而日叁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节课授完之后,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及时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回头看”,记下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吸取别人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并用此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教学思路将更加清晰、系统,教学设计就会达到最优化。

总之,写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和追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多思考、多观察,做个有心人,将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及时的记录下来,以写促思,以思促教,日积月累,就会得到一份教学实用宝典,教学活动的规律就会了然于心,成竹于胸,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教学后记范文第2篇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说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即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动,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记成功之处

成功的教学,往往体现在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式和表现去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的、好的做法都及时记录下来,这便是教学经验。

(二)记失败之处

教师上完一节课后,有时总会感到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课甚至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勇于承认教学上的不足,不仅要及时将问题记录下来,而且要积极从主观上找原因,还应请同行赐教,向学生征询意见。

(三)记机智之处

所谓“机智”,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有时候,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会灵机一动,突发奇想,觉得某一知识点的处理用另一种方法效果会更好。这些灵感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时所想到的,它具有“瞬间性”,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记录下来。否则,时间一久,就很难回忆起来了。

(四)记学生问题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教学的成败主要是通过学生反馈出来的。因此在教学后记中,应把学生在课堂上、试卷上、作业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全部记录下来,再加以整理、分析,考虑下堂课教案的设计,以便及时修改教案,改善课堂的欠缺。

(五)记课堂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之后进行小结,可作为教师备课的必要准备。诚然,课前备课十分重要,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及每一个环节,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但单有课前备课是不够的,因为整个课堂教学是主动丰富、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从教学的双边关系来看,学生的学习是我们须细心研究的,好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中,结合亲身实践的体会悟出来的。

二、写教学后记应注意的问题

(一)时效性

教学后记有它的最佳时期,错过最佳时期再进行反思,效果将大大打折扣。如上了一堂新课后,对自己刚刚完成的教学印象深刻,及时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将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坚持性

教学后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偶尔的教学后记肯定是收效甚微的。

教学后记范文第3篇

一、什么是教学后记?

一节课上下来,对教师来说,既有成功的体验,又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执教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切身体会。将这些体会、感受和在教学过程中迸发出的灵感,课后及时写在教案本上,就是教学后记。

二、为什么要写教学后记?

我认为:其一,目前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安排基本上实行“小循环”(即每三年一个教学周期),教师重复教学的周期比较长,最短也得一年。今天上课的内容,下次再教,则要等上一年甚至几年。这么长的时间,不可能只凭记忆来总结授课的成败,必须要有记录。其二,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如果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往往就会稍纵即逝,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其三,我们课前备课,虽然准备得细而又细,但所研究的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总会有些偏差。造成这些偏差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教师尚未吃透教材,有的是由于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估计不足,有的是由于上课选择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如果我们每次课后都及时地将造成这些偏差的原因、纠正的方法记录下来,那么当我们下一次再教授相同内容时,就可根据上一次的教学后记,在备课时合理调整,课堂教学效果一定比上一次要好得多。其四,写教学后记,把自己平时一点一滴的收获、经验、教训都积累起来,定期进行分析、总结、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来指导教学实践,能有效地帮助我们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五,自己所写的教学后记是自己进行教学研究的具体可靠的好材料。这些材料再积累起来,就是撰写论文的重要素材。根据这些素材所写成的文章,比苦思冥想撰写出来的论文更实在,更可行。

三、教学后记应记哪些内容?

1.记成功的经验。当教师上完一堂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如:新颖精彩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总结此类经验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大有裨益。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做好记录,成为所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纠正,避免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一方面,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等,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做好记录。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静心沉思。思考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写教学后记需注意什么?

教学后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后记;总结;分析;持之以恒

一堂课上得如何,成功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有哪些?对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教师来讲,往往是了如指掌的。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来说,往往较难准确地予以评价。那么,怎样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学水平呢?除了不断加强业务进修,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外,青年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自我总结、自我提高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写好“教后记”正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一环。

语文的教学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既要注意传授知识,也要注意教材的人文性、思想性,这是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课后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每节课后,及时写一下教后记,认真分析一下这节课的成败得失,便有可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考虑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于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或是得意之笔也要认真分析,找出成功的原因,以便总结经验,作为教研资料,进一步完善和提高。长此以往,不仅能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探索教学规律,而且还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久而久之,在教材的处理上,在教学方案的选择上,在师生互动中就可以驾轻就熟,从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怎样写好教后记,这又恰恰被不少教师所忽视。

对此,笔者仅就写教后记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教学体会。

一、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实现

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我们教师往往会失去新鲜感,愈教愈乏味。却忘了我们面对的是一届又一届不同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后,我们都必须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没有达到,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突破了没有,教学过程的设计是不是合理,是否把知识传授和思想人文性教育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都是可写的内容。作这样的分析,不仅可以理解大纲,也便于吃透教材,对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法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

