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统计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通风系统
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90303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2次。
2、90305回风风桥贯通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学习并组织实施。
3、90304回风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以及90304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4、组织主风机定期切换工作。
5、组织抽放泵定期切换工作。
二、通风设施
1、90303运输安装风门2道,拆除风门2道。
2、大巷刷白100m。
3、南水仓清理淤泥。
4、地面构筑垃圾池。
5、地面维修防尘管路。
6、大巷洒水。
三、瓦斯管理
1、根据井下采掘实际情况,及时变更瓦斯检查设置计划。
四、瓦斯抽采
1、组织瓦斯抽采泵切换运行。
2、编制90302综采面拆除Ø273mm瓦斯抽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3、7月份90302成孔26只,90303成孔14只。
4、90302回风顺槽拆除钢管12根。52米。
6、拆除钻孔1组,15只,连接钻孔2组,25只。
7、移钻机2台,出井检修钻机2台。
8、90303钻机调试、接线。
9、90303管路安装阀门52个。
10、90303抽放管路气密性试验。
五、基础管理
1、召开月度一通三防工作例会1次。
2、月度图纸修改、打印、存档,每旬进行风量填写;风机房及抽放泵站图纸更换。
六、其他
1、上报国家安监局曙光矿安全生产基础数据信息;上报县局一通三防基本情况表等五类报表。
2、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
3、配合长治市煤监分局“一通三防”专项检查,并对检查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报告。
4、积极参加7月份安全生产月各类活动。
八月份工作计划:
一、通风系统
1、90304贯通后、90305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
2、瓦斯涌出量测定。
3、根据县局一通三防大会战实施工作。
二、局部通风
1、90304贯通后回收90304回风柔性风筒。
2、90305贯通后调整通风系统,构筑风门。移设局扇。
三、通风设施
1、更换工作面回风流牌板架4套。
2、90304安装隔爆水槽一组。
3、更换1.2m皮带机头上处风门气动装置为机械连锁。
4、90305贯通后,移设局扇位置,重新安装局扇。
5、90304回风贯通后,切眼内安装两道调节风门。
6、90305回风顺槽构筑测风站一座。
7、更换密闭栅栏两道。
四、瓦斯管理
1、根据井下采掘实际情况,及时变更瓦斯检查设置计划。
2、重点加强90302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的现场监管工作。
五、瓦斯抽采
1、组织瓦斯抽采泵切换运行。
2、编制90302综采工作面拆除Ø273mm瓦斯抽放管路安全技术措施。
3、90302回风顺槽抽放钻孔成孔13只。
4、90303回风顺槽抽放钻孔成孔15只。
5、90303探水孔成孔5只。
7、90302回风顺槽拆除钻孔2组,24只、连接钻孔2组,24只。
8、90303回风顺槽拆除钻孔2组,连接钻孔2组。
六、粉尘防治
1、监管各生产、辅助队组采掘工作面全断面风流净化水幕和转载点喷雾设施安设工作。
七、基础管理
1、召开月度一通三防工作例会1次。
2、月度图纸修改、打印、存档,每旬进行风量填写;风机房及抽放泵站图纸更换。
3、年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60台。
八、其他
关键词:工作过程;视频编辑;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45-02
《视频编辑》是高职计算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影视后期制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影视后期编辑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传统的《视频编辑》课程教学往往按照学科体系的知识点和顺序教学,使课程内容变成了简单的Premiere或AE等相关软件操作,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既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因此,我们对《视频编辑》进行了改革,通过对视频编辑岗位的调研,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出发,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从项目导向过渡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课程设计以“视频编辑与制作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明确岗位技能,重构教学内容,选择典型任务,确定学习情境;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自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软件操作技能训练过渡到影视后期制作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
通过对策划师、摄像师、编辑师等视频制作人员岗位能力的分析,遵循企业视频制作流程,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改革方案,将《摄影与摄像》和《视频编辑》等课程进行整合,并补充了项目策划、脚本撰写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创意策划、脚本撰写、视频采集、编辑合成等岗位综合技能,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
二、教学内容选择与重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突出“工学结合”,强调职业性、实践性、艺术性的特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体现典型工作过程。
根据对视频制作岗位工作流程的调查与分析,总结视频制作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为:项目分析、脚本撰写、素材采集、素材合成、渲染输出、交付客户。
根据视频制作的实际工作流程,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我们将《校园公益宣传片》制作作为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并根据视频制作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分为9个学习模块(见表1),在每个学习模块中提炼典型工作场景,教学内容的安排强调遵循认知规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实现螺旋式上升。在学期初,任课教师就会向学生下达《校园公益宣传片》的制作任务,他们自由组合为多个小组,宣传片的制作和课程教学进度同步,学期末每个组必须按时提交作品。
三、课程教学方法
1.“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所有的课程内容均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每个教室配有投影仪,学生人手一台高配置电脑,教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操作练习交叉进行,及时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师也能从学生的操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学、做、评”四位一体。
2.项目驱动教学法
本课程每个模块的学习都由项目驱动,包含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分解、任务制作四个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任务目标分析现有素材,进行人员与时间规划,制作步骤设计,直至实现提交作品。
3.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来源、层次比较多,既有文理科的差别,也有艺术生与非艺术生之分。其中一部分学生前期已经具备了相关软件的基础知识,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有所学习和了解,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接触计算机内容较少。所以,根据此特殊性,在开课伊始,就向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明确每一类别的学习目标。
4.角色扮演
模拟企业环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创意策划、文稿和分镜头脚本撰写、素材采集、素材前期加工和后期合成全部由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完成,最终制作一部完整的视频作品,真正做到学做结合,一专多能。
5.校企合作,企业教师进课堂
“校企合作”是“工作课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我们和山东新视觉数码培训基地、济南娃娃文化传媒公司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专家不仅全程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还会每学期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同时,企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的机会,每年暑假都有学生到该公司的影视制作基地进行实习,切身体验影视制作的工作环境。
四、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影视创作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个主题明确的视频短片,课程考核方式以能力考核为主。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作品成绩和理论测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作品成绩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各占30%。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平时考勤、作业上交情况、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
学期末采用作品大赛的形式评价学生的作品。作品大赛要求每个组提交自己的原创校园公益宣传片,然后模拟项目竞标的形式,每个组阐述自己项目的创意策划、设计思路、制作流程及实现方式等,回答企业专家的提问,并由企业专家、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评委共同打分。
期末理论考试不采取期末统考的方式,便于教师控制。而是与Adobe认证相结合,学生全部参加 “Adobe 中国产品专家”认证考试,成绩合格即可直接拿到Adobe的产品专家证书,并将该成绩做为学生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也为我们的双证书培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界先进的课程设计方法之一,只有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才能在现阶段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孙春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应用作为新时代的一门技术,已应用到各项专业领域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以及office软件,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职业准备课,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第一学年,然而它却不同于其他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更新快,教学对象的差异大,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是有增无减,课程要求能力目标不断加强。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已不适应目前的教学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在教学目标方面,课程成过于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操作技能训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明显偏低。
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依然使用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教学内容方面,忽视实用性和趣味性,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求,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针对以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对于本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设计。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来进行课程设计更能充分体现“面向操作技能应用”的教学理念,工学结合,基于真实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以专业为载体实施课程的整体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就业平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下面就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设计。
3.1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要求,并能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通过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情景案例,使学生能完成相关专业生产任务中的各类技术文档的处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MS-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 2010、Excel 2010和Powerpoint 2010工具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使学生达到技能能力、素质能力和拓展能力目标。
技术能力方面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Office办公能力,构建并使用局域网的能力以及日常维护、排除计算机故障的能力。素质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合格的政治素养、极强的合作精神,一定的英语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助的学习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在拓展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分析解决问题、思考探索的能力,同时具有勇于挑战困难,创新设计的能力。
3.2 课程设计
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特点,对本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案例设计,具体工作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工作文档制作、建设方案制作、设备使用、设备管理五个具体工作过程。从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能力领域方面进行分析,行动领域中学生能用计算机实现各类基本软件的操作,能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编辑文档、数据和文稿,能用网络进行工作技术文档的搜索下载。行动领域包含13个情景案例,案例内容为:岗前培训计算机基础操作、制作公司招聘启事、制作员工入职培训手册、制作员工旅游策划书、制作项目建设方案、制作设备使用培训文稿、制作设备操纵规程、统计设备维护费用、制作固定资产管理表、制作市场部绩效考核表、年度部门汇报业绩演示文稿、制作年终总结演示文稿、加快工作效率。通过行动领域中的情景练习,学生达到能力领域中的要求,能完成技术文档的制作,对毕业论文编撰和排版。