俗话说:“教无定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根据授课内容,学生差异选择恰当的教法。一堂好课,其教学方案必然是合理的。与其相应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反之,效果就会不佳。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是否自然、贴切、扣题,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并能触类旁通,讨论是否抓住了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所举的例子是否理想等等,都可作为教后记可写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课后要及时总结研究,找出教学中的优缺点,提出教学方案修改意见,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贯彻

大凡好课,学生的情绪都是饱满、热烈、高涨的。那么,怎么感染学生的情绪就成了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现在的高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渴望表现自己的才智。他们思想开放、生性活跃,有较强的参与意识。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是“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类型。语文课堂完全可以根据这种基本的心态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并适当地加以引导,使他们有机会显露“才华”,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就要创设一个自由、民主、活泼的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老师的角色淡化,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量通过鼓励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意识地让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表达、讲述自己的意见。力争达到“文章由学生自己读懂,疑问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知识由学生自己发现获取,规律由学生自己概括掌握”的境界。

四、教师的主导性是否得到体现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渊博的学识,不俗的风度,亲切的教态,雄辩的口才,幽默的语言等等,这样方能应付自如。语文教师与其他各科教师的最大不同在于首先应是一位文学家,以自己的丰富情感感染每一位学生,以富有感染力的言语打动每一位学生的心。若学生不受感染,无动于衷,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对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则说明课堂教学是失败的,非下大力气改进不可。这方面也是教后记可写的内容。教师通过分析,可能不断改进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后记还可根据课堂上的有关情况,确定个别辅导对象、谈话对象以及下一节课的提问对象等等,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同时,写教后记应注意三点:一要有感而发,不能浮于形式,无病;二要持之以恒,不要仅从兴趣出发,写写停停;三要注意每一节课的教后记是散碎的,我们还要经常把这些教后记整理起来,认真地研究、概括和总结,将这些点滴的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真正地在教学中做到常教常新。

总之,只有把写教后记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会对教者提高教学质量,乃至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学后记范文第5篇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曾子便有“吾日三省吾身”的格言。波斯纳也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进行反思,那么他的发展将受到很大限制。教学后记是指对所教一堂课的过程进行思考与再思考和自检自评的反顾。教师若能在教育教学后勤于撰写教学后记、善于撰写教学后记,自主自动地自查自检,就会惊喜地发现:今天的我不同于昨天的我,明天的我不同于今天的我;现在的我不同于过去的我,未来的我将不同于现在的我。那么撰写教学后记对教师成长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使教师专业业务趋于成熟

按照教师成长阶段理论,教师的成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幼稚阶段和欠成熟阶段、成熟阶段、专家阶段。其间要经历一系列过程。这一系列过程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教师撰写的教学后记起着核心的作用。它有利于教师教学机制的形成、教学智慧的发展,以至有利于教师在新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准确的预见性,并能提前设好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情况在第一时间做出适当的反应,从而体现和实现了教师专业业务的成熟。因为教学后记是教师的一种挑战、一种超越。后记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又是一种走向有效课堂的很好的催化剂。教学后记中的反思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教学思想得到发展,理念得以更新,思考问题更加深入,教学经验得到升华。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向高层次迈进,再迈进。这是教师在教学后善于撰写教学后记、勤于撰写教学后记的结果。从而使教师教学业务更加成熟、教学理念更加深入。

教学理论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提升

《哲学》中讲:“人的认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也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人的认识的重要任务就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以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进一步指导行动。”撰写教学后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实现教师教学理论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的重要条件。没有这种“提升”,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只能永远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他就难以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教学活动中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清醒的教学实践者。例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第七册的《新型玻璃》一课时,设计了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作用呢?请自主选择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然后向大家汇报。”结果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罗列出来,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这些特点、作用进行说明的,学生则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课后笔者认真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自己只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却没有在教学时,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结果只能失去语文课应有的本色,从而造成“种别人的田,荒自家的园”,将语文课上成常识课,让课堂成为少数尖子生的“一言堂”。这一课让笔者的教学感悟更加深刻,教学技能更加娴熟。

由“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教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中,强调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他指出:“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像教育智慧攀登的第一阶梯。”这里讲的“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与撰写教学后记是何等相近。撰写教学后记,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育活动的各种现象包括教师自身的行为,进行检查、分析,进而进行反馈、调节,以使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趋于优化。这无疑是一种很现实的、融贯于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研究活动。重视了撰写教学后记,教师无疑会容易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教学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