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符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景案例中的文档主要从专业(技术文档);项目(技术)汇报;企业宣传海报制作;方案设计;产品销售情况统计;企业信息管理;职位竞聘演示文稿等中提取,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连接;教学内容选取同时考虑高职在校生学习基础、文化程度、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不同;对计算机的认识、应用能力存在的差异,对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学生个体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服务礼仪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人们的道德品质,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物业管理行业属于服务业、第三产业,为人服务是其生产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在与人打交道、为客户搞好服务中,讲究礼貌礼节,对于搞好物业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物业管理中的礼仪服务工作的宗旨是“宾客至上、服务第一”,就是要在管理和服务中讲究礼貌、礼节,使业主、用户满意,给业主、用户留下美好印象,做到礼貌服务、微笑服务、周到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却存在本质的区别,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必须与工作过程相衔接。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正是这样一个“知识”体系,这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就在于寻求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之间的系统化的纽带,开发适用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服务礼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方案并实施,提高高职物业管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能力,是加强内涵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以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的形象为载体,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做为一个企业的员工,其精神风貌、言谈举止、工作态度,甚至仪表服饰都是企业形象的人格化了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它综合的反映了这个企业的员工的一些修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总体素质。作为一名物业人,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物业企业的形象,它在整个服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以物业管理中的员工形象为载体,将课程分为物业服务的仪容规范、物业服务的仪表规范、物业服务的仪态规范、物业服务的语言规范等多个学习情境。
二、以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的岗位层次为载体,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
俗话说:“高层谋势、中层做实、基层做事”。无论你是哪一个级别,你都有可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当你从上司处接过任务时,你是一个执行的中层。而你决定是否要去完成这个任务、开始制定计划和分配任务给你的下属时,你又变成了决策者。而当你亲自参与计划中的某一部分具体工作时,你就变成了具体的做事的基层。物业管理的服务工作不只是基层员工的个人服务行为,它涉及整个物业管理系统的服务行为。鉴于此,我们以物业员工的岗位层次为载体,将课程分为物业管理基层员工的服务礼仪规范、物业管理中层员工服务礼仪规范、高层员工服务礼仪规范等学习情境。
三、以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为载体,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
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课程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匹配。物业管理是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对建筑物、设施、设备、场所、场地等的管理。不同的管理活动需要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有着不同的服务礼仪规范。鉴于此,我们以物业员工的工作岗位为载体,将课程进分为客户服务中心、服务礼仪规范、保洁员服务礼仪规范、保安服务礼仪规范、消防安保人员服务规范等多个学习情境。
四、以物业的类型为载体,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
物业是指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物业可大可小,一个单元住宅可以是物业,一座大厦也可以作为一项物业,同一建筑物还可按权属的不同分割为若干物业。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物业可分为以下五类: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政府类物业和其他用途物业。鉴于此,我们以物业的类型为载体,将课程分为住宅物业服务礼仪、商业物业服务礼仪、机关物业服务礼仪、工业物业服务礼仪等多个学习情境。
五、以物业的等级为载体,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
根据不同的楼宇品质、装饰标准、配套设施、设备标准、建筑规模、入住人群、物业服务、交通便利、所属区位、价格、服务等要素,将物业分为不同的等级。物业服务作为等级划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服务等级、服务标准有着不同的匹配。鉴于此,我们以物业的等级为载体,将课程分为高端物业服务礼仪、中端物业服务礼仪和低端物业服务礼仪等学习情境。
六、以服务对象年龄为载体,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
服务是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物业管理服务同其他有形产品一样,也强调产品要能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在有形产品中可以转变成具体的产品特征和规格,同时这些产品特征和规格也是产品生产、产品完善和产品营销的基础。物业服务要找准客户的需求点,否则服务客户就成了空话。作为物业服务对象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要不同的物业服务。鉴于此,我们以物业服务对象的年龄段为载体,将课程分为小孩物业服务礼仪、成人物业服务礼仪和老年物业服务礼仪等学习情境。
七、以服务对象性别为载体,进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课程开发
俗话说:男女有别。男性与女性有着不同的性别特征,决定了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兴趣喜好、不同的服务需求等,因此性别因素是物业服务礼仪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对此,我们以服务对象性别为载体,将课程分为对男性物业服务礼仪、对女性物业服务礼仪学习情境。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于可推论之道之中获得不可推论之道,不是拷贝技能,也不是拷贝知识,而是在技能与知识的整合、行动与思维的跃迁和潜在与实在的转化中学会应用,学会创新,获得可持续发展。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方法运用进高职《物业管理服务礼仪》的课程开发中,可以更好的实现学与做的结合,提高高职物业管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能力。(作者单位:房地产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服务礼仪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3.
[2]龙丁玲.物业服务沟通与礼仪.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7.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一个就业方向是广告设计师,根据培养目标、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市场需求,专业基础课《设计素描》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内容如下:
一、广告设计师工作过程分析
获得客户订单;搜集资料市场调研;头脑风暴、定策略单、设计执行;总监审核、提案、客户意见;修改客户通过;投放市场看市场终极占有率。
二、设计素描课程分析
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基础课既要满足专业课,也要满足社会的直接需求。确切地说,设计素描课程的知识既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即双基(即创意基础、技能表现基础、美学基础),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即双技(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学生学了素描,要能画广告效果图。因为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的区别:在于服务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的不同。设计素描强调创意表现,不是单纯的再现,而是表现,特别是创新对过程的注重。要求赋予作品内容、形态、造型以思想和想象。设计素描讲究严谨、强调使用功能表现:表现时除了要求绘画素描的准确、生动之外,还要强调严谨,要有尺度的概念,如广告要准确地传递信息;产品要符合使用的功能;建筑外部也要有准确的视觉导向,内部要符合人的居住和工作要求等。设计素描强调快速与记忆表现――绘画素描可以不计时间长期作业;设计素描是面对客户,而客户似乎总是缺少耐性,对时间的限制很紧。因此,短、平、快是设计素描在速度上的一大特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培训学生的一项技能。
三、学习情境设计
《设计素描》课程广告设计应用篇共设置两个学习情境,先进行相对容易的公益广告设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品牌形象广告设计。
(一)公益广告设计。每年会根据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题,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八荣八耻、扶贫助困等来设置课程内容。先让学生完整体验广告设计的过程,学会思维导向法、图形创意基础等。
(二)品牌形象广告设计。学生可以自选一个国内外品牌,制作品牌形象广告。
例如:
1.项目任务:七匹狼男装系列品牌形象广告。
2.项目目标:(1)熟悉品牌广告制作过程。(2)掌握品牌概念。(3)制定品牌大创意概念。(4)撰写策略单。(5)围绕大创意概念完成系列创意作品。(6)学会团队合作。
3.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品牌广告策划与设计能力;具有娴熟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具备该专业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4.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信息处理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图形创意、文案撰写、文案的英文翻译。
5.教学材料:教学资料、引导文、课件、课程测试题、评价表。
6.使用工具:A4纸、彩色铅笔(马克笔)。
7.学生创意小组的作业步骤:
(1)咨讯:教师下发任务书,在课前学生查找品牌的概念、产品资料、竞争对手资料(近年来投放地区、金额、媒体种类、竞争对手的广告表现)、行业资料。
(2)计划与决策:制订品牌策略单,确定大创意概念,创意总监、文案、美术指导与小组成员围绕大创意概念绘制思维导图,将闪光点图形化,初步确定方案,文案撰写标题和内文,美术指导开始做表现稿,创意总监把关。教师与学生对话,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课上运用讲授法、演示法、思维导向法、头脑风暴法、用时2学时。
(3)实施:①寻找执行榜样,在自己还不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时,通过借鉴优秀广告作品可帮作品执行至更完美。②小组合作形成方案。③教师与学生对话、形式美辅导。教师对小组进行逐个辅导,也通过“创意阶段”和“执行阶段”的总汇课程,分别从“创意深化”和“审美执行”角度对作业进展状况进行点评,以此方式消化授课内容、把握作业进度与质量。以优促后,共同进步。在执行完稿阶段,老师须具体到每个小组(再具体到每个同学)进行面对面的“形式美”执行辅导,开展每人“十个榜样作品点评”教学。首先要求同学用美学语言,描述自己精心挑选的十个榜样(必须从已读的至少100个榜样中选出),阐述这些作品的执行尺度、形式法则语言的运用、审美品位以及这些榜样作品在标题、内文、公司名称放置上,在字体性格、色调等细节上对自身作品的完稿启示,以及执行上的借鉴和转换尝试,并且展示自己的合成作品;老师要对学生的描述从审美角度(而不是创意角度)同期进行肯定、修正与指引,对每个同学的执行状况给出意见。(本环节教学用课下时间互动形式完成)建议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
(4)检查与评估创意总监提案演讲,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学生的创意作品进行评价:①自评:通过测试题对创意作品进行深化设计。②互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其他组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和建议。③教师评价:教师对互评结果进行评价,指出每个小组成员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运用交互检查法、讨论法、小组演示法课上用时2学时。
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使专业基础课程贴近社会需求、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学生实际。在有效的2-3年教学中把第一门设计素描上好,对以后的课程教学会起到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作用。为学生建立一个生命的课堂,建构知识、习得技能;体验过程、感悟方法;培养情感态度、生成价值观;进行创造性教学,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0期.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9期.
[3]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9期.